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发展规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社交化企业;新规律;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0
一、社交化时代全面到来
本文认为,从整体上来说,我们已经进入到万物互联、移动互联的社交化时代。所谓的社交化,就是指随着社交网络、社交媒体、社交营销等迅速兴起,基于网络的社交行为已经深深植根于人类的任何活动之中,它将深刻的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企业发展、产业发展及区域发展。
全球社交网络兴起。社交网络的兴起以Facebook的建立为代表,Facebook建立以后,迅速吸引了大批的美国知名大学的学生加入,尤其是在开放对外注册以后,更是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在Facebook的带动下,社交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井喷式增长:截至2013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超过30亿,而全球约有1/5的人(即16.1亿)每个月至少使用一次社交网络,使用社交网络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要行为之一。
中国社交网络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中国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为社交网络发展奠定了基础,截止2013年,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6.04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了8.28亿,其中手机网名用户突破5亿,中国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新一代社交媒体的诞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其中,以强关系为主打特色的微信,迅速融入公众的生活当中,达到超过5亿的使用规模,并逐渐取代短信等沟通方式,成为新的交流沟通渠道;微信的快速成长使我国的社交化程度达到国际水平,并且,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越了美国和全球社交化普及速度。
社交化时代呈现去中心化和信任背书两大特点。社交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信息的传递由发送方、信息内容和接受方三个主体组成,在传统社会中发送方以及信息内容都有可能为政治权力或商业利益所“绑架”,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人们所能接受信息的来源和内容都是固定和有限的,就产生了所谓的“中心”。然而在社交化时代,社交网络中的内容不再是由专业机构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社交网络中的全体参与者共同完成,任何人都可以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这提升了网民参与贡献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信息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从而进一步加速解构中心,完全“去中心化”。信任背书成为社交网络成功运行的基础。信任背书存在于社交网络的各个环节,从信息本身看,虽然只是不多的140字,但信息者个人的专业、情感、价值、判断、喜好、历史等关键要素,会依附在这条信息之上,流动在好友(关系链)中,看到信息的人也会将自己对该人的信任及其他因素做出回应,并传递下去。信任在这个传导链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整个社交网络中的最关键因素。在社交平台中不断涌现的内容大号、自媒体账号,都在有意无意中遵循这些原则,并由此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基于弱关系的信任链条,当无数的信任链条汇聚在一起时,便产生了庞大的社交红利。
二、社交化时代下企业发展的新规律
社交化企业的三张网―内部、伙伴、外部。
处在社交化时代的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义内部员工之间、企业与合作者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三张网”:内部社交网络、伙伴社交网和外部社交网络。
内部社交网络。企业以内部社交工具或云端社交系统为平台,将全部员工纳入到平台当中,实现任意员工间的无缝交流和沟通,形成覆盖整个企业的内部交流网络。内部社交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企业中的部门隔离、科层制的层级结构等限制,使员工之间可以无障碍的沟通和分享知识,将传统的上下级关系和离散的同事关系转变为紧密的协同、分享关系。
伙伴社交网络。企业基于现有专家及合作伙伴资源,通过社交化平台或网络手段,将所有的合作伙伴链接起来,实现企业间的快速的无缝交流和业务信息的资源共享。伙伴社交网络,将企业与合作伙伴间基于传统供应链关系的固定链式关系,转变为基于网络的动态合作关系,使企业突破了自身边界限制,实现了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
外部社交网络。企业利用现有公共社交网络,开辟对外沟通交流窗口,形成联接消费者的开放社交网络。全球社交网络的出现,消除了消费者与企业间的隔膜,使消费者可以参与到企业的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的众多活动当中,也使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从传统的买卖关系向合作共赢关系的转变(见图1)。
三、新趋势
新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颠覆商业模式:跨界融合
社交网络的产生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的供需关系、产品理念及行业界限等一系列工业化生产的传统法则,催化出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逐步推动着企业组织的重塑和商品市场的变革。
社交化趋势下的新兴商业模式具有三大显著特征。一是粉丝经济,消费者与企业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消费者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为主动的信息获取和活动参与的粉丝,企业以消费者为核心,聚集起自身的粉丝团体,并借此开展企业的研发、生产营销等活动。二是极致体验,产品从单一的功能载体向服务载体转变,与文化、价值观相融合,将长板做到极致,打造行业标杆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产品和服务体验,让消费者为产品尖叫。三是跨界融合,不同行业纷纷吸纳互联网元素,以互联网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为基础,融入自身行业内容,实现跨界融合。
社交化已孕育出平台模式、数据模式及免费模式等对行业具有颠覆性效应的新型商业模式。平台模式,以粉丝理念为核心,企业通过搭建平台,聚集消费者粉丝和合作伙伴粉丝,共同创造价值,实现消费者、企业自身及合作伙伴的协同式发展。数据模式,以丰富产品价值为核心,通过积累大量的用户数据和行业数据,实现精准营销、数据运营和服务、行业数据枢纽。免费模式,以极致体验为核心,最大化产品性价比,甚至免费为消费者提供,转而通过内容的创造与运营实现长期盈利。
