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生存状态;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一、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一)中小企业的一般特点。中小企业中70%以上是私人企业,是由个体商贩、家族传统手工业者、或者是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而来的民营企业。其主要特征是技能单一、专业度低、理论水平有限、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方式简单、松散,基本是老板直接面对员工的家长模式,经营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传统的管理方式,不适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急需引进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小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在行业中不占主导地位,基本还是劳动密集型辅助企业,多媒体技术应用有限,先进尖端设备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缺失,竞争力较弱。

(二)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相当一部分遇到了生存问题,尤其是技术含量偏低的企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用工费用的增加,生存艰难,主要表现在:

1.中小企业需要政府扶持和政策支持,却又不能像大企业那样设立专门的部门来和政府协调,很难跟上一些政策法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如果在这一方面脱节,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逆的,直接关系到生存。2.强者横强,弱者艰难是不争的事实。中小企业在二次创业中,走在科技前沿的互联网、传媒、科研、物流等行业发展迅速。而生产加工型企业受到来自市场、资金、用工以及国家结构调整的挤压,生存困难。3.中国金融体系的设计是完全服务于大型企业,尤其是央企和国企。虽然国家要求各大银行要切实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帮助,但是进展缓慢,远水难解近渴,现状仍然还要维持一段时间,或者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三)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尽管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但其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令人振奋的。

1.中小企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接纳的大学毕业生逐年提高,而且随着企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吸引更多的高智能人才充实进来。同时,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重要平台,也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稳定了中小企业就是稳定了社会中低端劳动者的就业,稳定了地方财政来源。从长远的发展眼光看,中小企业的未来有着相当的发展空间。

2.因经济危机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一定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带来不竭的动力。可以看到,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科技创新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其数量已占到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30%以上。

3.中小企业准入门槛低,船小好掉头,适应能力强。增加中小企业的数量,扩大企业规模,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是大趋势,也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我们相信,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其数量会以两位数字增长。

二、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政策给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中小企业的未来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公平的市场竞争,政府应该千方百计地维护和保护中小企业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提供优惠政策和便捷服务。由于中小企业处于弱势,生存和发展能力相对较差,很难通过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融资、装备、人才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不但需要良好的生存环境,更需要公平的竞争环境。

2.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98.7%来自银行贷款。政府必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问题。未来的大趋势应该是:建立区域性的民营中小银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等融资服务体系,民间融资合法化,逐渐从地下转到地上。

(二)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

企业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后劲以及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不但影响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更会制约企业未来长远目标的实现。我们应该多方采取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改变这一现状,为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综合解决中小企业未来发展中的结构矛盾

产业结构、地域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失调是困扰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瓶颈。政企不分、政资不清、产权模糊,导致企业不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也为结构调整带来困难。因此,中小企业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市场行为,解决结构矛盾,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四)兼顾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中小企业现有数量已超过4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工业总产值占总量的60%以上,在出口贸易中占有绝大部分份额。中小企业还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吸收了大量富裕劳动力,成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中小企业,必然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企业同样肩负着社会责任,两者密不可分。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顾社会效益,中小企业在未来的运行中就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挤压。优秀的创利能力和良好的社会口碑才是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成长壮大,对增加政府税收、促进社会就业、繁荣一方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目前生存境况堪忧。中小企业只有依托政府的强力支撑,创建现代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竟争力和影响力,才能在未来的经济社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姚芳芳,齐兴.加强政策力度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3(05).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突出特点 发展瓶颈

一、江苏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突出特点

(一)地区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地区

中小企业指的是那些企业规模小,资金力量薄弱,员工数量少的中小规模企业,这一类企业的雇佣人数和营业额都不大,市场份额较小。在江苏,这一类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南部地区,沿海沿江分布,这一地区的优势主要在于企业可以利用长江三角洲的便利条件,如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并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同时市场广阔,因此,这些条件吸引了众多的中小企业集聚在此,寻求发展契机。改革开放以来,这一优越的条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收不少,让许多的中小企业看到了希望。

(二)经营特点:专业化,以加工贸易为突破口

江苏省中小企业的发展领域主要是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对一些原材料或者零部件加工,使其产生附加值,以此来进行贸易,获得利润。但是江苏中小企业并没有在更多的领域上进行探索,这主要是自身条件所限制,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相对于大型企业不占优势,多元化的发展不仅会分散发展精力,还会导致原有的加工贸易行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并且多元化的经营还会带来企业风险的加剧,这些风险也是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因此,江苏中小企业为了长远的发展,更加注重于本地区经营特色的发展,不断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提高在市场相关领域竞争力。

