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乡土文学

农村乡土文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乡土文学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乡土化

广阔的天地是农村孩子的乐园,也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教师要结合农村特点,就地取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让学生去爬山、野炊、摘野果、捉鱼……也可以根据季节的变换,选择不同的场地,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如收割季节,让他们到田野去拾麦穗,秋天到了,到果园去摘果子……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种植物和一处景物,看它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由此让学生知道他们会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获得更多的素材。活动后进行作文时,要提倡他们自由命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观察,以自己的思路来写作,充分表现他们的个性。

农村天地广阔,生活丰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皆为农村学生提供了丰盈不竭的写作源泉。

1.搜集素材,发展儿童语言

农村有丰富的语言基础,平时可以指导学生多搜集、积累一些这样的素材,以备写作之用。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有关四季农农作物栽种、采摘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这是关于天气变化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虽然没有草也要锄一锄,这样可以切断土壤中农作物的根系,防止水分蒸发。再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大雪勿施肥”是说下大雪有利于麦苗过冬,雪越大,麦子长得越好,而施肥会加快大雪的融化,加快水分流失。学生通过交流,搜集农事农谚,既提高了作文的知识含量,又丰富了写作素材。农村处处有学问,遍地是知识。有一次,我给学生讲对联。书上只给出了两副对联,讲起来觉得不够生动,学生不好理解。我引导学生回忆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贴春联,那就是对联。这下课堂活跃起来,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课后我布置了作业,请学生回家搜集对联,把自己村子里各家贴的对联搜集起来。作业收上来后,令我眼花缭乱:五花八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真是一本对联的活教材。然后我又叫学生把搜集来的对联整理分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丰富了写作素材。

2.积累生活经验

由于生活在农村,学生有亲身体验农村劳动的经历,这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如种玉米,我要求学生观察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锄草、什么时候施肥、收获,刚长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长大后是什么样子、收获时是什么样子,一一记录下来。又如,许多学生都参加过栽种三七的劳动,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劳动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三七是什么样子、三七棚是用什么盖的、怎么盖,三七的每个阶段,每个部分叫什么。在给三七施肥、锄草、浇水等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最后指导学生把这些过程组织好写下来。这样既学到了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活作文大课堂

如今,经济在发展,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写作空间。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走进了大多数农村家庭,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们可以把今天的生活与以前的生活对比一下,以前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不方便记下来,然后再把用上这些电器之后的好处写下来。这样一来,既可以写好作文,又可以激发学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何乐而不为呢?而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如化肥、农药等副作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因此,我又指导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调查,去访问周边的村民。如农药用水对泥鳅、黄鳝等生物体的影响。通过调查,学生们认识到,野生泥鳅、黄鳝越来越少了,我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加深他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增强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扩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使学生觉得有话要说,有话想说。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问题解决;课程资源;乡土文化;开发利用

一、要提高教师、学校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和实施力度

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近十年来,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从最初的“模糊”逐渐走向“清晰”,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对今后更好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由于教师、学校等各个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及操作上存在偏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已由“最大的亮点”变成了最大难点。在学校层面,笔者觉得,在认识和操作上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1)畏难情绪,一部分老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很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教材和教参,课题由学生自主确定,教师很难胜任;(2)可有可无,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综合实践课程可有可无,说起来重要,做不做没有大的关系,教师评价最关键的还是看考试成绩。

上述认识和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与学校办学目标走样,不能从长远来看待学生的发展、急功近利有关;与教师对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缺少了解和不理解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有关。新课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改变长期以来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对培养现在社会需要的人具有重要意义,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有力补充。

如何解决,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教育行政部门开始,关键是要用科学的发展性评价考核学校和教师;其次是要加大培训力度,丰富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深层理解国家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从而重视本门学科的教学;最后是从一开始就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走上正轨,开实课堂,体现特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综合实践课要注重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层面存在认识和操作不到位的问题,是课改推进过程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强调以学得直接经验为主,从生活中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丰厚的乡土文化和丰富的社区资源为依托来更好地切入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有机整体。

1.以社会资源为切入点,开发课程内容。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和发现解决矛盾与问题的方法,形成怀疑和探索思维的初步能力,培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的关注。如关注新农村建设、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关注环保和节能减排问题等。

