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乡村规划建设 现状 对策
乡村规划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农村人口比较多,且密度很大,但是又缺少基础设施,环保工作差,都对乡村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另外,在乡村还存在很多机制性以及体制性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1 现状分析
1.1 缺少正确的认识
从当前情况看,很多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对乡村规划建设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很多地区以及部门重视招商引资,拉动经济,改善民生,很多资源以及人力和财力等都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忽视了乡村的规划建设工作。另外,还有的地区以及部门虽然口口声声说重视乡村建设,但是却没有落实到位。在乡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员,也没有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大多都是应付差事。这些都表明很多地区的领导干部没有对乡村规划建设工作进行正确认识。
1.2 参与部门比较多,难以进行组织和协调
乡村规划建设,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与社会力量等的共同参与。可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缺少组织协调机构。有的地区以及部门划分了部门职责,可是没有牵头部门进行组织,导致各个部门在工作中缺少积极性,导致工作延误。还有的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出发,不愿意在乡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投入比较多的人力与财力,消极思想严重。
1.3 软件建设不到位
乡村规划建设并不仅仅是物质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它不仅要有形象美,同时还需要有内在美。需要内涵建设,将乡村特色体现出来[1]。也就是说,在规划建设乡村的过程中,不能只建设硬件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服务改善,同时还要在体制机制方面入手,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创新治理机制,融入到经济建设以及政治建设还有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建设具有特色的新农村。
1.4 政府单独发挥作用,市场力量没有被引入
很多地区在规划建设乡村的过程中仅仅依靠传统运动式以及行政动员等方式,没有引入市场机制,社会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一时建设了高标准,但是却无法长期运转。当前,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农民参与程度不足,无法发挥其主体地位以及主体作用。很多农民将乡村规划建设看作政府部门的事,导致规划建设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导致农民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因此,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建设目的以及建设力量进行明确,尊重农民意愿,由农村进行决策,在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
1.5 规划设计无法得到落实
从当前情况看,很多地区以及部门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重视规划设计但是却忽视落实的情况。有的地区以及部门在明确规划的时候具有比较强的随意性,没有聘请好的规划设计部门提前开展论证工作,导致规划设计漏洞比较多,设计的起点与标准都不高,影响了执行效果。另外,有的地区以及部门在进行规划的时候没有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一味追求高标准以及高档次,不能结合地区特点对规划设计加以调整,导致规划存在假大空的情况,可操作性不强。还有的地区以及部门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规划设计制定方面,却没有彻底得到执行与落实,没有结合规划设计的具体标准进行操作,在上报数据之中,含有较大的水分,存在虚报现象,对乡村规划建设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有效对策
2.1 对乡村规划建设工作要有正确的认识
当前,在规划建设乡村的过程中,认识不够,各个地区以及部门需要提升自己的认识,站在中国梦以及美丽中国的角度,开展乡村相关规划建设工作。不能够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乡村规划建设之间的关系割裂开来,也不能够使乡村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对立,要认识到乡村规划建设并不是发展当地经济和社会的一种负担,它并不是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2]。需要克服错误思想,在思想上对其加以重视,在业务上加强了解,掌握时机情况,使乡村规划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并行发展,利用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的容貌,并对生产和生活环境加以改善,对农村中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资料进行保护,对农村旅游资源进行深入开发,释放旅游潜力,利用美丽乡村相关建设工作,推动当地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
2.2 将牵头部门以及各个部门之间关系处理好
对于乡村规划建设这项工作来说,它是各个部门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参与的部门越多,就越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个相关部门需要在党委政府相关领导之下,尽到自己的责任。在规划建设乡村的时候,需要对各个部门具体资源加以整合,合力建设,对各部门的相关惠农资金进行统一整合,发挥乡村规划建设相关平台的作用,实现最佳效益。
2.3 把硬件建设以及软件建设之间的关系处理好
美丽乡村不仅指整洁之美以及基础设施完善还有公共便利和生活宽裕,同时还需要创新管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升服务功能,还需要对农村改革加以深化,对公共服务的相关运行和维护机制以及社区治理机制还有产权交易流转机制加以创新。在建设过程中,要使农村焕发新的活动,营造出适合乡村发展的良好的软环境,促进美丽乡村的不断建设和发展。
2.4 引入市场机制
在对乡村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各地区以及相关部门需要创新思维,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主动凑集资金,从而确保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支持。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专项资金实现专款专用,还要在建设中投入充足的精力以及财力和人力,强化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防止挤占与挪用的情况发生。另外,需要利用融资,将市场作用与活力发挥出来,引入招商引资等项目,利用其作为载体,确保乡村规划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将市场融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避免等靠要的思想,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寻找其中的商机以及潜力,做好包装与推介工作,使农村自然资源以及这自然环境的优势与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吸引客商以及企业等在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投资,促进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确保规划设计的高标准,并做好落实工作
在建设乡村的过程中,其规划设计以及具体实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重视。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高标准和高起点的理念,要聘请口碑较高的设计部门做好合理的设计以及规划,保证在短期内基础设施的标准比较高,不会在短时间内落后,防止重复建设。另外,要结合当地具体的地理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规划设计,不能流于表面,一定要符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前做好调研以及论证工作,不能够照抄别的地区的规划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划设计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且能够体现科学理念[3]。与此同时,要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规划设计的落实工作,认真执行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防止打折扣现象,定期对其进度进检查,把关建设质量,推动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规划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区在这一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实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思想上不重视,组织协调工作落实不好等等,需要进一步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卢美贞,蓝文权.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4(1):6-9.
