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注: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次版,第49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古已有之,它们是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延续到近代,二者的互动互进对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本文将以近代启蒙运动作为分水岭,就启蒙运动之后的发展状况对这两种精神进行相关论述。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是近代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温床。(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而所谓科学,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用实验与逻辑等手段,不以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为转移,实事求是地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形成系统的知识。(注:李连科:《发动机与制衡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作用的不同互补》,《光明日报》,2002年4月23日,第4版。)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渊源以及科学所具有的这些属性使得贯串于其中的科学精神有着三个方面的特点:1、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追求客观世界中的真;2、推崇理性至上的原则,往往借助于逻辑的、数学的和试验的理性手段,以求达到对自然世界的严密把握;3、科学探索无禁区。科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无论在哪个领域,科学研究都可以涉足其中并一直深究下去。从总体上讲,科学精神尊重科技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依靠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崇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的强大作用,重视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的意义。
就现实生活而言,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足以证明,无论是在昨天、今天还是明天,科学精神都将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指向。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禁区等。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说科学精神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
二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医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是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虽然与神话、宗教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它总难以完全割舍同形而上思辩等人文观念的联系。就科学的现实形态而言,科学知识也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意蕴。即使从近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来看,它们也同是批判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人文精神首先呼吁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科学精神紧随其后,提倡科学实验,反对迷信。科学精神的弘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人文精神的倡导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二者的紧密结合为人们推翻宗教神学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指向。实际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有学者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发动机与制衡器: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如果没有发动机,机车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光有发动机而没有制衡器,动力系统非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极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是起到了这种制衡器的作用。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生互补中,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灿烂和辉煌。
但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以来,随着宗教神学统治的溃灭,自然科学的振兴,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在推进。这一时期,作为科学精神外在表现形态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变化越来越使人类感到极大地满足和折服。在巨量的物质财富面前,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所带来的实惠,从而使得人们对科学知识推崇备至。于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倾向便开始滋长。19世纪末,德国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格对立起来的强大思潮。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更是把这种对立推向了极端。其结果是自然科学逐渐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而人文科学的阵地则逐步陷落。这种思潮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在艰难地进行着人文学科的重建和弘扬工作。科学与人文的分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公开对立,进而造成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单向度发展。确切地说,这种对立直接引发了两种极端思潮的产生:一是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是人本主义。就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而言,它大致包含着以下内容:第一,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最精确、最可靠的知识,是其他科学的典范。第二,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是一切认识方法的楷模,应该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研究领域。第三,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推广至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包括人生问题。