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骨质疏松预防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我病区收治的2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对其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通过运动、饮食、药物指导落实预防措施;结论:科学的预防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很重要,增加防治意识,积极预防骨折,对于已发生骨折的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护理;预防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较严重的临床并发症。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严重时非暴力或轻微外伤即可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折后活动受限及长时间卧床,既加重了全身骨质疏松的程度,更易产生其他并发症,影响疾病的康复。
1 临床资料
我病区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2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61-93岁,平均年龄77岁,胸椎骨折8例,腰椎骨折13例,平均住院11天。均行X线拍片及骨密度检查确诊,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1]。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老年病人卧床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加上生活环境的改变,担心疾病能否治愈等,易产生焦虑、情绪不稳定、消极、孤独感等不良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护士应多关心病人,安慰病人,做好其生活护理,稳定病人的情绪,令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专科护理: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卧硬板床,取绝对平卧位,腰背部可予腰托带固定,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卧床期间进行四肢及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肌力,避免因缺乏运动造成骨量减少,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的程度。
2.3 常见并发症护理
2.3.1 预防呼吸系统感染:老年病人肺功能减退,长期卧床易并发坠积性肺炎[2],严重时可发生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护士应指导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每日拍背数次,可配合使用雾化吸入,促进排痰。
2.3.2 预防压疮:老年病人对皮肤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皮肤容易受损,易发生压疮。避免局部长时间组织受压是预防压疮的重点。每日检查病人皮肤,协助病人定时翻身,保护骨隆突处,支持身体空隙处。协助病人更换床单时避免拖拉推动作,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无碎屑,避免局部皮肤潮湿,使用便器时防止擦伤。
2.3.3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增加排尿,预防尿结石及尿路感染的发生。对于留置导尿管病人每日1-2次予消毒液擦拭会及尿道口,每周更换集尿袋两次,观察尿液情况,如有沉淀、结晶时,做膀胱冲洗,每周检查尿常规一次。
2.3.4 预防深静脉血栓:卧床病人每日对可活动的关节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ROM)[3],穿弹力袜,使用SCD压力泵行双下肢气压治疗,每日两次,每次30min。
3 预防措施
3.1 运动指导: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骨量,减少骨丢失,增加骨骼强度,同时还可以锻炼肌力和身体平衡感,加强身体协调性,从而降低跌倒的发生。每天应进行0.5—1h的锻炼:如站立、步行、体操、打太极拳、慢跑等中低强度的运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很有益处。
3.2 饮食指导:老年人要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及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海带、虾皮、芝麻、坚果等。适量食用含优质蛋白的瘦肉、鱼肉、蛋类等。多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戒除高盐、高糖、高脂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忌烟酒。
3.3 药物指导:我国老年人每日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000mg,在通过饮食摄入的基础上,每日应补充钙剂500-600mg。鼓励老年人适量户外运动,通过晒太阳,令紫外线作用于皮肤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4]。
4 讨论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骨质疏松导致全身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使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科学的预防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很重要,应增加防治意识,积极预防骨折。对于已经发生骨折的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杨定焯;朱汉民.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01):20-22.
[2] 邱晶.坠积性肺炎的护理体会.吉林医学.2009,8:713-714.
经过10多年的骨质疏松健康教育,大多数人已经懂得补钙不能治疗骨质疏松,而只能预防骨质疏松,这个概念已经为绝大多数家庭所接受。因此,一旦发现家人患有骨质疏松,这时就不能光靠补钙了,要想办法用专门的药物来治疗。
