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修路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公路建设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在西部交通大发展进程中,乡村公路建设成了一个巨大的短板。
我们在四川省南充市某乡某村考察了该村一条公路的修建过程,从这个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西部贫困乡村公共服务的困境,特别是需要村民集资参与的公共服务,更加难以实施。该村1998年开始筹备修建一条乡村公路,这条村级公路的修建将极大改善该村与外界的联系。该条公路由乡际公路接入,全长约5公里。1998年至2001年,该村3、4、5组完成公路的部分土坯阶段;2002至2007年的全面停滞阶段;2008年至2011年,该公路路基土坯完成。
按照当地规定,乡村公路的经费通过如下方式筹集:路基阶段的经费由当地受益群众自筹。富裕的村庄,由村里的集体积累财富承担。贫困村庄,村里没有任何积累,则由全村村民集资;路基形成以后,镇政府拨付硬化路面的经费约为所需总经费的三分之二,政府拨款到位后,村民再集体均摊剩余的约三分之一资金,才能最终完成公路的修建。该村无任何形式的私有或集体所有的规模经济体。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为外出打工、务农和副业收入。
作为一个典型的乡村公共事务――修路的基本要件:足够的村民修路热情、村委会对公共事务的良好管理、必要的资金、必要的政策支持、必要的劳务、少量的占用土地等。在筹备和建设过程中,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要件的缺乏都可能会给公路的修建带来巨大的阻力,导致施工进程缓慢甚至停滞。
该条公路的修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年至2001年,公路动工修筑,路基建设不平衡推进
1998年,响应当时乡镇府的号召(2006该乡撤乡并镇),该村开始筹备公路的修建。3组、4组、5组从1998年同时动工,这段路全长2.2公里,地势较为平坦。这三个村民小组距离接入的公路最近。当时该村外出务工人员普遍较少,有足够的劳动力。此外,当时的乡政府对修路所占土地都相应的减少了农税提留,补偿了少量青苗费,村民修路热情很高。乡政府还出资支持了该段公路6、7个涵洞的修筑,每个500元。从1998年开始,经过了3年时间,3、4、5组的村民自己承担劳务,完成了这段2.2公里公路的路基阶段。
而该村1、2组,并未和3、4、5组一起从1998年开始修路。与3、4、5组路段相比,1、2组路段小坡较多,且路线比较长,约2.8公里,完全靠人工完成路基,所需劳力较大,修筑也相对困难;1、2组离镇最近,从镇上的公路直接接入1、2组本来也是备选方案之一,但由于这一方案公路经过的水田较多,施工难度更大;加之,1、2小组内部村民关系有点紧张,长期以来,难以形成集体意识,对于出钱、出力等很敏感,修路意愿不如3、4、5组强烈。就修路出资出力问题,1、2组召开了多次村民会议,但各方意见难以统一。甚至当时村委会主任就是1组的村民,也缺乏统一村民意愿的权威。
于是,在同样的政策环境,经济收入、劳动力状况相近的情况下,3、4、5组路段的土坯路基历经3年终于完成,但1、2组路段的修路计划却不了了之。
第二阶段:2002年至2007年,公路修建全面停工
从2001年开始,该村外出务工者增多,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缺乏。2004年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接补贴后,没有税费压力,不耕种也能领到政府的粮食直补,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该村共600多人,其中有大约一半的人外出务工,平均每户至少有一人在外,年龄多在14至60岁之间,另全村有四五十户村民全家外出。农村已不再是这些农民的生活重心之所在。2006年该村所在的乡,撤乡并镇,没有了乡政府的支持,镇政府对该村的支持较少。该村1、2小组的修路计划更加难以实现了。
这一阶段,不仅1、2组路段仍然没有动工,且3、4、5组路段的土坯路基,也没有进一步硬化。整个公路修建处于完全停滞阶段。
第三阶段:2008年至2011年,公路重新启动,土坯路基完成
这一期间,城市里房价高企,物价不断上涨,农民工在子女教育、就业等方面得不到与城里人相同的待遇,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失业日益严重。这些问题带给竞争力偏低的外出农民工巨大的不安定感。另一方面,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给予越来越多的政策扶持,城乡差异逐步缩小。第一代外出打工的农民进入中年乃至中年后期阶段,农民中根深蒂固的落叶归根观念;一些打工多年的农民有了一定的积蓄,有相当部分的农民有了回归农村的意愿。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该村一些外出务工人员愿意回归乡村,他们在外务工接触了很多新事物,社会化水平更高,这些乡村中的“新人”意识到修路对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一些返乡的村民陆续在老宅基地翻建楼房,由于新修的楼房已不是原来乡村的老房子,新型的建筑材料需要用汽车运输,由于没有公路,只能雇人肩挑背扛,公路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该村2008年村委会换届,原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新一届村两委成员立志要带给该村新面貌,两委成员挨家挨户进行动员,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该村1、2组的修路计划终于又重新启动了。
目前这条公路已完成土坯路基,去年该村村委会向镇政府打过八次以上的报告,申请资金支持以完成公路的硬化。
一条长约5公里的公路,历时13年,至今仅完成土坯路基,还不知等到何年能硬化成路。通过对这条公路筹备、建设全过程的考察,我们看到中国西部贫困乡村公共服务的困境。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下,农村社会发展衰微。
该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以该村某村民为例,家里承包地五亩,全年化肥支出1400元。种子支出500元。五亩土地产出约2800斤大米,家里现有3口人,全年食用1000斤大米,饲养家畜食用部分稻米,剩余大米则拿到集市出售以供家用。每公斤大米现行价格约为2.6元。村民的劳动力投入不计,去除高昂的生产成本,全年仅剩下1000余元,加上出售少量家畜等农副产品的收入,作为一家三口全年的全部花销。可作为参照的是,同期每公斤猪肉的价格为20元左右。显然,务农为主的生产方式,农民收入仅能勉强保障基本生活。农业生产已经几乎无利可图,工业化需要大量劳动力,全村约有一半村民外出打工,外出打工人员多为青壮年,他们的收入要承担自身在城市的基本生活费用,留守老小的基本生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费用。该村绝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都很差,为了修建公路,村民每人集资300元左右,对该村相当部分村民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农村社会缺乏内生性发展动力。
