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态贸易理论

动态贸易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态贸易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态贸易理论

动态贸易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二元结构;刘易斯转折点

在亚当・斯密提出基于劳动价值论的比较优势思想以后,国际贸易理论便沿着此逻辑主线不断发展衍进。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直至当前新新贸易理论,诸贸易理论在不断放宽前人假设的基础上,取得了一次次在实践解释上的突破。尽管国际贸易理论在实践中推陈出新,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力并未减弱。面对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外资大量向东南亚转移以及其他各类新型国际贸易现象,本文提出“比较优势二元结构”的观点,尝试在比较优势理论框架下,解释部分中国贸易现象。

所谓“比较优势二元结构”即在承认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拓宽一国在多国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分析,认为在多边贸易中,类似于中国这样具有复杂国情的大国既可以拥有相对部分国家在劳动要素上的比较优势,又能够拥有在资本要素中的比较优势,从而解释中国对外贸易中同时存在大量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问题。

一、 国际贸易现象对现有贸易理论的挑战

1. 贸易实践推动理论发展。贸易实践对理论的挑战推动了理论的发展创新并不断催生出理论对贸易实践的新解释。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国际贸易经历了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与产品内贸易。最初的产业间贸易在比较优势理论框架下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解释,而二战后规模迅速扩大的产业内贸易更是使得对古典贸易理论的修正如春笋般产生。在不否认原有比较优势理论的逻辑框架下,基于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新贸易理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解释指导了当时的贸易实践。而后在技术进步中,工序间分工愈加细致,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贸易也愈加兴盛。由此,以Melitz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兴起,并以企业生产率异质性为逻辑起点,从微观视角说明了企业的贸易行为。

然而,不论在哪个时期,理论对实践的解释并不那么完美,针对各种贸易理论的质疑也从未停止。从早期“里昂惕夫悖论”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挑战,到目前部分学者提出的“生产异质性”悖论对新新贸易理论的冲击,一次次贸易实践挑战的背后涌现出了对贸易实践的新解释,也由此推动了理论的发展进步。

2. 比较优势理论逻辑与发展。

(1)国际贸易理论对比较优势逻辑的承袭。在亚当・斯密之后,大卫・李嘉图等继承了比较优势的逻辑与劳动价值论的内核并发展出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20世纪30年代,赫克歇尔与俄林加入了资源禀赋的差异,沿着古典比较优势理论框架,提出了要素禀赋的差异。而后的新贸易理论尽管放宽了对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假设,但其逻辑根源仍然是比较优势差异。直至Melitz从微观企业角度提出对贸易的理解才使得贸易理论最终得以出现新的逻辑突破,但新新贸易理论本身并不否认比较优势逻辑,其更多地偏重于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国际经济行为的选择。

(2)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古典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构建了静态并应用于两国的经典模型。而后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母国市场理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等则都是试图以比较静态或是动态的角度试图完善比较优势理论。而新时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为动态化描述比较优势成为了可能,在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中,一国要素禀赋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积累与改变,同时由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等产生的影响也将动态改变一国禀赋,这一新发展成为近期研究古典贸易理论的热点。

除此以外,若突破传统两国、两种要素、两种商品模型的思维限定,比较优势还可能具有“二元结构”甚至多元结构,在多国贸易中,类似中国这样经济体量巨大、国情复杂的发展中大国,可能既相对发展中国家具有资本禀赋的比较优势,又可能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禀赋的比较优势。本文将集中对这一多国情况进行初步思考和探索研究,尝试以比较优势理论说明中国贸易问题。

二、 比较优势“二元结构”对中国贸易现象的解释

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中,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劳动力市场,多年积累带来的要素禀赋改变已经使得中国从单一劳动力要素充裕的国家变为劳动力要素与资本要素较为均衡的国家。随着要素禀赋变化,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近年中,中国不仅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同时还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附加值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外资大量撤离、中国国内制造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转型期,本土资本越加重视科研投入与产品研发,但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中西部省份,成本优势依然是其制造业发展的最主要竞争力。

