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预防流感的方法

预防流感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预防流感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预防流感的方法

预防流感的方法范文第1篇

【摘要】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两大类。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琼脂凝胶扩散试验(AGP)、血凝抑制试验(H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T)和病毒中和试验(VN)。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包括RT-PCR、多重RT-PCR、多种改进的RT-PCR和基因探针技术。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检测;血清学;分子生物学

禽流感病毒(AIV)属于正黏病毒科(orthomy xoviridae)流感病毒属,是一种A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猪、马、海豹、水貂、鲸及所有禽类。在正黏病毒科中A型流感病毒是唯一感染禽类的病毒型。禽流感病毒呈世界性分布,绝大多数禽流感病毒为隐性感染,感染动物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只有少数禽流感病毒具有迅速传播和高致死性的特性,称之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

1 血清学检测

目前世界上普遍接受的检测禽流感病毒及抗体的标准方法有血清学诊断方法,如琼脂凝胶扩散试验(AGP)可鉴定病毒或检测型特异性的血清抗体或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P);红细胞凝集试验(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可鉴定病毒或血清抗体的亚型;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T)可鉴定病毒或血清抗体亚型等。采用鸡胚中和试验鉴定病毒或血清抗体的亚型也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方法,但相对于HI繁琐。

2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2.1 RT-PCR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从病料或鸡胚尿囊液中抽提出的禽流感病毒RNA作为模板,以所设计的上游引物为引物,加入反转录酶和dNTP于适合的缓冲液和温度下合成cDNA(即反转录的过程)。再以该cDNA为模板,加入根据目的片段设计的上、下游引物,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利用dNTP在PCR仪上合成新的DNA链,扩增过程以变性、退火和延伸为一个循环,经25个左右的循环,DNA的拷贝数理论上可达295个以上,即3355万倍,扩增产物的量已足够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出来。

2.2 多重RT-PCR 在RT-PCR的基础上,再加入其他亚型或其他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以目的片段的不同长度相区别,可同时诊断多个亚型或多种病毒,使检测的效率和适用性大大提高。研究建立了禽流感病毒(AIV)A型、H5、N1、H9、N2亚型特异性RT-PCR及H5/N1、H9/N2、A/H5/N1多重RT-PCR检测技术,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为临床样品中AIV型及H5N1、H9N2亚型鉴定和诊断的有效方法。

2.3 改进RT-PCR 在RT-PCR核酸扩增的基础上,通过再次扩增或利用特异性核酸探针联合另一种检测方法,将信号扩大2次发展起来的RT-Nested 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电化学发光法、RT-PCR-ELISA等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这些方法中,禽流感病毒A型检测的灵敏性已略高于病毒分离法的水平(有些达0.150%鸡胚感染量),H亚型检测的灵敏性略低或相当于病毒分离法。其中一些方法的敏感性已能满足直接从病料中检测出病毒亚型的要求。

2.3.1 巢氏PCR法(RT-Nested PCR) 该方法灵敏度高,可检测到0.2 pg的病毒核酸,能适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

2.3.2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该方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既保持了PCR技术灵敏、快速的特点又克服了假阳性和不能定量的缺点。目前主要有4种方法用于DNA扩增产物的检测:双链DNA结合染料法、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法、杂交探针法、Taq Man探针法。应用一步法RT-PCR和荧光水解型探针,引物设计参照禽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可用于检测A型禽流感病毒和及其H5、H7两个亚型。其敏感性很高,可从低至10 fg(约1000个)的靶RNA分子或0.150%鸡胚感染量的病毒中检测出A型,可从低至100 fg(约1000~10000个)的靶RNA分子中检测出H5、H7亚型。将1550个气管或泄殖腔拭子的检测结果与传统病毒分离的方法相比,型鉴定结果相符率为89%(其余样品仅有一种方法的结果呈阳性);H5、H7亚型的鉴定结果则与病毒分离的方法基本一致。

2.3.4 RT-PCR-ELISA 本方法通过ELISA将信号进一步放大,并有探针特异性结合,与普通PCR方法相比,特异性和敏感性大大提高,敏感性方面已超过了鸡胚分离法。通过该法对禽流感病毒弱毒株(H5N2、H7N1亚型)进行检测,与鸡胚分离法相比阳性率高出39%。

