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FCD;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

1FCD施工概况

该工程基础筏板长约19.5m、宽约13m、板厚1.4m。钢筋绑扎耗时22天通过综合隐蔽验收,FCD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耗时近18小时,混凝土浇筑量约444m3。保温养护从混凝土初凝后开始铺设保温膜和棉被,并搭设保温棚。整个施工过程进展顺利,混凝土供料及时,浇筑连贯,各项工作开展有序,施工安全、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2方案的选择与制定

基础筏板空间变换较多,斜坡高差4m,斜面底部宽1.4m,顶部斜面宽近3m,该部位的施工是控制的难点。为了保障FCD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针对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先后组织了两次方案评审,重点解决了FCD工序安排(原方案考虑一次浇筑地下二层与地下一层混凝土底板。但模板支设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是难点。将方案再次进行优化。将负二层与负一层分开浇筑)、保温保湿养护方式(从铺设麻袋保温到改为两次塑料膜、一层棉被,且增加防雨棚,在保温和防雨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模板支撑(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专家评审意见,坚持要求施工方在砖胎膜背后加设支撑模板,保障支撑体系的稳定、可靠)、混凝土浇筑设备汽车泵的平面站位(现场进行路面硬化、修整浇筑设备站位平台两个)等。整个方案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模板支设稳定性问题,止水钢板的留设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保温措施、混凝土浇筑设备的站位问题等成为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其过程经历了反复的讨论、修改、验证,问题的解决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反映了施工准备及技术力量的薄弱,管理及重视力度的不足。需进一步强化管理力度及问题落实的执行力度。对此,做好方案的选择与制定需要重视以下工作的开展。①技术管理与施工管理的接口与配合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注重深化施工组织的管理及工序的安排,合理、有序地推进现场工作的开展。②加强图纸的消化吸收,才能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策划和工序的组织,避免对图纸缺乏足够认识,对施工质量、进度造成影响。③时间、效率、质量。方案编制的质量与投入的时间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人员工作的安排,需要保障基本时间,做好方案的细化和深化工作。对于复杂、难度较大的施工方案,尽早开展方案评审工作,通过方案的完善来进一步保证方案编制的质量。④方案编制及报审时间偏长,需要工程各方在方案形成过程中加强沟通与讨论。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后,要及时对方案进行升版。⑤方案的严肃性,对已制定的方案要严格执行。真正做到方案指导施工,施工作业不背离方案,方案和现场施工有机地结合起来。

3施工准备及先决条件的落实

该工程现场施工作业的开展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政府监管机构的批复、施工图纸、施工场地条件、天气等因素制约较明显。为解决这些不利影响因素,重在夯实施工准备工作,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保障顺利完成玻璃固化工程FCD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

3.1施工组织与方案策划

现场工作的开展有明确的施工组织要求,重点开展工艺区地下结构的施工,为保证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合理性,重在方案的策划与编制。完成并编制了施工组织总设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筏板基础施工方案、质量计划、施工平面布置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计划等,对重要方案组织专项评审或专家评审,组织施工方对方案进行完善。夯实技术施工方案,有力指导现场施工作业的开展。

3.2编制FCD

专项施工计划编制FCD专项施工进度计划,各项工作的开展以FCD专项进度计划为标尺。及时对现场材料准备、技术准备、机械设备的准备、人员的准备情况进行核查、纠偏和落实,有条不紊地推进现场工作的开展。

3.3施工场地平面管理

现场施工场地狭小局促,施工作业空间受限,材料堆放及加工场地集中,道路通行坡度大,运输通行受限,场区硬化了两条通道,解决运输问题,为解决混凝土浇筑问题,在道路底部及中部,利用现有的地形,通过开凿休整,浇筑两个平台来停放混凝土泵车,使在狭小的坡道上具备浇筑混凝土的功能。浇筑前对泵车进行实际操练预演,做到有备无患。

3.4混凝土的供应及保障

组织参建各方到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混凝土厂商的生产能力、规章管理制度、工艺流程、原材料的备料情况、运输保障等,并同混凝土供应商进行沟通,就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控制要求、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等提出要求。通过评估,认为商混站能满足现场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4组织实施及过程控制

