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骨科护理综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综合护理;创伤骨科;临床推广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48-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或其他各种意外事故所造成的骨折患者逐年增多[1],疼痛作为创伤性骨折患者的首发症状和特有体征往往伴随着诊疗与康复的全过程,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痛苦,严重影响其康复进程。因此,在围术期,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缓解疼痛,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为探讨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效果,笔者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骨伤科诊治的12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患者,男68例,女58例,年龄18~65岁,平均36岁,其中,上肢骨折52例,下肢骨折42例,脊柱骨折14例,多发性骨折18例。
1.2 护理方法
1.2.1 镇痛护理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服用镇痛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使患者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可定时口服扶他林75~100 mg,分2~3次,饭后服用。服药后严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术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2次/d。切口处冰敷24 h,同时也可采用自控镇痛泵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
1.2.2 健康宣教 采用床边口头教育、书面手册、视频等方法进行健康宣教。给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恐惧,介绍手术和麻醉过程,说明术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反复强调治疗配合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解合理饮食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功能锻炼。
1.2.3 心理干预 创伤性骨折患者往往伴随严重疼痛,且由于意外事故造成活动受限,加之对手术风险及日后恢复情况的担忧,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导致身体受损[3]。因此,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进行有效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以缓解紧张情绪;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病例,说明医生的技术水平及其临床经验,以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1.2.4 一般护理 护理人员应让患者了解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及重大脏器功能检查的目的,并协助做好辅助检查,以对患者的病情及身体耐受状况做出正确评估,检查时应动作轻柔、精准,尽量一步到位。妥善保护骨折处,制动肢体,解除压迫,改善患部组织的缺血状况。术前1 d做好备皮工作,术前6 h用乙醇消毒术区,患者穿无菌衣,减少术后感染。
1.2.5 生活护理 围术期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搞好个人卫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帮助其整理床褥,擦拭身体,以防压疮的发生;患者每次进食后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去除口中残留的食物;对于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指导其练习床上大小便。
1.2.6功能康复 术后要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早期可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肌肉舒缩运动,然后逐步过渡到关节功能锻炼,从而改善骨折处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4]。
1.3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对所有患者入院时及护理后的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等进行评分,评分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护理后所有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分,x±s)
与入院时比较,*P
3 讨论
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6],而且常伴有现成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7],是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8]。患者发生疼痛时,不仅会造成身体痛苦,而且还可导致人体自主神经出现严重的功能失调和活动异常,诱发心血管疾病,对人体安全产生潜在威胁,此外还可引起机体分泌大量的炎性介质来对抗疼痛感,从而造成创口延迟愈合,对原发创伤造成威胁。创伤性骨折患者往往疼痛强烈,同时由于意外事故所造成活动受限,加之对手术风险及日后恢复情况的担忧,术后因麻药功效逐步减弱而出现剧烈疼痛,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并出现焦虑、失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从而引起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休克、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采取适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同患者面对疼痛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感受,有研究显示,年龄、婚姻及教育状况可能对患者的疼痛自觉程度产生影响。因此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能更加明显改善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9]。本研究中,笔者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真诚热情地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10];通过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积极进行功能康复指导,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并最终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中,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与综合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安颖奇,安玉辉,何荣霞,等.心理治疗对创伤骨折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347-1348.
[2] Pennix BW,Beekman AT,Honig A,et al.Depression and cardiac mortality:results from a community-based longitudinal study[J].Arch Gen Psychiatry,2001,58(3):221-227.
[3] 乔秀梅,张小兵.浅谈骨盆骨折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4):124.
[4] 陈新春,李秘.浅谈颈椎骨折的诊治与护理[J].当代医学,2009,12(28):104.
[5] 王江,左俊英,程茂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健康教肓[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1,10(5):519-520.
[6] 史妙,王宁,王锦琰,等.疼痛的心理学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74-576.
[7] 余红春,陈玉娣.癌症疼痛病人止痛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15-17.
[8] 郭文琴,李会川.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干预及疼痛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89-90.
[9] Ehring T,Fischer S,Schnuelle J.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recovered depressed versus never depressed individuals[J]. Pers Indiv Differ,2008,44(7):1574-1584.