2.4 基因探针检测技术

2.4.1 地高辛标记:利用PCR技术建立并优化了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的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杂交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2.4.2 基因芯片技术 应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对AIV亚型的检测进行了初探,将根据禽流感病毒的M基因、NS基因、H5基因、H7基因、H9基因设计而成的靶DNA探针,点样于载体上制成芯片,能同时检验禽流感的型与亚型。其主要操作过程是:以通用引物反转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鸡胚尿囊液样品)成cDNA,在反转过程中以Cy-5荧光染料标记,cDNA与芯片杂交过夜(16~18 h),洗片后扫描图像。结果能准确检测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则不够理想。

3 结语

由于禽流感是一种全球性的烈性传染病,可在禽、猪和人中进行传播。AIV极易发生基因重组与突变,弱毒株存在转强的危险,而目前尚无一套固定成熟的防制方法,因此,禽流感对养禽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AIV不仅是人流感的最大基因库,而且是可感染人类的新病毒,已对人类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预防流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秀荣,邓国华,于康震,等.在DNA芯片平台上探测AIV不同亚型cDNA [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394~398.

[2] 张应国,宋建领,胡媛媛,等.禽流感病毒及多重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J].中国兽医科技,2005,35(8):600~604.

预防流感的方法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 探讨留置尿管意外发生后泌尿系感染的预防。方法 46例病人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38-79岁,平均64岁,脑血管疾病18例、心血管疾病12例、慢性肺疾病6例、糖尿病2例、各种内科疾病合并前列腺增生症8例。留置尿管时间最短3天,最长92天,平均16天,给予相应干预和观察。结果 46例留置尿管发生意外的病人经上述预防感染措施,共发生泌尿系感染3例,均有怕冷、发热,尿常规检查、尿培养确诊。3例均按药敏结果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痊愈。结论 留置尿管意外发生后泌尿系感染明显降低,从而提升了生存质量,促进了疾病康复。

【关键词】留置尿管 感染 预防

【Abstract】Objective Systems retained control of water after the accident is the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in urology. Method 46 patient in the 32 cases and 14 cases, aged 38 and 79 years, the average age of 18 to 64,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for exampl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kills 12, chronic disease and diabetes and 2 6 cases, the medical disease of the prostate gland growths from 8 cases. Part of the urine for three days, 92 day, the average 16 days, with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and observation. Result 46 cases is left of the patient an accident on the above measures to prevent infection; in the urological with three cases are afraid of cold and fever, an examination and routine urine training and treated. 3 drug allergy by the antibiotics for effective recovery.Conclusion is left alone after an accident in urology is an obvious and thereby elevate the living quality of the illness recover.

【Key words】Comfort care of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cathetero Infection Prevention

留置尿管是临床很重要的一项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有效解除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尿潴留,也可解决部分尿失禁患者的尿液管理问题,对于危重患者还可用于观察病人的尿量。但留置尿管也给患者带来了医院感染隐患。有人报道[1]在医院感染中40%为尿路感染,而其中70%与留置尿管有关,留置尿管3-21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以每天5%递增。尤其对那些在留置尿管期间发生各种意外的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我们自2006年至今对这类病人共46例采取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仅为6.52%,较之前4年的同类病人泌尿系感染36.60%明显降低,现将有关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46例病人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38-79岁,平均64岁,脑血管疾病18例、心血管疾病12例、慢性肺疾病6例、糖尿病2例、各种内科疾病合并前列腺增生症8例。留置尿管时间最短3天,最长92天,平均16天。其中尿管留置困难12例、留置过程中膀胱痉挛10例、尿管堵塞8例、尿管脱出6例、膀胱出血4例、自行拔管致尿道损伤4例、尿道口溃疡坏死2例。

1.2护理措施 对46例发生意外的病人除了给予常规处理包括护理人员手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根据病人相应情况选择合适的尿管型号、定时更换尿管尿袋等措施外,针对上述病人情况做好如下个性化预防措施:

