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国文学研究综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教学改革 研究现状

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理论

就业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认识深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大致分为三类:传统就业理论、凯恩斯就业理论和现代就业理论。

(一)传统就业理论

传统就业理论以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为主要代表,他提出著名的“萨伊定律”,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传统理论认为,在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下,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不会出现“非自愿性”的真正失业。因此,传统就业理论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干预要素市场调节,这种观点在现实世界显然很难成立。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

经济学家凯恩斯从理论上否定了市场价格机制会自动调节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传统理论,认为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使社会就业平衡经常处于一种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此,主张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拉动需求,以实现促进生产、提高就业的目的。

(三)现代就业理论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滞胀”现象引发了对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的批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失业问题与30年代有较大不同,它主要不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总量失业,而是一种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失业。为此,提出应实行积极的人力政策,重视对劳动力的再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以及通过多种综合治理政策增加就业需求。

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一)大学生就业特征研究

1.群体特征。作为一个受过较长期教育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受个体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表现出如下特征:首先,与大专生、技校生相比,大学生在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等方面优势明显,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一定工作经验或参与实际项目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求职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考虑未来发展方面,与高中毕业时相比,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对职业发展有一个相对长远的规划,因而求职目标更为明确、心态也更成熟。最后,随着我国高考制度对学生年龄限制的放宽,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需要考虑家庭、婚姻等生活上的现实问题,受婚姻家庭等牵绊的压力较大,这也限制了他们在就业去向上的一些选择。同时,由于投入了较多的教育成本,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比较高,这主要表现在:对单位性质、薪水待遇、工作岗位、专业的对口度、就业区域等方面要求较多。

2.个体特征。大学生对自身认识定位不足,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不成熟的心理特征。第一,攀高心理,有些大学生总是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标准来定位自己,在此心理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与他人选择的单位做不必要的比较后,也会彷徨放弃。事后却又后悔不已,导致一些毕业生落聘。第二,自负心理,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社会中的高层次人才,所从事的工作也应是社会中高层次的,不屑做“小事”,不愿从基层做起。这种不合理定位是造成不少大学生择业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诱因。第三,功利心理,许多大学生把追求优厚的薪金和福利待遇、就业发展机会、社会人文环境和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作为自己择业的首选目标,对县以下和西部地区则持漠视态度。在国家需要、发挥个人专长与获得高收入、高社会地位之间存在两难选择时会不知所措。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对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形势分析。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需求旺盛,从长远来看整体就业形势好,如屈百达(2004)通过对中美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美国的大学生就业己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几年大学生失业与滞后状况加剧,越来越多的新毕业大学生不得不从事低层次简单劳动。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要好得多,不过某些学科、专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也已出现就业难的苗头。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近年来随着高校本科毕业生普遍性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浮出水面,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应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2.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地区流向和行业流向的研究。宁小华(2002)指出,大学生就业的地区流向呈现出两个倾向:其一,在学校所在地就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其二,在北京、上海、广东以及东部发达地区就业的大学生比例高,而去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相对比较少。另外,在行业流向上,大学生的就业单位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需要高学历层次的金融单位为主,国有单位依然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吸纳单位。但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非国有单位就业已经逐渐成为今后的趋势。

3.关于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择业和择业期望值都比较高,而且他们的年龄较大,已经是成人,有些还存在婚姻、家庭问题,因此择业心态也更为复杂。还有学者指出,当今大学生择业观出现了趋于功利化的现象,许多人对功利标准的追求强于对事业发展和社会贡献的愿望,过分突出自我,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忽视对社会的贡献,注重经济效益,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变过去“统包统分”的分配体制为“由政府调控、市场导向、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由此确立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王春莉(2007)指出,大学生就业市场看“实力”不看“标签”,即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他们在选用人才时不单要看学历和身份“标签”,更要求应聘者具备企业所需要的工作经验和能力。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主体发育不足、供求不平衡、工资机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等问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便更好的发挥市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作用。

(四)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个人因素,由于自身学习周期的加长与教育投入成本的加大,学历层次的进一步提升,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比较高,从而影响到个人就业。第二,学校因素,重视专业教育,忽视思想教育;忽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缺乏必要的就业指导,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学校方面因素。第三,家庭因素,家庭价值观会对对大学生的择业观产生较大影响,一般来讲,家长文化程度愈高,其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水平也愈高,反之亦然。第四,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在促进就业或者人才流动方面所制定的方针政策,以及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对大学生就业所造成的影响。

(五)大学生就业政策建议研究

关于就业政策建议的研究一方面是基于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实证研究,通过对部分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因素,给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另一方面是基于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如纪军、杨鹰(2008)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几个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六)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

“以创业促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模式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大学生具有“心理素质趋于成熟;社会阅历丰富;拥有一定的启动资金;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等优势条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经验,高层次人才的创业将成为我国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国外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英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英国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一直走在国际前沿。他们研究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是其中根本性的因素之一。个体影响因素方面,所学专业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且不同专业的就业差异非常显著。专业对进入工商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影响不如对学术单位的影响大。其次,所就读的院校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如牛津、剑桥是英国传统的名牌大学,其大学生就业前景比其它大学好得多。大学生所获得的学位级别与其就业机会也有关系。再者,大学期间所学的学位课程实用性较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适应面就广。

