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交通设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环境,安全设施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公路设计是一个综合的、技术含量高、整体性强的系统工程。公路总体设计作为整个工程设计的关键,将直接影响到设计的成败与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农村公路也随之迅猛发展。农用车辆和农村驾驶人员的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针对陕西省而言,大部分的农村技术等级较低,地质条件复杂,病害危险路段众多;农村公路在安保工程的建设资金匮乏,特别是地方性的自筹配套资金缺口大。除此以外,农村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农村的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匮乏,甚至无人管理。以上种种因素增加了公路基础设施设计的难度,经常出现局部路段指标满足规范,但是运营后事故率偏高、行车舒适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农村公路的设计之初就应注重安全设计,运用安全理念从而减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和事故严重程度,建设更具容错性能的公路。本文从道路安全设计的理念出发,介绍道路安全设计理念在农村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笔者针对陕西省咸高公路路段所做的实地调研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后,从改善农村公路安全环境和安全设施方面进行探讨,,寻求优化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途径。
1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
1.1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环境现状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环境受到人文素质、当地管理环境、路面状况、路侧绿化等因素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的快速修建,机动车在农村得到普及,而发展的背后,随之出现的是环境管理跟不上时展的要求,交通事故逐年增加。根据对咸高公路所作实地调研,堪忧的交通安全环境现状主要体现在:农村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对标志标线含义认识不清,忽视交通规则;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广,而且驾驶人员比较复杂,突发性较强且难以控制,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公路等级低,建设质量不达标(碎石脱落现象严重),路上管养不到位,道路使用不当,不同季节的积水积雪现象严重;路侧绿化无规律,交叉口视距严重受影响;公交车站设置不合理等,以上因素均是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来自环境的威胁。农村公路上行驶车辆车速相比高速公路上低得多,因此线性设计影响不大,而外在环境因素影响则亟待解决。
2.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对策
2.1农村公路安全设施
2.1.1安全防护设施
(1)设置位置
农村公路路侧防撞设施在设置时,除了以线形不良、事故多发为依据外,同时还要考虑在车辆越出路外后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路段,如高路堤或沿溪路段。
对于由宽路变窄桥或路面、车道宽度发生变化的路段,根据农村公路的设计车速,在桥头引道或宽度变化处设置20m左右的路侧设施,起到诱导驾驶人视线,提醒驾驶人减速慢行通过的作用。
(2)形式选择
防撞设施按照其形式可分为刚性、半刚性和柔性防撞设施三种,即为混凝土护栏、波形梁护栏、缆索护栏三种形式。对于一般的农村公路来说,工程总投资非常有限,而交通安全设施造价通常被限制在公路总造价的3%之内,由于波形梁护栏和缆索式护栏造价和技术要求均比较高,因此要在农村公路上设置这两种形式的护栏,在经济和技术上都是不可行的。通常采用最多的是示警桩和护墩。
2.1.2标志
交通标志是通过一定的结构支撑方式、用图形符号和文字向道路使用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以管理交通的安全设施。交通标志是现代公路上最基本的安全设施之一,是无声的“道路语言”。它给予道路使用者以确切的道路交通信息,使交通达到畅通、安全的目的。
随着社会各界尤其是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安全的日益重视,农村公路上的交通标志也在不断的改善。目前四川省农村公路绝大多数或多或少的都设置了一些交通标志,但是与高等级公路相比,农村公路上的交通标志还远远达不到牢固、醒目、完善、齐全的目标,往往在设置上有很大的随意性,表现为不完善、不规范。另外,有许多农村公路是在原有的四级路和等外路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原有道路上交通标志数量少、结构简陋、设置不规范,但道路改造后,交通标志确仍没有得到相应地更新和提高,这就形成了目前农村公路交通标志设置混杂的状况。因此,农村公路的建设,亦应按照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的要求设置完善的警告、禁令等标志。
2.1.3标线
当农村公路路面宽度可画两条机动车道时,就应设置道路中心标线,用于指示车辆驾驶人靠右行驶。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上所采用的最小行车道宽度为3m,因此当农村公路路面宽度在6m以上时(含6m),就应设置道路中心标线。农村公路道路中心标线和边缘线的宽度均为10cm,交通标线实线段长度3m,间隔长度4.5m。
2.1.4其他安全设施
为了改善连续长大下坡、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陡坡急弯、路侧险要地段等事故多发地段的交通安全状况,除了采取标志、标线等主动引导设施和护栏等适当的常用的安全防护设施外,还可根据不同路段的不同事故特点设置避险车道、停车带、减速带等各种安保工程措施以达到减少事故数量,降低事故危险程度的目的。
(1)避险车道
避险车道是特指在正常行车道以外设置的,专用于道路危险地段供紧急避险,以免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的特殊车道。避险车道的基本形式包括了料坑、端部防撞设施、路侧护栏、排水及其他等