2.从地方文化活动中发掘主题。如三峡旅游及三峡大坝现代建设文化,夷陵及晓峰地方戏剧、吹打乐、风俗习惯,晓峰南边易氏家族大夫宅第古建筑文化、预备第四师傅正模部驻守晓峰期间的抗日历史等。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调查研究,追寻历史的足迹,弘扬地方文化的精髓。

3.从自然环境中发掘主题。如晓峰因风景秀美被称为宜昌的后花园,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家乡的自然风光、农林特产、旅游文化等开展全面而深刻的探究活动,可开展“我是小导游”等一系列活动向外推介绍晓峰,发展晓峰。

三、综合实践课要注重学生现实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生活化的情境是学生充分接触了具体事物以后产生的疑问,这样的疑问就是学习的源动力,就是我们综合实践课生活化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我校一位教师在上课题《春蚕的日常饲养和管理》中,教师提前寻取、孵化蚕卵、并告诉学生采集桑叶的地点、注意的问题,最后才让学生带回家去饲养。观察、饲养春蚕已经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教师以问:“在春蚕日常饲养管理中你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学生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就会提出相关的许多问题,有些班级甚至会提出十多个问题,并且主要集中在怎样喂食、怎样管理、怎样搭架、怎样采茧等矛盾上面。又如,现代的小学生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由于受电视、网络等的影响,小学生所崇拜的偶像大多是影视明星,而不崇拜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英雄人物等,崇拜盲目、甚至走向歧路,我们不可能不让学生有偶像崇拜,只能正面引导,作为一个学生感兴趣又很有教育意义的问题,我们可以很好的和综合实践课嫁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把教室转变成日常生活中自由讨论的区域,让学生自由的讨论,得出自己正确的认知。

四、综合实践课要注重和地方、校本课程的整合开发

1.整合课时,合并连排。为解决综合实践课时间短,活动走过场的问题,我们创新性地对课时进行整合、连排。我们将两课时连排作为课程固定时间,将课时整合后,我们有较充裕的时间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进行调查,走入自然进行体验,组织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进行综合研究性学习,这样我们就解决了单节课时无法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难题。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当代;中原乡土作家;文化情结;嬗变

乡土文学是重要的一种文学类型,它始于鲁迅的《故乡》,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文坛上出现。在当代文坛上,一批比较熟悉农村的年轻作家的出现,使得我国的乡土文学创作更加丰富。提到乡土文学,一般会让人们联想到诗意盎然和乡土气味非常浓重的田园诗意生活。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乡土文学具有一定的超然美学特征。有人认为乡土文学是对人心灵净土的一种叙述或者是对田园风光的一种诗意的描写。这其实是不够全面的,很多时候乡土文学所代表的是人们的一种返璞归真的思想,一种追求美的思想。和乡土文学共同发展起来的,还有乡土作家。乡土作家是乡土文学的主要缔造者,他们的存在使得乡土文学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对于乡土作家来说,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同时,他们的文化情结也会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嬗变。

1中原家园情结

对于中原乡土作家来说,中原的乡土家园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是他们心中不可抹去的文化情结,并且会慢慢积淀成为一种心理记忆,在他们的思想中进行储存,最终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园的内涵不断地扩展和延伸。家园不仅仅是人们的生存空间,更是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网络,因此,家园情结也会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的心目当中。从古至今,凡是有着浓厚乡土意识的文人,都会对故土家园进行歌颂,古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就是典型的代表,体现的是诗人对乡土的浓浓思念。在中原乡土作家中,沈从文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对中原乡土的浪漫想象体现出他在中原乡土文化中对自己理想家园的找寻。新时期以来,中原乡土作家笔下的家园情结也开始出现了一定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在新时期广大乡村需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对于文人墨客来说,他们希望生活能够尽快地走出贫穷与落后。因此,在后续的中原乡土文学当中,家园文化情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对经济发展的呼唤。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是典型的代表。这种中原家园文化情结的嬗变不仅仅是中原乡土作家情感的一种变化,更是他们在社会发展背景下自身情感的一种转变和对社会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2反城市文化情结

