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汇风险如何防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外汇风险 风险管理 成因
我国于2005年7月21日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加大了汇率的不确定性和浮动空间,增大了企业的外汇风险。在此情况下,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及时提高外汇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期良性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然而,面对日益增大的外汇风险,企业的防范和规避现状却不容乐观,许多企业仍然对外汇风险不敏感,没有主动增强避险能力和意识,严重缺乏汇率成本的概念。基于此,本文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出发,对其外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一、内部问题及其成因
1.外汇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由于我国长时期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大多数企业缺乏外汇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对防范汇率风险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对国际经济交往中可能面临的外汇风险不敏感,没有主动增强避险意识和避险能力;另一方面对外汇风险管理工具缺乏必要的了解,并不十分清楚目前外汇市场中能规避外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更不知道如何应用这些工具去防范和规避外汇风险。
2.缺乏完善的外汇风险综合管理体系。大多数企业因从事国际业务时间不长,外汇风险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空白,没有设立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机构,也没有完善的外汇风险度量体系和评估体系,外汇风险管理职能由财务部门兼管,导致企业无法对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测量,更谈不上对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及对管理收益和成本进行有效评估。
3.外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匮乏。近几年,大多数企业对各类人才的培养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都缺乏外汇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也是目前我国外汇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专业的外汇管理人才,许多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职能只能由财务部门代为履行,而知识结构的不同使财务人员不仅在处理一些外汇风险管理专业问题时感到力不从心,而且也无法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出发,利用有效的手段对企业的外汇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产生这些内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首先,这与我国长期实行比较固定的汇率制度有关,由于汇率长期比较固定,企业承担的汇率风险较小,致使其对外汇风险管理热情不高,造成外汇风险管理缺乏存在基础。由于思维惰性,汇改后,企业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意识还停留在原来阶段,综合管理体系也没有立即建立和完善起来,而专业性外汇风险管理人才也无法在短时期内培养起来。其次,外汇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最直接的表现是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不是给企业带来了利润或减少了损失,外汇风险管理的价值很难被看到,造成企业忽视外汇风险管理。再次,我国的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对汇改所带来的影响认识和估计不足,导致他们对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宣传不到位。
二、外部问题及其成因
1.特有的体制性约束。现阶段,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我国特有的体制性约束。第一,对市场参与主体的约束,目前的市场参与主体只有中央银行等少数几家国有银行,基层金融机构和企业被排除在外,更不用说真正意义的外汇经纪人了,这造成了外汇市场的排他性和垄断性。第二,对外汇交易的约束,目前外汇交易还不能完全按交易双方意愿进行,这使外汇供求有一定扭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2.市场不发达,可供选择的避险工具有限。目前,衍生金融工具已经成为国际上最主要的外汇风险管理手段,其数量已超过3000种。但我国现阶段外汇市场提供的避险工具匮乏,只有远期结售汇、掉期等少数几种,对于具有保值性质的期货等国际外汇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衍生产品交易要么尚未开展,要么市场规模过小而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另外,对于少数几家指定的外汇交易国有银行,其外汇业务开展对象主要是一些骨干出口型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而对一般规模较小、业务量有限的企业却不甚重视,可供这些企业选择的避险工具更加有限。
3.具有外汇资质银行和外管局等相关机构服务配套机制落后。在汇改后企业外汇风险日益增加的新形势下,金融和外管局等相关机构的服务配套机制建设并没有及时跟上。第一,对企业的宣传力度不够,特别是具有外汇资质银行,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向企业宣传外汇风险控制工具和汇率管理知识,以提高企业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和外汇管理水平。第二,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也没有及时公开、通报业务信息,为企业进行科学的外汇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反而有时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矛盾和扯皮现象。第三,具有外汇资质银行的外汇业务创新能力有限、创新动力不足,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避险策略,以更好地为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服务。
产生这些外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是长期的固定汇率制度对具有外汇资质的银行和外管局等部门产生深远的影响,再加之专业外汇风险管理人才的匮乏,使这些部门还无法在短时期内完善相应的体制建设来为企业服务,即使是具有外汇资质的专业银行,如何管理自己的外汇风险都还没有很好解决,更不用说很好地为企业服务了;另一方面,这些外部问题的产生与我国目前的外汇市场有关,这是一个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外汇市场,外汇风险管理必定会受到制度性的约束。
参考文献:
