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经济养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畜牧养殖;生态环境;破坏;防治
近年来畜牧养殖业趋向于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使地区环境压力逐渐增大,不可避免的污染了周围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由于畜牧养殖人员大多缺乏环保意识,加之政府管理力度不够,导致污染日益严重,畜牧养殖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治理畜牧养殖业带来的污染。
一、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1.水污染
在畜禽排出的粪尿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病原微生物、重金属、氮、磷等,一般情况下,养殖人员不会对其进行净化处理,经过雨水和人工冲刷作用,畜禽粪尿会流入周围河流、池塘、湖泊等水域以及渗入到地下水中。其中大量有机物的存在让水体失去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促进水生生物快速生长蔓延,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当溶氧被耗尽时,水中生物大量死亡,水会发臭发黑,同时病原微生物以水为传播媒介,导致疾病大肆扩散,严重影响了人畜饮水和健康。
2.土壤污染
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污进入土壤时,微生物会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其中一部分会被植物吸收利用,一部分用于改良或净化土壤。一旦进入的粪污超过土壤自身的净化范围,就会造成有机物的不完全降解或厌氧发酵,从而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的恶臭物质,最终导致土壤成分发生变化,改变性状,使土壤失去原有的功能。此外,随粪污进入土壤的微生物、铜、铁等大量物质,会引起土壤相应物质比例失调,造成土壤自身结构的改变或破坏,同时对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和动物的健康也是不利的。
3.大气污染
一方面是养殖场排出的粉尘中可能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会经空气传播扩散到周围环境中,使污染范围扩大,危害性增强,进而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另一方面是畜禽不能完全消化饲料时,尤其是蛋白质类饲料,剩余的养分会经粪便排出体外,经国一系列发酵作用,产生氨、硫化氢、甲胺等带有恶臭味的有毒气体,致使大量蚊蝇滋生,污染了空气环境和人类居住环境,还会影响畜禽的生产质量。
二、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
1.畜牧养殖业规模壮大,地点选择不当
近年来的畜牧养殖业迅速发展,规模较大,而且比较集中,在管理方式上也趋向于机械化、专业化,畜禽粪便转向液态,造成污水大量增加,另外由于对畜产品需求量增大,为方便运输,养殖地点一般选择市郊,加上种植业的减少,导致畜禽粪尿不能及时用于农田,日积月累,使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2.滥用化肥
相对粪尿等有机肥,化肥价格较低,加上缺乏相应的粪尿处理设备,导致粪尿使用日益减少,造成积压,而化肥的过度使用严重污染了土壤,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平衡。
3.家禽业的不当养殖和管理
家禽感染病原体的几率较大,而且病症复杂异变,加上小规模养殖户较分散,多分布民宅附近,粪污乱排乱放,对畜禽的正常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还有在水禽饲养方面依然沿用落后的倚塘方式,因此含有药物和病原体的粪便直接进入鱼塘,大大威胁着水产养殖的质量,甚至危及人类健康。
4.奶牛产业和养猪场废弃物、污水和粪尿的大量堆积
奶牛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粪污、饲料残渣、垫料等废弃物,另外在大规模的现代养猪场中,不断的产生、积累污水和粪尿,这已成为很多城市郊区的主要污染源。
三、防治畜牧养殖破坏生态环境的措施
1.加大执法和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动物排泄的处理问题等作出明确规定,使畜牧养殖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向畜禽养殖者普及《畜牧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牧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畜牧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严重危害,提高其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依法办事。
2.科学生产、使用饲料,提高其利用率
饲料生产厂家应经济、环保两手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使用添加剂,生产合格的饲料。畜禽养殖户要以科学的方法配制饲料,在保证畜禽基本营养需要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蛋白质的使用量,同时添加适量的矿物质、酶制剂等提高饲料利用率,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3.科学、合理的选择养殖地址
在选择养殖基地时,应在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下,合理布局,选择利于生产、管理的地点。如养殖场周围要有大量的田地、苗圃、果园等,以充分利用畜禽粪尿,减少环境污染,在水源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地址应远离城镇、风景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4.建立生态畜牧业
利用现代技术,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为原理,结合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实现整个过程中没有污染和废物的产生,这就是生态养殖,即畜禽排出的粪尿通过生物发酵作用后生成沼气,将过程中产生的沼液和沼渣施入田地,或用于池塘养鱼,实现了畜牧业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培养
0 引言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行以来,取得了很大成效,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与此同时,当前大学生村官也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与问题,致使这些年轻的大学生无法实现角色转换从而融入当地农村生活,不能为农村和村干部接受,无法顺利开展工作。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大学生村官基层创业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出现了离职离岗现象,流失严重。据报道,一些地方,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高达70%,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有效推进。为真正使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来、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在强化制度与政策创新,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完善选派机制、日常管理与考核,增强激励机制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是保障和促进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1 重视高校培养
高校不仅仅是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者和输送者,更是大学生“村官”的“娘家”和坚强的后盾,切实地帮助大学生“村官”安心在农村扎根并服务农村,在服务农村的过程中逐渐实现自身价值,这是高校在新时期的社会责任,高校理应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
1.1 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和服务基层的理念 高校要利用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农林类高校,要多形式、多渠道积极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式,更新就业观念。农林类高校要利用专业优势,对农学、林学、畜牧养殖、城乡规划、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进行重点宣传,引导这部分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