在当代中原乡土作家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明显地潜藏着一种反城市文化情结,突出体现在作家心理上对城市的隔膜。即便身处城市当中,他们也难以认同和融入城市生活模式。在一些中原乡土作家眼中,城市是一个异己的存在,自己在城市中像是一个漂泊者。这种反城市文化情结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李佩甫的《送你一朵苦揀花》和张宇的《城市逍遥》。这种没有办法融入城市中的异己感会随着城乡之间的对立不断加深,甚至在一些文学作品当中演变成了对城市的仇恨情结。在这种观念下创作出来的乡土文学作品,主人公往往把城市作为征服的对象,对城市产生着歧视,通过侮辱的方式以牙还牙,倾己所能展开疯狂的报复。邓一光的《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还有的作家会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把对城市的不满情绪转换成乡下人对城市女人的征服,张炜《古船》里隋见素对周燕燕的征服姿态就是代表。在这里,城市女人已是城市的一种象征,男人和城市的女人恋爱并非是发自内心喜欢这些女人,而是希望通过对她们的征服,最终达到自己报复城市曾经的歧视和侮辱的目的。对于反城市文化情结来说,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原因。首先,农裔城籍作家的文化怀乡情结使得反城市文化情结的产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也会使阶层出现心理反应;再者,反城市文化情结和作家的地域环境也是有内在关联的。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当代中原乡土作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反城市文化情结,同时,这种文化情结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城市不断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反城市”的原因和“抵触”的对象也在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情结上的嬗变。在过去,贫富之间的差距和二者之间的摩擦形成了中原乡土作家的反城市文化情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这种情结会更多地在社会中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文化情结的嬗变。

3返璞归真情结

对于乡土文学创作来说,返璞归真情结是非常基本的一个情结,也是在乡土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情结,同时它也是在不断的嬗变中。在过去,当代中原乡土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这种返璞归真的情结会更多地体现在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一般是对过去自己田园生活的一种怀念。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生活越来越喧嚣,因此,返璞归真的情结会更多地体现在对于物质社会的一种批判。对物欲横流社会的不适应,使得他们更加怀念过去简单的生活,从而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产生出了返璞归真情结。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品质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因此,人们普遍对健康更加关注,产生了健康方面的追求,最终使得乡土文学的创作在返璞归真情结上凸显出了人们对于绿色生活的追求。任何文化情结,总是在不同社会的背景下呈现不同的状态,且会在不同的作家思想引领下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乡土文学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贴近人们最原始生活的文学创作,因此,它的文化情结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就返璞归真这个基本的文化情结来说,在过去更多体现的是对于过往生活的一种怀念,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的这样一种情怀会不断地提升到品质和精神上的追求层面。正是由于文化情结的嬗变,才使得乡土创作更加丰富,所产生出来的乡土文学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意义。

4结语

任何文学的创作都会有着独特的文学情结,对于作家来说,他们独特的文学情结会使得他们的文学创作有不同的韵味和特点。当代中原乡土作家的文化情结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不尽相同,总体上会体现在家园情结、反城市情结和返璞归真情结方面,并且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嬗变,提升了乡土文学创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作者:郑琳娜 单位:郑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裴玲.论90年代乡土小说的家园情结[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李达.当代乡土作家的反城市文化情结[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5):88-89.

[3]张丽军,刘雨,国昊芳,佟小杰,张元珂,贺进,缪慧,王菲,孔铎,徐菲,孙琳.追寻人类精神天空的高度、困惑与局限——关于格非《人面桃花》的研讨[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4篇

摘 要:一般来说贾平凹的创作常常被归为“乡土文学”,而对于“乡土”这一概念的内涵,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贾平凹小说中的“乡土”也从单纯的“农村”概念,走向“最后的精神家园”。《土门》中的仁厚村则直面了这一过程,最终成为被城市吞噬的村庄。而随着“乡土世界”的式微,作家在《高兴》中又塑造出一个新的进城者形象,同时也创造了新的“乡土”。如果说前者是现实中乡土的衰亡,那么后者则意味着作家的自主选择,当然我们还可以在其中看到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贾平凹;乡土;式微;城市化;新人

