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工贸易特征

加工贸易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工贸易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加工贸易特征

加工贸易特征范文第1篇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历程。其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1980年-201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6.7亿美元上升到11577.6亿美元,增长约693倍,年均增长23.1%,高出同期外贸总增速的10%—15%;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1980年仅为4.4%,1991年—2010年始终保持在40—54%之间,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以进料加工为主要的经营模式

我国加工贸易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但从1989年以后进料加工的比重开始超过了来料加工的比重并保持逐年增长,进料加工进出口占加工贸易比重由1980年的20%上升到2008年的约80%;2008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金额达8532.4亿美元,相当于来料加工的4.3倍。进料加工比重的提高,意味着加工贸易企业自主经营能力的提升,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附加值不断提高。

(三)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早期的加工贸易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从服装、鞋帽、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起步,1991年之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70%—80%。2010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机电产品5906亿美元,增长26.6%,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79.8%。这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和升级。

(四)深加工结转产业链不断延长,增值率逐步提高

深加工结转是衡量加工贸易国内增值、产业带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据海关统计,2007年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进出口总额达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0.1%,平均结转2—3道左右。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显著提高,1989年、1998年和2008年分别提高到20.7%、52.4%和78.4%。进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由1993年的41.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1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五)外商投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

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布局以及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加工贸易投资主体已经由最初的东南沿海国内企业为主转变为外资企业为主。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9709亿美元,增长27%,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3.9%;同期,国有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992.8亿美元,增长18.4%,占8.6%;私营企业667.9亿美元,增长43%,占5.8%。

(六)加工贸易进出口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为日本、台湾、韩国和东盟,合计占62.7%。加工贸易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香港,合计占73.4%。基本形成从东亚进口上游料件,在内地完成生产环节,销往欧美的格局。

二、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工贸易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

我国加工贸易大部分还停留在“贴牌生产”,部分高科技、深加工产品的出口也存在加工过程短暂、增值不高的问题,核心技术、设计、关键零部件、品牌等被跨国公司控制。目前我国生产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虽然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很高,但企业并没有成为科技成果的最大吸纳者、创新人才和经费的主要投入者、知识产权的主要拥有者。因此,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自主营销渠道、和网烙、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是导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二)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配套率和增值率仍然偏低

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中间产品仍未实现国内替代,而是依靠进口,很多高科技产品仅从国内采购一些低价值的辅助材料和包装材料,国内配套率和采购率比重还比较低。这是因为随着中间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跨国公司倾向于将包含核心技术的制造环节留在母国,之后再从母国进口这些中间产品,由此东道国便很难实现相关产业的升级。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实施的“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还未彻底改变,大量进口相关原材料,影响了国内相关原材料产业的发展。而加工贸易中间产品的国内采购率却是体现国内加工贸易的配套产业关联度的关键环节。

(三)加工贸易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

由于加工贸易具有“两头在外”的特点,因此客观上东部沿海地区从事加工贸易具备了地理优势。虽然现在加工贸易已经遍及全国各地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但一直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山东等地。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2008年东部十个省市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占了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97.%。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能力不足、运输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经营环境较差,许多地区尚不具备承接加工贸易的条件。2008年中西部地区二十二个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仅占全国加工贸易额的3%。这充分说明东、西部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上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四)加工贸易加剧了我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

首先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而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的顺差,而一般贸易则为逆差。其次,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大多数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使得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极易遭受反倾销、反补贴的指控。最后,在我国的加工贸易中很大一部分为其它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再出口,许多出口产品是经香港转口或委托加工的外商出口,而按照国际原产地统计原则,这些大量的进口部件则被计入我国的出口额,扩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加剧了贸易摩擦。

(五)出口加工区出现的问题没有相应的解决政策

首先,研发中心进口所需的设备、原料没有保税政策,影响了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户,企业不愿加大研发中心投入。其次,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以及深加工结转的有关政策有待协调。目前,来料加工企业增加设备投资部分由客户提供,部分购买,由于进、来料加工仍然实行差别税收政策,导致加工企业从国内配料越多越吃亏,影响了外资企业国内采购。随着高新技术产品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结转环节也越来越多。由于海关、国税等部门对深加工结转的政策、规定不一致,各地在实际执行中也不统一,企业为了避免深加工结转的麻烦,就会选择先出口再进口,影响了国内的增值。再次,区外委托加工难以开展。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在产能有余的情况下,希望能够承接区外企业的委托加工业务,而海关没有相关操作规定。最后,中小企业在首次申办加工贸易手册时,海关要求缴纳相当于手册备案金额全额税款的风险担保金,增加了企业的资金负担。

