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血压治疗综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血压;微创术;综合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38-02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的严重疾病,也是神经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1]。该病的病情严重、发病快、变化快,对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危害。当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主要由两种方法:一种是外科开颅手术,一种是内科保守治疗[2]。开颅手术因为要在全麻下进行,因此在对颅脑内血肿进行清除的同时又对颅脑造成了新的损伤,使得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加重,提高了病死率。保守治疗无法完全对颅内高压进行消除,也不能去除血肿压迫,恢复受阻神经组织功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临床上采用了全新的微创理念,将微创手术护理技巧运用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当中,这种手术护理方法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麻醉与手术耐受力,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我院近年来将微创术结合术后综合护理运用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当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21例;年龄为48-74岁,平均年龄为58.6±6.1岁;发病时间短于7小时;出血部位分布:丘脑12例,基底节区50例,小脑8例。出血量为36-91ml,平均出血量43.6±9.3ml。所有患者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手术结合综合护理。
1.2 手术治疗
按照头部CT片对穿刺点位置进行选择,行局麻,以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YL-1)进行穿刺,穿透颅脑与硬脑膜之后拔出钻头,再插入圆头针芯对血肿进行穿刺,在进入血肿之后,拔出针芯,经侧管抽取液态与半固态血肿,之后以盐水+地塞米松10mg进行冲洗,在引流液变得清亮之后注入10-20U尿激酶5ml。在夹管术后接引流袋,以无菌敷料对穿刺针进行覆盖。在留置4小时之后开始引流,根据血肿的大小以与残留的血量对血肿进行冲洗,一日1次,持续2-4天。在穿刺引流的同时对血压进行监测调控,预防并发症,并进行常规治疗。之后做CT复查,若血肿清除>70%,关闭引流并观察24小时,无异常情况后拔针,并对穿刺伤口进行缝合。
1.3 护理
⑴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后迅速安置,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测量,对患者意识进行判断,并观察肢体肌力及瞳孔情况。及时给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置留套管针,并使用脱水剂,血压过高者应进行降压。
对家属介绍患者病情、手术方法及目的,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术后注意事项,争取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对意识清醒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
⑵术中护理
以生理盐水冲洗液,经粉碎针高压对血肿进行冲洗,直到引流液变得清亮,再注入10-20U尿激酶5ml。在冲洗时应保持进出量的平衡,在夹管术后,外接引流袋,以无菌敷料对穿刺针覆盖,夹管时间为4小时。
⑶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如果患者出现昏迷进行性加深,且血压持续偏高,一侧瞳孔先缩小后方法或忽大忽小,对光的反应迟钝,提示患者出现脑疝,应及时报告医生。
妥善固定引流管,对烦躁患者使用约束带,避免引流管拔出脱落,在患者翻身时防止压迫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
对患者开展心理及康复护理,当患者的神经症状、生命体征比较平稳时实施康复训练,包括认知、语言及肢体训练。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原发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为神经科多发、常见急症,该病的致残及致死率一直比较高[3]。治疗的方法种类较多,预后差异较大。近年来,微创术结合综合护理应用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上,效果引起了广泛关注[4]。
本文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进行综合护理,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患者治疗后的NDF评分、GC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得分分别为:18.3±4.2、9.1±1.2、42.4±5.8;治疗前分别为6.2±2.1、13.4±1.3、66.1±8.7,P
总之,微创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费用低,术后结合系统科学的综合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比较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范红,刘旭,等.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9(27):1681-1682
[2] 何琼.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微创清除术29例护理体会[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31(12):157-158
[关键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c)-0015-02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但其引起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控制其发展是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1-2]。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现已经对我国居民健康构成威胁。随着研究的深入,对高血压的治疗正在从单一用药向联合用药转变,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1 中西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代研究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年龄、肥胖、食盐摄入过多、吸烟、过量饮酒、环境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西医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阐述主要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学说、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学说、遗传基因学说、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学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学说、心排血量改变学说和胰岛素抵抗学说等。亦有研究表明,高血压与炎性因子、神经递质以及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有密切关联[3]。
