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贸易公司融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贸易融资 上市公司 商业信用输出
近些年来是我国金融市场进入扩张发展的阶段,上市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不断利用自身的商业信用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融资。同时,这些上市公司会通过利用其它企业给予的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等短期商业信用获得商业信用的输出,以最终得到超过其在金融市场上融资成本的利润。而这一现象在近几年有逐渐发展的趋势。这使得我国很多企业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难以及时收回,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和财务运营都带来了巨大风险,难以长期稳定发展。因此,有必要在贸易融资的视角,对于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的情况,及其对公司经营状况带来的影响等内容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金融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一、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的现状
(一)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的风险难以把控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经营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即保障企业正常稳定的发展同时,还需要完成股东价值最大化、市场占有率提高等企业战略目标。在这种基础上,很多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商业信用的输出来销售企业商品或服务,这为企业提高销售量有重要帮助。但是当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在进行商业信用输出时,难以有效把握公司的风险,这为企业持续经营带来了巨大难度。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时主要面临的风险是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和汇兑损失风险。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由于企业应收账款金额过高,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高居不下,而这也会使得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企业难以以较低的利率借到资金,当企业出现坏账时,企业的现金流难以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经营风险主要来源于由于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持续不断、大额的现金流保障企业不断扩大再生产,但是由于应收账款难以及时收回或者收回期限较长,企业的现金流容易出现破裂,最终给企业持续经营带来困难,企业不得不面对破产清算等恶劣情况。而汇兑损失风险主要是上市公司在对外贸易方面给予了商业信用而产生的,当国际市场上汇率变动幅度过大时,容易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例如,某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能传输器械设备。该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销售量,给予了下游企业很高的商业信用,这无疑使得企业应收账款迅速扩张,坏账总额激增,给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
(二)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造成企业负担较重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进行商业信用的输出必然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好地销售商品和劳务,购买方可以通过短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方式保障自身的现金流,其本质上相当于一种短期借款。而该笔短期借款相当于是上市公司给予交易方的无息借款,但是上市公司需要承担该笔资金使用的利息支出。因此,对于拥有大量应收账款的上市公司而言,企业所需承担的利息费用将会给企业日常经营带来较大的负担,使得企业承担了企业本不需要承担的成本费用。而上市公司生产的商品或者劳务作为供应链关系中的一部分,其企业负担较重,意味着整条产业链的存续可能都是通过商业信用在维持,使得供应链中的任何一环都存在着大额应收账款,给供应链的稳定性带来了巨大挑战。例如,某上市公司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采取了商业信用输出方式,但是由于给予的商业信用额度较高,导致企业负担变重,现金流维系产生了一定困难。
(三)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的灵活度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信用也在商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虽然商业信用存在短期借款的性质,但是由于其必须出现在存在正常、合理交易关系中,因此其又不同于一般的短期借款,这造成虽然某些企业可能通过商业信用获取了一定的资金使用期,但是却无法倚靠这一方法获得长期的、有目标的资金使用权。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进行商业信用输出的灵活度也偏低,企业如果想要获得大额的、长期的资金,也依然只能通过债权融资或者股权融资的方式进行,无法通过商业信用输出的方式进行。
二、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管理与控制的内容
