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房地产市场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
1、区位优势有利于我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我县处于湘、鄂、赣三省交汇处,县城距离九江、南昌、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都在200公里以上,这对于开发商来说,交通上是劣势,但在房地产市场方面却是一个优势。我县有近19万人在外务工,这部分人在商品房销售时占了相当的比重,换句话说,这部分人当中相当一部分挣钱回来后不可能到大中城市购房,而选择在县城购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修水县城容易形成一个边贸次中心城市,这给我县房地产形成巨大的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2、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房地市场的发展
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开发南城区作为“353”战略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制订相关政策上给予了房地产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是在建设审批上,做到控制城北、发展城南,严格控制个人建房和杜绝干部集资建房;二是严格控制土地市场的投放方向和投放总量,按照市场的需求,我县商品房的总量每年控制在20万平方米以内,土地投放总量基本每年控制在180亩以内,所有用于房地产开发的经营性用地全部实行招拍挂出让制度,使房地产供地需求处于一个透明、保和的状态,从而刺激供求关系的平衡与稳定。
3、相关优惠政策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一是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可享受县城居民同等待遇,购买商品房的相关费税实行减免或优惠;二是在新城启动建设时期,开发建设的相关规费实行规费包干优惠制度,如建设规费控制在每平方米15元以内;三是鼓励干部职工到新城购买商品房,凡到新城区购买商品房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可享受本单位2万元的补贴,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干部购房的欲望,同时也带动了二手房的交易,从而激活了整个房地产市场。
4、县城南移战略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从2002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已着手实施开发城南区工作,至目前为止,县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已建成,新城相关的基础配套也进一步完善,学校、医疗等公益性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2005年全县25个行政事业单位将陆续南迁,由于单位的搬迁,将再一次会刺激房地产价格的飚升。
5、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房地产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我县县城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9平方米,比全国人均住房水平低5平方米。近年来,由于我县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住房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目前县城居住了近12万人,住房需求量缺口较大。
二、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不够合理,价格上涨过快。近三年来,我县的商品房开发量基本每年控制在20万平方米以内,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供应结构上仍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因素,主要表现在:普通商品房与经济适用在住房供应方式和建设规模上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如我县在南桥村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在供应方式与建设规模上与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就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期房销售与现房销售价位差不够合理等,如东盟佳苑和东方巴黎商城,期房价格与现房销售价格差达120元/㎡。
2、房地产开发市场存在着不规范行为。从目前开发的情况看,除东盟佳苑具备相应的房地产开发资质外,其余开发公司均不具备相应的开发资质,同时质量体系未建立,物业管理机构不健全。
3、城部结合房地产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在城郊结合部位,特别是宁红大道南向三、四线及老虎洞地段,合资合作建房、无规划建房、以地入股、加层等违法建房较为混乱,因其建筑质量没有质监,无须配套、且偷税漏税现象严重,导致其销售价格比合法开发的商品房价格低得多,从而严重忧乱了我县的房地产市场。
4、拆迁工作也影响着我县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城市房屋拆迁关系到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城市建设的速度与规模。从目前我县城市房屋拆迁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拆迁补偿价格的不平衡带来的影响。按照2001年出台的《城市房屋拆迁实施管理办法》的拆迁补偿标准,被拆迁人往往难以接受,如新城区划拨土地使用权拆迁土地补偿价格为每平方米108元,而老城区西摆街和鹦鹉街的拆迁补偿标准按评估地价的56%进行补偿,远远高于新城区地块每平方米108元的拆迁补偿标准。二是不能按时完成拆迁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如A2、B4等地块没有完成拆迁将“生地”变成“熟地”进行出让,等到地块拍卖挂牌出让有收入后由有关部门再去拆迁,买者要等数月才可以进场开工建设,这实质上是与房地产业“卖楼花”相以的“卖地花”,等于要求开发商用现金对预期甚至下一个开发周期的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加大了开发商的投资风险,降低了投资者进行了土地竞投的兴趣,也增加了拆迁成本。同时,因拆迁进度的原因影响了每年计划房地产开发总量的控制,导致房价升高或房子积压现象。