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震逃离正确方法

地震逃离正确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震逃离正确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震逃离正确方法

地震逃离正确方法范文第1篇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园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园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

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幼儿。

3、时间:xx年6月11日(周五)

上午9:10。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教职员工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园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各班进行一周时间为幼儿教会紧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长:xx

副组长:xx

员:全体教职员工

信号员:xx

(2)教室室内指导组

具体安排见疏散演练表

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幼儿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幼儿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县体育场。

③、班主任和配班老师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幼儿园大楼

一、一层之间

具体安排见疏散演练表

二、二层之间

具体安排见疏散演练表

职责:

①、合理调节幼儿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幼儿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拍照:xx

(5)救护:xx xx xx xx

(地点:体育场中央)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小朋友们,白河县幼儿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各班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电铃一分钟持续)。

2、保育老师或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小组长)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幼儿“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幼儿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

3、保安立即打开幼儿园大门,各班把全部通道门打开,中二班小组长迅速检查二楼1号安全通道(大门对面的安全通道)、小一班小组长迅速检查二号安全通道(厨房门口通道)有无障碍物。

4、1分钟后,进行检查并记录不足之处。

5、2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三声短电铃)。

6、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幼儿,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幼儿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地从教室出来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

2、各班演练撤离路线如下:

大大一班、大一班、美术班、小一班、大二班幼儿从二号安全同通道跑向体育场,到体育场指定位置集中,并抱头蹲下。

舞蹈班、大大三班、中二班、大大二班、中一班、小儿班幼儿从一号安全通道跑向体育场指定点集中,并抱头蹲下。

3、5—10分钟后,一声长哨,结束演练,组织回教室。

4、进行室外应急避震演练(两次)。

5、恢复站队,进入自救互救演练环节。

七、演练注意事项:

1、对不能参加演练的幼儿,班小组长提前向总指挥报告。

2、分班演练时,班小组长要教育幼儿首先要冷静,稳定幼儿情绪,有序地组织幼儿从撤退路线迅速撤离。

3、全园演练时间可能是上课、下课或其它休息时间。

4、全园演练前5分钟,演练指挥小组所有成员、各教职工必须各就各位,如有幼儿摔倒,可立即中止演练,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伤害事故、踩踏事故。

5、全园演练时,演练撤离时不分班级先后,幼儿上下楼梯时可以不排队。

6、疏散引导小组、当节任课教师、班主任、其他业务人员在就近楼梯口旁边指挥幼儿撤离,杜绝拥挤踩踏事故,直至最后一名幼儿离开后才能离开,离开前由各楼层负责人检查所负责楼层及教室是否有人。

7、演练期间,任何教职工不得离校。

8、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总指挥,第一时间启动《特大灾害应急处理预案》,第一时间救护伤员。

八、演练总结

1、请领导小组组长赵园长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xx县幼儿园

xx年5月22日

教室内应急避震检查指导小组分配表

一楼:xx

小(1)、大大二班、大二班

xx

中一班、小一班

二楼:xx 大一班、大大一班

xx

中二班

大大三班

紧急疏散小组站位分配表

一楼:xx负责一号疏散安全通道。

二楼:xx负责二号疏散安全通道。

地震逃离正确方法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2、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3、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

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危害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觉悟方面:认识安全的必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危害安全的行为,及自救措施。

教学方法:导、读、议、评相结合。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    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小结

教学过程:

分明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了解学生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和不注意人身安全的事例。

自由发言。列举学生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和不注意人身安全的事例。

总结,并对同学的日常行为提出要求。

二、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1、当前,在中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他们中有人被敲诈,有人被欺负,甚至有人被杀害,此类案件比比皆是,甚

至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对我们中学生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非常重要。

2、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例一、据《报刊文摘》报道:四川某学校的低年级学生张某,从入校常受到高年级一男生的敲诈,他自己不敢花零用钱,省下的零用钱“奉献