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对“乡土文学”有过这样的界定:“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1949年以后,文学被划分为各个题材领域,“乡土小说”被“农村题材小说”代替,并因此成为宣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农村的阵地。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化热”、“寻根文学”的兴起,“乡土文学”又被广泛采用。当代作家对于“乡土”的关注是一贯传统,他们多从农村走出来,或在农村待过,其中贾平凹尤为突出。从最初的商州系列到《高兴》,甚至那些称得上城市题材的《废都》、《白夜》等小说,无不有“乡土”气息。但随着时间推移,“乡土”确实在发生变化,无论现实变迁还是作家主体精神世界的迁徙,都昭示着“乡土式微”。

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然而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化”开始成为“现代”与否的标志。贾平凹曾说“我估计将来随着时代前进吧,这个国家肯定会城市化,这是大趋势……”就是在这样趋势下,作家的创作已经开始映射出“乡村”这个古老聚落形式的式微。至于《土门》中的“仁厚村”,作为中国城市化的特殊聚落,“城中村”成为作家关照的又一“乡村”。小说开篇象征农耕文明的黄牛被杀掉并被分食,就预示了城市包围农村的结果。

在农村与城市的两相比较之下,城市的优越性被放大。尤其身处城中村,眼看高楼拔地而起,自来水龙头一开哗哗地流水,上厕所也不再十冬腊月冻屁股,都是村民们从未体验过的。于是乡村被厌弃,城市成为人心所向。然而从内心深处讲,中国传统的守土观念让他们不愿离开自己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园,这里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观念都是农村的,其价值准则也是农村的。然而代际差异产生了最初的裂隙,年轻人与老一辈对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看法与态度在这里精准地表现出社会现实,而作者则在代际的裂隙间无地彷徨。

《土门》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贾平凹游历江南之后。书中他借范景全之口说出“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什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南方的一些地方,城市和乡村已不截然那么分开了,农村的乡镇企业已经是在实行工业化……”这看似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康庄大道,然而对仁厚村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小说中成义领导村民建立大药房,基本上具备了乡镇企业的雏形,尽管这是建立在以云林爷为“仁厚村”之神的基础上,不可否认这给了仁厚村一个大大的希望。此外仁厚村有的是家家大院子,院内有住不完的空房子,可以租赁给附近工矿企业、机关单位的职工。然而这些都不能改变村庄被城市吞噬的命运,只不过让村民们过了一段脱离土地也还滋润的日子。

脱离了土地的日子,虽不能说它依然是乡土的,却也不能说是城市的,失去了土地的人们很有些找不到别的事做的样子,在他们眼中大概只有向土地讨食这一种活法。现实中处境尴尬的仁厚村,难道不也是变相地向土地讨食么?建立在土地上的房子被租赁出去,房租成为人们的生活来源而不必再下田劳作。城市与乡村不再界限分明,而处在这胶合的边缘,仁厚村乃至整个乡土世界都产生了大大小小的动荡,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在这动荡生产的尴尬中,现实的乡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土门》的价值正在于它直面最锋锐的社会现实。作家以敏锐的嗅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抓住了“都市里的村庄”作为书写对象。对“乡土式微”这一命题而言,《土门》是最直接的表述。

