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教智慧课堂

职教智慧课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教智慧课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教智慧课堂

职教智慧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课信息化教学;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教学特别注重于交互式学习,通过教师匠心打造的智慧课堂,中职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愿意用所学的知识探究新天地,自己创造开发新篇,这样的信息化课堂魅力常在。笔者近年来尝试将微课引入信息技术的课堂,让微课助力计算机教学,智慧推动计算机教学的不断向前。

一、运用“用户体验”,教学上因势利导

因为学生的特殊性,其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不同,学生间差别较大,在上课时,如何利用好每节课的40分钟,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求“微课”内容能直扑重点、击中问题所在,还要求笔者在备课时下一番苦功,运用“用户思维”来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教师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才能满足短时间内各种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备课时除了搜集好教学素材,教师将这些素材利用“微课”进行整合,根据教学重难点进行微课的拍摄,集中放于固定的“网络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自由选用。在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学习速度及学习需求不一致,在“满足各类用户”的前提下,教师的备课若是能利用微课让学生自己根据学习菜单进行“点菜”,让优生吃得饱,优生可以继续往难度较高的目标前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多次自己点击“微课”回看,直到弄明白为止。“微课”的自由点击学习,激发学生不断向上向善,重要的是葆有一颗探究的学习之心在不断摸索。

二、微课时空广阔,让学习随时随地

微课的制作指向明确,在教师拟定出重难点后,每个微课就只聚焦一个点进行素材的专项整理,让枯燥难理解的内容用信息化技术呈现出来,让学生能“一点就通”。这样“短小精悍”的微课,能使学生产生“聚焦式”的学习体验。如“奖状”的批量打印,笔者就专门制作了微课,专门讲述了如何在EXCEL表格中建立基本数据源,再在WORD中插入“域”,集中批量打印。学生如果有哪个关键环节忘了,只要打开微课多次播放,细细琢磨就能弄懂。因微课的时空较为广阔,学生可以从微课中再获自己所需的新知,让微课成为课堂翻转的支点。

三、微课用心制作,网罗可用之“创意”

对于微课的录制,需要教师下大工夫匠心打造,或是制作PPT切换或配音录制,或是利用智能手机录播详解过程。笔者采用较多的是录屏软件录制的方式,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每一个微课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新宠,每一个微课都可能引起学生灵机一动的思考及不遗余力的探索。微课的制作并非一劳永逸,因为软件不断在推陈出新、更新换代。“创意”在微课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特别关注广告、电视等媒体可借鉴的“创意”,将这些元素用在微课的设计中,能加大教师与学生间的“亲和力”,让沟通无距离。

四、微课学后测评,玩转探究新高度

作为中职教师,放手让学生观看“微课”,在突破了学习难点后,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向更高目标”前进,教师做简单讲解,学生间互相释疑,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自由的。学习效果是否高效,教师除了要出“拓展方面”的题目进行课堂成果检阅,还要知道学生对于微课学习的态度和接受情况。因此,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问卷调查功能让学生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进行评测。问卷调查的反馈,使线上线下的交流让“微课”的实施无缝对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借力微课,实现计算机教学的线上线下互动,打造信息化课堂的智慧平台。教师运用“用户思维”,让学习随时随地,不断推进微课制作创意的推陈出新,让信息化课堂因微课的加入而惊喜连连,让计算机教学的探究意识因微课而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

[1]马涛.“技术-艺术”:微课制作的融合与突破[J].中国新通信,2015(17).

[2]陈鑫.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职教智慧课堂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慧云录播;专递课堂;远程评课;教研活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1-0094-03

一、建设研究背景

1.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提出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的目标。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最终实现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目标。通过在名校、偏远山区多家学校之间建立云录播系统,实现同步课程“专递课堂”、一校带多校,解决教育资源不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难题!

