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化教育案例

数字化教育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化教育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化教育案例

数字化教育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病理;教学改革;病理实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231-02

一、数字化病理资源在医院中的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数字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快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政务、商务电子化,企业、校园以及医院数字化。在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基础上,将自动光学放大扫描采集装置与现代的数字技术有机拼接的催生了数字化病理,然后将获得高分辨数字图像和优质的可视化数据以应用于病理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病理临床诊断、临床病理教学。国外较早的开展了数字化病理在远程切片分析以及远程会诊等方面的应用,如德国已经实现采用数字病理系统进行一些疾病的远程诊断。我国在数字化病理方面进步迅速,目前许多高校、医院及其他科研机构都建立起数字化病理系统的可视化数据库[1],许多大型医院的病理科或中心实验室也已经建成数字化切片库[2]。很多医学院校已经通过对经典的教学切片和疑难病例切片的扫描,建立起了数字化病理网络教学平台。很多地市级甚至县级医院也已经开展了远程切片分析以及远程会诊。

二、数字化病理实验教学在中的优点

病理学是桥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主干课程,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病理学实验能检验学生对病理学理论知识掌握熟练程度,能否应用相关理论知识阐述各种疾病病理变化的能力,并让学生尝试做出初步诊断。以往,病理学实验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变切片,了解或掌握组织的镜下病理变化。每次实验课,学生观察数张玻璃组织切片后绘出病变的镜下改变,教师通过绘图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

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始实行数字化切片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3,4]。我们学校2014年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引进数字化病理教学切片,其快捷的阅图方式、简明层级式的目录、缩放自如的超清图像、快速定位的功能给人焕然一新的冲击感。与传统的玻璃切片教学做相比较,数字化病理切片的应用能够很大地提高学生对病理组织图像的辨识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实验课的课堂教学效果[5,6]。

三、数字化病理实验教学在中的缺点

尽管数字化切片教学对传统的切片教学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但是病理形态学数字化教学仍然存在的许多问题[7]。从近几年我们采用病理切片数字化教学的经验来看,数字化病理教学切片存在以下诸多的缺点。(1)数字化切片从公司购买,往往是基于软件上开发,数字化切片的产权为公司所有,教师不能对图像进行编辑和改动。(2)阅览数字化切片只能依赖软件,学生对切片的观察只能局限在实验室,不能解决学生课外学习的需求。学生自由学习和复习切片的愿望没有改善。(3)公司的数字化切片提供切片盗坑邢蓿很多切片没有提供。(4)病理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病理学知识,单纯的数字教学显然不能取代传统的基于显微镜的教学模式。(5)购买的数字化切片和学生显微镜中观察的切片并不一致,使得一些学生对数字化切片兴趣不大,不利于互动教学。(6)该系统不能连接到互联网,不能随时学习。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进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作为医学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在国内的一些医学院校已经开始试行[8,9],“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可以增强器官系统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能促进医学生提升诊疗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我校也于近期推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以往的病理学教学模式是仅对切片的疾病进行讲解、学习。很显然,以往的病理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就更加不能满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的需求,病理学教学实验的改革也势在必行[10]。

四、关于数字化病理教学的一些改进方案

为能更好的服务于病理学教学,跟上“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国家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医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可以有如下方面的改进。(1)对教学中的使用切片的中的器官正常组织结构和病变镜下结构做高精度数字化扫描。对学校现有的典型的大体标本做高清晰数码拍照。形成大体结构(正常、病变)和镜下结构(正常、病变)的图片数据库。(2)将构建的数据库放置于学校的网络上,产生二维码,并将相应的二维码标准标记在切片和标本上。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丰富了教学材料,给学生提供以器官为中心学习的全新实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邓学田,李忠武,周立新.数字化病理技术在病理学实验室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3):370-372.

[2]岳常丽,赵晓丽,田澄,金玉兰,刘红刚.整合地区病理资源和建立数字化病理切片库的设想和建议[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6,45(03):215-216.

[3]肖胜军,张小玲,曾思恩.数字化切片在我校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12(2):77-78.