同样是骨质疏松,妇女,尤其是处于更年期和绝经后的妇女更容易发生。这是因为妇女在这个年龄阶段,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随着卵巢功能的下降而逐步下降。在雌激素下降带来的各种身体变化的病症中,骨质疏松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研究发现,只要给妇女补充雌激素,其骨质疏松就能得到明显改善,而且任何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都比不上它。每年有关应用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的论文就有成千上万篇,有论文报道,绝经后妇女补充雌激素同时加服钙剂,可以明显减少各种骨折的发生,使用雌激素加钙10年后,股骨颈骨折发生率下降28%;使用15年,下降40%;使用20年,则能下降55%,同时,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也下降了60%~80%。
但是,近些年有关妇女长期使用雌激素产生副作用的报道,使人们对其产生了畏惧感,关键是怕其致癌作用(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目前,国际上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多种,雌激素尽管有上述问题,但医生对其仍有所偏爱,不过在使用中更加谨慎小心了。
[关键词] 老年性; 骨质疏松症;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16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1996年11月~2009年6月我所离休老干部(以下简称“休干”)中经驻军171医院及地方三甲医院确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并参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1999年3月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学科组制)。共39例,年龄60~91岁。按年龄段分60~69岁4例,70~79岁12例,80~91岁2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治疗 目前对39例休干的治疗药物分为三类:一类为促进骨矿化药物,如钙剂和活性VitD:高钙片、罗钙全等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二类为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降钙素(益钙宁)、雌激素(黄体酮、安琪坦等)等,激素替代疗法是目前已知疗效最确切的抗骨吸收疗法,但副作用也较多,且休干配合服用者少。三类为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如依普拉芬等。治疗时,有单独用药,但我们通常联合用药。
1.2.2 高危人群的监测与家庭护理 对高危人群进行疾病的宣教,提供预测风险和评估干预措施。建立科学的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加日照时间,坚持适度的身体锻炼。对于高危老人出现无明显外因的腰酸背痛、关节长时间痉挛,或并有身长缩短、驼背时要及时进行骨密度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已患病休干加强其安全防护指导,注意不要参加剧烈活动或长时间活动;避免在黑暗中及太光滑或有障碍的地面行走;穿舒适而耐磨的鞋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
愈合:症状消失,BMD(Bone mineral density,骨密度检测)或BMC(bone mineral content,骨矿含量)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之内;好转:骨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即BMD或BMC较诊断治疗时基础上平均增加1个标准差以上;控制:BMD或BMC的测定值较诊断治疗时未有明显改变,症状消失或得以控制;无效:症状无改善,BMD或BMC值减少明显,甚至出现骨折。
2 结果
在病人的药物治疗中,0例愈合;11例(占28.2%)好转;26例控制(占66.6%);2例无效(占5.1%),其中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股骨颈骨折。在治疗的过程中仍有10例出现新发现的骨刺和颈、腰椎及其它关节的退行性变,BMD或BMC的测定值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表明一旦患有骨质疏松症,治疗相当棘手,疗效也不确切。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国内统计资料为8800万,占总人口的6.97%。骨质疏松症是骨吸收增强及可能充分进行骨形成所致。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促进骨矿化,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以达到预防病理性骨折,同时缓解全身性骨痛为目的。在我们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仅是延缓病程,缓解症状,起不到根治作用。临床治疗不彻底,患病后护理一般也较繁琐,因此我们就需从预防上着手。根据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的致病因素很可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习惯而降低甚至消除。虽然从理论上来讲,每个人随着年龄增加其骨量的减退是不可避免的,但研究表明从年轻时就注意饮食补钙,达到高的骨峰值,可减少更年期后和随着老龄的骨量丢失;运动会促进骨的发育,坚持持续适量的运动会增加骨矿盐的密度;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骨量不必要的丢失。因此对于骨质疏松在尚无绝对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消除可控致病因素,尤其是在BMD或BMC值低于1~2.5标准差的高危人群做好疾病预防显得格外重要(包括在疾病时)。具体的做法是:平时应进食足够的营养和含钙丰富的膳食,如多喝牛奶、多食豆制品等;改变不良嗜好,如戒烟、戒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品;适度、适量的体育锻炼,老年人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舞剑、做操、打门球等,同时还可以增加日照时间等。那么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就会较低;即便出现,症状也较轻,且发展速度也较慢。因此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使之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消除或减轻影响其健康的危险因素,密切监测骨密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预防或干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董进. 骨质疏松的现代诊断与治疗[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1.
[2] 肖建德. 实用骨质疏松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6.
