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差异 融合

文学进驻网络空间且非常活跃。资深作家陈村慷慨地赠言网络文学“前途无量”,曾言道,“有人一口派定网上的文学作品都是垃圾,那是精神错乱,我们应该怜悯他。有人说网上的作品才是文学,那是理想,我们要努力。”网络文学在当今文坛上其势头已经不可抵挡,有燎原之势,成为互联网上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一、网络文学的现状与发展

国际互联网于1994年进入中国,次年便有了文学网站,拉开了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序幕。经过近20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可以称得上“前途无可限量”。 通过检索,设有文学视窗、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成几何指数增长态势,囊括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信息。应该说,早期的网络文学都是经过网站管理人员的选择、甄别后,分类登录入网的传统作品和网络原创文学,为读者提供了具有艺术品位的大量素材,有利于加快文学经典的广泛流传,扩大文学影响力,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减轻了图书馆的借阅压力。当然,也必然带来图书市场效益下滑和侵权风险。如,1999年王蒙等6位作家状告“北京在线”事件曾轰动一时。

网络文学以自己无远弗届的影响力,给疲软的文坛带来一阵清风、一个亮点。然而网络文学的健康成长之路还很长,很艰辛,需要不断克服自身缺憾,迈向成熟和健康。首先,防止恣意灌水,提高作品质量。网络有时犹如马路旁的心情留言板,文笔随性,纵横无忌。它为网络创造了文学圆梦阵地,也给恣意灌水的文字垃圾提供了抛洒乐园。随心所欲的杜撰,无病的抒情,粗鄙的谩骂、吹捧,乃至错别字、生造字、符号代码字等比比皆是。结果是宣泄多于艺术,粗疏多于精致。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同样是网络文学发展之正道。网络文学可以改变文学载体和传播方式,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和作者视野、心态,却难以改变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的基本要素。其次,利用网络优势,增强作品的原创性。网络文学的特色、优势和发展方向在于作品原创,尤其是利用多媒体和WEB交互作用创作作品。把文字与视频、音频结合起来制作超媒体、超文本链接式作品,这才是最贴近网络本性的创作革命。而非传统文学电子化。再者,重视网站个性与特色建设。许多文学网站用整理代替原创,用拷贝代替创意,用自由上传代替编辑遴选。缺少创意,缺乏特色和个性,必将消失在网络的风口浪尖里。

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

网络文学往往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与传统文学正儿八经的叙事、抒情,神与貌皆相去甚远。网络技术将文学写作由创作者的思考变成集体智慧的凝聚,闯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新路。但是,网络文学的本质还是文学,并与传统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存在方式方面的差异

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较之传统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有文本载体、文本形式和文类界限的易位。如传统文学作品主要以书本、杂志、报纸等“硬载体”文本出现的。网络文学则以电子符号的软载体形式存在于电脑中,传输在互联网上。在这里,文学创作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随意性,也可随时更改。

2.创作模式方面的差异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创作模式的不同主要包括构思方式和创作手段两个方面。传统的文学构思基于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以整体艺术观来施展潜在创造力,是个人化的艺术思维。而网络文学则不同,它的写作是随意的,无需完整的艺术构思。创作手段上,网络作者首先需要以机换笔,让 “爬格子码字儿” 的一笔一划变成轻松的键盘输入,使文学创作者写作时不再低头,而是抬起了头。

3.语言与传播模式的差异

传统文学讲究文学语言的情感性与个性化,注重通过气氛的渲染,景色的烘托,传达人物的情感体验。网络文学作为新型的文学样式,其语言突破了传统文学语言的藩篱,以格式化、程序化的语言模块,使阅读更加生动自然。其语言往往追求简约、形象和直观,词组缩写和符号表意成为网络文学中比较典型的语言形式。传统文学以书面材料为载体,属于单向传播模式。而网络文学具有双向交流的特征,作者和读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常常将欣赏变成了创作,或将创作变成欣赏。

