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经营性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确定这些变量呢?上市公司年报公布的主要指标有净利润、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但考虑到净利润是个绝对数指标,往往和上市公司的规模大小有很大关系,小公司获得的利润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比那些规模庞大的集团公司要少的多,我们并不能就这样判断大公司的经营状况一定比小公司要好,所以本文在选定指标时没有将其一起考虑,而以另外三个指标来构建模型,为了能更好地说明三者同企业的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现分述如下:
1.每股收益(EPS)――净利润/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这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判断和评价管理部门的经营业绩。人们一般视其为公司能否成功地达到其利润目标的计量标志,也可以认为它是一家公司管理效率、盈利能力和股利分配来源的显示器。
2.每股净资产(NAPS)――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又称每股账面价值,是指公司净资产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之间的比率。该项指标显示了发行在外的每一普通股所能分配的企业账面净资产的价值。这里所说的账面净资产是指企业账面上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欠债后的余额,即股东权益总额。如果公司没有优先股,则每股净资产就是股东权益除以普通股股数的商。如果公司有优先股,则应将账面净资产减去优先股股本,其余额才是属于普通股股东所能分配到的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指标反映每一股份于会计期末在公司账面上到底有多少钱,它与股票面值、发行价值、市场价值乃至清算价值等往往有较大差距。该指标最大的用处是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可以衡量公司发展状况的好坏和发展潜力的大小,估计其上市股票的合理市价。比如,在公司性质相同、股票市价相近的条件下,某一公司的每股净资产越高,则公司发展的潜力就越大。
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CFOPS)――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度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也称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示企业在外的普通股每股的资金流量。从短期的观点来看,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率比每股盈余更能显示从事资本性支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越高,表示企业的每股普通股在一个会计年度中所赚得的经营现金流量越多,反之,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越低,则表示每股普通股所赚得的经营现金流量越低。
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经营风险预警模型,消除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影响,将得到的各主成分贡献率作为各主成分在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分模型中的权重,消除了以往研究中人为赋值对模型的主观性影响,使得所建立的模型更加科学客观。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即综合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数学变换把众多可能相互包含重复信息的指标转化成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并选取在变差总信息量中比例较大的少数几个综合指标来替代原来众多的指标,对分析对象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将主成分分析应用于绩效评价,能消除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并避免主观赋权带来的偏差。这些主成分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它们通常表示为原始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为了使这些主成分所含的信息互不重迭,应要求它们之间互不相关。
其思路就是:首先,选择确定模型采用的财务指标。其次,采用一定的方法确定所要研究的样本;然后,运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并进行检验;最后,确定模型的临界值,通过对估计样本及预测样本的分析,判断模型的预测精度。
根据所选取样本股票的原始数据因版面所限,从略。如有需要,请与作者联系。,得到EPS、NAPS、CFOPS等数值,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指标X的标准化值=(X-均值)/标准差),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计算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如表1所示。
表1为总方差分解表,可以看出,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52.464%,第2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9.201%,由于两者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1.665%,代表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本文将提取前2个主成分。
利用SPSS统计软件可进一步得到提取的两个主成分的因子矩阵,又称为成分矩阵,如表2所示。行列交叉点上的数据是对应主成分在变量(三个财务指标)上的载荷。它体现了交叉点对应的因子(列)对对应变量(行)的影响程度。由表2可以得到2个主成分线性关系式如下:
f1=0.832EPS+0.677NAPS+0.651CFOPS
f2=-0.016EPS-0.639NAPS+0.684CFOPS
从主成分的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计算可构造企业经营风险状况综合指标F,F是综合因子f1、f2的线性组合,其表达式如下:
关键词:负债经营;合理负债;企业管理;适度负债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10日
