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微外贸企业;转型;国际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贸易大国地位逐步确立,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我国外贸企业经受着贸易保护战、汇率战、多种成本上涨等重重压力。2011年以来,受宏观政策趋紧、外部需求萎缩、综合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进入2012年,我国外贸形势并没有好转,我国外贸进出口2012年1-4月增幅持续回落,外贸增长速度始终在个位数徘徊。而在2012年6月的消博会上,受欧债危机、各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订单下滑现象在很多小微外贸企业中普遍出现,与去年同期相比,有的企业订单甚至下滑近50%。面对更加复杂的外贸形势,多数外贸企业都选择了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企业发展的调整。转型升级,已成为众多小微外贸企业在危机中成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法宝。

一、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小微外贸企业已经成为我过对外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贡献巨大,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小微外贸企业数量众多。过去三十年我们国家小微企业发展非常迅速,数量巨大。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内地中小企业单位数已占全部企业单位数的99.5%。根据2011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以个人独资企业等形式的企业大概有1100万家,另外以个体户登记的企业有3600万家,合在一起有将近5000万家,其小微微外贸企业数量将近500万户。

2.在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小微企业在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大,所提供的出口超过出口总额的60%,例如2010年小微企业出口额占到了全部出口额的72%,2011年小微企业创造出口额占百分比为65﹪。从地方政府的外贸数据的增长也可以看得小微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出来,例如2011年河南省出口总额192.4亿美元,其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56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3%,全省小微企业出口较2001年增长34倍。

3.电子商务深入渗透。目前,以市场辐射广、贸易成本低为特点的电子商务开始显现出来在外贸出口高成本时期的优势,不少小微外贸企业纷纷通过互联网开拓国际市场。对小微企业来说,网上做外贸能明显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对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来持续的短单、小单化趋势能够灵活应对,还能帮助自己直接面对消费者终端市场,通过订制提升利润空间。来自义乌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义务市场里几乎随处可见“线上线下做外贸”的模式,截至2011年底,4万多名义乌市场经营户中,超过40%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其中网上外贸占了相当比重。目前大约10万名从事外贸业务的小微企业主聚集在阿里巴巴平台,来自全球2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万注册会员可以与他们在该平台上直接开展贸易。

二、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的困难

受欧债危机、各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虽然有不少小微外贸企业在努力转型,政府对小微的企业也作出了很多支持,例如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但是小微外贸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困难。

1.企业经营状况严峻。根据国内最大的小微企业进出口流程外包服务平台——深圳一达通2012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外贸订单2012年以来下降近三成。东莞市2012年对在本市范围内的300家微小外贸企业经营状况的专项调研显示,微小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尤为严峻,超过80%的被调查企业表示订单同比持平或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平均上升18%。对于小微外贸企业来说,订单数量减少是他们面临首要经营困难之一,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主要贸易货币不同程度的升值,发达经济体需求的减少以及小微外贸企业对客户黏性较低,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订单的数量。

2.企业被迫增加裁员。由于欧债危机一直持续性的不确定性,2012年我国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呈现出“短、小、散”的外贸订单特点,正是缺乏长期的大订单,再加上当前企业的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小微企业近来普遍趋于谨慎的用工心态,很多企业被迫裁员。根据深圳一达通2012年6月的小微企业外贸指数报告称,小微企业外贸景气指数2012年5月份进一步下降,伴随着外贸景气指数下降,小微企业的用工意愿大幅下降,35%的受调查企业表示出现不同程度的裁员,2012年5月份用工总数少于4月份。

3.转型内销举步维艰。目前,在海外市场不确定、国际汇率摩擦等“乌云”笼罩下,许多小微外贸企业为改变企业完全依赖国外市场的经营模式,因此,试图拓展国内市场。一些小微外贸企业为求生存发展,线上线下双重布局,开始大规模转向国内市场,最大范围内拓宽国内销售渠道,寻求利益增长点,挖掘国内消费市场潜力。然而实际情况却显示出转型国内市场的举步维艰,小微企业在转内销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国内市场开拓、利润空间、进场费用、货款结算方式、品牌知名度低等都使外贸企业的转型内销开拓艰难。

三、小微外贸企业的转型之路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分析研究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183

