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 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

1 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

1.1 经济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2009年,国家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与此相适应,苏州也出台了“6+4”的产业振兴计划,即调整振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提升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及服务外包等四大新兴产业。2010年5月25日,国务院最新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提出了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与布局、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八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该规划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国家将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扩大到了长三角地区,该区域要实现整体产业升级。与此相适应,苏州市发文提出了《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并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资源和紧缺资源,也是地区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

1.2 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才资源的结构化建设更加重要 要实现上述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达成各级政府的共识,但人才资源的构成结构才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苏州市在《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中,除了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给予了相关政策,还特别明确提出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市建成1个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和10个单项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实现年实训5万技能人才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50:20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1.3 苏州市2011年前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技能人才供求现状 表象上看,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现场经常是人山人海,但用人企业又说招不到人。据苏州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不完全统计,苏州市前三季度的用人状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看出需求方面:①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占据需求比重首位,所以在技术等级人才需求比重中,技能技师的需求比重也是最大的;②其次是服务业,尤其是餐饮、旅游等行业,需求的比重次之。

但从供给层面看,根据苏州市教育局2010年的不完全统计,①苏州市中职和技校的全部在校生总共114968人,按三年制算,每年的毕业人数不足40000人;②外来求职者“无技能”人员占较大部分,不能满足市场的结构需求。

上述的市场实际需要到现实的人才供给缺口说明,要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保障足够的人才资源,实现按需供给,还任重道远。

2 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

2.1 职业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不能尽如人意 ①从企业用人的薪酬设计角度看,一线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普遍较低,由此,已经毕业的职业技术求职者多数青睐“办公室”的管理工作,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工作;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更是尽量选择读本科教育,以免今后找工作时的尴尬。②由上面的经济因素决定了社会上无论从人们的心态到社会舆论普遍对技术工人能力和重要性的认知度较低,对技术工人群体尊重不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所以,既使是技术工人,他们也不愿意到生产的第一线。③再加上现在的经济转型期,社会制度及法律法规不太完善,一些不劳而获和违规违法的范例使人们看不到“劳动光荣”、“劳动有价值”,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模糊,也使得技术工人不愿意到生产的第一线。

2.2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程度较低 ①从苏州市2010年的中职、技校的招生专业上看,基本涵盖了苏州市“6+4”产业振兴计划中的产业,但其中的装备制造、冶金及有色金属、石化及精加工和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相关专业招生人数较少,不能满足未来发展要求。②已有专业普遍存在实训基地较少或没有、规模较小,实践课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

2.3 企业在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的博弈中,最终选择了短期利益 ①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市场规则不健全也不完善,客观上市场竞争不充分,不诚信现象随处可见,企业追求“守法的利润最大化”成本高于追求“不守法的利润最大化”,故企业选择“法不责众”的“灰色操作”,但市场经济终究是法制经济,“灰色操作”只能带来短期利益,而损失的是长久的竞争力。②企业管理者的短视、好大喜功和急功近利,影响着企业的目标,而中国市场上缺乏真正的“企业家才能”要素,多数出资人即是企业的管理者,他们在现今的市场大潮中,追求长期目标的动力不足。由此,主观上企业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决定了企业的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也决定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会选择短期利益。③上述的主客观原因直接导致企业在用工时不是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长久发展为目标,而是以短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在用工时能用低等级工,决不用高等级。不得不用高等级的技术工人时,也不重视对这些技术工人的经济利益的保障。

2.4 宏观管理制度的设计缺陷 ①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在对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的师资职称比例等待遇方面存在不同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待遇相对偏弱,因此,高职院校升格为高等教育院校的诉求与冲动难以扼制。②在苏州现在的经济结果中,制造业占有一定的比例,但面对不太蓬勃的市场现状,税收和企业员工的社保成本,确实是企业的实际困难之一,在无法违法——不能少纳税的前提下,大部分企业的做法是降低社保成本或低工资招收“无技能”工人,这也造成了技能技工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双向不匹配。