[1]栗书茵:我国涉外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12:48-53
【关键词】外汇企业 外汇风险 对策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加灵活、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必将逐渐形成,对外贸易的经营效率将进一步提高,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也将增加。外汇风险的增加势必影响企业的利润收入,如何反映外汇风险,在外汇业务中如何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外汇风险
(一)外汇风险的概念
外汇风险是指一个金融机构、企业组织、经济实体、国家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贸易、金融、外汇储备的管理与营运等活动中,以外币表示的资产与负债因未预料的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的可能性。
(二) 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
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主要有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1.交易风险,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经济主体因外汇汇率的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例如:我国某企业向美国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产品,付款期限6个月,成交日美元兑人民币USD1=CNY6.5340。6个月后美元汇率为:USD1=CNY6.3340,美元贬值使企业收入减少20万元人民币。
2.折算风险,是指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以外币计值会计报表以母国货币进行折算过程中所产生的外汇风险。例如:中国某企业有2011年初有一笔2000万美元的银行存款,2011年1月1日USD1=CNY6.6442,到2011年12月31日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将这笔美元存款按人民币折算,这是汇率为USD1=CNY6.5442,从而在账面上损失了200万人民币。
3.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引起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收益或现金流量减少的一种潜在损失。例如:我国某机械厂在20世纪80年代初,使用银行的美元贷款从国外进口设备,销售状况很好,毛利润达到50%。到了90年代,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不断上涨,从1美元兑换5元多人民币上涨到8元多,增加了企业的还贷压力,企业不得不用更多的人民币来购买美元进行还贷。
二、企业外汇风险的管理
(一)交易风险的管理
交易风险是未了结的债权债务在汇率变动后,进行外汇交割清算时出现的风险。这些债权债务在汇率变动前已发生,但在汇率变动后才清算。
交易风险的管理办法主要有:
1.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灵活使用软、硬币。外汇风险的大小与外币币种密切相关,交易中收付货币币种不同,所承受的外汇风险不同。在外汇收支中,原则上应争取使用硬货币收汇,用软货币付汇。
2.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货币保值方式主要有黄金保值、硬货币保值、“一篮子”货币保值等,目前合同中大都采用硬货币保值条款。
3.调价保值
调价保值包括加价保值和压价保值等。在国际贸易中出口收硬币,进口付软币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在某些场合出口不得不收取软币,而进口被迫用硬币。此时可采用调价避险法,即出口加价和进口压价。
4.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收付时间。在国际外汇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提前或推迟收、付款,对经济主体来说会产生不同的效益。
5.借款-即期交易-投资法(BSI)。BSI既可用来防止应收外汇账款风险,又可用来防止应付外汇账款的风险,是一种可以完全消除外汇风险的办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如果企业有应收的外币债款时,为了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先向银行借入与应收外币等值的外币,这样就可以消除时间风险,然后将外币即期交易成人民币,这样就可以消除价值风险,再用人民币进行投资,用投资收益来平衡借款利息和其他费用。应收外币到账时,以外汇归还给银行。
6.提前收付-即期交易-投资法(LSI)。LSI的基本原理与BSI法基本相同,只是第一步从银行贷款改为提前支付。
7.福费廷业务。是无追索权出口票据贴现业务,是指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购买已经承兑的,并通常由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
8.配对法。是指创造一个与存在风险相同货币、相同金额、相同期限、方向相反的反方向资金流动,以抵消货币风险的方法。例如第一部分提到的交易风险案例,企业为了避免6个月后美元贬值的损失,可以安排6个月后进口一批原材料,价值200万美元。
9.金融法。是指利用一定的外汇交易方式达到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
(1)即期合同法。
指具有近期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公司与外汇银行签订出卖或购买外汇的即期合同,以消除外汇风险的方法。即期交易防范外汇风险需要实现资金的反向流动。企业若在近期预定时间有出口收汇,就应卖出手中相应的外汇头寸;企业若在近期预定的时间有进口付汇,则应买入相应的即期外汇。
(2)远期合同法。
指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公司与银行签订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的合同,以消除外汇风险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出口商在签订贸易合同后,按当时的远期汇率预先卖出合同金额和币别的远期,在收到货款时再按原订汇率进行交割。进口商则预先买进所需外汇的远期,到付货款时按原定汇率进行交割。该法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两种货币的风险冲销,能同时消除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
(3)期货交易合同法。
指具有远期外汇债务或债券的公司,委托银行或经纪人购买或出售相应的外汇期货,借以消除外汇风险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有:①“多头套期保值”;②“空头套期保值”。
(4)期权合同法。
期权合同法可以根据市场汇率变动作任何选择,即既可履约,也可不履约。最多损失期权费。进出口商利用期权合同法的具体做法是:①进口商应买进看涨期权;②出口商应买进看跌期权。
(5)掉期合同法。
指具有远期的债务或债权的公司,在与银行签订卖出或买进即期外汇的同时,再买进或卖出相应的远期外汇,以防范风险的一种方法。掉期交易中两笔外汇买卖币种、金额相同,买卖方向相反,交割日不同。这种交易常见于短期投资或短期借贷业务外汇风险的防范上。
(6)利率互换。
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不同期限的利率互换,另一种是不同计息方式(一般是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互换。通过互换降低筹资成本,减少风险。