(二)美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美国的大学生教育体现为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与培养目标多元化相对应,美国大学生培养模式也是多样化的,主要有专业式、协作式和以课程学习为主的教学式三种。专业式适用于培养教学科研型及其他高层次人才;协作式适合于应用型、开发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而教学式则适合于专业学位教育及研究生课程教育。三种模式相互补充,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此外,由于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加之市场竞争加剧,使得大学同企业界、工商界的合作日益加强,美国一些高校改革大学生培养模式,把教学、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工商界所需各类人才,毕业后直接进入其合作企业中就职,或与企业界建立教育联合体,合作培养研究生。斯坦福大学就是通过与市场、企业紧密协作,创造了“硅谷”奇迹,成为高科技时代大学与产业界合作的成功典范。

(三)日本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日本的大学也敏锐地意识到,在21世纪,人类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科学技术与人类之间的接口问题,单靠对科学的探索和高新技术的开发是不够的,还需要对人类社会普遍意义上的理解和人文社会科学新思想的支撑,因而探索并创造了一种打破文科和理科壁垒的跨学科教育,并在日本东京大学成立了社会工学研究生院。该院以“创造人类与科学技术协调发展的社会”为理念,以“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群”为研究对象,以“新的理学”、“新的工学”为特色,创设了新的专业与课程体系,着力于新领域开拓。总之,该院毕业生输送到社会中,已不仅仅限于谋取一个职位,而是能够通过其理念与研究方法,解决人类社会重大问题,为全球作贡献。

结论

从上述研究内容来看,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相关的综合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是以某一方面为主,对大学生就业缺乏系统性、逻辑性与前瞻性的认识。虽然也对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作了分析,但深入研究不足,如思想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是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变化;日常管理者关注的是大学生培养质量与就业的关系;就业指导工作者关注的又是如何改进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等。事实上,一些学者已经认识到把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总体对策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及时深入地研究和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科学地提出应对方法,不仅对于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促进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刺激本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大学生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也具有非常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屈百达,白瑞林.美中理工科研究生就业对比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

2.宁小华.“极点”对大学生就业地区流向的影响[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8)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范文第2篇

摘要:梁宗岱的研究大体分为生平研究、诗歌创作研究、翻译研究、诗学理论研究四个方面,对梁宗岱的诗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是最为丰富的,受到关注最多的自然是象征主义诗学。然而在众多的象征主义诗学研究成果中,却没有对这些成果进行较为完整的整理与梳理,本文的出发点就是对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的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综述式的罗列。

关键词:梁宗岱;象征主义;纯诗;诗学意义;宇宙意识;本土化思

“五四”是新旧文学转型的时期,新文学在与传统决裂的同时缺乏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内在资源,于是“求知识于异邦”成为当时的时代潮流,在19世纪末产生于法国的象征主义与其他思潮一起涌入中国,20世纪20年代,象征理论已经在中国有所传播,穆木天和王独清的诗论标志着中国象征主义诗论的发轫,戴望舒的诗论则是中国象征主义诗论发展的标志,而成熟的标志就应当是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论。

1926年,留学在法国的梁宗岱在法国巴黎大学结识了法国后期象征派诗人保尔・瓦雷里,他对瓦雷里很是推崇与崇拜,自己的诗学理论是深深的受到瓦雷里的影响,他传承着瓦雷里的象征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在与对梁宗岱的生平研究、诗歌创作研究、翻译研究,这几个方面的对比之下,梁宗岱的诗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是最为丰富的,受到关注最多的自然是象征主义诗学。然而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却没有对这些成果进行较为完整的整理与梳理,本文的出发点就是对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的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综述式的罗列。

1984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将梁宗岱在30年代研究外国文学艺术的两本论著《诗与真》和《诗与真二集》合并一册出版。这两本分别出版在1935年和1937年的论著,收集了他的新诗批评文章,是他的代表性的批评论集,《诗与真》和《诗与真二集》一共15篇评论(另有瓦雷里的3篇论文中译),大都是评说外国文学(主要是法、德文学及其代表作家、如瓦雷里、歌德、罗曼・罗兰、波特莱尔、韩波、马拉美等等),或者作中西文论比较的,而且偏重学术性。这些文章常被划入外国文学研究范围。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梁宗岱在对外国文学进行学术探讨时,或隐或显地总是连带作中国新诗的;他孜孜以求讨论的“纯诗”理论,也是从外国文学中袭取,以针对中国新诗的状况,再作出独特的理论阐发。梁宗岱的新诗理论是对中国新诗发展流弊――反诗倾向的反拨,对今天仍具有诸多的启示意义。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的研究,是卞之琳率先对梁宗岱的现代诗学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梁宗岱30年代的译述论评对中国新诗的现代化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译述论评无形中配合了戴望舒二三十年代已届成熟时期的一些诗创作实验,共为中国新诗通向现代化的正道推进了一步。”“较早参与引进法国为主的文艺新潮而促使新诗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纯正方向的迈进,作出过应有的贡献。”[1]近年来,对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更多的集中在“纯诗”论、象征说、契合说,这三个方面也是构成梁宗岱象征主义诗学体系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些方面的论著也相对比较多,代表性的人物有:温儒敏、龙泉明、潘颂德、吴晓东、许霆、王泽龙、杨思聪、廖四平、段美乔、曹万生等的研究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