”了哪位“大哥哥”。有一天,该学生被逼急后,偷了同班同学的随身听,被老师查出后,才说出了偷窃的原因,此案令人震惊。

例二、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某中学生,由于上网吧,在网吧里结实了一位社

会青年,该青年常以向家长、向老师通报他上网吧为由,向该中学生勒索香烟、钱等。后来有一次发展到在路上争吵,该生被社会青年动手毒

打,幸好被“110”巡警发现,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开始了立案侦查。有少数学生被欺负,一直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而是请社会青年来“摆

平”,终于酿成了流氓斗殴,给学校、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采取的应对措施:

第一、

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第二,要有及时报告的意识。特别是个子矮小,体力单薄的学生遇欺时,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请求其出面解决。

第三、要有机警的报警意识,即遇危急时临危不惧,寻找脱身之遇,求助于警方帮助。

第四、要谨慎交友。

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9分56秒,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有24.24万人死亡,重伤16万,轻伤36万。

2004年2月15日中午11时20分,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

2005年6月10日12时20分,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华南宾馆发生火灾,至15时30分大火被扑灭,造成31人死亡,23人轻伤,3人重伤

2005年6月10日下午,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宁安市沙兰镇遭受百年不遇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沙兰镇小学被冲,死亡人数109人,其中学生

105人。

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报道,有多少人无故的丧命于这些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我们不能说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就万无一失,一点危险都没

有,但是起码能够将危害减少的最低限度。

(一)地震

地震,群灾之首。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还会诱发水灾、火灾、海啸、

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

前兆:强烈地震发生前,人们常可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这就是地震前兆。比如,地声、地光、井水异常(水突然变浑或突升突

降),一些动物比人类敏感,如猫狗发疯般的乱咬狂叫,老鼠成群结队的搬家,鸡到处飞,猪、羊等大牲畜乱跑乱窜等等。

发生地震时:

(1)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大约只有12秒钟,如果你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你住的是楼房,跑已经来不及了,

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厨房,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柜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

震。

(2)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震后: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二)火灾

水火无情,人所共知。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说,近5年来,全世界平均每年有2070多万人在大火中丧生,受伤的就更难以计数了。

在面对大火肆虐的危急时刻,必须坚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则,才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1.“三要”

(1)“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环境

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做到对住所的楼梯、通道、大门、紧急疏散出口等了如指掌,对有没有平台、天窗、临时避难层(间)胸中有数。

(2)“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

面对熊熊大火,只有保持沉着和冷静,才能采取迅速果断的措施,保护自身和别人的安全。有的人因为乱了方寸,出现错误的行动,结

果延误了逃生的宝贵时间。例如,只知道推门,而不会用力去拉门;错把墙壁当作门,用力猛敲;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跳楼……在开门

之前要先摸摸门,如果门发热或烟雾已从门缝中渗透进来,就不能开门,准备走第二条路线。即使门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一点点并迅速通

过,随后立即把门重新关上。因为门大开时会跑进氧气,这样一来,即使是快要闷熄的火也会骤然燃烧起来。

(3)“要”警惕烟毒的侵害

在火灾中,最大的“杀手”并非大火本身,而是在焚烧时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另外还有氰化氢、氯化氢

、二氧化硫等。消防专家的研究表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为1%时,人呼吸数次后就会昏迷过去,一二分钟便可引起死亡。专家建议,用湿

毛巾将鼻子和嘴捂住,尽快地撤离火场。如果火势过大过猛烈,出口通道被浓烟堵住,且没有其他路线可走,可用湿棉被做掩护,贴近地面的

“安全带”,匍匐通过浓烟密布的走廊和房间。绝对不能以身体站直的姿势去跑。因为冷热空气是对流的,有毒烟气飘浮在房屋空间的上部,

而贴近地面的地方会跑进一些新鲜空气供人呼吸。站着跑很有可能无法呼吸,窒息而死。如果自己的衣裤着火,应该脱掉,或在地上打滚,将

火弄灭。若有人惊惶而逃时衣裤带火,应将其按倒在地打滚,直至火熄。

2.“三救”

