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当代文学文学常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传统、骨干课程,现当代文学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大多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就是教师利用课堂语言来进行教学内容的传达,在介绍现当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同时,对于经典性的文学文本进行解读,分析文学发展的流派和现象,最终达到文学发展规律以及文学发展走向的目的。现当代文学的期末考核方式大多是借助论文、试卷等来进行量化性的考核,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信息技术对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一)丰富教学手段
作为文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当代文学自身具有非常强的文学属性,文学作品中具有非常强的形象性以及想象性。教师在进行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现当代文学的实际特点,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对该特点的重视以及体现。传统的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大多是采取口述讲解的方式,同时利用板书来穿针引线,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文学方面的现象性,但是却存在着形象性不足的特点,整个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现当代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声音、动画、图像以及文字等多种因素的整合,实现信息平台的拓展,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能够使得整个教学更加的具体、更加的形象,使得课堂教学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内实现感觉上的刺激,实现思维上的充分调动,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更加深刻、更加强烈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余华作品《活着》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本,该作品思想性非常强,并且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含义,信息技术教学优势非常的明显。由于其实际的文本篇幅非常的强,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总体的把握,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影视素材的引入,对整个教学进行编排,体现出其精神实质,让学生对其思想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让学生对其思想以及社会等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注重教学方式上的丰富性
从高校现当代教学来看,介绍学生了解现当代文学常识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提高对艺术审美以及思想意蕴方面的领悟能力,提高学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实际鉴赏能力,让学生树立对于文学、现当代文学的整体性概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互动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现当代文学的传统性教学限制在了单一性的教学方式之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式教学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积极性,教学中过度了放大了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得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灌输性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现当代文学教学相结合,促使课堂教学在技术和方法上呈现出一种多样性、丰富性。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提高其鉴赏能力以及文学素养,最终形成一种新型的研究式学习和教学模式。
(三)考核环节的多样化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之中,最终的考核环节仍然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实际上,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的,一方面是对于学生文学发展历史的常识考察,诸如,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等等;另外一个方面则是需要让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识记,这就需要借助选择题和填空题等来进行考察,但是在实际的考察方面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理论方面的构建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挑战。传统的现当代教学课堂没有认识到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方面的培养,其大多是采用主观性的内容来进行考察,学生也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完成考核,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实际技能。
