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司战略规划的作用

公司战略规划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司战略规划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司战略规划的作用

公司战略规划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战略规划;特征

中图分类号:C27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对于许多现代企业来说,以前那种利用线性趋势外推法就能归纳出基本、上升和下降情形的战略规划方案已经过去了。现在,现代企业面对的是波谲云诡、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这就要求必须创建一个直到不久以前还难以想象的“灾难情景模式”,并将维持现金供应的任务整合到企业战略规划之中。与过去的做法相比,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将不得不考虑更多的变量,并且需要更多的决策者参与。此外,企业还需要更加重视测评--这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确认何时需要对企业战略进行快速调整的唯一方式。最后,对新的或不同寻常的情景模式的关注不应该掩盖相关的长期趋势,或忽视重要的现有战略的价值。

2 现代企业所面对的商业环境决定了现代企业战略规划的特征

2.1 现代企业的战略规划具有宏观性、长期性、全局性、相对稳定性。现代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一种宏观目标规划,它是对企业全局的一种总体设想,它的着眼点是整体而不是局部。它是从宏观角度对企业的未来做一种较为理想的设定。它所提出的,是企业整体发展的总任务和总要求。它所规定的,是整体发展的根本方向。因此,企业的战略规划总是高度概括的。

现代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一种对长期目标的规划。它的着眼点是长远的未来。战略规划是关于未来方向、情景的设想,它所设定的,是企业全体职工通过自己的长期努力奋斗而达成的对现实的一种根本性的改造。战略规划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企业的战略规划,企业的发展可以更加的顺畅。

现代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一种整体性的要求。虽然它规划的是未来,但与现在也是紧密相关的;虽然它着眼于整体全局,但并不能排斥局部。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总是对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综合反映。科学的战略规划虽然总是概括的,但它对人们行动的要求,却又总是全面的,甚至是相当具体的。

现代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一种长期目标规划,它在较近的一段时间内,应该是稳定不变的。战略规划既然是总任务、总设定,那么它就应该是相对固定的。这样,企业职工的行动才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大家对目标的实现才会有清晰的掌握和实现的动力。

现代企业整个战略规划涉及的是企业发展的总的格局和问题,关注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利益。现代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越是多变及高度不确定,战略规划越是需要具备宏观性、长期性、全局性、相对稳定性。

2.2 现代企业的战略规划需要实事求是的进行情景规划。在高度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中,情景规划的优势愈发明显,没有一种基本情景是被认定基本发生的,因此,需要根据假定情景来制定规划,并且高度关注多种情景发生的潜在推动因素。当前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使情景规划变得更加复杂:发挥推动作用的变量数目以及可能结果的分布范围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例如,考虑一家工业供应商的困境,它不进要受到商用和住宅房地产业的严重影响,而且也有许多政府客户。对于这家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包括:商业信贷和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方向、土地价格、税收,以及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开支,政府扶持或鼓励的行业政策。其中每一项不确定性因素的不同结果都会使这家企业的发展路径产生极大的差异。而情景规划的核心,为多种不确定性情景而构思多重战略规划,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现代企业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信息收集、整理、不确定性情景预测,以及针对不同因素、情景而制定的严密的战略规划。

2.3 现在企业的战略规划具有可检验性。为了对企业管理的活动进行准确的衡量,战略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和可以检验的。战略目标必须明确,具体的说是指将在何时达成何种结果。目标的定量化是使目标具有可检验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战略目标难以数量化,时间跨度越长、战略层次越高的目标越具有模糊性。此时,应当用定性话的词语来表达其预期达到的程度,一方面要求明确战略目标实现的时间,另一方面须详细说明工作的特征。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战略规划意义显得就更为重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新的时期,企业的战略规划就要站在新的角度,不断的开拓创新,始终保持战略规划的可检验性,都将对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帮助,使他们更有可能制定出能引导自己企业度过经济动乱时期的战略规划。

