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文科;数学学习心理;研究

Abstract: mathematics is the study of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the space from of science, a high school student mathematics learning psychological process research of mathematics educators and psychologist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mor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liberal arts students from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mood, will quality, ability to migrate, expounds the research thinking habits, etc. That is designed to help in liberal arts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high school;mathematics learning psychology;research of arts

数学作为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对公民数学素养要求的提高,人们对中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学习心理的研究日趋重视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得到提高。针对他们数学学习心理上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几点建议,期待对这些文科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现行高中一般在高二进行文理分科,一方面是满足高中文理分科考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意志品质、能力迁移、思维习惯等数学学习心理的需求。文科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只有解决好了其内部因素,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高中数学知识学习中去。针对他们数学学习心理上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几点建议,期待对这些文科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一、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契机――学习动机

关于数学学习,很多高中文科学生中谈“数”色变,数学成为文科学生高考的最大障碍。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和动力,影响文科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为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教学中必须要找到提高文科生的学习动机针对性方法,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

首先,师生要转变观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其对学好数学的自信力。

其次,学习的效能大小,关键在于勤奋。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对基础薄弱学生,给予更多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数学成绩;对骄傲自满学生批评教育,戒骄戒躁,使教学效能发挥更大。最后,强化认识,克服不良因素,扩大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促进效应。为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应提高其对数学学习的认识,激发学习好奇心。

最后,教师应把握数学学习任务难度,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重视家校联合。数学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考查理解语言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普通语言中捕捉信息,将普通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以数学语言为工具进行数学思维与交流。对应用题,学生的弱点主要表现在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能力上。

二、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需使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望和掌握知识的愿望。”首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体验成功。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测评难度上应慎重,循序渐进。鼓舞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收获了成功的快乐和被认可的喜悦。其次,教师要将热爱数学时时刻刻体现在实现教学中去,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表率的作用,教师的积极乐观向上将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三、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必要――学习情绪

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兴趣培养,使得文科学生在较为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在解题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高中文科学生的厌学情绪,调控学习数学的良好情绪,帮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而促进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机――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它是意识的能动表现。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考虑,数学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意志过程。意志品质影响着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对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高中文科学生大多数对数学学习有障碍,表现在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差,自制力不够,解决问题果断性不足等。

在教学中,首先,教育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只有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作用及意义有了一定认识,才有可能对数学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并保持旺盛的学习数学动机,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其次,通过合理设计选择题让学生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果断性。在解题时,务必审清已知条件与结论,快速寻求解法和可能的结果,得到较深刻认识和清醒估计,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即表现出果断性。第三,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教育学生应珍惜自己班级的荣誉,团结互助,克服数学学习障碍,并在教学中发挥榜样作用,从而有效地扭转文科数学学习现状。

五、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体现――能力迁移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数学对文科班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很大难度。大部分文科班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数学成为他们最头疼的事。因而,对高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师生要共同感受架起条件与结论的桥梁的过程,体会对所学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等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合理应用。做好文科学生的能力迁移培养,重在解题,其是中学生会学习最外在的表现,是取得成绩的必要条件。帮助学生认真、细致审题,注重问题的灵活性,适当分解,找到突破口,使问题合理解决。

六、培养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重心――思维习惯

培养文科生数学学习习惯:课前认真预习,带着问题专心上课,勤于思考,学会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在解题教学中,充分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自己动手验算,同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具体做题情况,逐步培养审题习惯,合理的思维习惯和规范解题习惯。数学思维习惯不是一生俱有,需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发展,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职责,在文科生教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应为重中之重。

七、结语

文科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只有解决好了其数学学习动机、兴趣等内部因素,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高中数学知识学习中去。因此,我们要从基础做起,关注数学知识背景,联系日常生活,要善于把握概念的本质,把握数学符号的来龙去脉,明确数学命题的现实原型,要善于总结、归纳、反思 。

参考文献:

[1]王峰.文科生数学学习“困”在何处[J];中学数学研究;2011.08

[2]张义红.高中数学文科生课堂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学数学月刊;2011.07

[3]吕茗.高中文科学生数学学习倦怠归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 团体心理辅导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07-03

