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培优方案

高中生培优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培优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生培优方案

高中生培优方案范文第1篇

摘要 从一个课例发现问题出发,通过构建模拟实验,进而构建数学模型来说明为什么海洋捕鱼时机最好是K/2。

关键词 捕鱼时机模拟实验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教育之所以成为一种“艺术”,是因为它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个性差异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遇到许多出其不意的问题,即使备课备得如何周详,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防不胜防”。如何处理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既体现了一个教师机智,更体现了他的专业素养。

有一次听一位年轻教师讲授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讲到数学模型的构建,在讲到“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时,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课堂气氛,都非常理想。

在讲授完“J”型曲线,“S”型曲线后,话题转到了环境容纳量(也就是K值),讲到了海洋捕捞的问题:近些年来海洋的渔业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些不法之徒,使用法律禁止的渔网和捕捞方式进行捕鱼,结果导致鱼的数量与十几年前相比大幅度降低,当地的渔民生计也受到威胁。那么,能不能捕捞海洋的鱼呢?(学生简单讨论)如果需要捕捞,究竟怎样才能把握好捕捞的“度”呢?

教师要求学生仔细分析“S”型曲线,思考在哪个位点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很快有学生回答是在曲线最“陡”的时候,亦即K/2时。这时老师再提问:那么应该何时捕鱼?在老师如此明确的“明示”下,有的学生说是在K的时候,因为这时候鱼的数量最多,肯定可以捕捞到更多的鱼;也有的说是在K12的时候,因为此时鱼类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这时教师总结:在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对海洋鱼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应在其数量约为K12时,因为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而当种群数量大于K12时,其增长的速度将开始下降,此外等待捕鱼的时间过长,鱼类消耗的资源也过多,在时间上、资源上不划算;过度捕捞导致种群数量小于K/2时,种群的增长速度也将减慢,获取的资源数量将减少,而且还会影响资源的再生。

听了这位教师的解释,有的学生“恍然大悟”,但笔者也可以感受到那些坚持在K时捕鱼的学生依然存有疑虑。可能该教师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很好理解,就没有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了,而是继续讲授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并将“K/2时机”引申到害虫的防治上。

但一件事件重新引起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那是,在一次高三生物模拟考试集体改卷上,有一道试题也是考有关开发、利用野生资源的时机问题。大部分学生也都填答了“在K/2时”这个答案。这时就有一个年轻的教师问:为什么不是在3K/4、K的时候呢?这个时候教师就争论开了,看来真正不明白的不仅是学生,也有我们教师。争论结果是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有的教师说,反正所有的资料上都是这样说的,教材上也是这样讲的,“K12"肯定不会错。看来很多教师还是唯教材至上、唯资料至上。

笔者回去后,在互联网上搜索了这个问题,网上也是争论不休,没有定论。

受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的启发,笔者想:为什么不能设计一个模拟试验来说明这个问题呢?或者能不能就这个问题也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于是设计了下面的模拟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可以启发学生自己设计,既可以加深对前面模拟实验的认识,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实在是一个极好的培优素材。

在3个(也可以是5个、7个,这里为了简化问题只设3个)小桶里面各放入100粒黄豆(相当于K),表示海洋(湖泊)中的鱼。3个人每次从桶中取出若干粒黄豆,表示每年捕鱼的数量。捕捞活动有如下规则:

(1)3个桶表示不同的海域(或湖泊),分别为l号、2号、3号。1号每次取25粒黄豆(相当于K/4)。2号每次取50粒黄豆(相当于K/2),3号每次取75粒黄豆(相当于3K14)。

