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间文学的特点

民间文学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间文学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间文学的特点

民间文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一、是以民间文学作品为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我国传统民间文学是零散的、原生态的,传承和发展的形式也比较传统和古老,在传播过程中,更多地借助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名人轶事等文学方式来进行传播。这些传播方式,通俗易懂、易于传播、容易流传和保留,但是将民间文学引入高校教学中,却存在着明显的难度。主要体现为民间文学的理论不系统,作品不完整、地域性太强等特点,这些都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高校民间文学教学。就目前的民间文学教学体系来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理论体系、传承史、研究动态、作品鉴赏和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这种教学体系总体来讲是研究性和理论性很强,但是对于高校在校生来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可读性和趣味性。就湘西南文化来讲,可能对本地域的学生会有一种亲切感,可是对于其他地区的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尤其在当前,人们普遍热衷于快餐文化和新媒体文化,民间文学这种原始状态和传播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民间文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加强本土文化意识,必须要以民间文学作品为媒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要选取民间文学中那种趣味性强、易于接受的,类似神话传说、民间机智人物故事等作品,比如:湘西南比较有名的“武陵井”的传说,来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武陵井的传说,在湘西南民间流传很广,据说武陵井位于湘西南武冈古城,原本只是一口长方形的水井,但是井水十分清冽可口,清澈见底,水量丰沛,四季不竭。相传,忽然有一天,一名当地的农民晨起挑水时忽然发现,井里面流出许多漂亮的桃花,这让农民大为惊奇。因为,井的周围并没有一棵桃树,于是他联想到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就坚信这口井与桃花源是相通的。后来,人们又在井的四周种植桃树,如画的景色吸引四面八方的人前来观赏,武陵井的传说也就这样流传开来。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游览武冈时,特意到武陵井实地查看,并亲自赋诗一首:“红绽天桃缀小春,清深甘井艳浮新:东风阅尽娇花面,不见渔人更问津。”这也使武陵井的传说更加神乎其神,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可以说,这些文学作品都是民间文学教学不可多得的素材,必须要不断加强收集整理力度,并通过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民间文学中的本土文化意识,提高民间文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要立足当地民风风俗,促进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知识相结合

当前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于湘西南文化的研究和回顾,割裂了文化产生的根源、土壤和社会民族因素,使教学总是在理论层面徘徊,无法深入系统的解析民间文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加强民间文学教学中的本土文化意识,必须将民间文学教学与当地的人文风情、民族特点、自然资源等紧密结合,特别是要与当地的民族特点紧密结合,尤其湘西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充满神秘色彩,通过当地的民族风俗解析,来进一步分析民间文学产生的根源和文化基因,更有助于学生们深刻领会民间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有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民间文学背后精神元素和文化含义。比如,湘西南文化中的踩门风俗,就很有地域性特征。湘西南的当地农民在修建房屋之后,要在大门安装开始之即,举行踩门仪式。踩门仪式开始之初,先将大门关闭,主人呆在屋内不动,屋外选一名长者来踩门。长者手执红枣等物品。听到屋外踩门人的声音后,主人主动将门打开,恭敬地将其迎进屋内。长者进屋后,口中念诵一些吉利的话语,然后将红枣等洒向屋里的各个角落,祝福新居完事平安,财源滚滚,至此,踩门仪式也才宣告结束。除此之外,比如湘西南苗族的赶尸、蛊毒、落花洞女等民俗,也极具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湘西南“赶尸”活动主要局限于山区,以沅陵,泸溪,辰溪及溆浦等地最为盛行,清朝时期尤其广为流传。赶尸人利用独特的巫术,将那些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运回家乡,入土为安,在赶尸的过程中,赶尸人利用独特的巫术,让这些死去的人可以随着赶尸人一起行走,赶尸路途上还建有专门供这些赶尸人休息落脚的地方,赶尸人在赶尸过程中,必须要注意避开村庄和行人,据称尤其不能听见狗叫等等,这一奇特民俗的奇幻色彩也让他成为很多惊悚电影的重要素材,让更多人的知晓,虽然没有科学依据证实赶尸活动的存在,但作为湘西南民俗的重要样本,赶尸风俗还是在民间广为流传。邵阳绥宁的苗族四八姑娘节也十分有名。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北宋时期杨八妹,此后逐渐成了苗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苗族人要吃黑米饭、喝烧米酒、唱大歌。同时,姑娘节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的“情人节”,他们在茶棚内互对情歌,互诉衷情。此外,还有隆回花瑶的“打泥巴”,花瑶姑娘们在媒人到来之前,先准备很多湿泥巴,当媒人们喝到第四轮酒时,就开始往媒人们扔泥巴,媒人身上泥巴越多,证明女方家里对这门婚事越满意。