在1995年温儒敏的《梁宗岱的“纯诗”理论》[2]则是专篇论述梁宗岱的“纯诗”说,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象征主义不足以概括梁宗岱的批评,贯穿于他的代表性批评论集《诗与真》和《诗与真二集》的,是“纯诗”理论,这是更能体现梁宗岱的理论批评特色的。从批评史上考察,与其把梁宗岱视为象征主义诗论的译介者,不如说他是“纯诗”理论的探求者。他联系了新诗的历史发展,重新审视梁宗岱“纯诗”理论的价值。吴晓东在《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3]、许霆的《梁宗岱:纯诗理论的探求者》[4]都对梁宗岱契合论和纯诗说的论析具体深入,认为中国新诗史上梁宗岱对象征主义阐释最精到。吴晓东谈到了梁宗岱对中国象征主义诗学的贡献“只有借助于另一个异质的文学传统的参照,民族自身所独具的文学特征才可能更清晰地呈现出来。异质的文学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对自身文学传统的重新观照和体认。中国新世纪的现代文学对西方象征主义诗学的引进和接受,走的正是这一条路径。它不仅引入异域文明的诗学之花,更重要的是它把异质的根芽嫁接在自身的文学之树上,从而打破了中国古典文学近亲繁殖的生长格局,使两种诗学在互相融合中结出了新的果实。”许霆从梁宗岱倡导纯诗理论的原点是在于中国的新诗坛,是为了救治诗坛弊端和纠正主流诗学偏颇的现实动机而论开,揭示了梁宗岱纯诗理论提出的现实原因,纯诗审美发生的机制,纯诗追求的审美境界;接着他谈到了梁宗岱基于对纯诗的理解,在一系列诗学理论和批评文章中,从中外诗学中咀华掇英,重点探讨了象征主义,成为现代新诗史上对象征主义阐释最精到的诗人,而且这种阐释又是同具体的创作同我国传统诗歌理论结合着的,所以又是最切实的。段美乔《实践意义上的梁宗岱“纯诗”论》[5],从梁宗岱结合中国二三十年代新诗创作现状,对纯诗理论作重大的调整和发挥,以强烈的针对性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来论述梁氏的纯诗并不是纯粹诗学理论,而是建立于一定的实践意义之上的。梁宗岱的“纯诗”理论的提出,实质上是对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风气的反驳,这种反驳是在一代新诗创建和先驱者对旧诗的整体性的反驳基础之上进行的。为诗与散文勾画具体的界限,强调生命哲学与宇宙意识,要求观念的具象化和戏剧化以及现实生活的背景化都是针对中国新诗坛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提出的,是对新诗内在艺术结构的调整。

潘颂德较早论述梁宗岱的象征诗学意义。潘颂德在《中国现代诗论40家》[6]中的《梁宗岱的诗论》一文中从梁宗岱对象征主义的象征意义和特性的解说,象征主义追求的境界,同时也提出了梁宗岱的诗论跟象征派的诗论之间也是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它跳出了象征主义强调表现“内心梦幻”的藩篱,提出了观察生活的现实主义的论命题;通过外国诗人格的与瓦雷里的比较中引申出了最高的智慧,也就是真正掌握真理,在于从一件特殊的事物或现象中找出它所蕴蓄的那把它连系于其他事物或现象的普通观念或法则。对梁宗岱提出的“诗人是两重观察者”的主张,对于纠正诗坛的偏颇是有益的。

龙泉明则将梁宗岱的诗论纳入中国现代诗学发展维度进行历史观照,认为梁宗岱是现代派诗学代表,在《中国现代诗学历史发展论》[7]一文中:“梁宗岱的诗论不仅在理论上较系统全面,而且结合诗歌创作实际深入阐发象征主义的本质特征,较李金发、穆木天等人的理论基本停留于介绍阶段是一个突破”;他关于“象征即兴”,“纯诗”论和“契合”论等的提出,为现代派诗艺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另外有一些论者将梁宗岱象征诗学建构的触角不仅深入到民族传统诗学资源探究,而且从世界文学视野审视其中透出的宇宙意识,阎玉清在《郑州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梁宗岱诗论的宇宙意识初探》[8]一文中,认为梁宗岱的诗学理论的核心是宇宙意识,这种宇宙意识的生发,是从“心斋”状态进入“陶醉”状态,进而达到形神两忘,最后完成与宇宙大灵的“契合”的。宇宙意识渊源既有庄学、玄学的余续,又有对西方象征主义的接纳,是中西合璧的体现。范劲《中国现代新诗中的宇宙意识的嬗变》[9],此文从梁宗岱在《诗与真》中将宇宙意识的确立,作为他所倡导的“纯诗”创作的最高标准,希望中国新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浩荡苍凉的宇宙精神出发,对这种宇宙意识的表现形态及嬗变线索进行梳理、阐发,探究中国新诗中有没有这种超越性的宇宙意识表现。从比较文学的主题角度入手,董强的《梁宗岱穿越象征主义》[10]将梁宗岱的创作、批评和翻译活动放置到法国乃至世界性的象征主义大视野中,从而对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进行整体评价,将梁宗岱象征主义的一些重要主题进行了溯源整理。