1. 中国的贸易结构。当前,中国的贸易结构构成比较复杂,作为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既大量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也大量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世界上绝对多数国家都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开放后20年的高速发展中,中国一直是公认的劳动力密集型国家,但同时,中国又是接受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在过去20年中,中国参与的国际贸易既在劳动力要素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又能够在资本要素中具有十分强的竞争力。也就是说,由于发展中中国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大量外国FDI使得中国具有了比较优势的“二元结构”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贸易结构。

而据中国投入产出表,部分学者估算(水丽淑,2014),2007年,我国14个行业每亿元进出境口产品对资本需求量分别为3 732.798亿元与1 554.500亿元,每亿元进出口产品劳动需求量分别为265.54万人及120.74万人。资本劳动比率则分别为140 574.2(元/人年)及128 742.6(元/人年)。单纯从数据分析而言,2007年我国就已经净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净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贸易结构中,我国同时大量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

2. 中国要素禀赋构成与比较优势。要素禀赋随着经济发展动态变化,同时在开放的国际经济问题中,要素的国际范围内流动也能够对要素禀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从而改变一国初始要素禀赋。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力、土地要素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最主要资源禀赋,这一时期,中国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达到刘易斯拐点之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支撑了中国劳动力市场长期低廉的工资水平,这使得中国在劳动力资源禀赋中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具有在劳动力资源上的禀赋优势。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中国制造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97元;经过改革开放10年后,1988年中国制造业年平均工资为1 710元,年均增幅为11.1%;至1998年中国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为7 064,1988年~1998年间平均工资增幅15.24%;而至2008年中国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为24 192元。

同样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也开始源源不断进入中国,中国在发展初期自有资本匮乏,大量的外来资本极大地补充了匮乏的资本要素。1983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9.16亿美元,2003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535.05亿美元,而至2013年,中国新增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1 175.9亿美元。因此,相对于自有资本,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增加的外来资本支撑起了中国在资本要素中的比较优势。

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消失,经济到达刘易斯拐点,工资劳动成本逐年增加。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自有资本积累也使得FDI在中国资本要素中的地位逐年降低。但是,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巨大,中西部地区仍然在劳动力成本中具有比较优势:同样以2008年中国制造业职工工资水平为例,2008年,制造业工资成本最高的上海为43 678元/年,为最低的江西省17 643元的2.476倍。同时成长积累的资本要素使得中国本土资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3. 中国多边贸易下的比较优势“二元结构”。在两国、两种要素的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往往只能在一种要素中拥有比较优势,因此根据H-O理论,劳动要素充裕的国家出口密集使用劳动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资本要素的产品。而在更为复杂的多国贸易中,假设世界上有经济体量相当的不发达国家A,发展中国家B,与发达国家C;由于B相对A具有更加完备的基础设施等条件,使得贸易成本大大低于C与A间的贸易成本;同时,由于C对B国巨量FDI,使得B相对于A具有在资本中的比较优势,也就是说在三国贸易体系中,B国产生了比较优势的“二元结构”。

同样现今国际贸易中,以最终组装者融入国际生产价值链中的中国即充当了上述B国的角色,利用充裕的劳动力以及高质量的外来FDI资本,中国在短时间内拥有了在劳动力与资本要素中的“二元比较优势”结构,这一要素禀赋结构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即表现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中,中国都具有比较优势。也即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中“剩余劳动力”与FDI是造成比较优势“二元结构”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三、 中国比较优势动态变化与未来国际贸易结构

比较优势概念是国际贸易中最为基本与核心的概念。而亚当斯密提出的比较优势概念具有“内生性”和“动态性”的本质特征。依靠发展初期的外来资本冲击与剩余劳动力,中国在短时期内形成了在资本与劳动力上“二元”的比较优势结构。然而,比较优势“内生性”与“动态性”的特点决定了在未来发展中,这一“二元结构”将会再次改变。