新型商业模式改变了竞争方式,对市场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一是社交化颠覆了传统大型企业在信息传播、营销和渠道上的优势地位,为创新创业企业的爆发式、破坏式增长提供了土壤;二是社交化成为连接不同行业的纽带,行业间的隔膜正逐渐消退,企业不仅面临本行业的竞争,更随时面临着来自相关行业、甚至完全无关行业的冲击;三是基于平台化运作的新模式,产生了超越一般企业概念的巨无霸式对手――生态圈,使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残酷。
[关键词]外层空间;发展趋势;法律规制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03-01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外空及其资源的价值,但是与此同时,必须看到外空活动是高投入、高风险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败等表明外空活动在蕴藏商机的同时还存在极大的危险。但是,更多外空活动所取得的成就又在鼓舞人们去探索外空。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外空活动的盈利性基础之上。这需要法律来确保相关活动的盈利性,但是外空法律体系却不能给予人们这方面明确的答案。许多的外空活动都是在此法律真空化的灰色区域展开。这种法律性质的不确定性最终必将对外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造成不可逾越的障碍。
多年来,国际空间活动已经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国家是国际空间法的重要主体,但其并非国际空间法的唯一主体。国际组织和私人公司也是国际空间法的重要主体。政府放宽对商业空间活动的管制,使国有公司和跨国公司加入到外层空间商业运作活动之中。国际空间法的主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家和国际组织,按不同法律建立的私人公司也成为国际法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尽管该主体地位尚未被正式承认。
外层空间活动商业化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合同当事人(包括私人公司间、私人公司与政府空间机构或国际组织间)的权利和义务问题。如何维护空间活动主体的权利,如何根据国际空间法和国际空间私法确定合同当事人的赔偿责任问题,成为近来研究的焦点。而如何制定有效解决空间活动商业争端的新争端解决机制,已成为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问题。
传统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足之处是由将在普遍商业活动中适用的法律适用于空间活动时具有特殊性这一事实导致的。对于国家空间机构间的争端,应运用国际公法予以解决。但解决国家空间机构间争端的方法,往往是外交手段而不是由国际法院和其他国际法庭做出裁决的法律手段。外交手段不适宜作为解决外层空间商业活动中缔约双方合同权利和义务纠纷的争端解决方式。
鉴于国际空间法中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地位十分微妙,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外层空间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外层空间商业化与私法中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相关,却与公法无关。为确保外层空间商事合同权利的实现以及合同义务的履行,应根据国际商法进行国际商业仲裁。
对国家外层空间行为所作的限制决定着适用何种争端解决机制。如果该行为属于国际法意义上的商业,那么双方当事人就可以通过法院或仲裁庭解决争端。此外,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同意将争端事宜提交至国际商业仲裁庭如国际商会或其他按照国际仲裁程序由国际商会设立的仲裁庭。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和最复杂的高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空间合作是未来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关键因素。这一因素应当渗透于所有空间活动中,并会影响未来私营企业的发展。国际空间合作近期的发展预示着迅速发展的外层空间法律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外层空间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已经逐渐为各个空间大国所承认。
随着国际实践的增加,国际合作的相关规范和原则会逐渐累积,得到改良,并更好地平衡各种相抗衡的权益。空间操作的模式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其他发展中国家,鼓励它们适度参与外空商业活动,从而实现外空服务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目标。
目前,实际参与空间活动的只是少数国家,拥有私人企业从事外空商业活动的国家就更少了。有鉴于此,值得研究的是新的规则能否促进国际私人商业空间活动以及国际私人商业空间活动能否由更多国家的私人参与。
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必须为全人类谋福利和利益。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活动,必须遵守国际法(包括联合国)的规定,以保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增进国际合作与了解。
开展国际合作时应当采取有关国家认为最有效和适当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与非政府的方式,商业与非商业的方式,全球、多边、区域或双边的方式;以及各种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
空间活动应越来越广泛地由私人企业参与。这是势必发生的情形,因为私人企业关注能够带来利润的活动,例如空间运输、特别是发射运输。为促进私人企业参与空间活动,应制定全球性协定限制私人企业的风险。还可依此协定建立国际基金,负责为私人企业在空间活动中所造成的额外损失提供赔偿。国内法应对参与外空活动的私人企业规定严格条件,尤其是财务要求、所申请项目的盈利前景、飞行安全和环境保障、国家和国际义务的遵守要求。
企业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从属于一定的上层建筑;企业生产是一种社会存在,从属于―定的经济基础。因此,对企业文化与企业各种关系的认识,是我们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的理论基础、实践向导。
企业文化源自于企业生产的实际,因此,企业文化不可能也不会离开企业发展的实际而产生与发展。更多情况下,是企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因此而萌生和变化的观念意识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对企业实践的依赖性所决定的,离开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企业文化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而,企业文化必须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它的软实力作用,不断为企业发展开掘动力。