因此,当人们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时,必须警惕骨质疏松。一是要在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骨质疏松症状。这类骨质疏松通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腰背部疼痛,如果在久坐、久立和清晨醒来时出现腰背痛就需警惕,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二是要在用药后的3个月内即着手预防骨质疏松。老年患者尤要做到这一点,否则有骨折的危险。
那么,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呢?首先要把握好综合干预原则,以改变生活方式为基础,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的内容主要包括:①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②按时就寝,避免熬夜,彻底戒烟、戒酒,同时避免饮用浓咖啡。这是因为吸烟可引起骨密度和骨强度下降,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而喝浓咖啡则增加尿钙排泄,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改掉这些不良习惯。③多做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钙的吸收。同时,活动中的肌肉收缩牵拉骨骼,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所以,患者应开展每周不少于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户外活动。④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当身心压力过大时要学放松与调节。研究表明,身心的放松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一旦出现骨质疏松症状,或检测发现有明显的骨质疏松,一方面应适当调整糖皮质激素剂量,必要时停药;另一方面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无明显症状的轻度患者可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中重度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须忌酒
陈燕琳
李师傅最近因为发热、咳嗽到医院就诊,被医生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并对李师傅进行了输液治疗。其中一组液体是头孢哌酮。李师傅输液回家后,刚好一位朋友来访,吃饭时喝了两口酒,几分钟后,李师傅就出现胸闷胸痛、心慌气短、面部潮红、腹痛恶心等症状,家人急忙向120求助,医生诊断李师傅是双硫仑样反应,是饮酒惹的祸。
双硫仑是一种用于戒酒的药物,它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使好酒者对酒产生厌恶而达到戒酒的目的,双硫仑样反应也由此得名。
许多抗菌药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它们不能与酒同服,否则引起药源性急症,甚至危及生命。这些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氨苄、头孢唑林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道最多、最敏感。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6月间在我市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非绝经期患者50例为观察组,年龄平均(38.1±6.2)岁,另随机选取50名正常女性作对照组,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相匹配。上述患者均排除糖尿病、甲亢、甲减、肾功能不全、肝硬化、长期卧床、长期服用皮质激素者。
1.2 方法 采用法国进口UBIS 5000骨密度检测仪检测坐位跟骨骨密度情况。观察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检测,对照组女性在纳入本研究时及6个月后分别进行检测。
1.3 诊断标准 骨量正常:T> 1 BUA>61.3 dB/MHz;骨量减少:T1~ 2.5 BUA 61.3~55.5 dB/ MHz;骨质疏松:T< 2.5BUA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及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骨密度的变化比较 观察组术后骨密度值较术前下降者36例,占72%,其中8例发生骨质疏松。对照组骨量减少10例占20.00%,其中2例发生骨质疏松。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 (P
2.2 观察组手术前后骨密度变化术前术后骨密度变化差数d=297.9 dB/MHz。术前、术后数据应用配对资料t检验方差分析t=3.69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非绝经期妇女子宫切除后骨丢失加速、骨量减少甚至发生骨质疏松症,与未行子宫切除术女性相比差异显著,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2]。分析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1)子宫切除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已有报道[3,4]。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分泌减少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4,5],而卵巢是产生雌激素的主要器官。子宫切除后卵巢功能减退,一方面是切断了子宫动静脉的卵巢支,使卵巢血液供应减少,加速了卵巢功能耗竭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子宫不仅是激素的靶器官,其本身也能产生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切除子宫改变了排卵及激素活性,使卵巢甾体激素的产生减少,影响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尤其是早期卵泡发育的启动,术后易发生卵泡期延长和黄体功能不全,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的惰性类似绝经状态。(2)目前已知子宫可分泌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如内皮素、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 R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表皮生长因子(BGF)、转移生长因子(T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其中多种细胞因子与骨代谢关系密切。
已知药物治疗虽能阻止或减缓骨丢失,但却不能使已变薄的骨小梁结构恢复正常。因此,对于骨质疏松来说,应是预防大于治疗。鉴于子宫切除导致骨丢失加速及钙剂对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6],术后应给予高钙饮食并及时补充钙剂。牛奶及豆制品中均含有丰富的钙,最近研究发现,大豆中还含有异丙黄曲酮,此种物质可调节人体内雌激素水平,保持雌激素的动态平衡,从而减缓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7]。
通过激素替代治疗补充雌激素也可有效地预防绝经后雌激素降低所致的骨质疏松并骨折的危险性[8]。然而,在补充雌激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不规则阴道流血,以及长期应用可能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等。2002年7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停止一项有关HRT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理由是经过5年余的严格随访,认为HRT弊大于利,HRT增加了包括子宫内膜癌在内5种疾病发生的危险。而子宫切除后去除了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增加了激素替代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国外有学者称子宫切除者为激素替代治疗的最佳适应证。
近来发现了一类在乳腺和子宫具有拮抗雌激素作用、在骨和心血管系统具有雌激素作用的新型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9]。这类药物满足了绝经后妇女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对雌激素的需要,同时又避免了应用雌激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Melton LJ,Achenbach SJ,Gebhart JB.Influence of hysterectomy on long term fracture risk.Fertil Steril,2007,29:324 326.
[2] 冯莉,李熙明,杨静华,等.绝经前子宫切除妇女骨代谢变化与卵巢功能的相关性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1)27 40.
[3] 李家福,刘永玉.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2):711 713.
[4] Sowers M,Willing M,Burns T.Genetic markers,bone mineraldensity,and serum osteocalcin levels.J Bone Miner Res,1999,14(8):1411 1419.
[5] Giske LE,Hall G,Rud T.The effect of 17 beta estradiol at doses of 0.5,1 and 2 mg compared with placebo on early postmenopausal bone loss in hysterectomized women.Osteoporos Int,2002,13(4):309 316.
[6] 刘晓芳,许良智.补充钙剂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9,2(5):42 47.
[7] 潘喜华,仲伟鉴,肖萍,等.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6,18(5):211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