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范电信诈骗建议

防范电信诈骗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范电信诈骗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防范电信诈骗建议

防范电信诈骗建议范文第1篇

令人头痛的诈骗案件不仅屡禁不绝,还呈现出操作手段越来越复杂,行骗区域越来越广,反侦察能力越来越强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犯罪分子在实施集团作案时,其首要分子在幕后组织操纵整个犯罪活动的实施:雇用人员为诈骗窝点搭设网络平台,提供电信服务器及改号服务;雇用人员负责发送诈骗信息,拨打诈骗电话并接听回拨电话;雇用人员赴各城市转款、提现,将赃款转至多个不同账户,最后通过地下钱庄转移。

在电信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犯罪分子早就把诈骗的战场转移到电信领域,他们利用电信技术“设局”,让人们难以发觉。犯罪分子对外发送的诈骗信息、诈骗电话的内容主要涉及中奖、购车退税、电话欠费、信用卡消费、灾区募捐、网络购物、股票走势预测、彩票中奖、冒充熟人、绑架勒索等。有的犯罪分子还利用改号技术冒充国家机关、公共服务机构的电话号码行骗,事先会精心设计骗局,行骗过程中根本不与被骗对象接触,对自己实施严密伪装。

目前,由于利用电信手段实施诈骗非常隐蔽,环环相扣,很难留下诈骗的“蛛丝马迹”,因此给打击整治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再加上电信诈骗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诈骗的信息辐射面广,也使得发现、跟踪、打击电信诈骗存在很多的“障碍”。

在此之前,除非数额巨大,证据确凿,对电信诈骗才能依法定罪。但是对于那些大量发送诈骗短信、拨打电话的诈骗行为,如何实施处罚,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处理依据,司法机关面对一些电信诈骗案件也往往“束手无策”。据悉,2009年,仅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5省市的群众因电信诈骗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0多亿元。

电信诈骗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犯罪,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打击,常常跨境、跨国实施犯罪,成为百姓深恶痛绝的新型犯罪。因此,保持对各类电信诈骗行为强有力的威慑作用、遏制电信诈骗高发的势头,已经成为执法部门的头等大事之一。

为有效惩治和预防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电信诈骗行为查处难、取证难,诈骗数额难以查清的现状,联合《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诈骗罪的定罪门槛作出了新规定:对电信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的,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即可以诈骗罪(未遂)追究刑事责任。

新的司法解释体现了国家层面打击惩治电信诈骗的信心和决心,为各级司法机关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能够促使各级司法机关组织力量有效打击和惩治利用电信技术诈骗的行为,维护电信市场秩序和电信用户的权益,而且能够对各类电信诈骗行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作用,有效遏制电信诈骗高发的势头。

但是,要从根本上遏制电信诈骗犯罪,仅仅靠公安机关的“单打独斗”、事后介入显然是不行的。我们认为,除了加大公安机关的打击力度外,还需各社会部门的通力配合,更重要的是广大民众要提高防电信诈骗的知识及防范意识。

近几年电信诈骗案的逐年增加,与银行的监管不到位也有关联。据了解,现在的银行虽然实行了实名制办卡,但出于部门利益,并未规定每个身份证的办卡数量,这使得犯罪分子可以盗用他人身份证办卡,从而达到洗钱目的。在这次跨境追捕中,当公安机关要求银行部门将涉案的银行卡冻结或取消时,银行出于部门利益,根本不予取消。这不但给公安机关增加了办案难度,同时也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

因此,首先,我们应该逐步完善和落实金融、通信行业监管法规。移动通信、互联网的管理规范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建议通过政府牵头加强对这些行业的监督,明确其应承担的义务和应负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规定者应坚决惩处,提高违规成本。

其次,加强警示、宣传力度。这个工作主要是依靠社会各界进行声势浩大的公益宣传,普及防范知识。除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还应当依靠单位、学校、社区等组织宣传活动。在机场、车站、码头或是金融网点等场所,可以在醒目位置长期设置公安机关制作的警示牌,同时可通过移动通信部门定期发送警示短信进行宣传。

