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文化的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曹洪欣:中医药对其他学科曾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或者说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比如,中医药是根据人体生命现象认识疾病,可以在疾病还没查出病毒是什么样的时候就能有效地干预。它是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从形体和神智两个整体来看人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医学还没达到这种水平。
记者:但是,有人就否定了中医药的这种文化价值,鼓吹中医药无用论,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曹洪欣:究其原因,一是对中医的先进理念和实践不认识;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不了解。国际上对中医药越来越重视,有中药的国家大概有160多个,有中药医疗、保健机构的大概有130多个,作为中医科学院院长,我接待和亲自服务的,有多个国家的首脑和30多个部长以上的代表团,他们都表示了对中医药的信任。中医药治人,是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传承形式,把中医药取消了,就把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取消了,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文化都想取消、连自己的文化都不想传承,这是不可想象的。
记者:基层的老中医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按他们的状况,他们也很难考取医师证,那么,他们该如何行医?甚至有人说他们是非法行医,国家是不是有政策扶持?
曹洪欣:在中医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属于家传,很多老中医,他们的治疗技术在当地为民众的健康一直在做着贡献。国家已经高度重视,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这些医师通过相关的考试,不是很难。比如,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民间医生考核管理办法》,和一般临床医师考试方式不一样,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像本科生那么高,但他们确实有一技之长,在合理的情况下,应该把他们和中医药的作用发挥出来。
记者:有人说西医看重的是“治病”,而中医药看重的是“治人”,实际上“人”的概念更大。
曹洪欣:西医也在从“治病”往“治人”上变化。西医是根据还原论的方法、根据器官的变化来治疗。比如,国际公认,肿瘤的研究进展不是很大,过分强调了细胞的概念,用了很多方法,肿瘤杀死了,人也死了。但中医药的方向是,注重病毒载量上没什么变化。
记者:在中医药治未病方面,您有什么样的理念?
曹洪欣: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后防治是中医药治病的先进理念,和世界先进的医疗理念相吻合。其实,西医还是有很多局限的,西医必须确诊才能治疗。中医是根据生命健康状态、生命信息,从饮食上调节,不是病,未病先防。我们常常听人说“生命在于运动”,但这个提法是不科学的。中医讲究动静结合。“动静结合”的理念比“生命在于运动”先进多了。中医的食疗、运动、太极拳、刮痧、药物治疗等,不是找病因,而是根据表现介入。
记者:在今年的两会上,您的提案是哪方面的?
曹洪欣:医改提案两个,一是关于把中药纳入国际化的范围,二是关于虚假网络医药广告。网上医药广告,什么样的假的都有,有人就把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网页全搬了过去,什么都抄我们的,就是电话和信箱是他的。就一个信箱一个电话,地址都没有。如果不净化网上环境,势必会影响国家形象,影响行业形象,损坏老百姓利益
记者:中医药有着特殊的文化价值,国家在中医药发展方面,有无政策或者财政倾斜?
曹洪欣:千百年来,中医药一直在为老百姓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历史上就没有把钱看得很重。在实际治疗中,中医药的价格最贴近群众需求,不仅是我们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中医药在很多方面符合病人的需求,比如针灸,一次四块钱,但在治疗面瘫、头疼、失眠等方面很有效果。
[关键词]价值普世性;公共外交;孔子学院;个人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1-0037-04
一、 如何理解普世性价值
以知识经济为基石、科技条件为手段的世界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一方面为人类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又引发了许多超越国家界限,超越民族划分,甚至超越人类自我的社会、生态、伦理危机。全球性的社会、经济、生态和发展问题引发了全球性的道德危机和价值困境,现代道德体系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并非某个单一文明可以回答的。1988 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十次人道主义大会通过了《相互依存宣言:一种新的全球伦理观》,宣言指出:“人类今天面临的基本任务就是需要去促进关于我们相互依存的一种全球性的伦理上的自我意识,以及去缓和妨碍这种共识达成的强硬态度。”[1]对于这些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客观问题和主观困境,人们自然会思考如何从本源上,也就是价值观层面上追问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合理解释。
目前学界关于价值普世的命题分歧很大,相当一部分学者坚持“伦理相对主义”的观点。正如路易斯P.波吉曼所说:“伦理相对主义是这样一种理论,在这种理论看来一切道德原则都仅仅相对于一定的文化或个人的选择才是有效的;而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2]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普世性价值不是普遍性价值。“普遍伦理应该是实践理性的结果,而普世伦理却是对人类活动的实践和实际所遵循的规则进行观察的结果。换句话说,普世伦理所假定的在伦理道德问题上的全球一致,是一种被认为可以通过归纳而得到的对事实的概括,而不是通过实践理性的运作而得到的一种结论。”[3]普世价值作为全人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义规范和最起码的道德良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普世性价值应该具有最低限度的最大化能力。讨论价值普世性并非看不到文化价值的多元化,以及他们之间难以消弭的差异。我们探求的不是构建一套面面俱到、复杂高深的价值观体系,而只是要追问那些关于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道德理念,有关人类生存最本源的道德困惑。1993 年美国芝加哥宗教议会签署通过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明确写道:“我们确认,在各种宗教之间已经有一种共同之处,它可以成为一种全球伦理的基础―这是关于一些有约束力的价值观、不可或缺的标准以及根本的道德态度的一种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识。”[4]普世性价值所承诺的就是最低限度的人类关怀。同时,普世性文化又追求关怀范围的最大化,这是一种关于人性的终极关怀,她的关注不因种族、民族、肤色、、社会阶层、经济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最大程度地构建普世性价值对全人类的道德承诺是其最核心的特征。