三、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使民间文学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民间文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国时期 建国以后 中国小学语文教材 民间文学 数量 内容 儿童心理 儿童经验

一.前言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历史悠久,到了近代对于教材内容的取舍随着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波动变化,但纵观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文学的相关篇目,无外乎是诗词、寓言故事、历史文化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传统节日及风俗、谚语、谜语这几个大类,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民间文学作品在我国的文化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同类型的民间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文化素养、语言文字功底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民族自豪感都有巨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看待民间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地位及意义,如何选择符合时代要求的民间作品编入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现如今语文教材编写者以及语文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我国小学语文教材民间文学选材的流变

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文学选材的数量上来看,受到不同时期社会因素的影响,二十世纪以来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文学相关篇目总体呈波浪状起伏。时期以新文学新文字为主导,教材中关于时事政治、西方文化作品的内容有所增加,但究其时代根源,大部分教材采用的语言由半文半白渐渐演变为白话,教材中民间文化内容不再仅限于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其他形式的民间文学题材也被收录进教材,例如1919年出版的《新体国语教科书》中加入了儿歌、童话等题材,教材几乎完全采用童话、民谣、寓言为教学文本,大大丰富了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文学的内容和形式,i凸显出民间文学在小学教材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笔者主要选取了十余种最具代表性的教材版本来进行研究分析,总体而言,整个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民间文学的作品展整部教材五至六成的篇目,选自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的比重远大于外国民间文学作品,有关于乡村的民间文学作品占大多数;并且在文化性别上在选材的类型上,男性所占的比例高于女性,选取的作品的文化年龄多偏向于成年人。建国以后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文学选篇的数量减少,占总篇目四成左右,其中与城市有关的则大幅增多,并远超乡村题材的民间文学作品,文化年龄也渐趋儿童化,女性相关内容增多,越来越注重儿童心理需求和正确性别意识的塑造。

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文学选材的内容上来看,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更多的是直接选取原汁原味的作品,例如唐诗、民间歌谣、谚语、谜语,如李绅的《悯农》、李白的《静夜思》和《小学国语读本》中的“麻屋子,红帐子,帐子里躲个白胖子”ii等;或者是一些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演义故事的白话翻译作品或改写作品,例如《守株待兔》和《晏子使楚》。受到“”的影响,一些选自外国语文读本的民间文学作品的译文也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例如《波斯国王的新衣》。iii建国以后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民间文学作品内容延续了民国时期直接选取现有作品,同时收录了一些传统的文言作品的白话翻译作品和改写作品、外国民间文学作品的译文、根据教育需求编写的具有现代气息的童话、寓言、歌谣,这几种类型的作品选编数量较为均衡。

除却时期中断的文化教育,建国以后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文学的选编随着时间的变化,在民间文学作品选编数量上有增有减,总体而言起伏不大,教材民间文学的选编在不同年代、版本的教材中有所继承和删减,低年级教材中的插图比例高于高年级教材,作品的篇幅也随年级的增长而加大,低年级的选编篇目与高年级的选编篇目具有关联性,选编种类随着时间逐渐丰富。这些变化来源于不同时代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在篇目类型和内容选取上选取作品都体现出适应时代以及难度适应教育水平的发展的要求,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文学在小学教材中的篇目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儿童本位论”被不断提上教材编写的大纲中。

三.我国小学语文中民间文学选材变化对教材改革的启示

于漪老师曾说过“语文教育是民族之根,无声的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母语教学必须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iv可见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教材承载着语文教育的重任,语文教材的改革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现如今,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要弘扬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具有时代意识、眼界开阔的人才,就得抓好基础教育,就必须重视民间文学在小学教材中的作用。

