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肝病预防与治疗

肝病预防与治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肝病预防与治疗

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健脾活血软肝汤;多烯磷脂酰胆碱;优质综合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2-118-0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不良饮食习惯的逐渐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分为原发性(超重和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和继发性(营养异常、药物、毒物、结核病、恶性肿瘤等)两大类,可以发生在任何的年龄段中,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疾病谱是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单纯的肝脏脂肪变性以及最终演变的肝硬化甚至是肝细胞癌。NAFLD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并呈低龄化、大众化趋势,已经是目前主要的慢性肝病。NAFLD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肝病。近年来,治疗NAFLD药物包括调脂药物、护肝药物和胰岛素增敏剂等,但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较不理想,而可能引发肝脏毒性。本研究通过健脾活血软肝汤联合多稀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49例的同时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98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癌等,精神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重度脂肪肝伴有腹水、水肿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其中男61例,女37例,年龄30~65岁,平均(43.9±11.7)岁;病程为3.67~6.91年,平均(5.28±0.75)年;轻度脂肪肝29例占29.59%(29/98),中度脂肪肝51例占52.04%(51/98),重度脂肪肝18例占18.37%(18/98)。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29~64岁,平均(43.7±11.9)岁;病程为3.74~6.69年,平均(5.39±0.61)年;轻度脂肪肝15例,中度脂肪肝26例,重度脂肪肝9例。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28~66岁,平均(43.9±11.6)岁;病程为3.67~6.43年,平均(5.42±0.75)年;轻度脂肪肝14例,中度脂肪肝27例,重度脂肪肝9例。两组病人的性别(Gender)、年龄(Age,A)、病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450mg/次,2次/d;并口服健脾活血软肝汤,组方为茯苓、人参、甘草、丹参、太子参、溪黄草、桃仁各10g,白术15g,柴胡、枳壳、白芍各12g,鳖甲30g,首先每千克药物加水500mL的比例加水煎煮成200mL,早晚服用,两组均治疗3个月。

1.2.1对照组 给予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及患者适宜的运动治疗,包括严格禁酒,总热量摄人≤125.52 kJ/(kg・d),控制热量摄入,控制体重。

1.2.2观察组 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综合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进行宣传及健康讲座,提高患者对NAFLD的治疗意识,认识到基础治疗的重要性。讲解NAFLD的病因、发展的情况、综合治疗及护理方法及预后的展望,让患者掌握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FLD)的发病与饮食、运动、不良生活方式、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肥胖(obesity)、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高血脂(hyperlipidemia)、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的关系,认识到脂肪肝是导致肝硬化、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治疗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并自我管理过程,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指导家属理解和关心患者,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2)心理干预:心理能致病,心理能治病。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了解各个患者的无助的心理状态,及时缓解其心理压力及紧张、烦躁、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乐观开朗的病人能够获得更好的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NAFLD并不可怕,可防可治。在家属的鼓励下,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增加患者治疗的主动性。(3)饮食干预:让患者彻底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方式,科学合理的调整饮食结构,遵照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荤素的合理搭配、粗细粮均匀合理的搭配、根据自己的每天运动程度饥饱适度、必须坚持固定饮食习惯和更加科学规律饮食。如少吃甜食,每日主食控制在200~300g左右。多食即时新鲜蔬菜及水果,平常保持良好的心态,最好不吃煎、油炸不新鲜的食物。最好吃一些牛羊肉,不吃动物内脏、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而必须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每日不能高于30g。多食燕麦、银耳、山楂、海带、枸杞、小米、黄豆、玉米等五谷杂粮,山茶燕麦粥、枸杞赤豆汤等,做到每天早餐必须吃。每天早晚喝普洱茶5g开水冲泡,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5g之内。禁用极低热卡饮食,以免体重急剧下降加重肝脏损害。每天口服维生素E300mg,选择富含叶酸、胆碱、肌醇、尼克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不暴饮暴食,戒酒及禁止进食含酒精的饮料。(4)运动干预:由于超重和肥胖均是NAFLD的高危因素,体质量减轻一直被公认为NAFLD管理中最基础和关键的措施。根据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规范的个性化运动方案,遵循有氧运动四原则,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全面发展、持之以恒。运动方式选择步行、慢跑、游泳、快速步行(100~120步/min)、跳绳、踢毽子、自行车、爬山、太极拳、广播体操以及四肢运动等。30~60min/d,每周3-5次。指导患者坚持适宜的运动应持之以恒,强度为中度以上,活动时以自觉周身微微出汗,休息后无疲劳感为宜或疲劳感于10~20min内消失为宜;不要在早晨空腹时运动,因空腹运动容易诱发低血糖。时间为30 min以上,2h以内;在运动时要注意劳逸结合,根据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节,避免过于疲乏劳累。保证足够、良好的睡眠和休息,使体力得以恢复,患者在运动锻炼期间,必须注意运动与饮食&药物协调问题。肥胖者主要以减轻控制体重,每周降0.5~1.0kg为宜,下降到正常即可。指导患者可以根据每一个人运动后的疲劳程度及心率(heart rate)变化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并达到有效运动量,并教会其测心率、脉搏方法,切勿勉强实施。