第二,普世性价值在理论层面是动态开放的。普世性价值既超越了国界、地域、制度、阶级、宗教、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程度,又不断地从这些多元化主体中吸收提炼那些具有兼容性的道德话语。从文化形态存在和发展的表现形式来看,文化“包含互相沟通的动态两极,即由某种地域特殊性而不断地向外生发,形成多层次的普世化的扩展活动。保持在这两极张力之中的文化形态,才可能具有其现实的生命力。”[5]普世性价值就是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不断演化发展的,特殊性和普世性的对话与转化才能最终形成具有真正约束力的价值底线。正如哈贝马斯所说:“每个有效的规范都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即那些自身从普遍遵循这种规范对满足每个个别方面的意趣预先可计产生的结果与附带效果,都能够为一切有关的人不经强制地加以接受。”[6]人类对于终极信仰的执着追求,对于道德共识的不懈关切,推动人类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构建和探究着最低限度价值共识的本质。动态开放性使人类的这种努力成为可能。
第三,普世性价值具有关怀人类本身的平等性。普世性价值的第一要义不是满足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欲望,而是关切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将人看做出发点和归属点,从根本上保证了其价值取向上的正义性。引申开来,普世性价值与不同文化的关联也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的,“普世伦理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尊重诸道德主体和诸道德文化主体所享有的那些崇高道德情怀和道德信念为先决前提,来寻求他们或它们相互之间的基本道德共识的。”[7]41
二、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普世性的可能性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价值的特殊成分,也具有普遍性价值的成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同样具有人类文化的这一通性。世界现代化进程引发了一系列关系紧张化:“科学理性主义的普遍精神与现代科技的无限追求,商品化价值观念的凸显乃至宰制力量与市场经济的无限扩张运动,民主政治的社会理想与民族―国家的社会政治实践,以及文化道德的普世主义信念与文化多元论的‘诸神竞争’。”[7]18现代道德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并非某个单一文明可以回答的。这是时代向世界诸多文化,当然也包括儒家文化,提出的人类摆脱道德困境之合理解释和可能路径的议题。拥有5000年历史积淀的儒家文化能否发挥其理论资源,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华文化正在恢复甚至超越她昔日的风采。”[8]儒家文化从其内涵和特性上都具备了为解决全人类价值困境提供某种启迪或者共识的可能性条件。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仅是中华文明极具民族特性的价值观体系,也具备与世界其他文明相互通融的某些共性,这部分内容就可以作为儒家价值观普世化的内容本源。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著名学者钱穆曾断言:“然此只有中国文化之潜在精神可以觊望及此。”[9]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包含的具有最低限度普世价值的概念包括:
第一,“仁爱”价值观。一个国家无论是由何种文明、何种宗教主导的,仁爱思想都会对其维持社会和谐、处理各个层面的关系提供价值参考。《论语・颜渊》中,孔子对仁的解释是“爱人”,这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人”的关注;同样,西方文明最为灿烂的复兴也源于对“人”的崇尚。从这一点说,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仅可以成为中华民族的价值内核,同样也具有向外拓展的普世性。“仁爱”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普世价值,可以弥补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关系功利性和经济性的缺陷。“仁爱”可以作为处理社群关系的普世价值,种族歧视这一社会顽疾正是因于“爱人”情怀的缺失。“仁爱”可以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普世价值,如果用“仁爱”的视角来看待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那么许多流血和冲突的都可能避免。
第二,“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理念可谓博大精深,它是对目前世界主流价值观单极思维的补充与纠正。军事上,安全困境预设下的军备竞赛增加了所有国家的不安全担忧;政治上,极端的政治诉求和膨胀的民族主义日益成为潜在的冲突导火索;文化上,文明和的差异成为地区动荡的深层诱因;生态上,工业化进程引发自然和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从根本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中国文化可以,也应该被借鉴到世界问题的解决中来。”[10]“和”的价值观为当今许多全球性危机提出了启发性的解决方案:既要认识到世界上所有行为体和合共生是人类延续的内生动力,又要理解和包容其各个组成部分的不同。可以说,“和”从阐释上具有鲜明的中国儒家文化特色,从运用上却拥有可以推及世界的价值观意义。
第三,“中庸”价值观。“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儒家中庸思想除了可以作为个人修养之道和规约处世之道的精神资源,还可以帮助现代人权衡工具理性和目的价值。“人类现代化的经验教训表明,单纯的知识技术论人才观念是有局限的,它造成了现代社会唯科学主义的知识霸权,造成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严重扭曲。只注重‘工具(手段)价值的合理性’而忽略‘目的价值’的根本性意义,只注重人的知识技术训练而忽视人的道德信念培育,已经导致了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严重缺失。”[11]中庸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视角,也是一种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价值提示。提倡这种思想并非为了扼杀个性或抵制冒险精神,只是为了儒家价值观最低限度的普世意义,试图为当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和价值困境提供一种可能的道德方案和思考出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上仅存的为数不多的没有断裂的人类文明之一,世代更迭、异域文化冲击、文化自身丰富和消亡等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挑战都没有削弱其演进动力。“今人所认可的某些带有普遍性意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指向,也不能被看做是抽离了某种特殊实存内容的独立价值实体。文化意义上的普遍性所要求的是‘通’而不是‘同’。所谓‘通’,就是由文化差异的实现所达成之‘共通性’。文化之普遍性和普世性意义,也应当在这个‘共通性’意义上来了解。”[5]我们既然已经排除了普世性价值是单一的、垄断的,或者封闭的,那么完全可以期待从历经几千年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是儒家文化)中探究其普世性的文化资源。