多媒体课堂加入的语音、视频、动画等因素带来的视听冲击,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然而却也使得学生不需要思考和领悟就可以获得直观感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作品的文本阅读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主观思考能力和审美情感的培养,使课堂依旧止步于被动传授中。另外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高中阶段开始的文理分科的教学模式,导致理工科学生人文基础教育薄弱,对文学作品缺乏必要的认知和了解,人文精神和文学鉴赏能力严重缺乏。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许多以前只能在课堂和书本中学到的知识都被搬上了网络平台,这样一来,大量的文学常识都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得到,纯粹的知识灌输式课堂,很难再引起学生的热情,更谈不上参与的兴趣和对作品的共鸣。另一方面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人类的阅读习惯。学生们习惯阅读轻小说和快餐文学,却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品读经典文学名著。笔者多次在执教的理工科专业班级进行调查,发现完整地阅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学生不到班级总人数的百分之五,阅读过当代著名文学作品,如《红高粱》、《活着》等小说的也是屈指可数。当代学生缺乏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印度的孟莎美甚至说:“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这里所说的读书不是浅尝辄止的轻阅读。“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式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1]确如孟莎美所说,阅读是无法替代的生命体验,是一种在文字里行走的人生旅途。当代大学生缺乏阅读的现实,实在引人忧心。因此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面向全校非文科专业的公共课,引导青年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引发心灵与文学内涵的邂逅与碰撞,显得尤为任重而道远。
2情景剧与大学语文的融合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一直是笔者这些年来探索的问题。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原本陌生遥远的传播功能实现得轻松化和个性化。许多学生陶醉于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上发表各种自拍的图片和视频,乐此不疲。结合这种新兴的现象,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着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情景剧,拍摄成视频,既满足了学生喜欢拍摄、随时分享的爱好,也能促进大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效果。
2.1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
大学语文的开课目的,是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思考,引导当代大学生提高汉语水平与运用能力,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升精神境界。围绕这一开课目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温儒敏先生谈及北大中文专业的现当代文学教学时说:“文学课主要依赖阅读,作业往往就是布置读作品,对学生的要求可能比较‘软’,不像其他课如语言课那样有非常明确的刚性的要求,学生读作品的时间就容易被挤占”[2]。中文专业的学生尚且不能有效阅读,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本来就对文学作品缺乏了解,也谈不上兴趣,所以没有检查机制的阅读任务,最后往往会不了了之。强制布置作业,硬性抽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如何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成为摆在大学语文面前的一重障碍。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要求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转换成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一方面,学校的话剧社招聘演员有限,大部分学生没有表演戏剧的体验,因此把优秀的文学作品排演成情景剧,甚或拍摄成微电影是一件新奇的事情,学生尝试的热情比较高昂。而要把经典文学作品表演出来,显然首先需要阅读和理解这些文学作品。课堂上表演的情景剧的效果,便是对阅读的一个最好检验。通过这些年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在布置了情景剧表演任务后,学生通常会认真阅读原文,甚或比较揣摩文学原著和影视改编作品之间的差别,从而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上课讲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学生参与积极性大为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另一方面,没有参加该情景剧演出的同学,通过观看表演,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激发了阅读好奇心,潜移默化当中起到了文学宣传效应。从笔者近四年多的调查结果来看,阅读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2.2从理解欣赏到改编创造