三是拆迁用地安置问题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根椐我县新城区建设的速度,新城区在建的建设项目都应在2005年10月份之前完工,但是根椐目前实际进展情况,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确实存在着很大困难,主要原因是因为拆迁安置工作不能及时到位,导致拆迁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三、加快房地产市场建设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政府垄断房地产一级市场的垄断。按照有利于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有序的房地产市场机制的原则,要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用地规模,统一配置城镇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整,努力实现商品住房供求基本平衡,切实稳定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一要明确普通商品房和经济运用住房建设规模、项目布局以及进度安排。二要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供应结构,供应方式及供应时间。目前我县未完工或未动工建设的商品房量约为49万㎡。因此,在土地供应计划时须逐步减少投放量。三要充分运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加大对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等房地产交易行为的调控力度。如未完工之前或未居住2年以上的商品房不得转让,房地产开发商不得虚假信息等。版权所有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价格;问题;分析;建议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房地产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
(一)房地产成为一种投机工具,使得房地产需求过度
由于实际利率是负值,使得大众的储蓄意愿不断下降。同时,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投机资金不断涌入,以期望获得超额回报。事实的确如此,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伴随着持续的高通货膨胀率,大宗商品包括铁矿石、原油和橡胶以及人力资源价格 ( 新劳动法) 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保值增值成为大众理财的基本需求。
(二)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畸形依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巴曙松认为,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泡沫地方政府有重大责任。全国所有的城市都对土地财政存在严重依赖。一方面是由于各个城市的税源基本固定,尤其是新增加的工商业企业在短期内无法给地方政府交税,导致地方政府的工业和商业税收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增加。另一方面,工业企业所交的税收与房地产的税收相比,后者的优势是地方官员为追求城市化以及 GDP 的快速增长而获得政绩所特别垂青的,这导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无以替代。
需要指出的是,低房价未必会使得地方政府的土地税收减少,因为总收入 = 出让单位土地的使用权所获得的收入 × 出让土地面积,只要在单位土地上尽可能节约高效地建造更多住房,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收入/税收不会减少。
(三)中央政府的两难选择
中央政府在房价不断上涨使得普通百姓几乎无力承受时的反应是打压房价,但如果把房价打压下来,就不得不面临泡沫破灭的风险。
先前的房贷市场的过度宽松政策,使得房地产市场不断繁荣,也更加急剧地催生了泡沫,使得危机越发明显,这是中央政府抑制房价的根本原因。但由于担心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对金融体系的毁灭性打击,中央政府并不敢也不愿让房价急剧下降。因为急剧下降的房价会让投机者加速抛出房屋,加速房价的下降,使得真正的房地产需求者观望而不买,结果是房价一泻千里,银行坏账瞬间增加,银行无法给整个工商业体系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整个国家经济停滞,陷入衰退,失业增加,甚至社会动荡。而重建大众对房市的信心无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金融体系被房地产绑架,动弹不得,中央政府的调控政策陷入两难选择。
二、我国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分析
运用一般均衡原理,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入手可以得到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结果,但其原因却是政府对土地的垄断、开发商对房地产的销售垄断以及投机。
从总需求来说,中央政府推出的限购令严重的打击了房地产的需求,使得房地产的销售在最近半年来陷入低谷。严格的第 2 套或者第 3 套房以及异地买房的贷款条件限制,事实上对房价的下降起到了预期的作用。但对拥有足够投机资金的不需要贷款的人群没有约束力,反而使得低收入阶层和刚性购房者增加了负担,并且使得投机客拥有绝佳的新一轮的投机机会,如果房价不是理性的充分竞争的市场来决定的话。
尤为严重的是,房地产市场供给也在下降。经济适用房以及保障房一直举步维艰,原因在于中央政府无力承担建设所需的巨大费用,地方政府更不愿意也无力承担,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弊端丛生,很多不具备资格的人获得了这类房产,大批的低收入阶层和年青的刚性需求人群无法解决住房问题,注定了这一增加总供给的政策前途有限。因此,房地产的总需求持续大于总供给,房价不断上涨。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失调;途径
1 房地产产业发展的现状