[关键词]舒适护理;骨科;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144-01
舒适护理是通过对护理活动的舒适干预,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骨科患者术后普遍存在疼痛,术后疼痛与焦虑水平呈正相关,疼痛、焦虑等身体、心理不适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舒适护理,对减轻患者焦虑、控制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增加患者术后舒适感,降低手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病人对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高,住院病人已不满足于传统的技术服务,而舒适护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也就是说,护理人员能给予一个最舒适的护理[1],找出解决舒适问题的方法,达到缩短、减轻、自在、超越的舒适状态。根据骨科病人病程长,需手术、长期卧床、牵引、石膏固定,生活难以自理的特点,我院自2006年7月以来,向创伤骨科患者开展舒适护理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材料与护理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信息:患者共计168例,男127例,女41例,年龄17~76岁,平均(25.68±7.96)岁。均无高血压、感染性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史。其中手挤压伤并尺、桡骨骨折并肌腱或血管损伤34例,肱骨骨折13例,锁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28例,胫、腓骨骨折31例,股骨骨折37例,股骨骨折合并上肢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合并上肢骨折8例。
全部患者均在臂丛麻醉或连硬外麻或全麻下行清创或断肢(指)再植或皮肤缺损植皮或残端修整、或肌腱、血管吻合、或切开复位骨折内固定术、或石膏、夹板外固定术。手术顺利,伤后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术后使用抗生素、止血药物等支持对症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84例。
在针对性护理前,对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病情严重程度、麻醉方式、手术方式进行了比较,并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两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综述
1.2.1 常规护理方法:①环境: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尽可能降低一切噪音;白天避免强光照射,夜晚开地灯,帮助患者入睡。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热情和霭、关心体贴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耐心听取患者的不适主诉;理解患者对疼痛的悲伤反应。③创造良好的病室氛围:请性格开朗、豁达乐观的同室病友交流手术感受和经验,帮助和鼓励其他患者消除对受伤和手术的疑虑与恐惧心理。④保持舒适的: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予舒适卧位,用软枕垫高患肢并置功能位;上肢骨折患者起床活动时用前臂吊带屈肘位吊起患肢,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缓解疼痛。⑤稳定情绪:鼓励亲人陪伴和探视;主动与患者谈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有的放矢地解除患者的困扰;讲解疾病康复知识,指导患肢功能锻炼方法;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坚定信心,避免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而加重疼痛。
1.2.2 舒适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患者主诉疼痛时或评估疼痛后,并在不影响其他患者休息的情况下实施舒适护理。实施舒适护理方法前向患者说明此类方法的作用和目的,使其能够积极配合,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方法。具体方法:①分散或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可用视觉分散法如看电视、读小说;听力分散法如听音乐、听故事;触觉分散法如轻轻按摩伤口周围的皮肤。②引入幽默以期能引起患者发笑的事情,如我们与患者讲笑话,或让患者看幽默杂志、电视相声、小品或吹肥皂泡。③放松:通过各种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慢节律呼吸并辅以听音乐。④皮肤刺激法:冷敷、热敷、按摩,以及皮肤搽剂的应用如活络油。冷敷可以减轻炎性水肿,但注意在不影响患肢血运的情况下使用;热敷可减轻肌肉痉挛,增加局部的血供;伤肢按摩和局部涂擦活络油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增加血液循环、舒筋活血而减轻疼痛。
1.3 效果评判方法:①对能合作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2]或文字描述式评分法[3]测量疼痛。②将疼痛测量结果量化为无、轻、中、重、极度疼痛5个等级,用0~4分来表示,并交叉量化。③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回病室1h内开始测量,以后定时(每4h)或疼痛时随时测量,疼痛时实施舒适护理15~30min后再测量并记录,如果疼痛不缓解或疼痛在中度以上联合药物止痛,将疼痛结果记录在疼痛量化记录表上。
2 结果