纵观贾平凹小说创作历程,一条清晰可见的“乡土式微”轨迹自此开始浮现,直到《高兴》的出版,现实与作家心里的双重发展得以契合。刘高兴的进城完全是不带有被动城市化意味的主动行为,这与仁厚村被拆不同,高兴是受着城市之光的吸引而从未打算回归乡村的。他与《高老庄》的子路又有很大不同,如果说子路以知识分子的姿态离开―归来―再离开,是一种对乡村的批判与缅怀,那么高兴简直可以说是拥抱城市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刘高兴对城市的向往并非完全是物质的,这当然有作家理想主义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从高兴对爱情以及理想的追求来看,这个人物又与现实中进城务工的农民不同,他是代表“乡土文化”的形象。这就形成了有趣的景象,一方面作家让主人公离开乡土世界,另一方面他自身又带着乡土的优越感,尽管高兴的优越感在城市当中显得尤其可怜。然而,作为一个有文化自觉的作家,贾平凹并未简单地让高兴成为又一个进城的民工,他处于城市低层,却活得一点也不卑微。甚至,在面对城市中唯利是图的人时,他的形象充满着伟大的人性光辉,这一点从高兴筹钱救孟夷纯去找韦达之后的表现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总之作为一个全新的进城者形象,刘高兴成为乡土的背离者,同时又成为“乡土性”现代转化的典型形象。如果我们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讨论进城者,很容易以“理性化”来指称这一群体的所有转化特征,正如诸多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社会调研显示的那样,新一代农民在强大的城市话语之下不再认同自身的乡村出身,转而投向城市的怀抱,尽管其经历往往并不如愿,比如社会保障的缺乏、城市排斥性的困扰以及经济生活的窘境,但这些研究都指向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大多数进城者都想要通过努力留在城市,而非他们父辈那样返回乡村。这一点,《高兴》当中也做了同样的叙述。然而,我们还是要将贾平凹所创造的这个人物同社会调查的情况分开来看,假如现实中的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意味着对乡村的否定,此时城市与乡村是站在对立面的,对他们来说只能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做以选择,从而使自己的身份打上其中一个标签。而刘高兴存在的意义即在于,他并非是通过否认乡村而建立起城市认同,甚至他对城市的向往是建立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这就让我们很难分辨究竟这个“自我”是城市还是乡村的。由此,贾平凹其实是将“乡土式微”的命题取消了,我们所看到的是那个被拆除的“仁厚村”上面,重新打下的地基,它不是原本的“乡土”,而是某种新的可能性,乡土不再是需要“回去”的地方,而是一种创造性的重建。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2]: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贾平凹、走走:贾平凹谈人生[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5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5篇

贺享雍是四川一位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学作家,做过农民和农村基层工作“员”,也当过乡县领导干部。从事文学创作20多年来,贺享雍以一个作家的道义、责任和良知,把心交给农民,真实地抒发发生在父老乡亲们身上的那份苍凉和沉重,直面他们的痛苦、欢乐和追求,先后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大量散文随笔,被称作是四川文学界继周克芹之后最具实力的乡土文学作家之一。

不少评论者认为,与其他以“农民代言人”形象出现的作家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是,称贺享雍为“农民的发言人”更为贴切。而且与现在众多农村题材小说凝重的正剧风格不一样的是,贺享雍的小说有着浓浓的川味,无论是叙事风格还是语言都是很浓烈的麻辣风格,堪称“麻辣烫派”文学。

要体现出这种“麻辣烫”味,就要求作家大胆写出生活中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调整,当代农村也成为了各种矛盾交织的地方,如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等,即在贺享雍的小说中有着突出的集中展现。评论者说,贺享雍的作品对农村和农民所面临的生活重压不掩饰,不回避,不说假话空话,坦率到了令人心惊肉跳的地步,他对农民命运的喟叹力透纸背。然而值得称道的是,贺享雍在小说创作中勇于直面生活,但不一味表现生活的惨烈,他还善于在矛盾重重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亮点和希望,传递出对理想的乐观和坚持。

记者注意到,贺享雍的小说大量使用了反讽、调侃、冷幽默等叙事手法,表现风格十分鲜明。评论者认为,贺享雍笔下的人物很难用“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这样一些概念来框范,他笔下的农民正面与反面的特点兼得,甚至有时以恶制恶、以丑制丑,以不那么合法的手段为自己或普通农民获取合理的利益,许多形象丰富了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人物画廊。有人还谈到,如果说“山药蛋派”的味道是柔韧绵软的幽默,“麻辣烫派”则是尖锐灼人的嘲讽。因此,贺享雍的作品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对农民的关注与同情,更带来一种沉重、艰巨的使命感。贺享雍不仅热爱农民,而且审视农民。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体会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

当然,与文学史上已有的农村题材创作相比,当下的创作应该密切贴近变革中的社会现实。每个创作者下笔前都要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当下农民的幸福生活?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理解和表现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评论者认为,当下的农村题材文学作品有很大一部分表现的是走在农村城镇化路上的农民,对于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今天的追求、农民对于幸福的理解有足够了解、深入理解和充分表现的作品不多。相比而言,贺享雍塑造的佘中明老汉可算是这些年来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佘中明老汉与梁三老汉、许茂一起,构成了当代中国农民在历史运动中有生命延续性的完整形象。我们的农村题材创作要在一个被认为是业已结束的历史基点上重新出发,在新的环境下全景式地勾勒当代中国农村变革与农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