在对梁宗岱的象征主义本土化的思考中,杜金玲的《象征主义的本土化思考――评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11]中,从本土化方面论述梁宗岱象征主义并非只是对西方象征主义诗论的继承,纠正偏于他对外国文学的评论,因为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理论,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意象论、意境论,是综合了中西文论中寓言的思想而形成,分别从三个方面:意象与象征的关系;意境与象征的缠结;寓言与象征的区别,讨论了他的诗性智慧和诗化精神在本土化方面的体现。文学武、黄文丽在《梁宗岱诗学与中国艺术精神》[12]中从中国艺术精神方面探讨了梁宗岱诗学,在哲学层面他的诗学受庄禅哲学的影响,在文学批评的范畴和概念上受中国传统文论的影响,在批评话语的选择上也借助了中国传统批评话语的形式和方法。

至此,对梁宗岱象征主义方面的研究得到了些许整理,但如上的评述自然并不足以涵盖这么多年来梁宗岱象征主义理论研究的全部观点,对与梁宗岱这样一位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的诗论家来说,随着研究的深入展开,可以研究的课题会越来越多,许多我们尚未发现的问题会得以进一步的揭示、讨论。全面客观的评价梁宗岱在象征主义理论方面的成就,以及这种理论的来源与影响仍然有待深入与拓展。除去前文所述,有一些尚未得以重视的角度也是有必要提出。

其一,翻译的角度。很多学者对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中的“纯诗”理论的看法都是,梁宗岱吸收了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瓦雷里的纯诗理论后,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或者是结合中国的传统后自己的发挥,但是是否有从翻译的角度进行思考。虽然梁宗岱跟瓦雷里私交甚好,也颇受瓦雷里的教诲,然而梁宗岱是一个翻译家,他具备着能够融贯中西的知识,他对象征主义诗歌的翻译过程或者翻译诗歌本身也是能够对他的诗歌理论产生影响,而且看其理论的代表作《诗与真》这一书名与歌德的自传《诗与真》的书名是一样的,这也应该从翻译的角度去加以解释。对于翻译过程或者译诗本身对梁宗岱的象征主义理论的影响这一方面的研究尚属缺乏。

其二、从传播学、读者接受等角度的关注还不够。这些是影响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象征主义诗歌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是对象征主义诗歌在新时期的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对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的研究中,这方面的论述相对是很少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象征主义是以何种传播媒介传播,读者对这种理论的接受情况如何等等,这些能更好的让读者对象征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

在一个对诗歌这种贵族式的文体任意“践踏”的时代,口水诗、梨花体的滥觞到诗歌成为一种最简单的文体,在需要提高写作的难度,鉴赏的深度的时代,梁宗岱的“纯诗”理论或许正好是这种良方妙药,象征主义的优点会更多的体现出来,也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对梁宗岱的象征主义理论进行阐析,将来一定有更多的成功问诸于世。

参考文献:

[1]卞之琳.人事固多乖[J].纪念梁宗岱.新文学史料,1990:01.

[2]温儒敏.梁宗岱的“纯诗”理论[J].文学研究,1995.

[3]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A].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59.

[4]许霆,梁宗岱.纯诗理论的探求者[J].常熟高专学报,2001:01.

[5]段美乔.实践意义上的梁宗岱“纯诗”论[J].北京大学学报,2001:02.

[6]潘颂德.中国现代诗论40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7]龙泉明.中国现代诗学历史发展论[J].文学u论,2002:0l.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隐喻:认知功能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i’an 223001。Jiangsu,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metaphor in Heminway’s Snous of Kilimanjaro,we can see the author’s attitude and comprehension towards life.Through it,we can also see the author’s concise and implicit characteristics which form the author’s style of“Iceberg".

Key words: metaphor; the cognitive function

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对人类的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莱考夫和约翰逊把时间就是金钱

之类的隐喻称做是“结构喻”(Structural metaphors),另外,还有一种所谓的“方向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即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开关、深浅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这类隐喻与我们的生理构造特点和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式(文化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根据Happy is up(幸福等于向上)这一隐喻概念,英语中可以说I'm feeling up today(今天我感到很开心)又如Good is up:bad is down(好是向上,坏是向下)。Virtue is up;depravity is down(美德是向上,堕落是向下)。各种空间隐喻之间有一种整体的外部系统性。因此,Good is up给与“好”有关的概念一种“up"的方向,如Happy is up,alive is up,control is up,status is up等。但要注意,我们的物理和文化经历为空间隐喻提供了许多可能的根据。不同的文化会选择不同的方向喻。例如:海明威的作品《乞力马扎罗的雪》(以下简称《雪》)一文中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来隐喻人类崇高的精神追求和不朽,登山自然是向上的,攀登人类的纯洁不朽之山也是向上的,向上的路总是艰难又曲折的。正如《雪》文中,题辞里是冻僵的豹子,它隐喻着敢于攀登高峰而获终永垂千秋。豹子虽然在向上靠近(close to the western summit)峰顶的途中冻僵,其身体虽已冻僵,但豹子向上攀登的勇敢无畏的精神却给在黑暗里寻找光明的人们的精神家园送来了一缕灿烂亮丽的阳光。豹子的肉体已僵,但豹子的追求精神终将鲜活在有着同样向上追求精神的人们心上。正如诗人藏克家在一首诗中写的那些“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中的死活均超越了肉体的层面,是就精神而言的。死神离哈利越来越近,哈利离乞力马扎罗的峰顶也越来越近。终于,哈利和猎人梦游飞到了乞力马扎罗山峰,飞入了永恒的精神世界。