2.1 所有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2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见表1。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医疗事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健康医疗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随之增长,因此,骨科矫形、脊柱固定以及关节置换等重建、修复的治疗也有了较大的进展,患者在手术完成以后,能完全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自身身体机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但是由于骨科手术的特殊性(如常需放置植入物),稍不注意,可能会发生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且后果常较严重[2]。因此采取科学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有效地预防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极为重要,现综述如下。
1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手术环境管理
1.1降低手术室细菌指数,优化空气质量
手术中空气污染的外源性细菌是所有细菌的主体部分。对于手术中的空气细菌含量而言,它与手术时间长短、手术间内人员多少密不可分。相关数据调查表明,在手术中没有参观人员的时候,它的手术感染率是相对较低的[3]。依据有关报道,手术室内如果出现细菌数量在手术过程中有显著变化的情况,那么在手术初期阶段细菌降落数量最大[4]。在手术结束以后,细菌指数会出现另一个高峰期。由此可见,人员流动是影响手术室内细菌指数增减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应切实规划好手术室环境的管理模式,在每次进行手术之前,应提前对手术设备进行消毒处理,而手术器械的清理,应尽量放在手术完成以后[5]。相关研究表明,手术接台场次越多,空气中细菌数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长[6]。因此,医院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手术台数的多少合理地安排手术室的使用情况,避免同一手术间短期进行多台手术而增加感染的机会。
1.2加强手术室温度管理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2~25℃。由于在手术中患者体温一旦出现明显下降情况,常常会直接导致其免疫功能下降,妨碍患者中性粒细胞趋化,还会导致其血管收缩,从而降低患者身体局部组织氧分压,最终致使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所以,在患者手术中后期,应尽量为其采取保温举措,尽可能减少手术所耗时间,保持患者正常体温。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恒温箱内的温热盐水(37~38℃)对患者伤口进行冲洗,或者是采用保温垫为其保暖[7]。
1.3加强手术周边以及手术室内环境管理
手术中,应尽可能避免患者发生交叉性感染的机会。医院内的手术室一般很多,接待的科室以及患者也相对较多,手术室内外空气的对接流通,会直接导致空气中悬浮细菌的增加。所以针对手术室内环境以及周边环境的卫生管理显得极其重要[8]。对此,最好的方法是对无菌手术患者和有伤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分开管理,禁止手术医生从感染手术间走进无菌手术间。参观人员应与手术人员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最好维持在30cm以上[9]。
2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手术人员管理
2.1加强患者管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对引起其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控制。为患者做好手术区域内准备,重视患者手术切口部位的护理。在手术前,应对患者手术区域内的皮肤进行清理工作,减少患者皮肤表面细菌数量。据有关报道得出,清理皮肤的时间和手术时间的距离应最大程度缩减,并避免损伤皮肤,因此,去除毛发、清洁皮肤是预防切口感染必不可少的举措[10]。对于急诊手术而言,特别是开放性伤口来说,手术前应提前对患者的创口进行处理,尽可能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概率。重视患者手术切口部位的保护,在手术视野皮肤粘贴无菌保护薄膜,可以预防细菌在术中进入伤口或者是附近毛发污垢、皮脂腺分泌物的污染而引发的伤口感染。为有效降低感染几率,手术巾使用时间超过4h后,应进行更换或加盖干燥的无菌巾[11]。而对于骨科伤口的清洗,倡导高压、变压冲洗,并应有针对性选择合适的冲洗液,采用0.5%碘伏较生理盐水清洁患者伤口效果更佳,必要时用聚维酮碘冲洗。
2.2加强医护人员管理
手术前,巡回护士应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安慰及鼓励患者,对其给出适当性指导意见,尽量减少患者手术期间的恐惧和不安。另外,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手术健康教育,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避免患者在手术期间,由于恐惧等延长手术时间,或致使手术失误的情况发生。针对不同外科医生手术习性应建立相关档案咨询库,依据不同外科手术医师的手术习惯,增设医疗器械设备等,可以增进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师配合的默契性,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完成手术[12]。
2.3加强消毒管理
