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074-02

笔者的研究重点定位于连云港地区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拟深入了解中职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真实感受,从中职教师个人体验方面对实际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各要素进行分析研究,给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建议。

调研数据分析

基本情况分析 笔者对连云港市6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进行了抽样调研,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188份。问卷内容包括连云港地区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议题,主要涉及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发展需求、影响因素等。通过对基本资料的调研分析(如表1所示),发现有几组数据有一定的意义:一是年龄小于40岁的教师为143人,占样本总数的76.10%;二是教龄低于10年的教师为119人,占样本总数的63.30%;三是职称低于中级的教师为99人,占样本总数的52.82%。这些数据有可能存在被调查对象对研究响应度较高的因素,但考虑到调查对象是群体抽样的结果,还是能够说明问题的,在中职教师群体中,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教师比例非常高,教师年龄结构呈非正态分布,总体上存在教龄短、职称低等现实状况。

专业发展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教师普遍认为专业发展中急需要提高的能力分别是教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分别占67.32%、62.28%、57.75%。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认为最需要获得的知识依次为学科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知识、新课改知识,分别占65.22%、59.77%、55.72%。

促进专业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方式上,教师普遍认为下企业锻炼、进修培训、观摩教学等途径与方式最为有效,分别占71.28%、56.92%、42.33%。

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教师希望在专业发展后得到的奖励,以奖金福利、专业技术职称晋升、高级培训等的赞同度最高,分别占91.23%、89.92%、75.21%。

影响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在影响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11项因素中,教师更看重学校制度、进修途径、学校组织气氛、自身能力、职业倦怠等因素,分别占65.23%、51.99%、58.45%、49.34%、67.85%。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策略

策略一:专业发展意识的培养——立足自主发展,塑造成长平台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的自我意识问题。如果一个教师自己没有发展要求,再好的外部条件也不会起作用。明确了教师须自主发展后,接下来就要看如何去操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行动的支持,即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去塑造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笔者认为,教学团队就是教师发展的平台,如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名师工作室等,这些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

策略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需要的教师应该是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但是很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问题上出现了价值观念偏差。如有的学校片面地追求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认为“双师型”教师等于“双证书”教师。姑且不论考证制度是否合理和完善,问题是很多教师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所教专业根本不对口,考证过程中也缺少实践环节。学校应注重“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培养,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较高实践技能的人才,引进企业技术骨干,或派专业教师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或下企业实践,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使专业教师成为课程教学、技术服务及产学研一体化的主力军,并为企业服务。

策略三:构建多层次教师培训体系 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教师具有迫切的培训需求,但是这些培训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在对象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培训机会大部分落在小部分教师身上,大多数普通教师的培训机会寥寥无几。虽然各种层次的培训很多,如出国培训、国家级培训、省市级及校级培训,但依然不能满足巨大的培训需求。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教师曾经参加过的培训和学习”这项调查中,只有36.44%的教师曾经参加过围绕教学改革或者科研的培训,而有39.35%的教师没参加过或没有机会参加有组织的培训学习。相对于中职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而言,多层次培训体系的建立显然是一件非常迫切的工作,提高培训成效则是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策略四: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打造三维并举式发展型教师团队 我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成立了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完善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以及有关的奖惩、考核制度,打造了一支以名师团队、骨干团队、专长团队为主体的三维并举式发展型教师团队。

策略五:专业发展机制的培养 调查发现,教师希望在专业发展后得到的奖励,以奖金福利、专业技术职称晋升、高级培训等项的赞同度最高,分别占91.23%、89.92%、75.21%。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与工资是直接挂钩的,所以,占据前两位的奖金福利、专业技术职称晋升都是物质奖励的方式。但无论是增加收入还是晋升职称,都说明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大部分源于外在的引导。但由外在影响的动力起主导作用的心理活动不具有持久性。无论是追求晋升职称还是提高收入,对于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力量都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特点,一旦收入提高或职称到顶,其专业发展便可能失去目标,如果收入提高无望或职称晋升过难,则会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

因此,政策和制度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只有建立良好的制度体制和正确的政策导向,才能充分调动教师推进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中等职业学校应结合实际建章立制,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等特点制定一整套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建立相应的评价考核体系与激励措施,以确保中职教师队伍建设这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程顺利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汤美娟.中职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职业,2011(12).

[2]李健.基于学习管理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8).

[3]史婷婷.教师学习:迈向专业发展的路径[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9).