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属“头痛”、“眩晕”等范畴。其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风、火、痰、瘀为患。临证多见虚实夹杂,病证在肝、肾,涉及心、脾。中医证型研究表明,高血压主要有痰浊中阻、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风上扰、瘀血阻络等证型,且痰湿、瘀血可见于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2西医治疗高血压
西医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可分为:(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2)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3)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如β受体阻滞剂盐酸普奈洛尔,α受体阻滞剂苯苄胺等;(4)利尿降压剂,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呋塞米等;(5)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利血平、盐酸可乐定等;(6)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哌唑嗪、呱氰啶等。近年来,高血压用药已从以往的单一用药向联合用药转变,多项研究表明,联合用药的疗效明显高于单一用药,是高血压的治疗趋势[4-5]。
3 中西医结合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以调理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为主,是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的基本原则。西药与中药联用可增加降压效果,减少西药降压药物的副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姜丹[6]采用贝那普利与中药通心络胶囊联合应用,并与单纯应用贝那普利对照研究发现,联合用药较单纯西药治疗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降低更明显(P均< 0.05),治疗后LVED、LVM1、LVEF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结果表明通心络胶囊配合贝那普利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而且能辅助降低血黏度,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从而达到延缓和(或)逆转左室肥厚的功效。林炎柏[7]将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西医组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方剂加减治疗,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治愈率为95.8%,西医组为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乔春风等[8]对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发现治疗组降血压疗效与单用西药组相近,舒张压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 < 0.05),临床症状改善及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表明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黏度。岳煜[9]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表明,其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降压作用。张俊桥[10]对治疗组55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脑降压饮,结果表明降压效果、中医症状改善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周日文[11]对73例高血压患者在给予硝苯地平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总有效率(97.26%)高于单用硝苯地平(78.08%),表明中西医结合能够提高降压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4 小结
黄春林教授[12]认为,对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应在充分发挥中医学辨证论治优势的同时,借鉴现代医学的理论知识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高血压治疗仍以西药为主,中药与西药相比,疗效较慢,但中药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脏器损伤及并发症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且能够对西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西药用量,从而减少副反应的发生[13]。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既能够克服中药降压效果慢、幅度小的不足,又能够降低西药用量,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降压疗效,中西医结合是高血压治疗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姚晨平. 门诊高血压控制情况调查分析和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78-4179.
[2] 王博. 老年高血压治疗进展[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125-126.
[3] 宗智慧,冯亭亭,陈红艳,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8):990-991.
[4] JM Ritter,孙星河(译),杜昕(校). 高血压治疗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J].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BMJ),2011,14(4):243-248.
[5] 沈建宏,谢仁兵,周文杰,等. 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钙拮抗剂治疗顽固性高血压45例[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0):1158-1159.
[6] 姜丹. 贝那普利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38例[J]. 河南中医,2011,31(10):1172-1173.
[7] 林炎柏.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46-47.
[8] 乔春风,耿新新,王翔,等. 中西药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57.
[9] 岳煜. 天麻钩藤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1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研究,2010,13(11):1028-1029.
[10] 张俊桥.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5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0):1774-1775.
[11] 周日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6):93.
[12] 肖艳,吴瑜,黄春林(指导). 黄春林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10,(8):154-155.
关键词:高血压;生活方式;降压药
1 高血压病的防治
1.1正确认识高血压 做为社会健康问题,高血压病一直是一复杂的概念。在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的发展中,高血压病的流行甚至占有主导位置。在世界不同地区人群的高血压,其收缩压是在19%范围内波动变化的,即在146~176mmHg之间变化。世界范围合作研究项目例如MONICA和INERSALT显示,其高血压病的发展变化是依人类学和社会学而变化的。这由1967 Epstein和Eckhoff所揭示,和Intersalt的最新资料所证实。目前国内高血压诊断采用的是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见表1。