三、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互补与融合

作为一种新文学样式,网络文学是适应时代而产生的,有着传统文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关系,有效地促进它们的融合与互补,推动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1.表现形式上的互补

如果以纸媒为载体的传统文学是平面的的话,那网络文学是立体的。网络技术赋予了网络文学更加完善、强大的立体表达功能,突显了电子文学的超文本特性。在网络世界里,文学作品不需要读者的仰视和评论家的俯视,其形式较传统文学生动得多。它如一股涡流,把作者和读者卷入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中。对于写者来说,开放互动的网络环境是永不枯竭的创作动力,然而,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离不开传统文学的支撑,只有“平面中看立体,立体中找平面”,实现作者和读者良性互动,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互相交融,共同促进,才能使文学的表达更加给力。

2.思想内容上的互补

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仍然是由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等掌握话语权,网络文学则比较倾向于民间意识。因此,传统文学在思想内容上比较严谨,对作品的审美趣味要求比较严格,对非现实主义的作品持有谨慎怀疑的态度。而网络文学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任尔驰骋。但是,文学的发展只有坚持严肃性,走大众化道路,才能使文学成为人们健康的精神食粮,才能满足不同群体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

3.思维观念的逐步融合

经过不断发展,网络文学逐渐走向成熟,努力从传统文学等学科知识中吸取养料。传统文学也逐渐摒弃偏见,利用其诸多闪光点为自己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在评价标准上,以前的传统文学不是走大众路线,而是精英路线,热衷自斟自饮。受网络文学的影响,意识到只有面向大众才是合理的生长氛围,大力向网络文学靠近,加快了构思的广度和创作活动的深度。两者相互补充的过程中逐步走向融合与重叠,感受思维解放之乐趣。

4.文学创作与传播方式的逐渐融合

在文学创作中,过去那种伏案执笔、正襟危坐、满地废弃纸团的写作方式,逐步由轻松自由的计算机操作所取代。而且,传统作家在不断的将自己的作品按照原来方式发行的同时,建立和使用博客来宣传作品。当作品需要时,他们及时借助网络,将作品立即发送至出版社的电子邮箱或网站的栏目,比以往的纸质方式更加安全、便捷。传统文学作家迅速向网络文学的工作方式靠近。不少网络文学的先驱骨干也纷纷尝试融合传统文学的形式,获取版权和收益,借用传统文学的评价理论来要求自己作品,以获得传统文学界的认可。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她们的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大大增强文学的生命力。

网络文学是新科学技术对文学发动的一场革命。我们正处于一个文化开放、思想兼容的时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包容和互补既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它们的同根同源性,只有相互补充、互相融合,才能实现文学的真正繁荣。然而,要让网络文学融入传统文学中,让传统文学接纳网络文学,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作为高职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充分发挥传统文学的长处,合理接受网络文学的优点,积极开创当代中国文学的崭新时代。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范文第2篇

摘要:自上世纪末以来,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十多年历程。时至今日,网络文学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引起了传统文学体制的注目,双方从自身利益出发走向了融合。而由于网络文学与市场机制的紧密联系,网络文学(尤其是文学网站)走向了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了独特的制度模式。本文试分析网络文学制度化背后的推动力量,并用“文学场”理论来阐释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构成的“场域”内双方力量的博弈。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制度化;产业化;文学场

网络文学的创作起点可以追溯到1998年。由台湾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传入内陆,从此引发了中国大陆的网络文学热潮。目前,网络文学在社会群体(尤其是年轻一年)生活中的影响力愈来愈大,引起了传统文学体制的关注,二者走向了融合。此外,文学网站和商业市场接轨,网络文学逐步走向了产业化,成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勾勒网络文学制度化面貌,探析其制度化背后的因素,并尝试运用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来阐释。

一、网络文学制度化事实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式的文学形态,目前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引起传统文学机构、文学研究界注意。正如邵燕君所说,“网络文学的强势发展已经到了逼得学术界不得不正视的时候了。”①而网络文学界也需要借力传统文学体制来提高自身的品质度、合法性,两厢情愿下,双方走向了交融。