三、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加工贸易结构调整和升级

首先,要加快产业战略转型,使加工贸易逐步向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化和国际化;要下决心淘汰一批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化工、造纸、印染等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其次,要制定有关支持加工贸易升级的配套政策。要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引进外资等政策结合起来。鼓励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物流中心、销售中心、检测维修中心等,对为加工贸易配套的研发、设计、物流等内外资企业,可以从信贷、税收、工商等方面加以扶持,使加工贸易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更多地向国内延伸,同时营造出自己的生产网烙体系,逐步从OEM向ODM、OBM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研发、销售”两端在外的局面。再次,出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标准。对于符合标准的企业,从税收、通关、物流等各层面予以优惠和扶持。再次,设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基金,扶持加工贸易企业研发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最后,围绕自有品牌引导企业对外代工转向对内代工。可由政府牵头结合市场进行精细筛选,对符合条件的少数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打造自主品牌,引导国内多数企业由为国外企业代工转由为国内品牌企业代工,抱团走向国际市场。

(二)延伸价值链,发展和扶植配套产业,发挥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因此要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就必须促进我国的加工贸易沿着其价值链由简单向复杂、由单一生产向综合服务的方向转型。发展配套产业,实现产业溢出效应是最主要的渠道。要解决配套产业关联度低这一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第一,提高中间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大国内采购率。提高国内产品的质量是增加国内采购这一环节的关键,同时也是延长国内价值链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鼓励加工企业提高工人的素质、利用先进生产技术、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应逐步弱化来料加工的海关优惠政策,不断提高进料加工比重。可根据国内产业配套条件,实行境外来料非全额海关优惠办法,促进从国内采购料件。对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使用的国产料件,在出口退税方面可视同进口料件予以保税,以促进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根据国内产业配套率的高低来细化出口退税率的差别,实行鼓励提高国内产业配套率的退税政策。总之,要鼓励和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更新设备和加强自主研发,逐步从简单加工向深加工,从低端制造环节向核心元器件制造、研发、设计和物流等环节,延伸价值链,发展配套产业,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

(三)积极推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首先,要进一步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增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能力。加强中西部城市交通运输、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及城市环境建设力度;逐步增加中西部出口加工区的数量;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中西部综合性物流园区,降低物流成本。其次,继续实行地区差别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在出口退税、加工贸易产业目录调整、进口料件免税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四)提高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参与程度,推动加工贸易以外资企业为主向以本土企业为主转变首先,要在融资、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为外资企业配套,逐步增加国内零部件和原材料采购比重,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技术溢出效应。其次,加强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加工贸易信息服务系统,金融担保、研发设计、专业咨询、教育培训、国际展览等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接单创造条件。

(五)积极调整加工贸易政策,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和协调性

首先,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减少企业汇率风险;其次,加强税收政策支持,对加工贸易项目外商提供的不作价设备进口继续实行免税政策;再次,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力度,减少中小企业由于担心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主要接短单、小单,而不敢接大单、长单的状况,使企业稳定客户资源。最后,不断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办法,动态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

加工贸易特征范文第2篇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外贸增长率领先于国民经济增长率,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加工贸易涉及到中国绝大部分产业。不可否认,加工贸易在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外资方面的建设性成果,但是鲜花之畔往往就有陷阱,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日益显现。

低效应的产业结构提升

评价外资政策和发展加工贸易的成效,必须要与产业结构升级相联系。国际上通常以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衡量一国加工贸易对该国产业的提升作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是指加工贸易出口值与进口值之比,它反映了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程度。若加工贸易的链条较长,即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由国内生产供给,或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较高,则该增值系数较高,反之则低。

结合加工贸易增值率可大致判断出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引进质量和对产业结构提升的力度。据资料比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增值率变动徘徊在1.2―1.53之间,并有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加工贸易相当部分处于典型的简单加工和组装的发展阶段,对国内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对经济的贡献有限,而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逐渐失去了发展后劲,因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大。