>> 美丽中国乡村旅游名镇名村发展策略研究 姚庄获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建设特色名镇名村打造“美丽广西” 重庆: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地图出版 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及对策 黄冈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及空间分布 宜昌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及空间分布 试论大理州旅游资源的特色及空间分布特征 南雄投资600万元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 黄石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与空间分布 舟山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与空间分布 聊城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与空间分布 宿迁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与空间分布 汉中地区行政村名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淮安市自然类行政村名与空间分布 广东:名镇名村“遍地开花”幸福广州“先航”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浅论甘肃省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的总体思路研究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5-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工作的通知[EB/OL]. , 2013-05-17.]
[43] Gladstone D L. Tourism urb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Urban Affairs Review, 1998, 33(1): 3-27.
[44] Lu Lin, Ge Jingbing. Reflection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ourism urbanizatio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 25(4): 741-750. [陆林, 葛敬炳. 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 地理研究, 2006, 25(4): 741-750.]
[45] Ge Jingbing, Lu Lin, Ling Shanji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of Lijiang City[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29(1): 134-140. [葛敬炳, 陆林, 凌善金. 丽江市旅游城市化特征及机理分析[J]. 地理科学, 2009, 29(1): 134-140.]
[46] Bao Jigang, Lin Minhui. Study on control of tourism commercialization in historic town and villag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2): 268-277. [保继刚, 林敏慧. 历史村镇的旅游商业化控制研究[J]. 地理学报, 2014, 69(2): 268-277.]
[47] Levine N. CrimeStat: A Spatial Statistics Program for the Analysis of Crime Incident Locations (v 3.3)[M]. Washington, DC: Ned Levine & Associates, Houston, TX, 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2010:96-99.
[48] Zhang Kangcong.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337. [张康聪.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337.]
[49] Tang Guoan, YangXin. Arc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patial Analysis Experiment Cours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401-421. [汤国安, 杨昕.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401-421.]
[50] Shi Chunyun, Zhang Jie, You Haimei, et al. Spatial disparities of latent emissiveness of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 26(5): 622-628. [史春云, 张捷, 尤海梅, 等. 中国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的空间分异格局[J]. 地理科学, 2006, 26(5): 622-628.]
[51] Guo Huancheng, Han Fei.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12): 1597-1605. [郭焕成, 韩非.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2): 1597-1605.]
[52] Wang Xin, Ma Yanrong, Xiao Min, et al. Variation of circle structure of tourism market[J]. Economic Geography, 2007, 27(5): 852-855. [王欣, 马艳蓉, 肖敏, 等. 旅游市场圈层结构的变异[J]. 经济地理, 2007, 27(5): 852-855.]
[53] Su Lujun, Wang Lia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tourism market in the periphery of cities:A case study of Changsha[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2): 67-71. [粟路, 王亮. 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市场特征研究――以长沙市周边乡村旅游为例[J]. 旅游学刊, 2007, 22(2): 67-71.]
[54] Zhong Shien, Zhang Jie, Ren Lixiu, et al. Concentration on problems within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t flow in the way of critical thinking[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9, 28(5): 705-712. [钟士恩, 张捷, 任黎秀, 等. 旅游流空间模式的基本理论及问题辨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5): 705-712.]
[55] Huang Zhenfang, Lu Lin, Su Qin, et 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Theoretical reflec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predicament[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8): 1409-1421. [黄震方, 陆林, 苏勤,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J]. 地理研究, 2015, 34(8): 1409-1421.]
[56] Zhou Hongwei. The type of China’s historic &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An analysis from the traditional function perspective[J].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09, (4): 92-100. [周宏伟. 基于传统功能视角的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类型探讨[J]. 中国农史, 2009, (4): 92-100.]
[57] Zhong Shien, Zhang Jie, Ren Lixiu, et al. A study of the provincial emissiveness in China based on the socio-economic properties-with contrast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J].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29(1): 153-159. [钟士恩, 张捷, 任黎秀, 等. 基于社会经济属性的中国省际出游力研究[J]. 经济地理, 2009, 29(1): 153-159.]
[58] Wu Bihu. A study on 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ReBAM): Shanghai cas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21(4): 354-359. [吴必虎.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01, 21(4): 354-359.]
[59] Zhao Yong. Protection Theory and Method of Chin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M]. Beijing: China Building Industry Press, 2008: 10-15. [赵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10-15.]
[60] Wang Xingbin. Plann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dea of “Thirteen Five Planning” under the new normal thinking[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3): 2-4. [王兴斌. 以新常态思维谋划“十三五”旅游发展思路[J]. 旅游学刊, 2015, 30(3): 2-4.]
[61] Wang Degen. Thinking on the new topics of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in high-speed rail network er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3): 403-418. [汪德根. 高铁网络化时代旅游地理学研究新命题审视[J]. 地理研究, 2016, 35(3): 403-418.]
[62] Wang Ling’en, He Lu, Cheng Shengkui, et al. Driving forc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gro-tourism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2, 20(6): 681-687. [王灵恩, 何露, 成升魁, 等. 驱动因素视角的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6): 681-687.]