(二)折算风险的管理
消除折算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为以母公司货币计价消除折算风险和以子公司当地货币计价消除交易风险。对于折算风险一般采用资产和负债配比的方法进行控制。
(三)经济风险的管理
经济风险涉及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对经济风险的管理要求决策层直接。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多元化经营国际贸易业务,在国际市场中,商品的分散销售和生产原料进口多渠道,是防范外汇风险的基本策略。它可以在汇率波动时,使不同市场上的商品价格的差异带来的风险相互抵消。
2.财务多样化,是指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实现筹资多样化和投资多样化。
三、利用金融工具规避交易风险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家中国外贸企业向美国出口钟表,价值500万美元,6个月后收款。即期汇率:USD/CNY=6.3500,美元6个月贴水500点,中国企业可以以7%年利借到美元,国内利率水平为6%。6个月后的即期汇率为USD/CNY=6.2500。
分析:如果企业现在收汇,500万美元可兑换人民币为500万*6.3500=3175万人民币
如果企业6个月后收汇,500万美元可兑换人民币为500万*6.2500=3125万人民币,企业少收入50万元人民币。可采用远期合同法和BSI法减少企业的损失。
1.远期合同法。企业在签订合同的同时与银行签订卖出6个月远期美元500万的合同。6个月后收汇的500万美元可兑换人民币为500万*(6.3500-0.0500)=3150万人民币,比不做任何防范措施少损失25万人民币。
2.BSI法。
(1)借入500万美元,500万美元6个月的利息为:500*7%*6/12=17.5万美元。同时买入6个月的远期美元17.5万。
(2)将500万美元兑换成CNY,将其进行投资,到期本息和为:500*6.3500*(1+6%*6/12)=3270.25万CNY。
(3)6个月后收回500美元货款用于支付银行的贷款本金,同时用投资收益购买17.5万美元支付银行利息。需要17.5万*6.3000=110.25万人民币
(4) BSI法的实际收益为3270.25-110.25=3160万人民币
可以看出BSI法比远期合同法多收入10万元人民币,比不做任何防范措施少损失35万元人民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外贸企业面临各种外汇风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规避,但是这些方式取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贸易的双边条件,因此必须加强自主创新,以高科技产品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同时还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要学会使用各种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提高我国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宋春.外汇企业如何规避汇率风险[J].国际商务财经,2011(8).
[2] 李勤.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探[J].国际商贸,2012(5).
一、外汇风险概述及我国企业防范外汇风险特点分析
一般情况下,外汇风险是指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经济实体或个人遭受的,汇率波动带来的以外币计值的资产、负债、利润等本币价值不确定性变动带来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外汇风险一般包括三个要素:本币、外币和时间。
1.外汇风险产生原因与种类
(1)外汇风险产生原因
①外汇汇率的波动
首先,产生外汇风险的最直接因素就是汇率的波动。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固定汇率制度的取消,世界各国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实施汇率改革,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外汇汇率是企业进行对外贸易最为关注的经济指标,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外汇汇率会因多方面因素产生波动,从而给企业带来可能的经济损失。
②货币兑换
其次,货币兑换是外汇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纷纷融入国际经济贸易的大潮,各国经济合作和交易频繁。然而世界上货币种类众多,为了促进各国经济贸易发展,国家之间在进行交易时通常需要采用外汇进行结算。但是各国之间会计制度存在差异,所以企业又需要利用本币进行记账,货币兑换不可避免。当然如果没有货币兑换,各个国家之间都采用同一种货币进行交易,此时就不存在外汇汇率之说,外汇风险也就不复存在。
③结算方式的多样化
随着各国国际经贸合作日益频繁,为了适应复杂多样的国际贸易合作,国际结算方式也变得多元化。目前国际市场上企业可以选择赊销、汇兑、信用证等各种不同的结算方式。然而这些结算方式拉长了从交易达成到最终货款结清的时间跨度,在这段时间内,外汇汇率处于不断波动中可能会产生较高的外汇风险,交易方也会因此受到极大损失。而对于我国企业来说,由于缺乏国际贸易经验,多数企业灵活选择结算方式能力不高,所以在交易中产生外汇风险的可能性极大。
(2)外汇风险种类
①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一个经济实体在以外币计价的契约交易中,从契约签订到债权债务全部结清的时间内,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的该项交易中本币价值发生变动的风险。具体来说,交易风险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首先是对外贸易结算的风险。在企业进出口贸易中,进口方会采用延期付款的结算方式,若在合同签订到债权债务全部结清期间汇率发生了波动,此时出口方的实际本币收入或进口方的实际本币支出就会有所变动,即产生了交易风险。其次是对外债权债务清偿的风险,该项风险又分为外汇买卖风险和国际借贷风险。外汇买卖风险主要发生在银行。在外贸企业进行国际投资借贷时,若汇率在企业债权债务清偿之前就发生了变动,则到投资借贷到期时,本金及利息或股息和红利的实际价值都会产生变动,从而带了相应的外汇交易风险。
②会计风险
会计风险是指参与国际贸易的经济主体,由于汇率变动而导致的其会计报表中的外币项目转换为本币时,账面金额可能减少的一类外汇风险。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了外贸企业在处理财务报表时,要将报表中的外币项目全部折算为本币后才可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外贸企业来说,主要面临两类会计风险:
一类是外币交易的会计折算风险。在日常交易发生时,外贸企业通常是按照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将交易的外币折算为本币后进行会计记录。而在年终会计决算时,企业又是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项目折算为本币后再登记会计报表的。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与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不同便带来了折算风险。另一类是合并财务报表的折算风险。该风险通常发生在拥有海外经营试题的大型跨国公司,在年终合并会计报表时通常要将外币转换为本币。实质上,会计风险只是一种名义上的风险,只是列于财务报表上的数字的偏差,因此它对企业实际价值损益没有影响。