1. 中国要素禀赋变化与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动态变化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可以说比较优势是经济发展中要素禀赋变化在国际贸易中的集中表现。对于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指出了要素禀赋变化在发展中经济体到发达经济体演进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要素禀赋变化首先体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枯竭,经济发展跨越刘易斯拐点,而后当农业劳动力边际产品等于城市工业劳动力边际产出时,跨越刘易斯第二拐点。这一过程中,资本积累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比较优势以及该国国际贸易结构都将造成长期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以蔡P(2007,2013)为代表的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已经跨过刘易斯转折点甚至可能已经跨过刘易斯第二转折点。从数据上分析,1997年~2012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从34 840万人降低至2012年的 25 773万人,而同期城市职工平均工资则从1997年的6 444元升至2012年的42 396元,与此同时,总从业人员人数增长率持续降低,至2013年,国内从业人员数增长率仅为0.4%。随着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将趋于统一,中国在劳动力要素禀赋中的比较优势也将逐渐消失。

相对于从业人员增长率的逐年下降与劳动工资的逐年上升,国内资本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更是迅猛增长。从外汇并轨后的1994年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从1995年的20 019.3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374 694.7亿元,其中,外资固定资产投资额则从1995年的1 555.3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10 629.7亿元。外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从1995年的7.78%降至2012年的2.84%。笔者使用目前通用的永续存盘法(郭庆旺、贾俊雪,2004)对现有固定资本进行估算,截至2013年,国内固定资本净值达610 388.8亿元。

总结中国资本与劳动力市场要素变化,中国比较优势“二元结构”将在未来发展中逐步减弱,随着国内各省区经济发展收敛,劳动力市场也将逐步统一,中国在劳动力禀赋中的比较优势逐步减弱,而资本要素比较优势将持续增强。

2. 中国贸易结构发展与变化趋势。随着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单纯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的对外贸易模式已经逐步减少。高速发展时期“二元”的比较优势结构也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而消失。同时,随着本土资本的崛起,外资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也将逐步减弱。

并且,在我国制造业现行发展阶段,通过规模效益重构产业链的机遇已经成熟。垂直分离带来的生产碎片化,为我国实施产业链重构带来了意外的效应,大规模生产组装已经形成了规模效益。因此,在国际碎片化分工的基础上,国内资本将对生产片段进行二次组合,打造以自身为核心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结合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未来的贸易结构将更加集中于进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而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特别是在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中,国内企业将下游组装生产产业链外包也将成为可能。

目前国内电子制造业已经从产品研发设计到品牌销售实现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华为、联想、小米等电子制造商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产业结构实现研发设计与品牌销售的一体化突破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将更加强化资本技术领域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而淡化在劳动力要素中的比较优势。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二元结构”的比较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贸易结构最终将随着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而改变重塑。

参考文献:

[1] Dixit A K, Stiglitz J 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297-308.

[2] Melitz M J.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 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 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71(6):1695- 1725.

[3] Redding S.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welfare effects of trade[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9,51(1):15-39.

[4] 蔡P.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中国人口与就业绿皮书(2007)[J].学术动态,2007,(13).

[5] 蔡P.人口因素如何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增长[J].科学发展,2013,(6):101-112.

[6]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 呀2004[J].经济研究,2005,(6):51-60.

[7] 水丽淑.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与“里昂惕夫之谜”[J].科学经济社会,2014,(2).

[8] 章祥荪,贵斌威.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6).

[9] 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 [J].中国社会科学,2007,(4).

基金项目: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动态贸易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外贸 增长方式 综合评价

一、外贸增长方式的内涵

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外贸增长方式的理论基础,它为外贸增长方式的内涵界定和分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综合分析提供了方法支持。