三、公共外交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普世性的重要途径
一种带有民族特殊性的文化如何获得普世性的历史意义,不仅取决于该文化是否具有普世性的价值底蕴,同时也需要人们有意识的推动。蒋国保先生指出,“从实践理性意义上强调:儒学现代复兴的关键在于儒学的普世化,而儒学的普世化只有通过儒学世俗化的途径才能实现。……必须彻底抛弃轻视民众世俗价值的精神贵族化的倾向,尊重普通民众的生命欲望和精神追求,同情地理解他们的世俗情感、愿望、要求和行动,将儒学彻底化为与现代民众情感认同合拍的意识形态,使儒学真正成为现代民众的潜意识。”[12]
公共外交的特征就是以外国民众为主要活动对象,通过思想和信息的交流,特别是文化的跨国认同来实现不同国家的理解和认知。“超越国际是文化的天然性质。”[13]公共外交实践为载体,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普世化提供了天然和有效的实现路径。儒家文化普世性和公共外交大众性互动的结果是,公共外交强调的“文化感召”和“心灵政治”满足了弘扬和展现儒家价值观的需求,进一步说,价值观输出本身就是公共外交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一言以蔽之,公共外交的实践过程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普世化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通过公共外交实现传统文化普世性实践之一是设立推广传统文化的专门机构。孔子学院是这方面努力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大亮点。以兴办孔子学院为标志,中国文化的符号开始了海外传播历程。孔子学院是通过汉语教学加深中国与其他国家信息沟通和理解的教学机构,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思想、弘扬儒家文化的学术机构。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建立表明中国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增强中国软实力。
孔子学院加速了儒家价值观的传播。“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原因”[14]。语言和文化是相生相伴的,接受语言教学也就意味着受到其背景文化的熏陶。汉语较其他语言来说,其构成和含义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孔子学院通过汉语语言教学增进了外国公众对中国文化的亲切感,潜移默化地将儒家价值观介绍给世界。“本土化的动力来自人们的实现心灵慰藉时对于身边的可依赖的支持的需要,即对家庭邻里,对文化习俗,对把我们与他们分开的意识的需要。”[15]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普世化的前提,是价值观输出的一扇窗户。
中华文明是独特的也是神秘的,这既激发了世界对儒家文化的极大好奇,也使他们保持着对未知文明的戒备和难以避免的误解。中国传统文化难以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她没有展示给世人一套明确清晰的价值内涵,这也是儒家文化普世价值资源受到制约的重要根源。从这一点讲,孔子学院的活动成功地搭建了一个文化平台,国外民众在这里可以观赏到中国文化遗产(如国画、武术),可以体会中国文化产品(如古典名著),进而接受所有中国文化符号传递的价值观意义。
【关键词】武术文化; 体育强国;价值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植根于数千数中华文明之中,至今仍然是中国大众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体育强国”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育强国”的内涵也是发展变化的。武术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变迁乃是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作为历史的连续体,武术文化的价值模式和价值取向仍然会保持其历史个性,仍然会发挥它的价值。武术文化的价值是客观的,又是历史性的,同时也是以人们的实践为基础的。武术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是人们在现代社会发展条件下对武术文化新的价值认同,也是武术被继承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依据。
1武术文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武术的价值是指武术这一活动主体的特殊活动形式,以及自身的活动和功能,在使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对于主体所产生的效应。武术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则表现为武术文化的价值。价值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取决于客体自身的结构,而且也取决于主体的活动,是与主体的需要密不可分的〔1〕。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2〕。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文化以体育和文化为载体,广泛地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真正的占有过程,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回归过程”〔3〕 。民族体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劳动、健身、锻炼、竞技和娱乐等生活方式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一种以动作技能、运动技术为文化符号的人体文化〔4〕。
2武术文化的价值及其内涵
2?郾1武术文化的价值
武术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之所以能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并对今日世界产生全方位的重大影响,皆因为武术文化具有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功能,这种功能就是武术文化的价值。武术文化作为客体是一种社会客体,总是与人的需要和利益直接相关的。
武术文化具有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健身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等,这些共同构成武术文化的价值体系。它是寓竞争、娱乐、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形式。武术文化所体现的生命价值观、健康价值观和与此相适应的养生价值观,蕴含着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其注重身心统一、内外协调、动静结合的辩证思想,对指导当今人们健身和体育活动,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2?郾2武术文化的内涵