在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会出现不断产生对资金的需求。资金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合理筹借资金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负债经营对企业经营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迅速筹集资金,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并且负债率越高,风险越大。
一、负债经营的积极作用
企业之所以会选择用负债经营来解决在运营过程中所造成的资金短缺问题,是因为负债经营融资速度快、成本低、方式灵活等优点。
1、便于筹集资金。负债经营能够为企业迅速筹集资金,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因为资金的短缺而发生的一些经济问题。企业在持续的发展中,如果想要夸大生产,他所需要的资金仅靠企业本身累积的话,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数量上也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就算企业经过日积月累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但是因为耽误了时间而错过了投资商机,也就没有意义了。负债经营就能更快地获得资金,使企业能迅速地抓住各种时机更好的发展。
2、保持企业控制权。在企业面临新的筹资决策时,如果以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权益资本,导致股权的分离,就势必会影响到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权。而负债筹资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影响原有股权比例,企业的控制权也不会变动,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
3、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当企业负债经营时,举债需要支付相应的利息费用,而企业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并且这种利息是计入当期费用的固定费用;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从而为投资者带来收益。
4、使企业获得节税收益。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因银行借款和企业债券等负债而产生的利息支出属于财务费用,列入当期损益,在税前扣除。在同样经营利润的条件下负债经营企业与无债经营企业相比,由于上缴的所得税减少,从而取得部分免税收益降低了资金成本。
5、减少通货膨胀风险。市场经济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企业负债的偿还仍以账面价值为标准而不随着物价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企业负债的利息是固定不变的,这样,企业实际偿还款项的真实价值低于其所借入款项的真实价值,使企业获得货币贬值的好处。这种因为通货膨胀所引起的债务实际贬值的后果,不是企业承担而是债权人所承担了,所以这种情况对企业是有利的。
6、降低综合资金成本。企业的筹资成本包括债务资金成本和股权资金成本,企业借入资金,按期偿还本息,债权人风险较小。企业支付的利息在成本中列支,需要负担所得税。企业除还本付息外,再承担其他经济责任,而发行股票在税后还要支付股利。因此,债务的资金成本一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因而有利于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二、负债经营的消极作用
1、负债比率过高,可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跌。就股份制企业而言,当负债率超过允许范围时,负债比率越高,股票风险越大,其市场价格也必然随着下降。这样的财务风险,不仅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到股票的市场价格,进而导致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下降,股票持有者就对股票希望降低。
2、财务杠杆负效应降低收益率。当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的时候,企业经营状况进入低潮,那么负债经营所取得的收益就会远远的小于企业所产生的利息支出,那就需要企业权益资金创造的利益对这项支出进行补偿,就进一步地降低了资本收益。而固定的利息负担又会使企业权益资金收益的下降速度加快。负债经营的杠杆效应使得权益资金收益率的下滑。
3、无力偿债的风险。负债筹资企业,采用举债的方法筹集资金,负有到期偿还本金及利息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负债投资项目不能把握好的经营状况,以及准确的估算起资金利润率,就会导致企业负债经营产生能力低于债务成本。企业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短期资金运作不当等,都会使企业权益资本收益下降,进而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风险。结果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企业正常运营,且影响企业信誉,严重的还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4、降低企业的再筹资能力。企业过度负债,导致企业债务越来越高。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的还本付息,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如果不能按期还债,债权人也会对企业的经营能力提出质疑,那么企业若想再筹集资金就会很难。
三、企业负债经营风险成因
1、经营风险的影响。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税息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用股本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本与负债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债务规模过于膨胀。债务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债务在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企业债务的规模过大,会导致投资规模或闲置资金的增多,利息费用支出增加,导致收益降低而增加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债务比重越高,企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受益变化的幅度也增大。所以,债务的规模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大。