(1)选择逃生通道自“救”

发生火灾时,利用烟气不浓或大火尚未烧着的楼梯、疏散通道、敞开式楼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选择。如果能顺利到达失火楼层以下,就

算基本脱险了。

(2)结绳下滑“自救”

在遇上过道或楼梯已经被大火或有毒烟雾封锁后,该怎么办呢?应该及时利用绳子(或者把窗帘、床单撕扯成较粗的长条结成的长带子

),将其一端牢牢地系在自来水管或暖气管等能负载体重的物体上,另一端从窗口下垂至地面或较低楼层的阳台处等。然后自己沿着绳子下滑

,逃离火场。

(3)向外界求“救”

倘若自己被大火封锁在楼内,一切逃生之路都已切断,那就得暂时退到房内,关闭通向火区的门窗。呆在房间里,并不是消极地坐以待

毙。可向门窗浇水,以减缓火势的蔓延;与此同时,通过窗口向下面呼喊、招手、打亮手电筒、抛掷物品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消防队员的

救援。总之,不要因冲动而做出不利于逃生的事。

3.“三不”

(1)“不”乘普通电梯

发现火灾后,人们为了阻止大火沿着电气线路蔓延开来,都会拉闸停电。有时候,大火会将电线烧断。如果乘坐普通电梯逃生,遇上停

电可就麻烦了,既上不去,又下不来,无异于将自己困在“囚笼”里

(2)??“不”轻易跳楼

?跳楼求生的风险极大,弄不好往往不是死就是伤,不可轻取。即使在万般无奈之际出此下策,也要讲究方法。首先,应该向楼下抛掷棉

被或床垫,以便身体着落时不直接与硬的水泥或者石头路面相撞,减少受伤的可能性;然后双手抓住窗沿,身体下垂,双脚落地跳下,缩小与

地面的落差。

(3)

“不”贪恋财物

火灾来势极快,10分钟后便可进入猛烈的阶段。因此,消防专家警告,遇上火灾时,必须迅速疏散逃生,千万别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

时间,因为任何珍宝都比不上生命更为珍贵。更不要在已经逃离火场后,为了财物而重返火口,到头来只能是人财两空,自取灭亡。

(三)雷电

夏天来临,经常会有雷雨大风,应该预防雷电袭击。

1.

在空旷田野上,不要使自己成为尖端,也就是说,要尽量降低自身高度,不应该把铁锹、锄头、高尔夫球棍等带有金属的物体扛在肩上高过

头顶。

2.

在市郊地区,最好躲入一栋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也可躲进有金属车身的汽车内。

3.

在稠密树林中,最好找一块林中空地,双脚并拢蹲下;在大树下躲雷雨是极不安全的。此外,不要在高楼烟囱下、地势高的山丘处停留,以

防不测。

4.

在山间旅游,如路遇山洞也可进入避雷。

5.

打雷时,最好不要到湖泊、江河,海滩等处钓鱼和划船,也不要去游泳。

6

.打雷时,在平坦的开阔地带,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或开拖拉机。

7

.打雷时,在室内相对比较安全,但要紧闭门窗,防止危险的侧击雷和球形闪电侵入。

(四)洪水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

呢?

l.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

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

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

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四、青少年要不断增强维护安全的责任感

地震逃离正确方法范文第3篇

生活中有太多与生命相关的事件,这些都可以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生命教育的教学素材。例如近年来连续发生的自然灾害:汶川大地震、动车追尾事故、日本海啸事件等等,让多数人失去了生命、让多少孩子失去了父母、也让多少父母失去了孩子、还让多少年轻的生命从此变得残疾……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薄弱的,生命也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通过回顾这些大灾大难,缅怀那些逝去的同胞,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生命是宝贵的,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放弃生命。并且,在同胞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能拉一把是一把。正如佛家所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另外,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残害生命、亵渎生命的事件,都可以作为思想品德课生命教育的反面教材。例如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酒后驾车撞人事件、吸毒事件、惨无人道的枪杀抢劫事件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鲜活的例子,有的是因为一时的冲动、失去理智而犯下了滔天大错;有的是不遵守交通法规、酒后驾车酿下大错;有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陷入无法自拔;还有的是被金钱利益多蒙蔽心智、丧尽良心,犯下死罪……这些活生生的、充满血腥与泪水的例子,深刻地告诉我们要理智理性,要遵纪守法、珍惜生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列举这些例子进行生命教育,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生命的重视;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让学生明白人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残害生命、伤害他人,这样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的下场。总之,通过生活中的这些真实事件,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思考生命,并树立起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正确生命价值观。

