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产品开发综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差异化教育;研究;实施

电子信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岗位、多方向等特点,高职学生在性格、认知能力、技术特长上具有明显差异。因此,针对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应当应用差异化教育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现就差异化教育进行综述。

一、差异化教育概述

差异化教育是一种立足于院校的办学宗旨,以学生的个人长处和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为基点,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型的教育模式,是一种集针对性、人性化和社会化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差异化教育必须同时考虑学生的共处及差异;必须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平台,为其创造能够发挥个人长处和潜能的发展环境;必须建立公平、开放的评价体制,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两方面入手,令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评估和激励中不断提升。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差异化教育的实施

(一)以专业为导向实施差异化教育

通过市场调研,研究电子信息行业具体存在哪些岗位、每个岗位对就业者的实际需求,以此为依据,设立符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需求的基础课程及不同就业方向的课程。在此,首先,在前三个学期中,让学生接受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最后一个学期,则可以令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来选择重点就业方向,再针对该就业方向中的岗位需要进行特殊训练。

例如,在前三个学期,设置电品装配、测试、基层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等岗位对就业人员基本要求的课程;对于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可以设置家用电子产品维修、电子工艺设计和开发电子产品等方面的课程;在最后一个学期,若学生对电子产品开发感兴趣,可以设置能够使其成为拥有开发专项技能的高级工的课程。

(二)实施差异化教学

首先,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将基础性、重点知识划分出来,让学生必须掌握;其次,教师要正确认知教学内容的难点、拓展度,在教学过程中则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能力实施分层教学;再者,对于训练学生不同专业技能的版块,教师要加以利用,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具体实施如下:

其一,实施分层教学。将教学内容分层,比如,对于单片机的教学,可以分为浅层和深层,前者包含掌握单片机的基础结构、汇编指令及电路,后者包含应用C语言进行设计开发等;其次,学生自主选择实训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自行选择实训项目,这样可以避免统一实训时能力强的学生得不到提高或能力较差的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等情况的发生。比如,在电子电路制作的实训中,教师可以提供两个层次的方案,让学生已经自身的实际能力进行选择。

(三)实施差异化评价

差异化教育针对不同的学生人群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所有最终的教学成果也存在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也应当具有差异性。差异化评价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前提,促成学生达到目标,评价的内容则要多元化,实施全面、有针对性的综合性评价。

比如,可以将课上学习情况和课外实训表现两方面的评价结合,将量的完成度和质的保证度两方面的评价结合,将学生平时的出勤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的操作能力、作品的质量、作业量的完成等各方面内容列入评价体系。此外,可以应用考核、考试制度来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比如采取论文答辩、作业考评、闭卷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不过考试内容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分层给予不同难度的试题。

三、总结

差异化教育以学校办学条件和宗旨为基础,以学生个体为基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化人才为目标,是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的重要教学模式。差异化教育对于诸多高职院校而言仍然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在教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时,认真分析电子信息行业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以差异化课程、分层化教学和差异化评价为具体实施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为了促进学生和院校共同发展,我们要致力于开展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田拥军,黄国庆.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差异化教育的研究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1(09)

[2]张丹彤,张丹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现状分析――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高校;课程群建设;项目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19-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国家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目标已经从发展理论研究型人才转变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这种转变对各高校的各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民族高校正面临着服务民族地区、培养民族人才的重任,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提高工、农、医、管理等学科比例。因此,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设置课程及学生能力评估体系,实现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真正为民族地区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是民族高校教育工作者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北方民族大学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受限于办学时间短、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等客观原因,学校现有的教育基础较为薄弱,人才培养方式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均难以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此,探索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真正能为少数民族地方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是该专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真正落实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就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理顺所在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有许多学者做了有益的尝试:2007年,陶泽灵将启发式教学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素质教育质量[1];2013年,夏雪梅提出以学生素质为核心将学校课程划分不同层次,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2];同年,刘丽珍等提出借助课程地图的构建,结合课程规划以及对学生未来升学就业发展的指引,设计智能专业的主干课程群体系结构,建立专业课程与核心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3];盛琳阳从课程体系、师资团队、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工学结合5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的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4]然而,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难以形成一个层次渐进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学习后培养的学生也很难达到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典型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在培养中以专业就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划分年度项目将该专业各学期所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的具有相互支持性和内在有机联系的课程群和学业评价体系,从学生的素质、技能、创新和创业等各方面能力培养入手,实现培养出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本科毕业生的目标。