[4]胡惠闵.走向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思路[J].开放教育研究,2007(3).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新疆;塔里木

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本科院校共计11所,其中综合类院校3所,即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211工程”本科院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疆。塔里木大学是排位仅次于这两所大学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实力排名第三的本科院校,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塔里木大学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位于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创建于1958年,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塔里木大学原为农业部直属院校,现为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现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5人,副高以上职称占17%,硕士学位的教师占64%。学院包括5个教研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硬件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以及1个计算机实验室。目前该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每届两个班,每班30余人,该专业现有专业任课教师7人。

一、专业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现代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微波技术与天线、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单片机与外围电路、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

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0年版)相比,其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大学计算机基础(由于中央民族大学生源较好,因此没必要开设该门课程)。中央民族大学按照专业选修课开设、塔里木大学按照专业必修课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由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是按照两个主要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即无线通信和通信网络,因此这种设置是合理的)。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未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机械制图、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网理论基础等。

2.专业选修课

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大一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大二?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据库原理。大二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仿真技术EDA。大三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MATLAB及仿真应用、综合布线技术。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Web系统与开发技术、现代传输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英语、多媒体通信技术、前沿技术专题讲座、宽带无线通信、图像处理与通信。四学年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共计13门。

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分布如下:大二下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3门,大三上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5门,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8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16门(由于大部分学生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在前三学年已选够,且到了大四很多学生要考研究生、找工作、忙着联系出国等,故大四上学期能够真正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寥寥无几)。四学年开设专业选修课共计32门。

通过以上数据可看出,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远远多于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但在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也不乏颇具特色的课程,如综合布线技术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转贴于

二、其他专业教学环节

1.实验与实践教学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验教学楼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拥有10个多媒体教室、10个公共机房和8个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通信工程、数学建模、计算机创新)。通信工程专业所开设的实验课有:电路分析实验、现代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MATLAB及应用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通信仿真技术实验、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光纤通信实验、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现代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专业认知实习、计算机网络实习等。

2.专业实习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8周(4学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为学生联系了多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通信工程专业有关的实习单位,如新疆阿克苏移动通信公司在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师实践锻炼、实验通信机房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力支持。为了保证专业实习的效果及真实性,每个实习点都有学院专业教师带队,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并保持和学院的经常联系。这种保质保量的专业实习为学生们毕业后走向社会并尽快融入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毕业设计

塔里木大学的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时间为12周(6学分)。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严把开题关,提倡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相联系,避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弄虚作假。为了鼓励教师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带一个本科生毕业设计给10个课时的工作量;若所带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优秀,则工作量加倍。为了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公平、公正,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程序与标准。

4.学科竞赛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非常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全国举办的各项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在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通信工程专业有两名同学分别获得了国家的二等奖,一名同学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等奖,三名同学分别获得了自治区的二等奖,还有两名同学获得了自治区的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全国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创办时间很短的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能在这样的大赛上取得如此成绩实为不易。

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较早地对所从事职业有所认知并做好就业准备,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学生还安排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三、结论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羽毛球

前言:羽毛球运动对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来说,不但是体育课上必不可少的运动项目,也是课外运动健身常见的选项,更是课外娱乐活动的首选。通过对信阳市大高校体育专业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适当的访谈调查和分析,目的在于探求信阳市大中专院校体育专业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主要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研究对象

信阳师范学院和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体育专业学生。

2.研究结果的现状分析

2.1信阳市高校羽毛球场地设施以及使用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的出来,仅有10.64%(38人)对学校设施满意,19.33%(69人)对学校场地设施比较满意;38.94%(139人)的学生对场地设施一般,有24.09%(86人)的学生对学校场地设施不怎么满意,还有7.00%(25人)的学生对学校羽毛球场地设施不满意,认为场地设施的缺乏不但影响锻炼身体也会导致娱乐项目变少。

2.2信阳市高校羽毛球师资状况

通过调查显示:信阳市高校从事羽毛球教学的体育教师数量不多,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不能很好的辅导学生进行羽毛球学习和练习,从而使学生不能掌握正确动作,不利于羽毛球运动的开展。

2.3信阳市高校羽毛球课程设置情况

通过对信阳市四所高校的调查发现,有的高校只有体育生才能接触到学校教师的正规指导,其他学生没有与专业羽毛球教师接触机会;有的学校是以选修课形式出现。从开课的学时来看,公选课或自选课的学时也就30左右;体育专项的学生也就一年半的时间(半年18周,每周4.5小时),时间短学生很难掌握过硬的技术动作。