医院感染是当今世界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医护人员正确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的保护措施,也是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医护人员的双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据报道[13]医护人员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的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护士的各项工作中,手的清洁是预防和控制获得性感染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环节。加强手卫生的管理、提高手卫生质量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尤其对卫生情况相对较差的城镇医院更为重要。
3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手术器械管理
3.1加强手术器械实行规范化管理
假如器械设备的管理没有达到指定标准,消毒供应室没有实行严格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步骤,则无法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运用科学的检测模式,最大程度地确保防止切口感染的灭菌效果。在手术器械中,耐热、耐湿以及耐高温的应该采取压力蒸汽灭菌的方式,严格遵守一次性用品要一次性使用的准则规范[14]。所以在骨科手术开始之前,医护人员应切实检查好手术器械的包装是否有破损或者潮湿等,判断灭菌效果。尤其是相对贵重的手术器械设备,在实行手术前护士应再次认真核对器械设备型号[15-16]。
3.2仪器无菌防护措施
对于骨科手术中X光摄片时,应切实采取正确的无菌防护措施,C型臂X光机球管应用无菌防护套套好,防止仪器上残留的细菌落入伤口而引发术后切口感染[17-18]。
3.3建立并完善外来器械、设备管理制度
制定严格规范的外来器械设备管理制度,严防外来物品的带入,例如器械商带来的器械设备外包装等,尽量减少手术中的空气细菌污染。严格检查外来器械、设备的质量问题,术前由手术医师或器械护士认真检查器械、设备的性能,并应增强消毒供应室对手术器械、设备包装灭菌的规范化管理[19]。对每一件器械、设备在包装前进行清洁质量检验;对于经过高温灭菌后的外来器械应该进行生物监测,以保障清洁质量以及灭菌质量[20]。
4结语
为了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手术前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医务人员应在接到手术通知的第一时间内,对患者身体机能、营养状况进行相关评估。仔细察看患者身体状况,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要进行手术的部位以及手术方式等,积极配备好相关设备以及手术物品,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同时,医院相关部门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如:加强手术器械实行规范化管理、仪器无菌防护、建立并完善外来器械及设备管理制度,做好手术人员管理,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韦远华 李水莲 单位:广西南宁市横县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郑玲娣,许瑛,宋柏杉.96例骨科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547-2549.
[2]涂国霞,郑凤环,吴艳媛.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4(12):410-411.
[3]杨久顺.浅谈骨科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J].中国卫生产业,2012,2(6):119.
[4]李忠菊.术前术中预防骨科感染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19-20.
[5]周瑜.手术前皮肤准备的改进与切口感染的研究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8):1792-1793.
[6]龚喜雪,卢梅芳.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92.
[7]林野,熊辉,王小啓,等.心脏外科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14,52(8):589-592.
[8]胡琼梅.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卫生产业,2014,3(2):38.
[9]宋昭君,张为华,倪卫东.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J].重庆医学,2012,40(35):3636-3637.
[10]蔡建芬,李晓丽.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70-73.
[11]杨久顺.浅谈骨科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J].中国卫生产业,2012,2(6):119.
[12]许艾珍,谭爱平,陈秋辉.骨科手术过程中护理配合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6-97.
[13]王惠.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研究及手术室护理对策[J].中国校医,2013,27(9):688-690.
[14]刘颖,张艳萍,李淑婷.手术室护理在骨科无菌手术的应用分析及对切口感染的影响[J].现代养生,2014,16(4):242-243.
[15]任华.骨科手术清创冲洗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522-524.
[16]张芬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4):634-635.
[17]龚喜雪,卢梅芳.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91-92.