3、筹资方式运用不合理。目前,我国企业可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劣,如果选择不当,就会增加企业的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4、资本结构比例不合理。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5、负债期限结构配比不合理。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应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借款,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6、利率变动因素的影响。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可能面临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当国家在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增加,贷款的利息率降低,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较低,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减少,企业的筹资风险就会降低;反之,当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萎缩,贷款的利息率提高,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增加,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筹资风险将会加大。
7、汇率变动因素的影响。企业倘若筹借外币,还可能面临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当借入的外国货币在借款期间升值时,企业到期偿还本息的实际价值就要高于借入时的价值。当汇率发生反方向变化时,即借入的外币贬值时,可以使借款企业得到“持有收益”,即由于借入外币的贬值,到期仍按借入额归还本金,按原利率支付利息,从而使实际归还本息的价值减少。
8、企业经营决策失误。投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决策失误项目失败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快建成并形成生产能力,无法尽快地收回资金来偿还本息,会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危机。
四、企业负债的适度性
合理有效的负债经营将使债权人、债务人都从中获利,获取经济上的回报。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是一种积极而进取的经营方式,因此企业应树立正确的负债经营观念,选择合理负债。合理举债不仅可以解决资金紧缺的问题,而且还会推动科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偿债能力与现金流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对负债经营的企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流量角度考虑,企业偿还当前到期债务是要用现款支付的。比如,企业拥有原材料、库存产成品等大量存量资产,并不能说明其当前的偿债能力就一定强。因为,一个负债经营的企业是否有偿债能力,还必须通过比较该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来做出判断和度量。从企业内部看,公司治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风险内控架构是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决定着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决策。企业的商业模式可以简化为前期投入资金,销售后将现金回笼,所以注重资本金使用效率,尽量在其商业模式中降低资本金的投入,在最短时间内成功地将产品销售出去,实现现金流回笼。在信贷紧张的金融市场中,企业管理者需要从“生产-销售”现金循环的每一个细节入手,比如产品生产、内部管理、市场环境等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的效率,缩短现金流动周期,在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中,把现金流尽快回笼。在产品营销策略提升中,尽量减少现金流出或延迟现金支付,鼓励资金尽快回笼。
1、企业的应收、应付账管理。一般企业会在产品卖出之后某个时间范围内回笼资金,供应商供货后则在某个时间范围内支付货款。企业应根据其市场能力,争取缩短资金回笼周期和延迟对供应商货款的付款。
2、资本金管理。对中小型企业而言,股本金一般是中小型企业最重要的现金来源。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增加现金资源的方法就是寻求股东的资本支持。在目前环境下应该尽快与股东方、相关的监管机构商谈,提前把股本金和现金流安排好。
3、资产与负债管理。负债经营是企业持续发展中必然选择,实现企业筹资融资,让资金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进行良性循环,如何合理负债是负债经营中的核心问题。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判断负债经营是否对企业有利,改进资金结构确定举债额度,合理地掌握负债比率。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采取最好的方式进行举债。
(1)企业规模:企业的经营模式对企业的负债结构有着重要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可以用较低的成本筹集到长期资金,所以流动负债较少。
(2)资金来源:企业可以根据借入资金的多少,借入资金的时间长短,以及能够承受的利率,按照不同的方式筹集资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向资金市场拆借。
(3)资产结构:如果一个企业长期资产比重较大就应该多利用长期负债或者发行股票筹资的方式借入资金,还要避免利用短期债务。流动资产较多的企业就应多利用流动负债进行筹资,加速企业资产的周转,保证债务及时偿还。
(4)资金的期限: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要运用一定的负债,才能使企业负债结构合理。而稳定的现金流量便于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反之,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偿还债务,则企业就会处于经济困难,借入资金就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5)利率:利率的情况也会影响企业的举债方式。比如,当长期负债的利率和短期负债的利率相差较小时,企业就会更多地使用长期负债。反之,就会使用流动负债,降低资本成本。
企业适度负债经营能力是不能由单一的因素决定的。企业的资产结构尤其重要,资产负债率又是资产结构的中心,企业必须尽量把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安全的范围。企业要确定合理的负债结构应该在实际工作中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还要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现金流量等各种因素来进行合理的研究,以确定合理的负债模式。再次,企业还应加强运营资金的管理,保证足够的偿债资金以及能够及时偿债。严格的管理企业资金,提高企业资金运转速度,合理确认资金的投资量和投资方向,提高自有资金的收益率。
主要参考文献:
[1]邓红霞.现代经济[M].湖南:湖南省马王堆医院,2012.