(一)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管理与控制时需要严控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业信用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众多上市企业通过商业信用融通资金、给企业的经营带来福利。同时上市公司通过商业信用输出的方式扩张了企业销售额,增强了企业生产能力。但是,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管理时需要严控风险。风险把控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对于财务风险,上市公司需要设立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对于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即时性监控,当某些指标超过合理区间范围需要及时探寻原因,对于超过额度的应收账款应停止继续赊账。这样可以有效减小财务风险。对于经营风险,上市公司需要设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当内部控制体系较为完善时,企业出现现金流危机等情况时可以出台提前应对方案。同时,企业还需要做好资金的提前规划,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因为大面积坏账出现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对于汇兑风险,上市公司需要对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形势有一个预判,但是对于大多数汇兑风险可能难以预防,企业只能通过金融手段来降低企业的汇兑风险。
(二)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管理与控制时需要把握负担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发展需要依托很多方面内容,除了企业的商品或服务的销售状况,还需要依托于企业融资费用等成本。而商业信用实质上便属于融资成本的一部分,因此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管理与控制时需要把握成本额度,在保障企业销售量的情况下,减轻企业负担,最终促进上市公司长期有效发展。想要把握负担,首先不能直接将商业信用作为危害企业降低成本的元凶,这是因为商业信用输出虽然可能带来企业财务上的负担,但也会促进企业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最终提高企业的总体利润。其次,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与控制时需要控制商业信用的额度和平均利率,使得商业信用保持在不危及企业正常发展的范围内。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求上市公司给予超过企业规定额度的商业信用需要慎重考虑,防止因企业销售部门只考虑销售量而未考虑企业财务状况带来的巨大利率损失。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定期对商业信用输出额度进行调整,以保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等处于合理范围之内。
(三)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管理与控制时需要提高灵活性
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管理与控制时,如果不提高对于商业信用政策的灵活运用率,只能导致企业无故受损,最终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损失。而提高灵活性作为上市公司进行商业信用输出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内容,其实质上有多层次的含义。首先,商业信用输出只可能出现在存在交易关系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因此其灵活并不意味着商业信用输出可以运用在没有交易关系的企业之间,而是指商业信用输出方式可以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其次,商业信用输出在输出方式上应该具有更高的灵活性,给予商业信用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对于上市公司销售不同种类的产品所给予的商业信用应该不同,这样可以促使企业既可以及时收回资金同时也可以减少企业负担的资金利率。除此之外,上市公司不能对于商业信用产生过多的依赖,虽然对于商业信用可以续短为长,但是仍然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长期性资金需要还是需要通过债权或股权融资的方式取得。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商业信用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上市公司通过商业信用输出的方式提高商品售卖扩张,提高了企业的销售水平。但是随着商业信用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企业的应收账款也成为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对于商业信用输出的研究将有效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和前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对外贸易;中间商;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贸易中间商的发展及功能演化
贸易中间商随着贸易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功能在不断演化。传统的贸易中间商主要为买家和卖家提供相对简单的中介服务,通常以人或经纪身份,按买家或卖家要求提供安排购买或销售货物的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包括寻找货源、市场推广、商讨合约及价格、装运、检查以及安排订购事宜等,并从中获取佣金。这种传统贸易中间商的特点是完成货物贸易中的某些服务环节,而不是为买家或卖家完成某种功能,或者说价值增值功能,同时各个服务环节主要在本国内运营,基本不参与国外服务工序,由于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的服务工序,因而服务效率大大提高。