“1991年至2010年,中国房地产的价格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从1991年~2002年,中国房地产价格增长速度与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还能保持一致。但从2003年开始,房地产投资平均以27.1%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平均投资增速25.8%。②在房地产需求方面,预计201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将为961.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3%,增幅同比增加0.14个百分点。在房地产价格预测方面,预计2011年房价涨幅将回落,但总体水平趋稳,全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将达到5711.51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2.77%,增幅同比增加4.31个百分点。 2010年1-8月,中国住宅投资增速仍高达33.9%,大多一线城市仍未公布房价调控目标,而已公布调控目标的近40个城市则多数将房价控制目标定在增长10%左右。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不但会对宏观经济的运行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关系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因此确定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因素并准确衡量其作用强度是十分必要的。
2011年3月全国代表性城市住宅价格指数
城市 环比涨跌 同比涨跌 样本平均价格(元/平)
北京 0.55% 11.99% 22893
上海 -0.02% 9.56% 23586
广州 0.14% 14.32% 15123
南京 0.37% 10.25% 12329
武汉 0.69% ------ 7283
兰州 0.53% ------ 6083
1.1 房地产产业出现的问题
1.1.1 人多地少的国情限制“中国有13亿人口,国土面积虽然也很大,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3。其中,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所以人均占有土地就很小了,人们住房压力变大,住房问题就会变得非常严峻。
1.1.2 中国的人口的继续增长估计不到15.5亿~16亿停不下来。在这种人口的增长过程中,城市人口必然增长,对房地产的需求就要增加。它带动了重工业的再次发展和消费升级。而消费升级又带动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当然这也要房地产作支撑。
2 研究房地产业市场调控的原因
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产生的结果。从理论上讲,房地产作为商品,其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但房地产又有其特殊性,它既是投资品,又是消费品。研究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就是要研究引起房地产市场价格涨跌变化的多种因素,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
2.1 土地因素。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增加,增强了人民的实际购房能力,使得人民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对房子的要求也会提高。GDP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考核指标,地方各级政府从利益出发也不愿意降低土地价格,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减少了对房地产的部分需求,但更多的使土地价格上涨得更快,从而导致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且继续维持上涨,这构成了房地产价格的主要成本。
2.2 需求因素。
近几年来,由于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推动、城镇化进程加速、政府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大规模城市改造和居民拆迁,以及随着8O后结婚的来临,使住房的被动性需求增加,个人购房比例大幅度提高,中等收入者逐渐成为购房主体,形成住房消费的。在短时间内的集中释放,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推动了房地产价格飞速的上涨。
2.3 外商直接投资大量进入房地产。
由于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国外投资者预期人民币将要升值,预期中国房地产回报率将上升,这吸引了国外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到中国房地产,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进入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从而拉高了房地产价格。
3 解决现阶段房地产价格不合理的对策
房地产市场能否稳定发展,不仅关系到房地产产业本身,也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关系重大,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一定程度上波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国家需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缓和这种紧张的局势。
3.1 调控政策以实现提高住宅有效供给
3.1.1 鼓励住宅小高层化的趋势深化技术和资本对土地的替代程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而解决地价升高对房价可能产生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缓和住宅用地供给和土地资源稀缺这一根本矛盾。在稳步增加住宅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同时,应注意优化供地结构,加快存量地的盘活,以缓解住宅开发用地供应不足的压力。
3.1.2 谨慎调整利率水平 由于前面所述的原因,目前我国对住宅的投资和投机性需求的抑制不应通过提高利率水平来实现,应着眼于寻求一系列非利率的信贷手段来如进一步提高购买多套住宅的首付等措施,增加投资或投机者的成本,压缩其预期的利润空间,在此基础上,维持或小幅上调现有利率水平,以保证住宅开发投资资金的供给。
3.2 支持和保护合理的消费型住宅需求
3.2.1 加强规范房屋拆迁管理 抑制被动需求不合理的增长。城镇危旧房改造以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为目的,由此带来的住房需求是合理的,应当从政策上加以扶持。要严格控制房屋拆迁面积,保证交通、水利、城市重大公共设施等建设项目,以及重大社会发展项目、危房改造、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项目外,一律停止拆迁,集中力量解决拆迁问题。对此,政府要加大投入,通过对低收人群体发放住房补贴,提供经济适用房和廉价租房等措施,保护公众的权利。