1.3评价指标与疗效判断标准

(1)干预3个月后,检测干预前后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Iyceride,TG)情况。(2)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的消失,肝功能、血脂恢复正常;彩超或CT检查显示脂肪肝消失;显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肝功能、血脂趋于正常,彩超或CT检查显示几乎看不到脂肪肝;有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具有明显地改善,肝功能、血脂正常或好转,彩超或CT检查显示脂肪肝显著的减轻;无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没有减轻或加重,肝功能、血脂没有显著的变化或恶化,彩超或CT检查显示未见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17.0软件包计算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BMI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BMI(19.15±2.29)kg/m2显著的低于治疗前(24.97±1.82)kg/m2(t=2.835,P

2.2两组治疗前后TG、TC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TC、TG分别是(3.46±1.02)mmol/L、(1.28±0.54)mmol/L而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的(3.87±0.69)mmol/L、(1.69±0.63)mmol/L(分别t=1.815、t=1.697,P

2.3两组临床疗效的对比情况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92%而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75.51%(x2=4.3499,P

3.讨论

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酒精因素之外的慢性肝病,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和脂肪蓄积为基本的病理特征,与肥胖、高脂血症、嗜盐饮食、吸烟及同患者所处的环境、遗传和代谢应激有关的临床综合征。直接病因为肝脏内TG过度沉积,类型包括肝硬化、肝癌、脂肪性肝炎、单纯性脂肪肝等。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特别是高脂以及高糖食物的过量摄入,人民饮食日益丰富,但营养学知识相对匮乏,NAFLD的发病率慢慢升高并呈现低龄化趋势。营养过剩者尤其是偏食荤菜、甜食者,过食的高脂和高糖食物,使肝脏负担增加,干扰了脂肪代谢,若不加以控制任由其自然发展可演变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降低了生活质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目前NAFLD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无特效药物,缺乏有效治疗方法,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主要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机体脂质能量代谢情况和抗氧化的平衡等治疗为主。NAFLD和患者的生活方式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法,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去除病因和诱因,阻止其进一步发展。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减轻体质量,缩小腰围,减少腹部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特别是肝脏脂肪。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可常规用于脂肪性肝炎的治疗。普洱茶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抗氧、减肥、抗癌等功效。