政府对三农问题非常关注,出台了大量惠农助农政策。但是调查发现,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或者是无法落实,甚至是政策的具体落实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如粮食直接补贴不仅没有激发农民的种地热情,反而加剧了农民和土地的分离。
除了政府,还有一些力量也在支撑着乡村社会。部分村民能轻松支付集资经费,这部分村民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家里有两人以上青壮年外出务工,能对留守人员提供足够支持;一种是因为教育、职业等原因家里有人落户城市,有较好的收入和社会福利,能对农村居住的家人提供经济支持。在农村到城市的单向资源流动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有大量的外出人员反哺农村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经济的衰败。但是这种支持并不能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的现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仍然缺乏。
村委会产生程序不合法,运行效果不佳。村委会公信力不够,治理功能难以发挥。
村委会产生程序不合法。一些村民认为村委会不是自己选举产生的自治组织。该村有98户家庭有人外出务工,其中有五十余户家庭全家外出。由于大量村民外出打工,村民的生活重心发生变化,留守人员多是老小。在换届选举中,由于村委会选举盲目追求投票率,出现了大量的委托投票,甚至出现负责选举的工作人员代多人填写选票的情况。作为乡村基层自治组织,却在民力产生的初始端口就丧失了相当部分的合法性基础。因此,村委会在组织村民集资修路时,大多数村民都不响应。
乡村严重空心化,是村委会职能难以发挥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村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守在家的约300人,其中约50%为老人,40%为小孩。村里的公共事务需要劳动力时,只能靠村民集资请人完成。作为贫困地区的村民,对集资特别敏感,难度自然很大,因此村中的公共事务都难以完成。
加之从经济收入上看,村委会成员的收入不及外出务工,部分村委会成员既务农又在周边乡镇打工,精力有限,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村委会功能的发挥。镇政府按季度给村委会成员发津贴,其中约40%作为浮动部分年终发。而年终能否拿到浮动部分,得看村委会是否达到政府的各项目标考核。目标考核的内容与村民利益存在大量“冲突点”,如计划生育、上访等。
近年来,县、镇政府对该村村委会的工作给予了大量支持,比如出资为村委会修建办公室,每年还要拨专项办公经费,但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如修水渠等,尽管村委会打了很多次报告,也很难得到经费支持。因此,该村村委会有心想为村民做事,却往往心有余力不足,没有办法获得村民的认同。
【关键词】农村公路 发展 规划 对策
2003年,交通部提出的三个“到家门口”即把增加农民就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城镇化三项目标的工作路子送到家门口。这是很形象地说明了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以及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苍南县作为一个交界地带,更应重视交通对本县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本县农村公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其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如何从公路前期规划到资金投入建设,确保农村公路质量,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一、苍南县农村公路的现状
截止2011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737.2255公里,通村公路硬化率为100%,公路通村率为100%,其中通村公路836.361公里,实现将苍南10个乡镇、776个行政村紧紧连在一起,形成对外方便快捷、对内通达顺畅的交通网。可以说,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我们看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农村车流量的逐渐增多,农村公路管养措施不得力、不及时,给农村公路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部分地区农村公路路面已经严重损毁,给农民朋友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那么,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规划建设不尽合理,公路网络化偏低
我国一直对农村公路实行的是“民办工助,民工建勤”这样的方针政策。除了交管部门提供少量资金补助外,大部分资金需要农村自行筹集。那么,农村公路首先面临的是资金投入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公路建设、公路养护都造成很大的困难。这是直接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关键之处。因此,农村公路主要靠村民自行筹资、自主建设。但村民的经济条件有限,部分人员不愿意出资,而且出资也不多,使资金分散、总量较少。资金的偏少,造成农村公路建设规格低、质量差等缺点。基本上都是各村在原有的老路上进行改建、扩建。没有统一的规划、部署,造成各县、乡、村道之间缺乏有效地公路连接。其中,不乏有很多回头路、断头路。这样,大大降低了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还造成一定的投资浪费,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更影响本地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路政管理配套不足
在我国路政管理机构至少是县级公路主管部门下设置的路政机构。主要管理乡道以上的公路。那么,乡村道路没有纳入相应的路政管理工作中,使乡村道路的使用和管护都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加重了乡村公路无序、混乱地发展状态。乡村公路的相关路权、路产、设施受到破坏,一般都由乡镇政府或者村民委员会按照乡镇规定或者治安处罚、纠纷调整等管理办法进行相应处理。没有专门的路政管理,处罚工作缺乏一定的制度性、强制性、权威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约束力极其有限,凸显出乡村公路管理的薄弱之处。
(三)公路养护水平严重滞后