马季在《网络文学:与传统逐渐融合,生产消费机制成型——2009年中国网络文学述略》中写道:2009年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在官方、出版业、高校、文学网站和民间机构合力之下,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进入全面融合期,融合主要体现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与创作上的频繁对话交流,以及产业上的创新拓展与进一步规范。两种写作之间出现最大公约数,即在对话的基础上相互有所认同。②

从马季所列举的一系列融合现象和活动(如网络文学研讨会、网络作家培训班、网络作家加入作协、网络文学获传统文学奖项等)看来,传统文学体制在吸纳网络文学,而网络文学也在主动拥抱传统文学,因此,网络文学被传统文学怀柔招安,正在向体制靠拢。

而另一个蔚然壮观的现象是网络文学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已经走向了产业化模式。尤以文学网站的产业化最为鲜明。

2008年 7月,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盛大文学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新成立的盛大文学拥有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榕树下和红袖添香等国内最大的文学网站。盛大文学通过整合国内优秀的网络原创文学力量,构建国内最大的网络原创文学平台,增进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并依托原创故事,推动实体出版、影视、动漫、游戏等其他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③

由上所述,网络文学的制度化除整合传统文学制度元素之外,还融入了市场产业制度,因此将形成与过去时代所有文学都不同的新型文学制度。

二、网络文学制度化背后的推动力量

1,他律因素

他律因素包括传统文学制度对网络文学的介入和市场机制的利润驱动。

传统文学制度的介入体现在官方半官方文学机构、文艺评论界、出版界、大学教育体系等对网络文学的干预,即上文提到过的融合现象,包括对网络文学的研讨,对网络作家的培训,以及出版网络文学作品等方面。

网络文学制度化的另一推动力量是市场产业机制。产业机制驱使文学追求自身的经济效应。中国传媒在20多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向了产业化模式,而互联网更走在了媒体产业前沿。网络文学以网络为创作和传播媒介,走向产业化是势所必然的。文学网站产业化之后,文学创作被纳入产业链条中,通过现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充分挖掘网络作品与网民的需要以及与市场经济的切合点,实现文学与经济的双赢。

饶有意味的是,网络文学卷入商业、市场逻辑的过程,也是网络文学摆脱边缘位置, 进入公共话语空间、传统文学体制中心,获得全面合法性的过程。

2,自律因素

身份认同是网络作者自身的心理需求。“小说是在网上,作者却是活在现实当中的。作者要生活,除了钱以外,还需要解决身份的问题。17K小说网推荐过很多作者加入了中国作协、省市作协,就是为了解决网络作者的身份问题。主流社会的认可,会给作者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有利于网络文学的整体发展。”④因此,在传统文学整合网络文学时,网络文学也主动拥抱传统文学,挪用传统文学制度,通过传统的制度因素来提高自身的文化品格,以期得到主流文学的支持与认同。

另外,文学网站的产业化催生出了一大批专职网络。盛大文学总裁、起点中文网董事长吴文辉介绍,起点中文网有160万人在写东西,其中大部分优秀作家都是他们的签约作家,并且盛大在培养新人作家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网站有一对一辅导、网络培训、编辑访谈等方法,还有一系列福利计划,可以保证其权益。⑤这种网络作者的组建体制正在形成,而其创作理念将是不同于传统作家的,由此决定了网络文学的生成样式。

从宏观方面着眼,网络文学一步步走向规范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所致。从历代文学发展史来看,新兴的文学样式从民间兴起,在发展到一定影响力之时,主流文学就会进行干预,对其加以改造,成为主流能够创造和阐释的一部分(如宋词、元曲),最后二者互相接纳,取得共识。正如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所形容的,网络文学是从“草根庶出”到主流认可。在他律和自律双重推动下,网络文学将和传统文学一起前行,共同构筑中国当代文学的图景。