4.1组织管理

施工单位专门成立了FCD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及现场值班表。总包、监理、业主都制定了FCD管理人员值班表,形成了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了工程建设各方的职能,使各部门、各人员能有效的合作,便于问题的解决及施工作业的开展。

4.2项目管理协调

管理协调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月度高层会及周例会,协调解决施工问题,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推进现场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月度高层会,非常有利于对现场工作的促进。

4.3过程控制

总包单位组织召开了FCD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题协调会,各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参加,协调解决项目施工准备的相应问题,对人、机、料、法、环进行综合的统筹,合理布置、有序推进。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落实和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实行了全过程的控制管理,在商混站、总包、监理、施工单位对开罐混凝土进行见证,并安排专职人员对商混站进行旁站。加强了商混站混凝土制作的管理。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基本都控制在200mm以内。入模板温度的测量出现测量数据不准的情况,需要对购置的测温设备进行标定,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混凝土浇筑的方向基本上在宽度方向全部展开,在长度方向上逐步推进,浇筑到控制标高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不仅是浇筑部位的混凝土振捣,还要注意流到其它部位的混凝土振捣。浇筑过程监管过程中,也在不断督促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不仅要安排足够的人力,还应考虑一个振捣工工作范围,当混凝土工作面展开后,从实际操作来看,人员作业幅度应控制在1.5~2m的作业宽度内。混凝土收面。夏季,温度较高,混凝土硬化较快。本次最先浇筑的混凝土存在收面时间迟后现象,不利于混凝土表面抗裂,需要在人员的配置上给予调配。保温棚的搭设,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保温、防雨的作用。避免了6月28日的大雨对刚浇筑的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由于人员疲劳,防护棚的搭设没有连贯进行。需要考虑劳务人员的安排与调整,搭设工作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完成。

5总结

本次FCD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后续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很好的施工经验。其中FCD施工专项协调会、制定FCD施工专项组织机构、参建各方制定专项的管理人员值班表、应急保障措施、运输通行、保温养护措施、过程控制方法等都是很好的管理手段,应得到加强和应用。通过本次FCD施工,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劳务单位的技术交底及人员素质、施工组织的细化及作业开展的有序性,交接班的管理、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测温设备的标定、混凝土浇筑振捣控制、参建方的沟通协调等,需要在管理和过程控制上进行细化和加强。以正确和严谨的态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吸收经验教训,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本社.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M].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施工管理;模架支撑;坍塌

中图分类号:TU-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53-01

一、工程概述及事后分析

模架支撑体系坍塌工程为某县汽车站工程,坍塌部分位于候车顶棚,该部分为框架结构,纵向4跨,7m柱距,共28m,横向跨度为14m,面积约为392m,柱顶标高为9.44m-10.4m,中柱截面尺寸为500×500,边柱截面尺寸为700×600,角柱截面尺寸为500×700,纵向框架梁边梁截面尺寸为400×1000,中间纵向框架梁截面尺寸为350×950,横向边梁截面尺寸为400×1000,中间横向梁截面尺寸为300×950,屋面板厚100mm,事故发生时混凝土顶板浇筑由高标高向低标高已完成此部分的3/4,屋面瞬间坍塌,造成事故,幸好人员只是受到轻伤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但此次事故值得我们深思,为我们今后在施工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敲响了警钟。

经过事后分析,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脚手架立杆地基存在问题

脚手架的地基与基础不坚实,脚手架底部的地基与基础是模架支撑体系的主要受力部位,直接关系到整个体系的安全和稳定,而以上实力在搭设脚手架前没有验算地基承载力,房心回填土为夯实,垫板不规范,是导致本次事故的一个因素。

(二)脚手架体系搭设存在问题

脚手架是整个模架体系的骨骼,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而此次实例中,无模板支架安全性能计算书,无布置图,立杆纵距、横距、步距随意性大,不符合规范,平杆、斜杆等水平支撑不规范,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性极差。

(三)施工单位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更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审批和论证,施工组织设计针对性差,施工方随意性大,缺乏规范的施工工艺要求及严格的施工管理。对监理单位提出的事故隐患未能重视和有效及时整改。

(四)监理单位未能制止施工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无专项施工方案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发现问题只是进行了提醒没有及时制止,没有进行有效监理。