(三)规模优势:位居全国之首

江苏中小企业集聚的规模,发展的水平以及速度,在全国各地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发展过程中,南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巨大发展优势,进行产业集聚,实现了基础设施和资源共享,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据统计,全省中小企业数量约为40万家,这一数量占全省企业总量的97%。可见江苏中小企业在整个江苏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职之高。

二、江苏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江苏中小企业的发展巨大潜力不可小觑,但是,江苏省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也许多问题,出现了发展的瓶颈。

(一)融资问题成为制约江苏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江苏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量少,偿还债务的能力不足,并且,在江苏一部分企业属于负债企业,导致信用难以进行正确评估,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投放到中小企业的贷款很少;其次,融资的渠道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只有银行贷款这一种,而不能发放债券进行集资,只能依靠内部融资,而内部融资力量薄弱,依旧限制企业的发展;再次,国家行政审批的制约,虽然目前审批权限下放,中小企业还是避免不了繁琐的手续和严格的审查,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缺乏创新能力,竞争力难以增强

江苏中小企业大多从事的为加工贸易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水平,而是拘泥于原有的生产技术上,导致产品单一,不能更好的迎合市场的需要,抓住顾客的眼球,目前国家已经将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各个中小企业也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提高创新水平,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管理者素质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制约着企业的未来。江苏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处于较低层次,大多为自主管理或强制管理。在这种管理制度下,企业整体的协作水平受到影响,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弱化,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不像大型企业的管理者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对于一些先进的专业管理知识和理念还有所欠缺,导致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据统计,江苏省大约82%的中小企业处于管理的较低层次,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三、针对江苏中小企业提出的发展举措

(一)解决融资问题,拓宽融资渠道

融资问题是制约江苏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对此,要从造成这一瓶颈的原因入手,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首先,要不断推进中小企业的现代企业进程,解决其自身存在的信用度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提升自身经济实力,提高信用等级。其次,还要依靠国家以及地方政策的支持,江苏政府应结合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制定符合中小企业发展规律的政策,在审批制度上,放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限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江苏在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上应着重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江苏南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多依赖于仿制,以及原有的加工方式,要加快创新步伐,改进加工的技术水平,提高效率,根据市场需要创新,增强自身的特色,制造符合大众需要的产品,逐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提高管理水平,同时提高员工素质

目前中下企业在管理上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管理水平低下,员工以及管理者的素质都有待提高。解决这一制约因素,首先要解决管理层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学型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让管理创造出最大的效益;与此同时,为了配合管理水平的进步,企业也应该对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专业素养,是管理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服装企业:中小型;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F426.86 文献标志码:B

Development Status-quo of Apparel SMEs in Intelligent Production

Abstract: By probing into the problems currently existing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apparel enterprises(SME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quo and trend of these SMEs,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for maintaining healthy development by improving each link of the value-added chain including product development, order,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Key words: apparel enterpri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telligent

1 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发展现状

国际金融持续恶化,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一方面服装企业订单数量下降、成本上升,市场环境低迷导致订单减少,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人工费用节节上升,中小企业的平均利润逐年降低,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服装劳动力价格仅为中国的1/3,部分服装订单开始流向低成本的国家。另一方面中小型服装企业缺少品牌,同时面临众多大型企业的竞争,企业缺乏先进的营销管理方式。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化程度的加快,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化的服装需求加强,服装生产由少品种、大批量逐渐向多品种、小批量发展,这对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经营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种趋势下,中小型服装企业只有发展壮大才能生存。

2 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发展趋向

中小型服装企业在我国服装企业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它们的成长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服装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小型服装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1)服装的个性化消费使服装生产由少品种、大批量逐渐向多品种、小批量发展;(2)服装产品利润低,企业持续萎缩;(3)管理落后,还存在着凭借经验、记忆进行生产管理的现象;(4)服装生产作业形式比较普遍采用传统的方式,效率低。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了生存与发展,小批量、多品种、短周期、高品质是现代服装生产的主要特征,这种特征要求企业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中小型服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差异化,通过工艺标准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科学化,形成企业的营销优势;通过改进服装生产的作业方式,由传统的“捆包式”向“单件流”流水生产方式发展,通过高效的流水生产方式和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要做到这一点,服装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技术密集型、智能密集型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需要智能化生产的支撑。