大学文学课对学生的要求,除了阅读和理解作品之外,更高层次的应该是赏析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环节融入情景剧表演,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教学理想。与大学语文课程相关的古代、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以诗歌和小说居多,一般选取长篇叙事诗歌或者是小说作为主题,请学生排演成情景剧或微电影,大部分没有现成的剧本。即使是原本写成剧本形式的,也往往情节复杂,故事冗长,不经改编不可能浓缩在课堂情景剧设定的十分钟时间内。因此学生在阅读诗歌、小说,进行完整的审美体验之后,需要对诗歌内容和小说情节进行改编,以使其符合情景剧的表演。作品改编,本身就是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创作,是一种文学创新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的不仅是小说、散文、诗歌、戏曲带来的阅读体验,也是对作品进行完全解构之后的剧本创作。这是一个伴随着文学审美体验和想象力、创造力协同合作的过程,因此编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的文学创作过程。
2.3从批判评论到激励促进
小说、诗歌甚或戏剧与真正表演出来的情景剧其实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性。如果说情景剧表演带来直观感受的话,那文本阅读带来的是情感体验和想象性思维。两者同源异质,仔细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和特点。情景剧在课堂上表演或播放的时候,没有参与该剧的同学也表现出极大的观赏热情。课堂上适当地请观赏的同学谈论观看感受,符合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往往可以引起热烈的讨论,从人物眼神的表现到情感的传达,从表演对白的改编到剧情先后的调动,从结构框架的调整到表现方式的转变,从文本意义的探讨到现实影响的衍生,都是学生谈论的话题。每一次讨论背后引发的不仅是对文学作品与情景剧异同的文学批判,更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和人文灵感的涌动。把课堂从沉闷的灌输式讲解转变成思维创新与主观表达的场所,使得原本不爱阅读文学作品的学生在别的同学的讨论中找到兴趣激发点,使得粗浅式阅读向精深思考型阅读转变。情景剧与大学语文之间的融合,可以在课堂上找到了默契的接触点。
3情景剧在语文课上的体会
[关键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诗学;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102 — 04
文学理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承担着将文学从现象上升为本质,培养学生文学鉴赏、批评、进行理论思考的任务,长期以来,文学理论课程陷入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不少学者提出诸多对策:有从教材编写角度进行反思①;有从中文学科角度指出“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而不注重经典原著,特别是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1〕;还有从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探讨②;与此同时本质与反本质主义论争此起彼伏③,文学本质争论却未进入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探讨中,形成文学理论界论争如火如荼,课程探讨置身事外的“奇观”。笔者认为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探讨离不开对文学理论的反思,只有将相关争论引入文学理论课程探讨中,方能厘清和解决问题。
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是文学理论课程的三个核心,是“三位一体”的,共同构成了文学理论课程的“阿基米德点”。学科定位直接决定、塑造着教材编著和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科定位是对自身特质的界定,只有确定了此才能展开教材编著,由此在教材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科定位是先在的,决定了该学科的知识核心,教材是围绕此构建的知识谱系,教学活动则是该谱系的传承与自我增值,三者缺一不可。应该看到,文学理论课程的困境是普遍而非偶然的,只有从现状出发,反思旧“阿基米德点”,催生出新“阿基米德点”,方能脱文学理论之困。
一、旧的阿基米德点
1.窄化与散乱的学科定位:
文学理论又称文艺学,1949年后从苏联传入,是我们学习苏联的结果。就西方传统而言,无中国意义上的文艺学或文学理论,只有如亚里士多德《诗学》所研究的广义诗学,包括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诗、演讲术等即艺术,塔塔尔凯维奇指出:“在古代的希腊,‘艺术’一词适用于每一件运用技巧完成的作品,也就是依照常规与法规所产生的作品。”〔2〕P82此概念到18世纪“巴多列出五种美术——绘画、雕刻、音乐、诗歌与舞蹈——并且还加上了两种相关的艺术——建筑与雄辩。这个名单不久便获得了公认,不仅是美术之概念被建立了起来,而且它们的名单也就是美术的系统,也被建立了起来”〔2〕P23,后世对艺术的看法在此基础之上略有损益。相较而言,我国的文学理论在范围上较窄,它不研究音乐、绘画、雕刻、舞蹈等,只言“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3〕P1,文学也只是指经典文学作品。本世纪初国内有学者提出文学理论边界应该移动,却只将文学从狭义拓为广义,未从本质、种类上对研究范围有所变更。
学科定位窄化切断了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血脉联系,使原本活泼、新鲜的审美现象沦为僵死的教条,学科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成了应有之义,有学者指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各类课程的细分和自我封闭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往往是搞中国文学的不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和动态、搞古代文学的不了解现当代文学发展动态、搞文学的不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动态,反之亦然”。〔4〕成因固然离不开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却也暴露出了文学理论课程定位的窄化,导致了自身知识的空疏。