③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企业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通过影响生产数量、成本、产品价格从而影响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最终影响到企业未来收益和现金流的可能性。相对于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经济风险对公司的影响是长期和复杂的。对于经济风险的理解,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它来自于企业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因为企业会在产品定价等经营决策环节就将意料中的汇率变动考虑在内,但是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较为复杂,企业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判断出汇率的变动,这些意料外的汇率变动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市场份额最终影响企业的收益。二是经济风险一般对企业的预期收益产生影响。即企业通过影响生产成本、销售价格,进而影响企业的销售数量、市场份额,从而导致企业的未来收益的变化。
2.我国企业防范外汇风险特点分析
从目前我国实际的外汇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对外汇风险进行研究,企业无法具体实施外汇风险的预测,适应国际环境能力极低。因此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通常会积极地与对方谈判,争取选用最有利于自身的结算方式、计价货币、融资方式等。一般情况下,国际结算业务主要会采用汇付、托收、信用证等结算方式。企业在确定计价货币时,选择本国货币当然最优,但由于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完全的自由兑换,所以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通常会争取以“硬币①”作为计价货币。另外中国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还会适当利用一些贸易融资方式,如一些企业会采用信用证下的出口押汇,这一贸易融资方式不仅满足了发货与收汇期间的现金流需要,而且还提前锁定了收汇金额规避了外汇风险。
(1)避免外汇风险
H服装企业在进行规避外汇风险时,首先一定是考虑如何从源头处避免外汇风险的产生,这显然是利润最大的方法。为了避免外汇风险,H企业会采取以本币开出/接收发票以及以货易货的方法。
如上文中H企业出口过程中遭遇的交易风险,若交易双方约定以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则对于H企业来说就不存在外汇风险一说。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帮助H企业避免外汇风险,但实际上外汇风险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贸易的另一方,而且以本币交易一般是在该企业出口商品具有极大竞争力或是本币为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的条件下,而H企业并不具有这些优势。因此避免外汇风险大多情况下只是一种理想的方法,若坚持使用H企业会丧失很多贸易机会。
(2)减少外汇风险
若避免外汇风险的方法行不通,H企业会选择在不付出任何成本的条件下通过谈判将风险减少甚至消除为零。这种方法是H企业进行外汇风险防范时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货币选择法、提前错后法、平衡法、价格调整法等。针对前文中H企业出口过程中所遭遇的交易风险,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选择不同的规避方法。此处H企业选择货币选择法规避外汇风险。
在3月1日到9月1日间,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幅度要比欧元对人民币的小,3月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5,而9月1日变为6.3。若H企业在合同洽谈时要求以美元进行最终结算,根据3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可知,欧洲客户需要支付H企业约48.15万美元的货款,由于汇率波动H企业最终收到48.15*6.3=303.37万元人民币,虽然采用美元支付仍然损失了近10万人民币的收入,但是这也要比最初选择欧元支付的损失少了16万元。H企业可以选择硬货币进行交易结算来减少外汇风险损失。
(3)消除外汇风险
如果H企业谈判结果不利,最终可以选择通过一些贸易手段和金融手段,支付一定的成本把未知的外汇风险损失变成已知的费用,以消除外汇风险。H企业作为服装出口企业会选择外汇期权、远期外汇、外汇掉期以及套期保值等方法。
针对上文中H企业遭遇的会计风险,采用外汇期权交易进行风险规避。外汇期权是一种选择性契约,买方支付一定期权费购买该外汇期权,契约买方便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以预先约定的汇率买进或者卖出约定数量的某种外汇资产。6月1日H企业出口一批家居服装到美国,约定以美元结算并于6个月后结清账款10万美元。若H企业预计美元在6个月后会发生贬值,那么H企业可以考虑在金融市场购买看跌期权,即约定在12与1日以1美元=6.8元人民币的汇率卖出价值10万美元的外汇。这样即使在6个月后美元贬值1美元=6.2元人民币,H企业会遭受6.8*10-6.2*10=6万元的损失,但在期权市场上H企业却实现10*6.8-10*6.2=6万元的收入。这样就达到了完全抵消H企业外汇风险的目的。当然如果美元并未发生贬值,H企业可以选择不执行外汇期权,此时H企业仅仅损失期权费。
(4)经济风险的防范
企业的经济风险涉及到生产、销售、原材料供应以及区位选择等各个领域。因此对于经济风险的防范H企业应综合利用生产、营销等各种手段。首先,H企业可以采用内部管理的办法,积极调整由于汇率波动所带来的海外销售价格变动或转换计价货币,及时地消除外汇风险对企业长期经营的影响。其次,H企业可以选择将工厂建在货币被低估或者生产原料价格低廉或是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H企业可以选择在用棉成本低、劳动力价格较少的东南亚国家建厂以提高H服装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再次,H企业还可以通过分散出口市场来规避一定的外汇风险。假设H服装企业在美国和日本出售男士衬衫,由于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美国市场销售量的下降将会由人民币相对日元贬值导致的日本市场销售量的增加而有所弥补。所以,H企业此时所遭遇的外汇风险要比仅在一个国外市场销售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更小。最后,H企业还要注重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差异性。因为成功的研发成果不仅能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生产能力,还能够引入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新产品,由于新产品的需求是高度非弹性的,这样企业将会面临较小的外汇风险。
表4列举了H服装企业几种外汇风险防范措施的优势与劣势。
三、服装企业外汇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H服装企业出口过程中的外汇风险防范案例研究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应对思路和措施。基于以上案例分析,?M一步提出服装企业外汇风险防范的应对对策和建议。