3 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3.1 系统化的制度建设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前提 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适应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竞争力,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必要的保障。根据前面所呈现的数据,苏州未来一段时间内,技术工人需求大于供给的缺口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从政府的层面,进行管理制度的借鉴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①首先,加强职业教育立法,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看成是国家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为了促进用人需求和供给的对接,建议政府建立“联席制”协调机制。各关联行政部门、用人企业和职业学校定时互通信息,以利产、学结合。③对于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要进行“多元化”的制度设计,在以财政投资的学校为主的前提下,可试行企业投资办学、社会投资办学、企业和政府共同投资办学等。这样,既弥补了政府资金的不足,也扩大了办学规模。④政府可推动行业协会对各技术工种进行资质认定和资质管理,然后,对所有岗位实行 “资质证书”上岗管理。对使用有资质证书技术工人的企业,实行税收或费用的优惠。⑤对企业的社保执行状况进行监督,免除技术工人的后顾之忧。⑥对职业技术类学校的职称要求和分配、薪酬管理、师资建设和引进,给予与高等教育同等条件或优惠条件。

3.2 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基础 ①在现有的条件下,在可能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教学大纲、教材、课程设置等的重新整合,整合方向以“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振兴计划”为导向。②借苏州市《关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若干意见》中对“实训基地”的规划,整合资源,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以达到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的目的。③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充分认识到教师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要使在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即:同时是教授者、指导者和学习者,既能教授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

3.3 社会舆论导向与价值观重塑是职业教育满足需求的软环境保障 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尊重程度会否有所提高?人们是否会选择职业教育?关键是制度设计前提和经济利益保障。有了合理的鼓励制度设计和经济利益的保障,客观上,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受尊重程度会有所提高。

而扭转人们思想意识上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偏见,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曾几何时,“国际倒爷”还是一个贬义词,而现今的“对外贸易公司”却成为GDP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政府、政府主导下的宣传媒介应是社会舆论导向与价值观重塑的主体,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晓梅.陕西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价值工程,2011(07).

[2]朱尧兴.职业教育应关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2(03).

[3]于福权,杨雪.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打造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J].价值工程,2012(06).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范文第2篇

    一、时间:2016年3月-6月

    二、内容:总结近年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分析十三五期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对金融的需求,理清存在的短板和瓶颈,提出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措施建议。

     三、重点协商部门单位:市金融办、银监局、人行、保险协会、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商务局、财政局及部分市政协委员

四、活动安排:

(一)重点协商部门单位职责分工

市政协经济委、市金融办:负责整个调研的牵头组织,制定调研计划,起草调研提纲,协调调研工作及报告的起草、汇总。市人行:结合落实国家货币政策,根据东营实际,就银行机构创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提出政策措施;提供各商业银行相关数据。市银监局:就各金融机构针对转型升级的机构设置,产品及服务创新情况及从银监角度鼓励银行机构支持转型升级提出措施建议。市保险业协会: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好做法以及今后支持转型升级的措施打算。市发改委:根据十三五规划,研究实体经济中重点领域、行业、项目、新兴产业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金融支持,提出思路和建议。市经信委:提出工业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需要哪些金融支持及措施建议及指导工业发展的正面、负面清单。市科技局:科技金融方面的成功做法和今后对策措施。就金融怎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提出建议。市商务局:外贸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金融服务和环境。市财政局:提出发挥好财政资源和政府基金引导作用方面的措施建议。各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分析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理清思路,全力配合开展协商调研。

请各单位将各自调研情况形成材料于4月11日前报市政协经济委秘书科。

(二)工作计划

协商调研活动分四个阶段:

筹备阶段(3月底前),在政协七届22次常委会前,成立调研组,制定调研活动方案,形成初步思路,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协商调研工作。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修改完成向政协常委会汇报稿。