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隐喻通过某一领域经验来认识另一领域的经验。这样,就为人们利用相对熟悉或相对容易的经验领域,来组织相对不熟悉或较难把握的领域的经验,形成某种态度,并为采取相应的行动提供了可能。《雪》一文中,通过对弥留之际的作家哈利的心理、现实、梦境的交织描述,尤其通过乞力马扎罗山峰由平地上凸现了人物注定要面对的孤独、失败和死亡的宿命压力,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正视邪恶的现实世界,在不可测度的人生厄运中百折不挠,真正战斗到底——到死,依然保持着人理性的优雅和从容的风度。哈利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与海明威援用乞力马扎罗山来隐喻哈利的精神追求是密切关联的。主人公哈利的人格精神因敢于从容直面死亡,精神境界得以升华,如巍峨高耸的乞力马扎罗山峰般高大。大笔如椽地描绘海明威式的死亡,乞力马扎罗山式的雄健,激起的是威严与崇高。通过人作为个体濒死的绝境,以简洁、含蓄而著称的海明威其实是在简洁含蓄地告知文本的读者:生命确实注定要死亡——文本中关于死亡的众多隐喻喻体:大鸟、鬣狗、骑自行车的警察,特别是开头提到的那里在乞力马扎罗山峰,即“上帝的庙殿”近旁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尸。在这宿命的强大压力面前勇敢地选择抗争,临死不惧,与死亡斗争到底的强烈个性,即使面对死亡,也要保持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在绝境中显示出一种打不垮的风度。《雪》文中的哈利面对死神步步逼近,他恐惧、烦躁不安,但更多时候是清醒冷静地审视,阅读自己的人生读本:作为一名作家,他力图写出一种永恒。为此,他来到非洲寻找他的灵感,不幸却把腿弄伤了且无法治疗。在同死神搏斗的过程中,他突然领悟到自己苦苦追求的永恒还没有来得及写下便被死神夺走了肉体,但他的精神,他更生的愿望及美好理想的追求却胜利了。

隐喻是认识事物的新视角。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有些隐喻可以为我们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赋予日常活动以新意义。惠尔赖特(Wheelwright 1962:170)指出:新的语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视角,一种维度,通过它们,人们可以以某种方式,某种独特的、与任何其他方式不同的方式来看待现实。

《雪》文中的大鸟,骑自行车的警察,大鼻子的鬣狗,乞力马扎罗山峰的冻僵的豹子,还有味觉直观,比如大鼻子鬣狗。无形的死亡,在海明威的《雪》文中,由于隐喻手法的灵活,反复的运用被描得可观、可触、可嗅,几乎形神兼备,生动形象,从而构建了文本中浓郁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动态的步步逼近死亡程序。在这种紧张氛围之中,主人公哈利终于抛弃了腐臭的——曾耽于享乐的行尸走肉的肉体,从某种哲学意义上来说,他的死是思想境界的升华,精神世界的永生,就如乞力马扎罗山峰的雪。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语用中尤其强调语境的重要性,如果说具体的文本是水,而置身于其中的隐喻则是鱼,鱼是离不开水的,隐喻意义是依赖于语境的,在语境里它生机勃勃,如鱼得水。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Introducton t60 Functional Gram— mar,printed by Richard Clay(the Chaucer Press),Limited, Bungay,Sufflk,1939.

[2]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白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 (2).

[4]束定芳.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外语学 刊,2000,(2).

[5]吕文斌,王守义.美国文学选读(下)[M].长春:吉林大学出 版社,1990.

[6]海明威.老人与海[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7]朱伊革,卢敏.海明威与林语堂的“死亡情结”比较[J].四 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5).

[8]姜岳斌,沈建青.国内海明威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 1989,(4).

[9]陈明瑶.海明威死亡主题的意义[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4).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范文第4篇

摘要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女诗人,其独特的身世、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深邃的思想一直是评论界和读者关注的焦点。在生态意识高涨、文学作品的生态学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的今天,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狄金森的诗歌,从中浅析诗人心中对人和自然界关系的体验和认识, 揭示出其诗歌的生态美学价值。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诗歌 生态批评 生态美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美国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与美国文学史上爱伦・坡、惠特曼齐名,“被公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她以诗风独特、文字细腻、观察明锐、意象突出而著称。她的诗被誉为“美国文艺复兴的一部分”,她也被称为“美国诗歌的开拓者”和“现代美国诗歌中其他一切传统的先驱”。

狄金森一生潜心创作了1775首诗,对自然、爱情、人生、死亡等层面作了新颖深刻、细腻纤巧的描写。评论家威廉斯说:“迄今为止,在诗歌这个人迹罕至的精神领域里,狄金森和惠特曼代表了19世纪美国心灵拓荒最高的才智。”然而,在生态意识日益高涨的今天,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狄金森的诗歌,我们可以体味到诗人对于和谐的自然之美,孩童般的纯真之美的赞叹,了解她对于人和自然界关系的体验和认识,从而揭示其诗歌的生态美学价值。