2.4信阳市高校羽毛球社团的情况

通过调查访问得知,信阳市四所高校都成立有羽毛球社团,但是社团组织学习技术的时间太少。

2.5信阳市高校学生经济条件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只有39人每月在羽毛球上的支出超过一百元,有184人每月花在羽毛球运动上面的费用不足一百元,剩余的学生一分钱没有用在羽毛球运动上面。由上面羽毛球消费情况来看,信阳高校学生的经济条件严重制约着信阳市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开展情况。

3.改变现状的对策

3.1改善高校羽毛球场地设施以及利用率

随着信阳市各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抓住新校区的正在建设的时机,应该更加科学的合理规划校园和体育馆,以便能很好的满足羽毛球教学和学生课外时间从事羽毛球运动的需要。

3.2建立高水平羽毛球师资队伍

要提高一个项目的运动水平,首先要求要有一大批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技术好、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比赛经验的教师队伍,同时请专业队的教练员到学校进行训练、指导,把他们先进的训练方法、手段教授给高校的教练员和学生,使教师和学生的训练水平有一个更快的提高。

3.3完善信阳市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组织形式

要想改变信阳市高校羽毛球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这一问题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是羽毛球课堂的组织上,既要向学生传授羽毛球运动的技术,也要向给他们讲解羽毛球运动的健身方法、原理、练习等一系列有关终身体育的知识;第二是在课外活动或锻炼的组织上,要充分发挥创造性、娱乐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的功能,从而由体育兴趣向终身体育思想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3.4充分发挥信阳市高校羽毛球社团的作用

羽毛球社团可以经常举行一些比赛或者信阳高校羽毛球联谊赛,以便能使羽毛球爱好者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样不但会有助于人际交往,也有助于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很好的推动信阳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3.5提高信阳市高校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经济基础

学校开展羽毛球公休课,为学生提供羽毛球拍和羽毛球,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面满足一下参加羽毛球运动的愿望;学生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文化发展各项素质,争取在年度综合测评中拿到奖学金,也可以通过课外兼职来赚取小额资金来自己解决羽毛球运动的支出。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信阳市高校羽毛球场地设施不足,利用率不高。

4.1.2.羽毛球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羽毛球师资力量薄弱。

4.1.3.经济欠发达不能给与物质基础支持。

4.1.4.领导重视程度有待于加强和羽毛球社团作用有待于开发等。

4.2建议

4.2.1.加强学校羽毛球场地设施建设和场地利用率,给学生足够的场地保障。

4.2.2.增加羽毛球师资力量,给学生以正确的技术指导。

4.2.3.充分发挥羽毛球社团作用,给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4.2.4.增强校有关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完善羽毛球教学组织形式。(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11级体育硕士)

参考文献:

[1]曾五一等,南京市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J].南京: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5)

[2]石艳霞.南阳市高校羽毛球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唐永泉,刘宪军.河南省高校羽毛球课程开设的现状与预测研究[J].体育世界,2006,6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毕业生 就业 发展前景

一、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资料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2013届实际毕业后就业及走向调查,通过与教务处联系获取数据的方式,落实到每一个毕业生,获得准确度较高的数据。

2013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中,83.85%的人毕业后选择全职工作;1.6%的人选择自我创业;1.2%准备在国内外读研;6.1%准备继续需找工作;还有2.1%放弃了了继续求职和求学。

2013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类是银行,其次是事务所,就业比例分别为22.79%和18.71%,其他的职业主要分布在国有企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47%;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中有28%的人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12%认为是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其余还有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生活方式等原因。

二、财务管理专业就业问题分析

(一)自主创业比例过低:创业意识有待加强,创业优惠政策没有高效落实

一方面,财务管理专业更多的学生职业规划都是成为一名高级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数同学的就业定位都是去会计师事务所或在企业做财务,没有自己创业的想法。

另一方面,优惠政策的落实尚有待加强。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中明确规定了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市场准入、资金、税费、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但由于尚未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优惠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大多还停留在政策层面。

(二)企业新招用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并且由于下一阶段的经济走势尚不明朗,许多企业用工仍趋于谨慎,新招用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少单位更是减少了招聘应届毕业生的计划,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

(三)缺乏实践经验仍是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都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有59.6%的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生时首先考虑实习经历和实践能力,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大多忙于专业知识学习以及各种考证考级,导致实践经验缺乏。

(四)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仍需加强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放下身段,先就业后择业,应是大学生主动应对当前就业难的有效举措。但是,也有不少的大学生被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吓倒,既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不愿去从事太辛劳的工作,也没有去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己的求职本领,而是在家坐等,“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不强。