引言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正处于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紧束和生态侵蚀的压力。
在用地总量上,全市现状建设用地已接近《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的规划目标,若按照以往的新增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将提前突破建设用地“天花板”;从土地利用大结构看,城乡建设用地占比已接近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5%;从建设用地内部的小结构看,上海工业用地规模占比较高[1]。另一方面,新编制的《上海绿地系统实施远期方案》要求,直至2020年,上海绿地面积从10万hm2增加到28万hm2,目前在中心城区内大量、大规模地增加绿地难度很大,城市绿化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从上海居民生活品质来看,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急速膨胀,带来了社会人群对生存环境条件、文化精神的强烈要求,休闲时代的到来给上海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今年调整后的最新法定假日放假办法,市民长途旅游的选择意愿有所下降,受到“周末游”、“家庭游”等近距离出行活动规律的影响,市郊空间层次的游憩活动比例正大大增加[2]。
在上述背景下,需寻求有效手段来维护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城市绿地空间,并满足上海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因此,2013年上海市开创性地提出“郊野单元规划”概念,在国内首先编制了《上海郊野公园总体规划》,共规划了21个郊野公园,面积400km2,其中5个公园总规划拟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上海市郊野公园已成为满足市民游憩需求、保障城市发展生态需求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
一、国内外郊野公园研究综述
“郊野公园”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旨在满足游人休闲渴望,以缓解国家公园的旅游压力,因此,当时郊野公园的定义仅强调宁静的乡村环境、最少的人工设施和机动车的可达等[3~5]。内地郊野公园的概念和模式主要来自香港,目前,国内对郊野公园尚无权威公认的确切定义,根据学术界丛艳国(2005)、林楚燕(2006)、高玉平(2007)等人的研究[6~8],结合上海市郊野公园的特殊意义与相关政策,本文将上海市郊野公园定义概括为:位于城市中心以外近郊或远郊,具有较好的可达性,有良好的自然景观、郊野植被及田园风貌,并以休闲娱乐、满足市民活动需求为目的的大型游憩空间。郊野单元规划则是根据所在街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对集中建设区外郊野地区的用地规模和结构布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9]。
国外对郊野公园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且多为郊野公园选址或土壤方面的研究。布朗斯顿研究了郊野公园在自然保护和满足游憩者需求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并探讨了如何防止现存的美丽景观恶化的问题[10]。兰伯特总结了郊野公园在英国的发展历史概况,认为经过兴起、发展、衰败后,郊野公园如今处于复兴阶段[11]。吉姆(C.Y.Jim)对香港郊野公园做了大量研究,他说明了香港郊野公园的缘起,并将公园分为高密度游憩区、低密度游憩区与保护区三类,并讨论了公园建设带来的各种问题及对长期管理方面的建议,吉姆还分析了香港郊野公园游憩模式的转变,认为游憩活动选址的创新设计与建设能增加公园的环境容量[12~14]。
从中国知网搜索以“郊野公园”为篇名,结果有306条,为主题的有836条,为关键词的有1 129条。可见国内对郊野公园的研究之多。屠玉麟(1994)最早引进香港郊野公园的概念,介绍了香港郊野公园及其自然环境的管理与保护,总结出法治、环境教育和全民参与三个方面的经验[15]。李信仕(2011)等比较了香港与深圳两地郊野公园的选址、规模、景观、管理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性[16]。张骁鸣(2004)介绍了香港郊野公园的发展概况,指出其日常管理主要有管理科与护理科两个机构完成[17]。罗秋萍(2007)分析了香港郊野公园法律、生态、康乐、教育、景观方面的特点,并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评价公园的发展绩效[18]。高玉平(2007)在分析郊野公园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郊野公园的建设目标、功能定位以及规划设计技术要点,期望对郊野公园的建设和研究起到一定作用[19]。张婷(2009)等探讨了中国城郊森林型、生态林型、环城游憩带型、乡村田园型四种郊野公园模式的建设对策[20]。刘晓惠(2009)从开放空间和公共资源保护的角度探讨了郊野公园的土地获得模式,提出郊野公园选址与规划策略方面的建议,认为应协调好国家、集体和个体三方的利益关系,以充分发挥郊野公园连接城市与郊区一体化发展的作用[21]。尚凤忠(2009)以游憩者需求为切入点,明确了郊野公园的开发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郊野公园开发体系的六个要素,包括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规划先行的开发原则,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制度保障,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开发形态,人性化的服务观念,以及多元化的开发模式[22]。
二、上海市郊野公园相关政策分析
依据前文所述郊野公园的特征,结合《上海郊野公园总体规划》的建设情况,现今上海市共可筛选出13个郊野公园。其中,8个为现状大型郊野公园,包括东平森林公园、东滩湿地公园、滨江森林公园、共青森林公园、顾村公园、佘山森林公园、滨海森林公园、海湾森林公园;5个为上海市近期计划于2015年初步建成一期规划范围并开园的郊野公园,包括青西郊野公园、松南郊野公园、浦江郊野公园、长兴岛郊野公园、嘉北郊野公园。另外,尚有16座郊野公园最为远期计划建设,已完成初步选址,将根据近期5个试点郊野公园的规划与实施情况确定进一步方案。
针对郊野公园的特殊性与新兴性,上海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指导郊野公园的规划与建设,如《郊野单元规划编制审批和管理若干意见(试行)》(沪规土资综[2013]406号)、《郊野单元(含郊野公园)实施推进政策要点(一)》(沪规土资综[2013]416号)和《郊野单元规划编制导则》,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上海市郊野公园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
政策指出,郊野公园建设不同于城市公园,要多自然、少人工,应避免大拆大建和对现状地类进行大的调整,切实做到建设用地减量化,耕地面积有增加。为有序建设实施公园内各类项目,规划方案主要包括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专项规划整合三大部分。
农用地整治通过对田、水、路、林等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开展综合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农用地布局,提升农用地在生产、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建设用地整治旨在实施减量化工作,原则上将规划范围内的低效工业用地全部搬迁,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本土自然和历史文化风貌的前提下,对布局零散、整体面貌差的宅基地实施搬迁;减量化工作主要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和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完成,实施后可获得减量化建设用地面积1/3以内的奖励空间(类集建区),类集建区建设以满足公园安全和配套的基本服务功能为主,可适当安排与公园相融的功能。按需编制的相关专项规划应遵循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结合公园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引入“低碳生态”理念,示范性运用节能、节水、节地的技术和模式,并使相关建设与公园整体风貌和景观特色协调、统一。
三、郊野公园发展概况
上海市是中国超大型都市的先锋代表,创新性地探索郊野公园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经验显示,以生态保育、自然保护、休闲游乐、健身康体为主导功能的郊野公园,是提升城市生态和游憩功能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已日益成为满足市民活动需求、优化大都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资源。
(一)郊野公园建设现状与意义
目前,上海市对郊野公园的初步选址优先选择毗邻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聚焦自然资源较好、对生态功能有重要影响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
郊野公园的建设对上海市的生态环境、耕地保护、休闲旅游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益处良多。首先,郊野公园对低效工业用地与零星宅基地实施减量化,并充分挖掘基地现状特色,保持湿地林网、河湖水系、自然村落的自然肌理,一方面减少了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宅基地内居住人口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形成了较大面积、成片的呈自然或近自然状态的绿色景观,修复原生态基底,保护绿地、生物与地下水资源,改善城市大气环境与小气候,为城市的扩张提供自然屏障。其次,土地整治作为规划建设的实施平台,是对郊野地区“田、水、路、林、村”等基本要素的统筹安排,完成新增耕地面积任务,建设形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在推进公园建设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并以开展休闲、观光农业等方法,为农民的就业提供途径。其三,郊野公园与其他所有公园一样具有景观价值与旅游价值,并因其保留了传统村庄风貌及当地人文、农业特色,郊野公园充满野趣,对上海这类大都市的居民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各公园结合自身自然、人文特点,形成自然科普径、人文游览径、水上休闲径、森林徒步径、滨江漫步径、田园体验径等多元化的景观游憩组织线路,满足市民多样的游憩与活动需求。其四,对村集体而言,通过实施郊野公园规划,落实低效高耗工业企业及农民宅基地搬迁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并通过建立“造血机制”,提高村集体及农民收益。