[4]帅萍,李保林,肖海,杨庆春.数字切片联合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32(5):734-735.

[5]舒旭,呛推剑舒筱灿,伍世挥,杨扬.病理学实验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229.

[6]杨东霞,刘同慎,李冰,王亮.基于形态数字化教学平台的K-W-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43-45.

[7]叶菁,袁媛,赵元琳,高星,李静,王哲.病理形态学数字化教学的利弊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01).

[8]席焕久,秦书俭,李红玉,高书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改革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3,(5):1-5.

[9]黄玉芳,詹臻,邰浩清,许敬,赵凤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90-90.

[10]杜华,施琳,师永红,师迎旭.“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54-55.

Discussion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gital Pathology Teaching and Improvement

LI Wen-tong,LV Shi-jun,LIU Yu-qi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Pathology,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Shandong 261053,China)

数字化教育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数字化实验;朗威?DISLab;课改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05-05

科学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理论的建立,都有赖于实验。重视实验、改进实验,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方法。

20世纪末涌现的数字化实验系统,以“传感器+计算机”为构成要素,凭借“促进学生认知、提高课堂效率”的显著作用而获得了教育专家的高度认可,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实验教学仪器发展的重要部分。

1 数字化实验概念

数字化实验,特指在实验数据的采集、传输及预处理方面采用传感器和数字电路等技术,实验数据上传至计算机(含各种由计算机变形的终端),由特定的软件加以计算、处理,最终得出实验结果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与传统实验相比,数字化实验尽管引入“人机交互”,但保留了真实实验的一切要求:实验对象的操作、实验装置的架设、实验过程的设置和调控等,且具有传统实验所不具备的“采集高速度、数据高密度、结果高精度、呈现高可视度”等一系列突出优势,在实验效率提升,实验结果优化和教学效果强化等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实验。不仅有效地填补了传统实验的空白,使常规教学活动获得动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2 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构成及发展过程

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简称为朗威?DISLab,是由数据采集器、系列传感器、配套实验器材和软件构成(图1)。其中软件包括通用软件、专用软件和辅助软件。系列传感器可满足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初中综合科学、小学科学等教学的需求,种类正在根据教学要求不断扩展。

朗威?DISLab的前身为朗威?微机辅助高级中学物理实验系统,是由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有限责任公司(现更名为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自主研发并生产的。2002年,上海市教委为实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的课改目标,决定组建专门机构,自主研发上海二期课改所需数字化实验设备及配套器材。经过严格考核、缜密筛选,由上海教委教研室、风华中学和山东远大共同组建的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成立,著名实验教学专家、特级教师、上海特级校长冯容士先生任中心主任,山东远大董事长、总经理李鼎任副主任。2002年8月中心完成了第一版数字化实验系统的研发,并将产品下发至上海市53所试点学校进行教学验证。2002年至2008年间,朗威?DISLab先后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上海市教委、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浙江省教育厅装备中心等多部门的课程鉴定,被列入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编入上海二期课改中学物理、生物教材,以及人教版、沪科教版和粤教版等多家全国教材。2009年获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一等奖和济南市创新产品称号。2010年12月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11年8月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2012年11月荣获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两项金奖。2013年5月荣获上海教博会双十佳产品奖。2014年4月,“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器”荣获中国教育装备产品创新奖。2014年5月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6月,“朗威?V7.0 无线向心力实验器”荣获2014第16届世教联仪器设备组大奖,这是中国首次获得此奖项。2014年9月,《中学物理教学的革新――数字化实验系统(DIS)研发与应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3 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应用案例

平抛运动

1)实验装置构成。该实验需要使用朗威?DISLab二维运动传感器与朗威?DISLab二维平抛运动实验器(图2)。朗威?DISLab二维运动传感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构成,打开发射器开关后接收器可对发射器位置定位,从而通过教学软件描绘出发射器的运动轨迹。朗威?DISLab二维平抛运动实验器轨道呈倾斜状安装在立杆上,轨道上端设有位置可调的释放装置,改变释放装置的高度可以改变抛射速度,轨道末端设有调零装置和水平仪。轨道为铝合金材质,经折弯处理,其宽度恰好允许二维运动发射器在其中滚动,且减小晃动和摩擦。