当前热电企业经营环境面临电力需求增速趋缓、资金矛盾凸现、煤炭持续涨价、电价调整不到位等压力。热电企业需要拥有一套科学, 实用和高效的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系统,使其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 掌握电力市场运行规律、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利润最大化等目标并且赢得市场。然而,目前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体系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发展需要。在指标体系上,缺少对利润参数影响指标的深入分析,对利润的因素分析只停留在财务指标上。部分经济活动分析虽然加入了生产指标方面的分析,但是没有将生产指标和利润联系起来,造成了生产指标和利润指标脱节,生产指标的变化没有反映出利润的变化。在分析方法上,热电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方法单一,只有简单的对比分析,没有加入更进一步的因素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因此无法找出产生问题根本原因。在分析体系方面,只是对利润和成本等指标进行核算和事后分析,属于被动的记账式,缺少对重要指标的事前预测,不能为决策者提供更全面的决策依据。
二、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指标体系
现阶段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指标体系没有将生产指标和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在以利润为核心的指标体系中,指标的划分不够细化,决策者无法直接了解到生产指标和利润的联系。而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指标体系应该在以利润为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生产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从而深化对利润的分析,以此建立的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指标体系见图1。
图1中各级因素指标和利润指标的联系可以通过计算公式表达,即可以利用因素分析法计算它们对利润的影响。 但是影响利润的某些因素指标不能直接在利润的计算公式中表达出来,如影响上网电量和煤耗的因素指标。因此在分析中要对图1中的指标体系作补充,其中影响上网电量的因素为:电网运行情况、机组非计划检修、非停及降出力、运行方式、检修延期、燃料供应和库存、燃料质量、调度曲线考核、气候变化、公共关系等。 影响煤耗的小指标为: 汽压、汽温、给水温度、循环水温、氧量、飞灰、排烟温度等。
三、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体系
全面的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必需把事后分析和事前预测相结合。企业通过事后分析总结评价经济活动效果,解释主要问题,查明原因,总结经验,指导今后工作。再通过事前预测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分析。因此,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体系应包括:
第一,事后分析。热电企业的利润是衡量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因此建立以利润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分析模型,对利润进行深入全面的因素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因素分析全面深入的分析了财务和生产两方面的指标对利润的影响,敏感性分析作为对因素分析的补充,使利润分析进一步细化,分析生产中不能直接在利润的计算公式中表达的因素指标对利润的影响。
第二,事前预测。热电企业通过对利润的因素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发现问题并查明了原因,则需要对下一阶段工作编制科学的计划,制定经营目标。此时在决策者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热电企业发电量等重要指标进行趋势分析,为决策者选定经济合理的措施或方案提供依据。
四、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预测模型
其一,因素分析。因素分析法将综合经济指标分解为各个经济因素,通过分析指明哪个因素变动对综合指标的变动起了积极作用,哪个因素的变动对其起了消极作用,从而确定改进的重点。
由图1所示的热电企业经济活动指标体系可知利润总额的构成如下:
利润总额=(上网电量*上网电价)+(供热量*上网热价)-(材料费+修理费+折旧+工资及附加+其他费用)-购电费-水费-供电煤耗*上网电量*综合标煤单价-供热煤耗*供热量*综合标煤单价-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营业外净收入+其他业务利润
应用因素替代法公式推导计算出各因素对利润总额的影响:
上网电量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基期上网电价-基期供电煤耗*基期综合标煤单价)*(本期供电量-基期供电量)
上网电价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本期上网电量*(本期上网电价-基期上网电价)
供热量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基期上网热价-基期供热煤耗*基期综合标煤单价)*(本期供热量-基期供热量)
上网热价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本期供热量*(本期上网热价-基期上热电价)
综合标煤单价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基期供电煤耗*本期上网电量+基期供热煤耗*本期供热量)*(基期综合标煤单价-本期综合标煤单价)
供电煤耗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本期上网电量*本期综合标煤电价*(基期供电煤耗-本期供电煤耗)
供热煤耗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本期供热量*本期综合标煤单价*(基期供热煤耗-本期供热煤耗)