三、网络文学制度化背后的文学场逻辑

网络文学制度化的过程其实是文学场域内部力量博弈而取得平衡的过程。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了“场域”概念,他将社会生活划分为一个个彼此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空间,如政治场域、艺术场域、学术场域等。形形的场域都是由各种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场域的位置由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把持,代表不同力量的行动者为争夺有价值的支配性资源,致使场域无时无刻不处于复杂微妙的斗争状态。

而在文学场域内,布尔迪厄认为,文学场内部的竞争和更新换代,导致文学场逐渐分化为两极对立的亚场,即有限生产亚场和大生产亚场。有限生产亚场持守自治原则,生产是为了生产者自身和其他的同行,积极于形式探索,追求纯粹美学,拥有比大生产亚场更多的象征资本,居于文学场的支配地位;与此相对的大规模生产亚场,生产则是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领域的需要,更易于为他治的原则折腰,大生产亚场是文学场里的输家,但它在场外获得巨大的社会知名度和经济收入。

传统文学似可对应这里的“有限生产亚场”,而网络文学场则可对应“大规模生产亚场”,传统文学占有文化资本,被视为主流的正统的高尚的文学,而网络文学作为新兴的文学形态,虽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文学场内部,却缺乏自身的合法性。传统亚文学场为了巩固自身的话语权地位,采取高姿态的吸纳方式,用一系列机制收编“网络文学场”,重组自身结构,扩大本场内文学话语的阐释范围,经过调整后的传统文学场于是保住了既得权力,仍然占据着其尊贵的文学地位。而网络文学亚场由其“草根”身份,虽然拥有社会知名度和经济收入,却存在一个合法性问题和身份隶属问题。为了得到传统文学的认同,于是接受传统的 “收编”,靠拢体制,以此提高自身的文学地位,在这里,并不如布尔迪厄所描述的那样,是与当权者及其价值观保持距离,而是双方都表现了妥协姿态。

结语: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存在样式,和传统文学的互动交流越来越频繁,融合趋势明显。网络文学由此走向了制度化之路,这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的。网络文学的制度化过程实质是文学场域内新旧力量的冲突、平衡过程。在制度化进程中,网络文学提高了文化身份,但也可能失去自身的“野性”,而它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虽有利于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但也有使网络文学沦为迎合大众的写作机器的危险。(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注释

①网络文学将成主流?“圈子化”边缘主流作家[EB/OL].

④网络文学遭遇矛盾文学奖“苛责”[EB/OL].http://.cn/cul/2011-09-01/1810290566.shtml

⑤中国作家富豪榜制榜人:唐家三少认可80%版税收入[EB/OL].http://.cn/cul/c/v/2012-12-16/1044383411.shtml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范文第3篇

一、网络文学简介

网络文学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多媒体的手段实现文本链接进而表达文学艺术主题,在网络中实现创作供网民在线阅读的文学作品。简而言之,网络文学就是一些网络爱好者通过多媒体渠道实现用文字表达思想意识的过程。网络文学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文学传播时代的到来,它改变了传统读、说、写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创作模式和创作理念,这是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文学呈现出时代性、大众性、自由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态势,同时也暴漏出了一些自身存在的危机。

1.网络文学的时代性

网络文学总是与人类生活的主题息息相关,它记录下了一个社会的生活特点和文化底蕴,表现出了原生态的生活模式,关注着当前人们最迫切的生存期盼,网络文学可以说是停留在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品。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更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偏于感性化认识,能够满足人们对网络文学的情感需求,是现代社会中比较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2.网络文学的大众性

网络文学以满足大众接受需求为基本的创作取向,最初的文学大众化是以文化启蒙的形态与公众见面的,而网络文学的大众化是从艺术的角度来实现的,它消除了传统文学传播中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网络文学的大众化同时还具有群体性的特征,它借助于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体现了我国文学的公众取向,承载着较强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就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网络技术在促进社会信息化进程中,为网络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传播条件,网络文学自身的大众化发展趋势也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滋生了后现代主义风格。