2)实验操作。实验时,按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释放试抛器,并将缓冲装置放置在试抛器落点范围内;第二步,点击二维系列软件主界面上的实验条目“平抛运动”,打开软件;第三步,将二维运动传感器发射器放置于平抛轨道水平一端的边缘紧靠调零装置,点击软件“零点设置”,再将其沿水平方向移动3~6 cm,点击“水平校准”;第四步,将二维运动传感器发射器放置于轨道抛体释放区,点击“开始记录”后将其释放,系统将自动记录其平抛运动的轨迹(图3);第五步,依次点击界面“x”“y”可模拟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运动轨迹,点击“二次拟合”按钮对平抛轨迹进行二次拟合;第六步,点击“加速度”,计算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数值,并可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进行比较(图4)。

3)数字化实验优势。描绘平抛运动轨迹,传统上使用频闪摄影和电火花描迹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虽然原理相对简单,但一方面测量方式具有一定间接性,另一方面对实验设备、操作方法、实验环境和数量程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限于此,该实验成功率不高,需要多次尝试方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轨迹,而且多次实验不可避免地导致系统误差增大。

使用朗威?DISLab二维运动实验系统完成该实验,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不但可以描绘出平抛运动轨迹,而且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平抛运动实际上是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的实验结论,解决了教学上的难点。朗威?DISLab二维运动实验系统诞生以来,经过专家认证和课程教学的实践,获得了广泛好评。2009年,该系统在第七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基于该系统的平抛运动实验案例被编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3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中。

酸碱中和滴定

1)实验器材及试剂(图5)。朗威?数据采集器、PH传感器、自动滴液装置、计算机、洗瓶、50 ml烧杯、滤纸、磁力搅拌器、铁架台、0.1 mol/L HCl、未知浓度NaOH。

将0.1 mol/L HCl加入到自动滴液装置中,自动滴液装置可自动记录液滴滴数,根据每滴液滴的体积0.025 ml,软件可自动计算出滴入的HCL体积。

2)实验操作。

专用软件操作方法:点击“开始实验”,打开磁力搅拌器电源开关,向烧杯中逐滴滴加HCL溶液(滴速控制在1~2滴/s),直至pH

通用软件操作方法:选择光电门的测量方式为“计数”。在“组合曲线”,添加自定义曲线“V-pH”(需增加变量“V=0.025*t2”)代表盐酸的体积,点击“开始”,打开磁力搅拌器电源开关,向烧杯中逐滴滴加HCL(滴速控制在1~2滴/s),直至pH

3)数字化实验优势。

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传统方法,操作过程复杂。采用DIS数字化实验系统绘制滴定曲线,操作更简便,精度更高,教学效果好。由教师现场演示绘制出一条滴定曲线或者由学生通过实验自己绘制滴定曲线,其教学效果与滴定曲线印在教材上让学生观察分析是大不相同的。

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时,传统实验方法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但是甲基橙变色时pH为4.4而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时pH等于7,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点不是反应终点,这一点难以向学生解释。采用数字化实验则可以直接得到pH=7时的相关数据,实验结果更为科学。

蛋白质含量测定

1)实验器材及试剂(图8)。朗威?数据采集器、色度传感器、结晶牛血清白蛋白、待测样品(如鸡蛋清)、双缩脲试剂、5 ml移液管、吸管、100 ml容量瓶、滴瓶4个、小试管5支。

2)实验操作。

取结晶牛血清白蛋白1.0 g溶于100 ml蒸馏水中,取5支烧杯编号后,分别加蒸馏水配成蛋白质含量为0 mg/mL(蒸馏水为空白参照)、2 mg/mL、3 mg/mL、4 mg/mL、5 mg/mL的溶液。在各小烧杯溶液中先加入5% NaOH 15 mL,混合后,加入1% CuSO4溶液1 mL,拌匀后,静置30 min待用。

