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注: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次版,第49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古已有之,它们是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延续到近代,二者的互动互进对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本文将以近代启蒙运动作为分水岭,就启蒙运动之后的发展状况对这两种精神进行相关论述。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是近代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温床。(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而所谓科学,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用实验与逻辑等手段,不以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为转移,实事求是地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形成系统的知识。(注:李连科:《发动机与制衡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作用的不同互补》,《光明日报》,2002年4月23日,第4版。)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渊源以及科学所具有的这些属性使得贯串于其中的科学精神有着三个方面的特点:1、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追求客观世界中的真;2、推崇理性至上的原则,往往借助于逻辑的、数学的和试验的理性手段,以求达到对自然世界的严密把握;3、科学探索无禁区。科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无论在哪个领域,科学研究都可以涉足其中并一直深究下去。从总体上讲,科学精神尊重科技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依靠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崇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的强大作用,重视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的意义。
就现实生活而言,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足以证明,无论是在昨天、今天还是明天,科学精神都将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指向。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禁区等。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说科学精神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
二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医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是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虽然与神话、宗教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它总难以完全割舍同形而上思辩等人文观念的联系。就科学的现实形态而言,科学知识也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意蕴。即使从近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来看,它们也同是批判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人文精神首先呼吁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科学精神紧随其后,提倡科学实验,反对迷信。科学精神的弘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人文精神的倡导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二者的紧密结合为人们推翻宗教神学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指向。实际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有学者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发动机与制衡器: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如果没有发动机,机车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光有发动机而没有制衡器,动力系统非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极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是起到了这种制衡器的作用。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生互补中,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灿烂和辉煌。
但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以来,随着宗教神学统治的溃灭,自然科学的振兴,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在推进。这一时期,作为科学精神外在表现形态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变化越来越使人类感到极大地满足和折服。在巨量的物质财富面前,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所带来的实惠,从而使得人们对科学知识推崇备至。于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倾向便开始滋长。19世纪末,德国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格对立起来的强大思潮。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更是把这种对立推向了极端。其结果是自然科学逐渐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而人文科学的阵地则逐步陷落。这种思潮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在艰难地进行着人文学科的重建和弘扬工作。科学与人文的分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公开对立,进而造成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单向度发展。确切地说,这种对立直接引发了两种极端思潮的产生:一是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是人本主义。就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而言,它大致包含着以下内容:第一,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最精确、最可靠的知识,是其他科学的典范。第二,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是一切认识方法的楷模,应该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研究领域。第三,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推广至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包括人生问题。(注: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第9页。)而就人本主义而言,它主要表现为以非理性主义观察问题:在人性问题上,以情感欲望、本能冲动、无意识等规定人的本质,认为“人是神秘的”;在认识上,以直觉、体验、信仰作为把握世界的途径,认为直接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在本体论上,以意志、非理性的生命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神秘的“实在”,等等。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割裂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科学主义推崇理性至上和科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所谓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而人本主义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滋生无疑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负面的作用。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从科学主义延伸出来的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极端推崇的态度,使得人类在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隐含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上的每一重大理论突破都导致了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问世,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认识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个由科技打造的世界中,人们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强大因素,并且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与此同时,伴随着伟大的科技成就,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悄然来临。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所倡导的对自然缺少人文价值关怀的征服引发了一系列对人类命运产生不良甚至致命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失衡;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结构的失调,个人本位的膨胀等;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道德滑坡、人性的扭曲等。