调研阶段(4-5月),根据常委会协商议政提出的意见深入基层、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调研,到先进地区学习成功经验,撰写调研报告,形成报告初稿。

1、实地调研、多方协商。调研组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及相关部门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赴有关县区、金融部门、企业等实地调研协商。由金融办会同人行、银监、发改、经信、商务、科技、财政等部门确定并联系安排到县区及重点企业的调研。组织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2、汇总梳理,形成初稿。全面分析、梳理调研情况,起草报告初稿,提交集体讨论。梳理需要赴外地做重点调研的问题,确定调研路线,提前做好函联。

3、组织外出考察学习。重点考察学习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消化吸收补充调研报告。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源型产业 转型 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15-02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兴起一批资源型城市,在20世纪中后期不断发展成熟,随着资源数量锐减,资源型产业边际成本递增,到20世纪末,一些地区资源型产业开始衰退,由此学者们提出资源型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08年和2009年,国务院两批公布的国家资源枯竭型地区的数量多达44个。在越来越多资源型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的背景下,学者们对资源型产业的转型问题展开广泛研究,内容涉及产业转型的概念、路径、模式、政策等诸多方面。21世纪以来,很多地区的资源型产业进入转型期,转型的进程怎样,效果如何,就产业转型评价这一议题进行的探讨和研究涌现出许多。

一、20世纪90年代末,资源型产业转型引发关注

20世纪中期依附资源而兴起的城市发展到20世纪末时,很多城市的发展速度逐步放缓甚至出现停滞和衰退迹象,其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引发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综合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实际与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破解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持续发展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产业转型。

安祥生和张复明(1999)结合山西省经济转型的实例,提出资源型产业转型实质上是产业转型;刘家顺(1992)指出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主导产业的变化是反映工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的重要依据;汪克夷(1999)等学者对煤炭产业转型的必要性进行详述,还将系统论引入区域煤炭产业转型的研究;聂孟军(1991)认为资源型产业发展进入稳定期后,就应确定好替代产业,以为之后产业更替、顺利转型早做准备,还阐述了选择替代产业的考虑因素;刘戒骄(1992)也对选择替代产业考虑的因素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提出替代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努力逐步形成“产业经济圈”{1}的长期过程,对产业转型路径的初步探讨。

这一时期对于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研究是源于对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大都是结合具体现状的、描述性的、综合的分析,还未将资源型产业转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和细化地分析研究,单独针对转型评价的研究尚未出现。

二、进入21世纪以来,转型评价的研究大量出现

进入到21世纪,关于转型的分析研究大量出现。从研究角度上包括对转型概念的研究,转型路径的研究,转型模式的选择,转型政策的研究,转型评价的研究等。其中,对于转型评价的研究按层次划分主要包括: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的研究,资源型经济转型评价的研究,资源型产业转型评价的研究。

吴冠岑等学者(2007)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方面出发,设计了评价体系,以及计算转型的水平、可持续性、协调性、趋势性四个方面的具体方法,构建了定量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的框架;余建辉等学者(2011)则以“十一五”时期为期间采集数据,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44个资源枯竭城市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客观分析;车晓翠和张平宇(2011)同样以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处理大庆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数据,依据计算结果评价转型绩效并提出政策建议;张永凯(2005)在实证分析的模型中引入熵值法计算权重。