避险车道是特指在正常行车道以外设置的,专用于道路危险地段供紧急避险,以免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的特殊车道。避险车道的基本形式包括了料坑、端部防撞设施、路侧护栏、排水及其他等。
(2)小型停车区
对于山区公路,可结合线形和沿线城镇分布情况,在车辆容易出事故的地段,或距离城镇比较远的路段,考虑交通量和车辆的组成,间隔一定距离,并尽可能地利用路侧的土地,修建小型停车区或可供车辆短时停车休息的路侧休闲区域,以减少驾驶人因疲劳驾驶而引起的交通事故。
(3)减速带
减速带是为保障行人安全设置的一种交通设施,其基本原理是在公路特殊路段的行车道上设置某种凸起设施,当汽车以较高车速通过其上时会产生剧烈的机械振动,使驾驶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另外,驾驶人根据常识认为车辆通过减速带时会剧烈振动,并由此产生可能会对车辆机件造成损坏的疑虑,根据上述生理和心理感觉预见,促使车辆驾驶人自觉、主动地降低车速,以达到提高特殊路段行车安全性的目的。
3.结语
本文结合实地调研, 针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环境及安全标志标线等设施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并就农村公路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性建议。另外, 除了环境和标志标线等设施的改善可降低事故发生率外, 还应该健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如可以针对不同的路段构建保障体系, 能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得到最合理的救助; 又如可在相应路段安排就近的卫生保障部门, 让事故伤者到就近的医院救治等。再者可以对特殊路段( 学校、幼儿园、弯道等)做安全设置探究分析, 并形成改进标准推广使用。由于笔者水平有限, 本文仅作为抛砖引玉, 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4.参考文献;
[1]过秀成.道路交通安全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任福田.交通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李峻利,过秀成.交通工程设施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汤三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初探[J].交通企业管理,2008(1):95-97
[5]蒋东波.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鉴别[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关键词:农村教师;家长;沟通;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59-01
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辨证发展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在农村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十分必要的。
一、分析农村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现状
1、农村部分家长不够重视家庭教育
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学生的问题非常突出。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带孩子的最大弊端就是溺爱孩子,在衣食住行得到了照顾,但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学生进入高中,由于住校,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2、农村学校在家长沟通中存在不足
家长会常常在期中考试后召开,家长会上常常把学生成绩公布于众,使得成绩不好的家长不愿开家长会;学生犯错了,教师才家访,家访被学生误看成老师的“告状”,导致学生怨恨老师;部分教师讲话欠艺术性,不利于家校合作。
3、农村高中生与家庭隔离
实行寄宿制封闭式管理,导致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节。家庭、社会是学生成长环境中不可替代的因素。高中时期是学生逆反心理易发期,需要及时与家庭有效沟通。寄宿制封闭式管理使学生只能在周末有限的时间与家长沟通,直接阻碍了子女与家长的交流,造成长期的家庭教育困难。
二、架设农村教师与家长沟通桥梁的途径
1、尊重是沟通的前提
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在人格上师生完全平等,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人格,更要尊重“学困生”的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更要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其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指责、侮辱家长,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会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果。正如常言:“敬人者,人恒敬之”。
2、把握合适的时机沟通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是成功沟通的开始,沟通要及时,就事论事。学校每年召开一到两次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改革等情况,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使学校和家庭走入同一轨道,有利学生成长。建立学生家长电话通讯录,随时联系家长,方便教师与家长沟通,把学生的近况与家长交流,有利于学生改正不良习惯。
3、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
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老师要多肯定孩子的优点。例如:“ 这孩子挺聪明的”等,家长听后,自然听得进老师诉说孩子的缺点,以及需要家长配合教育。打电话,要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因为电话中看不到对方的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语言如何,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电话是个很好的沟通媒介,会让老师的工作更轻松。