取鸡蛋清加蒸馏水稀释50倍。取鸡蛋清稀释液5 ml,先加入5% NaOH 15 mL,混合后,加入1% CuSO4溶液1 mL,拌匀后,静置30 min待用。

将待测的任一蛋白质反应液加到比色皿中,并放入到色度传感器中,数据显示有R、G、B三个数值,代表R、G、B三色下的吸光值,本实验选择G通道。

将空白对照与梯度浓度的蛋白质溶液以及待测的蛋清溶液依次倒入比色皿,使用色度传感器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值,并在表格相应位置输入其浓度值。

点击“绘图”,软件自动生成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并计算出蛋清溶液的蛋白质含量(图9)。

3)数字化实验优势。该实验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科学》教材高中第一册(试用本)第2章第2节采用的一个数字化实验。因为采用了数字化的实验方法使该实验由传统的定型观察升华为定量测量,朗威?DISLab强大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能力,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该实验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定量检测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方法,并通过该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检测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来判断奶粉质量的优劣),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在信息环境中相互合作,收集处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小车运动快慢比较

1)实验器材(图10)。朗威?数据采集器、光电门传感器、多用力学轨道。

2)实验操作。

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上,两光电门距离为0.4米,将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调节光电门位置,使挡光片能够挡光。

打开小学科学专用软件――“小车运动快慢比较”,点击开始。

读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小车运动距离为0.4米),输入到表格中。

点击记录,释放小车,小车挡光片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系统开始计时,经过第二个光电门时计时结束,这段时间就是小车在两个光电门之间运动的时间。

点击停止,实验结束,点击计算可获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改变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改变小车的质量或改变推动小车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图11)。

3)数字化实验优势。本实验曾经作为公开课在江苏省小学科学数字技术研讨会上展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研讨。该课伊始,教师让学生通过秒表记录小车运动的时间,但是由于起始和结束的时机不易把握所以得出的实验结果误差很大,改用光电门传感器测量后,实验结果精确的反映了该实验所呈现的客观规律,学生通过对该实验的探究总结出了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数字化实验的精确度远远大于传统实验,这样就保证了实验的成功率和科学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朗威?DISLab小学科学实验系统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构建了包括“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磁学”“化学”“生命科学”在内的8个探索包。向学生提够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4 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的发展前景

国家课改促进数字化实验教学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越来越被教育部相关部分所重视。201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技术装备处将该年度定位为“实验教学年”,年度工作要点为促进和发展实验教学。2013年末教育部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展演。其中,上海、北京、深圳、浙江、江苏、山东等教育强省均排出了以数字化实验为主体的展演内容,并令参观者形成了“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并举、数字化实验引领实验教学发展方向”的深刻印象。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的工作,从国家层面上提高了教育界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水平,对于数字化实验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数字化教育案例范文第3篇

深圳市福田区华富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正在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从而加速了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步伐。面对信息化浪潮所提供的机遇,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信息化、工业化并重,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如何迎接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新技术所提供的巨大潜力构建21世纪的基础教育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课题。

2、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校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办学条件较课堂好。目前,建立了“三网二站”,实现了“班班能”、“室室通”。学校拥有一个“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光纤vpn外连”的校园网,在校园内分布着451个信息点,教室、教辅室及办公室与主控室联网,计算机等多机一幕进课堂,计算机教学平台有36个。学校共有340台电脑,供学生用的电脑有248名,教师人手1台电脑。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的研究。2002年3月,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一国家级的子课堂课题的研究。2003年1月,进行了“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研究”这一国家级的子课题的研究。2003年3月,进行了“小学语文、英语跨越式发展研究”这一国家级子课题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的一些常用的、基本的教学模式了解不多;对先进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掌握不够。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管理等能力。因此,我校目前正处于教育改革与发展深层次矛盾更加突出的时期,学校在我市乃至省内外同类学校竞争承受着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

(二)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传统教育观念的革新,改变学校教育的管理方式、思维和操作模式,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效率的革命性提高。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实现自由选课和自主择师创造了条件。

3、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物质条件基础,使得学习的时空与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促使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拥有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

师生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实现教学民主,从而使学生真正从被动状态下解放出来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4、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提供有效的经验。