2.4 现代企业的战略规划应具有灵活性,避免僵化。规划战略的灵活性与其所具有的长期性及稳定性是不矛盾的。强调战略规划的长期性并不等于排斥根据客观情况的发展对战略规划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正。而现代企业的战略规划应具备的可校验性是其灵活性的前提,只有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具体且可校验,企业管理者才能根据客观发展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纵观手机行业巨头诺基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兴衰与其企业的战略规划是息息相关的。20世纪80年代末,诺基亚的高管层意识到数字通信领域的一场巨变即将到来,在其之后的20年里,诺基亚表现出了强大的战略灵活性。重组部门,手机业务与网络业务分离,各成立新的部门;当GSM市场初期启动时,诺基亚陆续剥离传统的纸制品、橡胶和化学制品及计算机业务;当竞争对手认为在全球建立子公司是新兴市场上获取机会的唯一方法时,诺基亚在研究如何在不损及规模经济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让产品适应不同的本地化需求。总而言之,诺基亚的战略规划灵活性不仅体现在公司层面,还体现在业务部门层面。公司层面的战略灵活性使资源流动变得更加容易,但它仍然要求企业保持领导力的统一,在这一阶段,企业保持着很高的战略敏感度。而在近几年,面对苹果公司的崛起以及安卓系统手机的挑战,诺基亚固守塞班系统,直到2011年才反应过来。没有保持其战略规划灵活性,反应迟缓,延误时机,是诺基亚近年来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2.5 现在企业的战略规划应打破部门“封地”,实行对话机制保持战略敏感度。现代企业规模化以后,打破部门“封地”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现在企业的战略规划要求公司高管不再只囿于自己的“封地”,而是需要为公司的整体成功付出努力。现代企业往往对核心业务过度关注,使企业错过新的发展机遇。实行公司成员对话机制,能满足战略与灵活性的不同需求。例如每年举办动员活动,消除员工因成功所带来的自满情绪,激励每位员工在应对运营问题时能把目光放得更远。

参考文献

公司战略规划的作用范文第2篇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客观性和实践性。

1、体现战略性。对“十二五”期间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思考、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充分体现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

2、体现前瞻性。综合研判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趋势,正确把握所处行业领域发展动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十二五”的发展作出前瞻性安排,提出具有竞争力的目标和措施。

3、体现客观性。立足“十一五”发展基础,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现状,务实规划“十二五”的发展,既防止把现有业务简单堆砌成“规划”,又防止脱离实际“为规划而规划”。

4、体现实践性。确保战略规划有权威、可执行、能落实,集团公司及各级子公司发展应符合、服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同时,战略规划应适应宏观形势和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按规范程序适时作出修订和调整。

二、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应把全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编制范围,以2011年—2015年为规划周期,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企业概况。如企业的历史沿革、业务范围、近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子公司结构、治理结构等。

2、企业“十一五”发展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3、企业“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

4、企业的战略定位和主业方向。重点是明确主业。按照“有进有退、优进劣退”的原则,进一步精干主业。结合实际确定企业主业(不超过三个),并可再明确一至两个重点培育的其他优势业务。主业和优势业务原则上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标准(附后)中的行业大类列示,尽可能列示到中类或小类;主业和优势业务确实难以用标准分类的,亦可结合实际作出具有明确内涵的概括归纳。

5、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既提出数量指标,又提出质量目标。具体指标、目标由省属企业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公司战略规划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烟草工业 战略管理 SBP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2-137-02

目前,我国大型的烟草公司约为20家左右,它们在我国烟草行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此外,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加之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已经结束,这些大型烟草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做好相关工作,时刻都有被挤下历史舞台的可能。因此,我国烟草工业企业必须抓好战略管理工作,方可有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获得一席之位。

1烟草工业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烟草工业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制定与建立,属于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因此需要较为深入与细致的分析。对于一个烟草公司而言,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于公司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1)战略规划对公司的决策有着关键的支持作用。对于一个公司而言,每天都会进行很多决策,但并非每个决策都是最优的。烟草公司有了完善而清晰的战略规划与定位后,能让公司的决策范围有所限定并且也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了决策。

(2)战略规划能将员工的共识凝聚在一起,从而为公司服务。一般而言,一个公司的战略计划往往关系着公司的使命、愿景及未来的具体发展目标等,而完善的战略规划使得这些变得更加具体与现实,体现出了企业的价值观,从而促使企业员工有着明确的方向与目的,凝聚他们的共识,强化他们的归属感,从而更好地为整个企业服务。