二、预防模架坍塌事故的措施

通过对模架坍塌事故的分析,得知预防模架坍塌事故应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的系统工作,预防措施应从施工前技术和材料准备,施工期间严格规范施工和各方面严格监理等方面进行实施。

(一)施工前根据现场实际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专项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应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字认可后方可作为合格的施工方案加以实施。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又重新编制了施工方案,方案包括对模板方案进行了选择,对模板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计算,做出了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并详细制定了模板安装技术措施,模板拆除技术措施、模板技术交底等。

(二)施工前材料准备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量积极配置施工材料,采用钢管脚手架的工程应仔细检查钢管有无裂缝,壁厚是否达到要求,表面是否光滑并进行防锈处理,确保每个扣件的质量满足要求,扣件不能有裂纹、变形。垫板或其他底部受力构件厚度材质应符合要求,合格材料进场后应按要求分类,按规定堆放,场地不应有积水。

三、施工期间应严格规范施工

(一)脚手架基础处理

在搭设脚手架前验算地基承载力没问题后,应在所有搭设脚手架的地方对地基进行夯实,脚手架的钢立柱不能直接立于土地面上,应加设底座和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遇到坑槽时,立杆应下到槽底或在槽上加设底梁(一般可用枕木或型钢梁),脚手架地基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水积水浸泡地基。

(二)脚手架搭设

双排结构胶售价和装修脚手架的立杆纵距和平杆步距应≤2.0m;作业层距地面高度≥2.0m的脚手架,作业层铺板的宽度不应小于;外脚手架为750mm,里脚手架为500mm,铺板边缘与墙面的间隙应≥300mm,与挡脚板的间隙应牛100mm,当边侧脚手板不贴靠立杆时,应予可靠固定。

(三)连墙点设置规定

当架高≥6m时,必须设置均匀分布的连墙点,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门式钢管脚手架,当架高≤20m时,不小于50m,一个连墙点,且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6m,当架高>20m时,不小于30m一个点,切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4m,脚手架上部未设置连墙点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当设计位置及其附近不能装设连墙件时,应采取其他可行的刚性拉结措施予以弥补。

(四)整体性拉结杆件设置规定

脚手架应根据确保整体稳定和抵抗侧力作业的要求,按以下规定设置剪刀撑或其他有互相作用的整体行拉结杆件。周边胶圈设置脚手架当高为6m-25m时,应于外侧面的两端和期间按≤15m的中心距并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当架高>25m时,应于外侧面面满设剪刀撑。周边胶圈设置的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当架高为9m-25m时,应按不小于其外侧面框格总数的1/5设置斜杆,当架高>25m时,按不小于外侧面框格总数的1/3设置斜杆。门式钢管脚手架的两侧面均匀应满设交叉支撑。在脚手架立杆底端之上100-300mm处一律变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四、施工和监理人员应增强管理意识

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控制要点;监理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提要

本工程二标段包括13座加工库及1座动力中心,全部桩基共有预应力管桩6 198根,均采用PHC-A500(100)形式,沉桩方式为锤击法,采用贯入度和标高双控。房心桩长为28 m,承台桩长为26 m,均分为两节沉桩,设计单桩极限承载力不小于1 300 kN。

二、预控

2.1协助业主做好图纸审查和设计交底

在拿到图纸后,监理组立即安排监理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填写读图记录,记录发现的问题,认真准备并参加图纸会审会议和设计交底会议,详细记录设计单位对于施工、监理等单位提出问题的解答。本工程中设计要求先进行试桩施工,待试桩检测承载力满足设计的1 300 kN后方可进行工程桩施工。考虑到本工程工期紧,经参建单位协商,设计和检测单位同意,用高应变检测替换静载试验。

2.2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专项施工方案

开工前要求施工单位上报桩基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业主、设计、施工等单位召开桩基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审查会。重点审查方案中的人力、设备能否满足工程的需要、施工工艺是否可行、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完善等方面。本工程中施工单位的桩基施工方案在工艺上可行,但在安全保证措施方面没有针对性,不满足施工要求。在施工单位补充完善该方面内容后,同意施工单位使用该专项方案指导施工,同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3编写监理实施细则