(二)郊野公园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
近期试点的五座郊野公园正在紧密地建设中,一些在规划设计中可能忽视的问题也在实施过程中陆续反映出来,值得设计者与实施者的关注。其一,由于自然条件和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街镇都适合郊野公园规划中的所有规划内容,例如一些街镇的城镇生活区非常大,拥有许多工业园区,因而其郊野区域非常有限,或是有一定的郊野区域,但并不适合发展农业、林业,使得郊野公园的建设受到阻碍。其二,为将郊野公园建设成为体现郊野特色又保障生态环境的区域空间,低效高耗的工业企业与零星宅基地减量化工作是重中之重,为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工人权益,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实施减量化工作,而作为正式开建郊野公园的前期工作,实施过程中的补偿、安置等问题可能会延缓郊野公园的建设进度。其三,郊野公园的建设可能带来营地的过度使用、垃圾、植被破坏等问题,未来游客的增多也可能导致景观的退化,这些都需要全面的长期管理加以解决。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格局,创新了多种发展模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济的兴起,已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并以此形成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第三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经营模式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下衍生的新产业,一经开发,便展现出其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势头。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地域辽阔,资源丰硕,具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满足消费者对旅游产品需求,丰富旅游产业内容的同时,更能对农村的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增加农村第三产业比重,充分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1]。
一、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伴随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整体推进,正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大步迈进。《2014年中国旅游产业投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乡村旅游接待的中外游客达到12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接待总量的1/3,2014年乡村旅游收入达3200亿元,带动了3300万农民致富。全国有200万家农家乐,10万个以上特色村镇。可以说,中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大力开展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于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五位一体”的发展规划,都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先进的发展理念。在大力开发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同时,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体验。先进的思想和发展理念,随着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被传播到广大的农村地区,原有的农村封闭的思想意识领域被逐步打破。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无形中提高了广大农村地区融合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了利用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管理农业发展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理念。
(二)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现代农村生产生活质量。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以生态环境的建设作为吸引游客的亮点。农村地区在生态环境上的投入,在提升旅游品位的同时,使整个农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巨大的改善,客观上实现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很多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上,已经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广大农村地区在享受旅游产业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体验到生态建设带来的生产生活质量的彻底转变,这无疑体现了农村经济发展力求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三)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拉动农村市场消费。
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比例偏低,导致农村整体的消费需求不足,对农村的消费市场无法实施有效的拉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的市场消费表现疲软,农村整体消费不旺的问题表现突出。大力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对于刺激农村市场消费,拉动农村市场内需,效果是直接并且作用是明显的[2]。连续几年国内旅游业统计数据已经说明,农村旅游市场的空间巨大,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手段,并且效果已经开始显现。进一步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地方经济的格局已经形成,必将对我国实施的农村扶贫攻坚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产业规模。
我国旅游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国家旅游局最新公布的预测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3亿人次,年均增长达10%。截至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将达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基本水平。大力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农村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对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广大农村地区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不断发展的农村旅游市场对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壮大必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五)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
我国是农业大国,广大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难题。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偏低,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整体农村经济效益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更是形成了农村生产力资源的浪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必将带动农村整个经济发展各个环节相应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解放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实现富余劳动力的二次就业,对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农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模式
纵观我国各地开展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专业的格局。在实际的开发中,各种模式的构建均立足于当地自然的条件进行布局,但依据客观地理条件,文化特色、地域风格又有不同的特色,相关的内容各有不同[3]。比较我国各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自然景观型。
这种类型是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中比较多的,就是紧紧依托当地自然的资源,利用天然的地形地貌,凸显原始的自然景观,将回归自然作为经营的亮点。自然景观型的经营管理模式要求具备特定的自然环境,一切源于自然地原始状态,而不是人为的进行构建,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景致,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生态的心愿。
(二)休闲娱乐型。
这种类型大部分位于城市的边缘,远离城市的喧嚣,结合优美的自然风光,安静舒适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便于人们假日的休闲,让旅游者体验脱离城市后,心理放松的一个短期的体验。经营重点以休闲和娱乐为主,一般采取野外宿营或休闲营地的模式。
(三)田园体验型。
一是在城市的孩子假期被家长送到农村进行农业劳动体验,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接触农民生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少年励志成长体验。二是发挥本地的特色农业优势,采取各种活动方式,让游客参与农业生产,亲身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三是农民将部分土地租赁给经营者,并代为耕种料理,租赁者在假日休闲时到田间亲自参与农业耕作,并与朋友一起分享劳动果实,体验劳动带来的身心的乐趣。
