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读数方法

读数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读数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读数方法

读数方法范文第1篇

1、游标卡尺读数以刻度线为准,刻度位于两个数值之间,读取要取整数。

2、游标尺的数值要和尺寸上的刻度线齐平,然后按照公式读出测量值。

3、游标卡尺在读数的时候,是以上面的刻度线为准的,一般来说,如果刻度位于两个数值之间,读取的时候要读取整数,也就是小的那个毫米数。

4、读取游标所指的数值,还有标尺上那一条刻度线,和尺寸上的刻度线齐平,根据最接近的线取值,读数公式,也就是测量值等于主尺读数加游标尺读数读出的测量值。

(来源:文章屋网 )

读数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形结合; 分类讨论; 整体思想; 等价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65-001

一、利用直观图示理解抽象概念,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进行苏教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教学时,由于学生刚接触集合这一概念,对集合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处理。我先向学生介绍了集合的另一种表示方法维恩(Venn)图,即用平面内一条封闭曲线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然后让学生讨论两条封闭曲线能有多少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并让他们画出来。经过讨论,学生画出了四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如图)

接下来我让他们观察这四种关系的异同点,并引导他们用集合语言加以描述,发现:(1)没有公共的部分,即集合A、B没有共同的元素;(2)有公共的部分,即集合A、B有共同的元素,但有些元素不在另一集合中;(3)A完全在B的内部;(4)A与B重合,即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把集合A叫做集合B的子集(A?哿B)。再深入分析,发现(3)中集合B有的元素不属于集合A,而(4)中集合A、B的元素完全一样,因此再把子集分为两类:真子集即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并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集合相等即集合A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反过来,集合B的每一个元素也都是集合A的元素。通过维恩(Venn)图的直观表示,学生很快理解了“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这些抽象的概念,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利用不等式的求解理解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是将研究对象的全部按照不重叠、不遗漏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来分析研究,再把分析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由于考察问题的角度、方式方法不同,同一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例1.解关于x的不等式x2-ax-6a2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x-3a)(x+2a)

因此,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2a<x<3a

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是空集

当a

点评:本题主要涉及分类讨论思想,在研究与解决数学问题时,如果问题不能以统一的同一种方法处理或同一种形式表达、概括,则需根据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按某一确定的标准,将数学对象划分为若干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部分,然后逐步进行讨论,再把几类的结论汇总,从而得到结论和答案。

三、数学教学中整体思想的应用

解数学题时,人们往往习惯于从问题的局部出发,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子问题,然后再各个击破、分而治之。但思考方法并非对所有题目都适用,它常常导致某些题解题过程繁杂、运算量大,甚至半途而废。其实,有很多数学问题,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放大考察问题的“视角”,往往能发现问题中隐含的某个“整体”,利用这个“整体”对问题实施调节与转化,常常能使问题快速获解。一般地,我们把这种从整体观点出发,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整体特征,从而对问题进行整体处理的解题思想方法,称为整体思想方法。在数学思想中整体思想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数学思想。它是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并对其进行调节和转化使问题获解的一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从整体去观察、认识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思想。运用整体思想,可以理清数学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可以使繁难的问题得到巧妙的解决。它是数学解题中一个极其重要而有效的策略,是提高解题速度的有效途径。高考中,整体思想方法是一个重点考查对象,在选择题解答题中都有不同层次的渗透。

四、等价转化思想

等价转化是把未知解的问题转化到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通过不断的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甚至模式法、简单的问题。历年高考,等价转化思想无处不见,我们要不断培养和训练自觉的转化意识,将有利于强化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变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技能、技巧。转化有等价转化与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转化过程中前因后果是充分必要的,才保证转化后的结果仍为原问题的结果。

点评:本题主要的证明方法是等价转化思想是一种执果索因的求解过程。

读数方法范文第3篇

例如:问题一:如图1所示,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a、b,加热时,b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比a温度计的示数高,其原因 ;停止加热时,a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a温度计的示数是 .

问题二: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A/B/C),示数为 ℃.

温度计是热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测量工具,在读取温度计示数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使用温度计前,观察它的量程——能测量的温度范围,如果估计待测温度超出温度计能测的最高温度,或低于温度计能测的最低温度,就要换用一只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测温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或者测不出温度值;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以便测量时可以迅速读出温度值.第二,在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第三,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如图2,沿A方向读数,称为俯视,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知识得读数比实际温度偏大,而沿C方向读数,称为仰视,读数比实际温度偏小,只有B才是正确的读法.

在使用温度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如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这是由于它结构上的特点,普通温度计内玻璃细管是直的,而体温计多了一个比较细的弯管(俗称“缩口”),故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还会遇到如温度计的刻度模糊不清或刻度均匀但不准等类似问题,这类温度计是不是就不能用了呢?不是,只要我们对数字进行有效处理,通过合理换算,也可以用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出准确的温度.以下就来谈谈确定不标准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例如:

小明有一支温度计,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但它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0.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2.3℃,则(1)当它指示的温度是-6℃时,实际的温度是多少?(2)它在什么温度附近误差很小,可以当作刻度准确的温度计使用?

