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文第1篇

我们知道整个世界是一个联合的整体,世界中各个组成部分也是紧密相连的,市场经济由各个不同的商业企业组成,而一个企业也与其他的企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换句话说,每个企业都不能独立存在于市场经济环境之外,企业的运行实际上是供应链中一个节点,而市场经济就是这样千万个节点链接成的供应链。所以企业如果没有考虑到整体的供应链,仍是针对自身的内部管理使用相对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就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问题或者矛盾。现代企业中这样的问题仍然存在,企业对供应链之间各个环节的安排和交流不合理,就会给市场预测增加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库存的有效预算。此外,一些企业订货部门工作失误时,企业库存管理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恰当的方案合理应对,危机处理及管理能力缺失导致企业面临极大损失。最后,部分企业缺乏现代化的库存管理系统,依旧使用传统的陈旧的库存管理模式,导致库存责任不明、库存盘点结算不及时等问题,对市场把握不清导致库存积压也是现代企业库存管理中存在的缺失。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整个市场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因此需要认真对待。

二、电子商务下企业库存管理问题的优化设计

1、优化企业库存管理系统

完整的企业库存管理系统包括库存管理信息共享系统及库存管理决策系统两个方面。库存管理信息共享系统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而来的。数字化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库存管理的信息交流速度和精准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库存管理信息共享系统,能有效、精准的分析复杂的库存信息,及时提高库存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技术含量,加强与整个市场经济产业链的交流沟通,能有效的控制成本。企业库存管理决策系统决定着企业的传略决策能力。通过完善的企业库存管理决策系统,可以及时有效的获得智能决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区域高速、精准的决策,极大的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用。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库存数据,有利于进行长期的库存战略决策。

2、完善库存管理制度,增强库存管理应对危机的能力

危机处理能力是一个企业所必须拥有的能力之一,在企业库存管理方面,应对危机作出有效合理的处理方案也是库存管理所需要的一个重要能力.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现代大多数企业库存管理危机处理能力缺失,在面临危机是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导致企业损失严重。在现时代到来之际,如何解决完善批业库存制度,增强库存管理应对危机的能力的问题就显得致关重要。在具体的实践中,每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要确认所有库存信息的精准正确,不断提高库存管理部门的市场洞察力及分析力。除此之外,还要具体明确分工,要求每个岗位都必须有明确具体的分工要求,监督员工认真执行。不断加强库存管理者应对危机的能力,强调各部门之间及时进行有效的职能合作。同时建立库存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交流,提高企业整体库存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库存管理应对危机的能力。

三、结束语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文第2篇

在我国,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型制造类工业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特点是:①生产过程和生产控制较简单,生产周期短;②生产计划的制定根据市场预测和定单,倾向于市场定单驱动,一般是直接产生短期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③产品结构较简单,所以BOM表层次不太深,一般为3~5层;④对信息化有需求,但投资预算有限,管理基础差,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依然凭经验,数据标准化工作做得较少,生产组织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相关基础数据较少,对企业信息化发展在纵深应用、产业成熟方面造成阻碍。

2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库存管理处于供应链中很重要的一环,在整个供应链中,对库存控制目标的优化体现在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库存,在确保顾客满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库存成本这两个方面。然而库存管理普遍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缺乏物流供应链整体观念,对库存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

持有一定的库存对于企业是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库存功能的体现。传统的库存管理流程和方法还是多以经验为准,这样整条供应链的各个节点都独立持有自己的库存,并非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其结果往往是库存的大量积压,造成企业资金减少。

2.2对物流顾客服务理解不够,缺乏物流服务标准化的意识

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所以要形成物流系统个部分及物流过程个环节的标准,而实际中顾客期望值与实际获得服务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2.3库存信息传递效率低,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充分实现信息共享