4、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
(1)、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的时间和次数,家长会通常是期中考试后召开的,一年两次。农村学校,应该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多数家长是农民,家长会的时间要灵活安排,选取“农闲”时间,让家长有时间和精力,积极、主动参加家长会。家长会的内容①汇报学生在校表现对于在校表现的汇报,包括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汇报学生的优点为主,客观评价学生,不要只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单一、片面的总结发言。对进步较大的学生应当场表扬,鼓励其家长讲述教育心得,让其他家长得到启发和帮助。②与个别表现不好的学生家长进行个别谈话学生家长都急于了解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退步的原因、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谈话中,应该理解家长的心理,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方式、讲述什么内容来应对家长的提问。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对家长提出不同的建议,帮助、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家访
家访最好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要围绕确定的目的进行,请科任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家访中要有诚心、爱心,讲话要注意方法,多表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如果教师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家长必然会成为教师的朋友
(3)、电话和短信沟通
在外务工的家长,要定期与他们进行电话和短信沟通,告知家长学生近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等,特别是发现学生进步和退步的苗头,要及时告知家长,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王美玉.浅谈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J].学周刊,2012.(3)
【关键词】流程银行 风险管理 系统工程
一、项目背景
XX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XX农商行)位于西部某地级市,主营业务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均排在全省前列,无论从经营业绩、发展速率还是从管理机制上来看,都是农信系统内的优秀典型。因此通过流程银行建设打造该行的独特核心竞争力,实现“泥腿子跑高速”的高效率和低事故率,也具备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整体工作框架
系统工程研究问题一般采用先决定整体框架,后进入详细设计的程序,一般是先进行系统的逻辑思维过程总体设计,然后进行各子系统或具体问题的研究。我们为该行设计的总体框架包括市场调研、现状分析与核心竞争力打造三部分。
基于系统科学的动态系统理论,动态过程中系统诸变量之间的关系应遵循严谨的逻辑关系,因此在整体框架确定的前提下,我们对具体工作程序和操作步骤进行了进一步拆解,明确了七大项二十七小项的核心工作内容,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战略澄清为指引,以流程再造为载体,在科学的市场调研分析基础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员工为根本,转变服务模式、定制战略措施、完善流程体系、再造组织架构、强化风险管控、深化人事改革、精细财务管理、健全制度体系。
三、核心工作内容
流程银行的基本理念是“从职能管理向业务流程管理的转变”以及“流程定组织,前台为客户服务,中后台为前台服务”。因此,风险基础设施建设和流程的梳理优化是流程银行打造的核心内容,下面简要介绍XX农商行的主要做法。
(一)梳理业务流程,全面开展风险点排查
XX农商行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首先组织了营销条线流程、信贷条线流程和营运系统流程等29项业务品种的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同时排查出900多个风险点。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该行具备了相当前瞻的风险管理意识,结合未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要求对风险点和风险事件数据进行了再加工。一是对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估。借鉴操作风险管理中“计分卡”的方法,对排查出的风险点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风险发生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全面论证,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形成最终评估结论。二是根据评估结论,将风险点按“危险区、警告区、控制区和安全区”分为四个层次,绘制出“风险地图”,直观地映射出作业流程中各风险点分布状况,并根据风险地图明确操作风险管理偏好,不仅为全行操作风险管理提供较为清晰的管理目标,而且总结和探索出操作风险识别、计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三是根据风险点风险级别,在流程设计中实现对不同的风险单元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对危险区和警告区的风险点实施重点监控,采取严厉的问责措施。
(二)结合业务特点,设计和优化作业流程