苍南县的各乡镇村都没有专门的公路养护单位。农村公路养护未纳入本地公路养护统筹资金范围内,基本是依靠各村镇自行养护管理。但某些地段的管护权责划分不清、兼之村民存在一定的小农意识,包括村镇之间、群众之间都互相推诿责任,公路管护积极性很低。这样,公路缺乏监管,年久失修,特别容易造成路面垮塌、损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在78省道建设过程中,大型施工工程车就驶入三星村公路上,造成路面严重损毁。并且苍南县地处沿海地区,每年7到9月份台风及引起的次生灾害对乡村公路的损坏都比较严重。
二、加快苍南县农村公路规划发展的建议
(一)统一提供认识,科学、合理地建设农村公路体系
苍南县地理位置优越,是浙江省的“南大门”。多年来,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水平稳步提升。因此,要提高对本县农村公路规划认识,与建设苍南新农村、调整经济结构、资源开发等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科学、合理规划,构建出适应本地发展的农村交通体系。
(二)加强规划、统筹部署
针对乡村公路没有专业的设计、规划,只是村干部自行决定公路建设路线及公路建设具体事项,造成公路建设不科学、布局不合理、浪费资源等问题。苍南县应该将乡村道路规划纳入到县道规划中,由县交管部门介入、统一进行规划设计,打造成适应本地发展、四通八达的县、乡、村三级公路网络体系。规划中,要注意按照“解放思想、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将农村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的落脚点,正确处理好公路建设中的全局和局部工作,新建与改建、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一定要明确规划的整体目标,做到布局合理、规划科学,尽量避免对资金的浪费。这样,通过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带动本县经济快速发展。在规划建设中,要注意保持本地生态环境。尽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要尽量降低公路占用农地量,尽可能减少对深林植被的破坏,使本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一方面,各乡镇政府要认真收集本地公路建设信息,根据实际需要,积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向上争取一定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要积极抓住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项目等重要机遇,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相关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可以想方设法调动农民集资修路的积极性。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积极向农民宣传公路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其他地区公路建设中的好经验做法、先进典型等。在本县基本形成投身公路建设、支持公路建设的好氛围。苍南县观美大路村许祖焕老人,自掏腰包,将70万元无偿捐献给村里修路。老人的这一举动,立即在本村乃至本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观美大路村抓住时机,积极向村民宣传老人的感人事迹,发动群众积极投入到家乡农村公路建设中来。村民们也积极响应,纷纷响应,踊跃捐款。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让农民群众参与到公路建设管理中。给予他们自和决策权,让他们增强主人翁责任意识,愿意并乐意出钱出力,促进农村公路建设良性发展。
(四)建立健全养护机制,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力度
首先应该成立相应的乡镇公路管理部门。比如管理站,由该乡镇政府分配、组织人员作为公路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由他们专门对所属辖区内的农村公路进行管理养护。管理站行政上由该乡镇政府进行管理,业务上交由县交通局进行指导。然后,要积极探索建立起农村公路的长效养护管理机制。一方面可以组织村民进行集体管理养护;另一方面可以交由专门有技术、有经验的人员组织进行管护工作。所需要的资金由县、乡、村一起筹集。特别是要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把诸如栏杆、防护墩、警示标志等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设施配置到位。各乡镇政府机关要根据实际,逐渐完善起农村公路配套设施。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在公路旁种植行道树,美化公路环境。同时,还要积极利用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向大家宣传道路养护的常识、保护道路的意义,提高群众自觉保护公路的思想认识。让村民们积极参与到维护道路管护工作中。最后,要加强监管,把农村公路管护工作纳入各乡镇的年度考评工作中,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考评机制,督促各乡镇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管职能作用。
总的来说,苍南县要抓好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通过政府的引导,社会各界的参与,做到与时俱进、科学规划,建立起高效、快捷的农村公路体系,为苍南县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奠定好交通运输基础。
【参考文献】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乡33个行政村通过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都选出了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团结战斗的村两委班子,使我乡的基层组织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是乡党委政府并没有对此盲目乐观,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村的长期稳定发展仅靠一支班子队伍是远远不够的,成功地选出村两委班子只是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而在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础上,实行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从而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广大农民群众团结一心奔小康的必然要求。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可充分实现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是群众所需、政策所引、民主所趋。因此,我们乡党委政府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后,决定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实现农村自治的核心内容来抓,切实摆上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二、明确条件,民主选举成立组织