而与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相对立,人本主义基于人们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的失望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本主义者将一切危机都归因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斗争的矛头指向理性和科学精神,大肆宣扬非理性主义,极度夸大人文精神的作用,并不加分析地将战争的残酷、机械文明的非人性、核武器的恐怖、环境的恶化等完全归罪于科技的发展。在人本主义的倡导下,甚至出现了一股反科学的极端思潮。人本主义的张扬无疑是片面和肤浅的,它宣扬“以人为本”,却恰恰没有看到隐藏于科学技术后面的真正主导因素是人。就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言,人本主义的倾向同样是不正确的,受其影响将会导致人的理性的缺失,科学技术的停滞不前,这样的后果也无疑会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分离所带来的人类普遍的价值危机已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实际上,现代科学危机或现代文明危机的实质是科学丧失了它的人文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的忽略,是科学对自己所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的遗忘,是科学观中人文精神的衰微、科学技术非人化应用和发展的结果。(注:辛继湘:《人文价值-科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第34页。)因此,为了人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弘扬人文精神。事实上,正如人类自身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一样,人类文化同时包括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人类精神同时也包括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们相互依存并相互补充,由此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才能获得不断进步,从而也才能在物质上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而科学技术只有在人的调控下,在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导引下,才会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积极正面的效应,缩减负面影响,从而真正造福于人类。因此,在科学精神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是决定科学命运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关键。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人类真正地认识世界,全面、合理地把握世界,并达到求真、向善、审美相统一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建设发展中,任何一种精神的缺失都将会造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衡、失序。当前,我们已跨入了21世纪,审视上一世纪的不足之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新世纪相融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
三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当然,这种融合并不意味着一种精神对另一种精神的消解,而应当是二者的协调互补,共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融合,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充分把握好影响二者融合的种种因素,从而才能在实践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为二者的顺利融合创造条件。就现实情况而言,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因素
当前,人类社会已普遍意识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性。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等,正是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具体表现。
现阶段,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融合更有了令人乐观的前景。首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时代的主题,这就在客观上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了条件。“知识经济”的实质不仅是经济的知识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更意味着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一个社会只有在拥有无数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并使得劳动者普遍知识化之后,才能实现国家的“知识经济”化。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技艺和能力等。可以这样说,知识经济时代所重视的不仅是“智商”,“情商”也应是这个时代的重点。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合作。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不仅可以丰富各自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促成崇尚科学精神的西方文化与崇尚人文精神的东方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拓宽了渠道。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带来了大量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提出了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推动着科技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关注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文问题,从而在科技活动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在了一起。最后,知识经济时代从总体上讲倡导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佐以合理和必要的人文关怀。可见,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成为可能,还将成为必然。
(二)不利因素
从历史的渊源来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是从来就分离的。它们的分离抑或对立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为了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再度融合,我们应当找出影响二者融合的不利因素,以做到有的放矢,为二者的融合扫清障碍。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不利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1、科学主义仍然盛行。可以说,从启蒙运动至今,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直是社会思潮的主流。尽管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人文主义的思潮也十分强劲,但无论是人文 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们对科学的理解不但没有超出科学主义的视野,反而从根 本上否定了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的片面理解。这使得科学 主义更加巩固了自己的阵地。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将人类文化区分为两个对 立的世界: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科学主义者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方法的 独特性,否认人文学科的科学性并宣布其在认识上的无意义,这就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 神的融合设置了壁垒。
2、物质生活条件不够充裕。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尚未达到普遍富足的程度。尽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但直到20世纪末,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依然在为解决吃、喝、穿、住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奋斗,许多人甚至远未脱离贫困。瞻前顾后,在科学精神指导下获取物质财富依然是人类首要的追逐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作用的科学精神成为了人们首先推崇的对象。而看似只能带来“精神食粮”的人文知识及其精神则自然地被置于非常次要的地位。
3、社会制度存在弊病。现阶段,人类社会中的许多制度尚不完备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制度呈“单向度”的发展趋势,始终是围绕追逐和保护垄断阶层或资本家的利益来制定的。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下,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以最大化实现资本家的利润为目标,一切都以利润的赚取为中心。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对物质利益的无限追逐成为了人们工作的唯一目标,能够比较立竿见影地引导科技进步并最终带来物质利益的科学精神无疑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首要对象。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得比较含蓄的人文精神则被科学精神的大潮吞噬的了无踪影。现实生活中,社会制度存在着弊病,它导致了科学精神对人文精神的消解,并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被束之高阁。
4、教育学科设置、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资金投入的偏颇。近代以来,教育在其进程中深受科学主义的影响。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狭窄,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学科的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资金投入方面,对人文学科的扶持力也越来越弱。此外,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唯理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这种“重理轻文”的现状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最终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走向了背离。
四
在新的世纪,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对上一世纪科学危机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必要性,从而为二者的再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而延续上一世纪的科技成就,人类社会迎来了倡导协调、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就更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再度融合成为了可能。但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迄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主、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在当前科技发展迈向纵深的时代背景下极有可能发挥越来越大的干扰作用。因此,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冷静分析问题,思考在机遇与挑战中怎样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条件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形势下,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将人们从物质匮乏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前提条件。毫无疑问,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就意味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但必须注意的是,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力求在更尖端的科技领域获得突破,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从中谋求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人类在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的同时,应吸取以往的教训,将人文精神介入到科学研究中,在实践中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为科学研究指引正确的方向。