二、传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来自民族地区生源的学生个体差异问题。从河北、湖南和河南地区招收的学生素质普遍高于来自新疆、云南等地区的学生。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例,发达地区从中小学就开始逐步涉及计算机方面的课程,而偏远地区到大学仍没有计算机的概念,这种现状就严重影响了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课时压缩和讲授内容重叠的矛盾。例如,在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教材中要介绍二极管、三极管工作原理;在数字电路、微机原理、EDA技术课程中均要介绍数字进制等相关概念。类似重复的基础内容介绍尽管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由于教材编制的独立性和相对完整性,这些内容都保留了下来,并且在教学环节不断被反复讲解,这使得原本紧张的学时被占用,后续专业知识的讲解课时被严重压缩。

实践和理论相互脱节的矛盾。为了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相关理论课时被压缩,学生仅学到了基础理论,还没有获得理论综合能力,就开始了实践实训课程的学习。反映在工程实践中,就是理论和实践对应不起来,学生能够按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完成实验,但对实验内容既不会分析也不会设计。以电子设计大赛为例,学校参赛的21支队伍中,仅1支队伍选择了理论知识要求较高DC-DC变换类题目,占选手总数的4.76%,而选择动手能力较强的风力摆控制系统类题目就有6组,占参赛队伍的28.57%。从参赛论文撰写来看,学生理论分析方面的能力也相对欠缺。

课程设置的前瞻性不强,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随着技术和需求的变化,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千差万别。传统课程设置更注重学科内的连续性,忽略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不能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调整,缺乏综合性应用人才培养意识。

三、树立项目实践型的教学理念

2015年北方民族大学招生5000余人,招生涉及31个省市自治区,生源覆盖全国56个民族,其中65%的学生来自农村,生源多元化,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本科生培养现状表明:该专业的学生来源有13个民族,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占总学生数的39.33%。大部分少数民族生源地的教育发展较落后,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薄弱,成绩差异大;过于强调传统教学过程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学生自学能力较差,无法适应现代知识更新;人才培养的引导不足,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等诸多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这使得该专业培养的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基础理论不扎实,动手能力较差,并没有达到预想的培养目标,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学生会被限定在相同的环境中无法发挥自身特点,教学费时费力,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全面发展。而采用项目实践型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团队角色定位,尊重学生认知基础和技术能力方面的差异,更加有效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工科院校的项目实践型工程教育模式,主要由项目型一体化课程体系教育、实验实践型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型能力培养及过程性学业评价等内容构成。这种基于项目实践型工程教育模式强调人才培养,以产品开发过程实现人才培育,以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开发为载体,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有机联系课程体系,完善学生实习实践的客观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培养能够和企业需求对接的应用型人才。

此外,产品开发的模式也更容易从产品目标开始理顺相关的课程体系,通过该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调整课程核心内容,增强所授内容的实用性,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提到“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目标,但这些内容如何实现却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通过项目实践培养模式,就可以从企业需求入手,定义毕业设计的内容,进而确定每个年级的课程、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形成系统化有机的课程体系,为客观性的专业核心课安排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采用项目实践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打通企业需求与培养目标,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四、集成化课程体系建设

要理顺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构建以就业、创业为培养目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就必须摆脱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工程教育培养原则,解析各课程模块,搭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完善以产品为导向的工程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工程实践能力,实现民族高校培养地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为此,学院以就业为人才技能培养目标,通过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毕业设计四个环节入手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见图1。