第一,现代贸易中间商从原来只提供服务工序向提供功能转化。与传统贸易中间商相比,现代贸易中间商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不再局限于一个或几个环节,而是提供一揽子服务,并且以完成某项具体功能为目的,对各个服务环节进行协调和整合,实现服务链的最优化。例如UPS快递公司,虽然其主要业务是国际物流业务,但由于客户要求UPS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货物送到目的地,这些客户可能分布在若干个不同关境区,在执行过程中,UPS事实上完成了包含货物报关、商检、关税处理等贸易服务功能,承担了现代贸易中间商的重要角色,降低了交易成本,实现了整个服务链条的优化。
第二,现代贸易中间商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方式从服务标准产品向服务定制产品转化。这种服务定制方法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工操作,而是依赖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定制。由于每个企业所需要提供的服务功能并不相同,因此服务提供商要适应客户的需求而不是反过来要客户适应服务提供商的服务供给,这样贸易中间商对客户提供的服务就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二、贸易中间商在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大力培育和发展贸易中间商,有利于外贸发展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均衡发展的转变;有利于外贸发展从数量增长到规模与效益并重的转变;有利于外贸主体从外生动力到内生动力的转变,从而在推动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外贸发展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均衡发展的转变。目前,我国出口贸易主要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尚未充分发展起来。2009年我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但服务贸易出口只有1290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仅相当于美国的27.4%、英国的53.8%、德国的60.1%。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一国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可以通过提升国内要素水平和促进技术结构升级,加快实现一国外贸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些服务环节的外包,促使传统贸易服务产业不断细分,新的贸易服务部门不断涌现,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相关服务贸易的发展,如贸易信息资讯服务、贸易展示服务、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研发设计和打样服务、贸易服务、贸易融资、结算和保险服务、国际物流服务、国际仓储服务、国际采购服务、国际批发服务、国际零售服务、国际电子商务服务和国际维修服务等。
(二)有利于外贸发展从数量增长到规模与效益并重的转变。尽管,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三大贸易国的地位,但是外贸发展以“数量增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这大大影响了我国从对外贸易中的获益。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中,中国主要参与其中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从而获利微薄。
三、我国贸易中间商发展的目标模式和培育政策
在低技术产品领域、中高技术产品领域和大宗商品领域,应确立贸易中间商发展的差异化目标模式,并制定针对性的培育政策。
(一)我国贸易中间商发展的目标模式
1.低技术产品领域:贸易供应链管理服务集成商。在低技术产品领域,形成了全球范围内高度分散的工厂体系,而其中我国沿海地区是世界低技术制造业最集中的地区,很多中小城市都形成了专业化的产业集群。由于低技术产品的生产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因此为这些企业提供从生产到付运过程中的集成式服务显得非常必要,而且这种集成服务需要对整条贸易供应链进行整合优化,使各个环节有效快速连接,从而降低贸易成本。目前,我国低技术产品领域的贸易中间商,虽然已具有整合工厂的能力,但是形成国际贸易网络的能力和贸易集成能力比较差,因此,提升以海外贸易网络为主的贸易集成服务功能是本土贸易中间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大宗商品领域:类似综合商社的国际大宗商品贸易集团。随着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供需方之一。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大豆、棉花进口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钢铁和稀土出口国。尽管中国的需求和供给已成为促进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我们并未掌握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我国商品进口的风险和成本,而且对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我国贸易中间商的培育政策