3.网络文学的自由化

随着网络高速公路的扩散,享受网络媒介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从文学作品中分享彼此的乐趣,肆无忌惮的宣扬自己的生活状态,发泄内心情绪,大胆地表达自身的真实欲望,丝毫不会担心因为话语不当带来的社会责任。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媒体创作的官方传播模式,为普通的文学创作者带来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使得文学发展重返大众生活,实现真正的自由化文学创作。传统的文学创作中,写作被极少数的作家所控制,普通民众无法通过写作的途径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而网络的出现,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打破了传统信息创作由少数人主宰的格局,文学发展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网络传播的交互性使得网络文学的发展更加完善,网民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实现对文学作品的相互交流,促使网络文学无限接近大众,成为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

4.网络文学的产业化

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创作空间中对人的束缚,实现了文学艺术的大众化传播。网络文学在快速传播的同时还呈现出了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最初书写性情的生存态势逐渐与现代化的商业利润融合,走上了产业化道路,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型文化产业。文学作为适合数字化传播的产业,其产业化发展成为文学网站的盈利模式。从目前来看,网络文学的市场已初具规模,衍生的领域在逐渐拓宽,互联网中文学与广告的结合也更好的推动了社区文化的建设,形成了对网络文学商务模式的初步探讨,成为新时期网络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二、网络文学艺术的多元化危机

网络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成就了一批新时代的作家,使艺术形式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自身存在的特点也给网络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第一,网络信息的冗杂使大量不良信息侵入网络,腐蚀人们的思想。网络本身包含的丰富信息量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其全球性的特点更是拓宽了人们的求知领域。然而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也造成了信息污染和思维混乱等情况的不时发生,网络上的污浊信息使得判断是非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易受到蛊惑,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第二,网络交际的便捷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网络自身虚拟化和隐蔽性的特点繁荣了现阶段人们虚拟的交际市场,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流变得明显不足,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同时,这种隐蔽流也使得一些不道德的行为逐渐增多,人们的社会道德感普遍趋于弱化;第三,传统道德弱化、网络文学质量危机加深。互联网的普及是新时期人们适应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变革,然而正是由于网络的普及,人们很难再去接触传统的道德教育。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文化传播的基础形式,其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并表现出虚假繁荣的发展态势。网络文学的质量成为现代学者们讨论的重要问题,一方面,由于一些网络作家个人欲望的膨胀,大肆创作劣质文学作品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造成现代网络文学发展的空洞化;另一方面,部分文学网站为了赚取点击量,对网络文学的责任感日趋淡化。相对于传统文学创作而言,网络文学缺乏深刻和庄严的特点,对网络文学发展的批评也不到位,使得网络文学忽略了传统创作应该具备的原则和规范,以的形象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种过于直白的网络作品,让文学缺少了兼容含蓄的美感。

三、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发展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为后现代化的艺术模式和平面化立场提供了新的舞台和发展空间,网络文学与后现代话语在逻辑方面有了新的融合,网络文学中平面化表达的价值结构正在以数字化的形式悄悄展开。

1.网络文学的创作呈现自况性展示价值

人们对于文学的创作基于两种价值,一种是膜拜价值,一种是展示价值。文学作品的膜拜价值即是人们从中得到的高贵殊荣,展示价值则是被审视的对象是人的创造物,是仅供人们观赏和娱乐的产品。现代的网络文学作品创作彰显出了自身的展示价值,随着影视、广告、摄影等艺术的发展,文学成为现代社会主导的艺术消费形式。传统的宗教、传奇英雄膜拜等已经被现代的网络信息文学所替代,文学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属性。网络作品的自况展示逐渐发展起来,与后现代话语存在着逻辑上的关联性,这些都是由于网络作品的自由化和大众化发展,使得网民的思想变得充分地自由和开放,而非深度的膜拜价值。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的轻舞飞扬明知自己身患不治之症,却还要从网上走到网下与痞子蔡演绎一段有始无终的爱情游戏,痞子蔡的网上邂逅与网下追慕也不过是去圆一个青春年少的美人梦而已,“因为令我飞扬的,不是你注视的目光,而是我年轻的心”——当下空间的情感悸动是这个缠绵悱恻悲剧故事的唯一动机。在这里,人们不必局限于现实社会的真实感和维系生命的厚重感,网络中的人物不会受到现实主义的束缚,只需要在自我的世界里实现升华,将唯美的剧情作为永久的片段予以保存,促使读者陶醉其中。正如杰姆逊所分析的:“过去意识既表现在历史中,也表现在个人身上,在历史那里就是传统,在个人身上就表现为记忆。现代的网络文学作品是对深度和个人情怀的探讨,而后现代主义则侧重于对人物当前发展以及人物感情需要,是对文学作品的升华。”