整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安排共分四个部分: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由于基础薄弱,只能安排专业导论、认知实习、电路和C语言等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二年级学生对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就可以安排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微机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专业技能综合应用提供知识储备,并逐步涉及专业知识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专业基础知识,就需要通过嵌入式和单片机等工程应用性较强的理论课程以及专业性、综合性、机能性的电子设计类实践课程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具体项目设计进行相关的学习;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已经开始转向工作技能教育,在此阶段可以依托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找寻自身所需的深领域专业知识并进行学习。

新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上述课程设置真正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形成一套课程之间存在有机支撑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其优化了学科基础课内容,体现了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将学科前沿和生产实际相融合,进一步推进实训课程设置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实现了完善递进式的项目实践教学体系。

在这套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鼓励该专业教师应用慕课、翻转课堂、问题式教学、引导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具体教学手段,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夯实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完成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应用型工程人才搭建了良好的培养环境。

以“三电”类课程为例,专业搭建了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团队,并引入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制订课程项目目标和项目团队,促进学生课下自学,使得学生数字电路课程的课下平均学习时间增加了4000多分钟,课堂内外学习时间比约为1∶1.5。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为了在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中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安排上我们加强了独立设课类实验的教学力度。在此方面,我们把综合电子系统设计、专业课程综合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等能够以项目形式开展的应用型实践教学独立设课,在内容安排上设置和理论教学相关的一些小型电子产品制作类内容。这样,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就可以胜任智能家居、避障小车、智能灌溉等综合性、实用性强的产品开发,通过这些内容的完成,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实现了教学理论和实践内容的衔接。

在实验教学方面,提高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将验证性实验通过仿真或者课后项目团队自学的形式完成。在实验课堂上,通过典型的应用型项目实现教学与学习、设计与验证相结合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鼓励教师讲解、学生验证的实验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并加以验证和总结。通过基本实验、开放性实验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相脱节的教学模式。通过建立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认知实践能力,具体见表1。

在推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改进了课程的评估机制。率先在三电类课程和实验中设立了阶段性的观测点,这些观测点包括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综合性评估内容。通过观测点给出每个学生客观的过程性评价成绩,结合期末考试为每个学生打出课程学习的综合评价。这样,通过加大过程评价和实践教学能力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比重,设置个性化、差异化的评价观测点,综合评价不同基础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进步情况,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恰当的提升空间。这种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解决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鼓励和认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在专业内部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的创新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项目团队建设,探索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培养模式。例如,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设置了一定量的课外电子制作项目,并提供资金鼓励学生参加到学院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在此基础上,选择优秀项目参加到自治区和全国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中,使学生能在这些综合项目中得到进一步锻炼。

五、目前成果

经两年多的探索,基于项目实践型的民族高校集成化课程体系建设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变革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通过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了毕业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并以此为目标推进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在课程及格率方面,以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为例,2012年,学生的及格率为79.7%,2013年上升到86.1%,2014年及格率达到93.1%。该专业的高考第一志愿录取率从2011年的48.31%,一路上升到2014年的92.22%。据统计,2014年该专业本科学生的年终就业率为85.92%。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电子类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吻合度较高,就业层次相对较高。

从创新项目来看,2013级校级创新获得批准7项;2014年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9项,占整个学校的2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自治区级创新项目2项。此外,2015年度该专业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三个,宁夏赛区四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两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基于项目实践的民族高校应用型工科课程建设使整个专业的教学工作出现了良性循环的态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对民族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和工科专业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陶沼灵.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7(4):139-140.