智能化生产是传统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与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依托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实现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许多中小型服装企业已经认识到智能化生产在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重要性,智能化生产对中小型服装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基于智能化生产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发展措施3.1 以个性化产品开发引导客户

随着科技进步,服装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个性化的服装需求加强,利用计算机技术、服装CAD,实施快速响应设计,缩短服装产品的研发周期,满足客户对个性化的服装发展要求,为现今市场营销增加优势。服装CAD系统可完成服装款式、结构、工艺设计,该系统方便、快捷、实用、美观、精确,在欧美等国家服装行业普及率70%左右,在我国6%左右。

3.2 加强对生产订单的预测与管理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对关键客户的订单进行预测分析,加强与供应商的交流,合理评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保证原材料和长周期采购物料的及时采购和储备。采用QR供应链管理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快速补发,对客户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加强订单的预测。

以项目管理引导订单管理。每一次生产都看作一个项目,加强对项目的成本、质量和工期的管理,对生产订单的形成到结束都作为项目的开始和完工来看,通过项目引导方式的管理,保证订单的及时完成。

3.3 合理确定流水线的生产节拍

生产节拍是指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在各工序间每移动一次所需的间隔时间。生产节拍是各工序之间的时间衔接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依据,它决定了流水线的生产能力。为了合理地确定生产节拍,一方面要根据产品的批量与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等条件,确定流水线合适的日产量;另一方面对设计新的服装流水线,应从市场对此类产品的需求量或所要占领的市场份额出发,确定适当的生产规模,由此而计算计划产量,才是流水线的基本生产能力。

3.4 科学制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指从事某项特定作业的熟练操作者在正常的作业环境下,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在持续工作而不感到疲劳的情况下,完成规定的作业数量和质量所需要的时间。标准工时的制定为企业标准化提供基础及量度,通过标准工时数据的应用进行成本核算接单报价、计算工时、计算产量、计划排单、生产线流水排位、计算效率,帮助企业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标准工时的测定方法有:(1)目测法:简单易行,凭经验,误差很大;(2)秒表法:需要有实物存在并进行实际操作人员,主观因素偏大;(3)车缝数据分析:科学、精确、容易理解、容易沟通。车缝数据分析(GST):是将每个工序的操作过程按照动作经济原则分解成一系列连续的基本动作,从而形成作业标准;在此基础上将所有动作对应的操作时间相加,再结合生产中的管理水平、人员、设备、生产环境等的宽放率,即得到工序的标准时间,根据工序的标准时间可计算生产线平衡,确定人员分配及衣车分配。

3.5 改进服装生产的流水生产方式

在服装生产中,缝制是主要的生产环节,主要分“捆包式”和“单件流”两种流水生产方式,“单件流”流水生产方式效率较高,是服装行业作业改进的表现,是发展的趋势。其特点为:(1)产品在线周期短,减少生产过程中在制品的挤压,减少在制品的搬运,便于控制生产进度,能很容易控制交货期;(2)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生产效率同比约可提高20% ~ 30%;(3)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质量问题容易及时被发现,突破了检验滞后的问题,大大减少了返修率,提高了产品质量;(4)生产过程中工序之间具有一个基本同步的生产节拍,做到生产“平衡化”;(5)实行“单件流”流水生产方式,它必将促进生产计划和技术管理作适应性的改善,使管理水平得以提高;(6)该系统投资成本低,生产线运行状态在生产看板上显示,生产看板数字化,生产管理透明化。

3.6 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模式

目前,服装企业销售管理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及时反映、监控和异常情况处理能力,另一方面是服务的延续性问题。目前很多企业存在销售和生产脱节,销售没有办法掌握订单在生产过程的进展情况,在客户跟踪交货期时无法准确答复客户,造成客户对企业的不信任,因此,中小型服装企业只有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模式,增强市场营销力度,规范并完善企业的营销管理系统,积极培养企业的营销团队,才能不断拓展市场,实现发展壮大的目标。