参与实践、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意义

生命不仅是“活着”那样简单,人在一生还应该让生命变得有价值、有意义,这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境界。单凭课堂上的理论讲解、举例说明,还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有价值的生命、怎么样才算是精彩纷呈的人生。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还有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去,用行动去亲身体验生命的真谛。

例如在学习了《生命只有一次》这一课程之后,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宣传生命教育,让更多的人懂得珍惜生命。比如可以让学生加入到交通协管队之中,戴上小红帽和小红袖,指引路人尊重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绿灯;也可以学生到校外去,开展一些与珍爱生命相关的“远离香烟、亲近健康”、“拒绝、珍惜生命”、“文明驾驶、拒绝喝酒”等公益宣传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还可以将已学知识传递给其他人,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形成一种“全民生命教育”的社会氛围。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生命,还可以教导学生一些日常必备的自我保护措施和自救方法。例如遇到地震、火灾等,学生们应该如何疏散、逃离教室?在车上遇到暴雨或其他突发状况时,应该如何自救、逃生?

地震逃离正确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教学模式 英语课堂教学 The Taiwan Earthquake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已逐渐成为教学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中学英语教学方法从教学认知逻辑的角度出发,可细分为讲述法、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启发教学法、图例教学法等。要使这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发挥效用,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出发,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原则出发,从“一切为了学生而教”的目的出发,教师必须针对教学中学生的实际反应和需要,既对各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又对既定的教学方法作及时调整。换言之,在英语教学中,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绝对的主导方法,也没有哪一种教法是一成不变的,认为一种教学方法有效即应可用于所有范围是错误的。没有一种教法是通用的,是达到特定教育目标的唯一途径。灵活地运用英语教学方法并不断地创新,正是英语教学方法的活力所在。笔者以牛津英语The Taiwan Earthquake一课为例,对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作说明。

一、创设真实的情境或者准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观察和思考兴趣,导入新知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有效地获得相应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展示鲜明的教学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由形象感知变为抽象思维的理性顿悟。首先,可以运用游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育手段,创设直观情境,在现代教学设备如音响器材、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日益完善的今天,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创设鲜明形象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认识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启发学生的认识。从具体生动的表象开始,发展到理性的认识,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新知识。最后,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增添趣味性。如在此课教学的导入新课部分,就可采用这种教法,课堂教学节录如下:利用多媒体播放地震发生时人群慌乱地四处狂奔,教师提问:地震时人们周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玻璃震碎,墙体倒塌。教师问:人们慌乱的表现有哪些?学生回答:人们尖声惊叫,不知所措,四处狂奔。响声和震动结束之后,被困的人们该如何取得援救或者自救。请大家翻开书本第六单元Reading-The Taiwan Earthquake。

创设情境,决不单单是指借助多媒体或音响设备展现出的历史图片或视频。我们还可以用语言表述加以展现。例如,在本课中教师可以朗读相关词句:I don’t know where I was.I even don’t know if anyone was around me.It was dark around me.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语言功底、行为表演、媒体操作等能力提出了要求,同时,教师也要特别注意控制和调节情景复现的过程和节奏,并适时进行总结。大体来说,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形象丰富的知识点的教学。例如,惊心动魄的地震场面。在此节课中,除导入新课部分用此方法外,在让学生回答和复述课文段落知识点上,也可应用多媒体展现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们在地震来临时的各种应对。

二、利用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任务型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进行的教学,强调“在做中学”。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施教,使学生感受成功,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任务型课堂教学就是把课堂活动任务化,以任务为核心,设计教学步骤,所以“任务”设计的质量的高低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设计的任务应具有挑战性,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学以致用的任务。例如,在教学A Survivor’s Home Page-The Taiwan Earthquake一课时,笔者围绕逃生这个主题,设计了以下任务;1.Find out where Timmy was before the Earthquake.2.Where was he after the earthquake ended?3.what did he do?4.How to survive an earthquake?