监理实施细则是监理工作的指导性资料,它反映了监理单位对项目控制的理解能力、程序控制和技术水平。监理工程师根据本工程的监理规划,设计图纸,相关规范、规程,经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等文件及时并有针对性的编写监理实施细则。内容包括监理依据、监理工作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控制要点、监理工作控制方法和监理记录等方面。监理实施细则明确了监理人员的职责,是指导监理人员现场监理的法宝。监理细则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及时发给施工单位一份。专业监理工程师以此向监理员进行交底。

2.4监理交底

图1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交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监理内部交底,二是对施工单位进行交底。监理内部交底主要就是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监理细则对监理员进行交底,目的是让监理员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具体监理区域,掌握工作方法,更好的发挥现场监理的作用。对施工单位交底的目的是让施工单位明确监理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以便配合监理工作。内容包括监理人员组成、监理员职能区域划分、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制度及桩基施工的停止点和见证点。随后负责各区域的监理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见面,一一对应。图1为监理工作流程图。

2.5施工准备审查

施工准备审查包括:在桩基施工开始前审查桩基分包单位的企业和人员资质是否满足要求,施工单位的进场桩机是否在质量监督局备案,桩机是否进行了安全接地,水准点是否已经引致现场,接桩焊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方面。同时陪同业主对施工单位拟选定的管桩生产厂家进行考察,择优选择质量、信誉都较好的企业作为供货单位。本工程中在没有对“三和”管桩厂家进行考察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擅自组织“三和”管桩进场,最后“三和”管桩被勒令全部清除出场。

三、事中控制

预控是事中控制的前提,而事中控制是预控的实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众所周知事中控制是监理控制过程中的主体,它几乎占据整个施工期,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因此做好事中控制至关重要。

①监理组使用GPS测量设备对施工单位引至现场的高程控制点和各仓库角点坐标成果进行复测,结果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②对进场的管桩进行验收,检查其成品直径、长度、垂直度等参数是否满足要求,审查附带的质量证明文件、同条件养护试块试验报告是否合格,全部合格后方在物资进场验收记录中签字确认。对于管桩的现场堆放问题,考虑到现场的地质情况,要求施工单位码放不得超过三层。③在巡视中检查施工现场施工单位质量员、工长、安全员等人员是否到位。每半月复测一次施工单位引测到沉桩现场的水准点,检查送桩器上面的刻度线是否满足要求。对施工单位桩位放线工作进行验收,检查桩位标识是否满足要求。④对于桩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如管桩就位、接桩、停锤等安排监理人员进行现场见证,抽检比例不小于10%。⑤对于贯入度达到停锤标准而标高没有到达设计标高的情况,设计明确要求采取截桩处理。本工程中每库都存在截桩,监理人员在现场巡视中检查施工单位是否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截桩,不得采用铁锤将桩头凿碎,检查结果都符合要求,截桩表面整齐、水平、无裂纹。⑥参加每天下午4点业主组织各参建单位参加的现场碰头会,组织每周四召开的监理例会。这样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当天就暴露在会上,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⑦对于施工单位违反监理报验程序施工或者施工过程中影响到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及时作出口位整改。整个桩基施工过程中监理组共发出4份监理通知单,1份工程暂停令,得到了业主的支持,确保质量、安全等各方面处于可控状态。

四、事后控制

预控和事中控制顺利完成,接下来就到了事后控制,事后控制反映了监理工作的成果,因此同样非常重要。在本工程中,事后控制阶段监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开槽后复测桩位偏差和桩顶标高偏差、进行桩基分项和分部工程验收及收集整理资料等工作。由于本工程设计桩顶标高远低于桩基施工作业面,因此桩位偏差和桩基标高复测需在基槽开挖、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监理工程师根据施工单位上报的测量数据按照10%的比例进行平行抽检,对于标高偏差或者桩位偏差较大的桩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出具的工程图纸补充通知单进行处理。桩基施工检验全部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对桩基分项工程进行评定,之后联合设计、勘察、业主、施工单位等对地基分部工程进行验收评定,及时整理资料归档。

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完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及特征