(四)教育学习型。
这种类型是将农业生产与现代的教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等一些列过程,让游客了解自身所熟悉的农业产品的整个生产环节以及所采用的工艺与技术手段。这种类型明显的特点是全部以实物的展示出现,可以直观的让游客了解和体验。在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中,经营者大多设计成农业博物馆的形式进行陈列,以展示区的状态再现当时的场景。加深游客对农业生产建设的了解同时,提高游客对我国农业发展建设的认识。
(五)文化特色型。
这种类型一般是依据当地的民俗特色,进行深度的挖掘,民俗文化村模式是最典型的代表。在这里可以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做出历史的还原,让游客回味当时的历史场景。还有就是根据特定的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结合当地的历史沿革,对当时的历史场景进行回放,比较有代表性的诸如北大荒特色、知青特色等等。这种类型满足了游客历史怀旧的情怀。上述几种类型只是对我国目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简单概括,在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中,大部分体现为综合性、多样性的经营开发模式,并且在发展中会不断创新出更加适应本地区的开发经营模式。
三、农村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作为新兴的农村第三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链条并不完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管理模式和经营管理体系。
(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开发理念亟待创新。
在对于整体产业的理论研究上,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上,导致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定位偏低。简单的将这一产业定位与一般的小型的旅游项目,没有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在开发理念上,过多的偏重于短期的、眼前的经济利益,或者说直接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忽略了长远的规划以及今后带来的社会效益的影响[4]。
(二)监管机制相对缺失,管理行为亟待规范。
作为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没有对这一产业的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的监管。这就使得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处于长期脱管状态,经营活动处于无序经营,广大的游客也无法得到权力的保护。大多的旅游项目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使产业的发展没有长远的发展周期,仅为一时的短期利益,阻碍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质量相对偏低,总体规模亟待扩张。
由于缺乏科学而有效的项目论证和评估,在旅游项目的产品开发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可行性报告,大多为一哄而上,过度追求多而全,结果质量偏低。部分地方政府受观念的束缚,并未将这一产业的开发纳入当地的经济建设规划中,对项目的安排缺乏统一的部署和安排,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局面的形成,使整个项目的开发不能形成合力,无法打造地区的品牌,缺乏明显的竞争能力,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
(四)基础建设相对不足,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和发展中,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必不可少。但就目前农村大部分的公共事业配套设施状况来看,还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而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大多为当地的农民,受个人素质的直接影响,并不具备专业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针对旅游的专业要求,明显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五)经营模式相对单一,产品开发亟待扩容。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对当地市场的深度开发,对于旅游产品的组合不尽人意,大部分的项目开发仅仅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或者农业资源,不能有效的进行所有资源的重新组合和规划。相对于部分旅游项目及产品大同小异,没有创新,开发的渠道过于狭窄,产品开发上应有所延伸和拓展,应该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容,全面提升竞争力。
(六)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经营手段亟待提升。
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开发较晚,专业的管理和经营人才相对奇缺。大部分的地区的经营与管理人员都由当地的农民负责,和专业人才比较,他们缺乏系统的经营与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相应的营销与服务的管理手段,缺乏必要的服务与品牌意识,这与现代化的企业经营是格格不入的,直接会影响企业的良好发展,造成整个经营活动管理层次较低,生产效率不高,不能很好发挥企业的经营优势,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的有效措施与对策
面对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一)科学严谨规划,合理统筹布局。
要坚持科学严谨的规划,立足于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合理统筹布局。要结合当地发展特点,整合各类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在保持生态和兼顾市场的原则下进行科学的开发和建设。对于项目的形成,要严格进行科学的论证,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在保持成就发展动力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并行。
(二)保持项目特色,突出文化内涵。
要继续保持项目产品的特色,更加突出项目产品的文化内涵。在产品的开发上,要保持原始资源的前提下,更深入的挖掘地区文化的深刻底蕴,保持旅游产品的活力。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上要力求统筹兼顾,即满足游客追求体验快乐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宣传地域人文景观的特点,展示地方的旅游特色,达到开发旅游项目的最终目的。
(三)健全监管机制,实施规范管理。
地方政府要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施有效的监管,使整体的经营活动在有序的框架下运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多方面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者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彻底改变经营中的无序状态。各级管理部门要把服务职能放在管理的首位,重点是规范、监督、引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加大基础投入,扩大产业规模。
各级政府部门要站在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建设的高度,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建立起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运用市场手段,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吸引投资主体参与项目的开发与运作,积极开张招商引资工作,把优秀的企业吸引到广大农村,参与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中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项目的开发与经营。通过政府的积极参与,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多元化,既解决了项目开发经营的资金瓶颈问题,又形成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实现了农村第三产业的生产规模壮大。
(五)突出品牌效应,打造旅游精品。
源于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产品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上更要突出品牌效应,打造旅游精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就是原生态的竞争优势,要力求做到原始的自然资源与现代的文化气息相融合,深入挖掘当地特色的乡村文化底蕴,打造旅游精品,积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政府部门要站在更高的起点,对本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宣传,多方联动合作,在提升地方整体形象的同时,实现农村第三产业的重新布局,以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总之,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传统的耕作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致力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管理和经营,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长远而深刻的历史意义。
作者:宋菲 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12):1558-1605.
[2]陶玉霞,乡村旅游需求机制与诉求异化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5(7):37-48.