1 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国家对小薇企业扶持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微企业的数量巨大,国家十分重视其发展和壮大,但是,在具体的扶植政策方面覆盖率偏低,政府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重视程度比一般的小微企业大,对小微企业的惠及面相对较窄,特别是小微企业几乎得不到扶持优惠待遇。而大多数小微企业一般都处在生产环节,都从事的是比较简单的生产及初级产品的加工,有的处于流通环节,一般规模不大。小微企业财务实力比较弱,偿债能力弱,财务风险比较大,得不到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而政府针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的相关政策,对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不到根本的作用。

1.2 有关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制定的相关信贷政策,主要是针对大中型企业开展信贷扶持,商业银行也认识到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是比较重要的,由于小微企业偿债能力弱,经营的持续性差,财务风险大,财务信息质量差,发生不良贷款的可能性比较大,信用评估等级相对较低,所以一般来说小微企业在商业银行取得贷款是比较困难的。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贷款时其贷款业务的发展定位一般不高,它只作为商业银行的填补型信贷产品。

1.3 小微企业在融资资金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微企业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从自身贷款资金的安全与效益方面的考虑,会要求小微企业采取抵押担保方式取得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小微企业会支付大量的费用,而在贷款利率方面一般也比较高,使小微企业的资本成本偏高,给企业带来了比较沉重的利息费用。在中央银行颁布相关宏观调控政策时,多数小微企业受到影响,甚至完全得不到银行贷款,使小微企业向民间投资理财公司借款,从而推高了民间借款的利率,使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融资更加困难,直接影响小微企业的发展。

2 小微企业融资难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小微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持续经营能力弱

多数小微企业是由家庭或个人创办起来的,由于经营者的自身知识水平、管理经验等方面的问题,在管理企业时过分强调人的治理而忽视了制定企业规章制度,没有实行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小微企业的管理不到位。大多数小微企业只注重传统产业的经营,创新能力不够,产品更新换代不及时,导致企业缺乏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能够持续发展,小微企业重视短期收益,在发展方面缺少战略目标。

2.2 小微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有不真实的现象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就是要求企业讲诚信守诺言。小微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着核算不真实的情况,甚至于个别小微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弄虚作假、财务管理无章可循,管理比较混乱,商业银行很难了解到小微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在还贷方面有的企业不按时还清贷款,让银行很难再信任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失信于银行,使其贷款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根据某商业银行有关负责人员透露,他们的统计资料显示,仅在2016年1月到7月间,在对中央银行建立的信用数据进行调查时发现,这个银行就拒贷了9亿元的贷款,其中小微企业遭遇的情况占较大比例,从这里不难看出小微企业由于其提供的财务信息不够真实,影响了其信用,已经严重限制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

2.3 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

小微企业对财务制度的建立不够重视,财务管理水平不高,没有建立对现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现金使用方面缺乏计划性,管理比较混乱,对经营过程中资金调控不力,导致财务困难。在销售环节没有建立比较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出现了大量的应收账款,企业催收措施不力,应收账款周转迟缓,造成了资金难以回收,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在原材料采购方面管理不善,没有问责机制,导致资金流失比较严重。

3 提高小微企业融资能力的措施

3.1 加强政府对小微企业融资方面扶持力度

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适时颁布小微企业发展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小微企业发展出台相应的法规,把小微企业作为特殊的服务对象来看待,金融法规方面健全了,小微企业贷款过程中呈现的市场性或者信用风险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能够很好地保护银行的合法权益,当小微企业经常出现逃避银行债务的情况时应负相应的责任,减少银行坏账损失。加强银行内部管理控制,严格对贷款审签人追责,银行方面应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评估,对贷款审批严格执行银行的制度,正确引导对小微企业的贷款融资。建立健全政府政策扶持体系,健全小微企业的资信调查、评估体系。

3.2 加强中小融资机构建设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小微企业从中小金融机构得到资金占的比重比较大,主要是中小金融机构更喜欢服务于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得不到大型银行的贷款,中小金融机构能够向小微企业提供部分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资源的不均衡。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增加商业银行在各地方乡镇的建设,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供给渠道;引进竞争机制,减少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降低资本成本;成立民营小微金融机构,因其掌握本地经济情况,了解当地企业经营情况、财务实力和信用状况,能够更好地控制贷款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在经营方面实行区域化模式,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为本地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3.3 加强小微企业诚信管理