水费、购电费、材料、职工薪资、大修、折旧、其他费用、税金及附加和财务费用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基期值-本期值
其二,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对因素分析的补充,对影响利润中的一些无法用计算公式表达的指标进行分析。下面对影响上网电量和煤耗的因素指标进行分析。
发电量方面。利润相对于上网电量的敏感度=上网电价,即上网电量的单位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为上网电价。进一步,上网电量又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则这些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为:(某个因素对发电量的影响值*上网电价)。
煤耗方面。利润相对于煤耗的敏感度=综合标煤单价*上网电量,进一步,煤耗又受到某些生产小指标的影响,则这些生产小指标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为:(某个生产小指标对煤耗的影响值*综合标煤单价*上网电量)。
其三,趋势分析。趋势分析就是以现有资料为基础,研究复杂多变的因素,以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这里采用灰色预测的GM(1,1)模型对供电量指标进行预测。灰色预测实质是一次累加生成,即将原始数列依次累加后,形成明显的指数规律,然后用一条曲线去拟合累加生成,在累减还原即可得到预测值。原始数列x(0)的灰色预测模型为:
五、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模型的应用
其一,因素分析。对某热电企业的利润总额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其中本期值为该企业2009年10月31日的本年累计数据,上年同期值为该企业2008年10月31日的本年累计数据,增长为本期值减去上年同期值,影响值则是利用上述模型中因素分析的公式计算的影响值。
从表1可以看出:
本期利润值较上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加,虽然本期上网电量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利润的增加(影响程度为-66.57%),但是由于本期上网电价和上网热价的增加对利润增加的影响程度分别为62.05%和67.26%,因此利润总额还是得到了提升。此外,财务费用的降低也对利润的大幅增加产生了一定作用(影响程度为15.9%)。
一些生产指标的小幅变化引起了利润的大幅变化:本期供电煤耗减少了1.02克/千瓦时,直接导致利润增加了1645892.99元;由于本期供热煤耗增加了1.69千克/吉焦,利润减少了3524175.42元;本期综合标煤单价降低23.7元/吨使得利润增加了21776278.15元。
根据以上数据,决策者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到财务及生产方面的各个指标对利润变化的影响,找出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今后工作。
其二,敏感性分析。供电煤耗影响利润变化的主要生产指标,而供电煤耗又受到一些技术经济小指标的影响,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这些指标对利润的影响。已知某热电企业本年供电煤耗在表中各因素指标的影响下较去年减少了4.522克/千瓦时,由于供电煤耗减少导致利润增加了8181595.6元,本期综合标煤单价为706.15元/吨,本期上网电量2562185千千瓦时,则利用上述模型中敏感性分析的公式可计算出汽压等小指标和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值。见表2:
从表2可以清楚直观的了解到热电企业的一些技术经济小指标对供电煤耗及利润的影响值,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利润变化的原因,为企业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其三,趋势分析。采用灰色预测的GM(1,1)模型,利用Matlab对某热电企业的年度发电量进行预测,该企业已有的原始发电量时间序列如表3所示,利用2004年~2009年的利润数据对该企业2010年的发电量进行预测。
从表3可以得出该热电企业2010年预测发电量5859939千千瓦时,企业在进行2010年工作安排和计划部署时应该参考该发电量,合理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利润等重要指标进行预测,这里不再详述。趋势分析有利于热电企业决策者做出正确发展战略、统筹安排、正确决策以减少损失。
六、结论
经济活动分析是热电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结合实际,建立了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指标体系,将财务指标和生产指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结合事后分析和事前预测建立了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体系和分析预测模型。热电企业利用该模型,能够科学、全面、预见性地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充分认识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不足和困难,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为企业领导科学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不断地推动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泽锦:《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版。
[2]曾鸣:《电力企业计划管理及技术支持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年版。
(一)生产的前提