1.2.1尿管留置困难 尿管留置困难的原因主要是老年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前列腺的压迫致留置困难,由于后尿道抬高、迂曲、变窄,导尿管不易插入膀胱,导尿管头部至气囊的距离约有3cm,如果插管时一见尿液流出即向气囊注水,可因气囊仍位于前列腺尿道而导致局部撕裂、出血;非泌尿专科人员使用金属导丝插管或者操作粗暴,均可导致膜部尿道穿透伤。

再就是多见于因疼痛而致尿道括约肌痉挛。前者我们多采用前列腺专用尿管,前端弯曲带尖,符合前列腺增生症时的解剖生理,一般均能较顺利的导入。遇插管有阻力时,将预先吸入注射器的灭菌石腊油5-10ml,由导尿管末端快速注入,插管者用左手将提起与腹壁成60度角,右手稍用力将石腊油注入,同时借助其作用将尿管迅速插入,即可顺利通过增生部位。如仍不能导入时请专科医生采用适当的内衬鞘小心引入。关键是避免暴力,以免造成尿道撕裂、假道,增加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对于导尿过程中存在损伤的病人,操作后要加强尿道口护理、可给庆大霉素针尿道口滴入,每天两次,连续三天,也可根据损伤程度给予1-2次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后者导尿前要做好健康教育,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我们多采用2%利多卡因针尿道口注入,改用超滑尿管,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尿道黏膜的损伤。

1.2.2留置过程中膀胱痉挛 在留置尿管过程中因气囊刺激、膀胱过度活动、病人耐受力差等可导致膀胱痉挛,表现为阵发性下腹剧痛、尿液自尿道口溢出等。此时因尿液引流不畅,尿液外溢增加了感染机会。必须尽快解除痉挛。我们多采用吲哚美辛肛栓塞肛,每次1粒,每天2次,可有效解除痉挛,也可加用普鲁苯辛口服。对外溢尿液要及时擦拭干净,防止细菌逆行感染。

1.2.3尿管堵塞 尿管堵塞多由于小血块,絮状物等堵塞造成。由于尿管引流不畅利于细菌生长,增加感染发生。冲洗过程中关键是无菌操作,尤其是要注意尿管口的消毒。必要时可更换尿管。

1.2.4尿管脱出 造成这种现象大多因尿管质量问题,还就是气囊注水太少。一旦发生要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再次留置尿管,再次留置时因尿道大多存在污染,可用0.05%的碘伏5ml尿道口注入,既可防止感染,也可很好的起到作用。

1.2.5膀胱出血 膀胱出血多由于首次过多,膀胱压力骤减时,也可见于前列腺增生症黏膜血管迂曲,尿管刺激后发生。由于出血必将造成引流不畅,且由于血液滞留,利于细菌繁殖,增加感染。少量出血可让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起自身冲洗作用。出血较多,可改放三腔气囊尿管,用生理盐水做持续膀胱冲洗,为减少感染可在冲洗液中加入庆大霉素针,但应尽量缩短膀胱冲洗时间。

1.2.6自行拔出尿管致尿道损伤 这种情况是留置尿管过程中较为严重的意外,往往由于前列腺或尿道的撕裂甚至断裂造成严重的大出血。要当即抽出气囊残余水或气体,拔出原尿管,迅速置入三腔气囊尿管,接膀胱持续冲洗。此时由于尿管的损伤,大大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甚至可因尿液外渗造成严重的耻骨后感染。我们对此类病人常规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必要时在冲洗液中加庆大霉素。如出血剧烈可牵拉尿管并固定于一侧大腿上。

1.2.7尿道口溃疡坏死 多由于尿管长时间固定于一侧,尿管压迫尿道口所致。由于尿道口的溃疡坏死,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完整性,细菌利于上行感染。加强尿道口擦拭,用碘伏液擦洗,每日2次。同时加强会的护理和清洁。局部可用济安舒能外喷,增加黏膜的抗感染能力。