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心理训练)是指在团体的情境下,运用心理训练的方法和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应用心理学的技术,使团体成员互助并达到自助,帮助成员学习新的行为,获得新的体验,最终达到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全面健康发展这一目标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团体心理辅导传入我国,起初在我国高校进行了一些开展,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学中心彭纯子等人对22名大学生社交团体治疗训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春燕对实验组14人进行团体应对方式训练等。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我国的中小学也进行了启动,如杨彦平在上海市某中学就网络成瘾现象对中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郑小东等人将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定义为:“受过专业训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遵照团体动力学和群体心理学等原理,运用团体辅导的技巧,指导学生(通常属于一个班级)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活动,以解决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共同成长,最终实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随着团体心理辅导走入中学,其在改善中学生心理状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 研究现状

1.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研究方法

关于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常将研究的主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筛选出需要的被试,并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实验组设计系列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对于对照组不做干预。实验前后测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某些方面的得分,从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得出团体心理辅导是否对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效果。如侯文婷在研究初中生考试焦虑症状时,以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选取辽宁师范大学附中的初中生作为研究样本,随机筛选出考试焦虑的成员60名,然后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变量上进行严格匹配。对实验组作了7次干预,验证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对于初中生考试焦虑干预的有效性,得出以下结论: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于初中生的考试焦虑的干预作用明显。此外,除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也有应用。

2.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方式

目前,我国中学开展较多的还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而各个学校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也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校是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健康课程,有固定的时间、由专业的心理教师负责,有的是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德育的一部分,采用机动的时间,由班主任或德育老师负责。近年来,我国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日趋多样化,如辽宁本溪实验中学的老师李艳在该校团体心理辅导上,利用校园广播,传递正能量;在校报开设“心理咨询”栏目,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当然,主要还是以班级的思想品德课为主渠道,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随着一些学者的研究需要,我国中学的小组团体心理辅导或集体心理治疗(台湾也称为团体咨商)也在发展中。有一些学校开始尝试以问题为分类的矫治性团体心理辅导,设计了主题明确、相对连贯、针对性强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如姜芳在对高一新生孤独感的研究中,以枣庄市第十八中学高一新生为被试,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筛选出30名孤独感较高的学生,进行孤独感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设计了10次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此外,在我国许多中学,特别是初三、高三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高考时,学校会举办讲座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尤其是针对高考前夕学生考试焦虑的辅导,在很多学校都开展过。这种辅导形式的优点是受众多,学生可在1小时内获得较多的有用信息。

目前,社会上还出现了很多培训学校,开展青少年的拓展式培训,这种拓展式培训也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重在锻炼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训多采用集中式、封闭式培训,短的需要2~4天,长的需要7~10天,如夏令营等。

3.研究工具的使用

国内研究中学生心理状况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以引进的居多,如PANA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等。这些问卷在引进中虽然经过修订,但对中学生群体缺乏针对性。通过发展,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出现了针对我国中学生设计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如郑日昌编制的《考试焦虑自陈量表》,毛俊青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弹性量表》,唐红波、陈俊、刘学兰结合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修订编制的《考试焦虑诊断量表》等。

4.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设计

在我国,针对中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也各不相同。如顾敏敏在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干预研究中,就选取了10名身心健康,但有提高人际交往动机的同学,共安排了10次团体心理游戏,每次持续一小时。每次由领导者带领成员进行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心理游戏。每次游戏后,都会进行解说和布置家庭作业,与成员们分享感受。总结其他的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基本都要考虑领导者、成员构成、场地布置、道具或材料准备、团体目标的确定、内容策划、时间规划等因素。尤其在内容策划方面,必须考虑到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贴近性的游戏。如顾敏敏在实验中设计的“蒙眼作画”游戏,具有趣味性。

5.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成效

在已有的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研究中,中学的小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通常对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中学生心理状况的效果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设立对照组,前后测实验对象,做出了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成果。金家新、杨彦平等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有一定作用;袁贵勇、侯文婷等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网络成瘾有一定作用;孙妍、吕京京等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改善中学生的情绪水平,在其他领域的是否具有效果资料尚不全面。

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金家新指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能很好地实现学校的目标取向,而且能反映班级的个性、年级特点、年龄特征及不同年级所出现的问题。这种团体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所以能够在班级管理、团队活动、教学活动、校务管理、家长教育、心理辅导中得到广泛应用。周元臣的研究发现,班级团体辅导能充分利用班级中的资源,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自我评估,强化成功体验,在互助与自助中成长,有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班级团体辅导还能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精神。