1.加快大型贸易公司国有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从全国来看,贸易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全面开始了,但总体而言,我国中小型贸易公司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大多数大型贸易企业仍然实行国有产权,许多国有贸易公司将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放在二级子公司或者是三级子公司。笔者认为贸易中间商的性质,决定其需要通过个人参股形成激励机制,因为贸易公司的资产专用性是核心人员的业务经营能力,这种资产专用性需要通过市场价格表现出来,当人力资源的资产专用性不能正常地反映报酬时,他们会选择离职、跳槽至其他贸易公司或是自己创立新公司。
2.针对不同的贸易中间商实施不同的培育政策。在低技术产品领域,对于贸易供应链管理服务集成商的培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按业务关系和贸易网络功能的形成要求对国有专业贸易公司进行资产整合,打造若干个具有较大规模的,集贸易、物流、信息、金融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贸易供应链管理服务集成商。其次,在融资、结算、税收方面,给予贸易服务集成商相关优惠政策。在融资方面,进出口银行应优先安排贸易服务集成商所涉及买卖双方的信贷、海外担保和优惠贴现等业务,以增强其贸易融资功能;在结算方面,应创新外汇监管政策,给予贸易服务集成商一定的外汇额度并采用年度审核管理方式,为其贸易结算提供便利化。
参考文献:
一、引言
案例一:出口信保融资的惨痛教训
2011年秋,广东某从事体育用品的出口商经营周转出现困难,其在银行办理的21.4万美元赊销90天项下出口信保融资无法归还。银行根据相关协议协助企业向信保公司索赔,但信保公司以其调查的两家日本进口商未向出口商发出订单的反馈结果为由,认定出口商欺诈拒绝赔偿,银行出具的合同、发票、报关单、保单、承保通知书等均未被信保公司认定为有效证据,经办行除此外没有手段核实或反证进口商违约,后期出口商也拒不配合,企业停产倒闭,贸易背景资料沦为一堆废纸,银行信贷资产形成不良。
银行中后台部门在上述案例的事后检查中,提出了贸易背景不真实这一重要结论。同样的结论也出现在2011年末某音响设备企业7000万元出口商票融资不良贷款、2013年某家具企业1000万元订单融资不良贷款的事后检查中。但这些风险的背后果真是贸易背景不真实吗?在笔者看来,银行对贸易单据的表面核查和出口商资信的调查已经做到了极致,之所以还出现贸易背景核实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对进口商的调查缺乏手段。在经济下行形势下,进出口商资金链均偏紧,赊销项下的债务清偿约定极其脆弱,仅依靠信保公司的诚信机制去要求进口商承认其拖欠货款纯属徒劳。因此,赊销贸易方式下引入进口商、出口商、卖方银行,甚至是买方银行共同参与的、廉价的、具有统一规则的贸易结算方式非常有必要,TSU BPO结算方式适时出现了。
二、TSU BPO融资介绍
那么,什么是TSU BPO呢?2003年由SWIFT组织的12家银行发起组成TSAG(Trade Services Advisory Group),专门就如何为赊销项下交易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更好的为企业供应链融资提供服务进行研究。TSAG基于SWIFT系统,又研发了SWIFTNet TSU系统。TSU全称为Trade Services Utility,是基于SWIFT系统平台上新开发的功能,通过SWIFT系统保证交易的安全性。
(一)TSU系统
TSU系统可以说是专门为赊销这种结算方式推出的。赊销节约了交易成本,但是也产生了新的问题:风险、不确定性。TSU能够为交易各有关方面(包括进出口双方、买卖方银行)提供一个非常好的信息交互平台,下一步还可能包括保险,运输,商检等。TSU的产生确实非常好地顺应了目前市场发展的主流方向。
1.TSU系统的核心功能是进出口信息的核对与共享。TSU的主要思路是将国际贸易的买卖方及各自相关的银行将包括商品信息、物流信息等的贸易全程信息全部输入统一的电子信息交换平台⑴。TSU进行内容的匹配、校验、分析,最终达到买卖双方银行能透过TSU共享经过认证的信息控制风险的目的。TSU通过对订单、运输单据和发票等单据进行匹配化处理,在整个过程中向贸易双方银行提供情况报告,不仅有利于进出口双方银行掌握进出口各环节的信息,也为进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提供了便利。TSU系统提供的通信服务全部采用标准化的处理程序和标准化的电文格式,为交易各方提供一个从合同签约开始的信息核对,一直延续到货物装船、报关到最终收汇。
3.TSU的主要特点。TSU有别于信用证、银行担保和保理,它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增强赊销业务的透明度,有助于银行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同时也有利于银行提高在风险、成本和运营效率方面的管理水平。TSU主要有以下特点:
(1)高效快速,可同时对多笔贸易批量处理;
(2)基于SWIFT平台,非常安全,便于控制风险;
(3)运用电子化手段节约了审单制单的人力物力,价格非常低廉。
(二)BPO简介
2013年7月1日,BPO(Bank Payment Obligation,“银行付款责任”)正式推出,是指在赊销方式下,买方银行及卖方银行通过TSU平台对单据信息进行电子化自动匹配,匹配成功后,买方银行向卖方银行做出不可撤销的付款承诺。BPO是继汇款、托收、信用证之后的第四种结算方式。兼有银行付款保证、业务单据化、贸易融资化的特点,为赊销交易提供银行付款保证并省去繁琐流程及单据审核,较传统支付工具更具发展前景。URBPO则是ICC(国际商会)制定的与之相配的新的统一规则,参与BPO体系的银行、进出口商均须遵守。
(三)TSU BPO融资的运作模式
银行为客户提供TSU BPO融资,可根据不同贸易环节分别配套不同的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买卖双方签订贸易合同/订单时需约定以BPO结算方式支付,贸易纠纷处理遵循URBPO规则。
贸易双方签订合同后,分别向加入TSU平台的银行提交取自货物订单中的关键数据,买方银行和卖方银行就来自客户基础合同的关键数据通过TMA (Trade Matching Application)进行订单信息匹配,并达成交易框架。卖方银行如与买方银行TSU订单信息匹配成功,可为出口商办理订单融资。
出口商发货后,向卖方银行提交发票和运输等重要单据的关键数据,TSU系统中的SWIFT云应用TMA,将这些单据数据与之前的订单数据进行匹配,一旦数据匹配成功,买方银行就承担BPO银行付款责任,卖方银行即可为出口商办理免担保的出口商票融资、出口信保融资,甚至福费廷融资等。
(四)TSU BPO融资风险控制有效性验证