倾轧一般贸易

相比一般贸易而言,加工贸易由于过分依赖于国际市场,只能作为一般贸易的重要补充,但由于我国对加工贸易实行不限企业、不限地区、不限产业的准入政策,所以几乎所有企业都可以从事加工贸易,同时由于一般贸易出口退税渠道的长期不畅,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在进出口税收上存在的政策落差,使得众多一般贸易企业纷纷转而从事加工贸易,倾轧了一般贸易领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例如关税收入减少,国内基础产业受到重创等等。

并且由于中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导致中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持续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毒化国内原料工业

传统加工贸易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因此传统加工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大量进口原料,这给中国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一国的原材料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工业的落后将最终损害整个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并且从长期发展的眼光看,许多加工贸易对环境破坏大,对土地等资源消耗多,且大多是受控于外国企业,“依附性”特征明显,对经济发展难以形成长久推动力。因此,有学者甚至指出,如果不改变这种依附性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拉美化”效应的危险。

引发国外反倾销浪潮

当前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已成为导致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工贸易的发展以国际市场存在扩张空间为前提,而国际市场的扩张需要看世界经济的发展,若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国际市场的扩展空间也将变小,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也就愈加激烈。

过去1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出口高数量低价格,在国际市场攻城略地,已经引起了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使中国的出口贸易成为众矢之的,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纷纷采取措施限制中国商品进口,导致最近几年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明显增加。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中国出口产品被其他WTO成员提起386起反倾销调查,占全世界反倾销总数的15.21%;同期,中国出口产品被采取反倾销措施272起,占总数的17.36%,占发起数的70.47%。

规避“拉美化”

事实上,利用加工贸易实现工业化也曾经有过成功经验,如亚洲“四小龙”;但是反面的例子也有,如一些拉美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进入和本土企业被吞并、被消灭同时发生,加工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本土经济却在不断萎缩,国家经济最终陷入对外资的严重依赖中无法自拔,此即所谓“拉美化”效应。“拉美化”往往伴随着以经济危机、政权更迭、社会失范、贫困化和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为特征的整体性危机。

如何避免“拉美化”倾向,新加坡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上世纪60年代的新加坡拥有港口优势,又靠近印尼、马来西亚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利用这些优势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而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新加坡政府注意引导,使加工贸易由“两头大中间小”状态逐步演变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让外来产业逐步改变为植根于本地的产业,新加坡的经济由此获得巨大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的梦想。

由此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国际经济贸易中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发展模式,它不以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作为其是否应该存在的判定依据,只能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对其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和作必要的调整。所以中国的加工贸易在目前并不存在取消或限制其发展规模的问题,其着重点应放在如何继续发展上。

加工贸易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

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

比较优势理论对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有着指导性的意义,但是也不断有学者提出了新看法。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成本说,便强调了后起之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后,其产品的比较成本可以转化,故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那些潜力巨大,但在本国暂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关系国民经济的产业发展,对其进行扶持;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强调一国的产业结构状况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巴萨拉的比较优势阶段论则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要素比例变化说明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等经济因素都会在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发生改变。而我国近些年加工贸易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足以证明这些理论———我国近年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过去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日趋衰微,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转投向东南亚和南美等新兴的加工贸易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模式难以为继。同时,“比较优势陷阱”的提出为发展中国家敲响警钟,如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从长远来说将阻碍本国产品结构的升级,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已经印证了这一理论,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低,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对国内相关产业带动力不足等问题十分明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特征

1.贸易方式:进料加工占主体地位

自1987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便一直由进料加工所占据,其所占比重近年来更是一直高达85%左右,相比来料加工而言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进料加工的主体地位增加了我国地方财政与外汇收入,为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高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企业性质:外商投资企业为经营主体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早期以国有为主、外商投资机器设备等进行生产和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乡镇企业也逐渐参与进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加工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商投资进入。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外资企业在现阶段已占据了我国加工贸易绝对的主体地位。

3.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我国加工贸易早期所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农副产品、服装玩具等,之后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到纺织、皮革等行业,但总体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入世以来,随着加工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工贸易逐渐向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并重的方向转变。