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脂肪肝;肝硬化;辨证论治

脂肪肝的三种基本治法。目前一般认为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是脂肪肝形成的条件,各种外来因素(病毒、酒精、不合理膳食等)所致的肝损伤是脂肪肝形成的基础,疏肝理气、健脾消导、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是治疗脂肪肝的基本治法。常见证型有五种。从脾、肝、肾三脏着手,确立疏肝健脾益肾,祛湿化痰活血为论活本病大法。立法依据:1.脾主运化、脾主散精;2.脂肪肝病位在肝;3.肾主水、主气化,中医肾对机体能量代谢有调节作用。在明确脂肪肝诊断以后,运用中医学整体观方法,从调控脏俯气血入手,确定辨病论治基本治法,再根据病机演变情况,结合辨证……随症化裁,常能收到满意疗效。

1脂肪肝的致病因素

脂肪肝是常见的肝病之一。对于脂肪肝的认识,很多患者只知其一并不知其二。北京京华友好医院肝病科专家指出,脂肪肝的致病因素有化学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代谢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等。

1.1化学性致病因素:包括化学毒物(黄磷、砷、铅、苯、四氯化碳、氯仿等)、药物(甲氨蝶呤、四环素、胺碘酮、糖皮质激素等)、酒精等,嗜酒一直是欧美脂肪肝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2.营养因素饮食过多、体重超重造成的肥胖是近年来引起脂肪肝最常见的因素之一,蛋白质及热量缺乏是脂肪肝的另一重要原因。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1.1原发性营养不良:主要因食物蛋白质和能量供给或摄入不足,长期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所致,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

1.1.2继发性营养不良:多由其他疾病所诱发,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年长儿童和成年人中发生的营养不良以继发性为多,常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感染与炎症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即使热量足够也可引起脂肪肝。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主要见于儿童许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和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其中以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关系最为密切。

1.2辨证施治法

目前认为,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是脂肪肝形成的条件,各种外来因素(病毒、酒精、不合理膳食等)所致的肝损伤则是脂肪肝形成的基础。因此,疏肝理气,健脾消导,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是脂肪肝的基本治法。常见证型有以下五种。

1.2.1脾虚痰阻临床表现:倦怠乏力,脘腹痞闷,头身沉重,面部虚浮,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细或濡缓。治法方剂:健脾益气,化痰除湿。方用胃苓汤加减。

1.2.2肝郁气滞证临床表现:肝区胀满或胀痛,胸闷纳少,嗳气,心情不畅时诸症加重,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1.2.3湿热内蕴证临床表现:口腻而干,渴不欲饮,脘胀痞闷,大便干或溏黏而恶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方用温胆汤加减。

1.2.4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口干,消瘦,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法:滋养肝肾。方用一贯煎合二至丸加减。

1.2.5瘀血阻络证临床表现:肝区疼痛,甚或刺痛,肋下可及明显肿大的肝脏,并有触痛,舌质暗或暗紫,脉细弦。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消积。方用复元活血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

2辨病论治法

临床所见,多数脂肪肝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得根据脂肪肝的病理特征,理化检查情况及其中医基本病机进行辨病论治。

2.1基本治法血脂为饮食物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其吸收、输布及代谢依赖于脏腑的协同作用。从脾、肝、肾三脏着手,确立疏肝健脾益肾,祛湿化痰活血为论治本病大法。

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区管理,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疗效

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生性疾病。因此,患者的长期治疗必须由自己实施。这就要求患者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但从调查中发现,患者遵医率并不高,为了提高患者遵医率,寻求有效社区随访干预措施,对社区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参加社区糖尿病联谊会患者中选出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共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8~76岁;患病时间2~14年。文化程度初小-本科不等。均为2型糖尿病,全部已婚。

1.2方法 患者在住院或门诊均接受过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和书面内容宣传,包括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和自我监测等,患者均表示接受并掌握所指导的宣教内容。对试验组进行了社区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每1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服药情况及有无药物副作用和糖尿病并发症出现,了解患者在控制疾病方面遵医行为如何及存在问题,以便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为患者遵医提供帮助。②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方式进行积极干预。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如对吸烟的患者要求戒烟,饮酒的患者戒酒,教育并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③每季度召开糖尿病联谊会,提供医生与患者、患者于患者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保持乐观的心态,与患者保持双向联系,指导患者与周围糖尿病患者建立联系,互相帮助。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和影响。6个月后对所有样本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调查进行问卷,内容为健康教育和书面宣传内容,获得结果分组进行统计[1]。