(二)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发展。只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将“单向度社会”纳入平衡发展的轨道,人们才有可能在合理社会制度的规范和指引下,充分关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在具体措施方面,政府应该采取强有力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将宏观指导与微观调控相结合,对本国的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加以引导,完善监督机构,并以严格的行政执法为强制性保障,严厉打击和控制违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带有强制性的意味,但这至少是较为可行有效的方法。
(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和教育方式,加大人文学科的资金投入,倡导人的均衡发展
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教育方式和教育资金投入,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相对立,这是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背离的重要因素。在已经意识到学科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努力调整学科配置,学科设置不仅要适应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还要顺应人的精神完善的需要。教育课程不应仅仅被当作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更应该被当成发展学生对伦理道德、文化精神和美学价值的认识,以及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手段。此外,在加大人文学科的教育份额的同时要加大人文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为人文学科缔造较好的学习条件。最后,在教育方式上,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素质教育。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给世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和谐”,提倡“和谐”之道,这在今天看来,极具时代意义。美国著名科学家A.彭齐亚斯1995年出版的一本书就叫《和谐:信息时代的商业、技术和生活》,他认为目前人类正在由质量时代走向和谐时代,它所指的和谐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和谐”是一致的。在现代社会,素质教育提倡的正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式。因此,应该尽快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成为连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从而在人的思想根源上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4.
[2]邱耕田.发展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河南社会科学,2002(3).
[4]孟建伟.新世纪:实现科学的人文价值的前景[J].新视野,2001.1.
【关键词】信息时代 电子信息技术 发展趋势
以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为主)和信息(以互联网与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对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型意义,因此又称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子产品为载体的电子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这将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主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引领经济迅猛发展的主导之一。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了显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在其中依然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本文对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 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弊端
1.1 缺乏尖端的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得到迅猛的发展,部分热销电子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通讯技术、智能家电等,虽然国家大力培养电子信息技术人才,但是依然存在缺乏电子信息技术尖端人才的局面。例如在用电子信息技术解决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语音门锁问题上,国内就缺乏尖端的电子信息尖端人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高速的发展,培养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速度已更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滞留的现象,这极大的限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1.2 与国际电子信息技术差距大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相比发展相对较晚,电子信息技术相对落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虽然迅猛,但依然存在技术不成熟不够完善的问题。整体而言,国内的电子产品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电子产品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际上的竞争力不强,这极大的限制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例如美国苹果公司的电子产品,韩国三星公司的电子产品占领了全世界电子产品的半壁江山多年,而我国的联想、华为、中兴、小米等公司的电子产品,主打低端市场,在高端市场表现差强人意。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想要有更迅猛的发展,必须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研发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才能够有更加迅猛的发展。
1.3 研发信息技术力度不足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国家才开始重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缺乏科技引领发展的城市,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不集中,较为分散。缺乏了研发创新精神,缺乏投入资金的力度,研发的水平不高,这都极大的限制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且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研发转化成果效率低,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研发机构与国际上的电子信息技术研发机构交流较少,同时国外也形成了垄断电子信息技术的现象。国内的电子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低,造成了我国电子产品长期以来都是内销的局面,这极大的限制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出现了滞留的现象。
2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其发展的势头必然是迅猛的。只有不断的整合资源、创新理念,向智能化方向,向多业务多功能化方向才能够与更好的发展。
2.1 整合资源,创新理念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具有综合性、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对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资源的整合,这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更是带动了周边产业的产业,形成一个可持续高速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在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到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只有不断的创新技术,不断的创新理念,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加大管理信息技术的力度,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探索,才能突破原有的技术瓶颈,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2.2 智能化发展
科技的发展是能够不断的解放人类的劳动力而发展的,只有不断的便利人类的生活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电子产品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例如智能汽车、智能门锁、智能机械。智能化应普及到各行各业,如住宅智能化、家居智能化、医院智能化等等。智能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向,智能化有着效率高、解放劳动力、集成化等优点。电子信息技术向智能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是时代引领的趋势,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其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2.3 多业务多功能发展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子产品多业务多功能的要求不断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需求,电子信息技术影响多业务多功能方向发展。现今是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信息技术想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只有不断的创新,只有不断的改革。例如一机多用,手机电脑等都能够多功能多业务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多业务多功能将会是我国社会需求的发展方向。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弊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都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为信息时代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提高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水平,进而加快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信息时代迅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雍兰利,陈铁岗.新兴产业构筑创新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以计算机与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12(17):32-35.