而一些高考前的讲座式心理辅导和培训班以及夏令营的形式是否具有成效还没有具体证实。

二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存在的问题

国内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主要以大学生为主,近些年来虽然在中小学也有开展,但仍然表现为研究数量少,领域相对较单一,测量工具不多。

第一,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领域单一。从中国知网进行的文献检索情况看:2000~2014年,团体心理辅导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涉及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文献所占分量很少。在已有的40多篇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论文中,其涉及的领域较窄,主要集中在学习拖延、考试焦虑、网络成瘾方面。近年来,才有了针对离异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改善高中生情绪实验研究、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干预研究等多样化的研究领域。但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涉及的领域相比,还是略微单薄了些。

第二,现有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存在局限。在我国中学开展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下,金家新的研究指出,团体心理辅导内容的多少与班级每周实施的时间密切相关,从辅导效果来看,设计活动的方案最好是结构性设计(有目标、有明显的几个辅导程序),但结构性设计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宜于在假期中进行。而现行的中学课时分配情况是,心理辅导课(或称心理健康课)每周只有1课时,似乎只能采用非结构设计(有目标,但无完整的程序)。这就很难保证辅导的系统性和效果。此外,我国很多中学将思想品德课、德育课、班会与团体心理辅导内容相混淆,关于这个问题,华中师大心理系刘华山老师提出,心理辅导所要解决的是心理问题,德育工作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心理障碍与政治错误、思想意识不健康、品德不良是性质不同的两类问题。有些思想品德不良的人可能并没有心理问题,但有些心理问题不是思想品德等教育课可以解决的,需要辨别好。

此外,有关小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张杰指出,在辅导对象的分组上,研究者在研究中多将其分为心理健康者和问题人群两类,前者是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目的,称之为发展性团体;后者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称为治疗性团体。国内当前以治疗性团体为研究对象的居多,通过对照组显示出对于某个心理问题的辅导是否有成效,而对于同样是有问题的对照组或更多其他学生,则没有进一步的辅导。这也需要改进。

第三,测量问卷的使用问题。在对我国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评估上,针对中学生定群体应采用适宜的专门量表,如郑日昌编制的《考试焦虑自陈量表》,毛俊青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弹性量表》,但总体数量不多,涉及的领域还很狭窄。

2.研究的建议

第一,扩展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团体活动领域已深入到提升学生幸福感,开展团体心理活动的辅导员本身的能力培养、大学生适应不良的探索等,在我国的中学中,同样存在着学生幸福感不强、中学适应不良等问题,还有提升中学生耐挫力等其他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都是值得去商榷的课题。

第二,改善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由于我国现行的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导致在很多中学心理健康课都不受重视,好多中学心理健康课都形同虚设,或请一些高校心理学的研究生代课,课时不能保证。我国中学亟须重视这个问题,开设以班级为主的团体心理辅导课,保证课时。同时,针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采取灵活多变的小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改善学生的心理,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也有帮助。

第三,编订适宜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量表。尽管我们现已有郑日昌编制的《考试焦虑自陈量表》,毛俊青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弹性量表》等相关适宜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量表,但是若要研究其他心理问题,针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量表还是不全面,需要广大学者继续编制。

三 结果与展望

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在我国中学的起步较晚,其研究方式、方法都尚未健全,领域也不完善,但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中学对于团体心理辅导的日趋重视,其正日益成为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弛、田宝伟、郑日昌.团体心理训练[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2]刘佰桥、隋耀伟.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现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 中学生 学习压力 量表编制

一、引言

学习压力是指由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实际学习水平与期望学习水平间的差距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体验。适中的学习压力强度有利于维持学生的适度紧张感,从而提高其智力活动的效率,但过高的学习压力则会产生多种负面影响,导致心理与行为的不适应。已有研究表明,中学生是受学习压力影响最大的群体,在学生追求优异成绩的过程中,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及自身各方面因素影响,必然伴随着各种情绪、行为的不适应,长期和负性的压力会导致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因此,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情况,测评学习压力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部分有关中学生学习压力研究的取样集中于城市中学,以汉族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较少对位于城镇、农村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本研究目的在于编制适合测量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压力的问卷,为研究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压力提供有效工具。