2 结果

干预组20例,血糖达标17例,达标率85%;对照组20例,血糖达标9例,达标率45%。实行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40例患者均得到良好控制,无1例死亡,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在社区随访干预对糖尿病的影响中,通过对4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了本科系统的健康教育,在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几方面进行指导,并有书面内容,出院时,患者均表示已接受并掌握所指导的内容。出院后即对实验组进行社区干预,具体措施有:①出院1个月左右进行一次家庭随访,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为患者遵医提供家庭帮助,并指导患者与周围的DM患者建立联系,互相帮助。②从第2个月开始每月发放一次病情追踪卡,目的是了解患者在控制疾病方面遵医行为如何,存在什问题,以便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③与患者保持电话联系,不定时询问患者的遵医情况,患者也可随时来电话咨询,以经常提醒和监督患者遵医。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影响[2]。

在具体的随访管理中要突出多方面的管理因素:①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人需求、心理及家庭因素制定个体的随访计划;②随访方式:采取门诊随访、家庭随访、电话随访、集体随访等方便快捷方式;③随访内容:了解患者病情、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自我检测情况,进行血糖(测1次/w)、血脂、尿常规、眼、足、神经检查。四是随访频率:空腹血糖控制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通过综合的社区护理干预及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可见开展社区随访干预对糖尿病的防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控制血糖的最有效途径。面对面近距离对患者开展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掌握糖尿病系列知识和健康信息;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指导,为病友之间的沟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他们之间相互鼓励也是良好的心理支持,有利于促进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及行为改变,提高临床糖尿病治疗效果。书面健康资料的教育虽然简单易行,但因受患者重视度的影响效果有较大的不同,并且因为缺乏相互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其针对性方面存在缺陷,从而影响患者对糖尿病认知度的提高[3]。

通过对40例患者进行社区随访,生活方式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使糖尿病患者认识了自身疾病,增强了遵医行为,学会了自我照顾,控制了血糖,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将患者组织起来,建立一些小群体,大家共同抵御疾病,是一种最简便、最易见效的方式,势在必行,让患者之间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对他们长期控制疾病和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4]。

参考文献:

[1]周达杰,姚华庭.医学系统工程与遵医行为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995,15(2):37.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33.

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410-02

慢性胃病的致病因素主要分外感六、饮食所伤、劳逸过度和情志失调等几种,因情志因素致病在现代人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据研究统计,因情绪失调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者占70%―80%。《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医醇塍义》说“夫喜怒忧思悲恐惊,人人共有之境。若当喜而喜,当怒而怒,当忧而忧,是即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也。此天下之至和,尚何伤之有?惟未事而先意将迎,既去而尚多留恋,则不在喜怒忧思之境中,而此心无复有坦荡之日,虽欲不伤,庸可得乎?”;说明情志活动乃人之常情,调摄适度,并不伤人。反之,七情的过度偏激对人体的气血、脏腑均有一定的损害,尤其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七情之中,尤以忧、思、怒对脾胃影响较大,但凡过惊、过怒、过恐、过悲等皆可致病。现代医学认为,人突然恐惧、紧张时,会使交感神经发出的冲动增加、幽门括约肌收缩、消化道反射性痉挛,加上内脏血管收缩、局部供血不足,所以情绪过激后会使人感到腹部疼痛,此时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和运动功能增强,增加胃酸排出量和加速胃的排空;同时因外周小血管收缩,造成胃肠道微循环缺血、瘀血,削弱了黏膜自身防御机能,其黏膜发生缺血与淤血则引起胃肠黏膜内自由基、白三烯等造成胃肠黏膜损伤,使胃上皮细胞更新变慢,而导致胃肠道黏膜出血、坏死和溃疡形成。通过观察多年的临床治疗的过程,与患者的密切接触和交流,深切的体会到医者治病,不仅是治疗身体的疾病,还需要积极治疗情志病,即所谓现代医学―社会―心理模式。临床上,慢性胃病由于不良情绪的影响,常使病情变得复杂而难治,因此,如果能掌握患者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相互影响的规律,据此施以适当的心理治疗和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肝气犯胃型胃痛指由于肝气偏亢,过于疏泄,影响脾胃,以致消化机能紊乱,或称“肝气犯脾”。临床表现:胃脘痛,吐酸,厌食,腹胀,大便泄泻,头晕、胁痛、易怒、胸闷、脉弦等。如病情迁延,较长时间失却协调,称为“肝脾不和”.