武术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同属于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武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武术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升华。
武术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以儒家“天人合一”、“身心一元”、道家“各安天命”、“无为而治”等为哲学基础,以“仁”为核心思想,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武术文化历来提倡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相和谐,这些应该也是世界大家庭不灭的理想,这与国际社会致力于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精神相得益彰〔5〕。武术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人依赖于自然,又不断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武术文化,在体育形态上强调整体观和意念感受。 武术文化价值,主张利用体育活动修心养性,将体育活动纳入治心、修身、为国的教化过程中〔6〕。
武术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现象。武术文化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武术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3武术文化价值的特点
3?郾1时效性和多元性
武术文化价值的时效性表现为人们对武术的社会价值标准不断地改变、更新、转移和提高。武术文化价值的时效性取决于人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需要的不断变化。价值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文化的传承中会发生变异,会不断地赋予新的价值取向。
人在为自己不同的需要进行武术活动时,希望获得某些价值的时候,其价值的体现可能是不同的,这就使武术有了价值多元性的特点。武术文化的价值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防身价值、健身价值、修身价值、医疗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交流价值、观赏价值等。
武术文化价值的多元性还表现为同一时期、相同的历史条件下对不同人群所体现的价值标准有所偏重,并且有主有次。
3?郾2客观性和包容性
武术文化的价值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的。 武术发展于相对封闭的农耕文明的社会,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息息相关。武术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它的功能属性是客观的,武术长期的社会实践证明了武术文化价值的客观性。
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体现了武术文化价值的包容性,具体表现为武术文化对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是惊人的。武术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多种文化形态相互渗透交融,彼此有着深远的血缘和形神相依的联系。中国古典哲学、伦理、宗教、中医理论都是武术的理论基础。同时武术与舞蹈、杂技、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武术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这是其他任何体育运动所没有的特点。对异质文化的吸收最好的例子是对佛教文化的吸收。另外,中国散手就是吸收了西方自由搏击的精华结合传统武术的技击动作创建的〔7〕。
4武术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
武术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变迁乃是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作为历史的连续体,武术文化的价值模式和价值取向仍然会保持一定的历史个性,并同时发展创新。武术在扬弃、融合、纳新中发展,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新旧文化的拼凑,而是深厚的民族文化结构在新的文化积累中实现的推陈出新、去伪存真。〔7〕这种突变和飞跃离不开原有的民族文化积累,离不开这种积累所形成的遗传趋势。因此,武术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是武术文化价值更高形式的延续。
4?郾1武术文化的传承价值
武术这一经久不衰、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文化的存在,充分说明它具有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拥有适宜的生存环境,具有文化继承的深厚土壤,显现出民族体育传统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这些都源于长期的农耕文明和儒家学说教化下所形成的固有的价值观和价值思维模式。随着中国渐渐崛起,必然要求民族文化复兴,这是武术文化价值重塑的重大契机,更是寻求传统体育文化自身更新的良机。而这将是继中国在经济上崛起之后,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的与时俱进。
4?郾2武术文化倡导的健身价值
中国人历来重视运动,重视生命,注重养生之道,所以在武术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和中国养生导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凸显了它的健身价值。以武术文化的典型代表武术为例,轻柔缓慢的太极拳,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它松静自然,气沉丹田,中等强度的运动,不仅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有着良好的影响,而且有利于调节神经系统、陶冶性情、缓解压力等,在体育强国的构建中有更重要的意义。武术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丰富人们业余生活,陶冶情操,从而使人们由于工作、学习带来的精神紧张、大脑的疲劳和情绪紊乱得到积极的有益调节,获得积极休息,从精神上得到享受。
4?郾3武术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产业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武术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在满足新的社会需求上体现出独特价值,并以体育文化旅游、赛事推广等形式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武术在产业化过程中,一方面可通过市场经济杠杆和商业化途径,为自身发展筹集资金,促进自身的推广和发展;另一方面,可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当前,我国武术文化产业化的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距离体育强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故而应积极开发民族体育经济资源,培育民族体育市场,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体育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多渠道投人机制,以增强武术文化事业自我发展的活力。