三、财务管理专业就业方针建议

第一,学校要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和政策的落实,对优惠政策的基本内容、享受条件和申请办法,及时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帮助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进一步掌握政策,鼓励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创业。

第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要加强实习的意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毕业前就具备岗位对口的实践经历。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的就业教育课程,提前了解就业形势和掌握就业信息。

第三,统筹人才需求规划与财务管理专业培养计划,实现大学生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论学习应当与社会所需的财务人才要求相衔接,增强财务人才需求规划编制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得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更有竞争力和优势。

第四,就业满意度和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取决于经济环境和用人单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自身,如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就业心理边际递减等因素,所以财管专业毕业生要有理性的就业期望,符合用人单位需求。

第五,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决定就业质量的内在因素。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自身要明确社会及单位的用人标准,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加强专业学习,巩固就业根本;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做好求职准备。

四、财务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这次浪潮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无论是微观或宏观领域,都会对公司的投融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财务管理和其他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的交互就显得至关重要。从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角度来看,趁着金融浪潮,拓展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视角、丰富研究路径固然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遇,但是此时也是考验本科毕业生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利用专业知识对所在的企业或者单位进行战略调整,就会面临极大的挑战。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突出的财富管理专业技能,能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应该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主要的就业目标定位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实务型岗位。再者,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兼顾多方学科,理论知识充沛,实务处理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5―108―0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结构升级和诸多职业走向专业化,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甚至成为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其为社会培养现代高科技研究型人才,而且更需要培养大量高级管理、技术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使得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一、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差异

我国学位制度通常分为学术(academic degree)和专业(professional degree)两大类。学术学位是对人文和自然科学范围内所授学位的统称,如理学学位、工学学位、文学学位、农学学位、法学学位等。学术学位对于理论和学术研究比较重视,而专业学位则重在专业实践,是某一专业领域所授学位的统称,“培养的是既具有一定知识层次结构又能够应用实践的职业者”,如教育硕士(ME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等。虽然两种学位所属范畴和人才培养层次相同,都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层次的教育,都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生源、资格认定、学位获得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 培养目标不同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它指导一切教学活动的进行。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使研究生达到国家和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总体而言,要求在“品德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达到研究生层次的标准,能够担任一定的科研工作。学术学位多侧重学生的理论能力培养,主要目的是能够胜任教学和科研任务;专业学位是为各行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突出实践能力,着重于应用领域的管理、技术或工程开发与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原则上招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一定社会职业实践经验的人员。通过上述可以看出,二者在培养目标上是不同的,前者侧重理论后者侧重实际应用能力。

2. 培养方式和生源的不同

学术学位多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实践经验少,主要是进行脱产学习;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在职人员,大部分学生是来自各行业的在职人员,他们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而入校,进行不离岗学习,强调学校和企业等单位相结合。

3. 资格认定的不同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在资格认定方面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学术学位不具备专业任职资格的证明效力,它是对获取学位者在某一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方面的官方认定;而专业学位则具备一定的专业任职资格证明效力,它是对获取学位者从事某一专业技术职业工作能力的认定。

4. 其他不同和发展趋势

学术学位研究生在修完课程阶段的学习之后,培养单位要给予颁发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只颁发学位证书,而不颁发学历证书。两者的影响和被社会认可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社会上很多单位都按照传统的方式比较看重学术学位的含金量,对专业学位不大认可。我国现在正致力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复合性、应用性、职业性的特征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也将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将更多地转向专业硕士学位,摆脱原来一贯的以学科和专业作为培养基础和目标的做法。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研究生培养趋势的一个重大变化。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不足

自1991年我国开始试办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学位类型及授予学位单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开招各类专业的硕士学位已达17个,博士专业3个(兽医、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学位类型涉及工、法、农、医、教育、管理、财经、艺术、军事、建筑等十大门类;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八百多个,广泛分布在全国除青海、宁夏、外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表现出自身独有的特色,“但它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迈向整体推进、制度创新、提高质量、较快发展阶段”。在我们看到专业学位发展的可喜状态时,也要意识到有待改善之处。