[18]周兴飞.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3(1):79-80.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疼痛干预;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167-02
1 护理方法
1.1 疼痛知识宣教
疼痛已经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广泛被人们所熟知。刘林等[2]指出重视疼痛教育的作用,可以通过在病室内张贴有关疼痛的宣传海报、介绍科室开展的多模式超前镇痛、介绍专科疼痛护理水平新进展、责任护士的个体化疼痛知识的讲解,将“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告知患者,让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均能正视疼痛、改变陈旧观念,例如:“手术疼痛是正常的,患者应忍耐疼痛”[4],从而消除疼痛。理解膝关节置换术不同于其他骨科手术,其术后疼痛反应强烈这一病理过程[5]。郭莹莹[6]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中指出:术前的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的疼痛控制有效,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镇痛药的使用量。配合“无痛病房”的建立,利用“评估-干预-效果评价”的护理工作程序进行管理。程凌燕[7]在建立“无痛病房”提高专科疼痛护理水平的做法及效果中总结出:“无痛病房”的建立有助于护士对疼痛管理技能、知识的提高,并且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可以让患者积极配合术后功能锻炼,达到早日康复。
1.2 术后疼痛一般护理干预
钟丽红[8]总结了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主要有功能锻炼引发的疼痛、神经性疼痛、炎症引发的疼痛、创伤刺激引发的疼痛等。膝关节置换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性质、引流量及颜色;及早发现出血征兆,及时处理,可以术后早期临时夹闭术区引流管,使切口内的渗血积存于切口内,增加了关节腔的压力,达到压迫止血的作用[8],可减轻患者的恐惧感,从而减轻疼痛刺激;严密监测患者肢体温度、感觉、是否肿胀等,可将患肢抬高15-30度,保持膝关节近伸直位,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患肢疼痛和肿胀。适时观察并评估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完善疼痛评估,建立《骨科病人疼痛评估表》,以专科护理表格的形式记录并指引疼痛护理[10]。告知患者术后早期进行患肢功能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使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最大程度上避免废用综合征和严重疼痛的发生。术后早期进行活动和预防性使用镇痛药,告诉患者麻醉性镇痛所致患者成隐发生率小于0.1%[11],以解除其思想顾虑。术后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观察术区切口愈合情况,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加强术后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术后两月内避免坐矮椅,避免跑、跳、负重等,避免膝关节假体承受过度应力,防止假体松动导致的疼痛。
1.3 冰袋冷敷
张国妹等[12]采用冰袋冷敷对27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疼痛干预,对照组在膝关节置换术后行传统术后护理。观察组的术后出血量为(266.3±100.0)ml,明显小于对照组(470.0±148.7)m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的肿胀消退时间为(5.50±1.77)天,显著少于对照组(7.19±2.01)天,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止疼满意度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止疼满意度为92.6%,远高于对照组65.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文中提示冰敷疗法通过应用低于人体正常温度的物理因子对机体刺激来进行降温、控制血液流动、缓解炎性水肿以及减轻术后渗血。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是简便经济的缓解疼痛的方法。
1.4 注意力转移法
刑小利等[1]采用注意力转移法对5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疼痛干预,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关节屈曲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术后14天中观察组强痛定平均肌肉注射量是3.4支,明显小于对照组6.3支,使用量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注意力转移法主要包括术前谈话、术后音乐干预。让兴趣或相近的患者住在同一个病房,术后依据患者具体爱好播放愉悦的音乐,电视节目和电影,放松患者紧张的情绪。分散患者对患肢疼痛的注意力,达到有效缓解肌肉张力,减轻患肢术后疼痛。
1.5 腕踝针治疗法
陈巧玲等[13]在腕踝针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疗效观察中对22例术后未行镇痛泵治疗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疼痛干预。治疗组采用腕踝针刺,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术后NIV评分、评价起效时间及持续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腕踝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患者取卧位,采用0.25mm×25mm毫针在局部以30°角斜刺入皮下(刺入区为术侧下肢外踝隆起最高点以上三横指,胫骨前缘向内一厘米,胫骨前嵴和胫骨前缘的中点),再使针体与皮肤平行,顺直线沿皮下缓慢进针约一寸,必须针体末端恰在皮下,此时患者肢体不感到酸、胀、麻、痛等不适。进针完毕用胶布固定,留针时间一般2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使用此法时尽量避开血管和伤口,以免造成出血和感染。
1.6 术后心理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通常对突如其来的肢体活动受限以及突然的疼痛缺乏心理准备,此时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为其制定系统的心理护理方案。疼痛护理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14]。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只有积极面对问题同时妥善处理膝损伤,热情对待患者,进而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诊断及治疗[15]。术后尽早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康复护理。防止肌肉萎缩、抗炎消肿以及主动、被动关节活动等是膝关节功能锻炼的重要手段。可在手术后的第一天开始进行,不仅可以减缓患者的疼痛感,而且还可以改善受损膝关节周围血液循环,促进滑膜、软骨和肌腱的修复愈合,缩短术后受损膝关节治愈时间[16]。在全部护理过程中应帮助患者做足、做好康复心理准备,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与患者积极交流,充分调动患者在治疗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7 康复期疼痛干预