组成供应链的各经营者之间的买卖关系,库存的人工记账,软件应用层次不高,这些因素使经营者之间缺乏合作与协调,难以在整个供应链上实现信息共享。2004年赛迪顾问对年销售额在500万到5亿元之间的中小企业系统建设状况调研发现成功应用ERP系统的中小企业仅占0.6%,传统的交易方式会导致不必要的库存,给企业增加成本,这些成本最终又将反映在产品的价格上,从而降低顾客的满意度。

2.4库存管理的决策过于简单

良好的库存规划和管理能力是以尽量低的库存保证正常的销售需求为基础,而许多公司简单地进行“一刀切”,不按供应与需求中的不确定性根据库存品的性质和特点分类,对所有的库存采用统一的库存控制策略。采购与生产、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生产与销售等等矛盾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3企业信息化对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影响

机械制造行业由于工艺复杂的生产特点,工艺及在制品管理困难,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借助ERP这一管理工具,通过信息化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信息化管理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在企业组织运行、客户关系和供应链管理、竞争领域的扩大和生产制造管理等方面将有巨大的影响力。具体体现为:信息化管理给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恰当的经营管理运作模式,给企业以及员工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行为以客观的强化;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实现中小型制造企业全面的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扩大其利润空间,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信息化管理的“时空压缩”和“时空放大”效应,极大地扩大了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竞争领域;在信息化管理中采用柔性制造技术,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资源得到合理优化,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等的库存降低,资金运营状况改善,运营成本降低,企业各功能之间和谐运转。实际的情况是各软件公司先后推出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许多中小型制造企业为实现企业信息化也做出一些举措:收购一些功能有限的ERP产品,将大型复杂软件剪裁成简单财务加供销存等等。然而,信息化实施多年,却没有实质性进展。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品管理;信息系统;库存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0032-02

随着市场中商业这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消费者的成熟心理,商品的价格也在大众熟知的背景下难得反弹,使商家在商品中获取的利润逐渐缩小,大部分商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以减少商品的库存情况,使得市场竞争手段变得更加复杂化,大规模的市场竞争要求商品在内部库存管理方面更加具有创新性。建立一个商品库存管理系统是在社会的激烈竞争形势下产生的必然要求,是商家们所必需的一个经营系统经营措施,拥有可靠高效的经营管理系统不仅能规范商品的流通,也能使商品在进行销售时对货物减少库存和对资金有效地进行周转,减少人为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调动,使商家能得到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从而为商品的库存和销售制定一个可行方案,以保障自身的利益为目的。

1库存管理系统的现状

11库存管理的状况

对于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的管理体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措施。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商品市场中的高效管理是很重要的,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给商品库存管理提供一个广阔的技术设计平台,融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规划安排产品的分布,既要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又要使商品处于合理水平的库存状态下。传统的商品库存管理依靠的是人力对物品进行管理,有时候人工会出现许多的缺点,例如在失误的时候,人工也对大量的数据信息处理不到位,不能完全有效的针对商品库存进行规划,则需要建立一个商品库存系统结构,这是对信息管理体系的一个良好的体现,可以在库存中快速便捷地找到有效数据进行处理。

因此要想商品的库存得到有效的管理,得提高商家对信息化科学水平的了解和运用,提高企业在强大市场中的竞争力。

12系统技术开发的可行性

商品库存管理的系统开发和设计应用对商品库存的处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库存工作能够自动化和系统化运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商品库存进行系统的管理从而达到高效提高管理能力的目的,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商品库存流程的要求,给管理的工作步骤提供一个积极的保障措施。库存管理的可行性目的研究是用最小的付出在最有效的时间内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将研究的目标系统化。在库存管理技术的可行性上利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体系进行针对研究,在数据库中结合管理、开发等措施,为系统设计技术提供一个可行性的方案。

系统技术开发时应在操作之前对市场做出一份调查报告,了解现阶段市场中的基本情况,保障系统程序在库存管理使用中尽可能最大化地得到运用,树立一个对系统的资源分布和信息的正确处理态度。在系统设计中要根据系统的分析报告结合各种会被约束的方面考虑,利用一切可以实施的方法手段对库存管理进行设计,制定一份符合条理的技术方案。在系统的设计技术上,实施对商品库存的有效管理,融合开发新的技术方案对商品有一个合理的查询措施。