[2] 夏雪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3(7):11-16.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效应;集聚状况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5-0003-0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科学知识、信息技术的迅速传播对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国际竞争力正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全面渗透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近10余年,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消费需求不断拉动经济的增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通过工业制品的加工和出口带动本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特别是近年,国际上兴起了一股产业转移浪潮,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凭借国外直接投资(FDI)不断进行着全球性的生产布局,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在移入国家或地区形成程度不同的产业集聚。这使得全球产业链更细,增值环节更多,给移入国家的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背景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促使中国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和技术法规。2010年10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用20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同时,国家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和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此后,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学术界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发展模式和政策框架等展开了研究。显然,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和前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将受到高度关注。本文拟根据学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经济的现实背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辨和探究。

思辨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甄别

国家虽然推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但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存在理解上的分歧。阐释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回避两个相关的概念,即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早先,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1] 提出了著名的“不平衡增长战略”,他认为,增长在国家间或区域间的不平等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核心区或增长点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核心”内所出现的集聚经济效益和“动态增长气氛”,在投入产出关系中关联最密切的经济体系是“战略部门”,这可以理解为战略产业。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波特[2]则认为新兴产业为新建立的或重新塑型的产业,它是采用新兴技术进行生产、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其出现的前提是社会科技创新、产业本身相对成本降低。克鲁格曼[3]提出了识别战略性产业的两项标准:一是看该产业是否有大量的“租”在经济学中,“租”是指“某种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某个产业所获得的高于其他部门相同熟练程度的工人所能获得的工资。存在,二是看该产业是否存在着外部经济。他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具有较大的“租”,其资本或劳动的回报率应特别高,且存在较广泛的外部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因而必须做好战略决策储备、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和产业化储备。

经济学、管理学大师们对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的论述应该说只是一般理论意义上的阐述,有着其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而中国政府当今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对已存的理论有较大发展。官方的认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万钢[4]对此的理解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国家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且有可能成为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肖兴志等[5]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前沿性主导产业,不仅具有创新特征,而且能通过关联效应,将新技术扩散到整个产业系统,能引起整个产业技术基础的更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带动产业结构转换。宋河发[6]等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是新兴产业,是处在发展最初阶段的行业,是伴随着生物、信息、医疗、新能源、海洋和环保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它能够振兴经济和促进就业,激励环境与先进技术开发。笔者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战略性产业,又是新兴产业,一个产业所以能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应该是新兴产业,且同时具备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共同特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内涵是有区别和差异的,应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生背景动态地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产业结构不断革新、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笔者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同时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战略性、全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是对国民经济起着关键作用,关乎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安全或军事安全的产业,其主要产品应能体现国家综合实力,体现国际竞争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未来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二,新兴性、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体现现代科技创新方向,体现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其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需求大。理论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顶端或前沿,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生产核心技术上有革命性的突破。

第三,具备很强的带动效应和渗透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依托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带有产业革命的性质,具备很强的拓展性、延伸性和渗透力,对一国的传统产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改造作用。延伸开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具备较长的产业链,产品的生产或技术开发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促进本部门或为其服务的相关产业部门的就业。

第四,增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有较好的发展潜质,代表消费需求方向,有良好的国内国际市场前景,一段时期内有较大增长潜力,且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

第五,符合现代生产标准,增长速度较快,且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符合绿色生产的标准,生产过程能合理消耗原材料和燃料,有效利用和开发二次资源,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资源利用效率高,起步快,增长快。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源于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背景,此处所归纳的五个特征,正是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背景、产业经济发展态势和科技技术的革命性作用的认识。笔者认为,一个产业能被认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同时具备这五个方面的特征。

前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分析虽是一种理论上的阐释,但这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路径和政策支撑体系的选择就会不同。应该注意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概念,需要发展地理解其内涵和特征。一个行业,一段时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另一段时间不一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特定地区,某个行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其他地域则不一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变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能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实践中甄别选择战略性产业,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和行动方案,比理论上的分析和阐释更有意义。中国地域辽阔,环境资源分布差异大,地区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这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同环境。要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得到落实,真正取得效果,需要政府的统筹和把控。这就需要按照特征和标准,选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原材料提供、动力供应、劳动力配置、市场区位、交通运输和土地水源等多种因素,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投资和发展,有目标地构建若干有战略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如现代装备制造集聚区、先进能源和材料生产集聚区和现代生物医药制品生产集聚区、先进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制造集聚区等。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功的标志。