分析 该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0.7℃,对应的实际温度是0℃;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2.3℃,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0℃,根据题意画一温度计,其左边表示实际温度,右边表示对应的不准确温度,如图3所示.

解法1 找出实际的1℃相当于不准确的多少格数.

把实际刻度的0℃与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实际刻度的1℃,即分度值为1℃.它对应的不准确刻度的格数是

ΔL=■=1.03格/℃.

(1)不准确-6℃的与实际的0℃之间相差L=-6格-(-0.7格)=-5.3格,

故不准确的-6℃对应的实际温度是

T=■=■=-5.15℃.

(2)设温度为T0时,该温度计可当作准确温度计,即■=T0,

解得T0≈23.3℃.

解法2 找出1个不准确的格数相当于多少实际的温度值.

由题意知,102.3格-(-0.7格)=103格标度对应的实际温度范围是100℃,故1个不准确的格数相当于实际温度为

ΔT=■.

(1)不准确的-6℃与实际的0℃之间相差L=-6格-(-7格)=-5.3格,

故不准确的-6℃对应的实际温度是

T=ΔT·L=■×(-5.3格)=-5.15℃.

(2)设温度为T0时,该温度计可当作准确温度计,即

■×[T0-(0.7格)]=T0,

解得T0≈23.3℃.

解法3 待定系数法.

温度计每增加一定示数时,实际温度的增加幅度是相同的.根据这一点,可以确定实际温度与不准确温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设t为温度计的示数,T为与t对应的实际温度,于是T与t的关系为T=at+b,

当t=102.3℃时,T=100℃;当t=-0.7℃时,T=0℃,

将这两组数据分别代入上式得

100℃=a×102.3℃+b0℃=a×(-0.7℃)+b

解得a=■,b=■℃,

即T与t的关系式可表示为

T=■t+■℃,

(1)当t=-6℃时,代入得T=-5.15℃;

(2)当t=T时,代入关系式得

读数方法范文第4篇

2、精读: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6、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读数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教材;数学阅读;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阅读能力。其中也包括数学阅读能力。然而当前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不能准确地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或者不能概括有关结论,或不能进行逻辑推理,致使学习数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强化数学语言训练

数学阅读离不开听、说、读、写。这些都是数学语言的使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交流他们的思想,解释猜想,从而增进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这也是训练语言的有效方法。

1.阅读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具有简洁、准确的特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需仔细体会认真琢磨分析才能理解其意义。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着重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句,学会“精读”。如“有效数字”概念的教学时须注意三个要点:(1)从左边起数,(2)非零数字,(3)到末位数字止。由此帮助学生理解有效数字包括中间零和末尾零,而不包括开头零。“精读”的要求则是阅读时要求学生深入思索,把握概念的本质,弄清数学概念的内涵、外延,能辨析概念又能了解其使用范围。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概念叙述的准确性。比如:学习“平行线”概念时,不能将“同一平面”这个条件忽略。另外,数学概念“精读”还要求学生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的互译。

2.阅读数学定理、法则

数学中的定理、法则是反映数学对象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理论基础和工具,能准确理解、记忆和灵活应用定理、法则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定理、法则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复读”, “复读”的要求是阅读时注重弄清结构,掌握思想。对于条件或结论较为接近,结构相类似的定理、法则时,教师可以有意指导学生复读、识别。比如:学习“垂线的唯一性(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及学习“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时,要求能通过复读发现两条定理的异同,让学生理解两处“过一点”的不同之处。

3.阅读数学公式

数学公式,是表征自然界不同事物之数量之间的等或不等的联系,它确切地反映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是我们从一种事物到达另一种事物的依据,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注意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学习的公式关键是要让学生看清教材中的公式是怎样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有何特点,如完全平方公式根据多项式乘法推导得到,利用对称性非常容易记住。要让学生了解公式产生的背景,为什么要产生这个公式,这个公式的产生对我们的学习带来什么好处?

二、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读

1.阅读课本例题――“解读”

数学教材的例题,都是编者经过反复的比较、筛选,最后才确定下来的,有它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行性。解读过程中还须边阅读边寻找题中的能体现等量关系的重点句子和关系复杂的难点句,对中学生例题阅读的指导,应按以下步骤进行:学生认真审题分析解题过程尝试解题总结解题探求新的解题途径。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解题过程的表达既简洁又符合书写格式,阅读时要仔细领会、学会分析、正确理解例题中的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学会通过阅读在例题中隐含的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等。

如问题:“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发现与证明过程。

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时,不可直接给出证明要设法让学生发现这个结论,然后再给出证明。让学生发现的方法有许多,为突出数学的直观性,可以选择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得到。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动手剪拼三角形纸片,同时把论证作为学生探索活动的自然延伸。让学生在拼接的过程中,发现证明该定理的思路。

2.阅读提示及说明――“不可漏读”

教材中相关知识及许多习题后面都附有说明或提示语。如括号内常注明精确要求或取值范围等,告诉学生对于这些说明或提示语,千万不可忽略,往往解题的某一条件或关键正隐藏在这里。“失之一厘,差之千里”,解题的错误往往是由一些小方面原因造成,若不注意说明,那就有可能功成败垂。

3.阅读课题学习及阅读材料――“泛读”

相关期刊更多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电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物理教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教育厅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