(2)每年“捕鱼”之后,向桶内补充一定数量的黄豆(表示鱼类的繁殖),桶里剩多少黄豆,就补充多少(假设每条鱼每年繁殖一个后代),但每次补充后黄豆的总数不能超过100(环境最大容量K)。 (3)每人各“捕鱼”6次,计算每人共“捕鱼”的总数和桶内所剩黄豆的数量,两者之和最大的一方获胜。 方案设计完成后,再可以要求学生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表l一表3),然后开始模拟实验。 做完以上模拟实验,然后再让学生讨论捕鱼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合适这个问题,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是K/2了。捕捞量为K/4时,虽然剩余的鱼量能保持在最大值100,但总的捕鱼量才150;而捕捞量为3K/4时,仅在前两年的捕鱼量超过在K/2时,但长期下去,总的捕鱼量却并不多,更糟糕的是,6年后所有的鱼到捕捞完了,剩余量为0;只有捕捞量保持在K12时,既获得了最大的捕捞量,同时剩余量还是保持和原来一样。通过这个模拟实验,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要保持可持续增长,为什么要将野生资源的捕捞、采伐量控制在K/2时候。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终究是模拟实验。现实情况下,从时间效益、经济效益、成本控制等角度考虑,不可能每次捕鱼前都要等总鱼量恢复到K值,当海洋的鱼量超过K12时,人们就可以捕捞,捕捞的量就是最好使剩余的量保持在K/2,这时鱼类增长最快,数量能最快恢复,人类既可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持海洋鱼类的可持续增长。

在完成上面的模拟实验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能不能建构海洋捕捞量的数学模型。在学生刚学习了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后,通过小组探讨,应该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表4)。

高中生培优方案范文第2篇

一、理念引领,激发目标和动力“两个引擎”

学校提出了“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努力跻身全省前列”的办学目标,重新审视学校发展,紧贴校情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把发展教师、成就学生作为办学内动力,把唤醒教师心中希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职业成就感、增强生活幸福感作为调动工作积极性的抓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志向、开发学习潜能、圆梦名牌大学作为优化学风建设的落脚点,通过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各方教育资源,力争实现教师与学生、家庭与学校、素质与能力、W校发展与教育改革等“七个共进”,推动学校在新时期实现更大发展。

二、聚力中心,坚持教师和质量“两个至上”

学校实施了“43210”骨干教师培养工程。“4”是按照新教师、合格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名师四个层级,由教师发展指导委员会提出不同成长要求,分类明确研修内容,让每个类别教师都有目标追求,都能成长进步。“3”是启动学科建设三年规划和教师专业规划,立足教研组引导教师思考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我将怎么走、需要些什么等问题,明确个人发展定位、目标设定、路径设计、保障要素等,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促使教师自主成长,自觉进步。“2”是建立了教研组和年级部双重责任体系,教研组对学科教学质量负责,年级部对管理质量负责,相互搭台,互相促进。“1”是每周集中开展一次错时直播教研活动,借助云教室和互联网+等手段,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作用,开展名师大讲堂,启动“青蓝工程”,通过在线直播和点击回放,使教研活动更扎实有效。“0”是全员培训“0遗漏”,支持教师参加国培省培项目,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全力提升教师能力素养。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我们做更细致、更优质的教育。社会对宝中的评价,不仅看一二本上线率高低,更重要的是看优生突破程度。去年以来,学校充分挖掘内部资源,选拔骨干教师组建辅导团队,实施“订单式”和“导师制”培优方略,常态化开展奥赛、自主招生、兴趣特长辅导,在抓大面积升学率的同时,促使尖优学生专长发展。

三、科学管理,确保绩效和成果“两个导向”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成绩和成果的主阵地。学校坚持教学调度会制度和班子成员包抓高三复课制度,及时问诊和化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行了领导班子集体听课评课制,定期检查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促使课堂教学不断规范化、优质化。在学生培养上,我们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科学细致的管理办法,通过班级量化和学分制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集体生活。同时,根据高中生特点,定期评选“校园之星”“五星班级”“五星宿舍”,推行了“准生活老师接力体验”活动,激励学生个性发展,全面进步,基本形成了高一树立理想、养成习惯、夯实基础;高二形成品质、训练提高、学业达标;高三注重能力、促进特长、圆梦大学的培养模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正向发展。

四、立德树人,实现文化和环境 “两个提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衡量基础教育的重要标准。在落实市教育局“德润宝鸡・书香陈仓”德育行动中,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常态化、系统化、无缝化工作方案,落实全员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活动载体,丰富社团活动,形成了浓厚的书香校园文化、班级特色文化、宿舍育人文化氛围。