但是,企业文化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受制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就其自身的生成和发展规律性而言,还有其相对独立性的一面。也就是说,企业文化一经产生便有其生命的个性和发展规律,是相对独立的。而这种相对独立性则是企业文化展示个性魅力的基础和前提,更是企业文化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从整体而言,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但从阶段性变化和发展而言,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有时呈现出不平衡性,即现有的企业文化或落后,或超前,或同步于企业发展的实际,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或阻碍,或引领,或促进。当企业文化在同步或适当地超前于企业发展实际时,它对企业发展会起到促进和引领作用,而当其落后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时,则会在―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发展。当我们希望企业文化发挥其对企业的引领作用时,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从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上看,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的反作用是实现引领企业发展的基本功能。
诚然,只有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引领企业的发展。这即是说,要实现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引领作用,就要努力建设、创新和完善企业文化。换言之,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会从天而降,只有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才能获得。先进的企业文化都有一个共性,即真实地反映和把握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引领企业的创新发展。可见,检验一种企业文化能否对企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看企业文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和把握了企业发展的规律,能否真正深入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实际,能否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并使他们的个人价值在企业真正得到实现。
许多优秀企业的实践表明,要建设先进企业文化,既要有雄心壮志,有敢于探索创新的胆略,又要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还要分析研究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抓住机遇,顺势而上。同时,自觉地摒弃那些落后的阻碍企业发展的糟粕性文化,在开放中学习,在改革中探索,在学习探索中进步提高,真正达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促进与引领,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虽然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出现时间较早,但是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却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阶段。
按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侧重于人对事的管理,也就是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企业发展规模逐步扩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行改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理解也由对事的管理逐步转化为对人的管理,即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整合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优势,获取企业发展的动力。
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1.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侧重于以“人”为中心。正如前文所述,“人”的因素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中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开发,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其管理归结于人与事的系统优化,致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人”作为资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将“人”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注重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出现“人”的效率低下的情况。而且“人”参与到了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又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3.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已经成为了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与以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不单独存在于企业管理层,在各个业务部门也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各业务部门的行政负责人就是该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执行人。这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成为企业内部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这极大地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
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实质要求就是要注重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潜力,在工作中逐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个人全面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管理工作的目的。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