学科定位窄化切断了相关学科的血脉联系,导致了文学理论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散乱,不少高校将文学理论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我国现行高考体制下,学生不可能广泛阅读大量文学作品,更无相关文学积淀。在这种条件下,将文学理论这样要求有较深的文学积淀和理论思考的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真是天方夜谭!有老师认为将文学理论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理由竟是:学会了理论,好读作品。仿佛后面的阅读都只为了印证先前的理论,所有作品都为理论而存在。这与学哲学记结论有何差别?学科定位的模糊使课程设置成了任人任意摆弄的“拼盘”,使学科间应有的逻辑勾连消失得无影无踪。
2.封闭的教材:
教材是一门学科的基础,传授给初学者该课程最一般性知识,使初学者能快捷地知晓、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问题和学术前沿,是该学科的知识谱系,是该学科最简明、扼要的叙述。就国内使用的文学理论教材现状而言,封闭性是其共同特征,主要突现为:
(1)绝对的真理观:文学理论教材有着较强封闭性,陶东风先生曾言“当大学文艺教学中一元、绝对的真理观与认识论得到了体制化的支持以后,就更加‘如虎添翼’,成为压抑性、排他性的知识与话语霸权……本质主义的文艺学知识以及僵化的教学——评估——考试体制导致了文艺学的研究与教学人员思维方式的僵化。”〔5〕P18不少教材编著者认为文学理论教材本身提供的是一些最根本“真理”,殊不知其所持传统之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真理观早已被扬弃,正如刘象愚等先生所言:“所谓真实,其实只是人们对真实的看法,有什么样的‘真实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真实,所谓惟一的客观的真实其实并不存在……人们不能将自己的真实观当作唯一的真实,而将所有与自己的真实观不吻合的文学全部当作‘虚假’而加以排斥或拒绝。”〔6〕P6
“真实”如此,真理更如此,当我们不断沉迷于理论时,忘却理论本身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达到本质的“脚手架”,诚如汪丁丁所言“黑格尔在《逻辑学》导言里指出:科学由以出发的那套公理体系,是科学无法证明的,故只好求助于人心的共识,即‘常识’。可是,常识无法提供‘真理’。后者是确定性的,前者则可对可错。于是,科学因前提的不科学而成为不科学。对此,黑格尔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构一个从问题的核心出发加以循环论证的体系。如同一群盲人,既然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确定地指出大象的样子,那么,为什么不采取盲人之间广泛对话的方式呢?围绕‘大象’这一问题的核心,通过‘对话’—— 与‘辩证’分享同一个希腊词根——循环往复并且不断上升,从而可以趋近那个真实的‘象’。”〔7〕P54
人类知识如此,文学理论教材亦如此,我们在编著文学理论教程时,应将这种诚实传授给学生,它是我们文学理论不断自我更新的根源,认真考察国内文学理论教材时我们却发现,众多文学理论教材仍沉溺于提供绝对真理,忘记了真理只是我们对“真理”的“意见”。
(2)封闭的知识结构:卡西尔曾指出“我们的确一方面看到近世自然科学不断从简单的元素或质点开始去追问事物的‘理由’或‘原因’,而却对只谈形式结构的理论表示高度怀疑。另一方面人文科学在沉吟于系统性的形式结构的对比之余,却对其系统的起源问题讳莫如深。”〔8〕P20—21文学理论教材亦如此,当我们沉溺于各种体系理论的建构,表述各种相关理论知识时,忘却对来源进行探究。教科书中不乏文学发生、文学本质等章节,却缺乏对文学来源追根溯源式的探问,结果是我们的文学理论只会就事论事、随波逐流,向上不能达到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向下不能解释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只沦为僵死的教条。
封闭知识结构还表现在对知识等级性的遗忘上,必须明确一点,人类知识的产生本身具有等级性,体现为下一学科的合法性由上一级学科保证,即“不同学科的真理有高下之分,低级学科的真理缺乏充分的根据,它只能借助高级学科的真理来确定自身的真理。而最高学科的真理则一方面能确定其他学科的真理地位,另一方面又不需要任何其他学科的真理来确定自己的真理地位,换而言之,它或是自明的,或是可以自证为真的,或是根本无需证明。”〔9〕真理等级观历史上有不同建构核心,这种等级制度始终存在,虽在现代主义哲学中遭遇困境,作为历史性先在,人类知识曾经被这样规划,无论合理与否,必须将其作为先在结构加以接受,这是理解的前提。
文学理论学科也存在着这种真理等级观,从文学始呈现为:文学——文学理论——美学——哲学——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结构,可称之为知识之树。这种真实存在的学科层级在现代经历了尼采所言的“拉平”,它使各门学科之间原先的高下、隶属关系变为平行、独立。这必然斩断了其“源头活水”,从内在方面造成了文学理论的封闭性。上文从学科定位角度指出了这种封闭性,此处则从根源上予以深化。
3.僵化与流俗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的互动,是整个知识传授中最重要的环节。就现状而言,文学概论教学活动日益陷入僵化与流俗之中。它不仅仅包含教材编著的封闭性、知识僵化上,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对相关学科知识穷根溯源,只满足于照本宣科;不是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探究兴趣,而是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视域、学养的不足,使得教学活动中片面地、盲目地迷信教材,致使教材中的错误得不到有效批判,更谈不上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往,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偏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心灵的塑造;偏重于建构体系,忽略了对体系本身的质疑,结果是学生得到的是大而无当、充满了宏大叙述的“知识”,扼杀学生的灵性,无怪乎李泽厚先生指出现在文艺理论“摧残人才,很多有天分的人,被磨得没了”。〔10〕P44