1.2.8尿路感染 术者的无菌技术不符合要求;导尿法破坏了尿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太硬;技术不熟练,导尿管插入不顺利而反复多次插管;前列腺肥大,易发生尿潴留,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所采用的导尿管受细菌污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用物必须严格灭菌;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或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应用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代替过去的橡胶导尿管;当尿路感染发生时,必须尽量可能拔除导管,并根据病情采用合适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1.2.9尿道出血 各种导致尿道粘膜损伤的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尿道出血;凝血机制障碍;药物引起尿道粘膜充血、水肿;大量,膀胱内突然减压,使粘膜急剧充血、出血而发生血尿。所有防止尿道粘膜损伤的措施均可防止尿道出血;凝血机制严重障碍的病人,导尿前应尽量予以纠正;对有尿道粘膜充血、水肿的患者,尽量选择口径较小的导尿管,插管前充分做好尿道,操作轻柔;第一次不超过1000ml。

1.3结果 46例留置尿管发生意外的病人经上述预防感染措施,共发生泌尿系感染3例,均有怕冷、发热,尿常规检查、尿培养确诊。3例均按药敏结果给有效抗生素治疗痊愈。

2 讨论

正常情况下整体尿道是一个自洁系统,尿液从肾脏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尿液的排泄可防止细菌的逆流,膀胱壁、尿道黏膜有抗菌功能,可以防止细菌粘附,尿液的pH值环境具有控制细菌生长的功能[2]。所以我们认为留置尿管导致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因素是:(1)破坏了尿道、膀胱黏膜的生理完整性,降低了抗感染能力。(2)操作污染增加了细菌上行感染的机会。(3)尿管的留置增加了尿道分泌物,利于细菌生长。(4)膀胱、尿道失去了尿液冲刷。尤其是本组在留置尿管过程中发生意外的病人,上述感染因素更为充分,感染发生的几率也明显增加。过去由于医院感染知识较淡漠,对此类病人的处理忽视了对感染的预防,感染发生率较高。近几年我们对这类病人采取了个性化护理,主要是轻柔操作,防止尿道的医源性再损伤,同时及时解决意外发生时的尿液滞留、感染因素增加的相关问题,使感染率明显下降。

参 考 文 献

预防流感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排水体制 合流制 成因对策

雨污合流形成的原因

城市规划与建设不协调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规划屡次被突破。原来的规划已不能适应实际建设发展情况。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不协调,必然对污水的收集与处理造成很大影响。

(1)污水管道管径普遍偏小,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按照原来规划而建成的污水管道,远远满足不了不断增加的人口、住宅和工业区的需要。大量城市污水远远超过小管径污水管道的负荷。在用水高峰期污水外溢,不但污染环境,而且令管理人员疲于奔波处理,却治标不治本。这样,大量的污水不得不排入雨水管道,造成雨污合流。

(2)由于规划落后于建设,新开发区周围没有市政污水管网,而导致污水只能就近排入河道。

污水管网没有统一管理

老城区大部分仍采用雨污合流系统,管道又属于不同的业主,造成管理上的不便。

住宅区排水系统与市政排水系统衔接混乱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住户在房屋装修时,将厨房或厕所改建在原来的阳台上,将排水管接入雨水立管。这样一来,住户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大量污水,就排入了小区的雨水系统,并最接入市政雨水管网,造成雨污合流。还有住宅区内的小店铺,为图方便而就近将污水排入雨水口,造成雨污合流。另一方面是某些住宅区开发公司在施工中将污水支管接入市政雨水管网。按照规定,住宅区在施工前要办理临时排水手续,竣工后要办理永久排水手续,由市政管理部门进行监察。可是有些开发公司在未办理任何手续,并且根本不了解工地附近的排污管网的情况下,将污水支管接入了雨水井,使工地的污水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排入雨水管道。住宅区建成投入使用后,污水仍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居民观念滞后

老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村民知识有限,没有雨污分流的概念,村内排水系统基本是雨污合流。即使在雨污分流系统,村民的污水管也是怎么方便就怎么接,往往就近接入雨水管道,而且一旦下雨污水外溢,影响生活环境。为解决此问题,政府将污水管道修到了村口,村民们却嫌麻烦而不将污水支管改接,甚至不允许市政工程人员替他们改接,这就使市政污水干管形同虚设。

