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发展 分析

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可知,只有绝对的不平衡,而没有绝对的平衡。各个地区间由于受自然资源、经济政策、地方政府能力、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及经济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在同等发展阶段条件下,中国地区间存在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状况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要明显高于正常发展状况。目前,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特点。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资源供给与占有失衡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出现了一批包括深圳、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在内的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区,这些经济发展区在改革开放期间逐渐具有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特色,而另一方面,虽然我国中西部地区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巨大优势,但在经济发展阶段,只能充当供应能源原材料的角色,将当地的大部分自然资源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仅有极小的一部分资源用于地区自身建设。

(二)利益分配失衡

虽然中西部地区将大量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但是该地区并未分享到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所取得的经济增长成果。

(三)人力资源投入失衡

现代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十分重要,要想提高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必须以提高和积累人力资本为前提,由此可知,人力资源的投入将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发展空间产生直接影响。

(四)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

由于审批制度不完善,判断标准不明确及市场体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而由此带来的严重恶果主要表现为社会大规模、企业小规模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使得大量的基础资源被浪费,严重影响了产业高级化的发展步伐,不良竞争也导致经济效益直线下滑,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现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到改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的应对措施

(一)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打破地域和部门间的限制,全面贯彻“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原则,大力促进城市和地区之间的“三联动”,即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和市场联动,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实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跨区域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产业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应以优化政府和改革为中心。对政府的横纵向权力结构进行改革完善,通过法律、组织等方面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约束,从而有效解决行政区经济所带来的弊端。以联动发展之路带动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对区域发展规划进行统筹管理,构建完善的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出口导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让使其参与国际竞争及合作的主力军地位得到完美体现。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较为发达,它承担着为其它地区输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重任,同时该地区是全国水陆运输网络的中枢,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全面贯彻“东引西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对传统工业技术的改革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同西部地区的现实状况相结合,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和南水北调等开发策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影响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及商品交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产品价格较低,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较高,二者之间存在不等价交换现象;另一方面是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基于此种情形,应打破区域间的封锁限制,使各地区间形成一个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而对资源价格体系进行理顺,让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

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三、结语

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中,我们还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只要我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卓元.中国经济从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效益[J].商业研究,2010(4):45-47.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江西省;区域物流;地区经济;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not go without the progress of logistics, logistics industry is the link of national economic, it's a booster and a cornerston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developing area, Jiangxi is incomple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The undeveloped logistics is a restriction toward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improve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article stands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Jiangxi, finds out the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Jiangxi regional logistics and economic status, formulat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Jiangxi provinc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economy, making a contrib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xi.

Key words: Jiangxi province; regional logistics; area economics; status; measures

在当今社会中,进行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经济的建设离不开物流的保障和支持,物流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个大背景下,江西应把握机会,顺应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物流发展水平,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1 江西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1.1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1.1.1 提高区域经济活动效率和水平

区域物流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就像传送带,承上启下。其运作方式如同一部搅拌机,把区域内产品与服务迅速整合与消化,加速流通,创造产品的时间与空间效用,让物流真正做到在合适时间、合适地点将合适产品交到合适的顾客手中,提高区域经济活动效率和水平。

1.1.2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江西各种产业已明显处于饱和停滞状态,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和古板,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关联性产业,它的发展将很好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先发展带动后发展,实现共同发展的良好状态。

1.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

在经济生活中,物流必然是经济发展的坚定追随者,二者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物流是实现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的必要因素,物流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大分工,促进区域市场活力,从而使之与区域经济相互协同、相互依赖。

江西地处中部崛起的战略咽喉地带,然而经济发展仍不尽人意,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还滞后于周边省份,说到底,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物流运行水平低下,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意识淡薄,物流与经济协同度不高。所以,必须要提高企业、政府和个人现代化物流意识,加强物流现代化建设,提升物流运行的质量与水平,促进物流与经济的协同,将产品与服务更好更快地投入市场,增加市场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经济更具有活力与竞争力。

2 江西省区域物流与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区域经济现状

2.1.1 工业增长明显

201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 911亿元,增长19.1%;全部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8.4%,较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江西工业的增长有利于政府增加税收,改进民生,加强基础性建设,从而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1.2 农业稳步发展

