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研组活动方案

教研组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研组活动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研组活动方案

教研组活动方案范文第1篇

一、建立“问题库”——帮助教师建立问题意识 

教师如果不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只是停留在教学的层面,就不能将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作为教研组长,帮助教师建立问题意识是开展问题式教研的关键一步。在教研日,我要求教师及时提供每周每日真实的日常教学中的问题进行集体,并写在教研记录本上,然后及时整理进问题库,以此来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例如,六一节前夕小班开展“美食城”亲子活动,在教研过程中,我组织小班的教师坐在一起,围绕“如何设计美食城活动方案”这一问题,让老师们发挥自己的创意,互相交流。有的老师说:“活动要关注幼儿,重在让幼儿参与!”;有的老师建议:“活动内容要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有的老师说:“活动要充分体现家长的参与互动。”;有的老师叮嘱:“活动一定要组织有序,注意安全。”有的老师说:“活动设计要班班有特色!”在集体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后,我再让各班教师根据主题活动要求并结合自己班幼儿和家长的具体情况设计活动方案。教师的活动方案出来后异彩纷呈,有“自制蛋糕DIY”“快乐寿司店”“一家亲饺子馆”“开心小面馆”“魔法厨房烘焙”等,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获得了家长和园领导的一致好评。教师们在活动中也体验到问题式教研的教育价值和成功的喜悦。教师们善于发现问题不仅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更好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启动“问题”引领模式——关注教师教研情感体验 

教师只有对教研内容建立了积极情感,才能更积极地投入教研活动。因此,在教研内容直接指向教学的同时,要关注教师对相关领域背景知识的感受以及教师对研究内容的情感体验,这样教师才能与研究内容融合为一体。在教研过程中,我们启动“问题”引领模式,作为教研组长,在教师有“问题”时,主动与组内教师进行朋友式的平等交流,倾听、接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矛盾和困惑,在矛盾和困惑中让教师自己提出问题,教研组长和教师一起在尝试性排除障碍中发现问题;引导教师关注日常教育教学事件,从具体的日常教育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小问题”,并在“小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出有教育意义的“大问题”;让教师主动对自己平时的工作进行全面诊断、反思和评价,梳理、归纳、发现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拓展“问题”教研形式——提高教师教研反思能力 

开展“问题式”教研活动,我们重在拓展教研的形式。 

1.听课日常态教研 

教研组内的听课日活动是我们的常态教研,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组织组内教师互相学习教研的最佳形式。我们借助每一次的教学现场,激发教师剖析、诊断、反思。听课日活动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实效性,深受教师欢迎。我们首先提前一周选定教学计划中的内容,教师自愿报名进行教学观摩活动。在教研日教师集体研究教材内容、重难点和教法等,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活动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自评,组内教师也积极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这已成为教师快速成长的主干道。 

2.专题式业务教研 

教研组长承担教师每周的业务学习培训活动,定期为教师提供“专题式”业务培训。既有教育教学基础理论文章,又有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教学指导。同时,教研组还要求教师通过读书交流会、教育信息资源推荐会、轻松愉快的实操活动(如实地体验、专题辩论)等形式,检验学习成效,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如我园开展区域活动以来,老师们最初有些迷茫,对区域环境的创设、区域材料的投放、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记录和学习故事的撰写都感觉有些无从下手。针对这一“问题”,作为教研组长,我搜集整理有关区域的相关理论资料和案例,再结合各班教师活动中随机拍的教学照片,制作成精美的PPT,在培训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就教师们实际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进行逐一的学习和研讨,从而让教师们明确思路,自信满满地去组织和开展班级的区域活动。 

3.反思式提高教研 

多角度反思教研活动过程。我们引导教师对教研活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思。如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回味或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在什么情景下你感到最焦虑或沮丧?你感到最自豪的教学活动是什么、为什么……从中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 

4.分享式随机教研 

教研组活动方案范文第2篇

我校教研活动立足于发展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面向一线教师,发挥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作用,努力营造"比、学、赶、帮"的教学研讨氛围,给教师成长搭建一个研究平台,给教师的创造一个展示舞台;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力求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力求发挥好同伴互助的研讨形式,做好、做实每一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回顾

1、群策群力,制定活动方案。

XX年3月,学校领导与各学科组长开会明确了本学年教研活动的指导思想要求各科组制定教研活动方案,对怎样开展活动作了重要指示:教研活动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活动的开展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机,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必须面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深入教学第一线,解决师生最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活动要发挥本校的整体优势,发挥好引领、辐射作用,活动内容要开展得丰富、充实。