[2]滕吉文,刘有山,皮娇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的时代反响――地球科学新信息的获取与创新再造[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01(01):1-22.
[3]刘峻滔,陈国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中问题及趋势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4,10(02):35.
关键词:广播新闻 网络时代 新闻价值取向 扬弃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而在互联网的使用功能上,信息获取排在第一位。互联网以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搜索便捷等优势已经成了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
面对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各类新闻,媒体人早已开始重新审视网络新闻对传统新闻价值观的影响。作为经受过多种媒体冲击的广播,其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广播新闻又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受众面前,这也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一直以来,新闻价值的判断在新闻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较为权威的说法应该是“新闻价值有五性,即: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①然而,这些判断标准并不是平行存在的,随着时间、条件等变化而各有侧重。
当今的世界早已不是“你说我听”的时代了,各种新鲜媒体的出现,各种传播途径的彰显,让新闻不得不更认真地面对受众,面对市场,也就是面对这样一个既永恒又不断发展变化的问题:“什么样的新闻才是当今受众欢迎的新闻?”
一、新闻价值取向变化的社会基础
当今的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既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也相应地带来了社会气氛浮躁、个人信仰缺失等一些负面影响,同时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入,多元利益的产生,推动着公民社会的成长,这无疑对国民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冲击,而对于新闻价值的取向也必然带来深层次的影响。
对媒体而言,在传播日益迅捷、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媒体有了更多的话语自由,各种媒体层出不穷、竞争激烈,尤其是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为新闻价值的内涵变化创造了外部条件。
在这样的内外部环境的交织中,媒体的传播对象已经不再是过往仅为倾听的“听众”,很多受众本身就是信息的传播者。比如,2010年1月29日天津河东区一栋经济适用房发生大火,面对突发事件,网友微博“直播”比媒体提前了四个小时,以至于凤凰卫视主持人闾丘露薇评论说“网络这一次走得比官方媒体还要快”。其实网络何止这一次快,社交网络、微博平台、手机短信早已成为了无处不在的信息传播平台。
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受众的心理层面,媒体已经无法用原有的新闻价值取向来面对当今的受众,“走近受众、走向市场”则显得越来越迫切和必然。广播也是如此,而在这一方面,网络媒体无疑早就走在了前面,其做法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二、广播新闻应该“更新鲜”
广播新闻讲究“先声夺人”,快速是其长项之一。而在当今的网络新闻中,可以说已经把这样的特点发挥到了接近极致的水平。网络新闻已经把通常所说的快速变成了“实时”。当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网络新闻基本保持了一贯的“实时性”,即:与新闻事实同步,预见新闻事实走向,表达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这样的“实时性”让受众第一时间掌握了信息,让媒体第一时间掌握了话语权。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上午10点34分,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攻击,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10点35分,搜狐新闻中心发出第一条快讯:“巴格达遭到美军轰炸,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10点36分,搜狐网在国内商业网站中第一个向其几十万新闻短信用户发出明确的战争短信:“伊拉克遭到轰炸,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②以第一条海湾战争快讯为起点,搜狐网一马当先,建立专门的规模宏大的海湾战争网站。网站内容丰富翔实,权威专业,搜狐为此专门增加了几十台服务器,成为国内最为快速、全面、纵深报道第二次海湾战争的商业网站。③看似仅仅几分钟的领先,让搜狐在海湾战争期间的网络浏览量激增过亿。
三、广播新闻要“讲故事”
相对于“新鲜性”的变化,新闻本身选择的变化显得更为重要。网络新闻在最初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这是“点击率”带来的现实思考,无疑也给正处于变革中的传统媒体带来困惑,打破了原来新闻价值选择取向的侧重点,“趣味性”变得极为重要。在工作生活压力加大的紧张的社会环境下,娱乐化的新闻赢得了受众的欢迎。
“讲故事”一直是广播的优势,以轻松的方式将内容传达给受众,加强新闻的“趣味性”,是网络时代广播新闻发展的一个探索方向。国外新闻媒体记者深谙此道,他们在新闻报道中常常围绕一个在特定场景中的人物或其轶事展开,然后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同这个场景或事件紧密相连的问题,点明主题的真正意义所在。文章开头如同“故事”娓娓道来,接着,笔锋一转,向广阔的画面转移,通过细节、背景、事实和纵横对比等展开叙述,几个转折、几句评语。这种写作形式往往是通过普通人的眼光来考察,因此通俗易懂,颇具“趣味性”。④