若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所属级别具差异性,以较高分级标准为准。
1.2治疗目的及原则 降压治疗的目的是减少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确立血压控制期望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如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遗传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对应的治疗措施应是系统综合性的。 1.2.1改善生活方式 ①控制体重;②减少钠的摄入;③补充离子钙和钾盐;④减少能量的摄入;⑤加强运动;⑥禁烟戒酒。 1.2.2血压控制标准 原则上应将血压降到患者最大耐受水平以下。
1.2.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通过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各种危险因素仍对临床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1.3降压药物治疗
1.3.1降压药物种类 ①利尿药;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1.3.2治疗方案 若患者疾病为无任一并发症或合并症,则多应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单一或联合治疗。初始治疗时可控制用量,由小递增后逐步至正常剂量。
临床选择降压药物时,需考虑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因素,2级及以上患者初始便可选择两类降压药联合治疗。
1.4高血压患者的自我调理
1.4.1坚持服药 按医嘱规律服药,不可随意私自停药。
1.4.2心情舒畅 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减少情绪波动。 1.4.3饮食清淡 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禁烟戒酒、品茶清淡。
1.4.4作息规律 早睡早起,每日保证7h左右的睡眠时间。可养成午休的习惯。
1.4.5缓慢起床 早上睡醒后,不急于起床,在床上活动四肢和头颈部,适应起床时的变化后,再下床。
1.4.6适度锻炼 不应做持久性劳力运动,活动以散步、慢跑等活动为主。
1.4.7控制体型,防止肥胖。
1.4.8定期测量血压。
2 高血压的临床用药
高血压的临床用药现状:由于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以控制症状,国内外临床试验和有关研究证实,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并适宜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合理的选择。医生在面对患者时要在参考现有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患者具体情况来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段,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现阶段,临床行降压的药物种类可分为六大类。
2.1利尿剂 以氢氯噻嗪为主的噻嗪类药物一直是以利尿剂类降压药为基本药物,优点是:价格便宜,疗效突出,降压作用平和,作用时间长,可降低其它降压药所引起的水钠储留病症,并增加它们的降压效力,特别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在降低冠心病发作方面,长期大剂量使用利尿剂会导致低钾血症、胰岛素抵抗及脂质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故使用此类药物时,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并多与其它药物联用。
2.2 β-受体阻滞剂 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治疗,尤其在静息心率较快(≥80次/min)的中青年患者中或者有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时,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联用,可增加降压效果,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同时β-受体阻滞剂可以增强左心室的射血分数,改善心率的变异性,增加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使急性心梗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故此类药物适合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如心绞痛、冠心病、心律失常以及心梗患者的治疗。
2.3钙拮抗剂 此类药物适用于各类高血压病的治疗,主要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周围血管疾病、肺心病、心绞痛、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及肾病的患者,对糖代谢和脂代谢没有不良影响。在现阶段国内常用的此类药物主要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尼卡地平,其使用方便,在用药后几分钟内便能将血压调节到理想范围,稳定性高,又不会引起低血压及血压反跳。
2.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广泛用于临床已有多年,它不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用于各阶段高血压的治疗,特别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左心室功能不全、左心室肥厚或心力衰竭,左心室重构,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高血压伴有周围血管病心肌梗死或雷诺现象。其优点是:心衰患者的预后好、能延缓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左心室肥厚,降低血压同时又不影响心率、糖代谢和脂代谢。值得注意的是:重度血容量减少,重度主动脉瓣、重度充血性心衰、二尖瓣狭窄、肾功不全肾、血管性高血压时应谨慎使用或禁止使用。通常不与利尿保钾药合用,避免发生高钾血症,与噻嗪类利尿剂联用不需要联合补钾。
2.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Ang)是体内主要的血管收缩因子,它在使血管收缩的同时刺激醛固酮分泌增加,引起水钠潴留,使总血管阻力上升、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的与AngⅡ受体相结合,拮抗的作用导致血压下降。在与其它药联用时,降压效果好,故可作为抗高血压主要药物。
2.6 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多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治疗,可改善脂代谢异常和糖耐量异常,减轻前列腺增生尿路梗阻的症状,但作用时多现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多见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脑血管病患者,故在药物治疗时应密切监测立位血压。用药应该遵循首剂量减半并在入睡前服药和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给药剂量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李瑞.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3.
[2]云秀梅.临床医学新进展[M].呼和浩特:内蒙远方出版社,2003:342.
[3]应东.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2):150一151.
[4]明兰,齐洋,等.盐酸地尔硫革临床疗效综述[J].黑龙江医药,2006,19(3):213-214.
[5]赵春杰,尹皓哗,齐新,等.地尔硫革治疗高血压伴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3,43(i9):6.