《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建设,继续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普及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新增参与活动中小学教师200万名,新增“晒课”200万堂,评选年度“优课”2万堂。明确以“专递课堂”形式推动为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提供免费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共享优质资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淮安市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十二五”期间,淮安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全市九个县区均通过了江苏省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的验收,硬件基础设施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各县区均建成主干达万兆、互联网出口达千兆的教育城域网,全市中小学实现光纤连通,建成校园网络管理中心以及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备课、教研及日常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建成符合省规定标准的网络教室;实现“班班通”,每位专任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班班建成多媒体教室。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然而我市义务教育发展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乡镇中心学校与农村小学之间的办学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名师与农村教师之间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占大多数,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却很少,大部分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只能以非专业的兼职教师代替,或者改成其它科目。如何以“信息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如何提高农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他们的教学观念,改进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如何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名校、名师的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促进全市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问题,2015年底,淮安市电教馆开展了一系了调研活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录播教室,构建淮安市智慧云录播课堂教学系统,拟通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远程评课、教研活动”等模块功能,推动名校带动薄弱学校,一校带多校远程教研,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农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二、建设四大原则:多、快、好、省

多:即智慧云录播课堂教学系统可同时支撑师生在线数量多!可同时超万人在线。

快:即学校应用部署方便快捷,教师上手操作快,网速好,直播传频传输快。

好:融合教学工具多,高拍仪、微课笔等,无限接近实际教学环境,师生体验好。

省:后台管理省事,家长省心,投资成本节省。

三、教学系统架构

智慧云录播课堂教学系统建设是为教育局、学校提供备课、录课、晒课、评课等功能的综合解决方案,帮助教育局、学校深入推进 “三个课堂”建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形成资源共享体系,沉淀本地名校名师资源,为“翻转课堂”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帮助建设网络教研系统,做到远程评课。给教师制作精品课程或微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环境,使得教师可以对教学工作进行反复学习和研究,提升教研水平。根据实际需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提出三级搭建模式:一在全市层面建立淮安市智慧云录播教学系统中心(见图1),二在城市名校建立智慧云录播系统及在线授课、资源上传等平台(见图2),三在乡镇学校、教学点建立网络直播、点播、远程教研平台(见图3)。

四、应用研究

淮安市智慧云录播课堂教学系统是依托互联网和市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与公司合作,整合全市中小学云录播硬件、教学硬件、教学软件,搭建的软硬件一体化的综合性资源共享平台。它包括资源共享模块和远程评课、教研活动模块。

1.资源共享模块的功能及应用特色

资源共享模块主要包括三种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和教学软件等云存储服务功能。

(1)三种课堂

三种课堂是利用网络直播或点播的方式,通过精品课程或微课程,向农村中小学师生,特别是边远的“开不起课、开不齐课”的教学点推送优质教育资源的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推动名校带动薄弱学校、一校带多校,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农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在淮安市电教馆的组织下,淮阴师范第一附小、淮安市实验小学、淮安小学、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学校、淮阴中学、清江中学、淮安中学等名校先后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名校网络课程课题组,利用智慧云录播教学系统录制名师、骨干教师的精品课程、微课程,每年有近14000名教师进行网上注册晒课,建设“特色教学模式”系列数字资源近100G,供全市中小学广大师生共享。2015年,在教育部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淮安市遴选精品课例经省市逐级推荐、网络投票和专家在线评审,共有79位教师获得部级“优课”。其中,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共有17位教师的精品课例获得部级“优课”,优课数名列江苏第一,全国第六。

(2)教学软件等云存储服务

资源共享还加载了淮安市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为教师提供备课、授课所需的各类教学资源,解决了教师查找资源困难、资源分类不清晰等问题,方便教师快速完成素材查找、课件制作、教案编写等备课工作。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利用教学软件,点击课件页面“微课录制”可以随时启动、停止课程的录制,所录制的视频文件作为校本资源自动上传到智慧云录播教学系统共享平台上,如图4所示。

2.远程评课、教研活动模块的功能及应用特色

智慧云录播教学系统中的远程评课、教研活动模块是为了充分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研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途径和方法,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信息技术与学校教学深度融合,打造“在线教研”网络平台,构建市、县(区)、校教研共同体而搭建的,其操作流程如图5所示。