学校十分注重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坚持“净化先行、绿化为主、亮化增色、美化提升、文化铸魂”的“五化一体”设计原则,在原有校园绿化基础上,建成松竹梅“岁寒三友”主题园林五块,实现了四季常青,全年有景,为校园增添了文化底蕴。

五、和谐共进,强化服务和安全“两个保障”

优质的服务、信任型的人际关系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两个抓手。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开门办公,以上率下,传导压力,走进课堂食堂,倾听师生意见建议,及时回应家长社会关切,以从严从实的作风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学校陆续推出免费营养早餐,给晚自习辅导教师配备夜点,装修“香啡阁”,改建健身房,让教职工工作更有尊严,生活更有乐趣,增加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高中生培优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学困生 转化

1.问题的提出

我校高中生源不好,学生英语入学成绩低,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吃力。因此,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出现了不少学困生。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一直在探索适合这些学生的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多转化学困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2.1理论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指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等。而我们常常关注的是优秀学生的发展,对于学困生的发展并不特别关注。对于学困生的教育和培养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应用了以下方法:1.分析比较法。记录转化学困生的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转变的契机。2.教学实验法。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寻求进行创意法理论与学困生转化的融合新途径,不断总结,找出有价值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使研究内容逐步完善。3.经验总结法。借鉴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经验及成果,分类收集,对比分析,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做法。

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的目标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制定转化学困生的措施,落实新课程理念,保证学困生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2)查找学生成为学困生的根源,探索培优补差的经验和做法,优化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手段,把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升华为一套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体系。(3)挖掘学生的创意潜能,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高中毕业生。

本研究的预期目标:(1)明确此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借鉴成功经验,通过动态研究,补充有关理论。(2)落实新课程理念,找到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让学困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3)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有效措施,完成论文,撰写研究报告,积累转化学困生的经验,为在全校范围内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4)预计的研究成果:①完成研究报告;②典型案例;③典型课例;④;⑤创意法理论推广研究。在课题组织上,科学院中学教研气氛浓厚,科研基础强,学校大力支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顺利结题。

4.课题研究成果

4.1制定了相应的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策略

4.1.1课堂外重视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4.1.1.1确立目标。

学困生经常感觉沮丧绝望,我们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培养他们具有克服困难,决不后退,只要努力就有希望的信心。要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在他们的人生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使他们发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帮助学生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经常检查并修改目标,使学习目标适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坚持每天少量听写培养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使他们意识到细小的进步长期积累就是大进步。

4.1.1.2掌握心理动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高中学困生往往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但他们内心渴望进步,渴望尊重理解,渴望得到重视。因此,主动接近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上进的动力,鼓励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尊重、信任是增强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是构筑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因此沟通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课堂上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课下要有计划地找学生谈心,了解其学习态度、困难和体会,以及其对教学的看法、要求。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良好的双向反馈。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歧视他们。教师的关爱有助于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

4.1.2课堂内重视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4.1.2.1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要以简洁、明快、风趣、鼓励的言语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加强对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乏味难懂的语言点,要利用图画般的艺术语言,利用插图来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辨别和掌握知识,使他们意识到知识之间的繁简、难易转化是可能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可以增强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英语史或有趣的英语知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教唱英语歌曲,观看英语电影,布置英语小版报,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展示才华,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

4.1.2.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听课效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获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体验,激发求知欲。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帮助学困生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内容和方法入手,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困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动力。通过英语游戏、电影和音乐使枯燥的记忆背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学习。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他们“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避免枯燥的机械重复,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是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因此,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经常和学困生交流,像朋友一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使他们明白从日常生活中也能学到英语。

4.1.3加强课后辅导。

给予学困生特别的指导,布置适宜的学习任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困生安排不同的任务,布置不同的作业,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采取形式多样的措施,检查学困生的学习任务及作业,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指导他们掌握学习技巧,帮助他们预习、复习,并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布置较易完成的作业。例如,要求优秀学生背诵整篇课文,学困生只要背诵重要短语和简短的对话,让他们每天都有成就感,逐步提高学习兴趣,缩小与优秀生的差距。