(注: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第9页。)而就人本主义而言,它主要表现为以非理性主义观察问题:在人性问题上,以情感欲望、本能冲动、无意识等规定人的本质,认为“人是神秘的”;在认识上,以直觉、体验、信仰作为把握世界的途径,认为直接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在本体论上,以意志、非理性的生命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神秘的“实在”,等等。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割裂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科学主义推崇理性至上和科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所谓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而人本主义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滋生无疑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负面的作用。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从科学主义延伸出来的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极端推崇的态度,使得人类在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隐含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上的每一重大理论突破都导致了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问世,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认识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个由科技打造的世界中,人们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强大因素,并且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与此同时,伴随着伟大的科技成就,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悄然来临。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所倡导的对自然缺少人文价值关怀的征服引发了一系列对人类命运产生不良甚至致命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失衡;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结构的失调,个人本位的膨胀等;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道德滑坡、人性的扭曲等。
而与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相对立,人本主义基于人们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的失望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本主义者将一切危机都归因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斗争的矛头指向理性和科学精神,大肆宣扬非理性主义,极度夸大人文精神的作用,并不加分析地将战争的残酷、机械文明的非人性、核武器的恐怖、环境的恶化等完全归罪于科技的发展。在人本主义的倡导下,甚至出现了一股反科学的极端思潮。人本主义的张扬无疑是片面和肤浅的,它宣扬“以人为本”,却恰恰没有看到隐藏于科学技术后面的真正主导因素是人。就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言,人本主义的倾向同样是不正确的,受其影响将会导致人的理性的缺失,科学技术的停滞不前,这样的后果也无疑会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分离所带来的人类普遍的价值危机已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实际上,现代科学危机或现代文明危机的实质是科学丧失了它的人文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的忽略,是科学对自己所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的遗忘,是科学观中人文精神的衰微、科学技术非人化应用和发展的结果。(注:辛继湘:《人文价值-科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第34页。)因此,为了人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弘扬人文精神。事实上,正如人类自身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一样,人类文化同时包括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人类精神同时也包括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们相互依存并相互补充,由此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才能获得不断进步,从而也才能在物质上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而科学技术只有在人的调控下,在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导引下,才会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积极正面的效应,缩减负面影响,从而真正造福于人类。因此,在科学精神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是决定科学命运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关键。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人类真正地认识世界,全面、合理地把握世界,并达到求真、向善、审美相统一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建设发展中,任何一种精神的缺失都将会造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衡、失序。当前,我们已跨入了21世纪,审视上一世纪的不足之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新世纪相融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
三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当然,这种融合并不意味着一种精神对另一种精神的消解,而应当是二者的协调互补,共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融合,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充分把握好影响二者融合的种种因素,从而才能在实践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为二者的顺利融合创造条件。就现实情况而言,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因素
当前,人类社会已普遍意识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性。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等,正是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具体表现。