大量实例显示患者在住院期间通过整体化、科学化的疼痛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但出院后患肢的疼痛往往不可避免,导致患者出院后不愿主动的康复锻炼。医生根据患者的门诊复查指导患者按时服用止痛药物,护士电话随访将TKA术后的延伸护理做细、做专,尽量减轻患者疼痛感。做到术后康复训练遵循个体差异原则、全面训练以及循序渐进原则,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适度的训练,训练中兼顾身体各个部位。训练活动度要适当把握,不要进行爬山、快跑等剧烈的体育活动,所有康复训练以不过度疲劳为度。任何时候患肢发生剧烈疼痛或者异常响声,均应立即停止康复练习,并及时来医院进行检查。术后避免过度下蹲,不做扭转性动作,防止膝关节承受过大的压力造成疼痛。康复期护理过程中也应遵循循序渐进,并保持中小强度相结合的原则,这对于提高手术治疗质量和效果,促进受损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和患肢的日常活动能力十分重要。术后训练主要包括踝泵练习[18],膝关节伸直并尽可能地主动进行踝关节和趾间关节伸屈,进行股四头肌伸缩练习。进行压腿练习,每次坚持5分钟左右,到患者可以忍受的疼痛为止。术后两周的康复期训练以增强肌力为主,扩大患肢关节活动范围,增大活动量,可在他人搀扶下站立。步行训练在站立训练基础上以患者不感到疲劳的情况下,扶拐逐渐行走。
1.8 药物治疗的疼痛干预
1.8.1 口服镇痛药物
在药物治疗疼痛方面最经典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镇痛药“三阶梯止痛疗法”即一级为非阿片类镇痛药;二级为弱阿片类药;三级为强阿片类药。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我们应强调因人而异,定时服用的原则。
1.8.2 局部注射止痛药物
潘孝云[19]在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药物进行疼痛干预的实验中得出:使用玻璃酸钠加吗啡及布比卡因加吗啡都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止痛效果。此方法可以减少术后全身使用止痛药的并发症。
2 讨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疼痛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疼痛由于具有病因多样,病情变化复杂,对患者影响大等特点,治疗较为困难。对患者进行妥善处理、充分的诊断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疼痛干预护理是临床上医务人员处理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主要责任。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等,并行抗菌治疗,及尽早进行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的术后康复护理。对进行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加强管理和定期随访。临床上应对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具体的身体状况与患病严重程度进行谨慎的、合理的、系统的评价,确保病情诊断确切,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全程疼痛干预护理方案。大量研究表明规范化的疼痛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强度[2],正确合理的疼痛干预护理方案对于促进受损组织的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质量,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缩短病愈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邢小利,杨胜武,吴文栩等.注意力转移法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25例临床护理[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1,41(5)
[2]刘林、许勤、刘梅.规范化疼痛干预对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2,12(27)
[3]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1)
[4]宋俊歌.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
[5]陈捷,衣丰.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改善性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
[6]郭莹莹,游淑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4)
[7]程凌燕.建立“无痛病房”提高专科疼痛护理水平的做法及效果[J].护理杂志,2012,29(9A)
[8]钟丽红.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
[9]胥明梅,赵德伟、曲桂荣等.术后早期暂时夹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引流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
[10]顾天姣.骨科病人疼痛护理评估表的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6)
[11]刘秋燕.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
[12]张国姝、姚建英.生物冰袋冷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1,32(19)
[13]陈巧玲,黄双英.腕踝针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Shanghai JAcu-mox.May2012.Vol31.No5
[14]杨京春,高小燕.膝关节松解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
[15]李燕飞.术后病人疼痛评估及镇痛的护理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3)
[16]朱建英,杨滢,张玲玲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2011,14(5)
[17]黄式环,韦映花,曾叶玲等.全程疼痛照护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早期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26)
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雍金萍
儿童静脉输液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预防程霞
阴置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唐朝晖
1例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周玲
浅谈输卵管妊娠介入治疗鲍鸿飞
儿童手术后护理心得王慧
探析妊娠和子宫肌瘤的相互关系侯晓军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的护理祝您健康·新医药 夏雪梅
浅议心脏外科手术抗凝治疗的临床意义桂新文
试述慢病管理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意义王珅
脐静脉注射催产素治疗胎盘滞留40例疗效分析徐影
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原因与护理研究常红美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丁大珍,黄琳,靳文,鄢文