(3)战略规划能推动公司业务的发展与进步。公司的战略规划制定之后,其自身的关键资源就能很好地向核心产品及重点市场倾斜,此外还能同各个部门之间高度协调,实现运营的高效化,从而推动整个公司的进步与发展。

(4)战略规划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与引导作用。总的来说,一个企业的战略规划相当于其发展的行动纲领,在完善的战略规划的指导与引导下,一个公司能很快走上发展正轨。随着战略规划的不断实行,公司能做到每一步都有的放矢,则能通过环境的不断适应加强自身的构建,从而发展其核心与竞争优势,更好地服务于自身的发展。

2烟草工业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烟草工业企业战略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整体战略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

这些年,我国烟草行业一直在努力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与改革,其中有些企业也越来越关注战略规划的研究,但是我国烟草行业长期受到了计划经济与烟草垄断的影响,使得大多数的烟草工业企业公司在战略管理的意识上依旧很薄弱。比如,一些企业在对于生存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判断与分析上缺乏必要的准确度,大部分还处在感性决策上;某些企业的管理者只注重短期目标,缺乏了中长期目标,从而使得企业在发展中处在一种“朦胧”的状态;一些企业对于公司的核心能力的认知不到位,而且也没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一些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战略评价与反馈机制等。这些都表现出了烟草工业企业在战略管理上的意识薄弱,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2)品牌战略过于同质化。

从目前来看,一些烟草公司除了注重整体发展战略之外,大部分已经开始了品牌战略的发展。但相关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的烟草公司在发展品牌战略的时候,太过同质化。比如,大部分烟草公司其品牌发展战略中几乎都包含了“做强”、“做大”、“做精”等字眼。虽然每个企业公司都拥有自身的目标与品牌,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当前我国烟草行业的主导与核心,但这种品牌战略的同质化制约着烟草公司的发展。“做强”、“做大”等,从字面上看,本身并不复杂,但是每个烟草公司都赋予了其一定的含义,这就是使得每个公司的战略选择各不相同,但这样的战略选择其实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对于大部分的烟草公司而言都是不能完全实现的。换句话说,对于“做强”与“做大”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是先“大”还是先“强”,对于一个烟草公司的战略决策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此外,企业的战略中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差异性,不同的企业应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且不易被模仿的战略。当前,“做强”、“做大”的口号太多,能真正实践的却很少,因此企业品牌战略同质化不能过大,应有自身的特点,且要认真去践行,方能将企业做大做强。

(3)战略的制定与执行不符,且执行力不够。

对于一个烟草工业企业而言,如果拥有了优秀的战略却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那么其优秀的战略也只是纸上谈兵,完全没起到效用。因此,对于一个烟草企业,要想真正得到发展,在制定出了优秀的战略之后必须践行,加大执行的力度。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烟草工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战略的重要性,并且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挽救,只是在战略执行力上依然认识不够,尤其是管理层的执行力还很欠缺。这种情况下,制定出的战略往往与执行力不符,从而导致了战略实施中出现了很多困难,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3烟草工业企业战略管理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将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希望有助于烟草工业企业的战略管理。

3.1企业需重视战略管理,必须构建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

不论何种公司,其管理层的思想与行动对于公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往往关系着公司的发展前景与命运。我国大型的烟草工业企业并不多,因此需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各个烟草公司必须重视战略管理,还要构建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务必确保公司在战略的制定、实施及评价三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且能动态调整的整体。这样不仅能促进自身的做大做强,而且对于整个烟草行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使其适应内外部环境及市场的变化与调整,从而提高我国烟草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2企业需要找准定位,从而建立差异性的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越来越深入,烟草工业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大,因此烟草工业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当前国内国际形势,要明确自身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还要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及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以此作为基础,从而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应注重差异性的竞争优势培养,也就是要突破品牌同质性的瓶颈,发展属于自身独特的产品,从而提高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竞争力。