现阶段,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融合更有了令人乐观的前景。首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时代的主题,这就在客观上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了条件。“知识经济”的实质不仅是经济的知识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更意味着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一个社会只有在拥有无数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并使得劳动者普遍知识化之后,才能实现国家的“知识经济”化。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技艺和能力等。可以这样说,知识经济时代所重视的不仅是“智商”,“情商”也应是这个时代的重点。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合作。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不仅可以丰富各自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促成崇尚科学精神的西方文化与崇尚人文精神的东方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拓宽了渠道。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带来了大量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提出了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推动着科技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关注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文问题,从而在科技活动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在了一起。最后,知识经济时代从总体上讲倡导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佐以合理和必要的人文关怀。可见,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成为可能,还将成为必然。
(二)不利因素
从历史的渊源来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是从来就分离的。它们的分离抑或对立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为了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再度融合,我们应当找出影响二者融合的不利因素,以做到有的放矢,为二者的融合扫清障碍。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不利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1、科学主义仍然盛行。可以说,从启蒙运动至今,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直是社会思潮的主流。尽管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人文主义的思潮也十分强劲,但无论是人文 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们对科学的理解不但没有超出科学主义的视野,反而从根 本上否定了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的片面理解。这使得科学 主义更加巩固了自己的阵地。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将人类文化区分为两个对 立的世界: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科学主义者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方法的 独特性,否认人文学科的科学性并宣布其在认识上的无意义,这就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 神的融合设置了壁垒。
2、物质生活条件不够充裕。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尚未达到普遍富足的程度。尽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但直到20世纪末,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依然在为解决吃、喝、穿、住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奋斗,许多人甚至远未脱离贫困。瞻前顾后,在科学精神指导下获取物质财富依然是人类首要的追逐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作用的科学精神成为了人们首先推崇的对象。而看似只能带来“精神食粮”的人文知识及其精神则自然地被置于非常次要的地位。
3、社会制度存在弊病。现阶段,人类社会中的许多制度尚不完备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制度呈“单向度”的发展趋势,始终是围绕追逐和保护垄断阶层或资本家的利益来制定的。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下,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以最大化实现资本家的利润为目标,一切都以利润的赚取为中心。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对物质利益的无限追逐成为了人们工作的唯一目标,能够比较立竿见影地引导科技进步并最终带来物质利益的科学精神无疑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首要对象。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得比较含蓄的人文精神则被科学精神的大潮吞噬的了无踪影。现实生活中,社会制度存在着弊病,它导致了科学精神对人文精神的消解,并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被束之高阁。
4、教育学科设置、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资金投入的偏颇。近代以来,教育在其进程中深受科学主义的影响。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狭窄,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学科的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资金投入方面,对人文学科的扶持力也越来越弱。此外,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唯理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这种“重理轻文”的现状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最终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走向了背离。
四