污水管道质量问题

由于污水管道施工质量差,或建成的污水管道不配套,使这些污水管道未通过验收,不能投入使用,导致附近的污水只能临时排入雨水管道。建成的污水管道要经过初验、核验和终验,才能纳入市政管理。管道出现质量问题,管理单位会拒绝接收;建成的管道与市政管网不衔接,就算投入使用污水也没有出路,管理单位也会拒绝接收。管道建成却不能使用。有问题的管道可能建成数年内不能解决问题而无法投入使用,或者数年后管道投入使用,却由于长时间无人过问,雨污合流的现象会一直持续。

解决方法

加强统一管理

解决雨污合流还要强调污水管网由市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这就要求原来的管理部门主动和市政管理部门配合,移交污水管网资料,并且和市政管理部门共同查清雨污合流的实际情况,便于以后有效的管理和改造。

对已建成住宅区的雨污合流,解决办法就是市政管理单位根据现有污水排放规定,要求住宅区管理单位对管辖范围内的住户和小店铺进行有效管理。将擅自接入雨水系统的污水支管改接回污水管网;对拒不整改的住宅区,市政管理单位有权对其管理单位进行处罚;对正在建设的住宅区,市政管理单位要对工地进行经常性的监查,督促开发公司办理合法的排污手续,并由市政管理单位根据工地附近污水管网的实际情况,指定工地污水排放接口位置,这对建管双方都有利。

建成却未移交给市政管理单位的污水管道,由市政府出面组织协调,对有质量问题的管道要立即整改,尽快达到使用标准;对和已有市政管网不配套、不衔接的管道,应尽快制定临时整改方案并组织施工,使污水能有出路。要对管道附近的雨污合流现象进行全面调查,将所有由于建成无法使用而临时接入雨水系统的污水支管改接回来,尽量减少这类雨污合流。

雨污合流制改造

雨污分流制是减少污水直接进入天然水体的最佳方法,但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将合流制污水系统改建为分流制系统,往往工程浩大,在老城区因为条件受限,更难以实施。因此直接治理合流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成为很多城市唯一的选择。

现在普遍采用的改建方法,就是在合流管道上增设溢流井,将合流污水排至市政污水管道,避免污水直接进入雨水管道,污染自然水体。但该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雨季时候,部分雨水会进入污水管道,导致污水管流量比平时增加,超过溢流井容量,部分污水便会进入水体,此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容度偏低,给污水处理造成一定难度。但一味的增大溢流井的容量,增加造价不实际;二、为防止暴雨时候雨水倒灌,在溢流井出口处安装拍门。利用“拍门”技术可防止倒灌。但从实际来看,雨污合流制污水管道不可避免地导致河涌水体与污水收集系统连通,可能造成水位时河涌水倒灌排水系统。

另外,部分地方在河道两岸增加截留污水干管,在雨水管入河口处设置截留井,从而实现雨污合流,提高污水收集率,降低河道受污染程度。

城市规划应具有前瞻性

城市管网规划以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和管理为防城市内涝的关键,科学规划、确保雨污分流,管网达标、排涝通畅。新建排水管网要突出前瞻性,科学合理布局,扩大管网管径,提高排涝标准。市政管网规划建设要与道路规划建设同步进行。

3.结束语

综上,在新区要坚决采用雨污分流系统,杜绝雨污合流的形成;在老城区应尽量采用分流和截流的方法,减少雨污合流。已经完成城市化的老村中的雨污合流系统,要运用有效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坚决废除,重新建设雨污分流系统。对尚未完成城市化的老村,只有临时将污水截流到附近的污水管网,并在以后城市化建设中,逐步建设雨污分流系统。

参考文献

[1]冶冠辉;城市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建设与管理[J];市政技术;2007年06期

预防流感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182-01 近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和卫生条件改善,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开始日益增多。因其可减少住院患者静脉反复穿刺的痛苦,开辟的临时静脉通道便于临床及时静脉给药和危重病人的抢救,且有效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现被广泛应用于长期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1]。随着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增多,其并发症的发生也时有报道,给静脉留置针临床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障碍。通过对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探讨其并发症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对策,对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护理质量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2]。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照组 为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42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41例,女性185例,年龄46.21±3.54岁。观察组为同科2011年3月-2012年7月44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76例,女性172例,年龄45.35±2.98岁。所有住院患者均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炎症,无其它脏器病变,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两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疾病、所用药物等影响静脉留置的因素上无显著性差异。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对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42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观察并发症种类及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对策,并应用于2011年3月-2012年7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的448例住院患者(观察组)。