2012年江西省粮食总产410.56亿斤,创历史新高。且江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农民生活显著提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江西农业的稳步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积极性,为江西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为江西的发展免除后顾之忧。

2.1.3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2012年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金融业增长20.3%;旅游业增长35.2%。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江西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很好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2.2 区域物流现状

2.2.1 物流业发展迅速,涨幅较大

2012年,全省物流业发展迅速,社会物流总额为

33 856亿元,较上年增长27.6%。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江西物流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快,对优化江西产业结构,促进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会越来越高,一定能很好承担起江西经济发展需要乃至中部地带经济崛起发展的需要。

2.2.2 物流运行效率提高,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显著

2012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2 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9.2%,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说明江西省物流运行效率提高,且逐步走向成熟。

2.2.3 物流创造的增加值增长迅速,但物流运行效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物流供不应求

2012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759亿元,现价增长24%。但是由于物流现代化水平低下,体系不健全,导致物流运行效率不高,资源不能得到很好利用,导致物流需求供不应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3 江西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3.1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

物流在我国发展与研究时间较短,企业对现代化物流认识不强,物流运行方式比较传统,现代化水平落后,信息流通不畅,效率低下,导致企业物流运行成本较高,资源严重浪费,企业利润低下。

2.3.2 缺乏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作为新兴行业,对物流的引进与研究时间较短,政府、企业、个人对它的认识不强,由于物流是个低门槛行业,人员素质不一,从而造成中高端管理人才缺乏,造成招工难,难招工现象。

2.3.3 物流设施建设分散,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

江西地处中部,多以山地地形为主,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成果显著,当自身的地理环境导致基础设施难以形成一个网络,不能连成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流的发展,从而导致物流水平明显滞后周边省份。

2.3.4 物流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低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还不完善

物流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江西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还很低下,物流与经济协同不足,不能很好把物流的作用发挥出来,使之与经济合二为一。

3 利用区域物流发展江西地区经济对策

3.1 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推动物流科学与良性发展

经济的平稳发展要求物流不断的进步。传统的物流观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物流观必将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流。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现代物流观,推动物流科学与良性发展,这就要求:

3.1.1 政府要树立现代物流的意识,重视现代物流的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大背景下,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不容忽视。物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政府应该重视现代化物流发展,要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有效结合,加快对物流基础性建设与产业改造和升级,从而使之能更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1.2 企业要增强物流现代化

物流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现代化的建设,物流企业现代化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效率,降低社会成本,降低资源消耗,促进社会分工,拉动经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3.1.3 个人要摒弃旧的物流观念,正确认识物流,更好地在物流行业上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对物流要求越来越高。物流涉及行业广泛,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旧的物流观念已不适宜个人的发展,物流业对个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个人在物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更好在物流行业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3.2 利用区域物流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3.2.1 利用区域物流有效改善江西省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江西经济发展作用至关重要。江西是农业生产大省,江西农产品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比较发达,但是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效率低下,产品运行不畅,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区域物流建设,从而,更好促进江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3.2.2 利用区域物流有效改善江西省工业产业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江西省工业尚不发达,有待提高。良好的区域物流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创造很好的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很好地保证工业的正常进行,产品的顺畅流通,促进工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3.2.3 利用区域物流有效促进江西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还存在明显不足,物流还存在一些缺陷,保持良好的区域物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三产业顺畅进行,促进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与升级,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际经贸关系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自己范围内专门划定一个或多个区域,在其内部实行比其它地区更加开放的政策和减免税收等优惠措施,建立高效能的管理系统,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以此来吸引外资和技术的投入,并带动整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城市经济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对区域经济、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与作用力。城市经济开发区在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以及规模、速度上都显示了强大的影响效应与辐射功能。创办城市经济开发区是我国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的战略举措。我国作出设立经济特区和城市经济开发区的战略选择,其目的就是要吸引国际资本,参与国际分工,引进世界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发展我国经济。