1.2 创新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可以在调查的基础上增设与农村发展紧密相关的选修课程,与农村基层管理、农村政策研究和新农村建设相关课程,培养具备各方面素质的大学生村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脱离,高校通过已经建立的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安排学生下乡锻炼,多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实际情况,加深其对农民的了解;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和优秀典型事例汇报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学生投身基层建设的热情。
1.3 高校要主动做好大学生村官就业后续服务延伸工作 学校要对已经工作的村官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跟踪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技术、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专业2006年毕业生郭碧玉,毕业后任村官,她通过政策鼓励、示范带动、技术培训等方式,鼓励、引导村民发展中小型蛋鸡养殖项目,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回学校向专家教授请求技术支持,全力为养殖户服务,仅养鸡一项,为全村农户新增收入120多万元。
2 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看,由于他们在现行教育体制中学习,接受较多的是理论知识,而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他们必须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引导工作,为他们开展全方位的指导,使他们能够很快完成角色转换,这是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2.1 实行导师帮带制 所谓“导师帮带制”,就是以村支书以第一帮带负责人,同时选配几个阅历广、作风实、口碑好的村委、老党员、村民代表担当“师傅”,以传、帮、带的形式,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角色。乡镇服务站抽出人手每周一次指导他们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惠农政策,各村村支书辅导他们处理农村实际工作问题。同时,为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专业优势,镇相关科室还派出专业对口的负责人,在开展重要工作协调、处理突发事件时,都把“徒弟”打在身边。
2.2 递进培养转变角色 为使新任职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可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进行履岗培训,优化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增强大学生村官履岗能力,使他们由一名“大学生”向“合格型”村官转变。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专家教授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在线培训等形式,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理论知识、实用技能、扶持政策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增强大学生村官创业技能,使“合格型”村官向“创业型”村官转变。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压担子”锻炼,要求每个乡镇每年至少重点培养推荐1名大学生村官作为村(居)正职干部后备人选,将创业有成的大学生村官选拔到村书记、主任岗位上,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创业型”村官向“双强型”村官转变。
2.3 拓宽培训渠道 可依托各级党校、行政院校、高等院校、干部学院、干部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站点、团校等,大力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系统培训。通过优秀大学生“村官”介绍体会、乡村干部传授经验、组织大学生“村官”实地考察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教育、科技、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扶贫等部门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大学生“村官”专项培训。高等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要结合大学生“村官”特点和工作需要,开展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同等学力教育。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9日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成为必然,我国自从1986年开始对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涌现出很多因地制宜的创新试点,例如山东省莱芜市2007年在全省率先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正在进行着制度的变革,所以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其变革进程更具有现实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基本假设为:制度可以视为公共产品,它由组织或个人提供,其供给是有限的、稀缺的,制度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但当现存制度不能使人们的需求满足时,就会发生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变迁,推动主体是某个人或组织,为从新制度中获取利益而采取的一种自发倡导组织的变迁形式,又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另一种变迁的主体是国家,政府以命令和法律的强制形式引入的制度变迁,又称为“强制性制度变迁”。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从制度需求方面看,首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这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其次,我国目前处于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使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土地资源供给价值逐年降低。另外,农村改革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家庭作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要承担各种风险,集体的保障功能在逐渐减弱。据统计,莱芜市总体上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06年6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总人口的15%。同时,一对夫妇上养4个老人、下养1个孩子的“4-2-1家庭”逐步增多,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日益迫切。