当然,相比“讲故事”的形式,故事本身更为重要。内容选择不好,很可能就会把“讲故事”变成了“说教”。新浪网新闻总监陈彤曾经指出,从统计资料来看,除了大事,其实大家真正关注的还是社会性的、娱乐性的新闻。如果拿总的访问量作一个百分比的话,可能一半以上都是这种新闻。⑤对于网络新闻,点击率可以说是其生命,如果有一半以上的访问量都来自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那么面对这样的现实,新闻价值的判断可能就要向此倾斜。在网络时代,一条新闻是否受欢迎,往往取决于是否可以让受众能够得到及时的情感满足(包括快乐、痛苦、愤怒等),其趣味性、接近性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而此类新闻正好为广播讲好故事提供了素材。
四、广播新闻要“讲策划”
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广播新闻的采写更需要策划,而一般意义上的日常采访,在网络时代是缺少技术含量的,也是缺乏竞争力的。面对迅捷的网络,同样一条新闻很可能在下一秒就变为了旧闻,而新闻“同质化”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同一时间打开各大网站,头条基本相同的局面并不鲜见,因此,独家的,有策划的,有见地的新闻就显得更为珍贵。只有这样的新闻也才更有价值,才能够为媒体赢得话语权,这其实就是新闻的差异化经营。当然,面对突发事件、重大事件,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实时报道、观点鲜明、深度剖析、互动活跃、后续不断,满足受众的立体化需求也是一种策划。
由于广播的先天条件,广播新闻因其采写、播出快捷在新闻策划中更具有优势。如201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推出的系列专题《透视9+2》,就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一组新闻系列报道。这一报道立足港澳,记录内地与港澳之间的融合,通过记者的实地走访,采用见闻式、目击式的报道方式全面介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来港澳与内地九省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报道发挥了广播的优势,通过在九省区的连线、嘉宾现场介绍,突出了新闻性和可听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广播新闻在网络时代的“扬弃”
新闻在网络时代得到了巨大发展是毋庸置疑的,而其在发展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新闻的过度娱乐化、庸俗化甚至低俗化,是网络新闻在发展中所衍生的副产品,而且由于网络“把关人”的缺失,导致新闻失实也屡见不鲜,此类情况的大量出现,也导致了网络媒体本身形象的缺失。社会责任感低,公信力不足是当下网络媒体发展所急需面对的问题。由此,广播新闻在选择上更应该注意扬弃,应当确立新闻真实性的首要原则,所有新闻都必须经得起真实性的检验,树立广播新闻的公信力。
同样,关于新闻价值趣味性的选择方面,我国业内学者和专家历来强调:“社会主义新闻观,从来不是仅仅把‘趣味性’这一价值标准的内容局限在自然人的‘情’和‘欲’上,而是认为,趣味性虽然离不开人的自然性的‘情’和‘欲’的内容,但是它必然还有更为广泛的选择指向,大至世界、小至家庭、儿女情怀。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活动不以追求利润作为唯一目的,而以服务于受众作为宗旨,它既不排斥人的情和欲的自然性方面,却更加注重人的情和欲的社会性方面,注重其中体现的社会历史内容。所谓趣味性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健康的情趣,而不是什么低级趣味和欲望刺激的满足。”⑥
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与电子商务等的冲击,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经济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工业经济,以有形资产管理为主的基础上,而目前全球正大步跨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逐步上升,有的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已经大大超过有形资产的价值。2、当代财务管理的手段落后,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财务势在必行。3、当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范围狭窄,仅限于财务风险,而对于风险投资的管理极少论及。4、现行财务制度呆板,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等、不相容等。
针对当代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满足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将以环境变迁为契机,不断进行创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以预见财务管理将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一、理论基础日益强大
理论基础建立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重的基础上,既重视有形的物质资本管理,即传统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又重视无形的知识资本管理,即知识资本的取得、使用以及对知识资本的所有者进行企业剩余分配。在工业经济时代,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如果一个企业的物质资本雄厚,其发展就有优势,所以在企业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就占据统治地位,其利益高于其他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并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扩展了资本的范围,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在企业新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这一变化将引起财务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特征:1、传统财务管理目标将从“股东财富最大化”发展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一般员工甚至政府等等,他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如果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仅仅归结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如果我们把企业的财富比做一块蛋糕,这块蛋糕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属于企业契约关系的各方――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等等。