会后各学科组制定了较为科学的、系统的、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明晰工作思路,为活动有序地开展形成有力的保障。

2、立足校本,开展课题研究研讨。

要构建"学习化、研究性、开放式"的校园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就应在立足校本的基础上开展好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为校本教研带来活力,也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5月我校小学部进行了"立足校本,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小学语文组开展了《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的课题研究、小学数学组开展了《小组合作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题研究。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成员经常组织研讨,从本校课题研究的实际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果、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坦诚地交流。各课题组通过相互学习,开阔了研究思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增强了研究的信心。

3、同伴互助,竞展教学风采。

教导处所辖的三个教研组,多年来充分发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优势, 一年来各教研组集体备课共10次,各教研组开展校内公开课共32节。结合全省教研平台,全员参与了网上研修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师们业务能力和钻研业务的热情。一年来教师们撰写教育教学论文17篇,其中2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三、活动不足与努力方向

1、不足之处。

(1).教研活动仍停留于初级阶段,质量不高,效果不突出,形式主义依然严重。

(2).教师被"逼"转变观念,参加教研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

(3).中青年教师还缺少一股积极主动争着上公开课的热情,有些教师"怕"上公开课。

2、努力方向。

教研组活动方案范文第3篇

一、完善制度,实现园本教研日常化

要使建构式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中,使新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必须有强有力的教研制度提供保障。因此,我们首先建立园教研组、年段教研组、班级教研组的三级教研网络,及时研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园教研组由业务园长负责,主抓全园性的教研活动;年段教研组由年段教研组长负责,主抓年段的教研活动;班级教研组由班主任负责,主要就班级事务与班上的教师、保育员进行教研。其次,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教研制度,使园本教研制度化、日常化、规范化。如教研会议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园级教研会,两周召开一次年段教研会;教研帮扶制度:年段教研组长定期挂钩一试点班,对其教研工作实施传、帮、带的作用;教研组岗位职责制度;教研激励制度:如课题研究加分制度、观摩活动加分制度、优秀论文奖励制度、教学案例评优制度等等。此外,外出参观学习优先考虑课题组成员及教研工作表现积极的教师。以上做法,使教研工作层层落实,确保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的正常、有序运作,有效落到实处。

二、多种形式,促进园本教研生动化

园本教研形式的灵活多样,可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我园采用了以下几种园本教研形式,使园本教研走近教师,有效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

问题式教研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碰上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有的是自身教学水平所致,有的是幼儿能力问题,有的是环境所限。虽是一些看上去似乎很琐碎的“小”问题,但却是教师真正关心的问题。我们通过年段教研,以集体的智慧,出谋划策,帮忙出点子,解决了教师急需解决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使教师体会到园本教研的好处,大家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更浓了。

经验式教研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身上都有各自的优点与长处。教学中教师积累了各自的教学经验,有的教师善于将经验总结出来,以论文、随笔、案例等形式,在园内外的书籍、报刊、网络上进行交流,有的虽不善于文字表达,但日常教学有条不紊,精练老道,经验式教研为这些教师提供了表达的平台。无需工整的句式,无需长篇大论,在类似“聊天”的教研气氛中,轮流将近段各自的一些教学好经验拿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互相借鉴,互为启发,共同提高,在增添自信的同时,也看到了别人的长处。

学习式教研

如今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关键是如何去学习、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面对网络上、书刊上的幼教改革信息,少数教师会“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地根据实际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则“看过便忘了”,这使得极好的教育资源白白浪费。如今我们的做法是:将教师们搜集到的有益的幼教信息在教研会上组织大家学习,可以是案例、课堂实录、随笔,甚至是教师外出学习时拍摄的观摩活动教学片,学习后组织教师讨论:如果是你组织活动,你会怎样设计?观摩活动的环节与你所设计的环节或平常的教学活动有什么不一样?它的亮点在哪?这样的学习,使教师从简单的“观看式学习”变为“参与式学习”,使学习的方式生动化、具体化,也更有实效性。

课题式教研

幼儿园研究的课题应是与本园实际和教师实际密切相关的,是教师自己教育实践中确实需要解决的“真问题”,这样的课题教师才不会觉得是负担。因此在进行课题研究前,我园根据园本教研中教师反馈的问题,整理出共性问题,做为课题研究的方向,使教科研融为一体,互为依托,互为所用。在进行课题式教研时,课题组采用“一课多研”、‘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园本教研,将教师的个人反思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在相互交流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广泛途径及有效方法,完善教学活动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幼的共同成长。