一 生态批评理论

生态批评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家彻丽尔・格罗费尔蒂(Glotfelty.C)指出,如果说女权主义批评从性意识(gender-conscious)角度考察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批评把生产、经济、阶级的意识纳入文本阅读,那么,生态文学批评是把以地球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运用到文学研究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中国学者王诺认为“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思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

在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面前,人们提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口号,并重新审视、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生态批评把文学放归大的整体世界中,借助文学文本呼唤自然生态意识的觉醒。正如克来格・加拉德(Greg Garrard)指出的:“生态批评在当代的文学和文化理论中独树一帜,正是因为它与生态科学的密切关系”。

二 狄金森诗歌中人性的自然美

生态文学主张“普遍共生”与“生态自我”的原则,主张人类与自然休戚与共,将人类的“自我”扩大到自然万物,成为自然之友。

狄金森用其女诗人独特的明锐观察和细腻文笔表现了自然与人类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她的诗歌中没有激烈的生态批评言辞,但主张人与自然是平等主体关系的生态意识处处可见。她把蝴蝶说成“丛林中美丽的居民”(J.111);把被人嗤之以鼻的老鼠说成“简练的房客”,并描述了鼠与人之间“根本无法打破”的“合法”的“均势”(Equilibrium)(J.1356);把蟋蟀的“啾鸣”比作一种重大的庆祝活动(J.1068)。她在描绘禽鸟、昆虫等动物时能充分感受它们的生活体验,从而能够将其看成是平等的生活主体。她在观察自然物时所带的真诚与欣赏,比科学家的锐利高出一个境界,因为她观察时的亲昵眼神表明她是沉浸在自然中去感受,而非居高临下冷眼旁观。在狄金森的诗歌中自然界的一切和人同享着自然赋予的灵性。这正是狄金森人性自然的体现。

诗中大量拟人手法的使用更显示出狄金森把自然的种种当作生活中的朋友来看待。在《雨落苹果树》(J.794)中描写夏天阵雨时,想象丰富:轻轻的“雨点在跟屋檐亲吻”,而他们的“亲吻”惹的“山墙”发笑,有些“雨滴去帮助小溪”,小溪则奔泻而去“帮助大海”。在《晨曦比以往更柔和》(J.12)中,诗人将秋天的草莓、玫瑰、枫树和田野都人格化了:“草莓的脸颊更加丰满――/玫瑰已离开小镇――/原野穿起鲜红衣衫――/枫树披上艳丽的头巾”。

三 狄金森的诗歌中童真的自然美

生态文学认为文学作品在描绘自然和感悟自然同时要以人为中心、以“我”(作家)为中心,把人以外的自然物当作工具、符号、对应物,来抒发、表现、暗示、象征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进行文学领域里的自然的人化或人的自然对象化。

狄金森将昆虫,小鸟等视作朋友,用孩子般天真而又独特的想象和比喻来表现复杂的内心世界及人生哲理,在不经意间进行了自然的人化。因此她的诗歌流溢着童真的光彩,她的语言质朴清新,有如小儿学语那样天真。她写自然如家园,细致入微、准确生动,平凡的景象在她的笔下总是使人感到一种无可置疑,确实存在,而又不曾为常人意识到的美。

在《我品尝了一种从未酿造过的酒》(J.214)一诗中,狄金森写道“当房东把喝醉的蜜蜂/赶出毛地黄的家门/当蝴蝶否认它们的酒浆/我还要饮得更多!”她把蜜蜂、蝴蝶及毛地黄描绘的栩栩如生:蜜蜂被喻为喝醉的人,蝴蝶也成了酿酒者。我们很容易发现狄金森的童真。而最为特别的是“I”的形象,“我”坐在了一旁,安静地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 沉浸在自然中去感受,一静一动,仿佛在向我们播放一出儿童卡通剧。

诗歌《草丛中一个细长的家伙》(J.986)视角独特地向世人描绘了自然的生灵之一,蛇。在一般成年人的心里,蛇往往是和“vicious”,“cunning”和“surreptitious”相联系。但在这首诗歌中,狄金森把它称为“一个细长的家伙”,就像是在称呼她的宠物一样。而“the snake divides the grass as the comb divides the hair”,让我们察觉到这一个生物细微的移动。当作者还沉寂在遐想中的时候,蛇已经在以十分迅速的速度溜走了。诗歌的最后一节狄金森性格纯真的一面跃然纸上:“其他生物对我都十分的友好,只有它,这一条蛇是如此的冷酷”。她表现了自己对蛇的不满的情绪,就似一个孩子在抱怨他的同伴一般。动态的童真美通过狄金森的笔下顿时舒展开来。同时,在这首诗歌里,与其说蛇分享了人的高级情感,毋宁说它使人失去了优越性,于是蛇自然的身份便凸现出来:并非它有许多人的特点,而是和人同享着自然赋予的灵性。我们可以看出在诗人心中人与自然是主体间平等对话的关系,人以外的动物同样也是“生活的主体”(subject of a life),有体验生命、感知苦乐的能力。