系统的需求分析是在早期开发中的一个相对重要的阶段过程,计算机应用系统是按照不同的管理方式分为基础文件数据库系统和普通文件数据库系统,计算机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储存文件保存数据库语言和一些相对较高级别的语言。

13系统功能的需求

商品库存要有一个相对有效的管理模式通过对系统需求的分析,来完善系统的应用程序,结合商品的信息和库存的信息实现对商品信息的调整、规划功能,提供给商家一份有数据的详细设计程序,根据程序可以对商品库存进行一个整体的统计和分配工作。商品库存管理系统的功能有数据信息,这是对商品的分类和商品的单位以及生产场所进行设置的功能;数据管理功能是对消费者、供货商和商品的信息管理做出一份数据信息,商家可以根据数据的信息对商品库存进行新的调整分配;在库存操作上有商品出库和入库两种操作程序;在库存的查询记录中有出库记录、入库记录和出入库结算查询步骤;系统的管理有系统退出和修改密码的技术。

在系统要求上可分为安全、可靠、灵活、通用四种性能,安全性是在整个系统中以安全操作为主提出的要求,可靠性是为证实系统有一个合理正常的运行程序;通用性是设计出的系统简洁明了易理解,系统的界面要求美观;灵活性是保障系统在改正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系统整体的介绍要求展现给商家系统、确切的设计方案,给商品的库存提供一个可靠的管理办法。

2建设库存信息管理计划

21信息模块的设计

在各种各样的商品中要进行一个分类的模块设计,从而达到有效地减少库存的管理问题。商品有电器、饮料、水果、生鲜食品等分类,这就规定了每一件商品的所属位置,在将这些产品进行分类时可以相应地选择模块进行设计,可以保证商品的不易出错和新增其他的功能,优秀的设计方案可以销售大量的商品,给库存管理提供一定的保障。可以对消费者的消费情况制定一个系统数据技术,建立一个商品信息模块管理系统对库存进行操控,有效加强管理。

22库存模块的操作设计

设计库存操作模块可以对商品的出入库程序有一个系统的核心操作,在商品入库时要记录一切信息,保障库存管理操作程序的合理性,例如对一种包装食品的库存,则要记录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库存产品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商家也要以此维护自身的利益。在记录查询库存方面做好相对管理工作,记录库存的进出库信息以及结算信息,编制对应的类别和编号,保障管理的有效开展。进行对商品的单品管理,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出符合商家自身利益的库存管理模式,要对商品的库存进行监控并对销售进行记录,为每一种商品制定一个编码,详细的记录商品的资料数据,在登记系统和入库以及出货单环节中,管理好每一步的流通过程,保证库存数据的正确性。

3结论

商品库存是商家在经营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建立一个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可以转变经营的模式,设计的程序可以在缺补货时提出报告,给库存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和实现,对商品在内部流通和分配储存上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商家在对商品的库存管理方面有自己的经营策略,帮助商家在实现商品库存控制的选择上可以设计系统程序从而对于商品信息和库存信息有自己的管理措施,利用计算机信息设计系统可以保障对商品库存管理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从而为商家创造出一个优秀的管理平台,使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现一片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申楠冠百货店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0

[2]蒋尚亭,金毅条码技术原理及在大型超市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3]韩承双,程再玲DB2/400数据库数据独立性研究与实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4]冉武宁,仝宏崇,李善斌分布式查询优化在现代化商场中的应用[J].现代化商场,2009(11)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零库存;存货管理;供应链;信息共享