高血压是当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国内外诸多学者广泛深入开展研究工作,且随着社会发展高血压发病呈上升趋势,而更年期高血压是国内外近几年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年期高血压又称绝经期高血压,是指妇女在绝经年龄由于雌性激素逐渐衰退,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及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症侯群,同时伴随血压升高(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临床多表现为:血压升高,月经紊乱,阵发性潮热,心烦汗出,失眠等症状。且血压波动明显,症状有多变性。而中医无更年期高血压病名,多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风、肝郁、脏燥,经断前后诸证之范畴,现就有关中医对更年期高血压研究做以下综述。
1 更年期高血压病位病因病机研究
1.1 病位
①肝:《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类证治裁·眩晕》也曰:“良由肝胆乃风木之脏——震眩不定”说明肝在高血压的病理变化中有着重要地位。更年期高血压是一种特殊原发性高血压,本病常因情志不畅而发[1],而郁怒则易伤肝。②肾:《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论:头痛癫疾——甚则入肾。认为肾阴亏虚可导致头痛眩晕。肾为先天之脏,现代医学研究:中医肾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高血压易患性体质的形成是先天肾精(基因)和先天肾气共同作用的结果。[2]更年期妇女多已过七七之年,肾气渐衰,故发病与肾有关。[3]③冲任:宁廷伟等[4]认为绝经前后肾气渐衰,二脉虚衰,阴阳二气不能渐衰平衡。任脉乃阴脉之海,阴血不足,阴不制阳,虚阳上浮,致高血压。刘望乐认为[5],更年期高血压病变主要为肝肾两脏,病位在肝,根源在肾。
1.2 病因
傅仁杰[6]认为,高血压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生理过程,是由素体体质、精神、饮食、劳欲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而更年期高血压作为一种特殊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病因是情志不畅。林玲[7]李景祥[8]认为情志失调是更年期高血压一个重要因素,胡强[9]运用疏肝解郁治疗本病疗效均满意。
1.3 病机
一般认为更年期高血压的早期多为肝阳偏盛,中期多属肝肾阴虚,晚期多属阴阳两虚。早期多表现为实证,常见素体阳盛,肝阳上亢,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中晚期多表现为虚证,祖国医学认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瘀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时下……直至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而冲任二脉在人体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而更年期妇女将界经断之年肾气渐衰,冲任亏虚,精血不足形成阴阳俱虚,肾阴亏虚,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肾精亏耗,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发为眩晕。不能濡养温暖其他脏器,而出现种种证侯,真阴亏损,阳失潜藏,则烦燥易怒,腰痛腿酸,阴亏火旺,心肝失养,则心悸而烦,多怒,情志失常,失眠健忘。潮热汗出,脾肾两虚,水湿阻滞,则夜寐不安,记忆减退,纳差。
总之,更年期高血压病位以肝、肾,冲任为重点,其中又以肝肾为主,却始终都有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另外,还可有心脾两虚,气血不充,肾精不足,髓海失养。实则肝阳上亢,阳化风动,气血上升。
2 更年期高血压的辨证分型现状
关于更年期高血压的辨证分型认识尚不完全统一,多按下列两类分型。
2.1 八纲辨证分型
有人认为更年期高血压的中医分型应以阴阳为纲,将本病分为阴虚阴亢(分阴虚偏重,阳亢偏重)和阴阳两虚(分阴虚偏重,阳虚偏重),林玲等[7]认为更年期高血压辨证关键在于辨虚实。
2.2 脏腑辨证分型
多数研究者认为更年期高血压的发生与肝脏功能失调有关,分型辨证当宜肝为主,如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刘氏[5]简单将本病归纳肝肾阴虚和肝阳偏亢。
3 中医药对更年期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研究
3.1 中药方剂对更年期高血压治疗作用
目前研究情况多数学者从中医角度认为更年期高血压是由于天癸衰少,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血随气逆,扰动心神。还可有心脾两虚,气血不充,肾精不足,髓海失荣。根据辨证分析临床常用以下经典中药方剂治疗更年期高血压。①二仙汤:有诸多学者[10~12]在临床中观察运用二仙汤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疗效明确。更年期高血压不能单纯运用苦寒泻火之剂治之,二仙汤配伍特点是壮阳与滋阴泻火同用,既能温补肾阳,又能滋阴益精,濡养冲任。②逍遥散:吴红等[13]在临床中观察运用逍遥散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疗效明确。此学者认为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属于神经性高血压者为多,血压受情绪影响较大,收缩压波动较大,伴有更年期综合症。由于生理及心理的压力,患者情志郁结,肝气不疏。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疏肝解郁,养血柔肝,滋养肝肾,育阴潜阳为治则。③归脾汤:临床有学者宁廷伟等[4]发现运用归脾汤治疗更年期高血压收到理想临床效果。祖国医学在《通评虚实论》提出“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后天不足,水谷生化无源,冲任失养,任脉乃阴脉之海。阴血不足,脏腑失其濡养,心无所主,则心悸,失眠多梦,肝无所藏,阴不制阳,则烦躁易怒,面部潮红。心主藏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心与脾为母子关系,从总的症状而言,心脾两虚,用归脾汤正合病机。这充分体现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根本原则。同时有学者刘昌青[14]运用仲菟归母味龟汤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也取得了较好疗效。
3.2 中医其他方法对更年期高血压治疗作用