3.2.2 注重调控住房各类型需求将抑制投机性需求作为短期内控制房价的主要手段。在住宅转让环节,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住宅转让税率,例如韩国规定,对拥有3套以上住宅的居民户转让房地产课以60% 的高标准转让税:另外在住宅价格增长过快的地区,实施禁止住宅预售权转让制度。逐步建立住宅实际交易价格申报制度进一步改善房地产税制,科学合理开征物业税,逐步建立有效调控住宅实际需求的税收机制。
3.3 完善住宅市场制度建设 强化住宅市场秩序管理,为各种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服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还可以开征物业税。不难看出物业税的开征,可以让投机者增加保有成本,迫使这些投机者离开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的供需情况趋于真实,从而发挥供需规律的作用机制。建立住宅市场信息系统,实现房住宅信用档案信息的查询,逐渐形成失信惩戒机制。
大多数实体企业都在从事房地产业务,而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却并没有走向世界,应采用正确科学的思想作为指导房地产业正确发展。中央政府在制订税收、货币政策时, 理应把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长远发展趋势,当作重要的考量因素。我国传统居住文化对国人的消费习惯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老百姓希望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也是非常迫切的,这是真实的自住需求,房地产行业仍有相当大的潜力,坚持大力和稳健地发房地产业,使房地产价格随着老百姓收入的增长而适当增长。
参考文献:
[1]梁荣.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规模与国民经济总量关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曲波.房地产经济波动理论与实证分析[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3]高汝熹,宋忠敏.上海房地产泡沫实证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4]曹振良,等.房地产经济学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5]梁云芳、高铁梅: 《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从通报的土地闲置原因上看,因毛地出让拆迁难、调整规划等客观原因造成闲置的约占六成以上。然而,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近年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不足。
土地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本要素。近年各地房价快速上涨,除城镇化快速发展、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流动性充裕等刺激住房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外,土地供应不足成为地价房价上涨的根本因素。在土地财政巨额“快钱”的吸引下,地方政府无一例外地采取“饥渴型供地”,众多开发企业面对唯一的土地供应方展开竞争,导致地价节节攀升,加剧房价上涨预期,刺激开发商囤地居奇。
一、近年住宅用地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用地价格上涨幅度和住房价格上涨幅度,相对住房需求的增长,房地产开发的住房供地总量明显偏少,不可避免地提高了地价以及房价上涨的预期
从地价变化来看,2003年以来,居民住宅用地价格上涨幅度持续高于其他用地价格上涨和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幅度。2003年,居民住宅用地价格涨幅超过两位数字达到12.4%,远高于同期土地交易价格8.3%和商品住宅价格5.7%的涨幅。在2004―2008年的5年中,除2006年外,各年居民住宅用地价格上涨幅度均达到两位数字,均高于同期其他土地价格和商品住宅价格的涨幅。居民住宅用地价格的变化显示了住宅用地需求增长远远高于住宅用地的供给增长。
从全国供地数据来看,2003年,招拍挂开始严格实施,房地产企业购置土地面积增长就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04―2009年6年中有4年房地产企业购置土地面积为负增长。200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面积为3.19亿平方米,仅相当于2002年的购地水平。而2009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总量大约是200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的3.3倍。显然,相对房地产需求的增长变化,近年房地产开发的供地总量明显偏少。来自土地增量市场供给的从紧,不可避免地提高了地价以及房价上涨的预期。
二、“饥渴型供地”的直接条件是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的绝对垄断,背后则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根本动机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要素市场化不足与产品过度市场化并存。土地招拍挂以来,土地要素供给由地方政府绝对垄断,土地供应量很大程度是非市场化的,地价则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各地土地储备中心的职责并不是根据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变化来确定土地的供应总量,而是“以最小的土地供应量来完成政府下达的收益指标”。2004―2009年,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全国累计供应房地产用地44.07万公顷,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同期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面积为22.6万公顷,近半数土地并没有形成市场的有效供给。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明显不足,一方面导致土地成为腐败的高发环节,另一方面土地供应不足推动了地价房价的上涨。