淮安市电教馆通过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系列在线观摩研讨活动,每年有近200位教师上了观摩课,8000多名教师参加在线观摩研讨。2016年1月5日,由淮安市电教馆主办的“互联网+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分教学展示、互动研讨和专家点评三个环节,淮安小学朱海英老师执教了一节六年级英语课,全市近千名教师远程观看网络直播,部分教师利用云平台在线进行文字点评和提问,并重点与车桥小学、马坝小学和长江西路小学教师网络视频互动与教研,还邀请淮阴师院朱风云教授和市教研室英语教研员丁海英老师分别进行了远程视频点评和现场研讨,取得较好评价。

参考文献:

职教智慧课堂范文第3篇

一、智在设疑,引趣激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人新课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生动直观的导人手法,能很快地创设有益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比如:在讲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时,问:“路上有块石头,是先有石头。还是先有人们对于石头的认识?”学生听到老师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便异口同声地回答:“先有石头。然后才有关于石头的种种认识。”笔者再问:“但是,如果把石头换成电脑,再想想是先有电脑,还是先有人们关于电脑的设计?”这时,学生一时无法作答便纷纷交流,笔者见状便引导:“石头和电脑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存在,石头是自然界中固有的,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自然界本来没有电脑,它是人制造出来的。大自然可以演化出秀美的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但是即使再过几亿年自然界也不可能演化出一台电脑。”学生若有多悟,笔者我顺势导入:“要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认真地学习意识的作用。”如此,学生学习新的内容,探究新问题的动机、兴趣油然而生。

二、妙于点拨,抛砖引玉

课堂上,教师设疑提问后,常遇到学生恩路阻塞,回答停顿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打开智慧之门,可用多种方法点拨导答。其中,利用课堂现成的实物进行演示点拨,往往可以起到迅速面有效的启发作用。在引导学生理解王夫之的“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句话时,―位同学站起来后,一时语塞,难以说明,笔者便指着开动的电扇说:“你看到电扇了吗?“它是转动的吧。”学生回答是。然后,我指着挂在教室里的55英寸的液晶大彩电“它是静止的吗?”有些同学答是静止的,但有些同学则马上反应过来说不是静止的。笔者再问学生:“大家坐过火车吗?”学生饶有兴趣,回答说“坐过”。“同学们再想想车内的旅客―火车一人三者是处于绝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关系吗?”学生在遐思。笔者再引用名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进行点拨。如此,学生对运动与静止关系的理解便自然地形成。

三、旁征博引,趣昧盎然

生动活泼,新鲜有趣的事例、情景,往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深悟哲理。在学习第八课第二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第二目“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时,许多学生对“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理解比较容易,但对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质变”比较困难。为了阐明道理,笔者利用学生学习过的杜牧的一首诗《清明》,对此诗稍加艺术处理,使其变成多种文体。如将每句删去一个字,此诗就成为一首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数量增减引起质变)如将此诗重新标点,此诗就可变成一首意境凄凉的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将此诗适当重排,又可变成一幕短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此一改,学生恍然大悟,自然领悟了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而且在事物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构成事物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了也会引起质变哲学道理。

四、课堂小结。巩固运用

职教智慧课堂范文第4篇

智慧课堂倡导的新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培养了自身能力,发展了自身特长。

就我自身的教学实践而言,智慧课堂的教育理念有以下两点核心思路。

一、赏识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它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看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从而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每天进步和成长。

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赏识教育正是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正强化”,从而达到正面激励作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给以学生什么样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行进方向。学生不断地被赏识和被肯定,就会越来越优秀。

在我的教学生活中,有这样一次经历让我终生难忘:当时我正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突然发现一个学生在课桌上趴着睡觉。我真想当场“收拾”他一顿,可是冷静一想,便走到他身边小声对他说:“你那么聪明,老师一直对你有很高的期望。一定要努力呀!不要令我失望!”然后不动声色地回到讲台继续讲课。那个学生听了我的话马上坐好,积极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

过了几天,他在章节测试中得了88分,而同组其他同学有几个是满分120分。其实,根据我平时的观察,这名学生确实很聪明,只是基础差了一点,综合考试考差一点也正常。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在放学后找到我,哭着要求我批评他,说他辜负了老师。

这件事让我的心灵受到极大震动。我没有想到他会有这么强的上进心。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就他的试卷找到不足的地方,鼓励他以后学习中要认真、严谨、爱钻研,并积极肯定他的优点,让他从中找到信心。我特别郑重地告诉他,老师没有放弃他。从那以后,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其实说真的,最开始的那节课我刚接这个班,连那名学生叫什么名字都还不清楚!