在新的世纪,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对上一世纪科学危机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必要性,从而为二者的再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而延续上一世纪的科技成就,人类社会迎来了倡导协调、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就更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再度融合成为了可能。但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迄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主、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在当前科技发展迈向纵深的时代背景下极有可能发挥越来越大的干扰作用。因此,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冷静分析问题,思考在机遇与挑战中怎样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条件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形势下,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将人们从物质匮乏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前提条件。毫无疑问,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就意味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但必须注意的是,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力求在更尖端的科技领域获得突破,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从中谋求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人类在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的同时,应吸取以往的教训,将人文精神介入到科学研究中,在实践中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为科学研究指引正确的方向。
(二)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发展。只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将“单向度社会”纳入平衡发展的轨道,人们才有可能在合理社会制度的规范和指引下,充分关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在具体措施方面,政府应该采取强有力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将宏观指导与微观调控相结合,对本国的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加以引导,完善监督机构,并以严格的行政执法为强制性保障,严厉打击和控制违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带有强制性的意味,但这至少是较为可行有效的方法。
(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和教育方式,加大人文学科的资金投入,倡导人的均衡发展
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教育方式和教育资金投入,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相对立,这是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背离的重要因素。在已经意识到学科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努力调整学科配置,学科设置不仅要适应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还要顺应人的精神完善的需要。教育课程不应仅仅被当作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更应该被当成发展学生对伦理道德、文化精神和美学价值的认识,以及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手段。此外,在加大人文学科的教育份额的同时要加大人文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为人文学科缔造较好的学习条件。最后,在教育方式上,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素质教育。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给世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和谐”,提倡“和谐”之道,这在今天看来,极具时代意义。美国著名科学家A.彭齐亚斯1995年出版的一本书就叫《和谐:信息时代的商业、技术和生活》,他认为目前人类正在由质量时代走向和谐时代,它所指的和谐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和谐”是一致的。在现代社会,素质教育提倡的正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式。因此,应该尽快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成为连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从而在人的思想根源上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4.
[2]邱耕田.发展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河南社会科学,2002(3).
[4]孟建伟.新世纪:实现科学的人文价值的前景[J].新视野,2001.1.
【关键词】信息时代 电子信息技术 发展趋势
以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为主)和信息(以互联网与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对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型意义,因此又称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子产品为载体的电子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这将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主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引领经济迅猛发展的主导之一。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了显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在其中依然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本文对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 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弊端
1.1 缺乏尖端的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得到迅猛的发展,部分热销电子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通讯技术、智能家电等,虽然国家大力培养电子信息技术人才,但是依然存在缺乏电子信息技术尖端人才的局面。例如在用电子信息技术解决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语音门锁问题上,国内就缺乏尖端的电子信息尖端人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高速的发展,培养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速度已更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滞留的现象,这极大的限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1.2 与国际电子信息技术差距大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相比发展相对较晚,电子信息技术相对落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虽然迅猛,但依然存在技术不成熟不够完善的问题。整体而言,国内的电子产品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电子产品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际上的竞争力不强,这极大的限制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例如美国苹果公司的电子产品,韩国三星公司的电子产品占领了全世界电子产品的半壁江山多年,而我国的联想、华为、中兴、小米等公司的电子产品,主打低端市场,在高端市场表现差强人意。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想要有更迅猛的发展,必须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研发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才能够有更加迅猛的发展。