思辨之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对比的启示

与中国国内一样,国际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为应对产业革命浪潮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约而同地推出了战略性产业或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处发展阶段各异,所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有必要进行比较分析,以作为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借鉴。我们将美、英、日和韩四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核心内容列表(如表1所示)。

与这些发达国家相似,中国政府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主要措施是: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战略目标为:协调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30年里,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战略转型期。相伴而生的是人口、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愈来愈突出。据统计,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耗为31亿吨标准煤,是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7.5%,而同期我国的GDP只有约4.7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比重仅为8.7%;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居世界前列,大气污染、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很严重,七大水系劣五类水质比例仍达18.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 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约为发达国家的20%。环境、资源以及经济结构已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

对比中国与几个国家新近实施的产业发展战略,不难发现三点:

第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并不领先于世界发达国家。从几个国家各类经济发展计划、行动方案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推出并不在时间上占先,可以这样认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陆续出台,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作为应对策略,中国政府也开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计划。

第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达国家的选择基本一致。中国与其他几个发达国家相比,所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都集中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这表明这些行业将是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展开竞争和角逐的焦点领域。而这些行业的选择都是基于各国对全球经济未来发展走势的研判,中国并没有独辟蹊径发展发达国家没有关注的领域和行业。这是否潜伏着一种隐忧:未来全球经济和行业发展方向真如人们所分析的一样,将向这些领域或行业发展?在这些领域或行业,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是否有优势?未来的竞争,中国是否能取得优势?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第三,有一种事实是不争的,即行业优势的竞争,本质上是技术的竞争,谁拥有了行业关键产品的关键技术,谁就拥有了这个行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而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会拥有一流的技术。中国要与发达国家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把培育创新型人才和研发核心技术作为第一目标。

思辨之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效应

确定、比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以及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后,有必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功能――带动效应进行剖析。因为,我国所以要确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个行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原因是基于对这些产业带动效应的期望和认识。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活动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和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狭义上理解,它是产品生产活动的终端控制,即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广义上理解,则包括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是对产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的完整保护。显然,环保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区与其他行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产业。美国称其为“环境产业”,日本称其为“生态产业”。有专家称其为继“知识产业”之后的“第五产业”。资料表明,数据来源:中国制造业网:省略。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1992年约为2 500亿美元,2010年则增至6 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8%,远远超过全球经济增长率,各国均视其为“朝阳产业”。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节能环保产业,主要是指新型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节能环保服务业和再制造产业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表现为“融合”和“快速”,即计算机体系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宽带、无线、智能、超高速、超大容量形成网络技术主体,软件技术网络化、体系化、服务化、高可信化,技术二次开发和深度应用,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通过网络技术的融合,网络从各自独立的专业网络向综合性网络转变,网络性能得以大幅度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核心技术之一,其向纵深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宽带、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开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的研究,加速网络增值服务等。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前沿部分或顶端部分,具备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产品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大幅提高相关产业生产效率等突出特点,对于加快中国工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主要集中在先进航空装备、高速铁路、先进运输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装备、精密数控机床、大型农业机械以及以服务国家发展为目标的空间基础设施等领域。

新能源产业,本节内容的叙述,参考了网上资料(baike.省略)。狭义上是除常规性能源和大型水力发电之外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小水电和核能等能源的总称;广义上泛指能够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可利用能源、高效利用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核能以及能源综合利用等。现阶段对风能、海洋能、小水电、核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电能的转换上。新能源行业覆盖面广,技术关联度相对较低;但其资金和技术密集度高,对技术要求严,投资额度大,研发难度也大。目前,该行业周期总体上处于成长期,各子行业发展成熟度也参差不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能源产业,中国的目标是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以及生物质能等。

新材料,包括新型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指传统材料的革新和新型材料的推出,主要包括:信息材料、生物材料、汽车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稀土材料、新型钢铁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军工新材料等。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产业结合日益紧密,产业结构呈现出横向扩散的特点,这些产业涵盖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瓶颈。在这个领域,中国的发展方向是以纳米、超导、稀土等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为基础,以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重点发展新材料制造技术和装备,推进新型材料产业化,推进大宗高端材料规模化的生产应用。