防范电信诈骗建议范文第2篇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骗子们的诈骗手段五花八门,骗术让人眼花缭乱。参加了防范诈骗安全教育大会,我受益匪浅,了解了很多关于常见的诈骗方式,也懂得了很多防范诈骗的方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网络诈骗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网络诈骗学习教育心得体会一

为了提高我们的防范意识,尽可能地避免我们上当受骗。学院邀请倪辉警官为我们展开了一场防范诈骗的专题讲座。倪辉警官以幽默的话语向我们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种套路,用打油诗的形式提醒着同学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谨防骗子有机可乘。

听了倪辉警官的讲解,我们学到了很多防骗知识。在我们的身边,总是存在着很多的骗局,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精明的侦探,仔细地观察,有防范意识,以防自己被骗,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是多亲近的朋友,或者是看起来很可怜的陌生人,我们都应该擦亮眼睛。

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随意注册不知名网站账号,以防个人信息泄露。网购逐渐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购物方式,我们要警惕退货、换货、退款、理赔诈骗。要洁身自好,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树立理性消费观念,远离“校园贷”、“套路贷”、网络传销。

网络诈骗学习教育心得体会二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骗子们的诈骗手段五花八门,骗术让人眼花缭乱。参加了防范诈骗安全教育大会,我受益匪浅,了解了很多关于常见的诈骗方式,也懂得了很多防范诈骗的方法。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大部分同学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历还不够丰富,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单纯,遇到问题不够冷静,容易相信他人。在防范诈骗安全教育大会上,倪警官列举了许许多多的大学生被骗的例子,很多例子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骗子利用了大众的心理弱点,比如碰到事情不够沉着冷静,听到一些情况就下意识的相信骗子,还有就是大众的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会被骗。但是结果却是不尽人意。被骗的人当中大部分都是损失了钱财,但是也有一部分因此受不了压力和打击,草草了结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因此,防范诈骗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虽然不能保证接受过防诈骗有关的教育的人都不被骗,但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敲警钟。俗话说,一分预防胜似十分治疗。所以,这样的教育大会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听了防范诈骗教育大会,让我想起了我身边的例子,让我更加明白天上不可能掉馅饼这个道理。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高警惕,关于转账等等的敏感问题要加以提防,也要脚踏实地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要贪图小便宜,也不要对任何人或任何事抱有侥幸心理。多和身边的同学、朋友分析问题,有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寻求家长、老师等可信赖的人的帮助。当身边朋友或同学疑似上当受骗时,也应该及时提醒。防范诈骗不仅仅需要依靠警方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本身的力量。

处在大学环境中的我们,介于学校和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里,我们的意识观念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我们应该保持谨慎,选择正确渠道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要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对“诈骗”说不,全民防诈,从你我做起!

网络诈骗学习教育心得体会三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电信诈骗已成为诈骗团伙谋取他人财产最主要、常见的手段,其方法各式各异。现今,许多人莫名深陷电信诈骗的泥沼,深信刷单、领补贴、领奖、零利率网贷等表面看似美滋滋的事情,或是冒充客服退款、特岗来电,假冒熟人借款等横飞而来的急事,熟不知早已成为“局中人”。而校园是发生电信诈骗最为频繁的地方之一,诈骗团伙抓住学生心理观念意识的薄弱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等,有针对性的设置各种圈套,我们身边被骗的人已不是少数。在防诈骗安全学习教育讲座中,倪辉警官为我们系统的教授了几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和套路,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

我认为对防范诈骗知识的学习不应仅限于专题讲座,还必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时刻保持“防范之心”。电信诈骗可以形象地比喻成“顽疾”,只要被它缠住,将是无尽的痛苦与挣扎。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难以管控,大部分的诈骗案件一般最终的结果都是石沉大海。所以,防范诈骗的学习也应该作为大学生发展自我的必修课。我们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提升自我认知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警戒意识,增强防范能力。