现代社会中以武术为题材的小说、影视作品越来越多。这些作品既给人们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享受,又可以使人们从中了解一些诸如历史、武术流派、武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据调查,许多青年人就是通过看武术小说和影视才迷恋上中华武术的。而在国外有些人不敢欺负中国人,也是影视武术的宣传在起作用。因此,进一步深入挖掘武术的文学艺术价值对弘扬中华武术具有重要意义。在进一步深入挖掘武术的文学艺术价值时,应以弘扬民族精神、重振国威、教化后代子孙等方面为题材进行创作,多出精品,以发挥武术作为重要文化载体在教化后代中的积极作用。〔9〕
4?郾4武术文化要拓展武术的竞技价值
武术文化要想更好地与世界主流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相融合,就必须坚持创新,拓展武术的竞技价值。对符合现代奥运会的要求、适合改良的武术项目加以科学整理,如竞技武术、中国象棋、围棋、风筝、龙舟竞渡等项目,力争逐步走向世界,实行武术的“奥运战略”。突出竞技性,借鉴奥运会的竞赛、管理体制,使其不仅作为世界了解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媒介,而且要让它们真正成为奥林匹克运动项目。
4?郾5 武术文化弥补了奥林匹克倡导的精神价值
当今的武术文化,已经不是孤立的体育文化现象,它已融人整个社会的发展当中。奥运前我们对武术文化目光多凝聚于对传统体育的挖掘与继承,而奥运后我们应更多地关注武术的创新与发展。要让世界现代体育真正接受武术文化,关键在于武术文化是否能够始终不断地为世界体育文化做出新的贡献。武术提倡人文关怀、性命双修的思想理念,更好地吻合了“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能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是奥林匹克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而武术文化也能很好地借助现代奥运文明塑造武术文化的新形象。武术活动是以身体运动形式来表现不同民族的生活情趣、审美心理和文化价值取向的,而这些正式奥林匹克运动所欠缺的。
4?郾6 武术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将实现价值互补
我国武术文化正受到西方奥林匹克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奥林匹克文化是当今依赖于科技的、物理属性的强势体育文化,它突出的是在国际体育中只倡导西方单一的竞技体育文化模式,而排斥其他的体育文化类型。奥林匹克运动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同时,极大地忽视了各国武术的发展,拒绝其他文化的广泛参与,因此也强烈制约了我国武术文化的发展〔10〕。但是,武术文化中表现出来的公正、诚实、仁爱等文化特质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完善需要的。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武术文化,必须注重展示与推广的策略和方式。我们应该加强“世界视域中的中国”之意识,注重中华武术文化发展与世界主体体育文化发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既要警惕民族主义高扬情境下文化保守倾向,同时还需要坚持多样化的追求。现代世界体育的主体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其多样化是其宗旨的内在要求,是多元化互补、互动的过程。只有强化武术文化价值认同,寻找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新的定位,不断实现传统体育价值体系的自我更新,才能使武术文化不至于失去自我,使它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彰显,进而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5 结语
我们在体育强国的构建中展现武术文化的价值,目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同时让外界了解、理解、欣赏中国武术文化,而不是一定要别人学习或接受。对不同的传统体育文化,人类要学会相互欣赏,相互包容,面向世界的中国体育文化更应该有自信、包容的气度。武术文化不仅具有体育的价值,同时也具有文化的价值。这种文化力量对人们的行为取向、道德升华、心理感受、价值观念、文明导向等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在体育强国的构建中,武术文化的价值拓展途径有:对我国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应借鉴融合先进文化以及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扬弃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肖前?郾哲学原理 〔M〕 ?郾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8.
〔2〕卢元镇?郾中国休育社会学(修订本)〔M〕?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黄莉?郾中华体育精神研究〔M〕?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6〕文闻?郾体育文化及其价值〔J〕?郾中华文化论坛,
2009,4.
〔5〕孙鸿?郾浅谈多元文化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认
同〔J〕?郾中国,2010,7.
〔7〕白晋湘?郾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研究?郾国家体育总局网站,2006,11.
〔8〕邱雪?郾体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创建〔J〕?郾中国体育科
【关键词】儒家文化;思想内涵;高校德育;精神资源价值
一、儒家文化的德育思想内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代表和主流是儒家文化,只有深入了解儒家文化的德育思想内涵及其特质,才能充分认识儒家文化在德育思想史上的重要作用。儒家文化是经孔子创立的儒学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累条件下,不断继承、创新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文化思想体系。“所谓德育,即教育社会中的人学会在社会中如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行为准则,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稳定的道德心理。”儒家文化的德育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仁者爱人