3.3企业需要建立“战略-预算-绩效”闭环体系,保障战略的真正实行

对一个企业而言,战略制定之后,其执行力就变得尤其重要。烟草工业企业若制定出了较为完善的战略后,就应践行战略计划。从目前来看,当前较为实用的一种闭环管理体系为“战略-预算-绩效”(即SBP),其主要指的是通过资源的配置(B)与绩效的衔接(P),确保战略(S)的落实,而战略的落实也能反作用于资源的配置与绩效的衔接,起到了导向作用。SBP闭环体系中,其衔接的主线为措施规划,主要通过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来实现战略驱动资源的配置与绩效的考核,促进战略的真正落实。烟草企业在战略与预算上的相互匹配,能确保资源的配置真正作用在重点的品牌与规格上,从而实现独特的发展;而战略同绩效的匹配,能保障部门的工作不会偏离战略的方向,从而保持一种稳定的增速发展下去。

4结语

当前,国内外的竞争越来越严重,烟草工业企业如何才能在内外部竞争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了大部分烟草企业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烟草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就应有完善的战略规划,并且努力践行战略,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企业的转型,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真正提高竞争力,在国内外争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刘瑞,朱继森.我国烟草工业企业战略管理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0(2):92-93.

[2] 谭卫华.卷烟工业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4):110-111.

[3] 赵建华.浅谈烟草行业品牌战略管理[J].企业导报,2012(10):118-118.

公司战略规划的作用范文第4篇

一、理论部分

(一)关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将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和人力资源工作相结合,进行统一管理的思想,最早在1981年被提出。在1984年,由迈克尔·比尔撰写的《管理人力资本》专著中,人力资源管理被提升到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高度。到了1986年,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发展及变化得到了归纳总结,让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从最传统的人事和人力资源的管理,转向为战略人力资源的管理。有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经多位外国学者归纳和总结后定义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通过组织内部的整合和调整,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经营战略相匹配,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国内的彭剑锋教授,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定义为:根据组织战略和个人职业发展需要,将人力资源作为组织核薪酬政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合理的薪酬政策除了对员工的招募和流失造成影响外,也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经营和发展。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薪酬政策,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心能力,通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形成组织竞争优势,并支撑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二)关于战略薪酬管理

薪酬即员工的劳动报酬,是员工通过付出劳动所获得的各种金钱收入和其他方面福利的统称,通常由包括固定工资、绩效激励、其他激励、各项福利等四个部分构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劳动者消耗的生活资料(含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劳动者养育后代所需的生活资料、劳动者享受和发展所需的生活资料三部分)的价值决定的。战略薪酬管理,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概念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在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后,设计科学系统的薪酬体系,使其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有效支撑并促进企业战略目标达成。

二、案例情况

(一)关于D公司基本情况

D公司是一家全国性大型财产保险企业,于2004年进入Y省成立分公司开展业务。经过多年经营积累,在Y省财产保险行业所占市场份额逐年提升,目前已位居Y省前三。在其经营发展过程中,已三次调整过其发展战略规划。下面以5年为一个周期,对D公司的发展战略调整、薪酬政策变化情况做简要概述和分析。为更好阐述D公司在薪酬结构、人力资源情况等方面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选择T财产保险公司作为对比。T公司也是一家全国性大型财产保险企业,于1994年进入Y省,是多年以来稳居该行业Y省第三的行业龙头,其主营业务方向和种类与D公司基本一致,是D公司在Y省的发展目标和主要竞争对手。