文学理论教学如不以文学作品为根基,不致力于文本的细读,从中升华出文学理论,再用经典作品来检验、完善,只能产生大而无当的概论和僵死的教条。更可虑的是,大多数学生不可能终生从事文学理论的研究,他们对文学理论的认知,必以大学课堂上的印象为主,如果我们教授的是上述僵死的文学概论,必然导致其对文学理论的轻蔑。假以时日,这种轻蔑会导致文学理论的社会影响力不断萎缩,文学理论为了抵抗这种趋势,必然会将自身边界扩大,即“今天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泛艺术门类的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MTV、KTV、电视连续剧、网上游戏乃至时装、健美等。”〔11〕
笔者认为,这种扩容实质在于文学理论的自身危机,正如西蒙指出垃圾文化即大众文化“无一不是古典文化在当代新现实中的翻版。”〔12〕P2通俗或大众文化本身只是变了形或被降解的精英文化或对文学经典的降格与戏仿。如果我们能够将文学经典研究通彻,大众文化的研究自可举一反三,毕竟文学经典中审美经验的沉淀和表达最为充分。
要克服上述弊端就有必要重塑新阿基米德点——对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进行重新思考,以新“阿基米德点”代替旧“阿基米德点”。
二、新的阿基米德点
1.学科定位的广义诗学化
文学理论课程定位上,不要求在学科定位上做全面调整,而应有广义诗学眼光和背景,注重学科间的勾连,从更广的审美现象出发,对其进行概括和归纳,克服课程设计上各自为政、凌乱散化状态,从广义诗学角度整合相关课程。具而言之,文学概论课程应成为文学课程和文学批评课程的总结和集大成,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为根基,沟通中西文论,勾勒出文学的脉落史,培养对具体文本的细读能力,使之成为上述课程的逻辑汇合点,整合其他相关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自洽的知识体系。
2.溯源、开放性文学理论教材的编著:
文学理论教材封闭性主要肇始于:绝对真理观和封闭性知识结构。20世纪西方文论与19世纪及以前的文论截然不同,如用地震震级表示则它属于“推倒了我们的信仰和观念中最稳固和最坚实的东西,把属于过去的广大地域夷为废墟。它怀疑整个文明或文化,并疯狂地另起炉灶,这就是第三级地震。”〔6〕P25
20世纪西方文论属于颠覆一切的震级,与过去截然不同,我们编著教材应考虑这一根本性转变。考察国内相关文学理论编著后,会发现大多数教材观点仍停留在19世纪及以前,少数教材力图反映20世纪西方文论,却对19世纪及以前的文学理论不屑一顾。目前,国内教材的编著,要么执旧即偏向于19世纪及以前的文学理论,要么趋新即沉迷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论,忘记了二者相互内在的逻辑勾连,呈现出断裂趋势。20世纪西方文论全面颠覆了19世纪及以前的文论传统,却仍以其为参照系,没有对19世纪及以前文论的研究,要全面、完全理解20世纪文论是困难的。笔者认为文学理论教材应该反映和兼容20世纪文论,详参笔者的《断裂与融合》一文,其结果必然打破绝对真理观在教材中的统治,使教材呈现溯源和开放态势。
打破知识封闭性必须有以下两个基点:一是重新认识理论,教学中理论往往被神圣化,被视为真理。这不符合理论本身的特性,理论从其本质上而言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设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理论有潜在公设和应用范围,如果对其公设进行不同思考,必产生不同理论,可以说理论就是用来回答这门学科根本问题的,它将这些思考回答通过一条列的方式整理成系统,通过系统本身来保证其真值,一旦对其根本问题产生不同的回答,则原本建构的知识大厦有颠覆危险。
就人文学科而言,最根本的问题虽经过几百乃至上千年研究,仍处于暧昧不明中,比如哲学是什么,人是什么,文学是什么?皆是人类永恒的问题,不同的回答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知识核心,其通过一系列结构方式形成成体系的知识,有学者指出“文学研究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规范型、描述型和反思型三种。”〔13〕他是以研究方法为核心建构出不同知识类型,是对文学研究的再研究,本质上并未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这种趋势在国内文学理论界有不少认同者,有论者直言“暂且把‘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搁置一旁,存而不论,转而考察‘文学活动’,也即把‘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把关于‘文学活动’的追问作为文学理论最根本的问题。”〔14〕
这样只能使原来活泼、开放的文学理论陷入封闭和僵化,将文学确定为一种活动,只是一种尝试,并非对文学是什么的最终回答,视为思维方式转变未尝不可,用此置换文学根本问题则不足取,遗憾的是我们常将这种尝试视为理论探索的最终答案,将其作为真理来传授,导致了对文学理论根本问题的遗忘,封闭了由“文学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带来的开放性思考,更可怕的是一旦确定某一核心,就会以其为中心,建构起相关的知识体系后,理论就会进行不断地自我增值,将根本问题遗忘或遮蔽。
笔者认为文学理论根本问题是“文学是什么?”我们可以说文学是人学,紧接着就会回答“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笔者赞同马丁?路德金的看法“‘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任何一个时代所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一个社会的整体政治、社会和经济架构,在很大程度上亦决定于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15〕P41文学理论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不同的文学理论是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由此亦可标出19世纪及以前与20世纪文学理论的差异。19世纪及以前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能够通过现象把握本质,20世纪则宣告这种理想的覆灭,高扬了人非理性的一面。应看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还是象征主义、荒诞主义、虚无主义等文论差异皆是有对文学是什么的不同回答,背后正是对人的本质即人是什么的重新界定。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文学理论著作的编著,有必要重新回到文学理论根本问题,从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为中心,对文学理论进行细致地梳理,才能使得文学理论教材从封闭走向开放,方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