1.1 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所谓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整个混凝土的最小几何尺寸等于或大于1000mm,或整个体积在1000m3以上,且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因水化热引起的内表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根据较为权威的美国混凝土学会(ACI)的定义:“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对此也进行了规定:“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由此可见,大体积混凝土并不是仅仅由截面尺寸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是否会产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收缩应力来定性,最终得出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具体参数。

1.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水泥水化后释放出大量热,由于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散热速率不同,易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一般来说,当温差超过25℃时,其内部产生的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压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这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容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当混凝土的水化热发展到最高点,由于散热逐渐产生降温产生收缩,且由于水分的散失,使收缩加剧,分别会产生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状况控制的关键在于确保上述应力的维护与演进,以及防止由于应力及温差所带来的裂纹产生现象。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的意义

2.1 施工质量控制权的发挥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而言,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因素众多,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难以保证,而监理充分发挥质量控制权,有效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工序,对于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工作,能够全过程的对施工质量进行掌控,并且对于施工企业进行一定的约束,推动其能够拿出一个极为有效的施工方案,从而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可控的情况下进行开展。当然,这种作用的发挥也需要监理部门能够对工程特征进行清晰的理解,并且在具体工作当中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核。

2.2 施工总体质量的提升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工作可以对施工质量的目标进行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整个施工活动的聚焦点,任何一道未达标的工序都会对大体积混凝土最后的整体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成为不合格工程而遭到遗弃。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积极工作影响下,施工企业对于施工过程通常能够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自觉的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组织施工,可以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总体质量。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监理人员有必要针对施工步骤的安排,对于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必要的核查,并且应尽量做到在施工现场开展相关工作,从而保障问题的及时认定及解决。总体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工作对于工程质量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力。

2.3 保证施工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工作能够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在较为安全可靠的情境下开展。施工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多获得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安全性的保障方面,监理安全控制工作能够为其带来较为充足的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工作的约束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事项,以及整个施工环境都需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性检查。一般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间都比较长,常常需要在夜间进行连续浇筑施工,在监理安全控制工作下,通过对现场夜间的照明设施的检查、模板支撑体系强度、刚度、稳定性的验算,切实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整个施工过程在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开展。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的要点

3.1 配合比的选定

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在满足国家混凝土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或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另外,可考虑加入粉煤灰,已达到减少水泥用量和减少水化热的目的,或者考虑加入一些外加剂,如:缓凝高效减水剂、微膨胀剂等。必要时还应进行如水化热、收缩、泌水量、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实验。

3.2 原材料的控制

1)水泥:考虑到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所以大体积砼优先选用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或者火山灰水泥等,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水泥必须经过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4)粉煤灰:目前大部分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可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掺加I级粉煤灰来推迟和减少发热量,延缓水泥水化热释放时间,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便于施工浇筑,延长凝结时间,大大减少产生温度裂缝的概率。

5)缓凝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高效减水剂;能保持混凝土工作性质不变,并显著减少拌和用水量,降低水灰比,改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量,减缓水化速度,推迟初凝时间,减缓浇筑速度和强度,以利散热。 初凝时间延期,混凝土的放热高峰时间被推迟混凝土的升温期被延长,减少了混凝土表面温度梯度,而该时段砼强度已相应增大,有利于抗裂,从而减少了表面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3.3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核确定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技术方案的确定也同样需要监理进行严格的审查,召开由业主、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参与的技术专题会议,在进行讨论后将最终的技术方案交由总监理工程师核查,从而最终确定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监理人员应重点审查方案中以下内容: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及配合比的选用;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升温控制措施及抗裂缝措施,包括浇筑顺序、分层厚度控制、埋设循环水管降温措施等;3)测温孔的留设及布置是否科学合理,测温方案是否可行;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的计算;5)混凝土浇筑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作业人员的保证,如需要夜间连续浇筑施工应安排至少两组施工作业人员轮班进行施工,避免因疲劳作业影响最终施工质量;6)混凝土的保温及养护措施及方案;7)有无应急保障措施,是否考虑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或机械设备突然损坏等问题的出现,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8)安全方面的保证措施。