如将TSU BPO融资嵌入本文开篇的出口信保融资风险案例中,将出现以下情形:在贸易过程中引入一家买方银行(进口商支付费用远低于信用证和保函),该银行将进口商订单数据录入TSU平台,银行也将出口商提供的订单数据和单据数据录入TSU,如TMA数据匹配成功,则表明具有真实贸易存在,如经多次修正仍匹配不成功,则表明进出口双方不存在真实的贸易背景,风险即可防范与未然,出口信保公司如加入TSU平台,则可更好地履行进口商资信、进口国风险保险人的职责,有别于目前事后再核实进口商贸易背景的做法。TSU BPO模式同样适用于前面提及的订单融资、出口商票融资风险防范,进口商承担的费用又远低于银行保函、国际保理等产品,非常值得深入推广。
三、TSU BPO融资的特点
案例二:TSU BPO成功运作实例
近期,中国银行与东京三菱银行合作完成了一单TSU BPO业务交易,为上海一家贸易公司对日本著名零售企业SEVEN-ELEVEN的出口赊销交易⑵。SEVEN-ELEVEN公司每天进口的商品上千种,并有不同的规格,不适合用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而且该公司由于上年销售收入下降,明确提出要节约国际结算费用支出。三菱银行向其推荐了TSU BPO的贸易结算模式,将其庞杂的商品信息进行文件夹式管理并导入TSU平台,进行数据化处理后与卖方银行提供的信息在TSU平台进行匹配。只要信息匹配成功,三菱银行便承担BPO银行付款责任,上海的贸易公司更是凭借该付款承诺获得中行的免担保融资,提前落实订单、缓解其资金压力,最终贸易结算在TSU BPO模式下顺利完成。
在上述案例中,整个贸易流程实际上是围绕SEVEN-ELEVEN公司展开的,由于该公司信用卓著,处于行业龙头地位,SEVEN-ELEVEN公司实际上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而上海的贸易公司则是众多上游供应商中的一员。三菱银行承担了SEVEN-ELEVEN公司的信用风险,并耗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将其采购订单数据拆解转换为TSU标准订单数据流,供各个境外银行在TSU平台上匹配,TSU服务收费远低于保函、信用证等业务,SEVEN-ELEVEN公司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三菱银行获得了企业的国际结算,上海贸易融资获得了免担保融资,中行则获得了相应的贷款收益。
基于上述案例,TSU BPO融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无纸化高效运作
TSU平台最突出的特点是全程的电子化和标准化,还将实现从业务申请到业务修改及业务确认的全程网络操作,可以减少人工耗时和单据运输成本,实现高效快捷。客户在前端提供相应订单数据和单据数据,而银行的主要职责是将客户的订单数据与TSU平台的标准化数据规则匹配,做好数据的拆解转换、文件夹管理,将标准化订单数据提供到TSU平台上供卖方银行匹配,在完善前期转换机制的基础上,上述流程完全可以做到自动化,同时节约了供应链核心企业、银行的人力成本,相关国际结算费用也有所下降。
(二)强大的融资功能
TSU早期的推行并不顺利,它只是一个及时准确提供数据匹配的引擎,缺乏法律上的依据。直到2013年BPO体系的推出,只要订单信息与单据信息匹配成功,银行就负有不可撤销的付款条件,而且还要受URBPO规则的约束,TSU项下的出货前融资、出货后融资、提货担保、贴现福费廷等如雨后春笋般被开发出来,以此满足贸易双方的融资需求。相关融资对企业的金融负债,企业产品的生产周期、企业存货和物流管理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可靠的风险保障
TSU为参与的各方用户提供了:1.经过双方银行验证的贸易核心数据;2.自动化的比对结果;3.交易过程中贸易双方作出的商业决策分析报告⑶。基于以上相关信息的验证情况,银行可决定其融资范围,在TSU上经过参与方验证的信息使银行为卖方提供融资的信心增强。TSU提高了银行在赊销业务中的参与度,银行根据公司客户提供的贸易相关信息。同时银行对记账式交易过程中信息的可见度也大大增强,也能帮助银行有效控制本身对该类交易项下的授信风险。
四、银行基于互联网金融的TSU BPO融资设想
基于银行赊销项下贸易融资风险压力较大的现状,适时引入新兴的TSU BPO融资模式是一个明知的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策略。在这个过程中,银行需注意哪些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做好信息系统的对接工作
在互联网金融日益发展的今天,银行已拥有较为完善的企业网银客户端,从客户订单生成到传输到银行的内核系统的过程中,需高度依托银行的企业网银系统。在进出口双方签署基于TSU BPO结算方式的贸易合同后,银行可通过企业网银与客户订单系统的接口获得贸易订单数据,无论是单笔还是批量的订单数据、单据数据,在企业电子制单完成后,交由企业的网银管理员把关,通过互联网发送至银行核心系统,在核心系统中根据TSU规则进行进一步的数据电子化、标准化处理,再发送至TSU平台与对方银行数据进行匹配。对于内部系统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可不必再逐笔录入数据,通过将企业内部的订单管理系统、物流系统连接到银行的企业网银,在网上银行平台上直接提交数据。
(二)开发与TSU BPO融资相匹配的业务审批机制
由于TSU BPO融资高度电子化和标准化,银行有必要重新设置该类业务的调查、审核和审批机制。在TSU BPO模式下,银行甚至可以简化免担保出口贸易融资的单据审核机制,由于基本不存在纸质单据,银行只需对订单数据和单据数据转化为标准化TSU数据过程中的无差错数据转化负责,依托于TSU平台的数据匹配功能和BPO银行付款责任,银行对出口商发放的实际上是低信用风险出口贸易融资。
2013年以来,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和市场需求,中国信保进一步加大了产品和承保模式创新力度,为企业制定个性化产品组合方案或承保方案,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风险保障需求。通过产品升级、流程再造和业务系统优化,更加有效满足市场需求。通过服务前移,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出口贸易或海外项目的前期商务谈判和融资安排,全程风险管理顾问服务模式日臻成熟完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客户的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信用保险组合拳助出口企业多元发展