4.贸易伙伴:美、日、韩、欧盟为主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的进出口伙伴国有美国、欧盟、韩国和日本,其中美国和韩国是我国加工贸易近几年的主要发展对象,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近年来我国与非洲国家贸易合作的增加,我国与这两个地区的加工贸易合作也在增多。

5.地域分布: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整体加工贸易的地理结构属于“东强西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从沿海开始逐渐向周边扩撒,而到目前为止,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

三、新常态下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常态”一词是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用以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经济新常态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加工贸易作为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升级更是迫在眉睫。

1.核心问题:加工企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核心技术缺乏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至今,主要从事的仍是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和最终产品的组装代工;虽然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已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但这些产品的生产内容也多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如果我国仍然坚持这种结构的加工贸易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产品附加值的不断下降,大部分增值利润由外方获得,从而使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系数低下、出口产品竞争力缺乏和对外贸易发展后劲的不足。核心能力方面,由于资金、人才受限,国内的加工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和积极性不高;而外方也将核心技术、品牌控制、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配套和设备等环节留在国内,从而使我国加工企业总体技术能力水平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低下,过度依赖于国外母公司,高额附加值流入国外。

2.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偏低,产业发展带动力不足

外资企业比重过大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又一大问题。虽然外资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先进设备,一度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提高和企业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特征也在一方面加剧了我国经贸发展的对外依赖性,降低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在另一方面削弱了对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由于外资企业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内资企业发展不足,导致我国加工贸易的关键技术和营销渠道都由外方垄断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外方从我国撤资撤厂,将对我国加工贸易造成沉重打击,进而引起我国经济的不小动荡;同时造成大量的失业人员,影响民生状况。

3.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所占比重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分布地区的极度不平衡使得我国加工贸易所带来的产业集聚仍是集中在东部地区,降低了加工贸易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虹吸效应”,引起中西部落后地区资金、人才、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失,导致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愈拉愈大;同时加工贸易先进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也将不断加重,不利于全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4.我国加工贸易的劳动力成本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劳动力供给量的下降,二是劳动力工资的提高。劳动力资本的上升使得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步丧失。外资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已将目光放在了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和拉美国家。传统的外资加工贸易工厂的撤离大潮已是山雨欲来。

5.金融危机后国际环境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首先,外需减少,出口受阻。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主要面向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乏力,市场疲软,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原有的客户资源减少;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使得新兴市场的开拓也遭遇了一些障碍。其次,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巴西等南美国家近年来开始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制造业,使得原来在华投资的企业纷纷转向这些地区,致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遭受冲击;而其更为低廉的成本和能源资源使得出口产品颇具竞争力,抢占了我国企业的部分市场。

四、新常态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1.政府层面

(1)提高引资门槛,优化引资结构政府需要对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要有目标、有重点的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同时建立倒逼机制,坚决禁止对高污染、高耗能、粗放型等与国家政策导向不符的外资项目的引进。(2)营造创新环境,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政府需要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构建有利于加工贸易在价值链内转型升级的自主创新体系。要构建公平竞争和包容鼓励的创新环境;整合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资源,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育龙头企业;在提高能力和发展效率的基础上追求规模的扩大化。(3)提高本土化程度,创建产业集群根据迈克尔波特(1990)的产业集群理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应该是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要实现这一目标,实现我省加工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实现内资企业的主导地位。因此政府需要鼓励内资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扶持政策,为内资企业提供发展支持和与外资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同时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间的关联度,从而达到我省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长和深加工能力的提升;选定本省最具竞争优势的特色加工产业,进行严谨考察和评估后确立重点扶持对象,培育本省知名品牌,发挥“大品牌”的带动作用;根据重点产业和区域,合理规划后进行产业集群建设,最终形成以加工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实现各产业之间的配套协作和规模效应。(4)构建服务型监管模式,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加工贸易的管理涉及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的综合平衡,因此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支持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立法方面,需要出备的法律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发展特点,从行业标准、发展规范等方面明确企业责任义务及经营内容和准则;从职责范围和管理标准的明确,理顺和协调各部门职能、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力度。通过发挥行政和立法两种职能的双重作用,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企业层面

(1)加强自主创新,打造自有品牌自有品牌的培育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是谋求更多国际话语权、冲破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效益、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我国发展已较为成熟的加工企业要重视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提高创新投入,广泛吸收和积极培育培育相关的研发、管理经营和销售人才,同时把握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高水平加工产业,加强与全球价值领导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学习和吸收转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逐渐实现由传统的OEM向ODM和OBM的转变,最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争取国际流通渠道的主动权和终端市场控制权,迈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从而引领全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2)增加产品技术含量,焕发传统产业活力对于我国众多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加工企业来说,要积极承接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项目,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吸收、模仿和创新,从工艺流程提升到产品提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加工贸易的转变,从而为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世清.什么是新常态经济?求是理论网[DB/OL].2015-03-19.