地震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如果学生掌握一些自救措施,就能在生活中有效减轻地震带来的恐慌和它所造成的伤害。因此,笔者设计了上述任务,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解决真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中用”的目的。此任务的实施步骤如下:

在完成任务之前让学生看一段介绍Timmy在购物中心的录像片段,观察他的所在位置,从而为完成这一任务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二“被困在何处”,笔者让学生4人一组进行有针对的讨论。学生在完成前两项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录像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People were running wildly,running in all directions”等方面进行讨论,进而完成任务三“What did he do”。第四个任务是“如何安全逃离地震现场”,学生结合课文所学到的知识和一般性常识找出应对措施。通过完成此项任务,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地震发生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何才能安全逃脱现场。笔者将学生讨论的结果总结和整理如下:1.stay in the open air without any big objects.2.keep calm.3.hide yourself under a strong object.4.try to find some help.

三、适度穿插展现教师基本功的讲述法,发挥教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启发和调动学生接受新知识,扩大知识传授的容量。

讲述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及其艺术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在语言能力方面下一番工夫,其次是努力将文章素材口语化,做到通俗、形象、流畅和简练,以自己的“口才”,使学生掌握知识,活跃思维,提高认识,这是新课改之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方法。由于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今天,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落伍。笔者认为,在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尤其是在学生比较难理解的语法概念的教学中,讲述法依旧是最基本、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对课文中阐释比较清楚的语法知识,可以适度减少教师对具体语言结论的直接讲述,运用其他方法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讲述calm这个词时,不仅先要讲清楚它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形容词,而且要列出情景造句:We should calm down since we are still alive.(形容词)We should told ourselves to calm down.(动词)(=calm ourselves),be/keep calm.这些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掌握。对于alive也可以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具体如下:

We know we are still alive.

There is a person alive.

Who is the greatest man alive?

Who is the greatest living man?

The Sun is important to all the living things.

(alive常用作形容词,作表语成分,但也有做补作语:At last,they found the person alive.)

教师讲解:1.alive常用作后置定语修饰名词,living则可以作前置定语。2.alive做表语形容词,用在Verb to be后面。living既可以做表语形容词,又可以做定语形容词,可以放在修饰的名词之前,也可放在名词之后。3.就使用场合而言,alive大多用于人或者动物,用作比喻或强调时也用物。例如:The city was all alive by the time we arrived.(我们到达时城市非常热闹。)另外,可以结合课本讲述live,life和lively的用法、区别和联系的知识,这样既实现了教学目的,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四、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多运用问题探究法,以严谨和科学的态度构建探究问题的整体层次框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究为动力,把问题教学法和探究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启发或争辩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主动性的问题探究法已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推广,这种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它既可以用一组问题解决全课的教学任务,又可以用几个问题解决部分的教学任务,既可以用问题形式教学,又可以用一两个问题突出重点。例如在寻求援助的过程当中,1.Did people hear Timmy at first?Why?2.What happened at last?既可以应用于新课教学,又可以应用于复习教学。要注意在运用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特点,精心设计问题,以严谨和科学的态度构建探究问题的整体层次框架,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到彼,形成递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例如本课中,Timmy在地震中被困在砖块石头底下,他怎样脱险是重点。在教学中,笔者利用问题探究法,突破重点,步骤如下:1.展示地震时主人公的位置(购物中心),地震后的可怕情景。不清楚有多少人员被困,给救援带来很大困难。2.主人公并不清楚自己被困何处,不知道救援是否会到达。3.主人公没有足够的食物,不知道能否支撑到援助到达。4.救援队没能听到主人公Timmy的呼救声。5.换做是你,你该怎么做?问题如下:

1.Where was Timmy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2.What were people doing when pieces of bricks and glassess were falling down?