5、为学校办出特色,打造品牌,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发展提供成功案例。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数字化学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都有近80%的教室已与因特网连通,约10%的学校建成了无线网,少量学校已达到了学生人手一机的水平,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然而在我国,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只是刚刚起步。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如何体现课堂信息时代的现代教育特征,是能否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建设数字化学校,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能适应数字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的。建立一大批能够提供基于数字平台的教育的学校,将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数字化学校建设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一)数字化学校建设的内涵

数字化学校建设是以“数字化校园”概念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工程,通过

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下图),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管理数字化

教学数字化数字化校园科研数字化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课堂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所以“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换句话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发现式教学”是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

四、研究原则

1、基础性原则

设施建设是基础,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不但要做到针对需要、设计合理、设备配套、通道畅通,还要留有余地,便于今后扩充和更新。

2、重点开发原则

资源开发是重点,数字化学校的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化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3、关键性原则

师资培训是关键,数字化学校的教育系统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使他们不但能够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还要懂得任何有利用网上信息资料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4、保障性原则

政策配套是保障,在学校中发展网上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包括使用政策、绩效奖励政策等,对于积极投入信息化教育者,应该有较大力度的政策倾斜。

五、研究目标

1、总目标

建立创新型、开放式的现代化学校,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以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管理理论为指导,超越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为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生发展目标

(1)学生学会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

(2)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发展目标

(1)使教师变经验教学为科研型教学,探索新型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

科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课堂格,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2)提高教师在网上搜索、筛选和应用研究信息的能力;

(3)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

六、研究内容

1、教学数字化模式的研究;

2、科研数字化模式的研究;

3、管理数字化模式的研究;

4、德育数字化模式的研究。

七、研究过程

研究的时间自2004年2月至2005年12月,研究周期为2年。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研究。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04•2——2004•5

收集有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确定研究主题;制

定课题计划,确定课题成员;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加强对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

2、实验阶段:2004•5——2005•12

(1)第一阶段:初期(2004•5——2005•1)

①更新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改革意识。

②进行前测工作,制定具体研究计划。

③收集整理全校教师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建立资源库。

④初步形成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德育数字化模式。

⑤初步探索出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

⑥进行经验总结,并写出阶段性的研究报告。

(2)第二阶段:中期(2005•2——2005•8)

①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全员参与研究。

②总结出各种学习模式,完善学科教育资源。

③收集研究成果,编辑教师论文集、学生的学习活动集,汇集网络课件。

④全面推出示范课和成功个案。

⑤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和案例。

⑥进一步总结经验,并写出阶段性的研究报告。

(3)第三阶段:后期(2005•9——2005•12)

①全面推广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德育数

字化模式。

②录制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

③推出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和案例。

④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数据的统计,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汇集网络课件。

八、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和实证调查结合。

1、实验研究,实践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相结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体

现出数字化学校建设的特点,使实验在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中得到发展。

2、就有关的问题进行问卷和访谈等实证的方法。

九、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

1、定期向外校聘请专家来我校开设讲座、报告,强化全校教职员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终身学习的意识。强化熟练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信息素养是未来教育工作者必备素质的意识。

2、全面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电脑运用水平,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基础实用的全员电脑培训,使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数字员工队伍。

3、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提高电脑运用水平。

(二)充分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学生不应仅仅只享受信息化的环境,还应在学校教师的组织下参加学校信息化建设,使学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培养信息素质和创新精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集体精神、信息理论、信息技术、活动技能等。

1、学校现代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必须落实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的基本技能。

数字化教育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对象 方法 结果分析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096-02

1 调查对象与目的

1.1调查的目的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青少年网民占有较大的比例,与网络生活方式相配套的网络法律教育体系严重不足,青少年网络法律知识储备不足,课题组通过对不同高校的大学生网络法律教育模式及大学生对网络法律的知悉程度进行调查,用以推动高校网络法律教育体系改革与完善。