[2]赵云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分析.中央党校网[DB/OL].2015-1-22.

加工贸易特征范文第4篇

(一)陕西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情况。我省加工贸易产业分布于果汁、机械、电子产品、纺织服装以及有色金属等领域。目前,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不仅在量上增势迅猛,而且在进出口额占比也大幅提高,对全省外贸进出口的贡献不断加大。2008年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16.43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额的25.84%;2009年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23.50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7.97%,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较上年增长43.03%;2010年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42.7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5.40%,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较上年增长82.01%。

(二)陕西省加工贸易外汇收支情况。加工贸易收汇在贸易收汇总额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工贸易的不断崛起表明其在整个贸易收汇中的份量逐渐增加。2008年全省加工贸易收汇额为10.60亿美元,占全省贸易收汇总额的17.17%;2009年全省加工贸易收汇额为9.25亿美元,占全省贸易收汇总额的23.55%,加工贸易收汇额较上年减少12.74%,其中,来料加工收汇额增长68.3%,但进料加工收汇额占加工贸易收汇额的98.2%,进料加工收汇额减少13.03%;2010年全省加工贸易收汇额为14.33亿美元,占全省贸易收汇总额的26.05%,加工贸易收汇额较上年猛增54.95%,其中,来料加工收汇额激增294.76%,进料加工收汇额增长53.06%。可以看出,来料加工收汇增势迅猛,然而来料加工收汇占比仅为2%,基数小、占比低,远远少于进料加工收汇,因此加工贸易收汇的变化趋势仍由进料加工收汇的涨跌起伏决定。

二、陕西省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促进陕西省涉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解决资源瓶颈约束,缓解出口退税负担,地方政府大力引进外资,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改善投资软环境,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为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减少贸易摩擦的发生,我国进行了多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刺激企业开展加工贸易的积极性,因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出口能有效降低退税调整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来料加工仅收加工费,进料加工需对外支付原材料费用,可抵消大部分外汇收入的结汇风险,相对一般贸易来说,加工贸易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少。因此,为减少汇兑损失,部分企业转变出口贸易方式,改一般贸易为加工贸易或逐渐扩大加工贸易的比重。

(四)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近年来,国内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为降低生产成本,出口企业转向国际市场寻求原材料,以进口料件来对国产料件进行替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五)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促进。近年来,沿海加工贸易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紧缺,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导致加工贸易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北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

三、当前加工贸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工贸易企业工缴费收入核定自主性过大,潜存异常资金流入的隐患。当前加工贸易工缴费收入是由外经贸部门根据企业与外方的来料加工合同予以核定。海关负责来料加工手册审批及工缴费的备案,考虑对原材料价格、国际市场行情和汇率的不断变化等客观原因,海关对于工缴费收入的核定在一定幅度范围内仍以企业报价为准。外汇局负责对来料加工贸易收汇进行核销管理,没有对工缴费率高低的审核义务,其监管的重点是外汇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由于各部门的监管重点不同,往往会形成各部门都管但又都不管的局面,企业可以通过根据外汇形势随时调整工缴费比率,缺乏监管,自主性过大,这样就存在异常资金随意流入的隐患。

(二)来料加工超比例结汇缺乏上限控制,外汇指定银行难以审核其真实性和合理性。按现行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政策规定,对于来料加工贸易项下收汇超过出口额的20%为超比例收汇,由外汇指定银行直接审核后进行超比例收汇登记、核注,不需外汇局审核。然而对来料加工贸易收汇比例并没有设置上限,且企业只需向银行提供《出口收汇说明》、出口合同、加盖企业公章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及承诺书等资料即可向银行申请超比例登记,外汇指定银行在日常操作中难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合理性。