焦凤琴[15]在临床中运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疗效显著,该作者认为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镇静、清热的作用,对改善更年期症状及稳定血压均有效。另有韩晶[16]研究,针灸对更年期高血压也有作用。该作者在临床中发现针灸背俞穴:心俞、脾俞、肝俞、神俞及华佗夹脊穴治疗更年期高血压有效。华佗夹脊穴与诸脏腑背穴相临,针刺夹脊穴与背俞穴可调和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另外,现代医学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脊神经及椎旁交感神经干是夹脊穴针灸效应的神经生理学基础,脊穴针灸效应与植物神经和内分泌调节有关,特别是针灸有双向调节作用,故针刺夹脊穴与背俞穴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影响内分泌系统。
4 中药对更年期高血压治疗作用研究
长期以来,西医关于更年期妇女有无必要应用雌激素作代替治疗及是否安全,一直存在分歧,而中医无此忧。中医认为本病多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心脾两虚。故治则以疏肝解郁,滋补肝肾,补气养血。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的中药常用有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暖肾阳,神肾生精;知母、黄柏泻相火而养肾阴;当归温养血而调理冲任;杜仲以补肾、壮腰膝;酸枣仁养心安神;柴胡、芍药、当归散肝郁。白术、茯苓健脾;牛膝、桑寄生、女贞子补肝肾养肝阴;、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丹参、绞股兰养血安神。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治疗更年期高血压许多中药如羊藿具有扩张血管及阻断钙离子的功能[17];知母有镇静,解热降压作用;人参、黄芪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及利尿作用,黄芪还有降压作用[4]。车前子、泽泻、利尿降压[4]。丹参、绞股兰降压[7]。五味子、知母、龟板、杜仲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并使之处于平衡。提高工作效能,减轻疲劳,调节心血管系统,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胃液分泌,促进胆汁分泌,兴奋子宫,降低血压。
5 今后中医药对更年期高血压的研究趋势
①更年期高血压病不仅存在血液动力学异常,而且常同时存在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故胰岛素抵抗成为近年来该病的研究热点[18~19]。②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病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血压,还要对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进行防治,这样才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③对更年期高血压病的治疗单纯以血压指标评价疗效很不够,还应注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中医药均在这方面具有潜在优势。综合来看,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强调整体观点,综合辨证,多环节调理,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势,但也有起效缓、维持时间短等不足。这都需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共同努力,争取早日研制出服用方便、疗效肯定的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病中药制剂,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淞文,王军华,周 红,等.北京地区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5):348~350.
[2] 贾跃胜,袁氏宏,王米渠,等.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遗传学基础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3):166~168.
[3] 伏晓华.从肾论治更年期综合症[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6):456~457.
[4] 宁廷伟.归脾汤治疗更年期高血压102例[J].河南中医,2003,23(10):70~71.
[5] 刘望乐.应用《金匮》学术思想辨治更年期高血压体会[J].河南中医,2003,23(9):10.
[6] 傅仁杰.老年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J].中医杂志,1993,34(8):49~51.
[7] 林 玲,张艳辉,曲 俐,等.辨证论治妇女更年期合并高血压3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4):23~25.
[8] 李景祥.论更年期综合症[J].中国药学刊物,2005,23(8):1443.
[9] 胡 强,杨玉敏.中西医治疗更年期高血压30例[J].辽宁中医药杂志,1999,26(8):368.
[10]朱长丽,郑合社,巩希凤,等.二仙汤加减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19例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4,9(4)46.
[11]景占河.加味二仙汤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J].新疆中医药,1998,16(3):56.
[12] 杨晓钊.中西医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60例疗效观察[N].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1):561.
[13] 吴 红,陈小凯.加减逍遥散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60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6):479.
[14] 刘昌青.仲菟归母味龟汤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30例[J].甘肃中医,1993,6(3):20~21.
[15] 焦凤琴.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2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1(8):741.
[16] 韩 晶.针药结合治疗更年期妇女高血压31例[J].中医药信息,2002,19(3):38.