那么,当企业财富总额一定时,各方的利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当企业的财富增加后,各种契约关系人的利益都会较好地得到满足。2、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所占主导地位的形成,必然导致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的投资对象。3、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一样分担企业的风险,同时也分享企业的利润。
二、网络财务兴起
公司理财手段与方法以网络财务为主,并将网络财务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fERP)系统中。网络财务是以互联网INTRENET、内部网INTRANET以及电子商务为背景的在线理财活动。网络财务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与方法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网络财务环境下,从空间看,企业的事务可以进行远程处理,便于整合整个企业的财务资源,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时间看,企业的一切活动均可以实时报告,便于企业进行在线管理,从而显著提高工作效率。2、在网络财务环境下,对于拥有许多下属机构,而这些下属机构又呈复杂结构,就行业多种多样的集团型企业来说,可以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包括与企业内部部门的协同、与供应链的协同与社会部门的协同,从而使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使用资源。3、在网络财务环境下,电子单据和电子货币将得到普遍使用。电子单据可以节省许多中间环节,从而促进财务流程速度和效率的提高。而电子货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条件,也是网络财务的重要基础。货币的电子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网上支付、网上结算,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结算效率,更重要的是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
三、重视财务风险管理与财务安全管理
随着企业面临的金融全球化、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等财务环境的变化,企业所承受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金融全球化和电子商务所产生的“网上银行”及“电子货币”将使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更快捷,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这使得货币的形式及本质发生变化,从有形形态演化成无形形态,从直接价值演化成间接价值等。知识经济将使信息传播、处理、反馈以及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些新变化既给企业带来机遇,也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同时,往往忽视财务安全管理,无意中为经济犯罪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电子商务业务的拓展,特别是金融性业务的拓展,往往容易出现一种严重的脱节现象,使业务发展与有效监督机制不能同步进行。业务和技术有新的发展,而有效的监督跟不上,从而严重威胁企业的财务安全。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财务软件的“防火墙”技术等。
四、发展灵活多样的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作为一种公开的“财务合约”,用来规范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激励与约束机制又是为了降低企业委托――关系中的成本。现代企业的委托――关系一般包括顾客与公司、债权人与股东、股东与经理以及经理与雇员等多种关系。在众多关系中,都会出现难题和成本。由于委托人与人之间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会有多次利益背离,委托人为了确保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有必要进行激励约束。财务危机使情况更加复杂,它加剧了大多数的难题和成本。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价值,可以预见,企业将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如员工持股、利润分成、高层管理人员股票期权以及灵活的福利制度等,来降低企业的成本,同时也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另外,对于财务和约中的债务和约、管理和约等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监督,从而建立健全约束机制。
五、扩充企业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反映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将成为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企业管理人员、社会公众都迫切需要了解企业知识资本的状况,以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做出较为准确的估计,为他们各自的决策提供依据。为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及时提供一套反映企业知识资本价值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目前,西方学术界十分重视对反映知识资本价值指标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其中,最具有突破性的成果是1997年瑞典的第一大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Skandia)副总裁LeifEdinsoon与美国商业和高技术作家Michael?Malone合作出版的《智力资本》一书,提出了适用于Skandia自身的200个指标及具有普遍意义的21个指标。这对我国企业建立知识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网络环境下学校读者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1.1学校读者信息需求多元化