二、研究过程

(一)初测问卷项目的确定

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分析,在理论构建基础上,先编制了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压力的开放式问卷,随机抽取少数民族中学初三学生10名(男4名,女6名)进行调查,请他们描述在学习中面临的压力事件和应对方式。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根据学习压力的定义和维度构想,参考国内外有关学习压力量表题项,形成了初始问卷的主要项目。请心理学专家对题项的可读性、意义的明确性等进行修改,最终形成2个分量表共83个项目的预测问卷。表面信度较好。采用5点记分法,“完全符合”记1分,“比较符合”记2分,“不确定”记3分,“比较不符合”记4分,“完全不符合”记5分,设有反向记分题,得分越低,表示学习压力越大。

(二)对象

采用目的取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贵阳市两所民族中学初一至初三共654 人,使用初始问卷进行调查。在最后回收的644份有效问卷中,初一331人,初二258人,初三55人,其中男生329人,女315人,年龄分布12-17岁。汉族学生360人,少数民族学生284人,城镇和农村来源学生分别为332人和310人,其中72人是独生子女,其余572人均有兄弟姐妹。

(三)初始问卷的施测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施测,施测时间约为20分钟,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654份,回收654份,删除作答不完整或明显无效的问卷10份,最后剩余有效问卷644 份,有效率为98.47 %。

(四)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度检验。

三、结果

(一) 项目分析

1.鉴别力分析。将所有被试按总分排序,以总人数的27%分为高低组,通过T检验看高低两组被试在每一题项上是否差异显著,将T检验结果未达显著性的题项剔除。

2.相关分析。计算每个题项与问卷总分的相关,将检验结果不显著的题项剔除。结果在83个题项中,剔除了13题,保留70题。为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问卷结构,对保留的70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1.运用KMO(Kaiser-Meyer-Olkin)统计量和Barett球形检验对原有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适当性考察。结果分问卷一KMO值为0.778,Bar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3427.719,p=0.000

2.对两个分问卷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公共因素,求得初始负荷矩阵。根据以下标准对因素分析结果进行筛选:①因素负荷

最终分问卷一经过3次因素旋转,抽取了7个成分,可解释总变异52.878%。分问卷二经过4次因素旋转,抽取了6个成分,可解释总变异57.082%。因素分析结果见图1、图2、表1、表2 。

(三)因素命名

因素命名遵循以下原则:①参照理论构想;②参照题项因素的负荷值命名,一般根据负荷值较高的题项所隐含的意义命名。

1.分问卷一。因素一包含的4个题项,反映个体学业成绩未达到期望值时产生的压力感,命名为“自我期望”,共解释变异量9.281%。因素二包含的4个题项,涉及个体对未来前途的考虑而产出压力感,命名为“学业前景”,共解释变异量9.11%。因素三和因素四包含的8个题项所反映的因考试成绩、课业负担、教师、学习氛围而产生的压力感,可归为一类,命名为“学业竞争”,共解释变异量16.49%。因素五包含的3个题项,涉及当压力较大时个体为缓解压力采取的措施,命名为“压力调节”,共解释变异量6.518%。因素六包含的2个题项,涉及个体如何看待学习压力,包括对学习压力的定义和利弊认识,命名为“压力认识”,共解释变异量6.437%。虽然这一成分中只包含两个测题,但是这些因素与预想的理论维度相符,而且是预测问卷,因此保留这两个因素,以待进一步的测试中再作考察。因素七包含的3个题项,反映出个体的学习压力的两大来源同伴和父母,因此命名为“同伴及父母因素”,共解释变异量4.998%

2.分问卷二。因素一包含的11个题项,涉及个体与网络相关的行为,反映个体过度沉浸在网络世界中释放压力逃避现实,命名为“沉溺网络”,共解释变异量20.104%。因素二包含的8个题项、因素四包含的3个题项、因素六包含的3个题项都体现个体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命名为“心理问题”,共解释变异量21.665%。因素三包含的6个题项,反映个体压力过大时的产生的身体不适的症状,命名为“生理症状”,共解释变异量9.939%。因素五包含的3个题项,反映个体在学习压力过大时对学习产生厌恶感,采取回避态度,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命名为“偏离主题”,共解释变异量5.302%。