观察组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预防性护理干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静脉留置针技能培训与规范操作,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实践技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2)深入开展静脉留置针健康教育宣传干预,详细告知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减少人为增加的并发症[3]。(3)重视输液期间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的观察,注意询问患者感觉,减少并发症的出现。(4)加强置管期间日常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详细记录两组静脉留置针使用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参与本研究的护理人员为呼吸内科固定的责任护士。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卡方χ2检验,P

2、结果

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见表1。表1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种类一致,主要的并发症有六种,依次为静脉炎、导管堵塞、皮下血肿、静脉痉挛、液体渗漏、静脉血栓,并发症以静脉炎的发生率最为常见。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13.6%、3.1%、2.1%、1.9%、1.4%、1.2%;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依次为3.8%、0.8%、0.6%、1.1%、0.4%、0.6%,其中静脉炎和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 。

3、讨论

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技术简单、套管柔软长期留置不易刺破血管、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通畅的静脉通道便于临床给药和治疗,及时抢救危重病人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且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增多,其导致的并发症也时有报道,给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推广应用造成了一定困难。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产生原因应认真分析,积极制定相关对策,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切实有效的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护理质量的提高。本研究通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发现针对性护理预防干预可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种类一致,主要为静脉炎、导管堵塞、皮下血肿、静脉痉挛、液体渗漏、静脉血栓。但经预防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下降,其中静脉炎和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

总之,通过对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回顾分析,认真总结产生原因,制定针对性对策,预防性护理干预实施,可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新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721.

[2]李卫伶,朱伟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9:7-9.

[3]冯广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5):72-73.

[4]罗惠芬,龙翠云.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4):623-624.

[5]徐霁.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 (1):171-172.

[6]赵素新,王翠云,刘静雯.静脉留置针应用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69-70.

预防流感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PIE 遥感图像处理 变化检测 泥石流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中图分类号:TP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051-02

泥石流是在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的特点,会造成地面交通严重受阻、通讯中断,致使灾后短时间内不能进行人工现场勘查,无法获取受灾程度,灾害分布状况等重要灾情信息,在此情况下,遥感技术逐渐成为快速获取灾情信息,进行灾害信息提取、灾后应急和快速评估的有效手段。在利用遥感影像进行灾情获取和灾后应急救援的过程中,泥石流淹没区域的信息提取技术是准确获取泥石流灾情的关键。传统的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费时费力,且遥感数据的大量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和提取,难以满足泥石流灾害调查尤其是泥石流紧急救灾的急迫要求,计算机自动、半自动的泥石流淹没区域信息提取方法为灾后应急响应和灾情的快速评估提供了依据。遥感图像通常包含光谱信息和空间结构两大特征,该文基于PIE SDK(PIE(Pixel Information Expert)是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一款专业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提出一种综合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纹理和光谱特征进行泥石流自动化变化检测的方法。

1 数据预处理

对同源的前后期遥感影像(航空影像或卫星影像)的预处理为后续的泥石流淹没区域的变化检测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源。其中航空影像的预处理主要包括影像格式转换与质量检查、图像增强、畸变改正等处理,以消除镜头畸变、地表起伏等引起的影像变形;卫星影像的预处理主要包括辐射校正、正射校正、图像融合等处理。

2 泥石流淹没区域自动化变化检测

对于经预处理后的前后期遥感影像,根据影像特点及泥石流淹没区域特性,首先进行特征提取以突出泥石流淹没区域;接着利用变化检测技术进行泥石流淹没区域的检测,生成二值检测结果;最后进行后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率,从而实现泥石流淹没区域的自动化变化检测。

2.1 特征提取

根据遥感影像的波段特点及泥石流发生前后影像的变化特征,可分别提取纹理和光谱特征。纹理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主要特征之一,用以表示图像的均匀、细致、粗糙等现象。首先分别计算泥石流发生前后影像指定通道的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6类纹理特征(能量、熵、惯性矩、相关、局部平稳、方差)。影像数据的量化值为像素值乘以量化级别再除以影像在该通道的像素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这能减轻泥石流发生前后影像光照条件不同对变化检测效果的影响。每类纹理特征值均为0°、45°、90°、135°4个方向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值的均值,以去除方向对纹理特征的影响。