针对部分出口企业开拓新市场需求大、业务范围广、融资需求大等特点,中国信保发挥专业优势,推出了包括资信调查、全程风险监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国内信用保险、特定合同保险、出口卖方信贷保险、出口买方信贷保险等综合产品和服务方案,全方位支持出口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调整业务结构,以及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为企业保持业务高速增长和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武汉的电信设备制造商烽火国际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不久前借力出口信用保险成功挺进了供应商竞争激烈的巴西市场。在当前外需不振的严峻形势下,该企业不仅稳定了国际市场份额,同时还保持了出口逆势增长。经过多年的合作,该公司依托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加强了对贸易风险的过程控制,并逐步将信用管理的理念嵌入到业务运作流程中去,从买家信用评估、合同条款确定、下单生产到销售回款的整个业务流程中始终体现信用管理的痕迹。中国信保对买家限额的批复情况也成了该公司销售决策最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
广东广新集团也是中国信保“全方位”深度服务的受益者。凭借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综合保险产品,广新集团加大和国外大型超市合作,为国外大型超市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从而实现了从代工厂出口向代国际买家采购的转型。针对船舶业务周期长、融资难、交船难的行业特点,中国信保与广新集团开展了“出口买方违约险产品+银行建造期贷款+买方信贷保险产品”业务合作模式,极大提高了广新集团的资金使用效率,在优化财务报表结构的同时还能有效规避外币汇率风险。为解决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和大型机械设备出口业务中的收汇风险和融资问题,中国信保向广新集团提供了“特定合同保险+出口卖方信贷保险”组合服务模式。为帮助广新集团吸引更多工厂加入供应链条, 中国信保为广新集团“量身定做”贸易公司工厂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产品,以广新集团作为平台,这些工厂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并在收汇获得保障的情况下联合银行提前为这些工厂结汇,帮助工厂控制海外买家风险及缓解资金压力。此外,借助中国信保的国内信用保险产品,广新集团的国内采购业务和进口产品的国内销售业务也实现了稳健增长。目前,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已经覆盖了广新集团的整个业务链条。
小微企业专属“全风险覆盖”保险产品受青睐
小微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人员少、交易方式保守、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是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重点扶持的群体。中国信保在传统出口信用保险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突破和简化,推出的“中小企业综合保险”、“小微企业信保易”等全面覆盖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的保险产品彰显成效,在小微企业群体中备受青睐。
2013年一季度,在驰名中外的“蜜橘之都”江西南丰,就有42家小微企业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蜜橘出口季节性强,出口周期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资金不足、对买方信用状况不了解、收汇风险大等难题。兄弟果业公司在办理了出口信用保险后,对外出口信心大增,2013年前两个月,出口蜜橘金额达434万美元。微红果业公司去年还是通过深圳的贸易公司出口,在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之后也开始大胆地直接闯荡国际市场,前两个月的出口额已超过2012年全年出口额的一半,从而带动了旗下5个蜜橘生产基地,上千家农户的收入增长。
江苏太仓的拓菲贸易公司专门向非洲出口渔网。经理小沈曾有在非洲的经营史,对当地情况非常了解。2012年投保信用险时,他仅仅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并未想到自己的业务会出险,但是他现在很庆幸自己做了这样的选择。2013年1月,他的一个尼日利亚老客户由于资金短缺,拒绝提取已经到港的货物。情急之下,小沈想到了中国信保。在理赔专员的指导下,小沈对该买家拒收的货物进行了转卖。“转卖的货物预计四月底可以收到货款。上个买家拒收造成的滞港费用将由中国信保负责赔付。”通过这次经历,小沈对风险和信用保险有了深刻认识,立即把原来的保险换成了一份风险保障程度更高的保险。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019-01
资金仿佛就是企业的血液,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资金筹措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根据当前的国际惯例,企业投资之前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首先要落实资金资源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投资技术,这就是所谓的“融资”。
一、当前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外贸企业都是由一些拥有外贸经验的工作者或者拥有国外客户资源的贸易业务成立的,这些人希望能够自我壮大,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进而采取独立运作的方式进行贸易活动,所以创办了自己的对外贸易公司。这种情况下创建中小对外贸易公司必定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因此公司要想发展必定想要进行融资。但是中小企业融资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