典型病例:黄某某,男性,68岁,退休警察,平素性情急躁,此次因琐事与儿女争吵发怒后感胃脘胀痛,脘痛连胁,嗳气泛酸、饮食欠佳,苔薄白,脉弦,于2011年2月15日入院。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充血性胃炎,HP(-);中医诊断为胃痛(肝气犯胃型),其治法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口服中药汤剂以越鞠丸加味。患者发病正如中医称其为“肝气横逆,克犯脾土”,在治疗过程中专门抽调医生与患者聊天谈心,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并建议患者家属和患者多沟通,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来调整心态,化解心结,使患者逐步理解了“心喜胃亦喜”,其喜怒哀乐是人的情绪变化,而胃也随着人的精神情绪变化而喜怒着,情志调和则胃病自愈的道理。在情志治疗的同时配合按揉足三里、太冲、内庭,其选经取穴意义在于,疏泄肝胆暴戾之气,顾护脾胃后天之源,内外兼施,皆以调畅情志为目的而使病解。

肝胃郁热型胃痛是由于肝体阴而用阳,情志因素长期刺激导致肝气郁结,而久化热,邪热犯胃,肝胃郁热;临床表现,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苦口干。

典型病例:王某某,女性,40岁,银行职员,平素易生气,常感胃脘部隐痛不适,曾于2011年2月17日我院门诊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中度),HP(+);于门诊治疗2周后自行停药。此次因工作不顺心,感胃脘灼热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2天,舌红苔黄,脉弦数,我院门诊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示:1.胃窦溃疡(A1)2.慢性浅表性充血性胃炎(胃窦部粘膜重度花斑样及斑片状充血,胃窦部前壁及大小弯侧各见一处凹陷,大小约0.5~0.8cmX0.6~1.0cm,无明显伪足,溃疡面覆薄白苔,无活动性出血,溃疡周边粘膜充血水肿;粘膜触之易见出血斑),HP(+);遂于2011年4月20日入院。中医辩病辩证为胃痛(肝胃郁热型),其治则疏肝解郁,泄热和胃;口服中药汤剂以丹栀逍遥散加味;配合穴位贴敷,药用川楝子12克,延胡索、白芍、陈皮、青皮、香橼、佛手、丹皮各10克,甘草6克,研细末,用麻油适量调成膏状,蚕豆大小贴敷于肝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穴,隔日更换一次,10次1疗程。同时配合专职心理医师进行心理治疗,查房时与患者交流,缓解患者情绪,调畅心情。通过耐心、贴心的情志干预,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经常处在乐观、愉快、安静、平和之中,患者病情痊愈,复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随访患者,病情无反复。

脾虚肝郁型胃痛是因思虑过度,“思则伤脾”,日久易导致脾虚,脾虚运化无力,则气血生化无源,肝体失养;肝阴不足,则肝阳偏亢,疏泄失常,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另外,土虚木乘,脾虚则肝气更易乘犯之。临床表现:胃脘部隐痛,性情忧郁,神疲食少,倦怠懒言,口燥咽干,胁肋胀痛,头痛目眩,大便溏泄,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而弱。