其二、明确理论限度:文学理论在以文学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为核心,梳理不同的理论和知识时,必须标出各种理论和知识的界限,知识的产生就其方法而言“主要是对一类对象中的大量个别事物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以此得出这类对象的一般性结论,从而形成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即达到规律性的认识。”〔16〕P122这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对大量个别事物的归纳,由于种种限制和归纳的有限性必然决定了所产生的理论不可能涵盖所有事物,波普就指出“在任何特定数量的证据下,所有理论,无论是科学的理论还是伪科学的理论,其数学概率都等于零。”〔17〕P4就有必要对理论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制。同时,由于人认识能力的局限和理论须接受实践检验,必然决定了任何理论都是未完成的,都是开放的。
因此,我们文学理论教材在编著时应从根本问题出发,对各种理论标识出理论范围和限度,尤其重要的是要注意经典文本的细读,因为缺少了文本的介入,我们的文学理论一方面失去了产生的源头,另一方面失去了完善自身的可能。
3.以心灵为对象的活性教学
文学理论是人文学科,是以人为对象的学科,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高尚情操的培养,由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勃兴,人文科学生存空间日益狭窄,人文科学对心灵的陶冶功能日益置换为单纯地传授知识,遗忘了文学经典著作具有的对人性的净化、陶冶。我们文学理论教学中经常出现了“空对空”的情况:脱离作品空谈理论,有了理论却不能在实践中将以运用。我们须高度重视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它们不仅仅是理论基础和实践对象,更在于“伟大作品给出了关于什么是美好生活、什么是美好德行等紧要问题的深刻思考与解答。”〔18〕P5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悟性的培养,想象力的丰富,更在于心灵的陶冶,在用理论解读文学经典,用文学经典检验、发展文学理论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鲜活的理论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是心灵与心灵碰撞交流的地方,通过阅读文学经典,解析文学经典,古人今人之间时空距离消失了,有的只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种对话基于对文学作品细读的基础之上,通过互相之间的对话而达成,正如海德格尔对logos的解释一样“是让看某种东西,让人看话语所谈及的东西,而这个看是对言谈者(中间人)来说的,也是对相互交谈的人们来说的。话语‘让人’〔从〕某某方面‘来看’,让人从语题所及的东西本身方面来看。只要是话语是真切的,那么,在话语中,话语之所谈就当取自话语之所涉;只有这样,话语这种传达才能借助所谈的东西把所涉的东西公开出来,从而使他人也能够通达所涉的东西。”〔19〕P38这种对话将有效地启蒙学生的心灵,同时也使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告别独白式的“一言堂”,也将有效地打破学科—教材—教学活动的局限导致的封闭性。。
笔者认为文学理论课程有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构成的阿基米德点有必要从封闭、僵化中走出,重新厘定自身,使自身呈现出开放、活泼的特性,只有从旧的阿基米德点中走出,才能迎得新的阿基米德点,才能有效地走出文学理论课程自身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参 考 文 献〕
〔1〕童庆炳.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2〕〔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刘文潭,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陆以宏.多重视域中文学理论教学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7).
〔5〕陶东风,王南.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汪丁丁.情境笔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译者序)〔M〕.关之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常健.真理的等级论与交互文本论〔J〕.文史哲.2003,(04).
〔10〕李泽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11〕金元浦.当代文学艺术的边界的移动〔J〕.河北学刊.2004,(04).
〔12〕〔美〕理查德·凯勒·西蒙.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大传统·(译序)〔M〕.关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3〕王元骧.对于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的思考〔J〕.文学评论,2012,(03).
〔14〕马大康.面向文学实践的理论转向——关于“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考.文艺争鸣.2009,(09).