4.1.4适度降低对学困生的学习要求,确保他们日有所得,享受学习的成功喜悦。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的,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最为重要。成功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而挫折易使人沮丧和退却。课堂上对学困生适当“降低标准”,让他们及时享受到收获的乐趣。由于WarmingUp对话相对简单,可让学困生就此表演对话,并当众给予表扬和肯定,建立自信。一旦有了自信,教师再“乘胜出击”,逐渐加大难度。

4.1.5运用网络与学生、家长交朋友,让家长参与教育。

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加入QQ群与他们在网上聊天,了解学困生的思想动态。通过网络沟通会得到平时不容易得到的信息,更好地掌握其思想动态,同时融入真切的情感,帮助其解决思想问题;其次,要有一定的交流技艺。要进行角色转换,唤起学困生的兴趣,倾听他们的心声,博得对方的好感;最后,坚持寓教育于引导之中。善于将解决学困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合理引导。鼓励、辅导他们在创新创造与动手能力方面多加锻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要与家长形成合作关系,并请求他们帮助,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看到父母重视他们的教育,学困生会受到感染而加倍努力学习。帮助学困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不能期望学困生的学业很快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开始时他们可能会有波动,只要有信心坚持下去,他们就一定会转化成好学生。

4.2反思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学困生转化是多年来困扰我们的问题之一,高中英语教师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促进高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在新课标思想指导下,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也有一些困难和疑惑,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平行班少不利于比较和对比学困生的进步;(2)大班教学难以特别照顾到学困生的转化工作;(3)学困生在转化过程中存在反复现象和不稳定的情况;(4)学困生往往在其他学科也存在问题,同时行为表现上也有不良现象,对他们的转化工作,需要班主任、其他学科教师和家长的配合和协调。

高中英语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任重而道远,涉及因素多,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半途而废。我们要把握学习困难生的心理,针对他们的特点,逐步让他们喜欢英语,在较短的时间内享受学习英语的愉悦,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0.

高中生培优方案范文第4篇

1、好的开端

(1)本学期提前一个月上课,因此各学科在完成高二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任务外,都对下学期内容有所渗透。

(2)及时完成学生的选科工作,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3)开学初各备课组、个人制定就制定了详尽的教学计划,同时在各班主任和帮教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繁杂的高二年级学生档案工作,保证整个学期工作的有序进行。

2、培优

(1)从3-18周,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的竞赛辅导全面展开,逯元祥、何文哲、万为民、吴玉成、吴恩徐、戴凝六位老师认真备课,每大周有4次承担了竞赛辅导任务,精心准备教案和练习,力争提高优生的整体水平。

(2)开学第二周专门召开优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要求每位同学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争取在期末统考中有新的突破。

(3)树立何婥君、梁清泰等少数同学学习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在他们的带领下热爱学习的同学越来越多。同时鼓励优秀学生自主学习,激励他们先走一步。

3、积极参加教学研究:

(1)年级组老师积极参加建校十周年校庆。9月25日下午2:00,高一高二年级举行展示课,我年级夏青、张慧、吴玉成、张宪存、万为民、叶敬之六位老师主讲了数学、英语、语文科目共6节课。

(2)本学期高二年级老师除了积极参加顺德区、佛山市、广州市教研外,还积极参加部门和市里的教学评比。在2004年12月14日下午进行的全校信息整合技能大赛中,我年级吴恩徐老师带领生物选修班的同学展示的实验课,一举获得三项大奖:教学设计奖、教师素养奖、教学整合奖。

(3)每位教师在开学第二周了完成学校教师科研课题的申报,在十六周每位老师对自己确立的课题进行了认真总结,完成有关课题的教学论文,最后完成由年级组统一将每位老师的结题论文进行汇总,编辑版了部门教研刊物《出海口》第36期,共收集论文19篇,总字数近5万字。