生物产业是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要领域,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消耗自然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促进人类健康产生革命性影响。中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目标是巩固基础研究,开发重大疾病防治新药,生产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产绿色农用生物产品、海洋生物技术产品, 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和产品对传统生产工艺的技术替代和对化石资源的原料替代。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行业升级转型的方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是: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的核心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应用。

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效应,经典的方法是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影响力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等测度指标。然而,前文对中国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诠释发现,如果比照中国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02),七个行业都无法精准的划归于某一特定行业。如节能环保产业涉及到高效节能装备的生产、先进环保装备的制造、环保材料与环保药剂的生产、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这些行业都分属制造业大类的诸多中类、小类;而新材料产业则涉及到非金属矿物制品、橡胶制品、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塑料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医用材料及医疗制品、电工器材及电子元器件制造等。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散见于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分属于其中的某一小类。我们称这些包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依托部门,官方的投入产业表提供了这些依托部门的影响力体系数、消耗系数等指标,借此可从一个侧面分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效应。

国家统计局最新编制的《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包括13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产品部门×产品部门),并计算了这些部门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以及中间使用率。可利用这些指标进行带动效应分析。

影响力系数是最能反映产业带动能力的统计指标,它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参引自国家统计局《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2009。:

n1n2…nn的各个对应元素,称为列昂惕夫逆系数,它表明第j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的完全需要量;列昂惕夫逆矩阵中每一列的合计∑ni=1ij(j= 1,2,…n),是当j部门的最终需求增加一个单位时,需要全社会增加生产的总量,也就是j部门最终产品的影响力。j>1,表示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各部门所产生波及影响的平均水平;反之,j<1,表示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的波及影响程度小于各部门所产生波及影响的平均水平。可见,j越大,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生产的拉动作用越大。

根据研究所需,整理《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3位码行业)发现,在国民经济全行业部门影响力排序中,影响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部门分别是: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处于第1位,影响力系数为1.368;通信设备制造业处于第3位,影响力系数为1.338;雷达及广播设备制造业处于第4位,影响力系数为1.330;汽车制造业处于第6位,影响力系数为1.286;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处于第9位,影响力系数为1.271;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业处于第10位,影响力系数为1.265;电机制造业处于第12位,影响力系数1.241;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处于第13位,影响力系数为1.240;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处于第14位,影响力系数为1.238;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处于第15位,影响力系数为1.238;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处于第16位,影响力系数为1.220;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处于第17位,影响力系数为1.218;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业处于第18位,影响力系数为1.211。

更进一步,借助最新的《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可以整理得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部门与关联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表如下(见表2)。

由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部门影响力系数的排序和完全消耗系数表可知[7]:

第一,中国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依托部门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对与之关联的产业部门应该都有较强带动效应。所有这些部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这表明这些行业的生产对其他部门生产的影响程度高于全行业生产部门的平均水平,具备作为战略性产业的潜质。另外,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其感应度系数分别为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9月。3.371、2.109和1.978,在全行业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排序中分别位列第5位、第15位和第18位。可见,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最终使用时,这些行业都受到较高的需求影响。

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进一步显示,我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电子计算机设备、电子产品、纺织服装、钢铁和金属制品等,其中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出口率约为65.8%,位居出口行业的第2位,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出口率约为59.0%,位居第3位。同时,除废品废料业、合成材料制造业的中间使用率中间使用率,是中间使用与总供给之比,总供给是总产出与进口之和。分别为96.18%和96.05%外,其他的依托行业的中间使用率均低于90%,这表明其他行业对依托行业产出的依赖性。