从二十世纪以来的小学教材中的民间文学的流变的分析为我们因此,在改革中要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就小学语文教材民间文学作品的取材来说,需要立足时代特征,适应社会需要,要选取能够凸显民族特色、展现民族精神的作品,又要选取能展示世界文明的作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广阔的眼界;要立足世界格局,切合国情和教学实际,选取具有现实意义、贴近生活的作品;要继承发扬“儿童本位”v的教育思想逐渐被认同,在民间文学选材时要考虑到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儿童心理,要切合儿童的经验和环境,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取内容、篇幅,年级之间的作品要有一定的关联性,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儿童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在选材时要注重民间文学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摈弃民间文学中糟粕的部分,注重作品对人品德的培养,所取材料要在文化传承的同时要兼顾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要立足教学的本来目的,重视民间文学对社会弊端和民族劣根性的反映和推动纠正的作用;最后要总结前人教材改革取材的经验教训,在选材时不要一味追求创新,要在继承中发扬教材改革的创新精神,选取能够体现时代和民族特色的民间作品,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人才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四.总结

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一直都是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民间文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文学选材数量、内容、类型在不同时代有所变化,而这种变化的产生是源于世界格局、本国国情、儿童心理及教学目的的变化,这就促使教材编写者和教育者能够更多地关注和思考小学教育中民间文学选材变化所带来的启示,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使其更适应时代对人才培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范远波:《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

[2]李汉潮:《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及思考》,《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第11期。

[3]李巧慧:《关于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材传承文化经典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1。

[4]徐春花:《民间文学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苏州大学,2014。

注 释

i李汉潮:《关于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材传承文化经典的研究》,第14页,2011。

ii上海世界书局:《小学国语读本》,第五册,第28课。

iii范远波:《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第79―83页,2007;

iv于漪:《开启门扉的智慧》第六编,2011年;

民间文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宗教神话 民间文学 象鼻神

神话在整个泰国民间文学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泰国神话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创世神话与人类起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以及宗教神话。由于泰国是全民信仰佛教的国家,神话通过宗教的传播,直接进入泰国社会,并经过一定的文化过滤,最终融入到泰国本土文化之中。在泰国,对象鼻神的崇拜十分盛行,经常可以在泰国的街边和寺庙见到象鼻神的神像。泰国人民崇拜象鼻神,归根结底是源于其神话传说。

一、民间文学的概念和范围

(1)民间文学的概念

民间文学是文W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民众的生活、思想与情感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与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2)民间文学的范围

民间文学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歌谣、长诗、谚语、谜语、俗语、歇后语、说唱、小戏,等等。

民间文学通过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民谣歌舞、民间戏剧说唱等文艺形式传播,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但在核心的民族价值观上却相对稳定,甚至能够传递遥远的先祖时代的族群信息,因此也有人称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二、泰国民间文学的特点

泰国的民间文学深深植根于泰国社会,是泰国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特点也是由泰国社会文化的特点所决定。

泰国民间文学孕育在泰国多元文化的土壤之中,表现出多元融合、多层次共存的特点。泰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呈现出高度的多元化特征。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先后进入泰国,并被吸纳到泰国本土的文化传统中。世界各地的僧侣、传教士和商人等从陆路和海路来到泰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和繁荣的贸易,还有各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在泰国的民间文学中,既有傣泰民族的原始信仰体系的神话传说,也有来自印度的婆罗门教诸神传说,还有反映与中国交往的一些风物传说。这些民间文学故事中,以宗教故事数量最多、影响最大。

其次,依赖口头传承的泰国民间文学传统历史悠久,根基深厚,是泰国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傣泰民族文化兴起得较早,但是泰族的文字直到13世纪末才出现。正是由于泰族文字创制较晚,在文字出现前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泰国形成了非常发达的口承传统。泰族的文字相传是1283年由素可泰兰甘亨国王在孟文和高棉文的基础上创制的,书写采用印度天城体。因此,关于民族早期的历史只能依靠口头传承,依托于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学与文艺也发展得非常成熟。泰国民间文学或文艺形式不但发展历史远远超过书面文学,而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稳定,都是作家文学所无法企及的。