一课多研:在这里是指一个活动内容由同个老师多次上,分活动前研讨,活动后研讨及修改活动后的再研讨。一研:执教教师与年段教研组进行活动前的研讨,设计活动方案。二研:观摩活动后,园级课题组围绕案例中的观察视点进行活动后研讨,修订活动方案。三研:再次观摩修改后的教学活动,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并对案例中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我们根据活动的实际效果确定研讨的次数,有的教学活动只需二研就能解决问题,也有的需要三研、甚至四研。

引领式教研

园本教研是在本园开展的,但它不能完全局限于本园内的力量。引领式教研是专家参与的理论层次较高的教研形式,它使园本教研能够有较高的起点,提升了教研活动的理论水平。我园在开展园本教研时,多次邀请幼教专家到现场指导,帮助教师答疑解惑,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取有价值的理论观点,指导如何将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使教师感受和体验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减少实践的盲目性。得到了专家们实践与理论层面的点拨、指导,教师从中受到很多的启示,涤荡了许多困惑,提升了教育理念。

三、营造氛围,让园本教研互动化

我们认为教研活动中的对话不是园长对教师的指导,也不是师傅对徒弟的带教,只有抛弃“官本位”、“长本位”思想,才能真正激发群体智慧,发挥每位教师的潜能,使教研互动有效。我园园本教研倡导的是相互间平等对话与交流的民主研讨氛围,园领导及骨干教师以平等的参与者、学习者、支持者、建议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与教师平等交流,共同切磋。研讨中没有观点的对错之分,有的只是哪种观点更适合这个活动,适合执教老师或更适合这个班的幼儿。在这种没有担心、没有压力的宽松、愉悦氛围下,大家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人人思考、人人发言。在认知交融、思想碰撞中,大家澄清了许多原本模糊不清的观点,使原本各人所有的经验、观点,经过梳理,汇总成为共享的资源。有人曾说过,一个人一个苹果,交换后仍然是一个苹果;一个人一种思想,交换后能有多种思想。园本教研这种互动式学习启发了大家的智慧,互惠思想和经验,建立起学习共同体,使教师专业素质在一次次的实践和反思中得到不断的、更有效的提高。

园本教研的日常化、生动化和互动化使我们有很多的收获与体会:

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园本教研使教师站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基点上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使幼儿在与环境、材料、教师的互动中发展智能,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增强了,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孩子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创造。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高教师解读、分析幼儿的能力。通过园本教研, 教师从以往关注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活动的效果,转到关注活动中幼儿的表达、表现;学会从现象背后看问题,分析什么是孩子所需的,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学会了理解幼儿、欣赏幼儿、支持幼儿的行为,从而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促进者。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在反思与研讨中,借助于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判断自身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及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积极探索与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改进,一次次的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可喜的转变:学会由注入式的教育方法向启发式、引导式转化;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支持幼儿的学习;学会用充满挑战、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学习;学会运用灵活的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园本教研使教师带着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分享智慧,建立起学习共同体。交流与分享使得大家对问题的认识有一个更高的起点,使参与者的认知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认知,而成为群体认知的结晶。它启发、提示每个人从更多的角度考虑问题,促使大家各自检查、思考、重构和扩展自己的经验和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整体水平及科研能力迅速得到提高。近几年,我园教师的专题论文有五百多篇获国家省市一二等奖。

教研组活动方案范文第4篇

本学期,我们大班教研组全体教师以幼儿园业务计划——“依据指南,结合康轩教材,开展社会领域教材解读活动”与“社会领域过关课活动”研究为依据,认真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并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获得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在此,就我们大班组一学年来的工作做简要回顾,为今后更好开展工作理顺思路,积累经验。

一、同商共讨,认真制定计划

开学前夕,我们及时召开大班教研活动,学习和分析幼儿园业务计划,明确本学期的研究重点,并认真总结上学期工作得失,认为上学期的计划内容过多,操作时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有的内容挖得不够深,因此大家建议将本学期的计划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细化,将研究的点缩小,精简,将研究重点仍以 “如何以游戏化为宗旨,开展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为主,每月研讨有侧重,每个教师有任务,使每个教师都能真正参与到研讨中来,而不再是一个旁观者,从而使研究重点指向性更强,操作性也更强。

二、轮流主持,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态度。

教师应该成为研讨的主人,是一个主动者,而不是一个旁听者。为了激发教师的这种意识,本学期我们采用了轮流主持活动的形式进行研讨。每次活动前,由教研组长根据计划确定好活动内容,并于预先告知大家以做好准备。在活动中由教师进行轮流主持,虽然在主持的过程中有的老师显得有些紧张,言语有些生硬,但是我们还是看到大家能很重视自己的主持,通过这样的主持,老师们学会了在活动前做好准备,学会了在活动中尊重他人,学会了在活动后积极思考和实践.