经济增长是现代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指一个总经济体的增长,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等指标的增长。在现代经济学中,经济增长不再仅仅被看作是经济总量的扩张,而被看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和增长方式的内涵,本文将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定义为:为提高对外贸易增长的要素使用效率,实现外贸高速、高质增长的方式。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内容有很多,如促进外贸增长的要素组合方式、出口商品结构、技术创新、外贸体制、贸易政策以及企业行为等。外贸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发展则是外贸增长的基础,因此,经济增长方式与外贸增长方式的内涵在本质上具有相似之处,外贸增长方式只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延伸,更注重国与国优势的比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以,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紧密相关、互相融合,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相关理论及经济学阐释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寻求一种合理的外贸增长途径和运作机制,实质上就是追求贸易利益的可持续性增长即国家福利的扩大和贸易条件的改善,也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动态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持续获得。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建立在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之上的,不同阶段的外贸增长方式与该阶段的比较优势紧密相关,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外贸增长方式也随之转变,比较优势动态转换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互动融合、相互统一。

传统的贸易理论主要以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一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本国与别国相比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只要专门生产本国与别国相比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便可进行贸易,并且同样能从中获利。

后来的“里昂惕夫之谜”显露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促使经济学家超越H-O理论去寻求新的有关贸易基础的理论解释。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根据国际贸易的新情况和新特点,逐渐形成了与传统贸易理论不同的现代贸易理论。

传统的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各国进行贸易的基础,而一个国家或地区外贸增长方式的选择也是建立在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之上的,不同阶段的外贸方式与该外贸阶段的比较优势紧密相关,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相互统一,比较优势的创造要求外贸增长方式不断向集约型转变,而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也促进了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浙江省外贸增长方式的综合评价

1、对外贸易的理性开放度

总的来说,浙江外贸的起点比较低。1970年外贸进出口值仅为773万美元,改革开放后上升较快,1978年上升到7011万美元,1985年进出口总额为112322万美元,1978 到1985环比增长40%以上,这一段是增量小,增速快。1986年后浙江外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除了1996至1998年速度有所减缓,2002年后,增长更加快速。外贸依存度总体保持上升的趋势,并且大致可以分成三段:在1991年之前增长缓慢,一直在20%以下,与之相应的是浙江经济以及对外贸易基点还比较低,增长比较快;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浙江经济快速增长,1991年浙江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亿元,对外贸易量上的增长也逐渐加快,1992到1999年间,对外贸易依存度在20%到30%之间震荡;进入2000年, 外贸依存度快速上升,2006年达到了70%左右,浙江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已经到达一个比较深的程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上升,表现了浙江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较大。纵观诸多贸易强国的发展史,其外贸依存度均是逐步攀升,继而回落并保持在某一合理范围内波动。据此,浙江对外贸易的发展符合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在的规律性或必然性的要求,即浙江对外贸易依存度应将趋于合理。

2、贸易商品结构的合理度

在判断贸易商品结构时,经常用到的是工业制成品的比例来表现经济体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如果仅从工业制成品的比例来看,浙江对外贸易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是在不断优化的。出口贸易中,制成品的比例较高,并不断上升,1995年已经占到79.9%,2006 年占了95.6%。进口中,工业制成品(主要是资本性商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而初级产品的比例先降后升,主要是由于资源性产品(如原油、铜、橡胶、纸浆)的进口增加。

动态贸易理论范文第3篇

一、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学者瓦西里.里昂惕夫首次发现战后贸易模式没有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相符合,这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国际贸易的新现象进行研究,从而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2]。战后出现了一些新的贸易现象,主要有:区域集团增加了内部贸易、发达国家增加了贸易量、增加了产业内部贸易等[3]。偏好相似论以及新要素贸易论就是通过研究这些现象而得出的。这些理论解释了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保罗.克鲁格曼为了研究产业内的贸易问题而从多个角度建立了相关模型,它研究出了国际贸易已经从一种完全竞争的状态转变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持续增长的状态,假如两个国家在要素禀赋和技术方面都不存在差异性的情况下,那么其实产品本身之间的差异性以及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和传统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相比较来看,这个结论正好是相反的,但是其却正确地解释了战后的贸易现象。此后,一些经济学家在对国际贸易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还会分析垄断企业的发展行为。这个阶段的研究表现为产业组织理论和传统国家贸易理论的结合,并对国际贸易中的新现象做出了深刻、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趋向