一、零库存管理概述

(一)零库存管理的概念

库存管理是对企业的购进入库的配件、成品及产成品、物料等存货进行合理优化存放,一般是体现在企业购入、领料、出库、生产、再发货的链条上。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各个环节都必须统筹规划好,相互协作,分工明确,确定利益共享原则。不是要求所有采用零库存管理的企业都没有库存,更不是让国家完全没有库存,即零库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不管是从政治环境还是经济因素现实都无法彻底实现,本质上一个国家也不能没有库存,因此零库存并非针对所有的“库存”。从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库存管理,保证有适量的库存来满足正常需要,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和提高物资周转的经济效益,缩短物资采购周期。

(二)零库存管理优缺点

(1)零库存的优点。零库存是库存管理中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启用这种零库存的管理模式可以大大地降低生产过程中库存和资金的积压,有更多的资源来储备其他物料,或者减少仓存面积,缩小仓存开支,降低了仓储成本。特定的零库存是没有实际的商品存放,不以仓储的形式存在,保证生产运营的正常周转,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规避因市场风险引起的不必要的存量和滞销商品。按单生产提高资金和存货的周转率。生产管理者要随时掌握生产动向使得管理者会加大力度对生产过程的监督,有效防止资源浪费。

(2)零库存的缺点。零库存管理要能根据市场动向做出政策上的调整,如果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无法信息共享,不但会造成信息实物错配,且一旦供应链被破坏,企业不能在短时间内根据客户需求调整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经营风险加大。若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不和谐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打击。若都秉承着接收订单才采购,这种频繁小量配送供应商可能会要求增加运输费,也无法获取采购低价的机会收益,使企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议价能力降低。

二、零库存管理的应用

(一)零库存的适用情况

(1)企业能否适用零库存管理,在哪些环节适用要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动态、政治经济环境、信息化技术服务、供应链物流水平及自身产品品牌市场效应等情况来判断。零库存管理适用于企业条件成熟及环境因素较高的企业。首先要企业有核心人才团队,有良好信用的上下游体系,要建立科学完善的供应商选择和评估机制。其次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要能在市场上与龙头企业抗衡,要能占据行业主导地位,要有针对性的客户群体。

(2)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制造业和供应链企业比较适用零库存管理策略。零库存管理较适合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制造企业及其相关的供应链企业。如一些生产汽车、家用电器等设备制造企业,达到一定生产规模且管理水平较好可参考应用零库存管理。如奶茶或餐饮连锁店或者面包坊,他们的原料就是时时在消耗,而进价也随着市场波动,消费者的需求较大,有可能造成突然原料短缺的情形,临时采购会加大人工成本,没有足够时间进行市场对比分析,量少次多无法优化运输成本,造成原料单价和运输成本增加,不宜采用零库存管理。但一些价值高周期短淘汰快的产品,如:新款手机、限量发售等新异时尚产品,就适合按单生产,较适合零库存管理。

(3)零库存特点是材料供应配备、量多量少、时间要求能否随时配送到位,保证企业随时供需不停产也不多存放的原则。传统的做法是入库储存原材料,然后按照生产要求进行配送。像有些大品牌的企业是要求供应商将原料提前送过去检验入仓后再送到指定的生产车间否则不予结算货款,这种情况也是一种库存管理模式,本质就是库存控制。零库存管理要求企业销平衡,适用于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有稳定良好的合作基础和默契关系。

(二)零库存的实施方法

企业应建立有保障的配送体系和服务体系。零库存的实施方法常见的有委托保管方式、按订单生产方式、合理配送货等。委托保管方式是指找到专门的保管机构交付一定的代管费用,有专业的团队来维护和保管企业库存管理工作。可降低仓储人工成本,也做到了企业的零库存,排解了企业的仓储压力,企业仓库资源可以另作他用。按订单生产方式是企业根据线上线下接单情况,根据时间和货物的特质顺序合理安排采购、制造、配送的流程,仓库只是负责组装做入库出库流程使产品账实相符,保证订单的完成情况并及时更新配送信息。要从根本上消除呆滞物资,避免出现物资盘盈盘亏。合理配送货是指企业合理按量进行生产订购、分拣理货、包装、出厂,并结合每位用户的实际需求,按照规定的配送时间配送上门。降低产 购形式;对容易发霉变质的材料要用科学的存放方式妥善保品在仓库的等待时间,也减少企业仓储压力。