总之,越完美的谎言,就越漏洞百出。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诈骗团伙的手段和方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作案情境也会愈加复杂化,我们只有随机应变,提前做好相关的预警准备,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损失。

网络诈骗学习教育心得体会四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近期部分高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为增强大家的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我院邀请了吴家营派出所的倪辉警官进行了名为《以案释法》的防范诈骗专题讲座,让我们明白了如何防骗、如何辨别真伪、如何对待可疑人员,既有教育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防骗的警惕性。

倪警官首先以最近发生的大学生上当受骗的实例把我们带入到被骗情境中,让我们更加贴近的感受到了骗子的行骗手法。其次又详细地介绍了许多常见的诈骗手段,如冒充特岗设陷阱、缴费领奖伤更深、网购骗人五个坑等。就我们绝大数人来说,可能都认为自己面对这些各式各样的骗局时可以比较轻松地辨识。但是当倪警官结合图文和自身收集到的案例向同学们解释其中的“技窍”后,大家才发现诈骗分子的高明手段,同时倪警官用他生动语言作出的打油诗也让我们对诈骗手段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加深了我们防范诈骗的意识。最后,倪警官又强调了一些防范诈骗的方法以及向我们提出了十六字建议:远离、防毒防艾、远离网贷、警惕传销。

防范电信诈骗建议范文第3篇

银行卡遭遇盗刷,银行和电信运营商该负起怎样的责任?用户又该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可参考一份地方文件来看三方责任

刘慧慧[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对银行卡非授权交易的具体规则加以规定,结合民事侵权理论及举证责任划分,以及根据最高法公布的案例审判规则,我国司法对银行、手机运营商和持卡人采取过错推定为基础的损失分担机制,同时原则上倾向于保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

“补卡截码”的关键在于电信运营商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让他们补办了受害人的手机卡并据此截获了电信验证码。电信运营商与电信消费者之间构成消费服务合同关系。运营商责任的界限在于是否严格审查了办卡人与本人身份证一致的义务,补办手机卡不严格就是对消费者不负责,应承担该类案件中持卡人损失的主要责任。赔偿责任的比例具体是多少,还要综合分析持卡人的过错、银行的过错之后,在三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再来看银行。持卡人与银行之间形成金融服务合同关系,银行理应掌握银行卡的制作和加密技术,具备识别真伪的技术能力与硬件软件设施,确保持卡人的账户安全。对于盗刷事件,除非银行有充分证据证明持卡人存在过错,否则就不应让持卡人承担损失。

过错划分方面,可参考2012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卡交易民事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这份文件对举证责任分配及责任认定给出了一些指导意见:对设置了密码的银行卡,持卡人对密码的泄露没有过错的,对银行卡账户内资金损失一般不承担责任。持卡人用卡不规范足以导致密码泄露的,一般应当在卡内资金损失50%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对于未设密码的银行卡被伪造后交易的,发卡行如在办卡过程中履行了不设定密码后果和风险的提示义务,持卡人需承担不超过卡内资金损失50%的责任。我认为这份文件很有参考意义,同时期待全国统一的司法标准。 应升级为“多因子身份认证”

杨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副教授)

“补卡截码”盗刷案近年来屡屡发生,原因是大家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通信,电子商务、商品交易、银行金融等业务越来越多地从线下转移到移动平台上,这就让掌握一定移动通信技术的诈骗分子看到了“商机”。

远程实施,不与当事人直接接触,大多基于引诱、欺骗、恐吓等社会学骗术,采用通信和计算机的IT技术手段,有完整犯罪链条的作案,电信诈骗的这些特点不仅针对人的弱点,也针对技术的漏洞,让人难以防范。

目前,网络金融的监管存在许多不足,网络金融及电子商务的业务大多由互联网公司主导操作,与银行监管相比,力度要弱很多。电信运营商保持着传统思维,把自己看作仅仅是通讯服务提供者。如,修改交易密码等,往往并不需要本人持有效证件亲自到场办理。基于新型的网络金融实施形态,传统的监管方式必须进行适应性的改进。