关键词:花卉旅游;乡村产业;第三产业;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02505
1引言
随着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减少[1,2],虽是国情决定的特殊性,但是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仍需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花卉产业作为一项占地面积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大的优势产业,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3]。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寻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共处,对花草树木有着独特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形成了丰富的中华民族特有花文化,花卉被赋予了人格化内涵。中国地域辽阔,花卉品种资源丰富,为花卉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花卉景观
花卉景观是指由花卉组成的园林景观形式,花卉景观主要包括花坛、花境、花池和花台、花丛、花群等类型,目前花卉旅游项目中较常用花坛、花境、花海3种形式。
2.1花坛
花坛是指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4]。花坛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其装饰效果。
按照花坛表现的主体内容分为花丛式花坛(盛花花坛)、模纹式花坛、标题式花坛、装饰物花坛、立体造型花坛、混合式花坛和造景式花坛。按照花坛所使用的植物材料可以将花坛分为一二年生花卉花坛、宿根花卉花坛、球根花卉花坛、专类花卉花坛、灌木花坛、蔬果类花坛以及混合式花坛等。按照空间形式可分为平面花坛、斜面花坛、高设花坛(花台)、立体花坛。按照花卉的栽植方式可分为地栽花卉花坛、盆栽花卉花坛、移动式花坛(花钵)。按照观赏期的长短可分为永久性花坛、固定性花坛(半永久性花坛)、临时性花坛(季节性花坛)、移动性花坛。
2.2花境
花境是指模拟自然界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以宿根花卉、花灌木为主,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成宽窄不一的曲线或直线式的自然式花带,表现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景观[4]。
花境按照设计形式可分为单面观赏花境、双面观赏花境、对应式花境;按照花境所用植物材料可分为灌木花境、宿根花卉花境、球根花卉花境、专类植物花境、混合花境;按照花境颜色可分为单色系花境、双色系花境、多色系花境。
2.3花海
花海景观是一种开满鲜花的自然景观或者园林景观,传统上是指由密集开花的草本或木本植物组成,常采用大面积种植的方式,营造繁花似海的效果。随着发展的连续性,“花”的定义也越来越宽泛,花海景观定义扩增为观赏植物具观赏价值的部分大量集群式地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现所营造出的景观[5]。
花海的类型根据运营模式可分为花海景^休闲型、花卉科普观光型、花乡生态度假型、主题花园游乐型和花卉产业博览型[6]。
3花卉旅游与花卉产业
3.1花卉旅游
花卉旅游以旅游市场为前提,以花卉资源为依托,是一项以满足人们观赏、游览、疗养、保健、科研、观摩以及学习花卉知识等方面需求为目标的新兴的综合性旅游活动,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卉旅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花卉生产参与型、花文化旅游型、花卉观赏游憩型、花卉保健疗养型、花卉科普教育型、花卉饮食购物型等[7]。
现代花卉旅游活动主要分为3类:①花卉旅游节庆项目。是指以花卉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其经济和社会效应在中国花卉旅游产业中占重要比例。②花卉生产基地改造的旅游景区。是指在适合花卉栽培条件的区域规划建设的旅游景区,花卉资源包括本地品种和外地引进品种,改造方式包括部分加工和全部更新。③花卉市场,是指面向个体消费者的花卉及园艺用品售卖交易的场所。
3.2花卉产业
花卉产业是指花卉生产与贸易业[8]。花卉产业除包括常见的花卉,如鲜切花、盆栽花卉、观叶植物、绿化苗木、草坪等产品外,还包括花卉种子和种苗、专用花肥、育花基质、园林机械等辅助产业,以及花卉产品直接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行业[9]。花卉产业是世界各国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的产业,近十多年来,世界花卉业以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长[7]。花卉产业方兴未艾,在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十大行业中,花卉产业被列为第二位。
花卉产业形式主要分为两类:花卉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花卉旅游营销发展模式[10]。花卉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指花卉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较紧密,花卉旅游已经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特征。花卉旅游营销发展模式是指花卉产业与旅游业结合不够紧密,花卉旅游仅表现为旅游营销措施,产业化特征不明显。
4花卉旅游产业发展案例
花卉旅游产业发展主要为三种模式:花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文化―花卉―旅游产业模式、旅游―文化―花卉产业发展路径模式[11]。
2017年2月绿色科技第3期
蔡妤,等:基于产业转型的乡村旅游花卉景观营造原则探讨园林与景观
4.1花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花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为基于已有花卉资源,结合花卉文化,带动旅游产业发展,花卉旅游是花卉产业的衍生物。
4.1.1荷兰Keukenhof公园郁金香花展