从制度供给方面看,农民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直至九十年代以后才开始试点工作。对农村居民养老问题,莱芜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进行过一些探索,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民政部门推行“个人储蓄”式农村养老保险;近几年来,部分区、镇、村自发探索实行“补助养老”;还有商业保险机构推行商业养老保险。这些养老形式存在弊端,很难推广。面对这种形势,莱芜市经过调研论证,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建立“低点起步,全面覆盖,逐步提高,城乡衔接”的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方式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有诱致性变迁的特点。现阶段,我国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在利润的诱导下进行的一项制度创新,它具有诱致性变迁的特点。在莱芜市,对参保居民来说,个人交费低、实际保障高。个人交费最多的是65周岁720元,当年就开始领取养老金,最长两年内就能领回本金。8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个人不用交费就能直接领取养老金。对农民来说,加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收益大于成本,所以农民有自发变革制度的需要。
目前,作为诱致性变迁主体的大部分农民意识相对滞后、知识水平不高,即使有少数人预期到这一制度变迁的潜在利润,但由于农民这一利益集团人数众多,谈判成本过高,绝大多数人依然很难达成共识并采取集团行动,从而实现制度的变迁。所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不能单纯依靠诱致性制度变迁,还需要政府的强制性变迁的引导才能最终实现。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需要强制性变迁的引导。从政府层次的制度创新来看,其预期的制度创新收益也必须大于预期成本。这里的收益和成本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多的是社会和政治方面的。
1、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经济收益与成本。农村养老保险变革的经济成本主要包括保险支出费用和组织成本。从案例看,如果莱芜市政府全部包办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按这次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低点起步,每年约需要投入6,000多万元,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莱芜实际只投入1,000多万元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其次是效率高、成本低。如果完全由政府管理运作1.5亿元的养老基金、每年运转经费约需200万元,而采取市场运作,中国人寿莱芜分公司按养老基金总额的1.5%一次性提取管理费,仅相当于政府运作一年的费用,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2、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社会收益与成本。莱芜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后,社会效应明显。首先,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维护了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增强了对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树立了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其次,从实践看,参加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过程,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社会成本主要是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政府可通过较高的中央集权和较强的公信力来努力降低这些制度成本。
从以上分析来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革收益要大于其成本,所以政府有动力完善其制度供给,加快制度变迁的速度。
三、案例启示—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思路
目前,我国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仅在小范围进行试点,并未形成全国性的、稳定而规范的制度。所以,找出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原因,加快其变迁的进程已迫在眉睫。
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很多,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在制度变革的不同阶段,三种因素会同时发生作用,但作用大小不同。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中,经济因素对制度变革成本影响较大,而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中,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对变革成本的影响较大。根据这三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制度变迁提供物质保障。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就愈有保障。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础。近年来,莱芜市政府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经济发展路子,形成了工业带动发展、园区带动发展、村企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发展、旅游开发带动发展的五条发展路子,聚集起了80%的企业,为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同时,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完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二)确立社会公平的建制理念,加快养老保险意识的变迁。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既有约束作用又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既得利益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对制度变迁持反对态度。计划经济阶段,农民阶层没有得到社会保障制度庇护被认为理所当然,这种观念意识成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障碍。为推广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莱芜市里制定了宣传方案,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人寿保险公司组成专门的宣传队伍,制作《宣传课件》,印发宣传资料,派出专人到各乡镇集市、街道深入宣传发动。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坚持政府主导的发展趋势。由于农村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主体资格缺位,应发挥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导作用,以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为主。所以,政府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机制,把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纳入法制的轨道,强制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其次要建立多渠道筹集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机制,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革。莱芜市在2007年建立了政府补贴与个人交费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并在2009年正式执行。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养老保险也正在经历由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国家从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只要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试点经验总结,适时地制定转移的法律和法规,具备了强制性变迁因素,就能成功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瑞仙.制度变迁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改革[J].开发研究,2008.2.