“人文”一次出自《周易》:“观乎人乎,以化成天下。”从这一思想渊源来看,“人文”不仅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的弘扬,也是一种治理天下的基本原则和手段。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核心是仁者爱人,“仁爱思想既是儒家文化的哲学思想和精髓所在,也是孔子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孔子认为“仁”就是要“爱人”,“仁”的最基本的含义是“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还包括“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以及“刚、毅、木、讷”,“恭、宽、信、敏、惠”等。孟子说“亲亲,仁也”,亲爱自己应当亲近的人,这就是“仁”,又说“仁者爱人”,“仁,人心也”,孟子突出阐发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强调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 而且还要爱百姓、爱万物。国家施仁政,孔子主张道德教化,“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施德治,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居家施仁,讲“孝弟”,父慈子孝,家庭美满;与民施仁,讲“忠恕”,人际和谐,相互尊重。作为道德规范的“仁”,用于人际关系时,孔子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由血缘亲情衍生、演绎而来,孝悌即为仁之本,其泛爱思想是血缘亲情的扩张与舒展。由此凝结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形成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儒家提出的路径是“为仁由己”,“其方法上讲求‘慎独’,认真反省自己,使自己的行为不断合乎道德伦理规范,成为完整意义的人”,造就完善的道德人格。
(二)儒家文化的道德理性――见利思义
儒家文化强调道德理性,道德至上的价值体系主要包括义利、公私、理欲、群己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义和利之间的关系。儒家文化的义利观在价值取向中强调“以义为上”、“见利思义”。“孔孟在义利问题上有三个基本观点:其一,义与利是对立的,认为道德行为排斥个人利益,脱离功利。其二,主张重义轻利,把‘为善’还是‘为利’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其三,义为善,利为恶,利是产生不道德的根源。”儒家文化认为重义轻利具有道德至上的价值,同时认为“义”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君子和“义”有辩证的关系。
(三)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圣贤君子
历代的儒家学者都关注人伦、人格、人品等问题,提出了种种人生标准、理想目标,这就是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追求――圣贤君子、志士仁人。儒家文化讲求伦理纲常,概括出五项基本的人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样在全社会就形成了一个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爱有等差的社会秩序和精神传统,这种社会规范和精神追求不断内化为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格,为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实现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内圣是指内有圣人之德,能达到对善的领悟,对仁德深刻把握;外王是指内在的道德修养推广到社会,以此实现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圣人是儒家文化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孟子曾将理想人格目标设置为“善――信――美――大――圣――神”:“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儒家文化关于理想人格的不同表述,“实质是从多个层次为教化对象确立了一个层层递进的德育目标,前者为后者之基,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和推进。”儒家文化不仅提出了一整套理想人格理论,而且在实现理想人格的方法上也作了颇具意义的探讨: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关键是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克己修身、见贤思齐,强调个人的内在自觉性。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
(四)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天人合一
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追求“和”,从思想观念的提升到理想目标的追求,再到实践方法的运用,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和而不同”的主线:普遍和谐、注重整体、群体至上、中庸之道。“在儒家看来, 天本身是和谐的, 人与宇宙也是和谐的。人与人的和谐, 是儒家思想的重点。”儒家文化的和谐是普遍意义上的和谐,汤一介先生认为普遍和谐包括四层含义:“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外的和谐。”笔者认为,从儒家文化的传承和价值关怀上看,和谐思想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孔子强调“和为贵”,提倡“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主张不偏不倚、中庸。他还说“: 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强调社会整体的和谐。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境界。儒家文化孜孜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看作统一的整体,视“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二、儒家文化对高校德育的精神资源价值
新时期高校德育面临着新的挑战,这是实现儒家文化德育思想与高校德育价值转化的前提和背景。首先是大学生自身的新变化: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社会认识存在片面性,价值评价上存在感性化。其次高校德育面临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深入进行,西方文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等,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重视儒家文化的传统精神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实现儒家文化的德育思想与高校德育的价值转化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儒家文化的德育精神资源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重利轻义、仁爱思想、和而不同思想、诚信思想、勤俭节约思想等都是当代高校德育重要内容;此外儒家文化的德育思想还提供了重要的德育方法资源:如克己修身、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环境陶冶、社会教化等都值得高校借鉴和吸收。