1.关注外汇汇率变化趋势,树立外汇风险防范意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企业要进行外汇风险防范,首先就要及时地关注货币市场外汇汇率趋势。中国服装出口市场大多集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因此服装出口也多以欧元或者美元为主要的计价货币。而由于其复杂的国际经济背景,欧元和美元的汇率波动变化莫测。2005年人民银行宣布进行汇率机制改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自此,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热点,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也对服装出口企业利润产生不小的影响。短期内人民币小幅度的升值,服装企业可以通过适度提高出口价格来抵消一部分外汇风险损失。但长期来看,人民币大幅度的快速升值,会使企业收益进一步下滑,议价空间逐渐缩短,部分企业很难保持盈利状态。因此服装企业应该及时关注国际经济发展动态、掌握国际货币市场汇率的发展趋势。同时,企业还应树立良好的外汇风险防范意识,这是服装出口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基础。首先,服装企业应该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引导员工认识到外汇风险防范的重要性;逐级落实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外汇风险责任制度,加强锻炼企业各部门风险处理能力,保障企业在遭遇外汇风险时能及时地作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其次,企业要建立并完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一方面,企业可以借鉴部分企业以往优秀的外汇风险管理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企业要对外汇风险的各个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如风险敞口的确定、汇率变动的预测、风险的评估等等。
2.注重培养外汇风险管理人才,加强外汇风险管理
外汇风险防范需要较强的技术能力,准确地预测外汇汇率是有效避免外汇风险的前提。但是目前中国企业极度缺乏外汇风险管理人才,这将极不利于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中国企业即使是服装出口这一类轻工业企业也应高注重培养优秀的外汇风险管理人才。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企业现有员工进行外汇风险防范知识的培训,将工作需求与人才培养活动充分结合,不断提高员工外汇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在人才招募过程中,设置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测试内容,为企业填充外汇风险管理人才;最后,企业可以聘请外汇风险专家或者针对性地培养专职人员专门从事外汇汇率的预测和外汇风险防范的研究,适应企业国际贸易发展需要。这样企业可以建立一支具有高综合素质的外汇风险管理队伍,及时预测和管理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的管理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手。首先,企业外汇风险的内部管理是提高外汇风险防范能力的关键。经济主体在双方的经济交易中,通过贸易合同的商订和合同履行方式的选择来避免外汇风险。第一,可以选择适当的货币或货币组合,一般服装出口会选择以硬币定价和支付的方式,硬币能够保障企业收入的相对稳定。第二,及时调整出口收汇方式。出口收汇方式的选择要坚持安全及时的原则,信用证支付方式是以银行信用为担保,一直被服装企业视为安全可靠的结算方式。最后,结合进出口双方市场供求因素、商品质量以及双方的购销意图来调整产品出口价格。除了通过完善外汇风险的内部管理,还可以积极利用一些金融产品进行外汇风险的规避。对于服装出口企业来说比较适合的金融工具主要有:外汇期权、远期外汇、外汇掉期、套期保值和保理业务等。其中外汇期权、远期外汇和外汇掉期均属于金融衍生工具,是目前较为灵活的避险工具也是最适合一般贸易企业的衍生工具。如上述案例中H企业会利用外汇期权来进行最初交易额的保值以规避外汇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服装出口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外汇规模和经济实力,在咨询专业的金融机构后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外汇风险规避工具。服装企业还要认真研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及时了解各国风险动向,对承兑交单、赊销等业务风险,要通过投保出口信用险来化解。
3.深入市场调查,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企业要加强对出口市场的深入分析和研究,避免盲目选择市场,合适的市场在规避外汇风险中十分重要。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向不同国家市场出口来分散同一出口市场的外汇风险。其次,企业可以结合汇率及货币变化情况,选择具有货币升值空间的市场,并对市场进行实时监督、确保了解和掌握市场一举一动,从而为企业制订科学、合理的贸易计划。
产品作为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企业实力的具体表现,高质量产品更是与其他企业相较量的重要砝码。所以企业??该注重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企业应该注重产品创新,适时地更新产品及服务。如服装企业可以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后,立足市场需求,生产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服装;同时还可以逐渐抛弃以往的贴牌加工模式,构建企业自主服装品牌,设计独特风格的服装产品。这样企业就具有一定的产品价格优势。最后企业针对性地制定产品策略,当当地货币贬值时,是新产品推出的最佳时间,另外,企业还要结合汇率变化情况,调整自身生产规模。货币贬值,企业要扩充产品生产规模,反之,则要减少产品生产,以此来适应多变的国际市场形势。
[关键词] 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是指外贸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由于汇率的变化,所遭受的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性。自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不再保持,人民币与美元和其他货币汇率不断的拉大,因此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也不断增加。如何有效的防范外汇风险,保证企业预期的利润的实现,成为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
一、汇率变化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汇率的变化,对外贸企业来说是最敏感的。利润和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汇率的把握上。以美元为计价收入的出口产品,在外汇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影响,结汇金额会大幅度增加,利润额也会增长,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为以出口为主的外贸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资金。相对而言,人民币贬值,就会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进口商品在价格上失去了优势。