对于任何企业,其生产的前提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如何进行人员的分配,市场调研之后就需要进行生产设备的监测,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是否需要更新、是否需要检修等,都要根据当前的公司情况以及市场需求与生产价值而断定。以运营管理为中心的一些成熟软件和优化技术成果在诸多企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在不断的发展,结合实际提出了企业系统集成整体结构模型,并对模型中涉及的模块进行了基础分析,生产分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就需要相关领导平时的仔细观察以便于关键时刻及时进行分析而选择最适合的人员进行相关产品的营销、运输、宣传。适当时候要利用当前社会当中的现代化手段以及软件进行模式分析。
(二)生产计划的开展
生产计划是公司生产经营当中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公司的直接效益,甚至公司的存亡,市场目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更加细致的生产计划的开展便非常值得注意,而且生产计划并不能单纯的只靠一套,还要进行多套方案进行备案以便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的应急之需。生产计划是公司的活动计划、组织工作等的总称,包含着成长过程组织、成产能力的核定以及资源的平衡等。对于狭隘的概括来说是指对公司整体系统的管理,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广义的生产计划是指对一个公司整个体系的管理,是对所有与产品的制造过程密切相关的各方面工作的管理,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经过生产组织,直到产品产出交到用户手中相关的生产、技术、质量、产品研发、设备、人力、销售、运输、信息化建设等等所有相关专业。
二、生产计划
(一)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
生产计划的开展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为了使计划更加合理和操作需要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公司的竞争力,结合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也是十分关键的,安排最适合公司的发展计划和方案。计划制定之后还要根据实时信息进行计划的时刻改进,不能计划制定之后就不管了。要时刻根据当前的社会情况不断进行分析和方案的跟进,要进行预知问题的断定,以防出现紧急情况而不知所措。
(二)效益型与战略性
同步在市场经济背景之下,公司的效益与战略同时进行着。如果想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就应该时刻进行战略安排,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进行市场调研。制定最佳的采购计划,制定最适应当前公司的生产方案。生产计划是公司日常生活的依据,对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计划以及人力设备等的妥善安排。生产计划可以让公司更加均衡并且有节奏的进行生产,而且要对公司员工的技术含量以及公司产品研发专员进行学习安排。
(三)合同的效果
对于部分企业会有合同的制定和安排,会有相关的合作厂商进行合同的安排与签订。对于合同的签订需要进行相关细则的仔细拟定,销售合同是制约企业内部人员的准则又可以与其他企业进行销售合同的签订以确保销售的有序进行,采取合同的拟定对公司的发展是很有利的保障,所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于合同的问题要仔细斟酌。
三、生产计划与经营管理
(一)经营方案生产计划是保障
公司正常运行的首要前提,而经营管理是与之相配套的方案。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在公司的发展当中会有很多个部门与生产环节相关,各部门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进行各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与融洽的交流工作会更加顺利。分析项目的各种参与者在各个阶段对项目进度控制的影响,制定出最全面的计划。
(二)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
各个环节之间的部门应该进行适当的沟通,加深员工的感情基础会让工作氛围更加轻松,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是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作为公司的管理层,可以定期举行员工聚餐、集体活动、定期的旅游等让同事之间的陌生感越来越少。加强员工的沟通,加深员工的情感基础,是作为一种心理经营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心理问题作为一个严肃的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三)心理管理作为企业的员工
不仅要做到业务熟练,还要做到心理健康,目前的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对于工作有很严重的影响,所以定期释放员工的压力,并且定期的进行员工的娱乐活动的开展,既可以加深员工的感情又可以舒缓心情,一举两得。作为新时期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案来讲,心理管理也应该提到日程上。国外的公司就有把员工的生日以及员工爱人的生日都标记清楚,并在当天进行礼物与卡片的发放并写上温暖的话语,这就会收服员工的心,让员工体会到公司的关爱,从而更加发奋的工作。
四、结语
关键词 除尘;脱硫;脱硝;脱汞
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32-006-01
我国电煤消费量占总煤炭消费量的一半以上,SO2排放的90%来源于燃煤,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研究燃煤电厂烟气净化技术对电力行业的污染控制及全国大气污染控制具有现实而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火力发电锅炉及汽轮机组对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进行全面限制,其中烟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都全面实施了净化设备,2015年以前将实施汞及化合物净化设备,排放总量的到有效控制,同时也存在着治理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烟气末端治理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力产业中依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控制余地。