[2]王汝堂.莱芜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N].新华网山东频道,2007.10.9.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经济功能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历了一个不断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大多数农村只对鳏、寡、孤、独的老人实行“五保”政策,即保吃、保住、保穿、保医和保葬制度。这一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构成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的主体。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的提高,随之,农村养老问题也变得突出。原来的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在城镇化、计划生育、老龄化的冲击下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由于家庭养老功能下降、土地保障难以承担养老功能,加之我国城镇养老保险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善,城乡在养老方面的差距和不公平的存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渐提上日程。
经过不同阶段的改革和摸索,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改之前农民“自己缴费——自我储蓄”模式,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结构,在支出结构上一改原来的“建立农民账户”,采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结合的支出结构,60岁后农民可以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在新农保“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二、社会保障的经济学角度洞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和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上,还体现在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就社会保障体制而言,无论是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我国农村和城市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实行着不同的体制。而这些体制带来的社会矛盾、城乡不公平等越开越严重,所以,在农村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从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角度分析,亦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缩小城乡差距。基尼系数作为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对于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2012年12月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京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而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最大的便是城乡差距。然而,在实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后,农民只需交少部分的钱便可享受国家财政的普惠式养老金,农民的养老问题不仅仅是自己掏腰包,还能享受国家的基础养老金补贴,农民根据自己的收入定期交养老金,而且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领取基础养老金,这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二)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社会保障金来源于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并通过税收或征费或“转移性支付”给予保证,用来分配给需要者和受保障者,因此,通过社会保障资金的征集与社会保障待遇的给付,在不同的受保障对象之间横向调节着收入分配,还在代际之间调节着纵向收入分配。通过调节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横向的城乡平衡和纵向的代际之间的平衡。
(三)有效调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从国际范围来看,社会保障制度越健全,意味着国家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力度越强,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和谐。过去,在国家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牺牲了农民很多的利益,加剧了城乡矛盾和社会的不公平,而通过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民享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农民的一种补偿,况且这也是农民基本的权利,这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对公平和效率的合理调节更能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会持续、协调发展。
(四)可以直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方面它的资金的筹集、储存和分配直接调节着农民的储蓄与投资,农民在没有养老的后顾之忧后会增强消费倾向,这就刺激了消费,直接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储蓄资金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利用这笔庞大的农村养老金参与投融资,使基金保值、增值,还可以投向国家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获得长远的收益和回报。
综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充分利用社会保障在经济领域的有利影响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如果制定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相反,一个不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反而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累赘,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扩大社会矛盾。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没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经济领域的有益影响。这就需要决策者充分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转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支持;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经济发展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正发生着质的转变,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一场新的农村经济革命正在悄然进行。