三、零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地域环境问题

戴尔在中国放弃使用之前的零库存直销模式,首先跟国人的消费习惯和观念有关,每个国家地区消费观不一。国人的消费观还是很传统,特别是一些价值稍高的产品都是要实地考察样品情况再做进一步购买的行动。当下产品更新换代迅猛,光是各地不同型号样品都要及时采购原料和部件,否则不能顺应市场需求,因此地域环境调研不容忽视。

(二)缺乏内部管理及外部协调

企业供应链系统要通过实施才能被广泛推行,若企业资金实力不足,无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行零库存管理模式只是空谈。若系统未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容易出现系统漏洞。若在供应链条上运转正常,没有考虑市场水平,实际供应商不稳定和物流配送慢等因素结果可想而知。因为不定性因素总是存在,若企业短时间无应急之策而其他程序都是滚动的,就会造成生产过程的中断,进而违约于客户,企业信誉受损等无可挽回的损失。零库存要求各链条管理者专业水平及个人素养较高,否则会因为一些事情衔接不当使零库存的实施成本大。因此企业的管理水平达不到相应的要求,会造成内部及供求矛盾的加深。

(三)信息共享风险

信息共享的安全性也是零库存实施的前提,企业供应链系统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线上收集整理信息便于大家共享,公司可根据信息变动及时调整计划,提高整体效率。当今社会科技发达黑客无处不在,企业享受共享信息来源时,系统也会受到系统病毒侵略的危机,还会因此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企业共享信息系统的同时风险也是并存的。

四、零库存的把控措施

(一)因地域实行市场调研

首先得根据企业所在行业和地域特征,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及当地市场行情、风土人情、消费观、价值观做深入调研,找出客户群体和市场占有份额。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及质量监测;其次选择有合作基础并已与之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合作,且物资供应商至少有几方可以备选,减小不确定性风险。

(二)建立应急机制

建立健全的零库存系统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完善的物资供应计划,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状况事先做好假设并提出解决方案,要缩小每个链条上的误差点。方案包括用料计划、采购计划、供应计划、投产计划、配送计划、运输计划、资金计划、生产订单容量计划等各个环节的部署,使企业库存量控制在最合理范畴,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对照预先制定方案进行补救措施,防止缺货、停产、供应链断裂等危机出现。

(三)加强存货管理

首先保证企业订单数量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控制入库数量和出库数量,做好收发货信息登记台账;物资存放要分门别类,对于各级别和种类的物资应进行分别管理,采取不同的采管。其次在验收物料环节严格把控质量关,及时剔除残次品;生产加工环节坚强监督检查,严禁浪费现象,抓住必罚;领料人按照成品清单领出原料,生产出对应数量产品,实行责任制。最后按期做好物料及成品盘点工作,及时进行仓库资产清查,以便随时掌握生产进度与料件的供应情况,零库存模式下仓库盘点应做到日清日结,从而实现对物资有效的监督管理,优化库存管理效果。

(四)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

企业要加强市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准确获取市场信息动态,完善内部供应系统和物资供应系统信息管理平台,合理利用内部信息系统和管理平台,获取更加准确的市场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按审核级别从物资的计划、采购、库存、成本等详细信息设置好相关人员权限,定期组织企业内部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使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相关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和操作。与相关权限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对公司内部信息系统消息和自主开发供应链优势模块进行保密规定。同时由专业IT团队维护和升级供应链信息系统,加强系统缺陷的监察,防止机密信息被窃取。高效的通过供应链实现零库存管理,为零库存模式提供更深层次的保证。