3.Where was Timmy trapped?What was around him?

4.What did Timmy have?Did he eat it all?Why?

5.Did Timmy shout for help?

6.Did people come to help him out at first?Why?

7.What did Timmy see at last?

8.What were those people doing at that time?

9.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immy?

五、开展课堂讨论。

学生都认为Timmy很幸运,在地震中幸存了下来。

以上是笔者上此节英语课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地震中我们该如何逃生,要快速,但是不能慌乱,不能没有目的地乱跑。(在家、在学校、在其他场所和在户外)

地震逃离正确方法范文第5篇

造红薯烧酒,先要将红薯蒸熟,倒在大脚盆里降温,捣成烂糟,加入糊粮酒和饼药搅拌一通,搁在瓦缸里发酵个把月,这才舀到灶上的大铁锅里,用盖锅扣住;然后在灶边摆两条长凳,凳上放置冷凝缸,缸壳是双层的,内壳和外壳之间有一指宽的夹缝,外壳靠近缸底是茶壶嘴,另一头是拳头大的汽孔――盖锅上也有这样的汽孔,两个汽孔用一根胳膊长的木筒相连;接下来,缸内盛满冷水,灶下生火,大铁锅内产生的蒸汽通过木筒进入冷凝缸的夹缝,就会被那一大缸冷水凝成酒液,从茶壶嘴源源流注。那头是带馊味的红薯糟,经过一个看不见的内部世界,这头出现了香香的烧酒,小男孩拉尿一样淅淅沥沥,多么神奇呀!

在乡下,造红薯烧酒前后经历那么长的时间,动用那么多物什,算得上一项大工程,一家人都要出力。红薯储藏在镇郊茶山上的地窖里,父亲负责把红薯从地窖起出,挑回家。母亲,我们家的美酒工程师,把其余事务统统揽下,也派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任务给我们三姐弟,主要是挑水、烧火蒸酒和把红薯捣成糟。捣糟是一项快乐的工作,我们往往是一边捣,一边挑选金黄色的红薯心当点心吃。烧火蒸酒的时候,冷凝缸边上会放一只调羹,当茶壶嘴有头子酒流出,就要不停地品尝。尝酒关系到酒的品质,非同小可,必须母亲亲自把关。我太小,不会喝烧酒,却喜欢尝酒,喜欢学着母亲的样子接半调羹酒,嘬入口中,咂巴咂巴,品味厚薄。头子酒薄得像白开水,等到它逐渐变厚,变成好酒,就用腹大口小的鸡公坛来接,一坛一坛接去倒进大酒缸。等到酒味明显变淡,就叫它尾子酒。头子酒和尾子酒不入大酒缸,另外盛起来给父亲喝。出了尾子酒,蒸烧酒的工程就算结束了。

除了吃红薯心,除了尝酒,对我来说,造红薯烧酒没有别的乐趣了。

但造糊粮酒不是这样,从头到尾,从开始兴工到一缸糊粮酒边卖边喝消耗殆尽,我是一路吃过来!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孩子们的零食通常只有冷饭。我们玩耍回来,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从鼎锅里抓一块“焦锅”充饥――鼎锅是生铁铸成,用鼎锅烧饭,贴着锅底的饭往往会烧焦,因此叫做“焦锅”。一块“焦锅”,带着焦香,就足以叫我们惦记,家里造糊粮酒,又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欢乐啊。