最后,泰国民间文学在泰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泰国古典文学的根基,对作家文学后来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泰国古典文学作品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佛本生故事,很少有原创故事。泰国最顶尖的古典文学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取材于民间文学,如被誉为立律诗之冠的《帕罗赋》是根据流传在泰国北部的一个民间传说写成;被誉为社帕格伦诗之冠的《坤昌与坤平》是根据中部地区民间说唱的故事内容整理补充而成。

三、象鼻神话传说

在泰国,人们把象鼻神(也称象头神)皮卡涅(Phra Phikhanet)尊为智慧、财富、成功和艺术之神。特别是在艺术方面,泰国人笃信皮卡涅掌管世间所有艺术门类,因此泰国艺术厅的徽章就是一个由7个圆圈环绕的象鼻神图案,这7个圆圈分别代表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口才和文字学。泰国艺术大学也是以象鼻神作为自己的标志,不少学生在考试之前去拜象鼻神,祈望可以获好成绩。象鼻神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他大腹便便的身体上长着一只象头,对此有很多解释,但都大同小异,其中传播最广的一个是这样讲的:

象鼻神皮卡涅是湿婆大神和威德天女乌玛的儿子。一次,湿婆想给爱子皮卡涅举行成人礼,他邀请了天界诸神,并请梵天和那罗延天为皮卡涅剃顶髻,为爱子祈福。可吉时已到,众神来齐,却独独不见那罗延天的踪影。湿婆便请因陀罗前往那罗延天的仙宫看个究竟。

到了那罗延天的仙宫,因陀罗发现那罗延天原来正在熟睡之中,便吹响圣战海螺吵醒了他。那罗延天从睡梦中被惊醒,忙不迭问因陀罗世上是否发生了什么灾难。因陀罗答道,是湿婆邀请他参加爱子皮卡涅的剃顶髻礼。被搅了美梦的那罗延天不满的发起牢骚来:“不就是个没脑袋的孩子嘛,真烦人!想美美的睡一觉都不行。”

那罗延天的话极其神圣,就算发牢骚也有相当的威力。因此,他话音刚落,那边皮卡涅的头就立刻消失了。整个会场一下乱了套,剃顶髻礼变成了寻头礼。湿婆命工匠之神即刻下凡,砍下当日新丧的死人头,带回来给皮卡涅接上。但不巧的是,当日居然没有一个死人。工匠神正无计可施,突然看到一只头朝西的死象,便把象头取下带回去给皮卡涅接上。

从此,皮卡涅就变成了象头。

四、泰国神话中的宗教色彩

(1)泰国的

对泰国民间文学影响最大的是佛教、婆罗门教和原始鬼神信仰。泰国被誉为“黄袍佛国”,佛教在泰国具有国教的地位,约有95%的泰国人是佛教徒。佛教在民间文学中影响巨大。在泰国立国之前,佛教在泰国境内就已经传播很久了。关于佛教传入泰国所在地区最早的说法是公元前241元,印度阿育王请目犍连子帝须长老领导第三次结集,之后派遣僧侣去各处传法弘法。据斯里兰卡《大史》记载,阿育王总共派遣了九路传教僧团,其中第八路僧团由须那和郁多罗两位长老带领,前往金地地区。在素可泰兴起之前,今泰国境内佛教状况是北部地区以小乘佛教为主,而中部和南部地区则以大乘佛教为主。素可泰兰甘亨国王从南部地区的洛坤延请来自锡兰(斯里兰卡)的上座部僧团,并奉锡兰的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为国教,延续至今。

(2)印度文化的影响

印度文化对泰国民间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全面的、多层次的。不论是创世神话还是文化起源神话,很多神话文本都被佛教和婆罗门教改造并吸收。但更多的来自印度的神话则通过宗教的传播,并经过一定的文化过滤,最终融入到泰国本土文化之中。

(3)宗教典籍的传播

婆罗门教三大主神梵天、湿婆和毗湿奴的神话通过婆罗门教的宗教典籍,特别是《往世书》,与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一道传入泰国,有些神和故事经过佛教的吸收和改造之后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不少故事已经成功地融入到泰国本土文化之中,成为泰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婆罗门教的神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作品之中。

五、结语

作为文化整体,泰国民间文学特别是神话的内容,在整个泰国都有流传。而在这个以上座部佛教为国教信仰的国度,神话故事被渲染上了深深的宗教色彩。源自印度婆罗门教的象鼻神,在泰国民间生活中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宗教神话成为泰国民间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其后作家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金勇. 泰国民间文学[M]. 宁夏: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 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四版).