人民币一旦升值,也会对外贸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首先,人民币升值,出口商品的收入就会减少,要保证利润率,企业只能依靠提高产品在国外的销售价格,销售价格一旦提高就会减少销量,就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其次,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对国外产品的购买能力增强。会导致进口商品的增加。国内对某种进口商品一旦增加会导致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结果是生产减少,失业增加。所以汇率变化对外贸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必须加强在汇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外汇风险的管理。
二、外贸企业外汇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外汇风险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汇率管制政策,人民币和外币的汇率相对稳定,大部分企业都以美元结算,无需考虑汇率波动的问题。这就使企业对汇率稳定形成了依赖心理,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较为淡薄,对汇率风险以及由此引起的潜在风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外汇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对外汇风险管理的认识总体不高。由于企业规避风险意识淡薄,导致外汇风险管理经验少,对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应用知识了解较少,缺乏抗拒风险的能力,无法对未来汇率走势形成合理判断,许多潜在外汇风险没有引起重视。
3.企业不能很好的把握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防范和规避外汇风险。由于企业对金融衍生工具认识的不足,一方面把金融衍生工具作为专门的炒汇工具,而不能妥善利用其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又对金融衍生品存在的危险性过度夸大,而不敢利用其进行防范。
4.企业缺乏专业的外汇管理人才。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许多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职能只能有非专业人员代为履行,知识结构的不同,使他们不具备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形势、进行外汇汇率预测及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规避的能力,在处理外汇风险专业问题上感到力不从心,无法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出发,利用有效的手段对外汇风险做出有效地防范。
三、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措施
1.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培养风险管理人才。目前,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变化基本取决于外汇市场上各种货币的供求关系。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形势下,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非常广泛。不但一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经济发展趋势、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国际上的突发事件,会影响某个国家的货币需求。而且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国际收支情况也会对外汇汇率变化产生影响,大大增加了汇率变化的复杂性。而汇率风险与汇率意外变动的幅度大小成正比。在此情况下,就对外汇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在全面掌握企业外币收支的情况下,不仅要准确及时的预测汇率变化趋势,还要准确预测意外汇率波动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并在意外汇率波动之前准备好最佳应对策略。
2.利用金融衍生产品作为控制外汇风险管理的工具。由于我国过去的汇率形成市场化水平不高,汇率变化主要来自市场调整,汇率波动不像国际金融市场那样频繁,外贸企业通过外汇衍生产品交易来管理汇率风险的意识和需求不强,外汇衍生产品市场一直没有很大的发展。随着我国外汇体制的改革,汇率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外贸企业的现实需要,发展外汇衍生产品成为外贸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工具,有利于企业减少或避免外汇亏损,为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往来和外汇交易保驾护航。
外贸企业在整个出口收汇的交易过程中,合约双方执行合约的时间越长,遭受汇率波动影响的可能性越大。现在,我国的外贸企业一般采取:合约保值方法规避汇率风险。有远期收付汇外贸企业,通过与银行签订一份收付金额相等,同时间反方向远期外汇合约,合约汇率按照远期外汇合约签字日外汇银行执行的远期卖出和买入汇率执行,这样就将未来远期买卖合同时不确定的汇率风险有效的转嫁出去。经营决策者在降低外汇风险的同时,一般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远期外汇买卖合约和远期外汇期权买卖合约两种方式。两种方式都可以达到锁定目标收入和目标成本的效果。但是远期外汇买卖的交易成本和外贸企业要支付的财务费用比较低,企业不考虑汇率变动对企业主营业务带来的影响,也不会存在投机的问题。而外汇期权合约在锁定目标收入和成本的同时,还保留着未来外汇汇率变动获得收益的机会,但是外汇期权费用成本高。目前可以用来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包括:押汇、远期结售汇业务、外汇期权、外汇掉期、保理业务等等。
3.通过外贸企业调整经营策略达到避免和降低汇率风险。外贸企业在采取合约保值的同时,还可以采取调整经营决策的办法来降低和避免交易风险。首先出口企业,在选择货币结算时,力争选择硬货币,即使支付时不能采取用硬货币,也要通过协商将支付的软货币与硬货币的汇率变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避免一方过多的承担风险。其次,在具体结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汇率的变化适当的调整付款时间,也就是在外币坚挺的时候,对外币的应收账款可以延期收回,应付账款提前支付;在外币疲软时,外币应收账款应提前收回,应付账款力争延迟支付。当然,如果企业规模比较大,在出口市场多样化的条件下,能够设法将不同种类货币组合起来结算,企业的交易风险就会抵消。这样不但会减低外汇风险,而且降低保值成本。
4.经营和融资多元化。企业管理者在编制预算的时候,一般使用的是外汇市场的远期汇率,但往往有些意外的因素出现,导致预测的远期汇率与实际汇率出现一定的偏差,而这些意外的变动会使企业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因此,要有效的防范这些风险,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树立全球经营化得理念,这样即使汇率的变动使企业的某些市场和生产基地受到冲击,多元化的经营也可以使的外汇经营风险因相互抵消而趋于中和。因此,企业的销售市场应该多元化,同时,融资也应该多元化。近年来,国内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形成的美元、日元、欧元借贷融资较多,形成了大量的外币债务。由于外币升值给外币债务带来了巨大的偿债风险。例如,日元贷款的汇率风险比较突出。在80年代日元的贷款优惠,没有考虑到日后的汇率风险。在90年代初还款的时候,日元汇率大幅度上涨,升值近4倍。远远大于了贷款的利率。可见,外贸企业只有在经营和融资多元化的市场下,才能在外汇资金的取得、应用及有效管理中发挥作用。