网络环境下学校读者不再局限于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对信息载体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媒体文献,而是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等来获取信息。同时,学校用户迫切需要图书馆能够针对他们所承担的具体业务,提供内容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信息保障,满足他们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1.2 学校读者信息需求集成化和高效化
学校读者要求通过知识信息资源共享将分散在本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信息加以分析、归纳、综合.提供以解决问题、形成方案为目标的信息分析,迅速交付读者使用。
2 学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作为学校教学科研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图馆,其信息服务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学校师生的需求。要积极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开展全方位的多元化信息服务。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内容庞杂、无序,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组织和整理,进行二次开发,才能真正用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之中。在目前情况下,学校图书馆可以采用下列这些方式开发网络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更有效的全方位的多元化信息服务:(1)利用网上书目数据,方便读者网上书目查询、预约借阅。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对将要超期的图书进行网上催还,读者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自己已借阅的图书及借、还日期。在本馆主页上开辟网上读者指南,将各项优质服务的内容和方法上网,有效的为读者进行信息导航。(2)针对某些专题主动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是深层次的咨询服务。除了编制各专题书目、索引、文摘、提要等二次文献外,还应该对文献进行专题研究并整序成综述、述评、研究报告、专题总结等三次文献:同时应该明确方向,抓住重点,确定好专题,集中力量做好服务。(3)进一步加强多功能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开发利用。电子阅览室是顺应图书馆走向网络化、数字化的产物,是师生进行信息资源检索和信息交流的窗口,是图书馆拓展服务功能、深化服务范围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学校图书馆多功能电子阅览室建设还有待加强,还需深入挖掘、整理、开发馆藏信息资源,并进行有序整合,尽可能地通过光盘、网络、数据库的形式将信息资源展现在读者面前,为广大读者提供浏览和检索电子信息的服务。(4)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5)加快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网络资源的高速共享。将图书文献资料不断数字化和网络化,建立镜像数据库等是网络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数据存储量大、访问量大的特点就要求学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数据存储技术,加快图书馆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网络资源的高速共享。(6)开展特色服务,建立特色数据库。特色服务是图书馆稳定读者、吸引读者的重要举措。可以根据本校的特色研究成果,经过整理形成网上特色数据库,使其从信息内容到服务方式在本地乃至全国占垄断地位。
3 几点建议
3.1 必须注意版权问题
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司长王化鹏说:“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版权保护带来了许多新课题,版权问题在网络环境中越来越显得重要,这是目前国内外互联网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信息资源的开发、传播、利用,都应当首先考虑到著作权人的权益,要规范操作方式,避免造成对版权人的侵权。
3.2 用“取得”观念代替“拥有”观念
图书馆只要在用户有信息需求时,能获取信息资源即可,不必坚持“小而全”、“大而全”。在网络调查中清晰表明,国内各学校均购买相同或类似的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重复建设、浪费严重,合作与共享理念仍难形成。另外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虚拟参考咨询等合作与共享同样欠缺。图书馆必须强调的是文献传递而非存储,应根据其提供的服务而不是它所拥有的馆藏来评价一个现代学校图书馆。
3.3高扬图书馆精神,坚持无偿服务信念
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读者至上,服务第一”、“无偿公益”是图书馆的办馆原则和宗旨。我们认为在竞争环境下图书馆要求发展,必须净化服务意识,抛弃狭义功利行为,坚守公益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发挥图书馆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