1.“以人为本”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规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重视“人”的能动性,将“人”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这在根本上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企业管理者重视“人”的力量,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积极性,就是从根本上贯彻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2.“以人为本”的原则符合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根本利益在于通过市场竞争,扩大资本积累,完成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领域的拓展。一言概括,就是为了追求利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直接带动企业发展,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
3.“以人为本”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企业竞争,而竞争根本是人的竞争,也就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的竞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提高人才的竞争力,这就完全契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三、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思考
1.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度。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生命线,也是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合理有效地开展的必要条件。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应当包括员工录用制度、离职制度、日常工作制度、激励制度、工资制度等等。企业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业职工,制度执行的目标是激发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方面,国企自身要有活力,国家要求控制的领域就要控制住,影响力还要增加:另一方面是要理清主业,市场已经很成熟的领域。国企必须退出。
当然,有些国外的国有企业也存在这个问题。门类很多,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做。但做什么,应该是股东说了算,不是总经理说了算。所以.股东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很坚定,跟企业定好主业,定好它的目标,剩下就只有一件事:你去做,我考核。
金融危机之后,跟西方企业相比。我们国有企业的调整步伐相对迟缓。因此我们要控制中央企业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盲目扩张。防止盲目做大。部分企业过度投资,经营风险积聚,亏损子企业增多,影响了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中央企业尤其要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清理非主业和低效资产,把各类资源向主业集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在结构调整中占据主导权。我们要强化国有资本在战略性领域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培育一批大公司,引导国有资本向高技术和新兴产业加大投入。
实际上。不管是国有还是私有,只要是代表国家作为一个出资人进入这个企业,就是股东。所以,找准自己的定位,股东能说的话我说,不是股东说的话,我不说。我们将企业的目标提出来,投资多少,应该得到的回报是多少。然后告诉股东,我投资的这个企业是做什么的。但在此之前,国企要将主业定下来。
在我看来,国有企业应退出已经很成熟的领域,以开发新领域为主。并且,为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展现活力,国企并购外企都是必然过程,目的就是要培育出像美国NBA篮球队一样的巨星企业。
国有企业本身要有活力,除控制好应控制的领域外,也应加强企业自身的影响力。客观地讲,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大部分是通过企业来体现的。国有企业的责任是保证国民经济成长,并且为提高自身运作效率,应该积极并购外企。
做跨国经营一样可以提高资本效果。为什么?因为这个地方的原材料便宜,我就买这里的,那边的劳动力便宜,我用那边的劳动力。所以,我们的国有企业也应学习这样的做法。国资委十分鼓励国有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国企想要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进行海外收购是必然的,因为在本地和在境内组织资源,对企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跨国经营可以提高资本效率。
不过.虽然我们呼吁向外扩展,但企业也应保持清醒,要吸取雷曼兄弟的教训,将公司结构治理好、把企业主业理清,一定要有一批巨星企业,还要有一批优秀的中小企业。形成一个竞争较强的结构。
这几年,中央企业之所以发展比较快,资本市场的支持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上市以后.国企筹集资金的速度变快了,能及时地抓住发展机遇,相应地,发展速度也加快了。而且,上市可以改善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会使国企运营的透明程度不断加大。
闭门经营的国有企业有许多事是不透明的,我们监督的作用也较为有限。而上市以后,国企的运营情况必须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及时对外公布,接受公众的监督。当然,最有效的监督是来自公众的监督、媒体的监督。所以,国资委未来还将继续鼓励国有企业积极上市。
事实上,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也是国资委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在央企层面,国资委提出,今年将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尽快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在地方国企层面,要积极推动企业集团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整体上市,推动优势资源向绩优上市公司集中,提高企业资本的证券化比重。地方国资委在推动国企上市方面也应该表现积极。以上海为例,2009年,上海市约有270.54亿元国资实现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率达到25.4%。在此基础上,上海市国资委提出,今年上海市属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将再提高6~7个百分点,达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