国际政治格局、经济格局以及国际关系的持续变化促使国际贸易理论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国际贸易理论要获得发展,就一定要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形成满足。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也获得了持续性的发展,形成了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和新的贸易形势,进而将一体化的贸易理论有效的研究出来等。原来是从产业内的贸易角度着手开始研究的,是一种懂宏观角度入手研究的方法,然而,当前主要是从某一个贸易主体或者是贸易现象的角度着手进行研究,是一种微观性的研究。这些新理论的出现能够对传统贸易和新贸易理论进行补充,并且能够促使二者实现有效的整合,还能够促使研究变得更加微观与细致。原先,静态的理论假设是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然而当前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则是动态的实际内容,其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学者在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都会综合考虑变动要素、运输因素以及历史因素等,因此研究也变得更加微观和细致了。综上所述,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正表现出逐步向更加微观细致和动态的趋向发展。

三、结语

动态贸易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 动态利益 对外贸易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贸易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仅在于其静态利益,而且更在于其所具有的动态利益。因此,准确理解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及其来源,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对外贸易战略,发挥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发动机”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际贸易动态利益的一般分析

国际贸易利益是指通过国际间的商品交换而获得的利益, 它可以分为两大类: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是指开展贸易的双方开展贸易后,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利益。而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是指开展贸易后,对贸易双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间接的积极的影响。静态利益偏重于一国通过国际贸易所获得的消费方面的好处,而动态利益则注重于开展贸易后对生产的刺激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其他诸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也就是贸易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利益。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受到了自古典贸易理论学派以来的历代经济学家的重视。 他们支持自由贸易论,极力宣扬扩大国际贸易的优越性。在他们的著作中不仅令人信服地论证了贸易的静态利益,而且还包含有丰富的关于国际贸易动态利益的思想。

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问题的,应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认为,各国应按照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然后进行贸易,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将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各国的物质福利。这一理论思想要求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取消国际贸易中的各种垄断、特权和限制,放弃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只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才能充分享受自然分工导致的绝对优势所带来的利益。斯密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最初思想。李嘉图创立的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的。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利益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利益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成本,都得到了好处。这一理论论证了贸易静态利益的基础。实际上,在他的观点中,也包含着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

受古典经济学家上述观点和理论的启发,经济学家们进一步探讨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发展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会带来以下动态利益:

一是一国出口水平的提高意味着这个国家进口水平手段的提高。而进口中的资本品进口,而资本货物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是特别重要的。资本品的进口使这个国家获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节约了主产要素的投入量,有助于提高工业的效益,因而成为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

二是出口的增长也导致一国的投资领域发生变化,使其把资金投向国民经济中最有效率即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生产,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是出口也能使一国得到规模经济效益。市场容量的扩大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

四是出口的发展还会刺激国内外的投资,鼓励加工工业或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动力等相关部门的发展,并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

我国对外贸易动态利益的表现

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相对于静态利益而言,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更为重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竞争,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引进先进的观念、制度等等。换句话说,国际贸易主要利益所在就是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动态利益的地位还将上升,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主要着眼点。

具体的说,我国通过对外贸易获得的利益主要表现在:

(一)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9727.6亿美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大国。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在世界排名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27位上升到第2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少数几个赢家之一。这种在高GDP增长过程中出现的更为高速的贸易增长,使得许多经济学家将我国的开放贸易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认为对外贸易是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在经济发展中,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和经济资源的配置,可以转换商品的实物形态实现价值增值。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上,还体现在对经济增长质量和结构转换及升级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使我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增强。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于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促进产业结构的演进

一国需求结构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对其产业结构有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实现经济的绝对平衡的增长,即供给结构刚好与需求结构符合,因此需要利用世界市场。对外贸易通过改变最终需求总量和结构,改变社会总需求,从而起到推动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作用。当国内资源过剩而需求不足时,就对国外市场组织生产;而在国内需求很大,但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条件时,就适当进口。另一方面,扩大对外经贸关系,就必然要发展本国具有现实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以优化资源配置。进出口竞争的刺激和进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又会促进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贸易引进竞争机制,一国可以发现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并围绕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产业结构也就不断趋于高级化。