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参与价值与实践路径胡红艳
手术室护理安全分析李莉
浅议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任文安
食品安全卫生与HACCP综述杨飞
杨氏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44例杨俊中,杨根龙
人性化护理干预减轻80后头胎产妇临产焦虑情绪杨素娟
龙胆泻肝汤的加减应用张海
肝脏炎性假瘤诊治分析与护理周黎华
中西医结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王珅
眼科护理工作研究李莉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朱可乐
消疣汤对U14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董超群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观察与护理葛霞红,孙红玲
脑干胶质瘤的MR分型及诊断价值常青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与分析黄建龙
126例右束支阻滞心电图临床分析田飞
晚期血吸虫病治疗的临床分析吴林
脑外伤急性期一氧化氮的变化和意义谢军
肝动脉异位开口介入治疗术15例分析谢梅
探讨剖宫产率上升原因雷六春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肖淑玲,顾卿
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祝您健康·新医药 于猛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对策陈静雯
浅谈异丙酚联合芬太尼无痛流产的护理体会孙全芳
外伤脱位牙固定的体会黄业翔
急诊护理工作潜在的隐患及防范杨玲
商业健康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蔡志敏
聋哑学生的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及其关系调查分析常青,陈纯,何资桥
浅议润物无声的妇产科护理工作陈光健
浅议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陈小娟
浅议影像技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CT测量肝脏体积的临床意义陈义辉
中小型医院血透室安全管理体会邓辉东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50例邓章云
中药毒性及不良反应问题研究丁杰
浅议孕妇宣教的重要性董小花
基层医院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何忠发
精神疾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黄迪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调查黄迪
浅议外科护理中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李莉,王永梅
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的护理李莉,王永梅
浅议体质学说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李平
顺尔宁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李润珍
浅议合理用药问题刘建华
浅议加强医院用药安全管理刘建华
浅议执业药师在用药指导中的作用刘建华
浅谈老年股骨颈骨折牵引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钱秋华
浅议护理查房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作用王瑞霞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筛查及诊断王珅
面瘫患者的护理吴永珍
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许建农
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研究薛桂彬
老年骨科治疗研究薛桂彬
老年尿路感染56例临床分析张
浅议中医护理的应用张伟萍
浅谈高危妊娠孕妇的心理护理周芳,吴君梅
30例慢性肾炎患者的实证护理分析劳月莲
浅谈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程凤森
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5例误诊分析李平,敬琴珍
极早产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变化分析祝您健康·新医药 邵巧仪
浅议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陆彩萍HtTp://
5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与疗效观察劳月莲
40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黄安桃
髋关节置换在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吴润福
浅议脑型疟疾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黄林光
巨大子宫肌瘤低场强MRI诊断的价值彭有德
濮阳县2005-2010年麻疹疫情分析陈彦彩
对于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韩霞
我国抗生素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刘建华
剖宫产术中娩出胎头困难的原因潘文妹
医学检验系统性能评价研究何忠发
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浅析侯永锋
浅议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问题黄安桃
二甲双胍应用情况调查黄迪
实行护理垂直管理的体会蒋丽萍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机护理工作研究黄晓兰
浅议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劳月莲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围手术期护理刘嘉
饮食干预在甲亢合并低钾周期性影响祝喜鹰,江淑芳
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冯建萍,施元美
浅议影像诊断科室质量管理工作李兴荣
关于机械通气在儿科的应用研究李勇林
医疗系统信息安全防范技术分析林鑫
中医论治甲型H1N1流感刘才
分娩期心理及疼痛的护理干预刘凤
中麻药的配制及在口腔科拔牙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刘建华
浅议急救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陆彩萍
血清PSA测定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关系马锦洪,史伟峰,姜庆波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潘文妹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普珍,宋嘉
心脏手术后呼吸道管理综述研究祝您健康·新医药 孙秀萍
中药的药性理论研究王定祥
宫外孕手术治疗53例临床分析王菊容
浅谈HCG在妇科的临床应用王珅
老年烧伤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肖君
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许建农
1885例住院患者死因统计分析张忠瑜,韩忠辉,张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