1.3 研发信息技术力度不足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国家才开始重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缺乏科技引领发展的城市,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不集中,较为分散。缺乏了研发创新精神,缺乏投入资金的力度,研发的水平不高,这都极大的限制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且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研发转化成果效率低,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研发机构与国际上的电子信息技术研发机构交流较少,同时国外也形成了垄断电子信息技术的现象。国内的电子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低,造成了我国电子产品长期以来都是内销的局面,这极大的限制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出现了滞留的现象。
2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其发展的势头必然是迅猛的。只有不断的整合资源、创新理念,向智能化方向,向多业务多功能化方向才能够与更好的发展。
2.1 整合资源,创新理念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具有综合性、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对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资源的整合,这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更是带动了周边产业的产业,形成一个可持续高速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在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到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只有不断的创新技术,不断的创新理念,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加大管理信息技术的力度,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探索,才能突破原有的技术瓶颈,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2.2 智能化发展
科技的发展是能够不断的解放人类的劳动力而发展的,只有不断的便利人类的生活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电子产品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例如智能汽车、智能门锁、智能机械。智能化应普及到各行各业,如住宅智能化、家居智能化、医院智能化等等。智能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向,智能化有着效率高、解放劳动力、集成化等优点。电子信息技术向智能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是时代引领的趋势,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其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2.3 多业务多功能发展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子产品多业务多功能的要求不断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需求,电子信息技术影响多业务多功能方向发展。现今是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信息技术想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只有不断的创新,只有不断的改革。例如一机多用,手机电脑等都能够多功能多业务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多业务多功能将会是我国社会需求的发展方向。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弊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都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为信息时代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提高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水平,进而加快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信息时代迅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雍兰利,陈铁岗.新兴产业构筑创新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以计算机与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12(17):32-35.
[2]滕吉文,刘有山,皮娇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的时代反响――地球科学新信息的获取与创新再造[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01(01):1-22.
[3]刘峻滔,陈国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中问题及趋势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4,10(02):35.
在信息时代中,人的注意力集中于信息、知识本身。人们更关心如何发现信息、解释信息,以及把信息采集到一起,生产出新的信息和知识。信息技术发展的越快,越需要更多的统计信息。未来的统计信息需求将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统计数据的需求。人类要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对全世界的自然资源状况有更好的分析手段和充足的信息资源。生存环境在信息时代将更加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大量的有关环境的统计数据的具体需求将剧增。而各种环境统计数据中,首要的是如何计算绿色GDP,特别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如何对环境问题进行量化并进行统计研究正面临巨大的挑战。环境领域研究中,其他一些重要统计指标也开始出现并且显得越来越重要,如生物变异指标、水资源供应指标等等。