(三)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

带动经济增长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就是技术。贸易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的发展。贸易还可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和“边干边学”效应。一方面,技术通过贸易活动带来国外的先进技术,并且把这些先进技术渗透到国内的其它行业;另一方面,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工艺以及成本核算方面可以通过贸易获得技术支持和援助。与此同时,贸易也可通过促进制度创新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我国在经济制度转轨的过程中,由于专利保护制度、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等制度的不完善,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时遇到诸多困难。贸易是实现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方式引入现代经济制度,而发达国家维持、巩固新制度的先进经验在贸易中也为发展中国家起到示范作用。贸易活动加强了国内外信息交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有助于形成制度创新所需的意识形态基础。另外,贸易引起的信息交流、制度变革的示范作用以及国际竞争的压力迫使国内经济主体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一)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由比较优势战略向竞争优势战略的转变

所谓竞争优势战略就是指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贸易利益的一种强调贸易动态利益的贸易发展战略。竞争优势战略能够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充分发挥其对外贸易的作用。这一战略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结构也具有现实意义。一国的经济发展仅限于突出和强调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应创造和发挥竞争优势。从现实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作为存量优势,比较优势只是一种可能的优势,这种可能的优势还可能会被市场扭曲得不可能显现。这从落后的经济结构向先进的经济结构转化的过程中,政府须不断注入倾斜政策这一点可以得出。大量的实践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对于一个主动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来说,应将优势提升为使资本、技术、资源与市场有效组合而形成的竞争优势,在对贸易政策进行有效的战略性运用时,首先要跳出比较优势的误区,避免盲目陶醉在并不真实的比较优势之中,要从国际市场竞争的整体格局出发,动态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优势,将比较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主动培植、创造和放大竞争优势。

(二)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优势产业结构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结构是形成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我国的产品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滞后、升级速度缓慢。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层次低、缺乏竞争力。我国必须培养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并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推动国内产业的升级和国际化转移。具体来说,一是加快国内优势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选,培育传统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独特优势;二是加大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与消化力度,不断提升现代制造业技术的开发层次和自主创新力;三是进一步扩大对高新技术的投入,抓紧培育和开创出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甚至超前的新技术产业;四是选择包括服务业在内的一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群规模,促进产业链向国内外同业领域延伸;五是维护国家的产业安全,加快国家战略性资源产业的海外投资与发展。

(三)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加强企业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

在国际竞争中,如何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产品能否长期占领国际市场的关键。要积极开拓多种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培育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调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积极性,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实力。对外贸易战略应把侧重点从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转向大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问题。并且进行技术创新,减少高技术产品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

要实现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必须以竞争优势为导向。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掌握高新技术这一财富,就会落后于他人,以至丧失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近年来,我国初级产品的比较优势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工业品的比较优势则逐年上升,其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是我国工业品出口维持国际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但还应看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还比较低,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出口产业的技术创新,全面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国的竞争焦点逐渐转向了高科技的竞争,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高技术不仅能靠自身市场开发的能力为经济做出贡献,而且能应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萍.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及其实现条件.湖南大学学报,2001(12)

2.牛宏莉,张雪凤.从动态观点看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动态贸易理论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强调依据资源禀赋状况确立主导产业;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变动的,强调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实践中要立足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创造动态比较优势,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转换。

一、引言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包括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而近现代的比较优势论强调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的重点是扶持新兴的幼稚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转换,把比较优势看成是动态的、变动的,更贴近国际贸易的现实。

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依据资源禀赋状况确立主导产业

(一)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是与绝对优势对应的概念。绝对优势建立在生产的绝对成本的比较上。如果一国生产单位数量的某种商品使用的资源绝对量较少或效率较高,那么它在这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例如巴西能以较低成本生产咖啡和香蕉,美国则能以较低成本生产飞机和紧密机床。因而,巴西在咖啡和香蕉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美国则在生产飞机和紧密机床上具有绝对优势。于是,各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他们很难生产的产品:加拿大需要进口咖啡,日本需要进口石油,科威特需要进口飞机等。