(4)2004年12月7日,肇庆一中英语老师到我校进行交流,他们在听了我年级夏青老师英语课后,高度称赞了我校学生极佳的英语口语水平,并对我校的英语教学情况给予高度评价。

4、对美术班的教学高度重视

本届选美术的学生是高中部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届,辅导任务大,差生面广,在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张慧、颜霞和美术老师吴胜辉以及其他帮教老师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1)本学期共举办次美术作品展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两次画展。积极组织学生投稿《桃李园》并发表。

(2)2004年9月27日美术班同学利用周日下午休息时间到广州观看全国油画展,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3)1月6日,高二(6)班召开班级任教老师会议,对班级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情况进行交流,以期找到符合美术班特点的教学方法。

(4)在参加2005届顺德区美术高考模拟考试中,高二(5)班的三个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5、积极参加叶晓燕老师组织的部门学生会活动,在“谈恋爱是推动学习还是阻碍学习”辩论会,高二年级学生代表获得比赛的冠军。

6、参加校“学生素质检测”,班主任提前做思想动员,学生认真配合,学科老师精心准备,使得高二年级的各项素质检测圆满完成。

7、期中考试:第十周参加部门组织的期中考试,老师进行试卷讲评,考试结束后,肖幼春老师针对高二学生的分科实际,制作各项分析表格,各班级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对期中考试结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同时也召开年级期中考试分析会,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8、营造英语环境

(1)每周三次收看英语新闻联播

(2)举办英语周活动:高二英语组万为民、张慧和夏青三位老师认真策划和准备举办了英汉翻译对抗赛和英语沙龙活动,获得了其它部门观摩组的肯定。同时配合部门英语教研室成功举办了高一、二年级英语圣诞晚会,在晚会比赛的十个奖项中,三位老师所带班级的英语歌曲和短剧共获得八个奖项,囊括了所有一等奖、三等奖,还有一个二等奖。

(3)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英语备课组组织十五人报考三级,一人报考四级。

(4)办英语墙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手抄报比赛活动,手抄报活动获得部门和学校的好评,高二(1)班的梁颖欣和罗健欣在年级组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5)2004年11月17日年级为创设良好英语环境,配合英语备课组举办英语互译对抗赛。

(6)2004年12月30日,年级老师参加总校举办的“首届教师英语风采大赛”,颜霞老师获得非专业组的一等奖。

(7)高二教师积极参加部门英语教研室举办的英语培训

9、备课组活动蓬勃开展

除了英语备课组在营造浓浓的英语环境,做了上述努力,在这里不在重复外,其他备课组的活动也在蓬勃开展

(1)语文备课组本学期的指导思想是: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措施落实、讲求实效。在组长黄维栋老师下,认真备教案、做课件,全年级统一一种练习,各位教师轮流负责;加强集体备课,除了加强日常的交流和探讨外,每周开一次小组会;11月,配合德育处和年级,指导班级学生完成了“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专题征文活动;完成三期桃李园学生投稿工作,组织学生进行了背诵默写竞赛、成语接龙比赛;承担了部门学生辩论赛的指导工作;12月,组织6位学生参加了12份进行的顺德区高中生即时作文大赛;参与了全校的展示课活动,并积极评课。同时,除了积极参加了广州教研活动,在领导的关怀下,还派代表参加了中南六省语文研讨会。

(2)数学组吴玉成老师带领全组人员坚持每周进行一次备课,每次开会有总结有计划,然后三人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讨论,在教案的撰写上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分章组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共享,然后各自形成自己的有特色的教案。教学设计各具特色。各个层次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不同的高考目标分层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案上充分体现了课前预习与复习、教学内容、例题分析、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课堂练习、教学小结、课后作业、教学后记等环节。本学期各班作业都能很好的分层布置,精选试题,课本习题做到了人人过关。几位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做到了全批全改,并有针对性的指导性批语。每位老师主讲了一节组内公开课。

10、教师参加教学举办的各项软笔和硬笔书法比赛。硬笔书法比赛中,年级逯元祥老师获得一等奖,吴恩徐老师获得二等奖;软笔书法比赛中,吴恩徐老师获得一等奖,逯元祥老师获得二等奖,叶敬之、何文哲老师获得三等奖。