为了使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议事会在产生后能真正发挥作用,从理财小组和议事会的产生到理财、议事过程都必须充分体现出“民主”两字,为此,我们首先经群众大会表决,制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民主议事会成员的资格条件,即:必须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有参政议政能力和相应的政策水平,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乡党委要求各村的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都必须经民主选举产生,各村的理财小组和议事会选举都必须由管区第一书记负总责,亲自严格把握选举的各个环节,真正把民主落到实处。乡党委还规定:各村的两委干部不得成为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成员,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成员要按照村民的居住区域或生产区域,按照各个姓氏宗族的大小,按照文化年龄层次等几个原则分配名额,每户一张选票选举产生。在经民主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议事会后,及时明确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求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定期评议村委会成员,对多数村民代表不信任的村委会成员,可劝其辞职或提请村民会议予以罢免;改变或撤销村委会不适当的决定;讨论决定本村公益事业,重大经济项目的承包和宅基地使用等方案;参与讨论村里重大事务,及时反映村民的意愿和要求,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积极向群众宣传,带头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上级决议以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的重大事项;支持帮助村委会开展工作;联系群众,融洽关系,化解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现在全乡33个行政村全都选举产生了由10-15人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和议事会。
三、规范运作,确保实现民主管理。
为了避免出现议事会产生后各村出现议事会事实上对抗党支部,甚至凌驾于党支部之上的情况发生,乡党委从三个方面对议事会进行了准确定位,充分体现出了村党支部是领导核心、议事会是党支部领导下的群众组织这个关系。
1、定程序。议事会必须由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或由2/3以上村民代表提议决定并有3/4以上的议事会成员参加才能召开,议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村两委成员列席参加。会议议题一般应在会前三天通知议事会成员,议事会成员要主动广泛征求村民对议题的意见和要求。在会上村委会主任要首先通报前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和村级财务政务情况,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议事会要讨论如何确保任务完成,对村级的重大事项,议事会成员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
2、定议题。每次会议的议题要由村党支部研究决定或由2/3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决定,不能由议事会成员想议什么就议什么。会议议题应主要讨论决定村里的社会公益事业、重大经济项目的承包、基础设施建设、宅基地的统一规划使用、解决影响本村稳定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工作措施等。
3、定规则。议事会议事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少数服从多数、民主集中制原则,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要由与会成员半数以上通过方可有效。凡议事会通过的决定、决议要向全村群众公开,由村委会负责实施,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或另作决定。议事会成员要带头宣传贯彻会议通过的决定,帮助支持村委会开展工作。会议要有专人记录,并存档备查。
为了使议事会充分发挥作用,乡里成立了一支由政工书记任组长,、经管站、土管所、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党建工作队,对各村的民主议事会实行垂直管理。要求每个村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议事会,会后要把议事的情况书面上报乡党建工作队,并对各村的议事会工作情况不定期抽查,形成了一个对议事会长期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议事会的有效运行在维护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2月份,我乡西江店村决定抓住“村村通”这一契机,计划修建村级公路6.2公里,但在高达25万元的公路配套资金筹集和管理的问题上群众意见不一,修路工作难以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村党支部组织本村民主议事会成员就修路问题召开了议事会,进行了讨论。到会的15名民主议事会成员首先一致同意修建公路;在配套资金筹集问题上,有的成员说可以全村群众集资,有的成员说可以卖掉村里的老学校和发包村集体果园。最后经过表决,以10人同意的结果通过了第二种方案;在修路款的管理问题上,通过村民代表选举,成立了修路资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修路资金的管理,村两委只负责组织、规划、协调、实施工作。修路资金管理委员会及时向村两委和议事会汇报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定期向群众公开。议题讨论通过后,西江店村的群众很快统一了思想,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现全村的公路建设已经完成。据统计,今年以来,全乡通过民主议事会顺利解决重大村务问题169个,解决村与群众矛盾问题16个,处理遗留问题29个,扫除经济发展障碍37处。