[17] 黄秀兰,周亚伟,王 伟.羊藿黄酮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5,27(6):719~720.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强化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5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健康教育只针对患者本人,观察组在对患者本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对患者家庭成员也进行健康教育,6mo后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家庭强化教育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强化教育可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了血压。
【关键词】高血压;家庭强化教育;依从性
Family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the of Impact
Yang Hong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amily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studied. Methods :25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healthy education is only for patients I observed my group to conduct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hile family members of patients also carried out health education, 6mo after the evaluation of . Results: The observ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family group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patient complianc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0.01. Conclusions: family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can enhance the hypertensive patients of the relevant knowledge, awareness, improve treatment compliance, effective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Key words】 Hypertension; Family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Compliance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既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又有知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潜在杀手[1]。研究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在没有症状的患者中更为突出[2]。为探讨提高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教育方法,笔者对高血压病患者采取家庭强化教育,并进行对照研究,现将实施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256例,均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3]。全部病例排出继发性或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肝肾功能衰竭等。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6例)。观察组男69例,女,61例,年龄34~75岁,病程0.5~30a,并存疾病:高脂血症32例,缺血性心脏病41例,糖尿病5例,对照组男65例,女61例,年龄38~78岁,病程0.5~32a,并存疾病:高脂血症28例,缺血性心脏病43例,糖尿病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并存疾病,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住院期间即对两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进行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高血压病基础知识教育,药物治疗教育,饮食治疗教育,运动治疗教育,自我监测与并发症防治知识教育等。出院时将患者个人健康档案移交高血压门诊,将其姓名、性别、年龄、药物名称,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登记入册,专人计算机管理,开通热线咨询电话,由专科护士随时解答患者咨询的相关问题。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强化教育,对患者及家庭主要护理人员进行治疗指导,包括饮食评估,协助制订运动计划,了解患者家庭环境采取心理干预、特别进行了服药专项指导,介绍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药物间相互作用等知识。纠正不良的用药习惯,对服药不规律或不重视的患者着重讲解不规律服药的危害,督促患者建立良好的服药习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家庭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和剂型。告之家属正确的测压方法,协助制定一张家庭测压记录表,将所有测量结果详细登记。通知两组患者出院后1~2wk到高血压门诊测量血压1次,病情及药物调整情况录入记算机,定期整理分析。
1.2.2 评价方法:患者出院半年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情况,内容包括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服药依从性,自我监测,定期复查等情况。问卷调查由高血压门诊专科护士完成,采用统一指导语,解释问卷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由患者或家属自行填写。发放问卷256份(对照组126份,观察组130份),均有效回收。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压测定,并参照家庭测压记录进行疗效评定。若舒张压下降≥10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20mmHg为显效。若舒张压下降<10mmHg,降压正常;舒张压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4]。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一旦确定诊断,常须终身治疗。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虽然在住院期间接受了健康教育,但效果还是有限的。个体在患病的情况下,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对其预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5]。通过对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教育,使患者家属能积极主动参与并督导患者自我管理的实施,在心理及经济上给患者关心、支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满足其需求。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按时服药,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自我监测,定期复查等方面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通过家庭强化教育,把高血压治疗原则及目标告诉患者及家庭成员,取得家庭成员的监督、支持和参与,掌握了疾病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自我监测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目的。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综合所致的遗传性疾病。在不同病因的作用下,产生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每个高血压患者对不同的降压药治疗的反应也会有或大或小的差异[6]。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上必须因人而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坚持服药与疾病控制的关系,了解药物的名称、用量、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临床表现等,使患者及家属心中有数,一旦出现副作用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不中断治疗。通过家庭强化教育,了解患者情况,针对性地解决有关问题,指导家属督促患者服药。如为防止患者漏服错服药物,采用闹钟或把药放在醒目处提醒患者,或用字体较大的彩色标签标明服药时间、服药剂量以便于记忆。家庭强化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家庭成员给患者的支持,可消除疾病带来的苦闷,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情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学杰, 张印生. 摆脱高血压[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 9
[2]毛红娟, 何丹丹, 王炀, 等. 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对策综述[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50
[3]刘力生. 高血压[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9
[4]吴兆苏. 心血管系统疾病流行病学及防治[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19~223
[5]戴俊平, 赵振环, 陈志兴, 等.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多因素分析[J]. 中国康复, 2008, 23(4):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