首先,企业向银行贷款会遇到问题。中小外贸企业本身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例如企业规模较小,人员素质较低,盈利没有保障,经营风险较高,信用等级低等等,这些问题导致银行容易对其产生偏见,不敢轻易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如果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可能会有一大批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
其次,我国尚未针对中小外贸企业建立相应的扶持机构,缺乏更多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风险抵御能力较低等现实问题决定了其市场的信用度较低,但是我国仍然没有针对中小外贸企业出台稳定的融资机制,也未建立减少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成本的信用担保机构。虽然我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尝试,但效果并不理想,实际操作仍然有很多困难,无法帮助中小企业顺利实现融资。
二、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自有资金有限,而企业自身弱点、银行体制问题、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共同导致了当前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中小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信用度
信用是任何企业发展都需要的一颗救命稻草。中小外贸企业要想解决融资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到信用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让银行信任企业才能获得贷款,让商家信任企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首先,企业必须提高审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减少不对称交易。在财务管理方面建立相应的财务决算制度,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建立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其次,企业需要建设一个科学、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银行和商户对企业的信任度。此外,中小外贸企业还可以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科学引进国际信用评价方法,规范企业的信用评价,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咨询。
(二)积极尝试直接融资
一直以来,构建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目标,自2006年新三板引入之后,尤其经过 2013年推广至全国和2014年扩容后,新三板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交易平台,不仅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也为中小企业的运转注入了新的活力。优质的中小外贸企业应在新三板直接融资方面作出更多尝试。
(三)创新债务融资方式
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最重要渠道仍是债务融资,而传统的债务融资基本依赖于银行。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不断涌现出许多新型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这为企业进行融资提供了有别于传统的融资途径。仅仅从最近两年来看,多种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纷纷出现,比如券商资管计划、基金公司、众筹、P2P,这些融资方式区别于传统的银行贷款,有着各自与众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发展情况和资金需求,设计出不同的融资工具,中小外贸企业应充分发挥债务融资的创新能力。
(四)构建针对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的银行体系
一方面,需发挥中小银行对民营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作用,以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如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近年来着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业务优势。另一方面,需构建良好的国有商业银行与民营中小外贸企业融资平台,以当前的情况来看,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有银行的政策支持、体制和业务创新。
(五)建立和完善中小外贸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出台有关中小外贸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法规,尝试建立政策性中小外贸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此类担保机构应作为政府实现其产业政策目标,拉动地方经济,并由地方财政拿出一定比例而成立起来的,政策性应是公司经营的主导方面,盈利不应成为其主要目的。
(六)提供更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
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全国的综合性难题。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困境,除了需要一系列的融资体系,还要构建强力有效的政府融资支持体系,为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