企业的信用是取得贷款的基础,提高小微企业的诚信意识,小微企业在经营时要保持良好的信用,在资信评估中取得比较高的等级,金融机构才能放贷。在加强小微企业诚信管理方面应做到: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树立诚信意识,经营管理者的决策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经营者拥有良好的诚信意识,使企业的诚信度提高;加强小微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积极培养高层管理者及员工的诚信意识,在企业里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企业应注重诚信的累积,增强与银行间的交流与业务的联系,使银行、中小金融机构更多的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财务实力,为小微企业以后融资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第3篇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据统计,我国现在总计有超过1000万的中小企业,而东部12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6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61.6%,主要密集在长珠三角地区和珠江地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乡镇小微制造型企业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小微制造型企业占我省企业总数的97%,吸纳了55.5%的就业人员,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是群众创业就业的主要渠道。此外,小微制造型企业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我省很多大中型企业都是从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块状经济均由小微企业集聚形成的。

近年来,东莞市小微制造型企业的日渐成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们希望,通过对东莞这一具有典型性城市的调研,进而了解整个广东省小微制造型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它们对高校人才的看法,分析原因及总结经验,为广东省乡镇小微制造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2 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其发展

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经营者自身原因使企业竞争力降低。在我们实地走访中发现,小微制造型企业经营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一般都是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在所调研的企业中,拥有大学水平的企业老板只占15%,年龄大都集中在40-50岁之间。

企业经营者自身存在着局限性,他们的思想观念较为保守落后,管理方式不能与时俱进,在这两年经济萎缩的大环境之下,大多数小微制造型企业经营者追求的并不是在艰难的环境下寻找机遇,抓住机遇,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而是安于现状,只求平稳,导致有些企业不得不裁员,缩减企业规模。这样不仅会使得小微制造型企业的竞争力降低,订单减少,而且还会使员工不能安心工作,企业会陷入裁员和缩减规模的恶性循环中。

企业的管理模式缺乏先进性与完善性。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些企业多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经营的,产品规模较小,大多企业属于家庭式小型企业,但同是小微型制造企业,员工人数也会有较大的差距,企业员工人数有的少至二十多人,有的多至两百多人,其中大约只有25%的企业拥有较完善的行政架构和管理模式,而剩余的企业,行政架构都比较简单,架构分层相对而言较少。

由于长时间的家族继承以及企业主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得不到更新换代。简单化的管理制度,并不能规范员工的行为,更多的是依靠员工的自主性。但是,只有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员工工作起来有依有据,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一个企业缺乏企业的制度,缺乏企业文化,也直接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微企业新产品开发缓慢,产品普通,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因。

企业对人才培训不够重视,管理人才缺乏。在所调研的企业中,只有45%的企业表示有对员工进行培训,而其中只有25%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规范的、有计划的培训。但是,企业的培训主要是针对管理层和技术工人,并没有完善的培训计划,也只有小部分企业的个别部门可以实行轮岗制度。另外,东莞小微制造型企业很多企业经营者对培训都存在着几种错误的认识。一、认为培训是一种成本,培训会加重企业负担。二、认为培训是表面功夫,并没有什么实际功效。三、认为培训是“为他人做嫁衣”,担心学到技术后的员工跳槽后企业会对企业造成威胁。

企业的转型升级困难重重。东莞的小微企业大都是以外贸出口产品为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如今企业面临着订单减少、出口量锐减、利润下降等严峻问题。据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受到人民币升值与经济萎缩的影响,他们的订单较上两年较少了30%左右,然而,人力成本有条不紊的增高,员工工资大都在2000以上,最高能达到6000,中国市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在逐步减弱,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种种原因导致生产成本逐年攀升。另外,我们了解到企业转型升级,更是缺乏机遇,有心无力。技术工人招聘难、员工要求高薪酬、原材料成本上升、出口受阻、利润减少等等,这都是阻碍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问题,传统的小微型制造企业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潮流。

3 高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据了解,2002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145万,而2012年达到699万。虽然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前所未有的增多,但是总体的综合素质却相对偏低,这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经过十几年的扩招和合并,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多在向巨型化发展,办学方向趋向单一化,专业一应俱全。高校追求大而全,学科建设趋同,这样就出现了高校差别不大、特色不明显的“千校一面”现象,导致了本科院校的同质化,抹杀了一批高校业已形成的特色。如今高校如此发展,模式趋同,人才培养模式趋单一,并没有真正与企业进行对接。