3.4 测温和养护

大体积砼在前三天温度波动大(如图所示),该温度变化曲线具有代表性,但不同混凝土和不同结构,最高能达到的温度、升降温速率等取决于所使用的水泥品种、水泥用量、模板的保温性能、环境温度、风速等众多因素。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最重要的是控制最高温度不要高于70℃,同时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不要超过每米20℃,否则混凝土很可能出现温度应力裂缝。因此,监理人员应在现场根据温度曲线的变化来确定测温的频率,并做好温度记录,对测温数据进行分析,来调节埋设循环水管降温的水泵控制循环水流速度的快慢,浇水养护的强度等等;应注意的是用于降温的循环水温度不得与混凝土内部温度相差25℃以上,避免引起混凝土内局部温差过大,而对混凝土造成不利影响;

图1: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变化曲线 图2: 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差值曲线

4、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的策略

4.1 事前控制

在事前控制中,应该对于施工图纸进行清晰的了解,并根据施工要求对于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等方面进行学习。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经过较为严格的核查,并基于施工自身情境来构建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并召开大体积混凝土监理质量控制专题会议,对于各种监理活动进行详细策划。

4.2事中控制

事中监理控制应该对如下方面加以重视: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施工现场旁站方案的编制、原材料及配合比的确定、现场塌落度实验、入模温度抽查、浇筑顺序的控制、厚度的控制、振捣的操作与时间、机械设备的检查等。另外,还应重点检查施工单位应急预案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的准备情况。

4.3 事后控制

事后监理控制应该对于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度变化情况加以持续的关注及重视,并加强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控制温差的变化导致裂纹的产生,提升质量。另外,最后要注意对循环水管进行封堵,可以采用干燥的砂子进行封堵密实。

参考文献:

[1]方建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监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5期.

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型钢桁架 转换大梁 高支模 钢筋 混凝土 施工监理方法

一、工程概况

1、某工程五、六层局部型钢桁架混凝土转换大梁结构,梁截面尺寸宽×高=1200mm×5000mm,梁顶标高23.400m,梁底标高18.400m,两榀转换大梁,短跨部分分别为9.7m和8.8m;长跨部分分别为26.5m和20m。

2、转换大梁自重非常大,需要先做好转换大梁的高大模板支撑,保证其支撑架体能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

二、转换大梁施工监理思路

1、审查施工单位的转换大梁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并由施工方组织专家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技术评审,参与专家评审过程,督促施工方按评审意见完善方案,监理严格按照完善的方案对该支撑系统进行检查验收。

2、严格控制大梁的原材料质量,对钢筋原材、机械连接接头;钢板质量、钢桁架构件的加工厂制作质量、焊接工艺评定、现场焊接拼装质量进行严密监控,由监理对材料和试件进行抽样送检。同时由业主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焊缝质量,保证钢桁架以及大梁钢筋的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3、严格审查转换大梁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方案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按方案和图纸对实体进行检查验收。结合设计院书面意见,该转换大梁分两次进行混凝土浇筑,每次混凝土浇筑高度2500m。转换大梁钢桁架和钢筋一次性安装完成,监理组织各方对钢桁架和钢筋进行详细检查,保证严格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安装施工;然后进行转换大梁模板安装,模板安装根据每次浇筑高度分两次施工。

三、转换大梁施工监理方法

1、钢桁架施工监控要点

1)严格控制钢桁架施工安装顺序:依照先下弦杆后上弦杆、先柱后梁、先主梁后次梁的顺序进行。安装过程严格控制构件的安装精度,充分考虑焊接变形的影响,保证各钢构件水平、竖向安装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2)检查模板支架四周拉结点。为防止安装过程中钢柱出现倾覆现象,在构件安装过程中,做好临时支撑。对于竖向构件,在四个方向均有拉结点;对于水平构件,除在底部有千斤顶作为支撑外,在两侧还需布置拉结点。

3)驻厂监督检查钢桁架制作加工过程。构件在加工厂内加工完毕后,由监理、甲方工程师和施工方共同进行出厂验收,同时还需由加工厂委托检测单位对焊缝检验合格后才允许钢构件出厂,现场焊接也需由业主委托第三方检测合格后才允许隐蔽验收。

4)转换大梁部分主筋与型钢混凝土框支柱需要通过钢筋接驳器进行连接,施工前先对加工制作好的钢筋接驳器试件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待强度检验合格后方允许施工方到场安装施工。施工过程检查接驳器与型钢柱翼缘板的焊接质量。