综上所述,零库存管理要结合以上多方面因素来考量,并不是只针对物料和工作流程管理的管控,且实施管理不得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发展。因此,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是否应用零库存管理方式,运用过程中要最大程度规避风险降低成本,从企业发展和建设的角度把控好零库存管理模式,积极合理开展企业管理工作,全力实现企业的零库存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赵鑫桐.企业零库存管理方法研究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

[2]陶彦名.企业零库存管理的认识误区与适用问题探析 [J].企业研究,2017(11).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分析

供应链整体运作成本的最小化是供应链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鉴于供应链库存成本占供应链总成本的比例多达30%。有效地管理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库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计划和协调管理供应链中的库存就成为最小化库存成本的重要手段。

一、现有供应链中库存管理的四种横式

根据供应链中库存管理主体及内涵的不同,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模式:

(一)传统库存管理模式

在这种库存管理模式下,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库存管理是割裂的、各自为政的。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库存并各自管理自有库存,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和库存管理模式,而且相互封闭。供应链中传统库存管理模式是基于交易层次之上的由订单驱动的静态单级管理库存的方式。各个节点企业确定库存持有量的依据仅仅是其下游企业的订货单,各个企业之间并无沟通协调机制,仅根据订单来决策库存的持有量,信息的获取渠道狭小且不充分。各个节点企业都为实现本企业库存管理最优而努力,因此很容易产生牛鞭效应,使需求变异扩大,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

(二)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是一种供应商和其下游节点企业之间在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具有合作性的库存管理策略。首先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要达成一个共同的协议框架,这个协议框架对合作双方来说库存管理成本都是最低的,在这个协议下将库存的管理权和控制权交给供应商。这个共同协议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而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会导致共同协议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问题,因此这个共同协议要被经常监督和修正,以使它不断适应新的变化的环境。共同协议的执行要被严格的监督,再完善科学的协议没有认真的执行,双方的合作都将无法进行下去。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是一种决策模式,其基础是整条供应链协商合作,最终目标是合作双方都获得最低库存管理成本。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是一种战略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性策略,是一种库存决策模式。

(三)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联合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在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库存管理模式,它改变了供应商库存管瑾模式下供应商握有库存管理权的情况,平衡了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权利责任,共担了风险。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强调了供应链企业之间双方的互利合作关系。

联合库存管理强调的是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和策略,使供应链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各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中心。

(四)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建立在联合库存管理模式和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的最佳分级实践基础之上,同时抛弃了二者缺乏供应链集成等主要缺点,能同时降低分销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它应用一系列处理过程和技术模型,覆盖整个供应链合作过程,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分销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库存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的最大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分销商和供应商都做好充分的准备,赢得主动。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采取了多赢的原则,始终从全局的观点出发,制定统一的管理目标以及实施方案,以库存管理为核心。兼顾供应链上其它方面的管理。因此,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实现伙伴间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帮助制定面向客户的合作框架,基于销售报告的生产计划。进而消除供应链过程约束等。

二、四种库存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供应链下的企业库存管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库存管理,它不是简单的预测需求与补给需求,而是要通过库存管理使用户获得优质的服务,使企业的利润优化,库存管理的目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通过供应链库存管理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采用多种指标评价库存策略、不同变化所产生的准确效果;决定库存量时对供应链上不同节点企业各方面的影响:在充分了解库存状态的前提下确定适当的服务水平。通过对客户、生产、运输等资源的平衡利用,企业对供应链中不确定性产生的缺货、延迟等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缓解与控制。

根据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合作程度的高低,可以看出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的演进过程,从最初单纯的交易处理到企业的协同计划决策,进而逐渐地转移到整体的供应链库存管理上来。整个供应链的库存不再隶属于供应链中的某一企业或核心企业,其管理控制权由供应链整体协同计划决定。这种控制权的转移表明供应链中库存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从而保证供应链中各库存主体从系统协作的思想出发,进而保证整体库存的成本削减、风险的降低和供应链的稳定性。进一步对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将会更清楚地发掘供应链整体库存的管理内涵以及更优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