4 高校学生尤其本科生存在不足

高校学生缺乏工作经验。不少的在校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或是兼职,但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清楚认识企业需要的何种工作经验经验,他们口中所谓的实践经验仅仅是锻炼了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而真正的实际管理能力、操作能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但是,往往教育教学忽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仅仅是理论教学不能满足企业“就业即工作”的要求。[2]据了解,近七成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工作经验”成了高校学生面试的一大门槛。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水平;融资

小微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在促进社会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新时期,我国推行的简政放权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小微企业的活力,其数量呈现逐渐递增大趋势。当然,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信等级,给企业的融资带来极大的困扰。如何解决小微企业的资信问题,突破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是现阶段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1.1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客观原因

1.1.1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尤其是小微企业在进行贷款过程中,需要办理房产抵押登记、土地使用权变更。土地使用权变更,办理周期长,费用高,延长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时效,使企业错失发展良机。虽然,各地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就实施效果来看,财政贴息的要求较高,只能惠及极少部分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典型特征是薄利,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融资需要给各个机构支付抵押物登记费、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等多种费用,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银行信贷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较为严重。据全国工商联合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调差报告》显示,90%以上的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造成信贷资源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小微企业自身经营规模小,贷款数额少,即便是贷款利息高于大型企业,但银行所得的实际利润并不客观,这就影响了小微企业的贷款成功率;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所决定的,国有银行占据金融业的主导地位,金融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处于过度集中的阶段,大银行更倾向与大型企业合作,这就直接导致了信道资源分配出现严重不均匀现象。

1.1.3 风险分担机制仍需完善

小微企业融资受阻的原因之一是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存在质疑,因此,应从金融机构分担风险的角度出发,辅助小微企业建立完善的贷款担保制度;加大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对小微企业的开放力度,减少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信托、股票、基金、债券等都可以适当增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其融资规模。

小微企业内部人员多为家族成员,企业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及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岗位员工是通过走关系,而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选拔。这种家族式经营方式直接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无法实现经营管理的透明性、公平性和公正性,也很难从正规的金融部门获得长期的融资渠道,只能从有限的融资渠道中完成小规模的融资。

小微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缺乏专职的会计人员,现金交易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规范操作,企业的财务报表也是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差较多,导致银行无法获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直接影响了企业在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成功率。

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只有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为企业赢取更大的商机。小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对市场做充分的调查研究,一味的根据自己的经验盲目生产,致使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国家主要产业政策不符,难以获得国家政策上的支持,特别是地方财政上的支持。

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及融资能力

资金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血液。小微企业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大融资管理理念为指导,解决企业当前的融资难题,突破企业的发展瓶颈。首先,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武装自己,从企业决策层开始,提高对融资的重视程度,增强社会信用观念及相关的法律意识;其次,设立专门的融资岗位,若企业条件不允许,可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兼职企业的融资岗位,利用专业人士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辅助企业开展融资事宜;再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维护企业自身的信用等级,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建立企业的生产信用、商业信用以及财务管理信用,为企业积累良好的融资信用度。最后,加强与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的沟通和联系,为企业后期的融资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完善银行信贷经营机制

银行信贷机制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降低了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的绩效薪酬制度与小微企业的信贷利润之间的关系十分淡薄,可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促使银行适当下放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权,将审批权转给基层分支机构,利用县级分支机构信贷业务的地方化,规定一定比例的授信额给地区的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针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增加合适的信贷产品,简化信贷程序,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动力支持。

2.3 完善小微企业征信系统

加强小微企业信用征集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方式、征集途径、信息公开的范围及措施、信息公开的法律责任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规范的小微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专业化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机构,健全资信调查制度。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除监管企业的经营状况外,还应对作为企业法人的自然人进行合法监管,确保信用监管制度的有效性。

2.4 建立小微企业风险拨备与补偿机制

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经营特点,导致其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尤其是在信贷与担保方面具有较高的风险。为降低信贷风险,银行应建立适应小微企业经营特点的信贷风险拨备制度,允许银行在面向小微企业放贷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一定的风险拨备;地方政府也应该联合银行、担保机构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安排专项的财政补偿经费,确保小微企业融资成功。

2.5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融资效果

传统的融资方式以商业银行融资为主,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辅,无论哪种融资方式,对于小微企业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及应用,融资模式在原有基础之上,又添加了互联网金融融资,如招商贷、全球网、人人贷、阿里金融。互联网金融机构建立的网络平台,可以吸引小微企业、银行、担保机构的参与,借助网络平台资金供求信息,从而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三、总结