糊粮酒,原料是糯米,第一道工序是洗米蒸饭。当母亲用甑子把糯米蒸成熟饭,我就用井水打湿手,掏一大把烫乎乎香喷喷的糯米饭揉成团,当粑粑吃。接下来,母亲把糯米饭倒入瓦缸,把饼药捣碎化在水里,浇洒上去,把饭拍实,中间整出一口尺把深的小井,任其发酵。夏则一两天,冬则三四天,井底会渗出头子酒――红薯烧酒的头子酒是次品,糊粮酒的头子却是极品,论量,只有一小杯;论色,金黄透明,极似蜂蜜;论味,我的舌头虽然知道,却无法说出来,那是怎样的美味呢,极甜极甜,却不腻喉,比蜂蜜更叫舌头着迷,称之为玉液琼浆也不过分。第一个尝到头子酒的多半是我,因为我每天要去察看好几次。发现头子酒,我先尝上一调羹,然后就大叫:“出酒了,出酒了!”一家人欢欢喜喜都来尝,一人一调羹。那口小井名副其实,糊粮酒会源源不断地渗出――此时糯米饭变软变湿,成了糊糊,叫做糊粮,其中渗出的酒自然就叫糊粮酒。尝过头子酒,我们三姐弟争着去挑井水。我们那个小镇有两口水井,一口在镇北马路边上,离我们家一里路,另一口在镇西石山底下的洞穴里,离我们家两里路,下井还要走又长又滑的石级,一不留神就会摔跤。我们三姐弟都愿走远路去挑洞穴里的井水,这水清澈冰,方圆数十里是有名的。我们挑水回来,母亲就用竹箪舀上两箪倒入酒缸。糊粮加水,变得更稀,沼泽一样半是泥半是水,母亲把小井扩大,埋入酒■(竹编的形似厨帽的滤酒器),就可以从酒■中舀取地道的糊粮酒来喝来卖了。奇怪呀,加了井水,头子酒的浓甜变成一种甘洌的清甜,却没有水味。

糊粮酒不醉人。母亲平素滴酒不沾,心情好的时候,也会拿过父亲的酒杯抿一口。我们三姐弟有事没事舀一小杯,当饮料喝。等到酒■里的酒浅下去,我就开始吃糊粮,这是甘甜可口又能填饱肚皮的好东西。一直要到酒■见底,糊粮变成寡淡无味的酒糟,拿去喂了猪,一缸糊粮酒才算彻底完成使命。

我们家的酒虽然对外出售,却从来不在门口挂招牌,也不拿到集市上去。我担心没人来买酒,母亲微笑着说:“哪些人的酒酿得好,喝酒的人都知道。”我说:“我们家什么时候有酒卖,他们怎么知道?”母亲还是微笑着说:“喝酒的人鼻子灵,从街上走过去,哪家酿了酒全闻得到。”事实证明母亲是对的,每当我们家造出红薯烧酒糊粮酒,买酒的人就会陆续到来。

买酒的人当中,最有意思的是一个乡下老头,我们家叫他“爱喝糊粮酒的老头”。我们镇上三天一集,逢农历三六九赶集。每到集日,中午时分,这个老头总是准时来到我家,买一角钱糊粮酒,当场就喝。糊粮酒五角钱一斤,一角钱只有二两,他不是一口喝掉,而是坐在小板凳上,用一个油炸花生团――也是一角钱一团――当做下酒菜,耗上半个小时,慢慢地嘬饮,慢慢地咀嚼。谁都看得出来,他故意要延长这美好的时刻。当你看着他半眯双眼,喝一口酒又吞一下喉结,小小心心地从花生团上将花生米一粒一粒剥下来送进口中,运动腮帮,就会觉出这种享受在他来说,简直是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一桩大事。

那时候,镇上卖酒不兴用秤,都用一斤一杯的长耳竹杯做量器,你买几斤就给你舀几杯。也就是说,你一次至少要买一斤。二两二两的买的,只有这个老头,二两二两的卖的,只有我们家,专门卖给这个老头。之所以能开特例,因为我们家有一只不多见的小搪瓷杯,小巧玲珑,专门用来打酒给人尝,一杯刚好是二两。