四、严格监督,切实推行村务公开。
我乡在抓好民主议事的基础上,狠抓了村务公开,各村设立1-3块固定的专用村务公开栏,乡分别为每管区选配了一名专职会计,各村民主选举了民主理财小组,每村明确了3名德高望重的社会监督员,负责对本村村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乡政府规定每月10日为“村务公开日”。各村将上月帐目以及其他村务集中公布,由监督员对群众进行公正解释,由管区会计拍照立据,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我乡实行“三严”抓村务公开,即严格公开内容、严格公开时间、严格公开程序。公开内容:村财务收支(要详细注明每笔财务收支情况)、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党员发展、宅基划分等常规公开内容,以及土地征用及补偿、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减免、“一事一议”筹资、村村通油路等政策落实情况。严格公开的程序:民主理财小组先行审核村委会的收支项目,而后由村委会提出公开的具体内容和方案,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确认,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公开方案进行审查,经村两委会讨论决定后由村委会进行公开。公开后,村两委成员虚心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解答有关疑问,对多数村民不满意的,涉及什么问题就解决加快,全市初步形成了“三纵五横”城乡道路交通骨干框架,每百平方公里已拥有上等级公路55公里,实现了镇镇村村通公路,道路全部达到刚性化或黑色化,各县级市基本实现“乡镇上高速公路不超过30分钟,穿越全境不超过1小时”。以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岗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育资源布局日趋合理、配置不断优化,全市农村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次、农村致富带头人2万名,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已达到13.5年。在保证基本医疗的同时,按一定比例配备预防保健人员,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每个县级市办好一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所卫生监督所,在每个中心镇办好一所卫生院、一所卫生监督分所。
农村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发展更加和谐
城市统领农村,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在实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方面,市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规划制定,城乡一体。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这些年来,无论是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产力布局规划等总体规划,还是制定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人口与就业规划等一些相关规划,市都是按照以城市统农村的思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通盘考虑,以谋求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交融发展。尤其是在生产力总体布局上,市始终按照发挥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的要求,打破城乡分割和区域封闭,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整和重组,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充分体现了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理念。
信息资源,城乡共享。市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现代科技、人才资源、产业政策、招商引资、项目开发、调控措施、投资环境、集约用地等,做到城乡联网共享共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交通设施,城乡联网。由于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实施的是城乡统筹、城乡联网,到今天,在已经形成了市县联网、城乡联线、乡村联点、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为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地。
关键词:勘测设计;建议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and rural highway is accelerating. Rural highwa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road network, it is to improve the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adjust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e, security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peasants' income and the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Because by topography environment, design uni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factors, rural highway survey design process we often encounter some problems, affects the quality of rural highway engineering and the progress, the following key from these common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o thes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olutions.