2.网络文学表达形式的多样化

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文学作品的转型,文字图片相结合以更直观的方法满足了现代网络读者的需求,同时也催生了网络多媒体文学的发展,实现了网络艺术与文化的结合,形成了作品创新的发展趋势,打破了传统文学的传播禁锢。网络本身信息含量大的特点为网络文学的繁荣提供了超文本的基础。传统的文学作品多是单线性的,以页码表明结构来实现阅读的过程,阅读方式较为单一,而网络文本采取多线性的传播方式促使了阅读方式的多样化。网络文学作品没有特定意义的定稿,创作者在进行网络文学作品创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标本,而读者也能够自由选取阅读文本,实现网络文学发展中后现代主义的边缘化思维。网络链接的发展。该手段主要适用于对文学创作文本的连贯性组织,以作品的逻辑链接为基础实现对内容的有效穿插,促使网络文学实现结构化联系,扩大文学作品的审美张力,并且方便读者对文本内容进行选择性阅读。网络链接着眼于对网络文学结构的整体构建,是以解说的方式实现文学作品的创作。

3.网络文学实现了多媒体渠道的链接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范文第4篇

一、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

文学,是构筑于语言文字之上的艺术,是蕴藉于情感思想之内的表达,是哲的融合,也是美的展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文学作品,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文化内涵、折射出其民族气韵、并映衬出其思想高度。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时代下的文学种类也有了全新的划分。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让“网络文学”这一充满新鲜气息的专业术语应运而生,其独树一帜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也使得人们对网络文学产生了同传统文学迥然相反的大众印象——在中国,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传统文学意蕴浓厚、格局磅礴、行笔凝练、说理深刻;而以《斗破苍穹》、《诛仙》、《后宫甄嬛传》等为作品代表的网络文学,则成文迅速、想象自由、情感直白、受众庞阔。文学市场的此种分化,在一定程度上极佳地揭示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这两者于各自定性上所存在的本质不同:以网络生活为主体、以网络语言为基础、以网络读者为目标的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这一强有力的传播媒介,充分展现了其快捷、高效、丰富、包容的特质,紧贴时代步伐,紧扣社会热点;而归属于“时间淘洗之下的经典”的传统文学,则是现今剥离于网络元素之外的文学体裁与样式的大集合,时刻与其所承载的一切政治、历史和经济因子一起,对当代社会的人文环境起着持续性的塑造作用。