库肯霍夫公园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近郊Lisse小镇,自1949年第一次作为开放空间式的花卉展示公园以来,已有60多年的历史。每年3~5月,700余万朵的郁金香及风信子、洋水仙等球根花卉在这里竞相开放,公园占地32 hm2,园内步行道总计15 km,是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花展。
(1)景观打造。库肯霍夫公园整体以英式风格为主,高大的乔木、蜿蜒的小径、青翠的草坪、幽静的水池,突出郁金香的景观观赏效果[12](图1)。荷兰每年大约培育30亿个郁金香球茎,自2006年起库肯霍夫每年布置不同的主题,例如2008年的主题为库肯霍夫中国年,2015年的主题为纪念荷兰画家梵高(图2)。
(2)产品打造。公园的主要营业收入除了门票和餐饮外,还包括花卉及特色旅游纪念商品。园中的花艺与插画等作坊,设计师和艺术家们以花为主题的创作作品等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产品。
(3)节庆打造。库肯霍夫每年还举办艺术展览,以其大量的艺术收藏而闻名,在园中布置了数百座雕塑及艺术品,是荷兰最大的雕塑公园。
4.1.2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庄园
法国的是世界上薰衣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最富盛名的是VALENSOLE平原和LUBERON山区。目前已经形成了“花期―采后―加工―销售”等多环节于一体的完整产业创意链条。
(1)景观打造。法国薰衣草种植面积达14000 hm2以上,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是紫色薰衣草,宛如紫色海洋。
(2)产品打造。针对薰衣草的药用、美容、健身、养生等多种功效,开发了众多的薰衣草相关产品,提升其附加价值,薰衣草食用品、薰衣草干花制品、薰衣草精油及其衍生品、薰衣草工艺品等均为产业链中的重点产品。薰衣草产业链条的最高端――香水与化妆品、法国葡萄酒、法国时装并称为法国三大精品产业,举世闻名,薰衣草产业已经成为法国创意农业的名片。
(3)节庆打造。每年的6 月到10 月,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节”及嘉年华陆续开始。瓦朗索勒是最经典的普罗旺斯小镇之一,每年7 月的第三个周日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薰衣草节,小镇的居民会穿着传统服饰,拿着薰衣草产品和农作用具在小镇上表演游行。
4.2文化―花卉―旅游产业模式
文化―花卉―旅游产业模式为基于源远流长的花卉文化,催生花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旅游产业。
4.2.1日本东京都恩赐上野动物园
上野公园位于日本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公园,面积达52.5万m2。上野公园原来是德川幕府的家庙和一些诸侯的私邸,1873年改为公园。
(1)景观打造。园内樱花数目多达1200棵,代表性的樱花品种(染井吉野)。每年樱花花季时,上野公园樱花大道的绯红云朵,早已在鲁迅笔下化为国人对日本樱花的第一印象。花开时节在夜间灯光下观赏“夜樱”,是日本人赏樱的独特方式。
(2)产品打造。以樱花为主题的各种商品,包括樱花为原料制作的美酒和饮料、食用品、香水和护肤品、小饰品等。
(3)节庆打造。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3月15日至4月15日为“樱花节”,也称作“樱花祭”,己有1000余年历史。在此期间,来赏樱的游客络绎不绝。
4.2.2中国河南洛阳牡丹
洛阳主要牡丹参观景点有“王城公园”、“西苑公园”、“国色牡丹园”、“白马寺”、“白园”等。宋代时期牡丹栽培中心移至洛阳,由于掌握了牡丹的习性,管理得法,宋代洛阳牡丹栽培远较唐朝长安普遍,不再是皇室贵胄的专有物。牡丹开遍洛阳,俨然成了洛阳的象征和代名词。
(1)景观打造。洛阳牡丹遍植全城的大街小巷、公园(图5)、厂矿、机关、学校、宾馆。中州大道两旁的花带中盛开的牡丹更使中外宾客一进入洛阳就感到“花城”的浓重气氛。
(2)产品打造。牡丹艺术作品,包括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作品,有历代的木、砖、石等雕刻作品,还有历代的银器杂件、刺绣等作品。至今牡丹画家不计其数,牡丹剪纸全国有名,牡丹食品、牡丹化妆品发展势头强劲,牡丹盆花已成为人们节日装点的首选,洛阳水席“牡丹燕菜”也广为人知。
(3)节庆打造。每年的4月15~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自2004年起,洛阳市利用洛阳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山水景观,逐步开发、形成了“春有牡丹花会、夏有小浪底观瀑节、秋有河洛文化旅游节、冬有伏牛山滑雪节”的四季旅游节会产品。
4.3旅游―文化―花卉产业发展路径模式
旅游―文化―花卉产I发展路径模式的前提是旅游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挖掘当地花卉文化,推广花卉种植栽培,助推花卉产业。
4.3.1日本北海道富田农场
富田农场位于富良野地区,农场规划12 hm2,是一个私家农场。富田农场是北海道最早的花田之一,原来仅仅种植薰衣草的农场,在这几年主人的打理下,增加种植了金盏花、罂粟花等,逐渐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彩虹花海(图6)。目前已成为富良野地区,甚至整个北海道最著名的花卉农场,每年花季从4月开始,直至10月中旬结束。
(1)景观打造。农场划分了6个观花区域,花人之田,主要观赏加州罂粟、姬金鱼草、金盏花等;幸之花田,主要观赏不同品种的薰衣草;春之彩色花田,主要观赏冰岛罂粟、细香葱、东方罂粟等;秋之彩色花田,主要观赏鼠尾草、波斯菊以及醉蝶花等;彩色花田,主要以紫色薰衣草为主,搭配其他六色品种,宛如七色彩虹;传统薰衣草田,富田农场最初保留下来的熏衣草田。
(2)产品打造。花卉观光为主,延伸花卉产业链,加工制作花卉相关产品,如干花、精油、香水、香皂、香草冰激凌等这一系列产业链,在丰富园区旅游产品内涵的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园区花卉产业的效益。
4.3.2中国台湾大溪花海农场
大溪花海农场位于中国台湾的桃源县,是台湾北部最大的花卉农场。大溪花海农场总占地95 hm2,已开发面积约17 hm2(图7)。大溪花海农场所属土地19世纪曾栽种过香茅,供生产香茅油,后改为种植绿茶。2011年左右,大溪花海农场的构想逐步产生,透过许多对于香草有心人士的努力与沟通,经过一年多的转作计划与环保工法的整理,正式成立大溪花海农场。