5.利用合同条款有效防范外汇风险。贸易双方在签订、执行合同时,合理选择计价货币,协商规避外汇风险。对外贸易中,企业往往希望选择本币计价,从而避免风险,方便结算。然而在贸易实物中货币的选择取决于贸易双方的地位、意愿和国际惯例。当汇率不利于本企业时,可以通过外汇交易转嫁出去。
6.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外贸企业对外汇风险的防御水平。在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出口产品依靠的是国内劳动力价格低廉,产品以价格低取胜。随着汇率体制的改革,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还会逐步增强。中国产品的价格会相应的提高,价格优势逐渐缩小。这就要求以出口为主的外贸企业转变观念,将价格竞争逐渐转变为技术竞争,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品牌化的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不会因为汇率的变化而挤压本已经狭窄的利润空间,更不会因为汇率的变化而是企业走向毁灭。
关键词:金融环境;物流业;交易结算;风险
一、引语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国家标准),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以及实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全过程。物流过程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计划、控制和组织,既要满足顾客需要,又要实现自身盈利。物流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运输,物流强调的是诸多活动的系统性,以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产业。
起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世界性金融危机。受其影响,全球市场信心遭到重创,主要股市出现罕见的暴涨暴跌,人们对经济前景充满担忧。毫无疑问,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将对世界经济乃至世界政治都带来深远的影响,对货代物流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多变,世界经济增速下行的风险很大。有分析认为,美国已陷入经济衰退,欧洲、日本及新兴市场经济形势的恶化会加剧,加上近期的日本大地震及核辐射危机,日圆大幅升值,世界经济大概要有2-3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平稳。若未来经济情形确是如此,所能给予物流业的环境和机会更加不利,货代物流企业也将陷入更加困难的经营境地。
二、当前我国物流业及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
1.外资垄断高端市场,物流市场格局单一
“物流”在我国算是舶来品,外资的进入客观上也推进了中国物流业起步和发展。进入我国的外资物流企业大多是尾随其服务的外资企业而进入的,其服务对象主要定位于高端市场:即规模化的生产制造、商贸流通企业(包括跨国企业)的一体化、多样化的物流需求。由于缺乏网络和国家对外资的限制,外资企业开始通常采用合资的方式在中国开展业务。由于服务对象的差异,国企、外资、民营一开始尚能三分天下。2005年对外资物流放开管制后,外资独立趋势明显,而且大力收购本土具有网络布局优势的民营物流企业,一方面是消灭了竞争对手,占据高端市场,另一方面也完成了在各个细分市场的布局,从而扩大整个物流市场份额。
2.制度易成本过高,物流企业经营范围受限制
第一,审批手续多且繁琐。国内现在没有涵盖各项物流服务的多功能物流牌照。若一个企业要从事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配送、国内国际货运业务及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相关信息处理服务和有关咨询业务,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管理部门的管辖权限,就不同业务分别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在交通部的网上咨询和投诉服务中,最多的信息就是关于许可证和批复时间的咨询和投诉。第二,不平等待遇广泛存在。主要有两种不平等:地方保护主义的不平等和国内企业的非国民待遇。有的地方对其他地区的物流企业进入设置障碍,而有的是对外资企业开放的领域,却禁止国内企业进入,如国际货代领域。这样的结果导致企业因为行政性的原因被禁锢在某些单一的物流业务领域,或是在狭窄的地区内开展经营,抗风险的能力很弱。
3.企业面对较大融资压力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企业仍面临着融资障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物流企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信息和运作系统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融资压力,缺乏担保平台和有效渠道。从内源性融资看,物流企业经济效益还不高,普遍存在“重消费、轻积累”的倾向,短期行为比较严重,利润分配中真正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资金较少;从外源性融资看,银行不敢轻易给物流企业贷款,物流企业很难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物流企业并未得到较好的政府技术创新基金的支持。因此,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匮乏是物流企业融资的主要问题,融资“瓶颈”成为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4.交易存在风险
即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价值变化的风险。它包括:一是以延期付款为条件进出口的物流劳务,在货物已发运或劳务提供后,而物流劳务费尚未收支这一期间,外汇汇率变化所发生的风险;二是以外币计价物流企业信贷活动,包括向外投资和向外筹资或对外债务,如遇投资本息收入的外币汇率下降,投资的实际收益就会下降,使对外投资者蒙受损失。
5.外汇交易币种和风险防范方法不够丰富
目前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上的交易币种仅限于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港币和日元四种货币。且外汇市场上提供企业进行外汇风险避险的产品也十分匮乏。除四大国有银行可以向客户提供一年期以内远期交易外,具有保值性质的外汇期货、期权等衍生产品交易要么尚未开展,市场规模过小而难以满足企业进行外汇风险套期保值的需要。目前国内银行对外汇风险管理的产品还处于开发或刚起步阶段,有的还是空白,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人民币利率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有效地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而非市场化的利率不可能给出外汇衍生产品的合理定价,从而限制了较为复杂的外汇衍生产品的设计和推广。显然,过于单一的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和风险防范手段,限制了我国物流企业对套期保值手段的选择,进而影响了对外汇风险的有效管理。
三、对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1.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加强外汇风险防范意识