二、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造成的冲击

互联网的优越性赋予了网络文学某些传统文学无法比拟的闪光点。首先,对传统文学来说,作品的撰写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只有专业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大家,才有可能成为一部具有传播价值的传统作品的文学生产者。而与此同时,这些作品也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报刊、杂志或出版书籍才可能与读者见面。这一严格的既定程序意味着传统文学的一众孕育成果在被正式发表之前,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文学编辑和文学出版商的仔细甄别和选择。如此“命定”的挑选过程反过来,也相应地对所有传统文学的文学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创作要求,并从客观条件上保证了传统文学产出的质量和水平。而与之相对的是,网络文学对文学创作主体的约束性大大放宽:没有编审、没有校对、没有出版商,文学创作的门槛被无限放低,任何人只要产生了文学撰写的兴趣,便都可随时在各大网络文学站点展开其个人创作。网络为每个潜在的文学生产者都提供了平等的文学构筑机会,这种开放性大大打破了过去传统文学对文学创作主体的严苛限制,使得旧有的存在于文学创作领域的“精英游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颠覆和消解。其次,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的评论者在其个人质素上也被增添了诸多的不可控与不确定。目前看来,大规模依赖于各类新兴速消文学网站、抑或是各类老牌综合网站初生文学版块的网络作品,因了这些站点网民进出的高度快捷和发帖的极度自由,而均在其评论区显示出相应的文学反馈深度的缺乏。对传统文学作品来说,文学品读应是理性的、中肯的、有意义也有价值的,但这些要求在被互联网主宰的文学评述场内,则全无了踪影。纵览目前各类网络文学作品的评论区,客观、公正而有理有据的严肃发言寥寥无几,大多是毫无来由也毫无去向的“灌水”和“刷屏”,情绪宣泄取代学术交流占据了主导,个人臆想取代客观事实抓取了上风,传统文学评论所赖以生存的主流论述语系,在网络文学面前都失去了意义。最后,则是文学创作动机的模糊和淡化。通常来说,在传统文学领域,文学创作一般都需要一个切实的“标的”。“我手写我心”,传统文学写作者的创作初衷往往非常明确:由于其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的确“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才会提笔展开文学创作。而在网络文学大行其道的今日,越来越多的网文开始抛弃文学创作的初心“为写而写”、“为作而作”,部分网络文学作品的诞生甚至纯粹是为了取悦大众,为了迎合资本与市场,乃至是为了无意义的宣泄和自娱。此种情况下,文学的神圣性和使命感都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折损,网文的行文和成文也因此而变得个人化色彩浓重,信仰缺失、格局狭小。

三、网络文学所造成冲击的利弊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网络文学给传统文学所带来的冲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绝非一个单面、单性的问题。在新旧交驳的过程中,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所施加影响的后果,应是利弊兼备的。负面来看,由于有强大的互联网平台作依托,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艺术表现力更为强劲,在传播速度上也占据着几近压倒性的优势。对习惯游走于各大门户网站的互联网读者来说,网文的日日更新、时时新鲜是致命的吸引,也是其持续获取阅读和集体共鸣的重要途径。此种局面下,传统文学的热度便开始不可避免地日渐消减,直至无人问津。而进一步,此类偏向“娱乐狂欢”的阅读模式,也已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蕴藏于传统文学外衣之下的优良文化因子的流失,过去人们曾在众多高质传统文学作品中所感受到的特定民族气节与精神,如今已难觅踪影。当然,若从正面来看,网络文学的燎原之势,也给新时代下的传统文学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启迪和激励。大众对网络文学的追捧,或可看成是面向传统文学敲响的一次严肃警钟,让如今传统文学的创作者和研究者们开始重新思考,传统文学在互联网新时代下究竟应该如何破局。“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网络文学对市场、读者、以及文学理念和价值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颠覆、分流与变革,传统文学若要“求活”,必得“求变”。具体说来,首先是传统文学的生产者们要跳出思维定势,在不背离文学创作纯洁性的大前提下紧跟社会发展态势,拓宽创作脉络,丰富创作元素,使得传统文学做到“于古雅中不失新风”;其次,是传统文学的研究者们也应及时理清思路,不断寻找全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增强传统文学在当代的辐射度和话语权。

四、现实意义

接纳亦或鄙薄,一个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是,网络文学已经进入到了当今社会文学手稿创作、文学风格品评、乃至文学市场运营的文学共融圈。看似站在两个截然相反对立面的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彼此之间的交锋与摩擦虽已十分明显,但并非无法调和。恰恰相反,通过具体了解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市场的影响和冲击,网文方可进一步明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传统文学的领航者和追随者也可进一步意识到市场风向和读者偏好的变化,留精华去糟粕,对自身原有的传播方式和运行规则做出恰当的丰富与改变。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化背景 网络文学 发展现状 发展前景