关键词:开发区发展环境

城市经济开发区的整体概述

城市经济开发区,是指以较具经济实力的城市为依托,在其交通便利的地方(港口或海陆空交通枢纽)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一些特殊的经济政策,用减免关税,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等优惠方式,发展贸易和转口贸易;利用国外资金或技术,发展加工业或其他经济事业,以增加就业和扩大出口,赚取外汇,引进先进技术,达到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这种特定的经济区域,我们称之为城市经济开发区,很显然,城市经济开发区的概念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涵义:

1.城市经济开发区以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为依托,具有自己的核心城市。

2.城市经济开发区是以实行一定经济开放政策为特征的特定的经济区域。

3城市经济开发区市场运行的主体应该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化企业。

城市经济开发区是吸引外资投入的密集场所。同时城市经济开发区也是我国经济全面发展与局部先行一步的统一体。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兴建更新了城市建设的传统观念,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都被作为工业项目的附属与配套设施,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则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建设,首先进行水、电、路、通讯等设施的开发与建设,使其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以此来吸弓}国内外资金和项目的投入。城市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程序打破了城市建设的传统观念,理顺了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也为其它城市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投资环境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城市经济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同时又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城市经济开发区设立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作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进行企业经营机制、人才管理制度、社会化支撑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及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试验,以产生新思路、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和符合科技发展自身规律的科技体制和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植示范样板,提供成功经验。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大规模兴建对加速全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具有战略意义。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兴建不仅是一个政府扶持下的工业化运动,也促进了全国城市化的进程。从事农业的人数减少,一部分农业用地转向以工业为主的领域,这是一国经济走向繁荣的表现。目前,我国农业人口仍然高达70城市化进程的滞后造成了土地利用的不经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产业结构推移过程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限等一系列后果。现在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大量出现,则是继乡镇企业之后我国又一次工业化、城市化热潮。开发区通过非农占地,招商引资,从而扩大了老城镇的发展空间,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增强了城市的综合功能。农民转让土地的收益,为其开辟第二、三产业创造了条件。开发区集产业开发、商贸经营、文化和生活设施为一体,随着开发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势必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从而推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把开发区建成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新型城区,推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城市经济开发区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开发区除了自身经济高速增长对当地所做的贡献外,对母城和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开发区的现状

我国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分布、区位特征具有明显的沿海倾向性和经济中心趋近性。从大的区位来考察,其分布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我国城市经济开发区约有80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约占15,西部地区仅占5.从小的区位来讲,几乎所有的城市经济开发区都集中在交通便捷,靠经济中心、自然条件好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开发区集中在沿海并依托区域经济中心的特征,表明开发区今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推进和宏观经济水平的稳步上升。

现在,我国城市经济开发区的性质级别基本上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不同级别的开发区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府对开发区的支持上。国家级城市经济开发区是国家为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实施的需要而设置的,因而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中央政府的长期政策倾斜。中央一般采取资金与政策交互支持的办法,诱使开发区良性发展。使国家级城市经济开发区完整的规划得以循序渐进并具有良好的远景。而省市一级的城市经济开发区,由于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权力弹性有限,因而地方政府对开发区建设的推动力较小。因此,我国目前城市经济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地方型城市经济开发区上。开发区类型的广泛性是我国城市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内容创新的体现。但类型的纷繁复杂将使开发区的建设难以形成统一的策略。

苏州、深圳开发区以其独有的投资环境优势,在国内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方面,一直走在前面。首先他们有着完整的产业链配套环境,以苏州开发区为例,其许多产业已经形成产业链,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非常健全,而且每个环节都有若干企业在合作和竞争,这对吸引外资而言,是十分具有优势的环境因素。如在电子计算机行业,台湾最大的8家笔记本电脑企业中的6家以及大批零部件厂商都己经进入苏州,外