比较优势建立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基础上。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在该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则缺乏比较优势。作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比较优势原理的中心命题是:一个国家即便在每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它仍然会在某些领域享有相对比较优势;不仅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有可能通过交换增加福利,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样可以通过贸易增加福利。

(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第一个说明不仅绝对优势而且比较优势也能成为贸易源泉的人,是19世纪早期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他在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的假设条件下,用几个数字为例简要阐述了这一原理。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在考虑多种要素作用的基础上,重新表述了比较优势原理,认为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要素稟赋。要素是对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各种有形、无形因素,如自然资源、知识资本、物质资本、土地、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等,要素稟赋则指一国(或地区)实际拥有的要素总量和结构。某种产品或行业的生产活动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它们能否比较密集地利用该国相对丰裕的要素,取决于它们生产的成本比例能否与该国结构相一致。越是能密集利用一国丰裕要素的生产项目,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越是需要密集投入一国相对丰裕要素的生产项目,则越是缺乏比较优势。

总之,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国家由于生产技术先进或要素稟赋丰裕而在某些产业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该国主要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就可以与别国取长补短,提高本国的国民福利水平。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贸易,则可以促进世界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全世界的福利水平。

三、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实践上的缺陷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虽然有完美的逻辑体系,但理论本身存在如下缺陷: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模型是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构建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了挑战。2.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有限。二战后美国和德国的工业化发展历程,都不是遵循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起来的。3.比较优势法则是一个静态的理论。

无论是李嘉图提出的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的相对优势理论还是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禀赋理论,二者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均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从而这种传统比较优势具有静态特征。比较优势是一国的天然禀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国的生产技术可能会进步,或者要素禀赋的积累会改变,那么原有的优势和劣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显然忽视了这些可能的变化。

在实践上,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在指导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时容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因为在按照静态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技术水平低,其比较优势产品一般是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选择这样的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则很容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即将本国经济锁定在低技术的专业化生产模式中,结果只能生产和出口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不仅受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盘剥,并且被置于世界经济二等公民的地位,同时还面临产业竞争力无法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目前,被广泛的接纳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基于未来发展战略的动态比较优势是需要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去培育的,或者政府的产业政策可以加速这一进程。典型的解释东亚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雁行模式”理论-日本为领头雁,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亚洲四小龙”则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雁行模式形成东亚区域内产业循环和连锁变化的机制,使东亚各国或地区产业不断向更高层次转换,带动经济的依次起飞和持续发展。以及后来的外贸优势转移学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均说明了一国比较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会随着世界经济形势转变,会随着一国要素禀赋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发生变化。就政策而言,动态比较优势观点表明:一国有可能通过适当的产业和贸易政策来改变其天然具有的比较优势,即比较优势不是外生的,而是内生的。“内生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选择专业生产某种产品,它可以在外生比较优势不存在时,内生地创造出原来没有的比较和绝对优势。如在一个原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比较优势的国家来说,其比较优势并非只能固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通过扶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可以实现本国比较优势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从而改变本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因此,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一国应该着眼于未来有选择地去扶植和培育战略产业作为新的主导产业,树立新的比较优势,以保证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四、立足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创造动态比较优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现代贸易格局下的发展和延续。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被动适应”的主张,强调一国应利用要素稟赋结构等天然形成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主导产业,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种“积极改变”的主张,强调一国从适应比较优势向创造比较优势,通过产业升级、学习积累等经济活动来培育本国新的比较优势,在更高级的产业领域形成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实践中我们也要看到,虽然遵循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是较为理想的产业政策选择,但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脱离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去进行。尤其是在目前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飞速发展、世界生产资源有效整合的背景下,这为不同要素稟赋的国家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提供了契机。发展中国家只有在现阶段发挥静态比较优势,才能积累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然后通过将资金和技术用于培育未来战略产业,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成功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

参考文献:

[1]胡昭玲.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m],2006,(3).

[2]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j].经济前言,200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