4 结束语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全球经济衰退,市场需求日益萎缩,国内用工成本不可逆地上涨,尤其是中小型服装企业已经进入微利甚至是亏损经营状态,在这样严峻的局势下,中小型服装企业怎样从严酷环境中脱困,只有向着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的方向发展,才能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通过一条智能化的生产流水线,能够营造一个智能化的工厂,从而打造出智能化的服装生产企业。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物流管理 现状及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近些年来增速高涨。中小企业是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物流管理是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关键部分之一,如今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分析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目前的情况特征,然后针对现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些工作在中小企业管理中变得越来越紧急。

一、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还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然而,当前的物流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下面针对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进行探析。

1.物流管理观念落后。大部分中小企业物流管理观念较落后,单一将物流管理等同于货物的运输和仓储管理,对于管理信息体系的建立不够重视。

2.物流管理体系不健全。因为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较落后,中小企业采取的人工物流管理模式无法应对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虽然部分中小企业应用计算机进行物流管理,但是网络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没有建立,智能通信及扫码等现代物流技术应用不到位。

3.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大部分中小企业虽然重视物流管理,但是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缺乏,现代化的物流管理需要现代化的物流知识技术作为支撑。因为各地区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观念上的巨大差异,物流人员配备不合理,所以应该革新中小企业物流发展人才管理模式和人才选拔观念,实现物理管理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优化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建议

1.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上的认识,改变管理观念。现代中小企业要实现物流管理的优化,必须在思想层面进行深化改革,实现在物流管理观念上的创新,引入物流管理理念,正确认识物流管理,提高对物流管理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制订出详细的物流长期的实施计划、正确的发展策略,从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物流重组,逐步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体化,降低整个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成本,使客户利益的最大化,进而促使企业在竞争中百战不殆。中小企业只有改变物流管理观念,提高物理管理认识,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使企业健康、持续地良性发展。

2.建立健全的物流管理体系。造成目前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健全的物流管理体系。企业建立一套健全的物流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效率,还能够将企业的采购、运输、存储和配送等环节有效连贯、统一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各中小企业在掌握物力管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还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自身发展和健全的物流管理体系,实现物流活动的灵活统一,以此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另外,企业本身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联系,学习其他企业好的物流管理方式,完善自身的物流管理体系。

3.加强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目前处于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各行各业深化对信息技术改革。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若企业缺乏信息化建设是不可能长久、健康的发展,不可能有足够的生命力在竞争中争夺一席之地。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运用现代高科技使物流管理全面信息化,改变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解放劳动力。借用各种有效、可行的渠道,全面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并对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和合理的资源配置,强化企业资源的内部联系。如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各部门可以利用数据、信息等资源,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共享。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能够为企业高校、一体化物力的合理运作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从而实现物流的高校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4.大力培养和引进物理管理专业化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企业的服务质量要求也随之增加,中小企业的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质量,这就要求企业加强对物流管理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企业的经营者不仅应该加大物流管理方面的培养和造就一批符合现代物流管理要求、具有开拓精神的专业人才,还应该在企业内部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机制,为企业物流管理提供人才保障。此外,还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为企业不断输送物流管理专业化人才。

总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领域已经由市场拓展扩大到物流管理上,中小企业若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优化企业的物流管理,对物流管理进行深化改革。企业的物流管理方法和物流管理手段不断被中小企业重视,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应该全面提高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企业的内部与外部发展环境,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增强整体企业发展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监督;建议

一、引言

会计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而监督则是指会计要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做到合法、合理,在监督过程中,以会计核算的资料为基础,以管理活动方向为准则使得会计的最终目的得以实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活跃,会计信息对于每一位投资者来说越来越重视,也决定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因此,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监督则变得越来越重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影响盈余预测质量的重要基础因素。资本市场发展到现阶段,会计信息具有某种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会计信息的生产成本不仅取决于信息的市场供求关系,而且受政府会计监督的影响。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会计监督现状上存在许多漏洞。本文就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会计监督工作的建议。

二、我国中小企业目前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研究会计监督的理论

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不注重会计监督的理论研究,这种情况对会计工作的形象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不清楚通过监督,能引导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权衡利弊、比较得失、努力争取获得最佳效益。

(二)对资本预算和筹资预算重视不够

我国一些中小企业的预算管理还仅仅停留在成本费用的预算控制上,缺少对资本预算和筹资预算的编制和控制,预算管理的范围太比较狭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企业的经营收入受市场因素影响很大,一定时期内收入增长具有局限性。企业要想减少亏损或增加赢利只能靠控制成本费用。