地方政府的“饥渴型供地”源自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全部划归地方所有,200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范围,要求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征收管理,将土地出让收支纳入地方基金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现行体制下,土地出让金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了三分之一,有的地方甚至达到50―60%,土地出让收入已经成为了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许多基层政府的财政只是“吃饭财政”,所有城市建设资金以及“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民生领域需要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都不得不来自土地收益,即所谓“经营城市就等于经营土地”。
“土地财政”是推高地价房价的制度性原因。由于招拍挂的核心是“价高者得”,2004年实行该制度以来全国土地收入猛增。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数据,1999年以来,我国土地出让总收入已达6.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多数为2004年土地出让实行招拍挂以来所获得。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7000亿元,2007年土地出让收入超过1.2亿元,2008年土地出让收入为9600多亿元,2009年土地出让总收入为1.59万亿元。
三、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多元土地市场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造成地价节节攀升、土地闲置的原因不在于土地招拍挂制度,而是我国现有土地供应方的绝对垄断。因此,应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多元土地市场体系,打破土地供应绝对垄断的现状。
建议按照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性同权同价的原则,从部分城市“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开始试点,在用途管制和符合规划条件下,允许城镇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出租、出让、转让、抵押;允许村民集体自行建设各类地产项目,实行与国有建设用地相同的市场化出让制度,包括协议出让和招拍挂出让方式。
结合目前公共租赁住房短缺的现状,可优先鼓励城镇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住宅出租,收益归农村集体。试点补缴土地出让金后,集体建设用地不再由政府征收,可由村集体自行开发售卖给城市居民。按此方式,也可逐步解决目前大量存在的“小产权房”问题。长远看,要缩小征地范围,明确营利性项目不得征地,公益性项目征地时需预留一定比例的集体建设用地。
结合我市实际,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皖政办〔2011〕8号)精神。现就加快保障住房建设,完善房地产市场监管机制,确定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一)维护社会稳定,提高认识。从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负责,落实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
(二)有条件的区县将实施面拓展到周边乡镇。新增租金补贴800户。新建成廉租住房不少于2732套。2011年度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446套、公共租赁住房2160套、经济适用住房1038套、棚户区改造5060套。对2011年省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目标,明确任务目标。2011年度继续对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8m2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层层分解细化目标,落实各部门责任,责任到人。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促进项目早开工,推动项目快速顺利实施。
(三)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科学编制好住房建设规划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加快中低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逐步扩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关注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新参加工作人员的住房问题,启动限价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作,解决“夹心层”住房困难。
二、贯彻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
(一)将新建住房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根据市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目标,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等,结合房地产发展状况,2011年新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应当与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适应。
(二)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坚决整治房地产开发、销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重点打击市场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积极推行商品房交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统计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分析监测,准确把握市场运行态势,及时市场调控和相关统计信息,稳定市场预期,正确引导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