(二)关于D公司战略规划调整情况

1.第一次发展战略规划2004年,D公司初入Y省市场,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并结合公司擅长方向,确定在Y省集中力量主攻乘用车保险领域。并以此为方向制定了第一个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力图实现保费收入快速增加,做大业务规模并取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经营目标:树立品牌,拓展市场,站稳脚跟,建设好销售团队。采取的战略为发展型战略中的密集型成长战略。薪酬政策方面,采用简单直观易统计的固定薪酬+浮动绩效+社保模式。综合薪酬高于同业水平约25%,薪酬固浮比6.5:3.5。迅速吸引了大批同业的优秀员工跳槽,快速建立了销售团队,有效达成了发展战略目标。2.第二次发展战略规划2009年,经过五年发展,D公司在Y省的业务已初具规模,行业排名升至第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进入了更多的竞争者,单一领域的业务发展不足以面对更多的竞争,D公司在该年制定了第二个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在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背景下,依托现有乘用车保险业务,拓展货运车辆、工程车辆和机械设备,以及在建工程保险等非车险业务。经营目标:维持现有业务增长水平,同时拓展业务种类增加新的收入增长点,保证总体收入继续快速增长。采取的战略为发展型战略中的同心多元化战略。薪酬政策方面,在以往的简单模式上进行了一定优化。在社保缴纳部分,将原有按固定基数缴纳,改为随上年度实发收入缴纳,使得社保部分的薪酬大幅增加。在浮动绩效方面,采取轻考核重激励方式,增加各类新业务拓展奖励。优化后,其综合薪酬在行业内排名靠前,薪酬固浮比7:3,有效刺激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快速拓展了业务种类,使D公司经营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顺利达成了发展战略目标。3.第三次发展战略规划2014年,D公司在Y省的行业地位已较为稳定,占有市场份额接近10%,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行业地位已逐渐成为其优势,过去粗放的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当下市场环境,需要改变经营思路。在该年制定了第三个五年发展战略规划,企业发展进入调整优化阶段。经营目标:利用自身规模优势,适当降低保费单价,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保持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管控经营成本,优化销售队伍。采取的战略为成本领先战略。薪酬政策方面,进行了小幅改革,在保证销售岗位薪酬平稳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考核。该次改革将固定薪酬中的30%单列作为职级津贴,与每月考核结果挂钩。鼓励考核优秀的销售人员多拿薪酬,同时督促考核结果不理想的销售人员。改革后,D公司薪酬处于Y省业内平均水平以上,薪酬固浮比为6:4。该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销售人力成本,体现了薪酬政策对业绩的激励作用。4.第四次发展战略规划2019年,D公司在Y省的市场份额已超过10%,稳居业内前三。但因前期大量增员,产能提升缓慢,综合成本率屡创新高,业务发展也进入瓶颈期。经营方式粗放、成本管控不到位、资源投放不精准等问题也逐渐暴露。而且全国车险综合政策改革将在2020年施行,届时势必会对其赖以生存的车险业务造成极大的冲击,须针对未来进行提前布局。因此,D公司在该年制定了第四个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力图管控经营成本,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维持市场占有率,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因车险综合改革导致保费充足度下降造成的巨大经营压力。经营目标:保住利润,优化成本,在保证综合成本率可控的情况下,让资源应用尽用,成本管控到位。采取的战略为稳定型战略中的维持利润战略。薪酬政策方面,做了较大调整,对薪酬结构进行了细化。调整后的薪酬政策,根据业务的不同种类和渠道拓展的难易程度,设置了不同的个人绩效提取系数,同时引入边际成本率指标,使用边际成本率控制绩效提取比例,鼓励高效益和非传统业务的发展。调整后D公司的薪酬水平仍维持在业内平均以上,薪酬固浮比为5:5,该次调整优化了人力成本率,对利润的增加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D、T两家财产保险公司主要数据对比分析

(一)保费收入和市场规模情况对比

以下是D公司和T公司从2004年-2019年的部分经营情况和人力资源情况的变化的简要对比分析。在经营方面,D公司保费收入和市场占有率在统计期内均为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竞争对手T公司的营业收入虽逐年增加,但增速缓于D公司。在2019年,T公司的营业收入、市场占有率均被D公司超过,在行业内多年稳定排名第三的位置也被D公司超越后位居第四。

(二)销售岗位人数占比和薪酬情况对比

在统计期内,D公司的销售人员数量占总员工数比例一直在增加,而薪酬支出与保费收入比则逐渐下降,并最终低于行业平均值。而T公司的销售人员数量占总员工数比例、薪酬支出与保费收入比例均为小幅波动情况,无明显增减趋势,较为稳定。在销售岗位的薪酬结构上,D公司薪酬结构中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的比例呈现动态的变化,在2004年为6.5:3.5,2009年为7:3,2014年为6:4,2019年为5:5。而T公司则始终维持6:4的比例无变化。