11、每位老师每月完成高考模拟试卷一套,及时了解高考动向,掌握最新高考信息。

三、辅差:

1、德育方面:

(1)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引导他们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支持他们参加圣诞英语演出,为他们借服装道具。很多学习上的困难生在表演中展示了自己的丰富的文艺才能。

(2)班主任在常规管理中,注重心理疏导,与他们做朋友,严爱结合,工作有的放矢,消除心理障碍,同时认真负责地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争取进步。特别对于美术班的困难生的管理方面,杨维寒主任配合班主任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2、教学上:

(1)期中考试中,增设学习进步奖,使学习困难生发现自己的点滴进步,提高自信心。

(2)任课老师在教学有注重兴趣培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六班很多学生不爱看课文,不爱发言的情况,叶敬之老师经常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调节气氛,让他们每个人都提一个问题,不提问题就必须回答我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个个都读课文,也思考问题了。张宪存老师带的4班和6班都有一定的困难生,他准确认识到差生之所以差,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无论是讲授的内容、形式,还是速度、语气、表情,都注意尽量让他们乐于接受、能够接受,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黄维栋老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学上注重采用“小步子、见成效”的做法。如背诵默写,平时划分成小块来解决,在“背”的基础上还要反复“写”,逐步积累。对后进生的教学不能贪多求快,而应该“小步子”踏踏实实,“小步子”突破,最终取得大进步。“小步子、见成效”能使后进生有成功感,能增强他们的信心。经常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能激发他们的内驱力。戴凝老师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尽量讲慢一些,同时鼓励多问,每次错的一个个找来当面讲。对于上课管不住自己的爱走神,上课多提醒。多一份耐心,会有很大收获。

(3)注意搞好分层教学:

杨维寒主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如X班、美术一班、美术二班各个班的进度、作业、授课模式等均有区别;詹学军老师在教学中尽量采取探究法教学,尽量分解知识难度,设计教学梯度,让每人在自己的基础上都有最大的收获。

高中生培优方案范文第5篇

一、模式的提出

教学要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掘学生潜在能力,满足学生适合自身最佳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学生最优发展的教学实践中,既要整体有序地把握教学进程内外诸因素的关系,又要符合学生认知和个性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教学的因果发展、层次梯度,表现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能力、发展个性的素质内化进程。在近些年的学生最优发展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能涵盖各学科教学特点的学生最优发展教学模式:“抓起始、打基础、重能力、促发展”。诚然,该教学模式的表述较简明,但其内涵却十分丰富,需要有序地、分层递进实施。各学科围绕该模式,结合自身的特点,相应制订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案。而且还要做到学科间相辅相成、和谐地同步前进。

二、模式实施原则。

1.整体性。

用整体性观点看教学过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属于学校的整个教育系统。我们在“抓起始、打基础、重能力、促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全面优化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形式、教学评价,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改进教学条件,实现教学现代化等方面,力求过程中每一成分和环节都能充分发挥最优功能,进而求得全过程最大程度的整体效益。

2.联系性。

用联系性的观点分析教学过程的结构,揭示过程发展的规律和动力,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内在联系,这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的联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过程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既表现在师生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中,也表现在教学过程的前后衔接,学生兴趣、知识、能力、素质形成的因果联系和发展联系上。

3.综合性。

用综合性观点(方法)处理教学中的方法和形式问题,以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任务之间具有对应性,在对应范围内,教学方法会显示出其优越性和高效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自始至终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而必须综合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使之相互配合,最优结合,以达到整体优化、优势互补的教学效果。 常用的三种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全班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各有其优点和弱点,因而在各个阶段与场合都必须考虑其最优结合,尤其是要根据具体需要在教学过程的相应环节中突出某种组织形式,而以其它形式为辅,以求最优的组合效果。

4.最优化。

用最优化观点开展教学工作,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我们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个教学环节都以整体的低耗高效来衡量教学行为和效果。