商在苏州生产笔记本电脑可以在当地采购到笔记本电脑95的零部件。据台湾明基电脑公司的资料,一大批电脑配件厂商已追随明基公司到苏州及周边地区投资,目前在苏州及周边已经有了600多家供应商。深圳开发区在鼓励大型中外企业发展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并鼓励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通过许可证贸易、零部件采购、OEM、委托加工等形式使许多中小企业与大型跨国公司形成服务、配套关系。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在深圳开发区形成规模经济,并产生集聚效应,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环境因素。其次他们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圳开发区在区位环境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圳毗邻香港,港深两地已实现24小时通关,两地合作非常紧密。深圳的蛇口和盐田港成为当地、乃至全国货物进出的两大重要港口,这对出口型外资企业而言,是极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并且目前已有800多家大型跨国公司总部设在香港,因此,深圳便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内地的桥梁。深圳开发区在吸引外资方面,尤其注重发挥这种区位优势.苏州开发区的区位优势亦十分明显,它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距上海仅90公里,到南京200公里。通过沪宁高速公路,到上海1小时,到南京2小时。同时,苏州一上海是海关总署批准的全国三条绿色通道(直通关)之一,通关简捷便利,上海到货可直达苏州通关。还有他们注重保护知识产权。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企要求保护知识产权的呼声渐高,尤其对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深圳市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十分注意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并先后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等六部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法规和条例,有效地以法律形式保护了企业的知识产权。这对深圳开发区吸引外商投资来说,形成了环境优势。苏州、深圳开发区外商投资环境除上述优势因素外,还有很多其它的环境优势,如人力资源市场非常便利和灵活,尤其对深圳开发区来说,其劳动力市场已形成立体的层次结构:既有科技管理人才的供应市场,也有很多技术工人的劳动力市场;在优惠政策方面,也较为灵活。苏州和深圳开发区是我国比较典型的两个开发区,可以是我们发展我国城市开发区的楷模,我们在对于其他开发区的发展上可以借鉴它们的经验,但它们独特的自身优势又是我们无法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应该补长取短,充分发挥各个城市开发区的特色,有利于它的发展。

优化我国城市经济开发区结构的主要措施

我国城市经济开发区是对外开放的产物,但它同时又是对外开放走向全范围、全方位格局的一个过渡阶段。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城市经济开发区势必要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推进,逐渐演变成经济特区,我们优化和评价其投资环境,就是为了使开发区更快、更好地良性发展,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的城市经济开发区在其实际运作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其微观投资环境的改善,也大大延缓了我国整体宏观投资环境的形成,必然会发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停滞效应。因此,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些在宏观和微观领域中出现的问题,进而优化宏观和微观投资环境就显得日益重要了。

①在结构调整中迅速扩大经济总量。结构调整具有量与质的双重规定性,对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开发区来说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重点、不同的措施,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但对我国几乎每一个城市经济开发区来说,其结构调整都必须和扩大总量结合起来,以量的扩张带动结构调整,以结构的调整来推动量的扩张。一定的经济总量是结构调整的载体,没有一定的经济总量,结构优化就成了无源之本.同时,又要通过调整来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增强经济实力。扩大经济总量最根本的是扩大利用外资的总量,但在目前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下,我们也应该把吸引国内资金放在重要位置,面向国家各部委办、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招商。

②调整外资来源,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外资一直以港台投资为主,其资占大多数。十多年来,港资遍布全国各个地区、各个行业,投资项目超过16万个,投资额达1029亿美元,占内地实际利用外资的56.同样,目前绝大多数开发区港台投资也是外资的主要来源,由于港台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这样的外资来源就决定了开发区的外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的局面。开发区要在全国外资城市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的优化与评价调整中作出大的贡献,就要借鉴其他国家,如新加坡等国家吸引外资的宝贵经验,实现外资来源“多国化”。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跨国公司集中了巨额资金,技术水平很高,管理现代化。我们应在继续巩固扩大港台、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招商的基础之上,主动向欧美拓展,加大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来区投资的力度,更多地引进外资大项目,使开发区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

③调整投资方式。目前开发区外资企业以合资、合作、独资为主,这样的投资方式显得过于单一。我们可以偿试拓展利用外资的方式,比如:对那些规模大、投资额度大、技术复杂、设周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我们可以采用BOT的方式利用外资;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在条件允许时,偿试发行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特别是在目前开发区吸引外资整体思路转变的背景下,此举更具现实意义。还有,在开发区经济高速增长,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应该加大举借外债的力度来利用外资。解决地区区域结构、资金到位率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④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二是开发区的特点和优势,如港口、淡水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则最适宜于发展大运输吞吐量、大用水量的工业:三是开发区如何为其依托城市的结构调整服务;四是开发区已形成的产业基础。根据这些因素,编制开发区产业导向。再根据产业导向实行定向招商,增强结构调整的有效性。以上就是针对我国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具体问题而提出的优化。