于光(2007)在研究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方法时,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将其于层次分析法比较,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对徐州经济转型评析。他还提出经济评价体系创新的建议。关红叶(2009)针对石油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阐述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模型以东营市为例评价分析;万会(2006)以终极目标理论{2}为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综合SWOT分析提出经济转型的“金字塔目标体系”;祁泉淞和李江风(2011)列出资源型城市转型时评价投资环境的因子,并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朱洪瑞等学者(2008)在研究产业转型的时点选择时,提出产业转型度{3}这一指数。他们认为产业的发展和转换过程是资源、人口、社会、环境等子系统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耦合过程,因而测算产业转型度的指标体系也从这四方面选择,涵盖33项具体指标。根据指数值,从0到1按照平均分布地将产业转型度划分为高、较高、一般、较弱和弱五个层次。通过测算一个地区的产业转型度指数值,即可判断出该地区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分析产业变动的因素,从而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刘寅彪和张宝(2011)从经济、产业结构和矿业三个方面考虑设计指标体系,计算矿业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能力,定量评价一个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能力;徐君(2011)考虑到资源型城市的特点,设计资源型产业转型的三个层次七个类别的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包括产业增长潜力、产业关联度、产业经济效益、产业比较优势、产业科技进步、产业人力资源素质、产业社会效益。这一指标体系既可以用来评价产业转型,也可以作为选择替代产业的评测标准。张团结等学者(2008)认为产业转型是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展新兴替代产业,以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并优化产业结构。替代或接续产业与当地资源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关联越紧密,产生的成本效益度越高,越容易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带动产业集聚,进一步增强替代或接续产业与当地资源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使该地区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更新。基于这一机理,提出产业契合度{4}这一指标并建立模型计算产业契合度,定量计算替代或接续产业和资源型产业区域之间的契合度大小,以判断转型对资源型产业地区产生的影响,进而评价转型效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于喜展和隋映辉(2009)着眼于系统创新和产业转型的互为促进关系,应用DEA方法构建评价系统创新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协调发展的模型。输入的系统创新要素包括制度、政策、管理、科技和其他方面的创新,输出包括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只有在同时满足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时,系统创新和产业转型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否则就需要对两个系统中的相关要素进行调整。

目前大多数资源型城市还未完成主导产业由资源型产业向非资源型产业的更迭,因此可以说研究资源型城市经济的转型,其核心仍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方向是否正确,模式选择是否合适,时机把握是否合理等都涉及对产业转型的评价。产业转型评价的研究是现实的需要。

值得肯定的是,产业转型评价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构建了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并将模型应用于实例定量分析。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仍有待发展,首先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涉及尚无统一的标准,指标选取不足,会影响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指标选取过多,又会使分析过于复杂进而影响分析结构的准确性;指标选取不恰当,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其次是评价方法的选择仍是借鉴统计学的方法,有无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分析的方法仍有待探索。再次,目前的研究仍是基于资源型产业这一大的范畴,资源型产业包含多种产业。结合具体某一地区的某一产业的特点,应用更贴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来评价与分析其转型效果,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注释:

{1}产业经济圈:其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一面三层”。基础面,由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组成。三层即由目前的主导产业组成的核心层;由围绕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的上、下游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组成,核心层辐射的产物中间层;以及与核心层关联性较弱,与中间层有一定关联性的层。

{2}终极目标理论认为,人类最根本的经济问题是明智地利用最终手段为终极目的服务。这个序列的顶端是终极目的,底部是终极手段,终极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低熵物质转变为高熵物质的过程。

{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度(RZI),是指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必要性程度,是用来衡量产业发展状况,判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必要性的指数。

{4}产业契合度定义为替代产业消耗资源型产业地区的资源禀赋(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等),并由此关联产生的成本效益度。

参考文献:

1.刘家顺.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高度化的目标模式.中国工业经济研究[J].1992(6):64-68

2.汪克夷,刘荣,初庆春,白晶.区域煤炭产业转型的理论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13-17

3.聂孟军.资源型城市替代产业的选择.决策探索[J],1991(2):39-40

4.刘戒骄.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替代产业的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1992(1):5-8

5.安祥生,张复明.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思考[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9):10-13

6.吴冠岑,刘友兆,付光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1):28-31

7.车晓翠,张平宇.基于AHP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的测度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1):622-624,627

8.张永凯.干早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18-36

9.余建辉,张文忠,王岱.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效果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1):11-2

10.祁泉淞,李江风.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投资环境评价研究[J].煤炭技术,2011(2):1-3