在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排查的基础上,XX农商行进一步突出自身机制优势,兼顾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测和管控,重新设计和优化业务流程。一是简化作业流程,提高流程运行效率。从重点整合信贷业务流程入手,按照“高效运行、一站式服务、流程差异化、简化非增值流程环节”等原则减少审批层次,明确规定作业单元停留时间,实行限时作业。二是全力推进信贷管理系统建设,调整作业运行路径,在系统开发及流程设计中,重新整合业务活动次序、路线及活动间逻辑关系,坚持作业运行以并行为主、串行为辅的方式,改变原来作业运行以串行为主的方式,提高业务审批速度。三是以流程管控为基础,规范业务操作。按照“一项业务,一个制度,一个流程”的要求,构建流程管控体系,利用IDEF模式化工具对每项业务进行图表设计,绘制跨部门作业流程图,方便业务操作。同时,将流程操作环节中的关键风险点与全行的历史风险违规事件进行链接,最终形成包含“一图一书两表一库”、涵盖业务、管理和支持保障在内的完整流程体系。
四、项目绩效评价
流程银行建设成功与否需要有明确的系统输出型绩效佐以判断,因此我们在进行流程梳理时需要同步设置绩效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逐步分解至各末级流程。
经过初步研讨,“预算控制率”、“核心客户营收贡献度”等财务业绩指标需要通过一定经营周期后的经营财务数据加以佐证。除此之外,“客户满意度”、“流程基本效率”等运营指标可以借助系统理论中的统计手段和工业工程方法进行测算和评估。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简单介绍一下统计分析手段在该项目绩效评估中的基础应用。
我们首先针对核心信贷流程设计了作业时间和人力调查表,随后在搜集样本数据并进行了初步测算后,对服务效率有了基本的积累数据和仿真分析。
同时我们还对不同流程节点的客户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就重要性得分、作业贡献度和要素达成度等内容进行了矩阵分析。
最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结合因素判断矩阵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计算。并在可行性权重的设计基础上结合AHP模型得出了初步的改善绩效结论。
记者8日从交通部获悉,为贯彻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交通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制定落实措施,确定了在“十一五”期间将重点抓好的“八件实事”。上述“通路”承诺就是其中的一件。
对广大农村地区的老百姓来说,还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措施值得期待。交通部说,“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实施农村渡口改造和渡改桥工程。通过渡口、渡船改造和以桥代渡、以路代航等措施,切实解决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水网地区、江河两岸和海上岛屿居民过渡难和渡运安全问题,让农民群众过安全渡、乘放心船。
要积极推进县乡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对已有县乡公路的急弯、陡坡、险要路段及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逐步进行整治,提高县乡公路的行车安全性。
要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做到路通车通,路、站、运同步发展,加快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合理安排线路,推广安全、经济、适用车型。同时,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让农民群众出行更安全、更便捷。
要不断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提高全国“五纵两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运行效率,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确保鲜活农产品高效、低成本流通,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要有效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保障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完善养护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社会分层理论;农村留守儿童;半养状态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农村劳动力自20世纪80年代持续至今,已成为拉动城乡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独特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使得农村务工人员只能“城乡两栖”,也因此产生了的留守儿童群体,可以说留守儿童是“打工经济”的产物。近年来,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境遇群体――留守儿童,不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方面都倾注了不少的关注和扶助。教育改革、企业改革等举措使大量留守儿童能够在其双亲的身边成长,但是父母为最大限度的获得资本方对其时间、精力付出的补偿,导致对儿童精神支持、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缺位,使摆脱留守境遇的儿童又处于半养状态。
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极其重要的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是任何社会都会出现这一现象,因而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也是社会学最重要的理论传统之一。“分层”一词,原本是地质学家用来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特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许多社会学家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众多的不平等:在人与人之间,在群体与群体之间,也像地质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将地质学上的概念借用来分析社会结构,逐渐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理论范畴。社会分层,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的过程。社会学家们提出了各具风格的分层理论和模式,用以描述现实社会差异和现象,解析不同社会层次上人的社会表现,预测不平等现象的发展趋势,干预和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其中,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三位一体”(多元)分层理论对分层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三位一体”简言之,即财富、权力和声望三者分散却不分离,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相比之下其更像是一种无形的资本。