Keywords: survey design; suggest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勘测设计对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作用
(1) 对投资预算方面的影响。勘测设计不充分会使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差别很大,造成估算包不住概算,概算包不住预算的局面,使投资规模增大。
(2) 对工期方面的影响。勘测设计不合格,就会产生过多的设计变更,变更设计有个过程,它需要由业主、设计、施工或当地政府其中一方提出,通过审批之后才能实施,且大的设计变更容易出现人员、机械设备准备不足现象,致使工程管理难度加大,影响工期。
2 农村公路勘测设计中常见问题
2. 1 勘测设计时沿路线路处理不当
工程地质调查,路基路面调查,桥、涵、灌溉渠道调查等都是在勘测设计沿路路线上进行的,所以农村公路勘测设计选线很关键,由于山区农村地形错综复杂,加之常有陡峻的山坡或幽深的河谷,这就使得公路选线工程难度大,一些农村在公路勘测设计过程中没有处理好路线与农业、农户之间的关系,使得修建公路出现大量占地现象,在布设路线时,占用了大面积的良田,路段要穿过村庄,甚至需要农户进行住房拆迁,一些农户对此表示不理解甚至抗议。
2. 2 勘测设计队伍缺乏,勘测设计不够详细和专业
公路建设首先要进行地质勘测,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建设必须由具有勘测设计资质的企业来设计,施工图及相关工程预算情况要报省市交通部门审批。现目前,我们交通部门拥有的技术人员较少,农村公路勘测队伍相对缺乏,勘测设计很难满足全面铺开的交通建设局面,在勘测设计中,忽略了内业设计必须在外业测量的结果上展开进行,没有将外业勘测人员和内业设计人员分开。另一方面,勘测设计不够详细专业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工程勘测使用的工具和技术相对简单,勘探深度有限,部分挡土墙,涵洞,桥梁等构造物地基承载力满足不了设计要求,这就加大了设计图的更改,使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加大,影响工期。
2. 3 对地理环境、地质构造了解不足
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合理得用土地,结合村镇综合整治建设,如果对地理环境、地质构造勘测了解不充分,就会出现设计满足不了施工要求的情况发生,等到施工时发现问题时,为了符合要求不得不重新修改设计图。有些地区。部分农村公路在勘测设计过程中没有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使用公路出现滑波、断裂、塌方现象,有些乡填方边坡没有防护,排水边沟等设计不合理,致使水毁严重,如挡墙基础悬空于地表之上,涵洞不在主要的汇水面上。
2. 4 设计图变更不及时,且变更设计时间长
由于勘测设计不到位,使得设计图粗糙,与实际施工之间存在偏差,或出现桥梁设计有漏项,或出现构造物断面尺寸有错误等情况,变更设计不及时,致使施工受到的影响,图纸不能及时出来。有些地方是边施工边出图,这样就会加大施工管理难度,特别是有些设计变更受资金及当地政府要求的影响,设计迟迟不能确定或者反复修改的,这样更加影响施工,可能延误工期,因为公路工程中的一些重大设计变更,是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审批,未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变更不得实施,但是这个审批过程时间延续比较长。
2. 5 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有些农村公路交通建设,是靠中央补助,不足部分由县区,地方自筹解决,但是大部分农村公路的修建资金是各地方政府自筹得来的,乡镇地区资金不够充足,由于资金有限,业主可能会选择成本较少的设计单位来做勘测设计,但是这些小单位设计经验不足,人员组成不理想,这会造成施工图粗糙、不完善等情况。还有一方面,受到资金的影响及控制,勘测设计就会有拿设计套资金的想法,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无法满足公路工程的标准,为后期施工管理带来困难,由于资金不足,在需要修建桥梁的地方,只能道路绕行,这会出现公路建设平面线形差,纵面纵坡大的现象,不利于车辆安全行驶。
3 做好农村公路勘测设计的思考与建议
3. 1 广泛宣传,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加大地方资金筹集力度
在乡镇之间大力宣传农村公路修建的重要性,若要富先修路,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村公路繁荣了农村区域经济,促进了农村社会进步,加快了乡村地区城镇化,为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方便农民去田间劳作,同时也能开阔农民的视野。通过宣传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修路受益的认识上来,从而加大筹集资金的力度,通过各种渠道,例如向上级争取、农民集资、社会赞助等筹集通乡镇通行政村公路建设资金。
3. 2 勘测设计路线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条件
交通自古以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山西是国家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交通对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更是不言而喻。近年,山西省地方政府结合山西省实际,高瞻远瞩,以2500亿元人民币投资直指公路交通建设,其中2000亿元用于高速路的建设。2010年底,山西高速实现了3000公里的通车里程。到2015年,山西高速公路将形成30条出省高速路口,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6000多公里!