二是经济发展对统计数据的需求。除了传统的微观经济关于市场经济结构的分析与预测、市场定位与战略研究对统计信息的进一步需求,以及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对财政、金融、外贸等统计信息的进一步需求外,“新经济学”、“知识经济”的观念对统计信息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特别是如何对知识经济中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知识”进行统计测定的需求。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我国加入WTO,也将会对世界统计数据信息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是社会发展对统计数据的需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在于增加人均产出,也不在于最大限度地扩大贸易或把生产率提高到创记录的水平,而在于使个人及国家福利得到满足。这就引起未来社会发展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事实上,对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研究都需要统计的参与,并且统计数据的位置比以前更为优先。如人口问题、人类发展问题等等。
四是科技进步对统计数据的需求。由于信息及通讯革命,目前每隔7年整个知识就要进行一次更新。其结果是科学研究机构的迅速发展,为了人类的进步,为进一步支持这些机构的研究活动,必然需要有与此相适应的有关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效益等多方面的统计数据,新的更深层次的统计数据需求必然增加。
二、统计输入技术的多样化
首先,统计被调查者原始记录保存技术的变化。
健全甚至重新构造统计调查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不断地改善统计主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政府、企业、住户是统计数据的主要用户,又是统计原始数据的主要来源。统计工作不仅要满足数据用户的各种需求,同时也必须要考虑被调查者原始记录保存的实际状况、技术及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日益改变着被调查者原始记录保存的实际状况、技术及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继续向基层调查单位寄出许多纸张表格等待他们回答上报,已是无法想象的,对于目前正在使用的未经协调的纸张表格的数据搜集方法,被调查者的阻力正在增加。在美国,一些大的公司反对应用纸张表格而鼓励普查局采用电子方式报告统计数据。最近一项估计美国联邦调查局回答率变化趋势的研究发现,几项大的经济调查中,由于考虑了被调查者原始记录保存现状,而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调查、触摸式数据登记、声音识别登记等新技术代替或补充了原来纸张表格的纸张,结果大大提高了回答率。所以适应被调查者原始记录保存技术的变化,对改进统计机构与被调查者基层单位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未来的信息技术发展中,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技术是影响被调查者记录保存的三个主要方面。不论是高存储容量、高速度平行处理数据的超级计算机,还是微型计算机都能够搜集和处理大量的、综合的原始记录。全球网络能够使各类记录信息以最低的费用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正以一种连续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由一般的管理简单文件发展到更为复杂的战略信息系统,这种复杂的信息系统通过智能化的专业软件管理着各种相关的存在于政府的行政记录中、企业经济数据的原始记录中,住户的记录保存中,如旨在提供住户记录保存所使用的家政管理程序已经产生。
原始记录保存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原始记录本身的变化。一是登记手段发生变化,新技术将提高登记手段的质量。二是数据记录的类型变化,由单纯的数字或文字,发展为图像、声音、文字、数字多媒体形式。同时,随着记录标准化的发展,自动分类技术的运用,使原始记录的统计单位、统计分类也会发生变化。为此,如何对统计数据搜集过程进行改进,以适应被调查者原始记录保存技术以及原始记录本身的变化,是统计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其次,统计数据搜集技术方法的变化。
第一、伴随新的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新的调查方法正不断出现,网络调查正在成为一种效率更高的调查方法。
网上调查是针对那些对信息极为敏感,具备高度的信息收集和选择能力的网络用户群体而产生的调查方式。典型的网上调查方式主要包括:一是网上普查或抽样调查,以较为完整的E―mail地址清单作为样本框,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E―mail调查表,调查表将自动生成并放往被调查者的电子邮件地址,被调查者将在他们方便的时候通过电子邮件填报并回答表格。对回答进行自动检查和编辑,经过编辑失败的内容再通过电子邮件原路返回被调查者以求得协调一致。在调查实施中,访问者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回答者展示包括问卷、图像、样品在内的多种测试工具。这种调查方法在样本框较为全面的情况下,调查结果可用于推论研究网民总体的多方面资料。二是网上典型调查。运用NetMeeting直接在网民中征集与会者,并在约定时间举行网上座谈。该方法适合于对某项专题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三是主动浏览访问。在高访问率的网页上设置调查专项,访问者按个人兴趣,选择是否回答有关问题。这种调查方法只能反映对调查专项感兴趣的网民群体的态度,调查专项所在网页的访问率越高调查结果反映的网民意见的可能性也越大。
网上调查与传统调查手段相比,具有高效、准确、更好的接触效果以及更低成本的优点。但网上调查也存在只能反映网民的意见,代表群体有限,以及面临着网络的保密性、安全性、超载等许多潜在问题。
第二、伴随新的信息传输技术的应用,新的调查技术在不断创新,计算机辅助调查等新的调查技术正逐渐被应用。
一是计算机辅助调查(CAI)。CAI是指整个统计数据搜集、传输过程中,不论是从回答者那里直接搜集数据,还是采用邮寄调查,或者是通过回答者进行填报,都把运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总称。与传统的数据搜集方法比较,CAI的特点在于,(1)CAI是以应用计算机为主,把传统的统计工作步骤从数据搜集、录入到数据编辑,都在调查员的个人微机上来完成,形成回答者――调查者――数据用户之间一个有机结合的相互作用的循环;(2)CAI的数据处理是采用分散化、以原始记录为基础、交互作用的方式进行。CAI是未来数据搜集和编辑的典型方法,而且也适合于调查过程的其他步骤,如编码、估算、修匀和汇总等。
计算机辅助调查包括,计算机辅助的个人访问调查(CAPI),计算机辅助的电话调查(CATI)和计算机辅助的自我回答调查(CASI)。共同的特点是把传统的几个统计调查步骤结合为一个,其优点,(1)可以使访问结束后取得十分清晰的记录,机器直接可读;(2)从问卷设计到数据编辑都得到计算机的支持,实现自动化,克服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少了不必要的误差,改进数据质量;(3)从数据收集到数据编辑过程缩短,改进数据搜集的时效性。
二是电话输入数据搜集系统。电话输入数据搜集系统是为了节约调查员以及调查费用,通过事先安排,让被调查者在约定的时间向统计局打电话的数据搜集方式。电话输入数据搜集系统正在变得越来越自动和有效。电话输入系统主要应用于对固定样本进行简单访问的情况。
三是新的纸张表调查技术。传统的纸张表格调查方法受到日益挑战的同时,四项新技术的发展也在为纸张表格问卷带来延长寿命的期望。表现在:(1)通过传真机既能够发送又能够接收调查表的方式,可以提高调查速度。(2)心理学和绘图学原理在纸张调查表设计的应用具有不可代替的效果和价值。(3)电子化根据需要进行打印技术的发展,是对纸张表格调查方法重要的技术革新。(4)光学扫描和手写符号识别的迅速发展。这些先进技术都支持和鼓励纸张表格方法的改进和进一步应用。