这位在美国文学史上与惠特曼比肩站在一起的女诗人,喜欢以自然界及其生灵为主题。一片树叶、一只小鸟、一缕清风都是她灵感的源泉。她细致入微,准确生动的描绘,总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不为常人所觉察的自然的纯真之美。

四 结语

生态批评认为大自然具有自己的运行节奏。具有美感的自然写作应该自觉地追求这种节律,通过审美形式把这种节律传递给美的接受者。

狄金森的诗歌正是如此。她并非像站在风景之外的游客,而是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周围的世界,她用心灵去看、去承载、拥抱和感悟一切。诗歌代表了她的诗意和生态思想的集结,是她对发生在大地上的事情的了悟,是对最原初风景的深情缅怀,是对善良而微小的事物的关注。与之相应的是她温厚、亲切的文体,让自然自己活动起来言说的叙述方式,把人过去在自然面前的傲慢态度抹去。

文学的生态性与美感成为同一种特质的不同表述,这在狄金森的诗作中体现得十分完美。在其诗歌中,狄金森对自然的感悟充满了和谐的精神。她以特有的方式去感知大自然,讴歌它的和谐,写它给人类带来的愉悦。狄金森在空气、露珠、树木、花朵等的小世界里找到了纯真友谊和欢娱,她对自然的敏感显示出她已把自己的生命节奏调谐得与自然完全合拍。她紧随自然跳动的韵律,诠释着她对自然的体悟。“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体现了狄金森强烈的难能可贵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 江枫译:《狄金森诗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2] 吴定柏:《美国文学欣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Williams,S.Experiments in Poetry .The Macmillan Company,1972.

[4] Glotfetlt.C."Introduction".C.Glotfelty and H.Fromm.The Ecl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London:University of George Press,1996.

[5]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 Garrard,Greg.Ecocriticism.London:Routledge,2004.

外国文学研究综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索尔・贝娄 小说《只争朝夕》 文学伦理学

作为索尔・贝娄作品中受到最广泛阅读的一本小说,《只争朝夕》自然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只争朝夕〉新论》是一部研究此小说的专著[1]。除了专著以外,有关《只争朝夕》的论文也颇丰。有些学者研究小说的主题,如现代社会人类的隔离,汤姆・威尔赫姆分裂的自我、家庭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有学者则从文化背景方面解读,如Patrick Costello在Tradition in Seize the Day一文中指出小说构建的基本叙事框架是阿德勒医生对传统的信奉与汤姆对新事物的坚持之间形成的对立。有学者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张崇在硕士论文《对于〈只争朝夕〉主人公威尔海姆个体化进程的研究》中借助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进一步从汤米内心的阴影,人格面具和自我三个方面展现了汤米的内心世界[2]。王俏以异化与解除异化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主人公汤米・威尔姆内心所受异化之折磨和为摆脱这种折磨所做出的努力[3]。有学者探讨小说的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陈静研究了小说的解构策略;周莉莉指出《只争朝夕》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是结构上的“大型对话”和言语中的“微型对话”;何洁霞运用修辞性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文本中的叙事结构和策略技巧,阐释了文本中的叙事特点[4]。综述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鲜有学者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对小说《只争朝夕》进行解读,因此,本文从此角度切入分析文中蕴含的伦理道德因素,从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三方面探讨作品中人物在美国社会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以便更好地理解贝娄的人文思想。

一、索尔・贝娄及作品《只争朝夕》的简介

索尔・贝娄(1915―2005)是美国最主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在二战后美国文坛的地位可以和海明威、福克纳相提并论。他曾以《奥吉・马奇历险记》、《赫索格》和《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三次获得全美国国家图书奖,以《洪堡的礼物》获普利策奖。1965年,他因《赫索格》获国际文学奖,也是获此奖的第一位美国人。1968年1月,法国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同年他还获得“犹太遗产奖”。1976年,他以“对当代文化富有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00年,85岁高龄的贝娄再次显示出非凡的创作生命力,推出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同时,他还获得了美国最重要的精英杂志之一《纽约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深邃,主题深远广阔,风格独特灵活。贝娄作品典型的主人公是受难的犹太知识分子,他们很难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贝娄主要关注的是工业化社会人们的生存困境,在小说中试图揭示人类生活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在这个物质世界中遭受的孤独与压力。

《只争朝夕》是贝娄的第四部小说,也是唯一一部被拍成电影的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汤姆・威尔赫姆人生中简单但意义重大的一天的经历展示了他痛苦的生活。汤姆,四十出头的中年人,刚辞掉推销员的工作,与妻子和两个儿子分居。他想跟妻子离婚不但遭拒,还要定期付钱给她。汤姆处于经济和精神痛苦中,几乎要崩溃了。目前他居住在纽约市的一家豪华酒店,因为其父艾德勒医生住在那里。汤姆想从父亲那里寻求经济援助和精神安慰。令他失望的是,父亲不愿听他诉说困难,更不会帮助他。艾德勒医生虽然生活优裕,但他只关心自己,不想让任何人依靠他。因此,威尔赫姆只得另寻生财之道。可是他却误把伪心理学家特莫金当成股市专家,把仅有的七百美元交给他去投资,不料股价大跌,不但失去了所有的钱,特莫金也不见了。最后,他孤身来到一座教堂,见到一个正在出殡的尸体,不禁失声痛哭。