笔者在总结了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基础上,认为儒家文化对高校的精神资源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儒家文化倡导的爱国往往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忠君是爱国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爱国的实质是爱人民,爱民族。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突破了狭隘的忠君观念,爱国主义的深层内涵是对民族、同胞的热爱。儒家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恋土归根、天下大同”的精神,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儒家文化重视整体主义思想,从价值追求上看,个体的价值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实现,个体只有在整体中、作为整体一分子才有意义。这种精神突出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小我换大我,以牺牲个人利益、局部利益,维护全局利益的独特品质,形成了以国家利益为上的思想品质,孕育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形成了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儒家注重情操和气节,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孔子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孟子更从人生价值的选择上概括说:“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俗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他还说:“富贵不能,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生的最高价值, 它可以成为我们高校德育中进行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
儒家文化特别推从伦理本位,伦理道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崇尚道德、讲求人品作为人生准则。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君子,把人们的理想追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明确提出“学为圣贤”的理想目标。在孔子眼中,“圣贤”人格,完美无缺,至真至善,是一种极高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意境。在高校德育的内容中增加理想教育,教育学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正是儒家文化的精神资源价值所在。同时,儒家文化强调重义轻利的道德修养,崇尚气节,重视情操,强调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唯义所在”、“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等都是儒家在道德修养上论述。高校开展道德教育,也应提倡理想信念教育,崇尚理想人格,注重个体与社会、集体相联系,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坚定自己的远大理想。
(三)自教自律的修身方法
“修身是儒家强调的自我修养、自己自律的方法。儒家十分强调修身,总是把修身同治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儒家推崇的人生理想是“内圣外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它点明了从内圣到外王的实现过程,体现了修身在人的生活中及其在国家与社会的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德育中如何实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塑造人的高尚道德,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关键是加强人的自教自律的道德修养。所谓自律即靠自己内心的约束,自己内心的意志力量来完成道德行为。儒家文化主张,道德贵在自律,人的道德行为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提出了许多道德自律修养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不见贤而内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自省包括三种情形:当自己有问题时要自省,自己没有问题也要经常自省;他人出现过失时要自省,检查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过失;当自己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时要自省,从自身主观方面找原因。此外,特别强调道德的修养和完善应注意“慎独”,《礼记・中庸》提出“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不在暗地里做不道德的事,不要再细小事情上违背道德,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也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中蕴含的修身方法赋予了高校德育以方法论的资源。
(四)以和为贵的人际交往方法
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蕴含了重伦理、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思想,作为一种传统的普遍的民族心理,对于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人际关系协调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孔子强调“和为贵”,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文化的和为贵思想对于高校德育的精神资源价值就体现在和谐人际关系上,高校德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不仅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互敬互爱,以和为贵,而且强调社会整体的和谐。“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明确地把“和”视为全部社会制度的价值。儒家文化“和”的思想极富辩证之味,它积极地看待自然和社会中的差异、分歧与矛盾,提倡发挥不同个体各自的积极作用,使得每个个体都得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的和谐与发展。这种对于人们的感望、所作所为,保持和而不同,符合礼法的道德要求,显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对于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在今天,进一步倡导和弘扬这种精神,对于协调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成全社会合力,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兰英.论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求索,2004 (06).