(三)对比情况简要分析

通过以上对比,在统计期内D公司销售人员数量占总员工数比例指标优于同期的T公司。究其原因,除去办公条件、员工关怀、其他福利等软环境因素外,最重要的因素便是薪酬政策。相对于T公司而言,D公司的薪酬结构跟随市场情况、竞争条件、内外环境的变化,始终在动态调整,保证了其薪酬政策较强的竞争力,吸引了大量优秀销售人员。依靠其支撑,D公司的人力成本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和改善,保证了其保费收入和市场份额的增长。相较于T公司而言,D公司的薪酬政策更为符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这也是最终促成D公司在Y省的经营业绩、市场占有率和行业排名超越T公司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结语

公司战略规划的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发展战略;预算管理;研究

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包含了预测、执行、控制、调整、分析、考评等管理活动,对于企业而言具有全面性和全过程的管理作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业绩,提高风险防范的效率。本文主要从管理活动实施出发,一直到企业的经营都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

企业战略主要是企业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企业的所有资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化发展目标。企业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计划、绩效考核、财务预算和战略规划,其中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战略规划。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快,为了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企业需要制定标准和要求更高的战略规划。不同企业的战略规划不同,层级划分也各不相同,通常会采用五年战略规划和十年战略规划的发展目标,不同发展阶段和目标的实现方式不同。比如,IBM的十年战略规划是发展成为全球型的整合性企业,利用全球资源进行发展和创新[1]。中国远洋集团的五年战略规划目标为实现跨国公司到全球公司的转变。首钢集团提出的战略规划为依靠首都打造高端技术服务综合产业服务区。

企业管理中,预算是一种重要的财务计算工具,可以用于分配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通过开支监控、计算企业利润以及现金流量等监控企业的战略目标完成情况。企业预算的方向为全面预算,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预算编制工作不仅是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同时也需要管理层人员、技术人员和基层员工的共同努力。预算监控是一项全过程工作,包括编制、执行、监控、考核与评价、项目管理等。企业通过采取一年、五年、十年等短期预算和长期预算,并采用各种监控和调节方法,以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预算反映了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时还可以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要站在战略视角下对企业的预算编制进行重新审视,充分考虑企业的技术、经营和战略需要,并以此为依据设置企业的预算目标。将预算反映到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中,通过开展预算实现企业更好的管理。企业要将预算细化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通过预算指标给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企业要对预算进行充分的分析,以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在不同的战略时期要采取不同的预算目标、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以充分发挥预算在企业经营活动和战略目标中的指导作用。要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就要做好企业预算工作,完善企业的预算管理系统。

二、企业预算管理实施的有效建议

(一)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前提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从企业内部的考评指标出发综合考虑企业的业务水平,全面分析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战略目标。从企业的经营收入、盈利、债务偿还以及资产负债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实现企业运营发展要求为目标,定期考核企业的编排和执行工作,及时的反馈企业的考核结果,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后期预算管理,进而构建起一个科学、完善的企业预算管理系统。

(二)构建起完善的企业管理机构,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内部之间的竞争。企业管理人员要对预算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完善企业预算管理方面的机构和工作人员,构建科学、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将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充分结合起来[2],对工作人员的预算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增加员工个人薪酬在薪酬管理中的比例,制定弹性的薪酬制度,以实现不同员工的利益需要,提高员工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实行全过程预算管理,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进而不断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分解成多个阶段和目标,针对不同的战略重点,企业要采用差异化管理的方式。企业要按照生命周期理论,构建预算管理模型以此来设置预算目标。将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分解成具体的中期目标或者短期目标,以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效率。此外,企业还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发展动态以及企业的发展状况,合理的设立企业的预算目标。充分的评估企业的竞争对手和自身发展能力,明确企业当前的处境,分解企业的预算目标,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企业的预算目标。

(四)以绩效考核为判断标准进行全面预算管理。采用绩效考核方法全面的评估和判断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及时的发现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充分结合起来,科学的指导企业的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参与到预算管理中的积极性,以不断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进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结语

总之,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大作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也是在预算管理之上,其具有的优势能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服务,并通过有效财务指标确保企业的发展平衡,使企业发展策略更具科学性与指导性。

参考文献:

[1]王俊艳. 企业发展战略与预算管理集成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