一.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发展现状

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文学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网络文学开始诞生,它实现了文学的大众化,也促进了文学反馈机制的建立。2016年,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达到3.1亿,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1085万。2016年,手机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达到2.8亿,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2200万。在网络文学方面,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事实。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文学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但是,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在逐利中迷失,出现资本市场规范下网络文学的困境。我们不能否认商业化背景下,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以及唐家三少等网络作家的成功之处,他们也成为了其他网络作家的标杆,督促着网络作家们对作品进行创新。但是,网络文学的产业化使得网络文学写作和作者内心世界的偏离,网络文学的弊端随之开始显现。

第一,为了提高网站的更新速度,网站对于自己签约的作品有月更的要求,起点中文网则设置了打赏月票榜、更新榜激励网络作家写作,不少网络作家为了追求写作速度放弃了文学写作质量。部分作家的网络文学语言粗糙,存在很多逻辑漏洞,他们的写作心态由最初的书写内向向追求金钱转变。部分网络作家的写作报酬是网站根据李锐比例结算的,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往往对文章灌水,这严重影响了写作框架,大大降低了写作质量。

第二,网络文学的个性化开始减退。通过对文学网站搜索关键词的统计,发现高手、兵王以及武神比较适应大家的需求,网络文学的同质化现象开始显现。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作品以迎合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很少按照自己的本心写作,文学作品只是为了让读者消费而写的。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网络作家向读者谄媚,文学作品没有很好的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发展前景

近些年,网络文学的收费制度趋于规范化,我国也开始重视网络对网络文学版权的保护,网络文学的盈利主要依靠付费阅读来实现。但是,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开始向全版权运营发展,版权拥有者会根据网络文学作品开发电影、游戏等,这使得版权费急剧上升。但是,改编作品并没有带来网络文学的市场繁荣。那么接下恚网络文学该怎么发展呢?

(1)网络文学去模式化。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的写作不可能摆脱市场的束缚。举个例子,当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电影掀起了人们回忆青春的热潮,票房很好。随之,校园青春小说水涨船高。但是,大量青春题材电影上映,网络文学的模式化缺陷在影院扩大。网络文学的个体化情感书写、人物模式以及情节的模式化使得网络文学作品电影的豆瓣评分很低。网络文学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去除模式化的写作方式。

(2)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必须接受个性化的挑战。网络文学具有平民、草根的特征,但是网络文学没有和传统文学处于对立面。网络文学发展早期,部分作品对于自我的表达以及个性的表达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现阶段,网络文学呈现流派化、模式化,网络文学的个性化逐渐消融,读者以及网络文学市场对于网络文学的管理提出了崭新的要求。目前,各大网站的盈利模式仍然是全版运营。但是,面对口碑低下的IP改编作品,不少网站开始减少对IP征集的关注。这些网站运营自有版权的网络作品,并在征集新IP的时候注重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以及现实主义价值。文学网站开始立足文学作品本身,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不再那么迷信市场大数据。与此同时,模式化的网络写作没有被文学网站抛弃,他们开始实行分层管理,希望通过分层管理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在模式化的网络文学写作模式下,读者的文学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开始呼唤精英网络文学作品。传统的文学作品也利用网络进行传播。一方面,网络改变了传统文学作品的创作模式。举个例子,“繁花”在2015年获得茅盾文学奖,金宇澄没有使用传统的纸质平台,选择将小说在弄堂网上进行连载。弄堂网并不是盈利性质的网络文学网站,但是金宇澄将“繁花”在弄堂网上连载和网络文学的创作有类似之处。金宇澄在写作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写作经验不再那么迷信,会根据读者的意见进行适当的调整。总的来说,“繁花”为传统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范式。另一方面,网络改变了的理念,也会让文学网站经营者调整自己的策略。举个例子,“北京折叠”刚获得雨果奖,版权便被收购,网络文学和严肃文学的界限正在被网络文学平台消除。

三.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出现模式化写作的问题。要实现网络文学的长远发展,必须去除网络文学的模式化,网络文学作品也应该接受个性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晓坤.网络文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探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