三、模式实施的基本要求

1.以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为出发点。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是一个反映学生学习的内外部条件的综合性概念。由于学生总是处于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情境中,所以, 实际的学习可能性这个综合概念是动态的。因此,我们要求全体教师不断地研究学生,积累这方面的资料,得出一些有根据的综合性判断和鉴定,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发展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以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2.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认识过程的主体,能动性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首要特征。因此,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动机为基础,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重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不但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且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协调统一。全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组织形式各有其优势,也各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始终坚持将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协调统一,最优结合,以确保最佳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强调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有区别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则强调充分合理使用多种教学资源,使其最大可能地发挥效益。

四、模式的具体实施

1.抓起始

我校生源整体较好,但由于学生来源不同,其知识层次、能力水准、学习习惯等均有明显的差异。我们提出“抓起始”,既是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 也是要发展提高这种“可能性”,使教学“可接受”性更强。我们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新生入学伊始,教师通过审阅入学成绩和新生档案,在适当时机用适当方法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和习惯,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②查漏补缺,知识衔接。为使全班的知识水平有相对整齐的起点,同时考虑到初、高中知识有较大跨度。我们实行“起点低一点,坡度小一点,进度慢一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起始阶段有一个补习、衔接、转换、适应的过程,让学生“排好队,齐步走”。

③培养习惯,改善方法。从初中生到高中生这一角色变换的转折点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转变。我们在提醒学生严格遵循学习常规的同时,十分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帮助学生探求适合自己特点的自学方法。

④协调关系,健康心理。进入高中的学生大多是初中的优秀生。但在新的环境中未必都具优势,因而会产生种种影响学习和心理健康的不良心态。我们通过开展优良班集体活动,和谐师生、同学关系,营造良好氛围,注重心理引导,提倡愉快教育。

2.打基础

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在相应条件下相互联系,合乎规律地保证取得巩固的、理解的、实效的教学结果,这是最优化教学的重要原则。夯实基础对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求在教学中做到“三落实”:

①落实课堂教学。教师按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优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特点,把握知识的难度、密度、深度,“照顾中下面,不搞难精尖”。实行知识教学“三小步“,即:适当重复,前后关联,巩固消化。

②落实检查考核。学校严格要求试卷命题有适度的知识涵盖面和梯度,命题依据三原则:基础性、全面性、合理性;考查后作试卷分析,做到考一次,查一次,补一次。

③落实培优补差。对学习层次不同的学生,既实行“能跑则跑,能飞则飞”的“提优”原则,同时实行“四同四不同”的做法。“四同”即按大纲要求相同,教学进度相同,期末考核相同,课时量相同;“四不同”指课外训练不同,知识拓宽不同,平时检查不同,最终达到要求不同。优生重在知识拓宽加深,中下面学生重在查漏补缺。

3.重能力

能力是知识、技能的概括化和迁移,也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我们在抓基础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其一是重视学生一般能力的培养,如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其二是重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中,我们的做法是:

①课堂教学。变“讲堂”为“学堂”,凸现学生活动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脑”的基础上“动口”、“动手”,让学生上台表现,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动手操作等能力。

②课外活动。强化活动意义,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渠道,为学生培养能力“搭台”。我校有多种兴趣小组、学科竞赛、文艺社团、周末文化等课外活动,有效地锻炼并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欣赏、文学创作、科学思维、组织协调等能力。

③社会实践。组织发动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在向社会和生活学习中锻炼能力,培养才干。如计算机教学中让学生为区公安局和校办厂等开发应用软件,“灵通社”同学的社会调查采访等,不仅提高了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也锻炼了社交能力。

4.促发展。

教学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所指的“促发展”,就是侧重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的基本做法是:“给时间,留‘空间’,展特长,明目标”。

①给时间。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就得给学生自由支配的足够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精,有时间让学生充分开展思维活动;课后各学科向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给学生足够的预习和复习的时间。只有学生掌握自学的主动权,才具有最优发展的可能。