〔15〕〔美〕马丁·路德·金,霍玉莲.我有一个梦想〔M〕.王婷,戴登云, 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6〕王路.逻辑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1.学科定位不准确。近几年来,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学院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教育部也对各级高校进行了专业合格评估,但是,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对汉语言专业依然缺乏准确的定位,不少高校尤其是诸多地方高校仍然抱着传统的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没有顾及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所以,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
2.课程设置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自身的特殊性,除少数继续深造或在中学任教之外,大部分学生不会在相对应的行业领域就业。因此,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只是作为广阔的背景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直接涉及到。但是,在实际课程设置之时,承接传统的惯性,学校依然将焦点集中在传统专业课上,如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占据了汉语言文学课的90%以上,专业基础知识也是重复出现在专业课程、基础教学课程、选修课程之中。而一些新兴课程如网络编辑学、现代办公技术、公关礼仪、DV制作等紧跟时代前沿并且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往往没有开设。这种课程设置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确实有一定好处,但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能力。这样就形成了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不能协调的现象。
3.教学手段落后。随着教学设施不断更新,近几年现代化教学设备迅速在高校之中普及,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在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很少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很少能形成声文并茂、生趣盎然的教学情境,也难以激发学生的高度热情,不能丰富见闻,更无法培养浓厚的兴趣。由于教学手段的落后,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津津乐道,学生只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他们动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的实践能力受到了严重的禁锢。
4.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单一。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评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中也只是重视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评价的依据基本上是笔试的成绩。奖学金的评定,优秀学生、预备党员的选取,很大一部分依据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视野广度、电脑技能、职业规划及交际交往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学科定位要有层次性。不同类型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师资雄厚,图书资料齐全,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全面发展,不仅能从事以后的教学及各行各业文字工作,还应有较强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汉语专业人才。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基本定位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汉语教学与训练,具有文字编辑和新闻采编能力,同时也应该兼有社会文化工作的指导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普通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专升本”时间不长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将重点转向为农村、社区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出既能在艰苦办学条件下担任教学与训练任务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又能够胜任其他行业的专门人才。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划分不同的层次,就可以改变原来“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科定位明晰,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专业方向要有多向性。当前社会各种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所以,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对本专业的方向设定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模式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之下分设语文教学与教育管理(即师范类)、涉外高级文秘、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向。实施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侧重培养专业基本能力;高年级分流主修专业方向限选课,侧重培养主攻方向能力的模式,并鼓励跨专业方向兼修。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向学习,从而完成从单一性到多向性的转型。
3.课程设置要有科学性。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改革的核心。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优化传统专业基础课。当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存有繁琐重复之弊,所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要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核心内容。其次要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文学概论和写作学都讲文体学知识,文学史和文学概论都涉及文学思潮,前面的课程已经讲过的,后面的课程不要再重复,使整个专业基础课的结构严密而紧凑。其次,增加专业技能课。刘颖聪先生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考研模块、教育与教学模块、文秘与公关模块、新闻传播模块、社区文化管理模块等五大模块,其中后面三个模块基本就属于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在现有的课程设计中,我们设置的应用性课程相对来说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根 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方向的要求,我们应该相应地增加新兴的课程,如在文秘与公关方向之下,应该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从事企事业、机关文员及秘书的能力。在新闻传播方向之下,应该开设编辑与采访及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实践的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在文化及新闻领域从业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之下,应该开设教学理论、外国文化及相应的实践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定能够使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的矛盾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平衡,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技能培养要有实用性。原来培养的汉语人才往往是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与书本打交道的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汉语人才必须要多方面地掌握实用性的技术。如,现代科技日益发展,各种网络、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并成为安身立命的必备技能,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能够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等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再如,汉语在国际上地位日渐突出,世界各地有众多外国人在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师极其紧缺,特别是汉语言文学基础深厚又熟悉一门外语的人才更是倍受青睐,对此,一定要指导有意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英语技能,这无疑比单纯的汉语人才更具有竞争优势。
5.教学环节要有实践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十分重要,是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具有稳定与广阔就业前景的重要一环。2007年,教育部等十部委就大学生就业政策联合采取五大新举措,其中有一条是“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虽然只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但也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在教学环节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比较强,打好扎实的专业功底,将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原动力,所以对于专业课程,不能采用一律压缩的态度,在引导学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走向职场的过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也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老师要积极借用,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的直接通道,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有关部门学习锻炼,或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相关部分也要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国际交流的机会,要及时各类信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收到公司短期实习或者校内研究助理等招聘信息,从而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机制。
6.就业指导机制要有明确性。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职业定位模糊,此专业学生对于毕业后就业的意向往往比较模糊。很多同学在大学四年之中,随波逐流没有任何规划,致使毕业找工作之时手忙脚乱。所以,老师要注意此种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分阶段地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有效的就业指导机制。大一是就业教育的萌芽期。在大学一年级时,老师要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大二是就业的储备期。对大二的学生要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则到了就业取向的分化期。在这个年级阶段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者还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橱窗宣传、个别辅导等集中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让准备就业的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