这个无比抠门的老头偏偏爱占便宜,每次来买酒都要拿出大主顾的派头,拉开声震屋瓦的大嗓门嚷嚷着说:“有糊粮酒吗?先尝一尝,看看味道!”初次打交道,我以为他要买十斤二十斤呢,母亲叫我打酒给他尝,我兴冲冲地用小搪瓷杯打了大半杯给他(一般人我只打四分之一杯甚至五分之一杯);他喝一小口,眨一下眼睛,将余下的一饮而尽,赞了两声:“好酒!好甜!”然后就很正式地说:“我买一角钱,就在这儿喝。”老头尝了差不多一角钱的酒,才买一角钱!我感觉上了当,夺过杯子不理他。母亲也挺为难:“一角钱怎么卖呀?长耳竹杯是一斤一杯的。”老头满有把握地说:“你这个小杯,一杯刚好是二两,一角钱,不信你去试一下!”母亲拿水试验,果不其然,五小杯水刚好装满长耳竹杯。这个老头衣着邋遢,眼屎巴渣,眼力却是如此精准!母亲没有话说,亲自给老头打了满满一小杯,倒在碗里,拿小板凳给他坐。

万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我们这里曾发生过的一件凶杀案:2010年3月23日7时20分左右,正逢上学时间,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实验小学门口,一名中年男子手持砍刀,连续砍杀13名小学生,其中有8名学生死亡,5名学生受伤。据电视新闻报道,凶手是一名被辞退的社区诊所医生,疑似精神病患者。这件事曾在同学们中引起很大反响,我们在痛恨歹徒残暴的同时,也在想:如果碰到歹徒行凶或发生地震等突发事件时,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

福建 李 强

李 强同学:

你好!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若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自救行为或逃离现场,常能获救,或避免死亡。专家认为,要防范在突发事故中受到伤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训练,提高素质。人们遭遇突发事件时,不同的人心理反应是不一样的,心理素质较好者,也会感到紧张害怕,但大脑清醒,肌肉有力,反应敏捷,行动有力;心理素质不好者,如平时胆小怕事者,见灾难临头时会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不知赶快逃离,最终招致危险。人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方式,既与个体特征有关,也与平时训练有关。因此,平时加强对突发事件应付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对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进行这种训练,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正确判断,果断决策。突发事件发生后,可先进行几秒钟的思考,对危险的来源、性质和正确的应对方式,迅速作出正确判断。例如,在南平凶杀事件中,犯罪嫌疑人郑明生用砍刀杀害学生,不同于爆破瞬间发生,防不胜防。他的连续砍杀,有一个此起彼伏的过程。低年级小学生完全可以迅速躲闪和疏散,高年级学生可以就近取材、联合抵抗。最佳的选择,只能以较小的人身伤害赢得生命。只要学生组织起来,就不可能连砍13人。又如球场骚乱,若毫无目的地随人群奔跑,往往是挤压踩踏死人的重要原因,正确的方法是尽快逃离人群。若已被卷入人群中,应双手抱胸,两肘朝外,以此姿势来保护肺和心脏不受挤压。再如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厕所等有承重墙的地方,因为在这些空间较小的地方,建筑物的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第三,保持理智,机智应对。我们在外出时,一定要多加小心,保管好自己的钱和物,一旦被坏人抢劫,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冷静观察双方力量的对比,在自身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可以大声呼叫,奋力反抗,全力保护自己的财物。如果对方人多势众并持有凶器,不要进行无用的反抗,先把钱物给他,记住坏人的特征(身高、相貌、口音、车的颜色、车号等),想办法向人多的地方逃离。然后拨打“110”报警。如果被歹徒绑架或劫为人质,要机智应对,与歹徒周旋,别激化矛盾。尽量把自己的处境和自己所在的地点通知给家长和老师,等待公安部门的解救。

第四,坚定信心,忍痛自救。心理上有高度生存期望,常能使人忍受巨大的伤痛和极其困难的处境,奇迹般地存活下来。要坚信自己能自救或获救,发挥自身的巨大储备能力,有效地应付当前的困境。总之,要忍受眼下最大的痛苦,自救行为要一直进行到获救为止,等待生命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