②留“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得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余地。教师相信学生具有自己获取新知识和对某种知识的再思考再认识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有意识有目地的规定学生自学内容,而且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提出拓宽知识、加强深度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创造性劳动。这些属于“再认识“的思维活动,也是一块很大的“空间”,是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思维活动的重要过程。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欲使学生最优发展,必须留给学生最优发展的“空间”。如果教师全部占领了学生的发展的“空间”,那就无所谓有“最优”可言。

③展特长。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发掘学生个体潜在的特长和能力,这也是“促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十分清楚,今天和将来社会都需要各类人才,特别需要在具有良好全面素质基础上又有某方面特长的人才。因此,学校和教师完全有责任认真发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特长。为此,学校为学生“配班子”(物色辅导老师)。“搭台子“(提供学习阵地、创设表现特长的环境和机会)。

④明目标。学生进入我校的第一天,我们便明确告诉他们,决不能以跨入大学校门作为自己的目标,要在中学阶段达到自己最优发展,将来为国家作大贡献。进入高三年级,特别是复习迎考阶段以后,我们清楚地告诫学生,高考竞争是公平的,要有勇气去寻求适合自己最优发展的学习环境,不管录取分数线多高,都要敢于攀登。事实上,我们有些有条件成为保送生的同学,考虑到接受保送学校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的最优发展,因此放弃了“保送”的权利,敢于冒风险参与竞争,接受国家的挑选。正因为我们的学生有适合自己的努力目标,因此都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这也是实施“学生最优发展教学模式”的成功保障。

五、模式操作的基本环节

我们通过多年的模式实践,形成了以下几个教学基本环节,如图所示:

反 馈

--------------------------------------------------------------------------------

1.明确目的。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中的行为目标。明确的教学目的,不仅要体现科学性,还要努力做到目标的具体化、层次化,体现在不同年级,不同专题,不同教时,不同学生;努力体现教学的发展性,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逼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优选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最根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目的的重要保证。在优选教学内容时,我们着重强调: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补充必要的知识,注意科际协调,反映教学效率,控制作业总量。

3.激发动机。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使学习活动成为“自觉的操作”。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最佳学习心态,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和满足,激发起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4.优化教法。优化教法最直接地反映教学过程的本质。优化教学方法必须达到“五符合“:(1)符合教学原则;(2)符合教学目的任务(目标);(3)符合该专题的内容;(4)符合学生的学习可能性;(5)符合教师本身的可能性。努力使教学教法多样化, 手段现代化,形式合理化。

5.加强检评。通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检查与评价,调整、校正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法、形式、手段,学生也可从中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自我调节。我们把教师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并突出学生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在评价的方法与形式上,我们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端性评价结合起来,注意发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的作用;在评价的方向上,贯彻以鼓励性评价为主的原则。

六、学生最优发展教学模式实施的保证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是“学生最优发展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只有“教师高水平”,才有“学生高质量”。为了给最优化教学创造有利条件,我们努力建设这样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他们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有优良的教风,严谨、求实、一丝不苟;有优良的学风,能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刻苦钻研大纲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有高超的教学技巧,课堂教学效率高。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全体教师能不断获得进修学习的机会,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2.创设最优的教学条件

创设应有的教学物质条件、卫生条件和心理环境,是有效的高质量地发挥教学过程作用的先决条件。我校在学生最优发展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把创设最优的教学条件作为改革的一个主要环节来抓。

建设现代化教学设施。镇海中学在1987年学校本部重建时,就立下要建设至少二三十年不落后的现代化教育设施的远大目标。近几年随着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综合实验楼、体艺馆、电教图书馆等一批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工程已逐步完成。

优化校园环境。镇海中学在学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前后投入近百万元资金,有计划地修复了抗倭、抗英、抗法等七个历史遗迹,三个革命烈士纪念亭楼。使一批具有历史内涵的人文景观对学生立志成才,发愤读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我校还十分注意绿化、美化环境,师生动手植树绿化。校园里草坪雪松,满目葱绿;桃红柳绿,姹紫嫣红。十个德育教育点与现代化教育设施镶嵌在绿树成荫、小桥流水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