四是数据搜集方法的选择。随着信息技术使多种数据搜集方法的出现,以及未来统计机构为了更好地处理与它们的数据提供者的关系。数据搜集方法的选择也成为十分必要。在同一调查和普查中,为了让不同调查者选择出最方便的方式,就必须给他们提供数据搜集方法选择的菜单,包括电子信息以及其他的替代方法。不仅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调查活动中需要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在普查中也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调查技术。
三、统计输出更方便快捷
统计机构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既要考虑被调查者原始记录保存技术的变化,更应注意顾客所提出的各项要求。调查者既是统计机构输入方面的顾客,又是我们输出方面的顾客,这意味着在输出输入两方面,统计机构都应协调一致,一方面是调查表,另一方面是出版物。
传统户外媒体的移动化和数字化
随着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和各种创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户外媒体的移动化和数字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媒体通过嫁接、融合等手段,尝试着各种新鲜应用,如QR码、动作捕捉、智能识别、AR增强现实、无线射频等,营造了多样化的广告场景,也于无声处改变着户外媒体的传播模式和价值。与传统户外相比,户外媒体移动化和数字化之后具有贴近售点、覆盖面广、视觉冲击力强、增进互动、提升受众品牌体验等功能,甚至还能直接实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户外媒体与网络融合的趋势加强。当下户外媒体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平面广告,它还能推动受众的网络购买行为。互联网化不是将资源搬到网上,而是与线上互联网消费模式相适应的互联网化。过去,互联网广告是线下媒体的补充,现在户外媒体是线上平台公司的补充。这个补充实现了户外媒体广告的“双转移”,即经营模式的转移与消费人群的转移,这体现了户外媒体与网络的融合。
其次,户外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户外媒体与手机的结合模糊了数字媒体和现实世界以及现实与虚拟技术的界限,实现了户外媒体随时随地的移动化。在英国,博视达公司(Posterscope Worldwide)为诺基亚策划了“指哪找哪”的广告活动,消费者只要用手机将广告拍摄下来,手机GPS定位系统就会根据消费者的位置获取搜索结果。
第三,户外媒体的社交化趋势明显。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在有效整合本地商业娱乐资讯等的基础上,户外媒体的社交化趋势凸显。如公交站台广告与二维码结合、闪播网等,实现了SOLOMO的理想媒体模式,即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这种模式代表着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户外媒体的创新形式——户外移动数字媒体
本文中的户外移动数字媒体,是指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接收信息,将海报、灯箱、地铁、巴士等传统户外媒体与新媒体技术实现融合与互动,并开展移动营销与广告经营的创新载体。例如,韩国乐购在地铁站推出“虚拟商店”,人们在地铁站利用等候时间选择商品并拍下二维码,通过网络在线订购的方式实现产品购买。这一运营模式实现了户外、网络、移动终端媒体的“三媒融合”。相比传统户外媒体,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而产生的户外移动数字媒体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实现户外媒体到达空间的无线延伸。户外移动数字媒体充分利用已有的传统户外媒体渠道,如主流城市的地铁媒体、公交巴士媒体、电影院线媒体、机场媒体以及观光游轮媒体等影响着城市中日常交通出行的主流人群的户外媒体,通过新媒体平台将这些媒体连接起来,实现户外媒体到达空间的无限延伸。
如百灵时代传媒集团的闪播社交移动营销平台就是基于成熟运营的传统媒体网络,其以移动互联网化思维进行跨渠道传播整合,打破了传统户外媒体的传播空间与传播范围的限制,通过出行人群的智能手机,实现移动广告与固态广告的形态转换,从而打造出一个精准传播的数字化营销平台。
填补受众碎片时间,降低受众生活成本。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的营销平台串联起各种生活信息及消费优惠资讯,用衣食住行等消费生活信息填补了受众的碎片时间,也降低了受众的生活成本。如出行人群搭乘地铁时,看到地铁站内的雀巢咖啡新产品宣传广告画面,通过移动应用画面拍摄,就能得到雀巢咖啡新产品购买优惠券以及官网链接等信息,并能在其中查找到雀巢咖啡其他系列产品的相关信息及购买优惠券。再如百丽鞋业与户外媒体签订合作,当消费者进入百货商场中,通过其在商场内提供的免费闪播Wi-Fi上网,就能提示链接百丽鞋业的官方网站,获取即时生效的消费优惠券,帮助广告客户达到品牌传播与促进即时消费的双重目的。
户外移动数字媒体还可利用社交移动营销平台,针对城市地铁人群打造一个吃喝玩乐的功能性讯息传递的移动地铁社区,整合各个地铁站点出口周边的商圈及商家,能提供给出行人群更多的、更及时有效的消费及优惠资讯。
个性精准和高效到达的互动营销传播体验。户外移动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广告不再局限于固态位置的单幅画面,而是一种完整的品牌互动营销传播,实现了品牌及全系列产品的点对点精准传播以及受众到用户的直接转换。如消费者通过拍摄户外媒体运营商提供的电影海报,即可通过移动终端获得针对出行人群的电影资讯、片花以及购买电影票的优惠券。这种点对点的精准传播为品牌商提供了针对消费者的个性精准和高效到达的互动营销传播体验。
总之,与传统户外媒体相比,户外移动数字媒体通过整合户外、网络和移动媒体的信息,弥补了路牌、灯箱等传统户外媒体信息容量有限的缺陷,改变了传统户外媒体单向、被动的传播模式,实现了“让广告会呼吸、让图片会说话、让创意会灵动”的互动营销传播模式。
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的商业模式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广告主的认可度提升以及预算投入的不断增加,移动数字营销今年和明年将迎来大爆发,由此也将加快户外媒体向移动化、数字化发展的步伐。
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续写O2O商业模式。O2O营销模式又称离线商务模式,是指线上营销线上购买带动线下经营和线下消费。O2O模式强调通过线上渠道(网店、网站、移动应用)与线下实体店的一体化运营服务,为用户提供完整的体验流程,这需要媒体企业在户外媒体、线上媒体、移动媒体上生动展示商圈、购物中心、商场、商户的同时,实现互联网与实体店的深度融合和多方互动,推动商家转变运营模式。O2O模式十分符合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的特点,而户外移动数字媒体也能极好的实践这种领先的商业模式。户外移动数字媒体正是基于成熟运营的传统户外交通媒体网络,以移动互联网化思维进行跨渠道传播整合,通过出行人群的智能手机,实现移动广告与固态广告的形态转换,打造出一个精准传播的数字化营销平台。
户外移动数字营销将实现广告主和消费者的双赢。户外移动数字营销基于位置属性,可通过定位设备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不但可以根据当前位置推送周边的营销活动,还可描绘出用户的生活轨迹,从而更准确地定位目标受众,指导营销信息传播和广告的投放。加入社交属性后,这一优势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例如,消费者在地铁上用手机上网的同时,就可以在互动平台上选择好目的地或地铁出口附近适合自己的商品和打折信息,下车后即可直接去店里消费。
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的这种商业模式,可以在方便消费者购买的同时,实现广告主营销价值的增值。户外媒体与移动数字媒体的广告主类型不同,两者融合可以扩展原有的广告主群体,也有利于为广告主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营销创意形式和广告投放方式。通过媒体融合,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广告计费和监测方式都可运用到户外移动数字媒体,从而为广告主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广告效果评估,有助于广告主选择更好的广告投放形式。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北京市传媒产业品牌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PXM2011_014213_113628)阶段性成果。