手机卡被盗用的本质原因在于犯罪分子可以获得受害人手机卡的所有权并实施操作,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建议,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漏洞进行技术改进和升级。例如,对于补卡时的身份认证,可以升级为“多因子身份认证”,即通过用户独有的多个秘密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不仅验证身份证的有效性,还需验证指纹,验证在注册手机卡时候的各个密保问题,等等,如果这些都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将能有效遏制“虚假补卡”类的攻击。

再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密码重置时的身份认证,也可以采用“多因子认证机制”,除了短信验证外,还可以增加用户指纹、用户密保问题、用户特定手势(手机内有重力传感器和陀螺仪)、用户语音(手机内有录音)等多重比对。 严格管控企业或机构留存的公民身份信息

马坤(信息安全专家、西安四叶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

要防止“补卡截码”,不仅各运营商内部要制定严格的开卡和补卡规定,并在流程上切实执行,同时国家还应注意从公民身份信息泄露的源头上来防范。

个人信息泄露主要有四个途径:人为倒卖、手机泄露、PC电脑感染、网站漏洞,但主要源头还是来自企业层面或网站。市民买房、买车、到物业进行登记,到银行、通信、交通甚至政府部门等机构去办事,都可能被要求留下身份证复印件,或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身份信息。然而,对这些按要求留存的身份信息,企业和机构究竟是如何管理的,群众很难知晓。

有报告显示,福布斯上榜的中国企业中,大多数企业都曾不同程度遭受过攻击或出现数据泄露。由于服务器或系统在安全防护方面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精通网络技术的黑客就会利用漏洞发起攻击,将整个客户数据库信息完整下载下来,打包出售以谋取利益。还有可能将多个泄密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形成一个地下数据网。这个数据网里会有非常完整的个人信息的链条,比如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银行卡号,甚至密码等。这种情形对任何人都是严重的威胁,甚至可能给用户带来人身安全方面的问题。

具体到盗刷,不法分子利用地下数据信息,专门招聘“技术员”,从选取信息到办理补卡,再到非法窃取受害人资金,形成完整的“业务链”。与从企业和机构数据库泄露的情况相比,个人丢失身份证或泄露密码的情况,我认为仅属于小头。

所以,对于企业或机构要求上传或留存公民身份信息、照片或复印件的平台和环节,国家应该严格管控,最好立法进行规范。 建立机构赔付机制

韩复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网络诈骗犯罪已经有组织、成规模。此前有媒体报道,网络诈骗产业链上至少有160万从业者,“年产值”超过千亿元,诈骗手段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与此同时,网络金融风险监管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行业协调及风险监管不理想、现行的风险管理模式与网络金融的发展不适应等现实问题,这都需要进一步推动健全法律制度、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完善监管体制、调整监管策略、构建安全体系等措施来解决。

盗刷案件中的两个角色――电信企业和银行,在设计业务流程的时候,他们对当下的网络经济蓬勃发展应该说估计并不充分,双方的流程都有不少技术漏洞。如依托短信发送验证码,可以说已经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因此,银行、电信运营商有必要采取更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

防范电信诈骗建议范文第4篇

1.思想上要杜绝

许多人在思想认识上,就是喜欢贪图小便宜,所以,会在接收到这样的电信电话或者是短信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天大的幸运,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自然就会上当受骗。建议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不要相信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2.身份信息防泄

有一部分人喜欢在ATM机上抽钱后,把小票拿到,但是,看一看就扔掉了,这给一些电信诈骗者提供了相当好的条件。因此,在个人身份信息或者是家人信息的保密工作上,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要在取钱的时候,相信外人,最好只求助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

3.核对真实信息

如果你在接到了短信或者是电话的时候,记得,一定要仔细核对真实的信息。可以利用下面的方法,打电话给当事人,问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如果当事人的电话无法接通,则可以向当事人身边的朋友或者是同事或者是其他的家人征求意见。人多力量大,自然会挡住诈骗者。