(1)景观打造。大溪花卉农场主要包括四个主要观花区域。“紫色梦幻区”,种植近2 hm2的薰衣草、鼠尾草等紫色香草花卉。“彩虹花田区”,种植各色花卉,而且四季都会更换不同的颜色和花卉。“风情万种区”,种植多年生的灌木植物。“天国之丘”,一颗树坐落在大片的花田里。
除了花卉外,在山丘上还有座“小牛仔牧场”,在这里不但可以和小马、小羊、小兔子等小动物们亲近、喂食,还有一个“小蜜蜂生态屋”,小朋友可以在那里亲眼看小蜜蜂们是如何酿造花蜜。还有南欧浪漫文艺风格的“梵谷之家西餐厅”,西班牙红色调且多功能的“香氛工坊”。在香氛工坊旁的是种满各类香草的“艾丽斯香草园”,兼具植栽教学及贩卖花卉盆栽的“花海育婴房”。
(2)产品打造。在大溪花海农场里除了有花海农场独家开发的欧式香包、植栽、手工饼干、熏衣草午安枕等DIY活动,还可以享用高级香草料理,或优雅的下午茶,也可以进行庭园烤肉等活动。
5乡村花卉景观营造原则
5.1花坛――点缀式
花坛通常具有几何形的栽植床,因此属于规则式种植设计,多用于规则式园林构图中;花坛主要表现花卉群体组成的图案纹样或华丽的色彩,不表现花卉个体的形态美;花坛多以时令性花卉为主体材料,因而需随季节更换,保证最佳的景观效果。气候温暖地区也可用终年具有观赏价值且生长缓慢、耐修剪,可以组成美丽图案纹样的多年生花卉及木本花卉组成花坛。
花坛景观季节时效性强,可以快速形成景观效果,但是苗木替换成本和养护费用较高,目前在园林中主要承担景观点缀功能。在乡村景观中,花坛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装饰重要节点:乡村景观中花坛适宜应用在重要的节点展示区,如园区入口、广场中央等,起到点景作用。在节庆期间使用,起到渲染节日氛围的效果;②融合地方文化:花坛的图案应结合地方文化,突出地域性文化特色;③降低灌溉成本:植物宜选择较耐旱植物,减少灌溉次数;④优选色叶植物:为降低苗木投入量,可以选择花期长的植物材料,优先选择观色叶植物。
5.2花境――镶嵌式
花境的种植床呈条带状,或为直线或为曲线;花境内部的植物配置呈现自然式的斑块混交,立面上高低错落有致;花境内部的植物配置存在季相变化,每季至少有3~4种花为主基调开放,形成鲜明的季相景观;花境以多年生花卉为主,一次栽植,多年观赏,养护管理较为简单。
花境景观丰富自然,季相变化明显,一年种植多年可用,养护管理相对粗放,符合我国崇尚自然、提倡节约型园林的需求,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在国内广州、杭州、北京等城市的园林景观中已经逐渐投入使用,但由于设计手法相对复杂,施工精细,在乡村景观中尚未得到有效推广[13]。在乡村景观中,花境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保证多年可观:植物材料宜选择宿根植物,搭配低矮灌木,形成混合花境,降低苗木投入次数;②优选节水耐旱:花境应选择耐旱耐贫瘠植物材料,如赛菊芋、荆芥等,保证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养护的情况下正常生长,降低养护成本;③突出乡野趣味:花境适宜布置在节点区域的小路两侧,结合两侧地形,形成野趣园路,增加乡村景观的乡野趣味性。布置在节点道路环岛区域,依托岛状花境,形成道路转折处的视觉焦点;④营造特色景观:花境在道路两侧呈线性布置,形成节点性花廊景观。也可以直接采用花境形式布置园区,例如加拿大温哥华的布查特花园,打造乡村景观特色,形成常年可观的花境观赏点,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5.3花海――斑块式
花海的种植床一般呈现斑块状,种植床面积较大;花海的植物主要由单种花卉或者同属花卉不同色彩的品种搭配而成;花海内部植物材料花期集中,同品种或不同品种同期开放,形成壮丽的花海景观。
花海景观近几年来倍受国人青睐,但是当前中国的花海景观,无论从旅游还是农业角度而言,都是一个新兴产业,花海景观的规划设计和营建方法尚处于模仿国外案例的初始阶段。
(1)融入地方产业。乡村景观中的花海植物宜结合当地的产业链,优先选择与农产相配合的植物材料,如油菜花、向日葵等,推行“亦农亦旅”的发展模式,避免出现“花开欢笑短,花落忧愁长”的“潮汐”现象。
(2)保证节水耐旱。花海景观面积较大,灌溉成本较高,应优先选择耐旱植物材料,可以满足“靠天吃饭”。
(3)延长观赏花期。最大限度的延长花海的观赏花期,通过配置不同花期的花卉品种、选择二次开花和多次开花植物达到延长观赏期的目的。
(4)高低复合配置。可以选取高低不同的两种及多种花卉搭配种植,此开彼落,延长花期,加强花卉群体的观赏效果,增加人工群体的生态稳定性。
6结语
乡村经济的转型和环境面貌的改善是新农村建设的两大核心目标,花卉旅游是促进经济转型、改善乡村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花卉旅游以花卉景观为主体和骨架,各项相应活动开展为血肉,结合地方产业链,以提升乡村景观项目的生命力,推动新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娟,王健,任.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Σ叻治[J].北方园艺,2014(9):214~218.
[2]张培.现状、动力、趋势:我国休闲农业旅游近20年的发展轨迹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3):45~49.
[3]吕丹.花卉产业的建设与发展[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红河州人民政府,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红河流域发展论坛论文集――专题一:红河流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蒙自: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红河州人民政府,中国通信学会,2016:4.
[4]董丽.园林花卉应用设计(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42.
[5]符木,刘晶晶,方翠莲. 中国花海景观的缘起、发展和现存问题[J].园林,2016(2):12~15.
[6]高亦珂,符木,刘晶晶,等.中国花海景观的复合化模式[J].园林,2016(2):22~26.
[7]谢云,王小德,孟明浩,等.临安市花卉旅游业发展前景探讨[J].浙江林业科技,2005(2):65~68.
[8]刘燕.中国花文化与花卉产业[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S1):87~89.
[9]杨利平.浅谈花卉产业概况[J].农民科技培训,2012(3):23~24.
[10]周武忠.中国花文化研究综述[J].中国园林,2008(6):79~84.
[11]向宏桥.国内外花卉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 旅游论坛,2014(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