(三)借道服务贸易项下支付,暗藏异常资金流动的漏洞。加工贸易中,加工企业以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技术咨询等方式汇入外汇,或以支付商标等无形资产费用汇出外汇,金额往往较大。由于服务贸易的多样性及其交易过程的无形性等特征,外汇局和银行只能根据企业提供的单据和合同进行表面真实性审核,难以把握服务贸易的真实性及定价的合理性,其收汇的真实性和付汇合理性实难掌握。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各监管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科学核定加工贸易工缴费率。加工贸易企业的业务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建议由政府牵头搭建联席工作平台,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责,从不同的环节进一步完善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监管措施,强化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实现政策、数据和信息共享,制定科学的加工工缴费率计算方法,从而建立有效的加工贸易监管体系。

加工贸易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现状,对策

一、我国对外加工贸易现状

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有外商提供,既不需付汇进口,也不需用加工费偿还,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主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跨国公司通过产业转移,将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放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地区,已成全球产业与贸易发展的趋势。产业链条越长的产品,越可能成为加工贸易产品;传统上从源头到最终产品在一国完成的“一般贸易”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通常加工环节也越多,相应地,全球化采购、全球化加工、全球化销售成为这种产品的基本特征,也就可能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

中国的外贸事业长足发展,成绩显著,外贸增长迅速,外贸增长率领先于国民经济增长率,按出口贸易额,2011年已排到世界第1位,这和加工贸易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日益壮大的加工贸易已经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20多年来中国出口以比GDP增长率平均高出一倍的速度发展,中国出口商品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01年的0.75%上升2002年的5.1%,中国在世界出口大国中的排名相应地从2001年的第32位上升2002年的第5位;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20.3%上升到2010年的26.6%。出口商品结构也有了显著改善: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已经从2001年的25.2∶74.8变为2010年的9∶91,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从20.18%上升到34%。这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地贸易大国。

近年来,随着科技兴贸计划的实施,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商品进出口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增长乏力、高技术产业发展普遍不景气的环境下,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为全球关注的亮点。在连续10多年高速增长、且出口基数接近500亿美元的情况下继续增长了近5成,显示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进入鼎盛的发展时期。“十五”计划实施的头两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累计突破已1000亿美元,达到1143.17亿美元,超过了整个“九五”期间的1109.60亿美元,是“八五”期间的4倍。与2006年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0年翻了4番,年均递增32.7%,是同期GDP增长率的3倍多。2010年,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一直是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前三季度,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564.4亿美元和733.3亿美元,增长41.4%和58.2%,增量分别占全国总出口增量的61.0%和35.9%。

二、我国对外加工贸易在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201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13052亿美元,增长12.7%。加工贸易出口8354亿美元,增长12.9%。加工贸易进口4698亿美元,增长12.5%。过去20多年中,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对我国出口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这些都表明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但我国对外加工贸易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加工贸易附加值过低

由于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低,加工链条短,往往只承担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从而使得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低位。

根据“微笑曲线”模型(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究竟做什么,参与高端分工还是低端分工,主要取决于本国的要素禀赋。只要按照本国的要素禀赋,利用本国具有竞争力的要素去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那么不管是做低端还是做高端,都可以获得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福利。而且,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不管做低还是做高,资本的所得最终都会走向均等化。所以,我国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较低,是由于受到中国存量禀赋的制约,即稀缺的资源、技术含量低、严重不足的内需和大量过剩的劳动力等诸多因素决定。

(二)发展加工贸易所造成的外部依赖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工业国家都是从国外进口能源与原材料的,而所有出卖资源的国家最终都没有能够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除了少数几个石油生产国家,大部分都走上了贫困化的发展道路。那些历来强调资源自给自足的国家,大都没有能够走上经济高速增长的道路。由此可见,中国目前这种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引进外部资源来发展经济的做法是正确的和可行的。应该看到,能源价格,特别是石油价格的上涨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企业成本、削弱其竞争力的同时,也在激励人们进行技术与产业创新。所以政府要做的事不是人为地压抑加工贸易的发展,而是应当为未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条件。