11.关红叶.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研究[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2009:26-43

12.万会.我国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经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91-94

13.于光.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98-102

14.徐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1(5):36-37

15.张团结,王志宏,从少.基于产业契合度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模型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8(2):1-3

16.刘寅彪,张宝.矿业城市的产业转型能力评价研究:以山东省矿业城市为例[J].中国矿业,2011(4):88-92

17.于喜展,隋映辉.系统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协调发展评价[J].煤炭技术,2011(2):1-3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关系

引言

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首先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加快社会主义发展,保证城市建设的需求,保证城市建设速度,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其次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保障,良好的城市建设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居住,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载体,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城市建设完成对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

一、城市建设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工作主要是指对城市内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产业环境的调整等,采用新形式的产业结构替代传统产业结构,完成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工作,而产业结构的转变就需要城市建设做依托,通过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形态的转变,为经济转型工作提供有效的操作环境,引导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城市内任何的施工建设都属于城市建设,例如城市的重建、迁移及改造等,通过城市建设为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利用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保证经济转型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转型提供物质基础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基本载体,保证良好的城市建设,是保证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转型工作开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传统生产生活观念的制约,导致我国城市建设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城市内交通阻塞、投资环境差、市场竞争能力低等,都影响了对外界资金及人才的吸引,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降低了城市商业竞争能力,制约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可以为经济转型工作开展提供物质前提,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吸引经济团体的投资欲望,促进城市内的产业及商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完善的城市建设,还可以加强城市的交通系统、信息系统,加强城市与外界的交流,进一步加对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三个方面需要改进。第一城市经济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内的经济基础设施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物质前提,不同经济转型时期对城市内的经济建设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在经济转型初期,主要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如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支撑、废物处理、信息交流、交通运输等,良好的经济性基础设施,可以为经济转型提供物质前提;第二通过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间接完成对经济转型的引导工作。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城市内教育、文化、体育等的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身体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建设效率,改善市民劳动素质,间接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第三要加强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贫困群众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城市还存在一些棚户区需要及社会,还有一部分困难群众需要管理,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就业率,保证城市的和谐发展,能增加对外界资金的吸引,增加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

三、处理好城市内各系统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保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保证政府对城市及市场对城市资源额配置管理工作。资源型城市想完成有效的经济转型工作,只有保证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才能实现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科学有效的促进城市资源的利用价值,促进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政府与市场两者关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对两者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等不良现象,影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这里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顶层设计为例,一方面在进行城市顶层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避免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另一方面城市的顶层设计是经济转型的物质前提,所以在进行顶层设计是考虑市场需求情况,政府不能垄断城市规划设计,要保证城市顶层设计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避免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

四、结束语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意义重大,积极有效的经济转型工作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保证城市建设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还有待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建设与经济转转型的关系,提出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工作的引导作用,希望可以对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文中存在不足期望专业人士给予批评建议。

参考文献:

[1]徐雨森,代大双.软硬环境子啊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1):34-37.

[2]焦华富,韩世军,路建涛.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J].经济地理,2014.17(2):104-107.

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结构特征;风险效率;提升路径;研究分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都开始有了全新的面貌,中国的经济开始步入迅速发展时期,但这也对经济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需要进行经济转型改革,提出适合中国经济的经济结构。否则,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将会很难实现。但经济转型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转错,将会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进行经济转型时要合理、严谨的设计,避免经济改革存在的风险,提高转型后的经济效率。

一、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特征

1.人口结构转型

经济的发展依靠生产力,人口劳动力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力也必然提高。那么人口结构转型就要考虑劳动参与率、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以及总人口的变动这三个方面。但根据实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人口率普遍升高而城市则普遍降低,这将会影响劳动参与率的比例。因此,如果不进行人口结构转型,人口结构将不会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劳动力会普遍降低,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