4.耐心辨别真伪

如果你个人不能确定的话,最好是找家里人商量一下,当然,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最好是辨别一下真伪,如果有银行发来的,你可以拨打银行的服务热线咨询一下,如果是其他的地方,你可以查一下网络,看一下,其到底是真假,现在网上有好多公布了的假信息等。

5. 树立正确态度

遇到恐吓一类的信息或者是电话的话,不要惊慌,在个人没有做这些事情前,根本不必担心他们所谓的恐吓或者是法院的传票等。如果担心害怕的话,你就故意让对方向你提供证据,你把这些证据收集好,到相关的部门进行举报。

防范电信诈骗建议范文第5篇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提高自身与别人的沟通能力,提高遇挫时的应变能力,提高在遇到客户刁难时的心里承受能力。

实习内容:

主要是听老师讲了一些有关如何更好的做一个合格的接线员的一些注意点。办理业务的必须是客户本人,必须让其明确所办的业务具体内容及费用问题,办理后必须进行核对。

投入实战,频繁的打电话,与客户进行沟通。

实习的感想及建议:

投入实战中的第一天,老师先交我们如何操作系统及拨打电话,不知不觉中那边传来了客户的声音。

第一个电话,还没想到3秒钟,对方的声音就传来,懵了,一下子完全懵了。在紧张中接玩第一个电话,客户态度比想象中的好多了。

接着继续拨通电话,无人接听的比较普遍。拨打一个电话,结果就是,有人接听,无人接听。有人接听又分正常接听和非正常接听。非正常接听之我见,就是拿起电话后两秒挂断。无人接听,停机、号码错误、空号、忙音等等等等。所以呢,正常接听的概率也就很低,从这很低放入概率中我也发现了几点。

第一,客户的防范诈骗的意识提高。骗子,有人说我是骗子了,说什么上次就骗了一千多,现在还想骗,已经不会再上当受骗了。尽量的解释,但客户就是认为我是骗子,骂了我一顿,直接挂电话。无语,毕竟现在社会黑暗,民众的防范意识已经处于警备状态。

于此,我建议客户若有时间,所有的业务就自己带有效证件到营业厅办理。

第二,实习资料太旧,系统更新太慢。我被人骂,说什么宽带早就不用了,为什么还打这种电话,难道还要我交费吗?还有许多拨打的电话已经停机,有的客户已经变更了登记也不能反映出来,甚至有的客户已经去世了,我们依旧要去拨打电话去找那些人。结果呢,被人家臭骂一顿,浪费彼此的宝贵时间。

所以,我建议营业厅若有能力,应该尽最大可能性完善资料系统的更新,减轻客户与接线员的麻烦。

第三,打电话的时间不对。打着打着,不知不觉中发现,大白天的,家中接电话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觉大多数都不会讲普通话,根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而正常使用电脑宽带的都是小年轻,基本此刻都在上班中。

快乐寒暑假的客户呢,孩子在学校,电脑带到学校去了,家长不知道孩子的意见。基本打了也就属于无效电话。

所以呢,营业厅若要与客户沟通时,应该选择客户在家的时间拨打电话。否则,真是浪费时间加上浪费精力。

第四,遍地都是啃老族。不断地打着电话,听着对方不断传来的声音,接听的如果是中老年人,那下面就会发现一个通病。对方是客户本人,可是电脑宽带不是他们在使用,一问,我儿子、我女儿、我媳妇、我女婿,反正都是小一辈的那些孩子们。

我呢,似乎是一个很不合格的接线员,一周一个业务也没做到,但我的心里还是蛮满足的,毕竟我是一个相对内向的人,这一点这次客服的还不错。呵呵,知足者常乐。

接线员一周结束了,一种体验,一种生活吧。

哎,遍地的啃老族,但这也说明了用电脑宽带的也主要是这一年龄段的客户。所以呢,电信的方案研究组的人也可以针对这些人群开发许多适合的套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