(一)农村经济的构成正由比较单一的传统的种养业为主向生产、加工、流通、商业、服务、科技等多元化转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地区农民和农民专业户等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了,产业链条逐步延长,加工、买卖、流通、服务、科技等产业迅速发展,在农村经济构成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繁荣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农村经济规模正逐步由小向大扩张,由单一家庭为单位转为集约化连片经营。
为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发展的需要,农村产品要立足市场必须占有市场的一定比例,尤其是种植产品、养殖产品如果量少根本就和加工企业签订不了合同,量少了企业也趁不住来农村收购,最终形不成“气候”。如对某县调查,该县于2008年号召养殖奶牛,由于参与人较少,奶牛数量较少,产出牛奶后因数量较少不能运往河南等地,再加上当地没有奶站,牛奶全部坏掉,奶牛养殖业最终亏损被迫解散。并且农村加工企业或龙头企业一般都是基于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建立的,同样对原料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基于此,农村经济规模化种养殖已成为一种必要的趋势和需要,农村“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集约化连片经营模式已显出明显的成效。这种集约化连片经营模式既能形成规模占领市场,又能节约生产成本方便管理,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主流。
(三)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走向纵深,农村经济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近几年,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的重视以及连续多个中央1号文件的推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步伐逐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已呈现多样化趋势,种植业由以前的大粮种植,逐步出现了小杂粮、蔬菜、中药材、水果等种植;养殖业也由以前的养殖猪、牛、羊等,逐步出现了养鸡、鸭、鹅、大雁、兔、鱼、鳖等品种养殖;并且出现了农村服务业,如便民店、网络、电讯、水电煤气等;农民也由单纯的老百姓多出了农民工的身份,农村经济逐渐繁荣。
(四)农村经济组织逐渐丰富,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体异彩纷呈。
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渐“升温”,农村经济形势的逐渐“红火”,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逐渐“宽松”,农村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农村民营企业数量逐渐增加,农村个体工商户及个体私营企业遍地开花,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农民专业合作法》的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组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依托当地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以为农业、养殖业、农副产品、药材等提供科技技术、加工、销售、流通等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长足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成为连接农村“小生产”和城市“大市场”的组织纽带。
(五)新农村建设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生动力。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以来,特别是党和国家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以来,农村经济开始了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民实现了多年的“快增收”,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踏上了“快车道”。特别是农村大学生村官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青年创业、退役军人创业等各种形式的创业进一步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农村金融近几年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逐步优化。
(一)农村金融机构成员队伍不断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区”正逐渐缩小。
近几年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及农村金融准入门槛的降低,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逐步改变了以前从农村撤机构“瘦身”的做法,转而在农村设点延伸服务触角,在很多农村地区恢复了分支机构。二是大型股份制银行也开始在农村设点,抢夺农村金融市场。三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继续巩固农村金融市场地位,不断增设网点做好服务。四是邮政储蓄机构通过改革转型,成为邮政储蓄银行,且大部分农村地区邮政储蓄银行升格为一级支行。五是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银行或准银行金融机构也纷纷在农村成立,成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
(二)农村金融信贷支农力度增大,“三农”信贷资金需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