(四)信效度检验

1.最终剔除了初始问卷中的25题,保留58题构成正式问卷。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作为信度指标对正式问卷进行信度分析。表3显示全问卷及各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7,分半信度均达到可接受水平,较好的满足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2.效度检验。本研究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评判和个案访谈等多种方法,结果表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对经题项筛选后保留的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出的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压力的结构模型与理论构想基本一致,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另外本研究还计算了分量表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结果两个分量表与总分相关为0.696、0.895,说明分量表均较好地反映了问卷要测量的内容;各题项之间的相关在0.10-0.50之间,呈中等偏低程度的相关,说明各因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根据Tuker的理论,构造健全项目所需要的项目和测验的相关在0.3-0.8之间,项目间的组间相关在0.10-0.60之间,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四、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编制的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的测试结果基本满足了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作为评估少数民族中学生学校压力状况的工具。不过,本研究仍存在样本容量偏小和取样范围狭窄的问题,需要进行大样本广泛取样,进一步验证所编问卷的代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陈旭. 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西南大学,2004

[2]邓欣媚,桑标. 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问卷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9(3):168-175

[3]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980-982.

[4]李文道,钮丽丽,邹泓. 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8-13.

[5]楼玮群,齐铱. 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0,(23)2:156-253

基金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11JD104)。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1)004-0310-02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4.016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4):310-311.)

前期研究[1]把入世出世心理界定为目标追求的态度和方式,并据此编制了入世出世心理量表,发现入世心理由拼搏精神和在乎结果组成,出世心理由平常心和低要求组成。研究[2]还发现拼搏精神和平常心是积极的,能降低压力,有利于心理健康;在乎结果和低要求相对消极,尤其是在乎结果会增强压力,不利于心理健康。本研究探讨高中生的入世出世心理与学习压力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方便选取某省级重点高中。从高一至高三的每个年级中随机选择2个班级。以班为单位。共发放问卷319份,收回有效问卷312份。其中男生164名,女生148名;高一102名,高二105名,高三105名;年龄15~20岁,平均(18±1)岁。

1.2工具

1.2.1入世出世心理量表(The Scale of Going into the World and Leaving the World,SGIW&LW)[1]

共18题,分为4个维度:拼搏精神、在乎结果、平常心和低要求,前2因素属于入世分量表,后2因素属于出世分量表。量表采用1 “完全不同意”至7 “完全同意”级记分。

1.2.2 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问卷(The Sca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tressors,SMSSS)[3]

共56题,分5个压力源:任务要求、竞争、挫折、期望和自我发展。问卷采用1 “没有压力”至5 “压力很大,几乎无法承受”级计分,得分越高表示压力越大。

1.3 统计方法

用SPSS16.0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两量表评分比较

女生的拼搏精神得分高于男生,而低要求得分和出世心理分量表分低于男生;男生的任务要求和挫折压力得分均高于女生。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的拼搏精神得分高于高三年级学生,高二年级学生的低要求得分和出世心理分量表分均高于高一和高三年级学生;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问卷总分及5个压力源得分均是高一年级学生高于高二和高三年级学生(表1)。

2.2入世出世心理与学习压力的相关性

拼搏精神得分与学习压力得分(除自我发展压力外)呈负相关,在乎结果得分与学习压力的所有指标呈正相关;平常心及出世心理得分与学习压力的所有指标呈负相关(表2)。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女生的拼搏精神和要求都比男生高,说明女生的学习动机比男生强,这与朱艳[4]的研究结果一致。高一、高二的拼搏精神明显强于高三,而高二对自己要求最低。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高一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有较多的憧憬和希望;二是高二已经基本学完高中内容,成绩地位基本确定;但高三邻近高考,对自己要求可能回升。

在本研究中,男生的任务要求和挫折压力大于女生,这与何晓萍[5]的研究结果一致。社会对男性的事业期望高于女性,男生体会到更大的压力。高一的压力大于高二和高三,这与陈旭[3]和唐毓首[6]的研究结果类似。学习压力在升入高中后有一个明显的上升期,可能是因为高一学生面临适应新环境、完成难度更高的学习任务,面临新的竞争对手,自己也有新目标。进入高二年级后,由于已经适应环境,压力有所下降。但本研究中高二与高三的学习压力没有差异,而徐旭等发现高三压力上升明显,何晓萍的研究则发现高三的学习压力比高一、高二都高。这可能与样本不同有关。

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对于重点高中学生来说,减压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平常心,淡化在乎结果,同时保持和发扬拼搏精神。低要求与学习压力不相关说明降低要求并非减压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宏飞.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测评初探[J]. 心理科学,2006,29(2) :395-397.

[2]杨宏飞,袁路,邵谨,等.入世出世心理对压力和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J].应用心理学,2009,15(2):161-165.