从这件事情可见,赏识教育不仅可以诱发和鼓舞了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可以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直影响。

二、以多种多样的兴趣激励学生

教和学是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课程特点发挥优势。数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还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学特色。

我在教学活动中发现,以多种兴趣激励来激励学生,可以达到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1)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时,就会调动自己的一切潜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2)用生动有趣的图案和实物来代替抽象的理论知识,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用精彩的问题设置来吸引学生;(4)数学实验和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事例来吸引学生。

职教智慧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有效 交往 合作 互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和学生一起分享智慧。我构建和谐有效、交往互动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下面从三个方面用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有效话题,创设积极交往的辩论氛围

学生语言发展的主要渠道在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轻松自如地提高交往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长期的“师道尊严”“一言堂”等传统落后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影响,压抑了学生的语言表现,限制了他们言语和思维的发展,课堂上常常沉默寡言。

一个轻松愉悦的语言训练环境能给学生更大的提升空间。首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相信、尊重与赏识往往能让学生敢于说、敢于问、敢求异、敢创新。我们教师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其次,学生敢于体现个性、说出真话。由于每个人的观察角度、思维方式、表达方法不同,交往的个性化便在一次次鼓励与默许下慢慢形成了。

《半截蜡烛》教学片段。师:“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在保护半截蜡烛与德军周旋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沉着、勇敢和机智。同学们,你比较欣赏其中的哪位人物呢?”生:“我很佩服杰奎琳。她年龄最小,还是个女孩子,面对凶狠的德军,那样的勇敢、懂事、机智,挽救了情报站,拯救了全家的性命。”师:“你说得很有道理,杰奎琳真得很了不起。”生:“我很欣赏大儿子杰克的从容。因为他小小年纪,心思却很细腻,想得很周到。如果是我的话,也许被敌人吓得什么都不敢做了。”

以上这个实例,就是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话题。教师收起严厉,学会倾听,吝于批评,慷以表扬,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对话、探讨,乃至争辩,创设“敢言”“乐言”之境,为“有效交往”播下良种。学生在各自的陈述中进行有效辩论,充分展示了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交往,思维之间的碰撞,情感之间的交流,从而对文中的人物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文本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二、小组合作,搭设主动交往的课堂舞台

学习主要是学生个体的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合作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向对方学习,向优秀学生学习。这是因为生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此时交往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得到极大提高,学习能力能得到很好发展。

《夜晚的实验》教学片段。填表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读第4~6小节,四人小组合作,用书上的关键词句来填写。

在这个课堂教学片段中,四人小组合作,合作填写的内容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索性。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分析,通过合作讨论,学生能够形成对问题深刻、全面的认识,又能感受合作交流、博采众长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人共处。每一位小组成员充分发言,各自发表见解,又相互补充意见。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就凝聚着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此时,课堂上不只有回答问题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单向交流,还有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形成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教教师的学习氛围,使听和说的训练比较好的落实到实处,还培养和发展学生合作的学习能力。

三、有效实践,提高有效交往的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烟台的海》教学片段。《烟台的海》课后习题4: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的?请你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根据这一习题,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我是小导游”的语文实践活动。

主持人:“各位老师和同学,今天,我们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语文实践活动。下面我宣布:六(3)班‘我是小导游’——《烟台的海》语文实践活动现在开始。”(四位戴着头饰的同学,一手举导游旗,一手拿一根细长教鞭,走上台来开始了对烟台的海的解说。)主持人:“六(3)班‘我是一个小导游’——《烟台的海》语文实践活动结束了。但愿我们的介绍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