2.生产率产业再分布

目前中国现阶段资本驱动模式近似于日本高增长时期,经济开始不断发展。但中国从发展中国家步入发达国家,需要依靠国外的大量技术设备。但对国外技术设备进行投资后,劳动生产率将会降低,也会减小劳动改革的空间。此外,经济结构发展迅速,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虽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但不能保证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就会超过它。因此,一旦城市化进程不能保证劳动生产率,那将对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3.城市化率提高,资本效率递减

中国经济增长包括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高速阶段和成熟城市增长的稳定阶段。中国经济一旦进行转型将存在以下两个不稳定性:一是投资成本低于高速阶段的成本,逐渐被服务业取代,经济增长率减慢;二是随着以服务业扩大规模的经济时代来临,经济发展不景气,且在成熟的阶段出现投资增长率下降的现象。此外,转化速度和资本回报率逐渐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出现降低现象。这就要求经济转型时需要调整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质量性投资,通过此举来有效地抑制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4.收入分配调整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本驱动发展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形式,它的资本弹性随着投资回报率的增长而增长,降低而降低。因此,中国进行经济增长转型时要想降低风险,就必须以众多国民福利为目标,增强城市化建设,抑制资本弹性降低。此外,城市化阶段的收入分配要标准化,在人力资本上要增强投资力度,进而增强城市化社会劳动力增长率的提高。

二、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面临的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资本推进增长的工业化阶段向效率推进增长的城镇化阶段进行转换的过程中,既存在能够增强经济发展的因素又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结构过程中存在了以下使经济过快减速的风险:(1)收入格局在调整导致的经济过快减速风险。(2)过度无效投资导致的经济过快减速风险。(3)杠杆率持续拉升导致的经济过快减速风险。(4)产业结构服务化调整导致的经济过快减速风险。

三、中国经济转型结构效率提升路径

在中国经济由工业化阶段高增长向城市化阶段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人口转型服务经济发展,城市化等经济增长供给面因素的变化造成企业利润空间减小和投资速率降低,甚至导致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不规范,增长曲线弹性参数变化大,经济增速突然下降。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结构过程中,国家和企业就需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政策,以防不时之需,并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创新技术、深化改革等方面提高经济增长速率降低中国经济转型结构的风险。针对此本文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深化改革

当今我国的经济市场程度,还未完全打开,投资主体也没有出现多元化,只有通过改革完善竞争性市场,商品市场经济才能得到巨大发展。那么,中国就要深入改革,逃出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重新确立政府行为和方式,进行动员型经济转型。让政府能在新模式下充分发挥其行政力量,不断完善改进资本、土地等有限的资源,深入推进城市化发展扩张城市建设,解决以往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发展遗留下来的各项问题。此外,应深入国有企业改革,扩大经济市场的范畴,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抑制经济增长过快减速,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结构的顺利进行。

2.提高资本效率

中国经济进行转型时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资本两方面。只有资本效率有了保障,才有可能抑制低生产率的企业数量的增多,才有可能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时,应该要求制造业拿出更多的投资来驱动发展,保证制造业在技术上体现高效率的增长速度,保证制造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有强大的竞争力。这样将会有利于我国经济转型,并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率。

3.政府部门要积极件事儿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具有高标准、攀比性强的特点,严重危害了,社会保障网络覆盖面的发展空间,影响了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速率。所以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在建立时,政府要对标准化进行合理化统一和规范,保证国民收入和分配比例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过多资源用于投资是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进而降低我国在进行经济转型结构时,面临的经济风险。因此,政府建立一个标准规范、城乡差距不明显、社会支出有保障,合理、社会保障方面攀比现象降低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带来许多有利影响,从而降低经济风险,提高经济转型的效率。

四、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要求经济也随之不断发展,我国进行经济转型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政府和企业要积极配合,互相合作,合理的进行经济结构改革,提高我国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保障我国国民收入经济高速增长,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张平,刘霞辉,袁富华.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J].经济研究,2013,(10):4-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