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 临床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31例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压、肝功、肾功、C反应蛋白、肝脏B超、尿常规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TG、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上升。复查肝脏B超提示8例患者脂肪肝消失。监测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等均无异常变化。治疗过程中出现双下肢浮肿4例,继续观察1~2周或适当加用利尿剂后消退;无明显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反应等。结论 罗格列酮降糖效果确切,并有一定降压、调脂的作用,使肝内脂肪浸润减少,副反应轻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关键词】 罗格列酮;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脂肪肝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osiglitazone for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ics with fatty liver. Methods The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lipids, fasting insulin, HbA1c, blood pressure , CRP, liver function , renal function and Bmode ultrasonography of liver were analys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rosiglitazone in 31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At the same tim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rosiglita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ics with fatty liver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osiglitazone reduced FPG, TG , CRP, and HbA1c levels respectively. The mean levels of ALT were reduced slightly after treatment. The result of backchecked Bmode ultrasonography of liver showed the image of fatty liver disappeared in 8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The renal function, ECG and routine examination of blood and urine had no apparent changes after treatment .The edema of lower limb which was occurred in patients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would fade away after observation continuously or treatment of diuretic for 12 week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rosiglitazone were slight.Conclusion This result provides an efficacy in metabolic control and a safety profile of rosiglita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ics with fatty liver.

【Key words】 rosiglitazone,type 2 diabetics, noninsulin dependent,fatty liver

2型糖尿病常合并脂肪肝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了证实[1]。国外报道,使用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在伴随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和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的同时,可有效地降低ALT水平、明显减少肝脂肪变性[2]。但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应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初步临床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所有的入选患者均来自本院2001年6月—2003年4月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入选标准: (1) 按1999年WHO 标准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在1年内。(2) 经B超检查诊断为脂肪肝。B超诊断脂肪肝标准: ①肝实质呈点状高回声(肝回声强度>脾、肾回声)。②肝深部回声衰减,+ ~++ 。③肝内血管显示不清。凡具第1项加第2、3项中之任一项者诊断脂肪肝。(3)无严重肝损害(ALT 正常上限3倍)。(4)经病史询问, 乙肝三项指标检测,甲、丙、? ⑽煨透窝撞《究固搴妥陨砻庖咝钥固寮觳?排除酒精性、自身免疫性和病毒性肝? H胙颊吖?1例, 男性14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07±75)岁。

1.2 方法 所有入选的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及原有药物治疗及运动治疗;同时服用罗格列酮,起始剂量为每日4 mg ,观察疗效及安全性。其间可依据血糖水平调整用量在4~8 mg/d ,观察48周。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功、肾功、血尿常规以及肝脏彩色多普勒B超、心电图。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m)2]。胰岛素敏感指数ISI=1/(FINS×FPG)。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FPG)/22.5。以上两指标均为非正态分布,按其自然对数计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改变,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体重、血压、肝功、肾功、高敏C反应蛋白、血尿常规、肝脏B超等变化及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处理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 s)表示,应用相关资料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正态转换后,使用相关资料配对t检验。统计软件为SPSS100。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一般指标变化见表1,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BM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ISI有明显上升,上升约71%;HOMAIR有明显下降,下降约38%。

2.2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见表2,治疗后血TG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水平改善不明显(P>005)。

2.3 治疗前后肝功变化见表3,治疗后ALT、AST、γGT、ALP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前后一般指标的变化表2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 表3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肝功的变化

24 治疗后复查肝脏B超提示8例患者脂肪肝消失,查百分率的可信区间表,在n=29和x=8的交叉点处上,下限界值为13和47,即经罗格列酮治疗48周后脂肪肝消失率的95%可信区间为13%~47%。