第二,整体上看,几个依托性行业产出对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行业产品的消耗量都不太大。此处之所以选择农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与供应业、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业、卫生业,主要是因为这几个行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考察战略性行业的发展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完全消耗系数显示,医药制造的产出用于卫生部门消耗比重较大;合成材料、有色金属冶炼、通用设备制造、电线电缆制造的产出用于建筑业消耗比重较大;此外,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部门的产出与所列的七个行业部门之间完全消耗量系数均没有特别之处,说明这些行业与农业部门、电力、水、燃气生产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相对较弱,对居民生活生产影响不大。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情况下,我们选用的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依托性产业(当然也只能是选择),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故所有定量和定性分析只能建立在不完全、不精准的统计数据基础之上,因而只能是一种粗线条的分析和判断,更进一步、更深刻的分析只能期待国家国民经济行业的修订和相应统计数据的调整和更新。

思辨之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按照前文的分析思路,我们仍然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依托行业来分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状况。根据可获取的数据,选取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生物生化制品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医药制造、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加工七个行业,通过计算其行业集中度指数来观测产业依托行业的集聚情况。

行业集中度指数,是反映集聚状况的测度指标,指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或地区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此处是占全国的份额。计算公式为:

CRk=∑ki=1xi∑ni=1xi

式中:CRk是行业集中度指数,值越大表明行业集中度越高,反之行业集中度低;∑ki=1xi是规模最大的k个省市某行业总产值(或从业人数、资产总额)之和;∑ni=1xi是全国同类某行业总产值(或从业人数、资产总额)的总和。

依上面的公式,我们选用2009年七个行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来计算其行业集中度指数,所得结果为: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行业集中度指数为45.3%、通用设备制造业为56.04%、汽车制造业为40.11%、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为50.42%、通信设备计算机业为75.85%、医药制造业为39.86%、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加工业为66.15%,其中集中度较高的前六个省份的情况如表2所示。

注:表中主词栏行业全称分别为: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生物生化制品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医药制造、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加工。

更进一步,用聚类分析法对这几个行业从业人数进行聚类分析,以观测行业的空间分布状况。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设定各个体(省、市),让每一个体自成一类,n个个体即成n类;再计算各类间的距离,将其中最近的两类进行合并,对于p个变量、n个个体,以dij表示第i 个个体与第j 个个体间的距离,则其计算公式为:此为欧氏距离(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的计算公式,聚类时也可计算其他距离。。dij=∑pk=1(xki-xkj)2。其中dij 满足如下条件:

dij =0,当第i 个个体与第j 个个体相等时;dij≥0,对一切i,j;

dij = dji,对一切i,j;dij ≤dik + dkj对一切i ,j,k。

再次计算新类与其余各类的距离,将其中最近的两类进行合并;不断重复合并步骤,直至将所有个体归为一个大类为止。据此原理,我们计算出了七个行业2009年从业人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前文的产业集中度指数和从业人数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个依托产业CR4均大于40%,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贝恩的划定标准,这些行业属于高度集中的行业,易于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综合聚类分析的结果,我们认为:以山东、江苏为依托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区,以广东、吉林、山东、上海、湖北为依托建立新能源汽车制造集聚区;以山东、江苏、河南、广东为依托建立生物医药制造集聚区;以广东、江苏、北京、上海为依托建立新一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制造集聚区;以广东、江苏、浙江、天津为依托建立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依靠企业、建立基地,而其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和人才,没有核心技术和一流专业人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中,终究难取得领先地位。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甄别出具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和地区。根据现阶段中国产业分布的格局,几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行业的集中的地区基本集聚了这些行业的资本、人才和技术,同时也汇集了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或优势,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全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为切入点,探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备的五个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分析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行业的带动效应和集聚状况,期望这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有用的参考。限于目前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产业数据的状况,有些分析无法精准,有待今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 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 冯春林.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综述[J].经济纵横,2011,(1):110-112.

[5] 课题组.发展战略、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0,(8): 40-47.

[6] 宋河发,万劲波, 任中保.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产业选择与发展政策研究[J].科技发展,2011,(1):7-14.

[7] 国家统计局.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年)[S].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8] 王利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