(三)内部控制制度弱化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建立了,但是不少企业却不按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有些被弱化的可能。与众表现职责分离原则执行不彻底,使应有的控制完全失效,失去应有的监督。

(四)内部审计监督弱化

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一般不熟悉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特点和风险,不了解信息化环境下应有的内部控制,更不熟悉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开展风险管理审计。所以高风险的信息化环境系统未能得到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

(五)业绩评价指标的缺陷

会计基础指标是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进行反映的一种历史信息。这样,采用当期的会计数据确定管理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缺陷,即会计人员当期的经营努力无法体现在当期的会计数据中,这种缺陷造成会计信息不准确。因此造成会计基础指标会削弱,进而导致管理舞弊行为。

三、加强管理我国会计监管的做法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持续监管机制。

从内部审计的作用来看,内部审计不是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一种最有效的监督,而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内部控制部门,同时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使其他地位高于其他任何职能部门,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由企业最高领导层直接聘任,而且必须被赋予足够的权力,以保证其独立性的权威性。

2.把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具体的管理建议上来。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的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从当前企业的需要来看,内部审计的功能已经从以监督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从财务审计拓展为管理审计,并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改变监管模式和管理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加强组织、计划、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的自律性会计监管模式已不再适合,只有通过行政监管并发挥行业监管的积极作用,才能保护投资者利益,进而可持续经营。政府在监管体系中,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明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部门的职责划分。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后,现又作为东盟十一国之一,已融入多边贸易的国际经济大潮,更必须改变监管思路,以维护市场参与者的利益为基本原则,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健发展。

(三)健全会计监督法律体系

现行会计法律有必要把实践中的一些新探索、新做法、新领域,比如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化等及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从而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要修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管理制度,根据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基础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对加强和改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监督等提出更新的要求和规定。

我国会计监督正面临着系统成本与质量失控,运行低效与失效等诸如“软件危机”的内部控制实施危机,内部控制黑洞也日益增多,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增强理论与制度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对内部控制工程的研究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也应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权威性、社会审计的专业性和内部审计的便捷性,建立企业资信档案,实现信息共享,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监管成本。

(四)加强会计监督队伍建设,提高执业人员素质

惯思维惰性较强、综合分析能力欠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下监管工作的要求,严重影响了监管效果,为此,应当在完善会计监督法律建设及管理体制等大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微观建设,提高提高执业人员素质,提升监管队伍的执业水平。

首先,严格会计监督队伍的资格审批制度;其次,强化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会计监管工作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很广,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这就要求我国中小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应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行列,才有可能服务于企业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为实现中国会计准则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会计准则等效奠定基础。如果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会计准则等效将有利于贯彻中央提出的“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强做大,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克服困难,加强信心

我国会计监督还处在未成年的发展期,许多重要方面未得到充分关注,始终面临着重大挑战,即极其庞大的监管对象与有限的监管资源之间的突出矛盾。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根本要求,预为之谋,妥善应对,既履行承诺又确保内控规范分步、平稳、有效实施,要积极推进内控领域的国际趋同,力争国际主要资本市场认可中国的内控标准体系,促进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挑战和压力从根本上来自于监管对象违反会计规范,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和机会。尽管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能够逐渐减少这种动机和机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监管压力,但不可能完全杜绝所有的动机和机会,因此,会计监管压力在有存在,极其庞大的监管对象以及各类监管对象不同速度的市场化进程,意味着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仍将在很长的时间内面临艰巨的挑战和压力。

(六)加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学习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我国会计事业发展于创新,归根结底要有一支道德优良、专业过硬、结构合理、规范宏大的会计人,才提供强有力支撑。通过实施会计人才战略,使未来高级会计人才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不但掌握会计准则体系,而且熟悉内控与信息化,不但懂会计,而且懂管理,不但精通会计业务,而且能够跳出会计看会计,从宏观上把握会计的定位,充分发挥现代会计的应有作用。

四、结论

会计监督是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的监督,包括分析会计资料、检查遵纪守法情况,评价活动成果、调整行动计划等内容,它是整个社会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从促使人们遵纪守法和指导人们择优行事两类作用,会计监督职能实现寓于处理和利用会计信息之中,是会计工作的灵魂和核心。

参考文献

[1]杨海丛,胡慧娟.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2008,3.

[2]沈美佳,孙刚.影响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因素研究[J].财会月刊,2008,4.

[3]刘玉延.2007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架构趋同与等效[J].会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