随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试行)》及政府财政对金融机构发放“三农”贷款资金补贴等政策的实施推行,农村金融机构发放“三农”贷款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惠农卡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商惠通贷款等信贷产品得到充分运用,“三农”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逐渐增大,农民传统的种养业信贷需求和较小金额的流动资金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并且农村金融机构还联合政府妇联、社保、共青团、财政等有关部门推出了“绿色种植”、“妇女创业”、“村官创业”、“下岗再就业”、“青年创业”等金融信贷产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多元化信贷需求。
(三)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一些新型科技含量较高的服务产品逐步走入了农村走进了农村居民家庭。
一是银行卡在农村得到了普及,银行卡以其携带方便存取快捷等优势得到了农村居民的“青睐”,尤其是ATM机、POS机具的大量布放,再加上农民工特色卡、惠农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及“支付结算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农村居民可以足不出村享受到优质金融服务。二是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应用,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以网络为依托的现代服务手段,在农村也渐露端倪。三是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合作金融机构适应农村居民需要推出了封闭式便民服务点、开放式便民服务点及巡回服务模式、“流动车服务”模式等,实行了上门跟踪服务,真正将服务送到农村送到田间地头。四是农村金融机构还针对农村经济组织推出了银行结算账户、银行汇票、支票、票据承兑贴现等服务,进一步满足农村经济组织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的新要求
(一)信贷资金需求仍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的一个主要需求。
虽然我国目前出现了一定的“金融脱媒”现象,但在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仍是农村居民及农村经济组织筹措资金的主渠道。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信贷资金需求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信贷资金需求额度逐渐变大。农村经济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就需要较多的资金,需要较大的信贷资金支持,种植业所需资金一般在20万元――50万元左右,养殖业所需资金一般在30――60万元左右,商业所需资金一般在50万元左右,加工业所需资金更大至少在100万元左右,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龙头企业,随着农业产业化链条的不断延伸,其经营领域的拓展和规模的扩大,对第二轮、第三轮中长期信贷资金需求更强,信贷需求金额更大。二是信贷资金需求期限逐渐变长。在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户所需求的信贷资金属于生产性资金,比如,种植经济林果、建造蔬菜大棚、鱼池、饲养奶牛等,这些资金从投入到全部收回一般在3年――5年,有的时间更长。对于农业产业链上的生产加工型等企业来说,其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大,经营周期更长,需要投入的资金必然要求期限更长。三是信贷需求主体逐渐变宽。随着农村经济构成的复杂化及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农村信贷资金需求主体也逐渐增多,农民、养殖专业户、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链条上的加工运输企业、物流企业、服务企业及农村龙头企业等都成为农村金融的信贷需求主体。四是消费信贷需求逐渐增强。随着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居民住房按揭贷款、购车消费贷款、大宗物品消费贷款等消费信贷需求增强,消费信贷发展潜力较大。五是信贷服务体系需求逐渐变旺。由于农村信贷主体能够提供的符合农村金融要求标准的担保抵(质)押物较少,他们要获得较大的信贷资金,就需要有担保公司、信用评级公司、权证登记公司等与信贷需求配套的信贷服务体系,这样农村信贷服务体系需求也就逐渐增强。
(二)资金结算需求仍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的一个基本需求。
虽然目前农村资金结算主要有大额支付系统、农信银支付系统及各金融机构内部往来系统,但仍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结算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结算方式需求逐渐变多。现金、存折、银行卡等资金结算方式仅能满足农村居民简单的结算需求,但随着农村经济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越来越多,他们对结算方式要求越来越多,票据(包括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ATM机、POS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结算方式成为他们结算的主渠道。二是银行卡功能需求逐渐变宽。由于农村银行卡的普及,农村经济发展对银行卡的功能需求越来越高,除银行卡具有的现金存取、转账功能外,他们还要求针对农村居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工商户、企业等发放具有融资功能的贷记卡,要求将政府有关惠农补贴资金也直接由银行卡结算,要求开发更适合“三农”需要的如农民工卡等特色服务功能等,这样对农村结算需求又是一个新的高标准的需求。
(三)资产保值增值需求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的一个新的需求。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手头有了一定的闲置资金,资产保值增值需求逐渐强烈,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产业风险比较大,亏损或返贫的可能性较大,农业保险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分红保险等更能实现保值增值,因此农村居民对农业保险有了一定的需求,农村经济发展也迫切需要合适科学的农业保险提供保障。二是对金融理财的需求。农村居民投资渠道较少,也比较相信金融机构,金融理财又能为他们带来远比存款利息要高许多的收入,因此他们希望通过金融理财帮他们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对购买基金、股票、期货的需求。近几年随着股票、基金、期货等金融知识的普及,农村居民也有了要购买股票、基金、期货交易的需求。四是对购买国债的需求。国债以其由国家作为债务人比较保险稳定的优势深受农村居民的喜欢,这种比较稳妥的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成为农村居民投资的首选。
(四)发行债券融资需求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的一个新的需求。
由于银行信贷资金一般期限比较短,再加上受信贷政策及信贷条件的制约,农村经济组织在从银行申请贷款受限的情况下,逐渐有了发行企业债券直接从居民手中融资的需求,一些龙头企业甚至有了上市融资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