另处,山西交通实现了省会到省辖市“三小时通达”,形成了出省到市高速路、县际连接高等路、乡镇通柏油路、村村通公路的路网格局,山西交通率先跨入全国交通文明行业行列。为此,2010年底,本刊记者走进山西,领略了山西交通跨越式发展的风采。
高速通道,临危受命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各省的波及和影响空前。面对危机,山西省地方政府果断决策,拿出了一份6500亿元的重点工程投资计划,其中2500亿元投资直指公路交通建设。
争取重点工程的工作对于交通运输厅来说是紧张而严谨的,一切必须以山西交通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准则,一切从加快山西转型跨越的步伐出发。经过全厅上下反复论证,一套精心绘制的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迅速“出炉”。路网规划里程从4050公里调整到6300公里。整体布局显著变化,调整后,路网布局“人字骨架、九横九环”调整为更加科学、合理的“三纵十一横十一环”!对于身处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山西来说,这是一个跨越时代的大胆规划。
螺个“三纵十一横十一环”公路规划完成之后,山西高速公路原来的:“八形骨架”将由30条出省高速路口所替代,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6000多公里。
2500亿元的公路建设投资中,有200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建设,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达到3000公里,2012年将达到5000公里。到2015年,“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将基本形成。
顺势而为,趁势而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山西交通运输事业飞速发展,为山西的经济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十一五”与“十二五”更迭之际,山西高速公路迎来历史性的跨越,从2010年国庆节到年底的三个月时间里,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两个重大跨越――一年内新开工1000公里并建成1000公里、建设规模3000公里,并且年底通车里程达到了3000公里。
这是两组意义非凡的数据。起步于1993年的山西高速公路,经过17年的发展,总里程达到了1965公里。即使是在掀起以国道主干线和以大运高速公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期间,一年建设里程也不足600公里。然而,从2008年底到现在,全省在二年多的时间里,相继开工28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设里程达到3000余公里,项目总投资2500亿元。这样大的建设规模、资金投入及高速的通车里程,在山西交通发展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山西这个中西部相对落后的省份,正在“跨越、赶超”的道路上劲跑。
因此在山西有这样的说法: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山西省应对金融危机的先行官、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促进社会就业的“主战场”。
从山西省情来说,山西是国家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山西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运输经济,俗称“车轮经济”。从太旧高速公路到大运高速公路,山西先后掀起了两次高速公路建设,大大改善了山西的公路交通状况。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山西又面临着新的交通“瓶颈”制约。作为山西交通品牌的太旧路,早已不堪重负,长期以超二三倍的负荷运转。如果不加快建设,就会影响山西全省的经济、社会建设,影响到山西的对外开放形象。因此调整山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已是必然之趋。
以往制定规划时,总受资金的羁绊,怎样才能突破原有的框框,为山西公路网络构想一个崭新的未来?山西省交通厅厅长段建国告诉记者:“我们再三斟酌后决定,先不考虑资金压力,搞个最理想的规划,根据财力逐年实施。这个原则确定后,大家从全国大局和山西的资源、人口分布,到经济、文化格局进行周密研究分析后,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最终将新规划落脚到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上。山西周边与多个省份相邻,从以前的“人字骨架、九横九环”,扩展为:“三纵十一横十一环”,仅省际接口就增加为30个,进一步强化了山西与国内大经济区和相邻省份之间的联系。公路成网后将形成通道能力充分、网络结构合理、枢纽功能完善、客货运输便捷、环境友好和谐、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公路网络和公路交通运输体系。