1 烟尘净化技术前景分析
当前在工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烟尘净化技术为电除尘技术和过滤式除尘技术。电除尘技术在我国的已有60多年的应用历史,其粉尘捕集力直接作用于粒子本身的捕集机理使其具有压力损失小,除尘效率高等优点,通常压力损失小于400Pa,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但受粉尘比电阻影响较大,面对GB13223-2011新标准所规定的燃煤锅炉排放限值,局面尴尬,难以达到排放要求。
以袋式除尘设备为主的过滤式除尘技术理论上可以达到对细微粉尘的有效控制,除尘效率与滤袋附着的粉尘过滤层及压力损失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粉尘排放要求严格的地区,几乎是高效除尘设备的唯一选择,滤袋的使用寿命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很大改善,工况适应能力提高,如何在较低压力损失下发挥袋式除尘设备的高捕集效率相信是除尘方向研究的重点。粉尘浓度,形成粉尘过滤层周期,达到清灰压力损失周期间的关系,以及形成粉尘层特性所带来的压力损失特点等将是研究重点,“十二五”期间将加大颗粒污染物防治力度,火电厂将普遍采用袋式等高效除尘技术。相信袋式除尘设备与气流匹配,压力损失小的预处理设备复合使用将是电力行业除尘方向研究的主趋势,例如电-袋和徘络格林-袋式复合除尘设备等。
2 烟气脱硫技术前景分析
烟气脱硫技术(FGD)多达200种,然而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不过十余种,烟气脱硫的实质为呈酸性的二氧化硫与碱性物质在不同载体中接触反应,达到从烟气中脱除的目的。石灰石/石膏法是目前最成熟的湿法工艺,脱硫效率可达95%,在我国已建和在建的烟气脱硫工程中的市场占有率为90%以上,但该工艺复杂,投资巨大,废渣处理困难。氧化镁法由于美基溶解碱性比钙基高数百倍,液气比小,脱硫率可达99%,同时氧化镁可以循环使用,无废渣产生,环保性高,但工艺存在煅烧过程,能耗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氨法脱硫作为气-液或气-气反应,反应速率快,反应完全,吸收剂利用率高,副产物利用价值高,是一种环保的脱硫工艺,但脱硫剂氨及副产品过于依赖市场行情,选用氨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我国电煤烟气脱硫技术现状而言,发展方向主要为充分消化吸收并集成创新国外技术,在使用寿命,稳定性及适应能力上通过逐渐积累的实践经验,设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知识产权的,与地方原料及副产物供需适宜的脱硫技术;同时催化剂研究是一个主要方向,烟气脱硫过程中添加剂的使用研究表明,通过加入适量添加剂,既可以提高其脱硫效率,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进而降低运行费用,同时还能减缓钙垢速率,部分添加剂还可起到缓冲液的作用,从而提高FGD可靠性,降低设备投资及运行成本,因此对添加剂的研究将具有深远意义。
3 烟气脱硝技术前景分析
对于脱硝而言,首先要充分挖掘低氮燃烧技术的潜能,控制氮氧化物的发生量。而末端控制方面,要从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综合考虑,根据低氮燃烧效果选择适宜的脱硝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通过高温(800℃-1000℃)条件下,利用氨基还原剂将氮氧化物还原为N2和水,脱硝率可达75%;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在氧气和非均相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利用NH3还原氮氧化物,脱硝效率可达100%,以及二者联合应用的工艺SNCR-SCR法,都属于国外成熟技术,我国在引进烟气脱硝技术时,重复引进现象严重,脱硝核心技术国产化将是今后研究重点,另外,占脱硝工程造价接近一半的催化剂使用寿命问题再生性能,废弃催化剂处理处置问题,将是研究的主方向。
4 烟气脱汞及化合物可行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汞污染近些年来被世界公认为继燃煤硫污染之后的又一大污染问题, 而目前最大的汞减排问题集中在燃煤电厂烟气排放中,电煤汞排放控制技术开发将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环保课题之一。脱汞技术主要包括以活性炭吸附为代表的吸附技术,利用现有脱硫设备吸收离子态汞,利用除尘设备捕集粉尘中的Hg0和促使其转化为Hg2+,改善其后续净化性能等技术。2015年1月1日,我国将全面实施汞排放限值控制,汞的检测和在线控制技术将是我国燃煤电厂汞减排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集中科研力量加强燃煤过程中汞的析出规律以及汞污染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 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燃煤汞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因地制宜的制定汞减排核心技术方案,对于解决生态环境汞污染问题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5 结束语
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随着工业企业的不断扩张,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时有发生,我国的燃煤电厂在电力行业的主导地位短期内无法取代,电力行业烟气污染作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其烟尘,SO2,NOx,Hg综合治理依旧需要长远发展。坚持协同化,一体化,节能化技术引导,提高科技与管理创新水平,加速技术引进与成果转化步伐,制定长远电力环保规划,将是我国电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S].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刘诚林.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技术应用,2011(1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