民间文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性;文学现代性;民间文学;自由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08-02

由于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时期文学创作的复杂情形以及西方现代性理论的影响,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要探讨文学的现代性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现代性的涵义。在词源学和语义学上现代性与现代和现代化有明显的密切联系,这就需要联系现代、现代化的概念来认识现代性。

黑格尔是第一位阐述清楚现代概念的哲学家。他把现代当作一个历史概念,即时代概念。他认为“新的时代”就是“现代”。“新大陆”的发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则构成了现代与中世纪之间的时代分水岭。主体性自由是现代的首要特征。这在社会里表现为主体受私法保护,自由追逐自己的合理兴趣;在国家范围内表现为原则上(每个人)都有平等参与建构政治意志的权利;在个人身上表现为道德自律和自我实现。在此过程中,个人作为资产者、公民以及人而处于不同生活领域相互之间不断分离,而最终各自独立自由。

在当代众多的思想家中,哈贝马斯以他对现代性的肯定态度著称。他对“现代性”的真实含义进行了界定划分,他说:“‘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挑战。它是一种个人自由的表现,即作为科学的自由,作为自我决定的自由,还有作为自我实现的自由。”在哈贝马斯看来,自由是现代性最根本的特征。

新时期文学研究者们在解读现代性的过程中,深入研究了文学的现代性。他们认为,文学的现代性与文学的现代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说文学的现代化是指从文学语言到艺术形式、表达方法、审美情趣、思想内容的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全面深刻的变革和创新。那么,“文学的现代性则是指支配并体现在现代化文学中的现代意识精神”。

“对于文学创作来说,现代人文性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而现代人文性又是文学性的主要精神气质和表现。”平等交往对话的观念,是新的人文精神的表现。它在西方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在中国建构于五四时期,是现代社会精神文化的产物,是现代文学区别于古代传统文学的根本标志之一。

“文学独立是现代文学的另一基本特征”,文学独立自主性是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分化的结果,是文学现代性的鲜明标志之一。在古代社会,人的物质生存的迫切性抑制了人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各种精神文化现象处于统一的形式之中,未能各自独立,文学亦然。进入现代社会,古代精神文化的统一形式被打破,文学也就成为一种独立自主的审美文化形式。因此,文学的独立自主性自然从一个方面显示出文学的现代性内容。

“现代性要求文学思维和文学批评思维具有最大限度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对话性”。文学的多元化或多样性是作家创作个性得到发展的结果,是思想自由、创作自由和伦理批评自由有了必要保障的结果,是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宽松的结果。所有这些方面只有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才有可能出现,是现代性的标志性特征。

文学的现代性“与歌德曾经说过的‘世界文学’的精神是一致的,或者可以说现代性就是世界性,因为世界性的本质上就是自由、开放、创新、探索”。现代以来,各个民族或地域消除了过去那种闭关自守的状况,逐渐走向全球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和各地方的文学自然也会在愈来愈大的范围内交流、对话,相互影响,走向世界,形成世界文学。因此,走向世界文学成为文学现代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特征,走向世界文学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体现了文学现代性的特征。但这并非回到前现代清一色的一统文学格局,而是全球化形势下世界文学强化交流性与丰富多样态。从而,世界文学的趋势同样要求文学的多样分化性。

总之,文学现代性特征就是指在民主、平等的现代性条件下,文学具有独立自主性、多元分化性和交融互补性。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日益向纵深拓展,以往的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高度同质的整合关系呈现出逐渐分裂的状态,社会同质性趋于消解。当下中国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复杂多元的时代,原来高度整合的文学逐渐分化,当下的文学主要可以划分为国家意识形态支持的主导文学,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高雅文学,市场力量支配的大众文学以及在民间的意识形态下自发流行的民间文学。可以这样说,中国当下已经真正进入了一种现代时期。随着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政治意识形态的控制方式趋于弱化,中国当下的意识形态景观无法化约为一种大型的政治论述,人们趋于接受的文化与论述多元性。从这一角度理解,在当下中国民间文学的广泛传播也正代表了民众对于政治与文化的多元理解、评论、论述的方式。这是民众主体性自由的结果,这恰恰又是现代性所决定的。