从现实中可以看到,大量农民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到城市参与其他各类职业 ,形成了不同利益要求和地位的阶级群体。但是大多由于缺乏财富、声望、权力而处于社会的边缘,越是在社会的边缘就越是要飞蛾扑火般的改变现状,更直接的说,在市场领域中每个人都是追求自我的特殊利益,也可以理解成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社会地位谋财、谋权、谋誉,这也是广大农民工群体最根本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的权益保障就容易被忽视,这也侧面反映出社会中经济秩序、法律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缺失。
三、社会分层理论分析农村儿童半养状态
(一)“三位一体”中支持经济因素在农村留守儿童半养状态中的主导作用
韦伯提出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重标准:经济标准―财富,社会标准―声望,政治标准―权力。在现今的社会中,这种社会分层标准仍然是契合的。社会分层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显得愈发突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这既是农民迫不得已选择的结果,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绝大部分农民家庭可支配的社会财富少的让人难以置信,农民难以单靠在家务农就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为了谋财、谋权、谋誉,而将自己的孩子带到务工所在地。相对农村而言,儿童的物质需求能得到更多的满足。以此同时,却忽略了对儿童的关怀,儿童与父母互动的时间和方式不合理,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和残缺。
(二)法律秩序的重要性
法律秩序构成法律内在运行的最后一环,是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通过主体的法律行为、建立法律关系最终达到的社会生活呈现制度化的有序状态,从而实现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维护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等秩序的目的。由于农民工群体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扶助,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突破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须在原籍所在地高考、各地教材的选用、异地教育费用高昂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村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到异地后,在集体(托儿所、学校)教育方面受到了较为健全的保护。但是在儿童的半养状态下,家庭教育的功能呈现弱化,往往是儿童进行精神上的自我监护。家庭教育是儿童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基石,它的功能是集体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所不能替代的。
(三)社会维度的影响因素
韦伯认为:大多数情况下,在相同地位的群体可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他社会成员的进入进行封锁,从而来保障自己已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农民工家庭进城务工后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但与大多数当地居民相比社会资源水平仍处于劣势,儿童的消费水平、外在形象等外显特征存在差距,这样使得家庭中的儿童与其同辈群体之间存在隔离。由于半养状态所导致的亲子关系的疏离或缺失,儿童无法采取适当的方式来缓解和发泄,长此以往,则儿童会出现心理障碍、认知偏差等问题,对其成长与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四、结语
民工家庭中处于半养状态的儿童成人之后很容易在各方面表现不佳,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家庭边缘化的代际传递。如何缓解和消除这一社会现象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韦伯的分层理论描述垂直的社会地位差异的同时,更强调横向的互动与认可,他认为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分层下不同阶级的利益冲突,也为缓和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我们可以通过健全现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民众特别是农民提供公平谋生的机会和平台;进一步深化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为民众提供平等的身份,享受平等的权利;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为民众提供制度化的表达利益诉求的便捷通道等等,来保障农村群体的生存、生活,稳定社会秩序,以在此基础上缓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半养状态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对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的理解
[2]马小兵.浅谈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三位一体”理论.[J]沧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