二、人与社会视角下对主要人物精神生活的解析

自文学诞生以来,人就成为文学描绘的核心,通过对人性的真实发掘和诗意描绘,来展示人的生存状况和人性深度。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文学要反映或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文学伦理学批评阐释和发掘文学道德伦理价值的重要维度[5]。因此,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分析主要人物在现代社会物质化、金钱主宰一切的生活背景下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以及由于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而遭受的痛苦很有意义。二战后的美国,传统的道德体系被破坏,民主已不复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加剧。小说中的伪心理学家特莫金是经理的熟人,可以不用支付依法规定的全部保证押金,直接做商品投机生意。那些靠投机挣大钱的人想尽办法逃税漏税。威尔赫姆觉得很不公平,特莫金告诉他:“这是个商人的政府。”[6]此外,整个社会物欲横流,金钱成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人们为钱疯狂,忙着挣钱。正如威尔赫姆所说:“天上地下到处都是钱。大伙都在大量地往家里扒拉钱。”[7]在金钱的驱使下,有些人不惜违犯法律,抛弃亲情和友谊。尽管威尔赫姆遭遇经济危机,富裕的父亲埃德勒却声明不会给他一美元。对此,他非常伤心:“你恨我。假若我有钱,你就不会这样了……是金钱把我们弄得父不父子不子了。”[8]威尔赫姆已经意识到,在父亲眼中,金钱比父子关系更重要。为了金钱,父亲坚决拒绝帮助他。拉巴包特先生退休后有一大笔钱,眼睛几乎失明还到股市牟利,对孩子却漠不关心。

三、人与他人视角下对主要人物社会关系的解读

人与他人的关系,是文学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从人与他人的角度分析家人及其他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探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威尔赫姆和父亲在性格、价值观和处世等方面差别很大,双方矛盾重重。父亲只顾自己的事业无暇关心孩子,而威尔赫姆有强烈的责任感,关爱孩子,愿意为他们做出牺牲。艾德勒医生是一位优秀成功的老科学家,受到大家的敬仰。他很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行为,看起来总是干净又体面。他善于与人沟通,知道如何像绅士那样做事以便给大家留下好印象。与父亲相比,威尔赫姆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他做了许多错误的决定,这些决定几乎把他给毁了。他不顾外表,不讲卫生,这令父亲难以忍受。父子关系紧张。虽然父亲对他不管不问,威尔赫姆仍渴望与他好好相处。其次是夫妻关系不和谐。威尔赫姆的父辈只把妻子看做满足某种需求的工具,夫妻之间根本不存在真爱。威尔赫姆和妻子的关系更糟糕。妻子玛格丽特自私、贪婪,不愿意出去工作,更不想分担丈夫的负担,而只会不停地向他索要金钱,折磨他,从来不给他关心和支持,这使得威尔赫姆痛苦不堪。此外,在这个冷酷的世界,人们只关心自己的事情不愿意跟其他人交谈。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冷淡,大家只顾追逐物质利益,无暇顾及他人。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缺少真正的理解和关爱。

四、人与自我视角下对主人公自我追寻的探骊

人与自我的关系是最本质也是最复杂的。威尔赫姆一直在追寻自我,认识自我。在金钱至上的世界,他仍然努力寻求自我价值,追寻爱情和人间真情。他不想被外力控制,而想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不懈地追寻梦想;同时也想发展自己,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一生中,他遇到很多问题,不得不做各种决定。每次他都尽力自己做选择,不想被别人影响。上大学时放弃学业去好莱坞当电影演员,年轻时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与玛格丽特结婚,中年时期决定为了捍卫个人尊严而辞去工作。虽然他所做的决定给他带来麻烦,但他敢于承担。在爱情方面,他不愿维持与妻子玛格丽特之间无爱的婚姻,于是提出离婚,虽遭拒绝,但仍努力追寻真爱奥利维拉。同时,作为出生在美国的犹太后裔,威尔赫姆一直在犹太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之间徘徊,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文化身份。他跑去好莱坞时给自己改名叫汤米,原以为改名可以摆脱犹太身份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但他从没真正感觉自己是“汤米”,因为“威尔基”一直占据着他的心灵;喝醉时,他还会用“威尔基”痛骂自己。最后他意识到改名是个错误,自己是犹太后裔的事实无法改变;但生活在美国,为了适应社会,又必须做些改变。因此,他不得不在两种文化之间游走,找不到真正的归属。

五、结语

小说《只争朝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二战后美国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的图景,体现出人与社会关系紧张,社会公正无法保证等社会问题。在书中勾勒的社会中,物欲横流,金钱成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人们为钱疯狂,忙着挣钱。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冷淡,缺乏沟通,缺少真正的理解和关爱。主人公威尔赫姆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陷入痛苦与迷茫,精神苦闷。文学伦理学为我们解读该作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更好地揭示了文中所体现的伦理道德因素,加深了对索尔・贝娄人文思想的认识。

参考文献:

[1]Kramer,Michael P.New Essays on Seize the Day[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

[2]张崇.通向完善之路[D].浙江大学,2006.

[3]王俏.《勿失良辰》中汤米・威尔姆的异化与解除异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6.

[4]何洁霞.《只争朝夕》全知叙述模式的修辞性叙事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

[5]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J].外国文学研究,200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