[3]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4]朱艳.中学生学习压力、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对学习倦怠的作用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5]何晓萍.高中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7):11-14.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第5篇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各地要大力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2004年国务院公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多年来,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积极推行“寄宿制工程”建设,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寄宿制工程”的实施,对扩大“两基”攻坚县义务教育规模,保证西部地区学龄儿童正常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引发的寄宿制中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却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此,了解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其原因加以探讨,提出对策,以促进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甘肃省酒泉市等6个地区32所中小学校的寄宿和非寄宿学生共3600名,发放问卷3600份,回收问卷3480份,其中有效问卷3446份,问卷有效率为99.02%。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然后使用SPSS11.5和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1)儿童孤独感量表

由Asher,Hymel和Renshaw于1984年编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是用来评定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程度的量表,适用于3~6年级学生。该量表有24个项目,可用于评定3~6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程度。其中16个条目评定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地位的主观评价(其中10条用语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经反复使用,有很好的信效度。

(2)情绪-社交孤独问卷

情绪-社交孤独问卷是由Vincenzi和Grabosky于1987年为区分R.S,Weiss(1973)提出的孤独四种类型所设计的,属多维量表,包含15对描述。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效度较高,为0.76。本研究中,主要采用此问卷测量中学生的孤独感[1]。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中小学生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可用于综合检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除港、澳、台之外)几千所中小学得到了广泛使用,普遍认为符合测量学的要求。全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91,说明该量表测题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重测信度为0.667~0.863,证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的相关系数为0.59,是全国较好的心理测量工具之一[2]。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

(1)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共1312名,其中存在孤独感者176名,占总人数的13.4%。

表1 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人数和比例

表1显示,5.8%的非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41.8%的非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9.6%的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44.8%的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说明寄宿小学生和非寄宿小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但寄宿小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小学生2.6个百分点。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共2360名,其中存在孤独感者226名,占总人数的9.5%。

表2 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人数和比例

表2显示,3.8%的非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58%的非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5.7%的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32.5%的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说明寄宿中学生和非寄宿中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但寄宿中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中学生1.9个百分点。

2.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1)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3 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寄宿上的

差异(df=1310)

表3显示,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总分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4 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寄宿上的

差异(df=1962)

对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总分、心理健康各维度和心理健康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test,结果如表4所示,情绪孤独、社交孤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四、分析与讨论

1.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总分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提示,寄宿中学生的情绪孤独、社交孤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与非寄宿中学生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寄宿中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中学生。寄宿中学生的自责倾向高于非寄宿中学生,所谓自责倾向,就是指中学生比较自卑,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寄宿中学生相对于非寄宿中学生,由于很少回家,有时候父母给的生活费往往不足以应付学校的花费,因此,很多时候寄宿中学生都要从朋友或老师那借钱,这就使得他们比较自卑;同时,某些寄宿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在中学生攀比心理的影响下,也会造成自卑。寄宿中学生的恐怖倾向高于非寄宿中学生,恐怖倾向和自责倾向相联系,如体育竞赛时,有些学生会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加入才会输的,而一直放在心上;在受到责备、打架之后或成绩不好时,常会认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就对自己所做的事失去信心,阻碍自己的行动。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认为是他人的问题,而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

五、建议

寄宿制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应把对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范畴,大力加强对寄宿学生的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孤独感。

寄宿制学校应加强心理教育,对刚寄宿的学生进行摸底,对不同家庭,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心理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并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社会支持,减轻孤独感。

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例会或进行家访,通过协调、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同时,针对农村家庭思想观念落后的情况,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心理变化提供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

学校应大力开展学生课余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拓展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在团体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发展同伴关系。此外,学校还应探讨如何为学生营造朋友式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以增强寄宿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父母从小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交往、合作以及竞争的能力,提高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同时,寄宿学生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不仅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学习费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鼓励孩子,关心孩子,尽可能地多看望孩子,以降低孩子的孤独感。

参考文献

[1] 谢华,苟萍.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孤独感本土化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2] 刘朝军,田素英.寄宿制和非寄制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临床康复,2004(8).

[3] 李传银,许燕.孤独心理研究的回顾.社会心理研究,1999(3).

[4] 胡云霞,董正旺.福建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6).

[5] 程龙.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校医,2009(4).

[6] 夏瑞雪.西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