关键词:地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价值
所谓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研究地域文化,可以为区域文化发展和推进社会文明,继承传统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和理想信念,彰显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当然,在地域文化的建设和弘扬中,理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只有充分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领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在宣传和弘扬地域文化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之,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时代价值。
一、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资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新精神,研究地域文化,开发地域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地域文化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地域文化具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美学教育等诸多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价值观,生长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是对中国优秀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提升。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然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而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认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在百姓间影响最大、在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理念,构成了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同样,地域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些表现地域文化的地方饮食、建筑、工艺品等有形资源可以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不仅生动形象,还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针对性,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地域文化中所包含的无形的民俗、传统节日等元素,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二、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重要载体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民族的多元格局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不同的经济形式和生活模式之间的不平衡,作为这种不平衡性综合反映的文化,也就依然存在着地域特性,而且这种地域性还将长期存在。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在比较相近和近似的地域之间,又形成了很多共同的特点,长期发展的结果,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地域型文化。一定程度可以说,地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结合地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直接记忆,可以使人们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加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亲近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并更加自愿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从地域文化的最深处寻找能够获取人们内心认同、引起共鸣并最终指导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价值理念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资本得到节约。
三、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地域文化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其路径选择中,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通过对地域文化价值性的充分发掘,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种价值观只有的到社会的价值认同,才可能得到践行和实施。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从价值认同到价值践行的提升,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实效。地域文化有其自身独有的价值性,可以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应该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这个方面的价值,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价值性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应引导人们对地域文化进行价值反思。充分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遵循地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突出地域文化的区域特色。用地域文化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当然,地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增强地域文化价值性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其精华部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去其糟粕”的过程中,让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拒绝和摒弃错误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地域文化学的若干问题研究[J].严飞生.南昌大学.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