光谱特征,即通过原始波段的像素运算获得的,响应遥感影像中目标物的颜色及灰度或者波段间亮度的不同,光谱特征反映了是地物在不同的波段辐射条件下的成像特性。若遥感影像至少包含R、G、B和近红外4个通道,则分别提取前期和后期影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DVI是植物生长状态以及植被空间分布密度的最佳指示因子,与植被分布密度呈线性相关。如植被覆盖区域发生泥石流后已无明显的植被分布,NDVI变化较大。如果遥感影像至少包含蓝、绿、红3个通道,则分别提取前后期影像的色调。色调是指彩色的类别,是彩色彼此相互区分的特征,泥石流淹没区域前后期影像的色调可能变化较大,如居民区或植被覆盖区域。

2.2 变化检测

分别生成前后期遥感影像的特征向量的相关系数影像,并对其进行二值化,提取泥石流淹没区域。对每类特征进行归一化,其中归一化因子为前、后期影像的该类特征的最大值。归一化后的多个特征形成一个纹理特征向量,计算泥石流发生前后对应点的特征向量的相关系数,线性相关系数越大表明前后两期影像相应区域的纹理特征变化越小,即前后两期影像相应区域变化越小。对各特征值的归一化不仅去除量纲的影像,而且使各类特征对线性相关系数的计算的贡献因子是相同的。接着对纹理特征相关系数影像进行二值化,根据线性相关系数的含义可将二值化分割阈值设定为0.85,小于该阈值的为泥石流淹没区域。然后利用形态学开运算去除噪声,并提取连通区域,确定疑似泥石流淹没区域。

2.3 后处理

根据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泥石流发生后期和前期影像的泥石流淹没区域的灰度比值变大的特性,计算泥石流发生后与发生前的灰度比值,进而筛选连通区域,这可有效滤除虚警。筛选条件为连通区域灰度比值的均值不小于所有连通区域灰度比值的均值与平均变化绝对值的差值。这可有效消除因泥石流发生前后影像光照条件不同对筛选结果的影响。根据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泥石流发生后与发生前相比会变亮的特性,基于泥石流发生后、前的灰度比值进行区域生长。区域生长的种子点的值为其所在连通区域灰度比值的均值和所有连通区域灰度比值的均值的最大值,区域生长的阈值为其所在连通区域灰度比值的平均变化绝对值和所有连通区域灰度比值的平均变化绝对值的最大值。该过程考虑了前后两期影像光照条件不同的实际情况,不仅可提高检测率,还可抑制虚警的增加。对区域生长二值结果进行去噪和区域填充,生成泥石流淹没区域变化检测结果(见图1)。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图2(a)、图2(b)分别为泥石流发生前后的高分航空遥感影像,分别提取影像的色调和蓝光通道的6个纹理特征,其中计算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参数为:灰度级为16、正方形窗口尺寸为9、共生像素距离为1。图2(c)为泥石流变化检测矢量结果与泥石流发生后影像的叠加效果图。

由图2可知石流发生前后遥感影像的光照条件差别较大,泥石流淹没区域基本已被检测出来,检测率达到90%以上,虚警率在10%以下。

4 结语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泥石流自动化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遥感影像的纹理和光谱特征,避免了使用单一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所带来的片面性;对前后两期影像归一化特征向量的线性相关系数进行阈值分割,根据线性相关系数的含义使二值化分割阈值固定,避免人为设定阈值所带来的误差;根据泥石流淹没区域特性进行区域生长,有效提高检测率;该方法在实现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泥石流发生前后遥感影像光照不同的情况,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化的提取泥石流淹没区域,其检测率达90%以上,虚警率在10%以下,这对于泥石流灾后应急响应和灾情的快速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但是对面积较小区域的泥石流还存在漏检情况,因此通过发掘影像的纹理、光谱等特征信息,进一步提高变化检测算法的检测率和减小虚警率是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赵福军.遥感影像震害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哈尔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