1.2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信息检索与调查,问卷的方法、访谈的方法对部分高校的网站建设情况,网络教学教育体系中的软硬件配备情况,学生对高校网络法制教育的运用及态度等情况进行了研究。为了提升研究的性度与效度,对各层次的院校均选取了一定的样本,对高校学生的调查则通过到高校随机走访调查的方法进行,随机选取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高职院校各15所进行调查,地域遍及全国各地的高校,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42份。

2 调查结果分析

尽管大部分高校均已加大了数字校园建设的投入力度,根据已有的研究表明:已经有达到65.25%的高校建成数字化校园,有些高校将目标设定为:“六个数字化”和“一站式服务”,即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与一站式服务。但是,在课题组对高校是否实施网络法制教育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现行的网络法制教育网站体现出政府主导性特征,在高校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网络法制教育板块占极小比例,在“六个数字化”目标中侧重于管理方面与学生生活方面,在调研的60所各类高校中,高校针对大学生设立的网络法制教育网站寥寥无几,高校网络法制教育主要通过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完成;非法学专业学生较少登录专门的法制教育网站,大学生基本的法律知识欠缺,网络行为的界限及网络权利意识淡薄。实证调查从五个层面展开:其一,对高校网络法制教育体系的现状。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从样本高校的教务网站中收集到本专科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发现很少有高校专门针对非法学专业开设网络法制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课程与相关选修课程中;其二,大学生获取网络法律知识的方法。65%的学生表示不熟悉网络法律知识,25%的学生表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10%的学生表示不关心,其中有37%的人认为法律知识来源于法制在线等电视节目,42%的人认为对于网络法律知识的获取主要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与教训获得;其三,大学生对网络法制教育网站的知悉程度及运用程度,大学生认知度较高的网站为中国普法网,有73%的学生表示知道中国普法网,43%的学生表示知道法制网,但当被问有自己所在的大学是否通过建立法制教育网站或者利用相关的法制教育网站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时只有不足3.5%学生表示通过学校的相关课程学习网络法律知识;其四,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运用网络法律知识的情况,在所调查的对象中99%的学生表示有过上网行为,但当被抽象的问及是否有意识运用网络法律知识时,85%的学生认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将问题具体化为是否在网上无根据虚假消息或者有损其它单位或个人的声誉的言论时,有8%的学生认为有过此种行为,有13%的学生承认在网上接收或者上传过涉黄内容的影片或资料,有18%的人有过在淘宝网上进行虚假的刷钻以获取利益的行为;其五,对于学生网络法律知识缺失的原因,有12%的人认为只要自己不犯法,学不学习没关系,有27%的人认为高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现有的法学教育体制没有发挥好的效果。

3 高校网络法制教育教学平台的建立与完善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高校网络法制教育体系缺失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网络法制教育教学体系在高校的缺乏,但通过学生对政府已建成的法制教育网站的低访问量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相关网站的建立并不是根本的原因,我们认为:根本的问题在于师生网络法律意识的淡薄,仍然习惯于用传统的法律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思维方式应对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部分高校虽然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网络法制教育仍显得落后,当然,包括高等院校在内的网络法制教育网站的建立客观上为学生学习网络法律提供了便利,而且相较于一些政府部门设立的网络法制教育平台而言,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平台可以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网络行为的特点选择内容,但法律意识的加强并不是能够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随着信息化的推动,网络行为在公民日常生活中的所占比例的增多,在网络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必然也随之增多,这将推动公民学习网络行为中的规范与法律。但在大学教育体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于应当在现行的高校法律教育体系中建构网络法制教育平台,注入网络法制教育内容,具体来说是,可以在各高校如火如荼进行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增加网络法制教育的内容,或者单独建立网络法制教育网站,或者将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中,开发法律实验模拟系统。