对于任何一个物流企业,只要有外汇的收支,外汇风险就会客观存在。完全没有风险的外汇收支是不存在的。但如果能够正视风险的存在,采用合适的方法,外汇风险并不是不可以化解的。对我国物流企业而言,随着企业的发展,外汇风险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其日常经营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外汇风险防范管理,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公司的高层决策与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企业的外汇风险防范列为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日程,而不是消极应对。谨慎对待外汇风险,以化解风险而不是投机作为风险管理的目标。
2.建议大力提倡出口CIF、进口FOB方式
我国的外贸进出口企业普遍采用出口FOB条款、进口CW条款,所有运输操作都是中国货代物流企业,但货源绝大部分来自国外同行,外贸运输的利润由外国人尽享,这是我国沦为运输服务贸易小国的关键所在。在货量无法提高的情况下,应把注意力放到减少环节、增加内涵价值和利润方面。
3.以制定完善的外汇结算体系弥补风险
通过预先决定汇率的涨幅约定一个结算汇率是一种最直接的弥补风险手段。例如预定在三个月后收进以美元计价的物流劳务款,可根据美圆近期涨幅或经济形式按增幅百分比提前约定买入价及卖出价,这样对可能产生的汇率结算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日常工作中的运费收付及代垫税金、保证金等需要与海外进行结算的业务,需要每月(或每季度)初调整收付款汇率,及时更新结算汇率,保证汇兑损益赢利,为企业创利。
4.改变经营运作和结算方式
在人民币汇率处于单边上扬趋势下,物流企业提高运费、增加信用结算手续费是规避汇率风险最直接的办法。但市场往往不是完全以单方意志为转移,因此还需在结算币种和结算时间上有更多的考虑。若物流企业的涉外贸易中进口、出口双管齐下,而且进口和出口业务选择一致的货币计价结算,那么无论计价货币升值还是贬值,物流企业通过一收一支就可降低和消除外汇风险,但是只要存在汇兑环节、存在收付时间差,就存在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商品出口和劳务输出以美元计价已成为传统,而在当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频繁的形势下,只从事与美元相关业务的企业则完全暴露在汇率变动风险之下,对此应适当加以改变。央行将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赋予了一定权重,使它们在贸易结算中的重要性大大增强。
5.培养引进高素质物流人才
扎实的人才支撑是物流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尤其是解决复合型高端人才短缺问题,更是物流业发展中面临的迫切任务。要通过学校培养、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实践自我成长、直接引进、企业合作共享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的培养适应不同岗位需要的物流人才,加快人才成长和集聚,强化人才支撑,大力推行物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物流领域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
6.物流企业成立专门外汇风险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高层决策人员及专业的金融和财务人员组成,统一对全公司的外汇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该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以外汇分析为主,针对外汇市场的走势及公司内部的外汇收支情况,寻找发现外汇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外汇风险限额,参考专家、外汇指定银行的意见制定相应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案。除了制定和执行风险防范措施,外汇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完善的风险报告和财务报告机制,建立有效的外汇风险评价体系,以月或季度为期,定期向公司管理层报告外汇风险管理的情况。不仅如此,管理层的意见和指导方针以及各相关部门的意见也应及时地反馈给货币委员会组织。完善的报告机制不仅有利于外汇风险管理委员会改进工作,同时也有利于外汇风险管理取得良好的绩效。
四、结语
我国物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行业。随着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作业的范围已经跨越了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企业,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日益活跃和拓展,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无时无刻不与外汇风险挂钩,物流企业的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等都涉及多种货币,汇率的波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很大。如何防范企业在对外经贸活动中的外汇风险,不仅关系到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特别是我国2007年人民币的汇率制度改革,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大幅度放大,因此如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好外汇风险对于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波:金融危机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思路[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08).
[2]孙淑生王见喜: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物流业SWOT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14).
[3]李中煜:金融危机下我国物流产业现状及发展[J].当代经济,2009,(12)
[4]吴志华:金融危机下物流产业发展机会与对策[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9,(05).
[5]郑绍庆:金融危机背景下现代物流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对策[J].江苏商论,2009,(10).
[6]陈林杰: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7).
[7]胡开桥:汽车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应对措施[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18).
[8]郭怀英: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流通业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09,(05).
[9]刘: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商贸,2009,(17).
[10]尹小勇:金融危机下物流业发展探讨[J].中国国情国力,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