结论

该文通过对城市经济开发区在其实际运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发展国家或地区经济为目的,对其投资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优化。同时,希望该文能对建立中国城市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桥经济

2开发区资讯

3赵丽商场现代化20__-5

4中国经济网-开发区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产业的重要性逐渐显露出来,这使得房地产产业的发展速度较之前几年有明显提升。但是由于房地产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又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提高社会经济的支柱性因素。所以,在看到房地产的优势的同时,绝对不能忽略房地产产业所带来的不可忽视的弊端,并且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完善房地产产业,在保证经济收入和道德底线的前提上,为人民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便利。

一、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浪费房地产资源

目前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房地产经济不是属于可持续发展经济,也不是一种比较节约型的经济。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存在着严重的浪费资源的现象。由于房地产开发比较多,但真正得到利用的房地产资源是少之甚少的,可以说的是房地产经济中资源利用率是较低的。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对于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率确是比较低的,这也就导致了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中存在这浪费资源的现象。

2、对环境造成了破坏

房地产经济是建立在房地产开发的基础上,然后进行相应的经济活动。在进行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由于我国的开发技术较落后,我国房地产商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意识比较薄弱的,所以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常会出现周围环境的损坏,生态环境失衡等现象。这些是由于房地产商只追求房地产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结果,从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1]。

3、忽视了可持续性发展

在房地产经济的开发和发展过程中,房地产商只注意到了眼前的利益和房地产所带来的最大化的效益,这就导致了房地产商忽视了长久的经济利益和可持续性发展,对于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在一定意义上是会导致整个的生态系统不平衡,使得整个的房地产经济发展滞缓。

二、加强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中的有效对策探究

1、和房地产资源做好相应的协调发展

由于房地产经济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资源的浪费现象,从而导致房地产资源无法进行一定额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在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需要杜绝资源浪费的现象,对于资源需要极大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样土地资源的使用才会得到很好的利用,资源才会得到很好的可持续性发展。

2、进行技术创新

在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仅仅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房地产商的配合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一低昂的技术上的创新,需要投入一定的科技。就我国而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上的支持,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这样便可以使得整个的房地产经济获得一定的竞争力,使得整个的房地产经济市场扩大。

3、加大房地产信贷管理力度

在房地产金融中,信贷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房地产信贷,在我国的银行中的贷款总额较高,因而银行必须严格按照银监会和央行对房地产信贷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对放贷事宜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批准,从而更好地防范由于信贷而带来的风险。而金融危机的出现,往往是由于信贷风险较大所导致,因而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作为房地产经济管理人员,必须对房地产信贷进行科学全面严格的管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在银行信贷中最为成熟的抵押产品就是房产,这是因为其属于不动产,但是在将其作为抵押物并借贷时,必须对其价值进行合理的估算,这是因为其价格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对信贷资产的安全带来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2]。

4、扩大融资渠道,盘活房地产经济

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而这就必须通过融资获得更大的主动权。但是我国的房地产融资渠道主要在贷款、企业垫资和销售款。正是由于融资渠道较窄,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很多房地产企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从而影响了房地产经济的管理,同时也难以抵御来自金融危机的冲击,因此,只有对现有的融资渠道进行扩大,始终将市场作为导向,通过不断的强化房地产经济管理,提高房地产经济管理水平,加大对房地产信贷的支持和审核力度,最大化的将房地产经济盘活。

三、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势

1、房地产市场日趋成熟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出现的许多的弊端,与许多急需调节的矛盾,但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上来讲,我国的房地产产业依旧处于正在上升的阶段。而作为正在上升期的企业,出现一些问题是非常正常的,而这些问题则是需要政府与房地产经营着解决的。所谓的解决,并不是指让政府与房地产经营者哄抬房价,造成人民恐慌,而是要政府用科学的指导思想与经营者的经商理念结合到一起,积极的调整和改善房地产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使房地产经济能够健康蓬勃的发展。