3.1必须确定网络法制教育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网络法制教育是为了顺应信息化时代到来,为了让公民熟悉网络行为的基本要求而设立的一门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属于选修课程,总课时量为32课时,其中2课时为老师讲授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及本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30课时为学生通过本平台学习法律知识时间,但不宜将30课时统一安排在一个学期学完,应分布在三个学年,平均每学年10课时,其基本目的在于将对网络法律的学习融入大学生活整个阶段增强学习的效果,但必须注意的是复杂的法学知识不可能通过短暂的30课时得到满足,必须向学生强调应当融本课程于日常的网络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的网络法律意识。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比较全面掌握网络行为中的法律、法规,真正使大学生能够做到在网络行为中知法、懂法、守法。由于本课程是一门主要针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法学课程,应当主要侧重于法学基本知识的掌握,融实践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应当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2网络法制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以高校网络法制教育网站为平台,网站中基本的模块为:法律规定模块、网络精典案例导读模块、司法实验模拟平台、网络行为仿真模拟实验模块、师生互动模块、实验考试考核模块等。在法律规定模块中,将包括网络法制在内的法律条文归纳在一起方便学生学习与查询;在网络精典案例导读模块中,案例的选取一定要做到客观性、典型性、实用性的特征,选取生活中真实的典型的案例,对事情发生的背景要进行客观地、如实地描述与介绍,从案件中引出法律的道理,不能脱离事实与案件空发议论,教学案例的选取应当选择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揭示教学内在规律的典型性特征,案例还必须要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网络行为中轻易效仿,当应对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时,通过案例的启发顺利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司法实验模拟平台,学生通过老师的分配扮演法官、原告及被告等不同角色,像司法实践中一样,完整体现、立案、受理、审判等整个办案过程,并根据案例完成相关的工作,本过程有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司法工作的实践,而且能够最大限度使用获得的法律知识,通过学生操作软件的过程中逐渐地被灌输,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的法律知识;网络行为仿真模拟实验模块,则模拟日常生活上网行为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要求学生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学生在网络行为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互动模块可以使学生在网络学习中能够及时有效的联系老师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考核模块则设计本课程考试方案。

参考文献:

[1]黄建新等.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3):69-70.

[2]黄珂.两课应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与网络法制教育[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4): 85-87.

[3]高鸿飞.增强网络法制教育实效的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3,(10):233-236.

数字化教育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产品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职业教育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越来越得到企业的认可。教学资源及相关教学产品的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改革离不开好的教学资源与教学产品,没有好的教学资源与教学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改革的进行。同时,面临教学改革的需求以及数字出版的迅速发展,出版及产品开发机构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教学资源及教学产品建设中,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走访三十余所土建类职业院校,在各院校组织座谈会,与骨干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对目前教学效果好、大家认可的专业建设理念、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模式以及教学资源需求、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力图对土建类专业的教育现状和教学资源需求有清晰的掌握,并从出版及产品开发机构的第三方角度来认识、对待、梳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产品的建设工作。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产品的建设理念

基于“理实一体”及“准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围绕职业教育中“完善基础知识体系、强化实践体系”两大主要教育目标,同时为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和专业特点,实现教育与职业要求的“零距离”,以及分析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资源建设与产品开发规划。

在教学工作中,知识内容是核心,教学组织是手段。调查认为,教学过程中,专业或课程“基本知识体系和内容的提供与教学+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资源提供与应用+技能训练内容提供与应用+顶岗实习”,辅之以必要的信息化手段和教学组织,即可完成教学任务,相应的教学资源和产品开发亦围绕此展开。简化一点,就是“基本教材+多媒体演示+技能训练+顶岗实习”。这些资源和产品的提供,对于传统教学方式也同样通用和适用。

从出版及产品开发机构的第三方角度来讲,应为教学提供丰富的、高品质的、多媒体形式的资源和产品,为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服务。产品和资源作为教学工具,不应等同于教学组织,把教材等同于教学组织是不合适的,无论是教改模式还是传统模式都如此,应以提供教学产品和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为主要目的。

二、知识性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产品的建设思路

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是提供给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这是教育的基本理念。过多、过深的教育要求以及期望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繁难的工作要求都是不合理的,这些教育职能是通过继续教育以及职后培训实现的。当然,不排除某些院校针对学生的特色训练。这一基本原则应在教学产品提供中加以体现。

考虑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当前教学产品中存在理论过多、叙述庞杂、实践性不足、可读性差、学校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存在脱节等问题,并且由于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素养不高,基础差、主动学习能力弱等等,目前的教学产品不完全适合职业学生的状况及教学组织需要。诸多的教学改革尝试都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教育效果,因此在教学产品编制中要考虑这些因素。