1. 发展结构失衡

我国目前所设立专业学位中,硕博专业学位设置数量差距大(硕士学位17个,而博士学位仅3个),且对于不同层级专业学位,其招生单位数量也相差悬殊,层次结构发展比例出现失调,科类结构发展也出现不均衡,其发展不均衡性一方面体现在重应用学科,轻基础学科;另一方面体现在发展的功利主义取向上。有就业职位前景、工资预期较高的MBA、MPA、法律硕士和工程硕士的发展势头良好,而职业定位和就业回报不明显的发展较弱。硕士学位的专业学位发展良好,而博士学位不仅量少,在其他方面也和硕士学位差距很大。这样长期下去,势必会造成专业学位的发展结构失衡。

2. 生源分布不均衡及短缺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开展至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这种蓬勃发展的背后实际上还隐藏着生源分布不均以及生源短缺等问题。这种不均衡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尤其是受各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一部分好的院校在招生方面发展势头良好,而普通院校相对来说招生数量极少,甚至部分专业学位存在生源人数逐年减少的现象;而且随着招生院校的逐年增加,平均到每个院校的实际招生人数也在相对减少;生源相对减少,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科的建设。因此,生源问题必将严重影响并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规模和质量上的长远发展。

3.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照搬学术学位模式

多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课程体系基本上沿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以传授知识为主,不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即实用性、技术性、实践性不强,创新性不足,未能很好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灵活性、多样化和针对性,无法适应不同地区对人才规格的

需要。

4. 现有师资队伍组成结构单一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以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在师资结构上是以学术型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这些“学术型导师”由于长期在高校工作,实际经验少,并且对引进或研发的新技术、新设备了解不够,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熟悉,很难把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因此,其教育对象便不能够接受并内化为自身可以直接使用的知识,更无法达到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解决生产工程技术中实际问题的目的。师资队伍组成结构太过单一,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阅历,不利于达到对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目标。

三、美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启示

美国是当今世界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它的专业学位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宝贵经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美国专业学位教育早期主要向德国学习,到1970年后其教育“本土化”趋势开始加强。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在借鉴和吸取别国教育经验的同时,又和本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根据本土实用主义文化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它在保留文理硕士、博士学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专业硕士学位和专业博士学位,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这样为社会既培养了学术型人才又培养了职业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推动了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美国专业学位发展中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大力发展新兴的专业学位教育带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美国专业学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美国专业学位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美国不仅学位级别多,其授予标准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美国的许多大学都开设双学位课程,比如,哈佛大学医学院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可以同时攻读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课程的机会。学校通过开设合并课程等措施来缩短修业年限,以增大学生获取两种不同的学位的可能性。校方不仅在同一专业开设双学位课程,在不同专业间还设立联合的培养计划,比如,莱斯大学的工程硕士就设有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联合计划,由工学院和管理学院联合培养不仅懂技术,同时又兼具一定管理知识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毕业生可以同时获取两个学位;这样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综合全面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美国国家的发展。美国大学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修改课程设置和毕业时学位的授予,这恰恰表明它对美国的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2. 美国专业学位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培养目标来看,美国专业学位设立伊始就是为了区别于学术性学位,以适应愿意从事实践性职业人员的需求,因此,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

3.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加强校企协作,实施“双师制”培养模式

美国所实施的校企联合“双师制”,是指研究生的指导工作要由校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负责,以利于提高培养对象的学术水平和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从美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及现状中可以看到,不同性质的院校通过不同的教育机制积极地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殊途同归,都是为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力的需要,这样的专业学位教育不失为大量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适应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适应本国的教育文化传统;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公共政策的指导;国家间的相互学习、效仿、竞争是推动其发展的基本动力,这已经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所证明。

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 “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合理发展专业学位

一方面,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应重视市场调节作用,让市场成为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调节棒”;另一方面,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时间短,情况复杂,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以达到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的目的,并提供相应的体制支持和制度保障,逐步缩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扩大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单位的办学自,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合理发展专业学位的目标。

2. 树立专业教育国际化的观念

教育国际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国外办学机构强势介入,这些使得中外教育力量在高科技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逐渐形成激烈竞争的局面。因此,树立专业学位教育国际化观念,提供专业学位发展所需要的国际视角势在必行。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要以国际职业环境为背景,通过加强国际交流来提高自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比如,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专业学位发展较好的地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改进我国研究生教育。

3. 改变原有观念,拓宽生源渠道

生源的问题是关系专业学位能否蓬勃发展的关键。应通过传媒、网络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深入了解并关注我国的这一教育领域,改变人们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从而提高人们认可专业学位教育的正面效应,从而达到扩大生源和良性循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频,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2]耀媛,许克毅,职业背景下我国专业学位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

[3]冯秀峰,屠中华,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两段制招生考试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