2、转换大梁模板支撑体系监控要点

转换大梁截面积非常大,其线荷载达到144千牛米。分两次浇注后对支撑体系的线荷载仍达到72千牛米。且架体高度达到19.4米,属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因此满堂架体搭设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1)支撑系统的钢管和扣件均经过监理取样送检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按方案要求,架体立柱需铺设钢板或者槽钢做底座,从而避免对楼板造成局部冲切破坏。地下室各层楼板需按照专家评审后的方案进行加固处理。搭设过程检查按方案实施情况,不符的责令整改。

2)监理巡查过程,抽查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抽查数量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100%检查拧紧力矩,不满足要求的责令立即拧紧,保证承载力的安全可靠。

3)两榀转换大梁,短跨部分分别为9.7m和8.8m;长跨部分分别为26.5m和20m。按规范要求需对两榀转换梁大进行起拱处理,起拱比例为1/600。在施工过程中监理采用全站仪对起拱高度进行复测控制。

4)按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以及搭设方案,对高大模板架体的剪刀撑布置情况进行巡视检查。满堂架四周应设由上至下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所有每步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5)由监理组织各方,包括施工单位、业主、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共同对该满堂脚手架进行联合验收,验收通过后才允许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业主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满堂架的变形情况,包括水平和竖向位移进行全程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各方进行处理,保证架体稳定安全可靠。

3、钢筋工程施工监控要点

转换大梁内部为钢桁架结构,外部为钢筋,钢筋密集;框支柱为型钢混凝土柱;钢结构与钢筋之间互相穿插连接。因此,除了采用常规手段进行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按图纸检查钢筋的规格、根数、绑扎焊接情况、锚固长度等,杜绝质量通病以外,监理在审查该施工专项方案时也向施工方提出2点优化意见,提高施工质量。

1)型钢框支柱拉筋原设计与型钢焊接,考虑到现场施工过程中,焊接工程量大,且不易操作,施工质量不易保证,为此,提出对型钢框支柱拉筋构造进行了以下优化处理,经与设计协商,得到设计的认可并予以实施。

2)对型钢框支柱内箍筋进行优化,原设计内箍筋为封闭型箍筋,但在施工时,受柱内型钢骨架影响,封闭型内箍现场无法绑扎,故提出对内箍进行优化,原每个封闭型内箍改由两个“U”型箍筋组合而成。经与设计协商,得到设计认可并予以实施。

4、混凝土工程施工监控要点

1)外加剂的选用和质量控制

设计要求转换大梁混凝土添加膨胀抗裂剂,控制收缩裂缝的产生。本工程采用的是ZY膨胀抗裂剂,由监理到混凝土厂直接取样送检合格后才能使用在本工程。膨胀抗裂剂施工前需由外加剂厂家做试配,配合比满足要求后才能正式使用。由于该转换梁混凝土强度等级由设计院修改为C50,故混凝土内除掺加ZY膨胀抗裂剂外,还须掺加杜拉纤维,杜拉纤维掺量按1Kg/m3进行计算。

2)转换大梁混凝土分二次浇筑

转换大梁分两次浇筑,每次浇筑高度2500mm。第一次浇筑完成后,通过对同条件养护试块进行试压,待抗压强度达到85%后,才允许施工方进行第二次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第二次梁封模前,监理检查并要求施工方使用钢丝刷将被混凝土污染的钢筋清理干净,同时将前后两次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剔除软弱层,露出密实混凝土,最后要求使用施工方使用空压机将梁内残留杂物及松散的石子清理干净。

3)混凝土浇筑采用二次振捣密实

该转换大梁属于大体积混凝土,为了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监理提出要求施工方在采用常规边浇筑边振捣的基础上,同时还应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即: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再对其进行一次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孔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内部微裂缝和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4)混凝土养护

检查施工方混凝土养护情况,按方案要求派专人负责浇水养护。在梁上表面和两侧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麻袋,浇水湿润养护不少于14个昼夜。

5)混凝土测温

由于转换大梁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按方案要求在混凝土浇注之前埋设钢管以用于混凝土的测温,监理实时检查施工方测温过程,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温差控制在混凝土内外相差不超过25℃,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超过20℃,从而避免出现温度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