(三)加工贸易造成中国出口贸易对外商企业严重依赖

中国今天的许多加工贸易是掌控在外商手中的,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政府给予外商较多的政策优惠所造成的,其结果将使内资企业发展长期受到压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只有生产单位,而无企业,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企业,但是数量还是太少,中国有太多的干部的企业(国有企业)和资本家的企业(民营企业),就是缺乏企业家的企业(真正的企业)。因此,对于中国的开放来说,我们需要引进的不仅是外资和外国的先进技术,还需要引进外企和企业家资源。随着外国企业的进入,中国对外开放度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包括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被外资企业所垄断的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

三、我国对外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大力支持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培育本土的跨国公司

继续吸引跨国公司建立独立的科研机构,实行科研设备进口免税、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应增加财政资金投资力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市场潜力巨大的关键技术商业化给予支持。同时,选择治理结构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开展培育本土跨国公司试点。按照便利跨国经营的要求,在试点企业对外投资、外汇管理、人员进出境、境内外融资、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品牌等方面实行便利的管理与政策。这样可以使本土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龙头。

(二)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努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跨国公司开始将更高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向外转移,国内企业可以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不仅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更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要从引用外资为主转化为引用外资与对外投资齐头并进的新思路。政府要出台支持研发机构开展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和更加积极的出料加工产业引导政策,在承接境外高端产业转进的同时,将我国的饱和产业向境外转出,使加工贸易由单向转移向双向转移升级。

(三)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积极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一,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通过对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加工程度,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增强国内配套能力,释放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

第二,是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鼓励东部地区发展空间较小、已趋饱和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逐渐向中部地区转移,并辐射至西部地区,带动中西部的发展。政府在“梯次转移”中要体现区域间的政策落差,给予不同地区以不同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

第三,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引资量质并举的关系。吸引外资加快向有条件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加强加工贸易的产业分类评估,明确细化限制类、禁止类的商品目录,引入企业准入机制,通过政策上的落差,有效地将资金和资源引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政府在给予政策优惠之外,还可给予高新技术行业、高附加值加工贸易企业管理上的优惠,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四)主动突破传统监管理念,创新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传统监管理念认为,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应当具备生产能力,否则不得开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应以有形物质为监管对象,无形知识产权的生产不能成为加工贸易监管对象。在这看似合理的理论基础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已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无论是高端产业还是传统产业,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产业链上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蕴涵的附加值最大,因此在国际分工中也是各国争夺的焦点。我国在国际分工中要摆脱单纯制造业基地的不利境地,就必须调整加工贸易监管制度,创造一切条件使产业链“上伸下延”,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当企业的产业链有效延长,产业层级向高端推进的时候,政府部门管理职能必须及时从平面监管向立体监管跃升。

(五)提高加工增值含量,共同助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相应削薄,有的企业甚至已处在亏损边缘,加工贸易制造环节中的增值含量有不断降低的趋势。为此,政府要通过完善监管机制,抵御监管风险。如制定加工贸易准入规则,通过“控制增量”来“提高水平”,将不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步淘汰出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对企业出现加工增值含量降低的情况及时作出反应,进行客观分析;完善进出口金额“倒挂”手册保税料件的内销补税审价机制,防止国家税收流失。在对加工增值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出备的法律监管体系,指导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加强对加工贸易的联合监管,促进守法企业转型升级,对心存侥幸的违规企业加大打击力度。

(六)重视社会责任标准,协调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目前,欧美国家正在积极强制推行SA8000标准认证。这个被称为“社会责任认证”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如果企业没有取得认证或者存在违反标准要求的行为,就会被停单、撤单,它们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美市场,这对我国广大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要求企业在加工贸易备案环节贯彻社会责任标准采取不同措施,也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七)发挥政府部门管理效能,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加工贸易活动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对现行政策与监管体制提出了不少新要求。加工贸易管理,涉及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综合平衡,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利用外资、增加就业等。要做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及其监管工作,有赖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有赖于商会、行业协会、报关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与企业建立起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必须积极、有效、充分、合理地发挥综合协调的整体效能,实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形成促进与监管的整体合力,使加工贸易与国内工业体系融为一体,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真正把我国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制造业基地。

参考文献:

[1]高建.对加工贸易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务报,2009(6) :10-32.

[2]洪滢.试论21世纪前期我国的加工贸易[M].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12-32.

[3]汪五一.从经济全球化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M].经济问题探,2009(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