作者高丽华系北京工商大学广告
系主任
一、现实数学的教育思想
费赖登塔尔(Freudenthal)是荷兰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他早期专攻数学研究,从五十年代起,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数学教育方面。现实数学教育是费赖登塔尔提出的一种与传统数学教育截然不同的新型数学教育。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起,荷兰就开始了以他为代表的从传统数学教育向现实数学教育的改革。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实数学教育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经验,并且形成了一个结构完整、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1]。
现实数学的研究者认为数学化就是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开始,到得出一个抽象数学概念的受教育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就是“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现实数学所强调的数学化的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客观事物,另一类是数学本身。依据数学化的思想则被分解为两大类:水平数学化和垂直数学化。水平数学化是指由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是把情景问题表达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发现情景中的数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作符号化处理的过程,是从“生活”到“符号”的转化过程。垂直数学化是在水平数学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从具体问题到抽象问题的转化,是从“符号”到“概念”的转化。数学的学习必须要经过这两个层次的转化才能算是真正的理解数学[2]。
二、“现实数学”对高中数学教育的启示
学生的数学学习组织应源于他们的数学现实。这些现实是高中数学课程的起点,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的学习活动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节点[10]。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现实数学的研究者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着区别于其他人的数学现实,这是教师进行数学教育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当运用各种手段去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数学现实,多角度、多方面的去分析,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数学教学。其次,发展学生的数学现实。学生的数学现实是因人而异的,但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教师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现有的需要,还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升学生现有的水平,发展学生的数学现实。最后,数学教育应当回归于生活。从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来看,学生有着区别于成人的非规则性的数学现实,这些数学现实都来自于生活中的某个情景或常识,但数学教育就是要把这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数学能力并能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也就是说数学教育的生活化,现实化。
三、传统数学教育存在的弊端
传统数学教育是一种针对少数学生、培养尖子生的教育。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存在着很多较为突出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过分强调形式和严格化的东西。传统教材注重知识体系的严密、推理过程的严谨,教师在数学教学上,也太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必须要求学生按照书本上的知识一成不变的进行学习,而忽视了数学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是直观化和形象化。
第二,教学形式单一。传统教学中“填鸭式”、“满堂灌”似乎成了常规的数学教学法,教师偏重单调乏味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演算推理的教学。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里体会不到学习和思考数学的乐趣,更谈不上喜欢数学,迷恋数学。这种教学方式只能对少数尖子生起作用,而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注意的只是学生的认知活动,通过认知活动,传递和习得书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
第三,教学活动中忽视学生自身的数学现实。传统教学过多的强调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都是强调学生没有目的、枯燥无味的“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数学现实。一个班的学生的数学现实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往往都是一味的教学,没有层次,使得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没法听懂,这样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实现数学教育现实化的有效途径-情境化教学
首先,实施情境化教学愈来愈显示出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情境给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前提,更是数学学习的铺垫,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景问题都做了很好的诠释。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更是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如果将学生所学的数学与现实分离开来,学生便不知道数学从何而来,又能用到哪去,严重障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显然,情景问题是实现数学化的基础,加强情境化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其次,如何进行情境化教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一定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倡导下,大量情境化的素材和教学活动进入了数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