路,对山西这个中部省份来说意义非常。“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山西自古就有“表里河山”之称,修路难度远大于平原地区。厅长段建国表示,晋城环城,阳城一翼城高速公路就克服了采空区、瓦斯等地质难题。整个“三纵十一横十一环”公路规划完成之后,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6000多公里。有分析数据表明,每亿元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可为社会提供约1800个直接就业机会、2100个间接就业机会;平均每公里高速公路建设直接形成约1000吨钢材、9000吨水泥、800吨沥青的消费需求。照此计算,目前山西省已开工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间,可为社会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220多万个;直接消费钢材200万吨、水泥1800万吨、沥青240万吨,可带动全省GDP增加约500多亿元。
欢欢喜喜汾河谷,哭哭啼啼吕梁山(指谷地地区富裕,山地地区贫困)。位于吕梁山西侧的临县,虽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始终摆脱不了山西省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帽子。这里到太原直线距离不过200公里,但要绕行汾阳、文水等地多走好几百里地,加之风雪低温冰冻期长,运输煤炭和生活物资的重型卡车经常一堵就是3、4个小时。2008年底,期盼已久的临县人民终于迎来了致富的曙光―太(原)佳(县)高速公路正式开工(是山西西借陕甘宁、东承环渤海经济带的交通大通道)。而此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考察吕粱时曾说:这里根本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2010年太佳线开通后临县到太原由3个小时缩短到1.5小时,大大拉动了沿线煤炭资源、农产品和旅游等经济的发展。
科学规划、体制创新让山西交通创造出了交通史上的奇迹!
修路通车,富民之本
“要想富,先修路”,对这句“名言”很多人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山西这个以山区丘陵为主的省份,路对农民致富、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2009年的省人代会上,山西省省长王君代表省政府提出了今后两年新农村建设要实现“五个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率达 98%“全覆盖”。随着中国转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公路在国家和地区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央先后四次对“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进行部署,农村公路建设被提到了空前高度。
实施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全覆盖”工程,不仅是贯彻中央政府,山西地方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的重大决策,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更是山西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长远大计,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而且有利于农民就业,促进农村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农村市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段建国告诉记者,山西交通部门坚持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真正把惠及农民群众的好事办好。近些年来,山西省农村公路有了巨大的变化。“十一五”前三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67.3亿元,占同期全省公路建设总投资的48%,新改建农村公路(含巷道)86892公里,新增通公路的建制村712个,通水泥(沥青)路建制村3154个。全省11个市中,除忻州、吕粱外,其余9个市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率均达到87%以上。运城、太原、阳泉、晋中、长治、大同、晋城7个市达到92%以上,广大农村的交通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另外,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稳步提高,2009年全省农村公路抽检总合格率为93.4%,“十一五”新增通水泥路的建制村6171个,全省先后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通水泥柏油路。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
天镇县谷前堡镇袁治梁村党支部书记李成说:“路通到了村里,全村人都高兴坏了,因为路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省车、省力,最主要的是促进了农副产品的流通。过去我们卖猪的价格要比别的村每斤低近1元钱,现在农副产品的价格高了,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出行条件改善了,大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