2、房价日趋稳定

近年来,房价的涨幅虽然很大,不仅仅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还影响到了人民的正常生活。但是尽管如此,中国的房地产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在逐步的改善。近几个月来,房价已经较之前数年稳定许多,这不仅仅要归功于政府稳定的操控和科学的理念,更要归功于日渐平稳的社会经济。只要社会经济平稳下来,就可以保证与之息息相关的房地产经济日趋平稳,再加上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房价稳定已经不是空想与妄想,而是在当代政府和社会的影响下的大势所趋。

3、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

事实上,在社会与城市的建设中,所出力气最多的并不是有钱有权的人,而是低收入的劳动力群体。他们由于所得工资较低,无法支付得起城市中的房价,无法保证自己与家人的生活质量。而政府近年来也慢慢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政府投资建设了众多楼房,虽然简单但并不简陋的地方,这样既能够使低收入人群得到生活质量的保证。并且我国的房地产事业也将会一直关注着并逐渐完善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在给低收入群体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是给人民、给政府一个放心满意的未来的建设道路,和一个更加用心完善的未来的居住环境。并且就像鄂尔多斯市一样,要注意交通与居住环境的关系[3]。

4、国家政策积极调控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发展的好,发展的对,就要与政府相结合,接受来自政府的、科学的、实际的理论指导的指挥。如果想要房地产经济发展得既快又好,国家就必须要出台关于房地产经济的政策。要加大对恶意炒房,制造恐慌的行为的管理力度,加大对房地产方面税务的管理。针对市场需求调整建设方向,积极适应人民的需求,对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加以合理的解决与利用。使企业与政府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政府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理论与政策。只要遵守国家的政策,房地产经济未来的发展一定不可限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经济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关乎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国家要适当的对其进行调控,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既要注重经济所带来的利益,又要关注民生的问题,不能一边倒,只注重经济发展而不注重社会问题。只有加大对房地产经纪的管理力度,才能使房地产经济顺着正确的道路发展,适时地解决一些存在于房地产经济中的问题,才能使房地产经济健康的发展。使房地产经纪的未来更加光明美好。

参考文献:

[1]郑醇.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2013(13):313.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产业化;信息化

农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到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经济的发展管理更是会对国家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体的自身利益。为了确保农业经济向着健康方向发展,需要对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全面了解、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让农业经济管理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由于现行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无法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互适应,导致管理力度严重不足,且执行力也明显不足,使得无法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并严重制约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2)我国农业管理体制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且缺乏系统性、完善性,导致管理体制无法满足农业的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不能更好的适应农业社会的结构调整。而在这种欠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下,很多经济活动也丧失了原有的活力,管理执行力严重不足,严重阻碍到农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3)长期以来,农业在我国都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不断流失,加之原有的农业经济体系存在的诸多不适应,导致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阻碍[1]。另外,在农业管理上,由于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缺乏,并存在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不足,使得农业经济管理无法真正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在执行力方面,由于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较为单一,且经验不足,也导致执政能力严重不足。

2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1)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近些年来,我国的传统农业得到了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而社会经济也迅速的发展起来,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而农业经济的管理理念,要真正渗透于农业经济中,还需要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在农业生产各环节,包括种植、深加工等,提高对农业产品质量的以及生产中环境保护的重视度,让农业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2)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其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农业经济管理也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让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当前,农业经济信息化规模开始不断得以拓展,并逐渐渗透于农业经济各环节中,而要将农业成果转变成农业生产力,还需要发挥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进而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并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而农业管理实现信息化,不仅便于收集、整理农业生产及农业科研方面的信息,而且可以为农业经济以及生产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农业科技得到不断的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持续性发展。3)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农业经济管理不断向着产业化发展,除了可以加快农业产品的基础建设步伐,而且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3]。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可以通过与其他产业利益联结的形式,让产业化机制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并让其标准化的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让更多的农民主动参与到农业产业化体系中来,以增强农业经济管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