民间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中国古史史实可以发现,那些流传在街头巷尾的普通老百姓当中的民间文学具有深切的当下性,它反映了一定时代的民心、民意,代表着广泛的社会舆论,在很多时候,甚至预示了政治变迁的趋势。在社会生活中,民间文学发挥了强大的心理宣泄、政治舆论与斗争功能。

在前现代乡土社会,普通百姓拥有很少的经济资源,这决定他们很难拥有许多文化资源,民间话语基本上被湮没在官方话语中。在现代性话语中,以口头传承为媒介的民间文学,代表着前现代时期的封闭落后、自给自足、淳朴自然,充满牧歌情调文化状态。就是在那样的社会中,民间文学成为人们相互交流情感、智慧、经验的重要的艺术形式。许多富有智慧与情感的民间文学家,他们不仅仅以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在乡土社会各个层面的社会生活之中,同样重要的是,他们也是民间历史的保存者和传播者,而且还被赋予神性的魅力与色彩,在公众性的祭祀仪式、庆典中往往扮演着神人沟通者的角色。正是这些神性人物,使乡土社会的时间观念永远处于一种循环的历史状态,人们对于当下事物的理解,往往借助历史、传统来证明其当下的意义与合法性。民间文学的发达,也与文字一直不属于人们的主要交流工具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说,以口头语言为媒介的民间文学,基本上属于前现代乡土社会中不识字民众表达情感、传承历史、评判当下的工具。

民间文学少雕琢、去粉饰、存真情、直抒胸臆,既充满浪漫想象,也直面现实人生,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独立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文学形式,民间文学张扬的思想,历来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相当大的距离的平民自己的思想。相对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言,民间文学可以说是一种危险的“他者”,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民间文学大量充斥着迥异于统治阶级的下层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下层民众的喜怒哀乐,在相当多的民间文学作品中,面对统治者的腐朽没落,宣泄着下层阶级普遍的社会愤懑与抵抗情绪,正因为这一缘故,民间文学从来都被上层统治者视为“鄙俗”、“浅陋”,而被排斥在圣贤文化之外。在前现代社会中,民间文学缺乏民主自由的现代性很难走向真正的繁荣。

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改革,使民间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资本,正是由于经济实力的日益积累与壮大,也促进了以民间通俗趣味为审美旨归的民间文学的发展。以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为主体的文学的创作,标志着知识分子越来越失去手中所掌握的文化资源,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解释能力也越来越贫弱。而各种民间文学的流传,则表明民众智慧并没有枯萎。相反,一如中国长期以来的社会历史所证明的,社会的变迁越丰富复杂,民众对于社会生活的阐释越显其智慧,民间文学更加活跃。

当下民间文学是新时期人民大众心声最直接、最真实、最生动的反映,主要形式是歌谣和笑话,这些作品,明白晓畅,爱憎分明,尖锐幽默,现实感强,贯注着焦虑和批判意识。民间文学以其短小精悍、易于传诵、针砭时弊、艺术高超等特点,加上传媒的高度发达,政治舆论自由,得以广泛流传。

当下民间文学完全是属于平民自己的内在性文学,充分体现了平民的文学主体地位,文学主体是高度自由的,具有十分明显的现代性特征。“平民”不是就政治或经济地位而言的,而是就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而言的,平民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百姓,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我国古代社会,百姓日常生活的地位远低于国家政治生活的地位,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地位远次于政治生活中的集体,平民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中国,平民的主体性大大增强。当下民间文学不是通过商业力量从外部灌输给平民的,它来源于平民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和精神文化需求,其发展动力来自于对生活热爱和文学的内在诉求,发展的目的是要帮助平民提高自身的主体地位。有些民间文学作品即使以商品为载体,创作它的目的不是要获得单纯的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满足文学主体的需求;欣赏它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一时的感性消费,而是要在与它的共鸣当中领悟反思。民间文学以平民的价值观为基础,强调平民的实践主体地位,提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平民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全面地看待自己与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看待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更多地表现为有深度的独特创造,能够满足平民多元的高层次的文学需求。当下民间文学的主体是自由的,与现代性高度契合。