三、积极实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个计划的实施光靠制定是没有用的,最终还是要靠老师的实践才能最终实现。在本学期我们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研讨,如在集体研讨教材时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在评课活动时采取微格教研的方式;在介绍案例时采用PPT演示的形式;活动观摩研讨时采用群策群力的方式进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主观上提高了教师活动的兴趣,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本学期我们根据计划,结合主题,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各项活动。

1.集体研讨教材,有效提高教师活动方案分析能力。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团结、奋进、互相信任的集体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及智慧特长,如果只是孤立地发挥作用,其效能是有限的。集体研讨教材创造了一个共同分享,合作与支持的条件,增进了组员之间的沟通,使大家在活动中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分享各自的体会与经验,共同斟酌更好的教学方式,思辩教育上的困惑,大胆地尝试新内容、新方法。

本学期我们围绕大教研的教研内容:社会“过关课”教学活动中重难点的把握,我们在每一次的小教研活动中,结合主题选取教材中现有的、简短的教案,进行分解和剖析,确立好重难点,由执教者先制定方案,然后大家再共同研究,推敲细节,逐步完善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使活动教案更详细化,更具体化,最后付诸于实践。其中我们研讨的方案《滴答滴答》教学活动获得了园领导的认可.

2.互相听评,促进的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

在本学期中我们结合园本教研也根据教研组研讨计划并,安排教师进行实践观摩。活动中,每位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并能以案例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活动进行评析。如在教研课“滴答滴答”中,我们以“活动中如何体现环节的有效推进”为重点,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评析,在评析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见解。执教者袁友邦老师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己的反思,并对老师们提出的异议予以回应,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互动积极,形成了思维的碰撞。互相观摩和听评活动为教研组更好的开展活动提供了平台,为教师更快的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了机会。

3.信息交流,及时汲取新鲜养料。

教研组活动方案范文第5篇

1.内容选择体现当前研究动态

按照本教研组当前研究重点选择活动内容,而不是像前期根据现成的活动方案进行组织,这本身对于教学经验还不算太丰富的年轻教师来讲就有一定的难度。可是,经过教研组的共同策划和相互交流,老师们都能根据本教研组的研究任务,结合自己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活动内容。如美术组的三个美术创作活动都是根据当前幼儿正在阅读的图画书教师自主生成的活动课程;社会教研组的两位教师结合幼儿日常礼仪存在的问题自主设计了两个社会礼仪活动;而健康教研组的三位老师所选择的内容涉及到幼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卫生习惯的诸多方面,不再仅仅局限在促进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对于幼儿园平时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与提高!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密切结合,教学理念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活动设计体现领域整合

美术教研组的活动设计均能结合当前幼儿园语言领域的图画书阅读,从阅读的享受到画面的想象再到美术的创作,这本身对于孩子来讲就是一种快乐,克服了为画而画的枯燥与呆板。社会教研组的两个教学活动让大家对于社会活动的组织从单纯的说教中走出来,活动方式逐步过渡到到形式多样的情景表演、观看录像和生活实践的操作,《纲要》中所倡导的“社会活动要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在这次的评优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心理健康活动被吕老师演绎得惟妙惟肖,孩子们理解的透彻到位;被大家所忽视的生活卫生习惯被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杨老师所重视。这都是通过这次评优活动让人高兴和喜悦的现象。

3. 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达到预期活动目标

经过近半个学期各班教师的培养与教育,新的班级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较好的活动常规。其中,中班幼儿的倾听操作与表达常规明显比其他班更为突出,小班幼儿逐步形成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大班幼儿均能积极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做出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正因为教师选择活动内容是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点,活动设计时能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面向全体幼儿,所以,每个班的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进步和发展。

二、本次教学评优的不足之处

1.语言组织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交待活动任务、总结性语言和评价性语言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