在基本知识教育类资源与产品建设上,有如下提议:

第一,基本知识内容要简洁、实务,简洁易懂,深浅合适,讲清楚即可,多注重趣味性,以及良好的内容组织、呈现和版式设计。

第二,图解、表解、案例法,文图配合、文表配合,是一种极好的表达方式,以代替大段的文字叙述,简化理论叙述,提高实践性,贴近工程实际。恰当的案例不仅能揭示问题的实质,还可以提升教材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进而发展成更具体的、专业性的技能。这些手段,使得教材生动、形象,提高教学效果,一举多得。

第三,基本知识教育类资源与产品提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纸质教材;数字教材(电子书);知识库(基本素材库、资源库);电子教案(教师用);题库;工程资料(教学案例)库。

三、数字化教学辅助资源与产品的建设方案

(一)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资源

广义的辅助资源包括教学活动中的各类资源,如教学和实训资料、实训实验条件,等等。从出版及产品开发机构的第三方角度来讲,具体需要的如: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演示库——辅助教学,提供立体化的知识展现;专业电子书库——专业图书及电子书的汇编,辅助教学。产品类型可以有单体的、网络的,根据院校需要进行开发。

(二)技能训练类教学资源与产品

为加强职业教育中的实践能力训练,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需要之间的零距离,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中实践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全程技能训练”的思路,即针对各门课程中的“知识内容”及其学习要求,结合现场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所需技能),设计大量的“技能训练题目”,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全部内容的能力(技能)训练、考核和实践。“技能训练”是对以往“实习实训”在水准和内容上的极大提升,更为全面系统与现场结合紧密,训练效果将更好。

这里所谈的“技能训练题目”包括针对基本知识学习所设计的训练题目、以往传统实习实训项目以及结合现场工作内容和技能需要,结合工程资料进行设计的单项或综合训练题目、教学案例,等等。题目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富有针对性和训练性,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

技能训练务必要把握主线,即基本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以及其中的学习重点。技能训练题目的设计和编排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单项到综合由基础到专业到工程实际技能的原则、依教学先后顺序以及知识的前后连贯的原则,训练题目要根据情况考虑工程资料及案例的统一性或多样性。

技能训练资源和产品涉及如下类别:

技能训练手册——单套技能训练题目,“多人一题”,纸质版教材。

技能训练库——扩大技能训练题目数量,即每个知识内容都有较为大量的训练题目,“每人一题,项目多样”,形成技能训练库,可为单体软件安装版、单体网络版,未来可形成在线技能训练或模拟实验室,以及网上训练(实习实训)系统等等。技能训练库要逐年维护更新,同时带动技能训练手册的再版更新。

技能训练指导——教师用书。

教学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实训。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产品的基本素材建设

基本素材建设是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产品开发的核心和基础性工作,是工作重点。基本素材建设中,通常组织各院校相关课程骨干教师、工程师、行业专家以及企业人员,形成开发小组;由工程师提供现场需求情况,由企业提供工程资料,由骨干教师进行编制,由行业专家进行审定,从而编制出质量、水平较高的知识性素材、多媒体素材和技能训练题目,有些素材、题目还要引入技术开发公司进行多媒体制作。

基本素材建设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包括:

知识性文字说明,要求满足教学需要、适用、够用、简明、标准、准确,构建教材的基本知识体系为主;

图解、表解以及图片资料,围绕知识点进行表现,要求表达直观、一目了然、宏观与微观互动,能够较好的让学生了解知识点,与工程现场结合是较好的方式;

教学案例,用于案例教学;

视频资料,包括录像、动画及多媒体演示,围绕知识点进行表现;

技能训练题目;

习题、作业,围绕知识点设计;

现场教学资料,围绕知识点进行表现,料包含文本、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视频;

电子教案。

五、结语

总之,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产品的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物质基础和保证,是决定教学改革力度和质量的关键。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产品建设将立足就业岗位,方便学习者检索与应用,达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标,推动数字化出版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