民间文学的民间性质,集中了一切非官方的东西,它属于民间老百姓自己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具有自由的特性,也与现代性精神高度契合。任何时代的民间文学,它反映了一种社会情绪,代表了一定时代的民间声音。它不仅仅是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更应该说是一种自由社会舆论,一种独立的民间意识形态。在貌似“以谣传谣”、谐谑调侃、讽刺嘲弄的形式之中,传达的则是普通民众对人与社会的自由而深刻的反思。民间文学不仅仅能使民众的心理得到自由宣泄,具有娱情的意义,而且它是落后意识形态的消极框架,反抗腐败事物的颠覆力量。

民间文学的传播也具有自由的特性。它的流传并不需要特别地借助某种形式的现代传播媒介,因特网、书刊、报纸等媒体可以传播,它更多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正因为民间文学传播的高度自由,意味着民间文学的流传并不需要仰仗某一强势集团的利益,不为主流意识形态所局限,更重要的是,民间文学的流传无须经过商品化、市场化的过程,换言之,即便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氛围中,民间文学依然保持其独立自由的本性,依然与现代性精神高度契合。

总之,当下民间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活跃在现代中国,这是文学自由的表现,这本来就是现代性的结果。民间文学固有的文学主体的平民性特征,意识形态的民间性特征,以及传播的自由灵活,都与现代性精神高度契合。在民主平等的现代性条件下,民间文学会逐渐繁荣。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袁金刚.新时期文学现代性的学理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2002,(4).

[3]马相武.面对变迁:文学提升与现代人文性[N].文论报,1999-2-4.

民间文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其他一些曾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事件或案例,从本质上看并非民间文学作品,比如好莱坞动画片《花木兰》公映后,就有人称这种利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改编的行为侵犯了中国人的着作权。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相关文件,所谓民间文学作品,是指由身份不明但被推定为某特定国家国民的,从该国族群的特有传统形式演变而来的文学或艺术作品;该作品世世代代为该土着族群中的身份不明者创造、传承、发展。由此可知,民间文学作品具有民族特点,且作者不明,长期以口耳相传的方式继承和发展而未被固化。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仅从这一点出发,利用着作权保护民间文学作品似对我国有利。但若细致地分析,则可发现这与我国的长期利益不符,且在制度设计上缺乏正当性,也不符合解决目前民间文学传承问题的需求。

    首先,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应当对世界有所影响。而真正能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首先应是本国文化。这也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底层的文化基础。广泛地传播这种文化或思想对世界整体利益是有益的。但若采用着作权这种私权保护模式来保护民间文学作品,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因为这可能将传统的作品列入专有领域的范围。

    其次,着作权制度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的一种,其目的在于鼓励创新。但保护民间文学作品的做法显然是在鼓励人们躺在先人的身上吃祖宗饭。这与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不符。各国着作权法都规定了着作权的保护期。即任何作品超过一定期限则不再享有着作权,转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而我国的民间文学作品大多已经流传多年,远远超过了各国法律所规定的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五十至一百年的保护期。若对其给予着作权保护,则是将已经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又拉回到专有私权领域中来。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人们的正当性观念。

    再次,从我国国内有关民间文学作品保护的调研情况看,保护制度的需求主要不是反映在着作权保护模式上。在我国的老少边穷地区,集中了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资源。其中诸多民间文学作品面临失传的威胁。但这绝非着作权制度所能解决的。因为民间文学作品的传承问题肇始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即当民间文学的传承人仅仅依靠其掌握的民间文学无法维持正常的生计时,该民间文学的传承即告危险。后人通常情况下不会自发地选择作为民间文学作品的传承人。而知识产权所保护的通常则是在市场中能够给使用人带来利益的技术或作品。从设定知识产权的目的看,就是为了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而使用的情形。这显然与面临失传的民间文学格格不入。民间文学作品的传承要求更多的人了解并能使用它,而知识产权制度则是禁止他人随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