小微企业是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就业、稳定社会必不可少的组织机构。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局限性,致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都处于落后阶段,这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无法为银行等信贷机构提供可靠的企业经营状况财务报表,影响了企业的融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为了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银行机构及企业本身应加强信贷体系的完善,在此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共享平台,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融资模式,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第5篇

小微企业概念是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目前主要指那些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服务)种类单一,规模和产值较小,从业人员较少的经济组织。本文所指小微型民营企是从企业规模和所有制性质两方面来划分,虽具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意识萌芽,但因各方面局限,其管理和经营仍不具备现代企业调整的小微型民营企业,本文接下来将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2.我国小微民营企业发展轨迹

小微型经济组织自古有之,脱胎于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但是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传统小微型经济组织逐步具备现代意识和特点。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为小微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第一次契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激烈的竞争使这些先天缺乏资金、技术、资源和理念的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在夹缝中挣扎求生;而在当前经济再次出现转型契机时,其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国家在法律、政治、经济等领域予以制度上的引导和支持,小微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迎来春天。

3.小微民营企业发展地位

据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报道:“从全国范围看,我国中小微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微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7.3%。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生力军。”经测算,小微企业提供了85%的城乡就业岗位,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新形势下,小微型民营企业因自身的灵活性,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是改善和服务民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承担者;是民营大企业成长发展的孵育基础;是促进就业的生力军。

4.民营小微企业特点分析

4.1成长环境特点当前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用一句话加以总结:“心有余而力不足”。所谓“心有余“是指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和民众都认识到小微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潜力和重要作用,所以有心为其发展营造更好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氛围。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都出台各项措施小微型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条件。比如,国家财政部发文“小微企业免征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地方性法规响应中央号召,如建立小微企业孵化园等。各项政策性气候是积极的。所谓“力不足”是指各项政策有一定力度,一定程度上为小微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在力度上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束缚他们发展的桎梏如融资困难、技术人才招聘困难、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不具备持续持续性、企业信息化率低等。如果不下大力度解决这些制约小微型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那么它们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它们的作用也得不到真正的发挥。

4.2现代化管理意识的觉醒当前经济主体中的小微型民营企业创办者不再是“白丁”,而或多或少具备一定知识水平;其家庭内部或朋友圈能也也不乏具备一定学历的人群;加之现代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如电视新闻、杂志、互联网、广播、各种类型商务活动等一定程度强制性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为他们提供了大量接触现代化管理的机会。所以,他们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开始觉醒,创新意识和全局观增强,注重企业规章制度的规范化,强调激励手段多样化,逐步尝试网上信息的搜集和利用,重视法律的维护和运用来保护自身权益,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等等。但是,因自身条件限制,经营者的觉醒并不彻底,即使它们具备了自主性,去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支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困难重重,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的在这些企业的发展根本满足不了企业需要。需要国家或地方政府对这些企业进行专门、长期、持续的培训和指导。

4.3融资手段风险性大前面提到过,因政策原因小微型民营企业融资有一定难度,为满足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企业主会寻找其他非正规途径融资。比如:虚报资产骗取贷款,利用农村五户联保政策套取贷款,以朋友企业为担保贷款,向民间借贷机构或利息较高的城市商业银行贷款等。这些借贷融资方式除风险极高以外,还会引起连带风险,甚至扰乱国家金融信贷秩序和安全。据调查,有的小微型企业因贷款受限,便虚构公司和资产,骗取几百万的贷款,后终因经营不善倒闭以后,先关企业主逃跑,银行遭受巨大损失。还有的企业向利息较高的城市商业银行贷款,数额巨大,最后利息都无法交付变耍赖不还,同时转移资产,同样给银行和为其贷款做担保的人员带来巨大损失。

4.4经营者自制力欠缺小微型民营企业经营者具备自身特点:白手起家,创业初期吃苦耐劳,自尊心强,夫妻或亲友共同创业等。在经历初期创业初期的困难,步入平稳发展后,在资金和精力上都有盈余。此时,大部分小微型民营企业的业主有懈怠思想,攀比心渐重,资金用于企业发展的比重下降,用于生活奢侈品消费渐多,甚至生活作风出现问题。尤其是生活作风的问题具有“圈子”型特点,同类型民营企业或经常有业务往来的这些企业主会跟风攀比。其实,这本身也是现代经营管理思想不健全的表现,需要正比部门或地方组织予以重视,组织人员进行指导和引导,帮助他们克服迷茫期,寻求小微型企业的健康、长期、持续发展。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