25 治疗过程中,监测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等均无异常变化。治疗过程中出现双下肢浮肿4例,继续观察1~2周或适当加用利尿剂后消退;无明显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反应,无贫血、粒细胞减少、皮肤异常变化。

3 讨论

2%~55%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B超检查可以发现脂肪肝[3]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2型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发生于肥胖者。临床上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或仅表现轻度ALT升高和肝大[4]。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 IR 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NAFLD患者普遍存在IR ,不论是否伴有肥胖、是否存在糖代谢异常,多数患者的Ins 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5]。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外周IR,使胰岛素抗降脂作用下降,导致游离脂肪酸(FFA)增多、高胰岛素血症[6]。高FFA反馈抑制毛细血管内皮表面脂蛋白脂解酶的活性,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清除率下降,血浆中TG水平增高。同时高胰岛素血症时肉碱脂酰转移酶受抑制,使肝细胞内FFA酯化成TG,并沉积于肝细胞内导致肝脂肪变性,从而促使了脂肪肝的形成。尽管肥胖是NAFLD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是减肥对于改善脂肪肝并非绝对有效。同样,单纯依靠控制血脂和血糖等措施亦很难逆转脂肪肝,至今NAFLD尚无特效治疗方法[7]。因为IR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的重要发病机制,通过应用罗格列酮、二甲双胍以及瘦素改善IR以减少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理论上应是防治NAFLD的重要措施,但具体效果及安全性缺乏大宗正规临床试验证实。罗格列酮是一种高度选择性和高效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与PPARγ结合后,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抑制外周脂肪组织分解,使进入肝脏的FFA 减少,减轻肝脏TG 蓄积,改善NAFLD。

研究证实, 罗格列酮可改善肝脏脂肪变性,降低肝脏脂质含量,并使ALT、AST 水平下降[8]。此外,脂联素可抑制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转化、抑制成熟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具有抗炎症的作用。由此推断,罗格列酮还可能通过升高脂联素水平等机制而具有抑制脂肪肝向脂肪性肝炎发展的作用。此外,罗格列酮可明显减少白色脂肪组织,并促进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过程,从而减轻体重、增加脂肪组织的胰岛素受体数量、改善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状态,其作用与瘦素的减少有关[9]。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服用罗格列酮治疗48周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

参考文献

[1] 文迪雅Ⅳ期临床研究协作组.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636639. [2] NeuschwanderTetri BA, Brunt EM, Wehmeier KR, et al. Improve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fter 48 weeks of treatment with the PPARgamma ligand rosiglitazone[J]. Hepatology, 2003,38:10081017.

[3] Bacon BR, Farahvash MJ, Janney CG, et al.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n expanded clinical entity[J]. Gastroenterology, 1994,107:11031109.

[4] Kumar KS,Malet PF.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J]. Mayo Clin Proc ,2000,75:733739.

[5] 范小芳,邓银泉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胰岛素抵抗[J]浙江医学, 2002 , 24 :26722691.

[6] Fong DG, Nehra V,Lindor KD,et al. Metabolic and nutritional consideration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J]. Hepatology, 2000,32:310.

[7] 范建高.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273275.

[8] Katoh SH , Hata S , Mat sushima MTroglitazone prevents the rise in visceral adiposity and improves fatty liver associated with sulfonylurea therapy 2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Metabolism, 2001, 50: 41424171.

[9] Viguerie Bascands N, SaulinierBlache JS,Dandine M, et al. Increase in uncoupling protein 22 mRNA expression by BRL49653 and bromopalmitate in human adipocytes[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9, 256 (1) : 13821411.

[10] Freed MI, Ratner R, Marcovina SM,et al. Effects of rosiglitazone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atorvastatin on the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Am J Cardiol, 2002,90:947952.

[11] PetersHarmel AL,Kendall DM,Buse JB,et al.Impact of adjunctive thiazolidinedione therapy on blood lipid levels and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Curr Med Res Opin,2004,20:2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