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内贸易问题

国内贸易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内贸易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内贸易问题

国内贸易问题范文第1篇

    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一)加工贸易产业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环节这表现在:1.加工增值环节主要停留在材件加工生产阶段。目前,我国企业主要是作为跨国公司国际产业链中的下游产业,是开展加工或组装业务的生产单位。即便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较好的沿海地区,其制造业加工增值环节也主要停留在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阶段,零部件和原材料仍是大量依赖进口,尤其是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设备和中间投入品更是严重依赖进口。

    2.加工料件本地采购率较低及国内产业链条短。在我国当前的加工贸易中,多数外商企业对我们国产料件的使用率较低。比如,日资制造业企业在中国本地采购比重只有29.1%,不仅低于全世界日资企业本地采购比重44.1%,也低于东南亚地区日资企业的45.8%,更低于美国日资企业的60.1%。从企业分布上看,日资企业中本地采购率在30%以下的企业占到全部在华日资企业总数的37.1%,明显高于在美日资企业的13.5%的比重,也明显高于东南亚日资企业的26.3%。[2](70-71)较低的加工料件本地采购率,反映了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链条偏短,使得我国经济对外商的依赖增大,既容易丧失对市场的控制,也容易导致我国加工贸易的后劲发展不足。

    3.加工贸易在国内区域发展上存在不平衡现象。加工贸易在我国区域分布上,呈明显的东高西低、进出口规模依次递减的不平衡发展态势。资料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金额前9个省市,均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江苏和上海3省市的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均在200亿美元以上。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最小的5个省份均分布在西部地区,除西藏至今仍未开展加工贸易外,内蒙古、贵州、宁夏和青海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合计仍然不足0.6亿美元。

    (二)加工贸易中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这表现在:1.加工技术落后对环境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由于过于注重短期经济效应和扩大就业率,特别是由于加工技术落后,在我国加工贸易引进和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在我们所引进的化工、造纸、橡胶、塑料和制药等产业或项目中,由于我们落后的加工技术手段,使得这些产业在污染物排放的强度上排列前位。尤其是沿海的加工贸易地区,成为我国污染最集中的地区,虽然这一地区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5%,但排放了占全国45%的工业废水和47%的工业废气,废物历年贮存量达到全国的41%,并且该比重还呈逐年增长趋势。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半数以上土壤遭到重金属污染。[3](1)

    2.外商企业将高耗能产品加工业转移到中国。由于我国对工业产品缺少环保标准或标准比发达国家低,导致一些外商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其被限制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甚至把一些垃圾转移到我国境内,进行循环再利用。据统计,在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原煤、电力消耗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一般保持在0.8-1.0之间,而我国原煤、电力等能源消耗的增幅明显高于GDP增速,消耗弹性系数呈不断扩大趋势,该系数已经提高到1.6左右,[4](33)这跟外商企业将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加工业转移到中国有密切关联。

    (三)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和分额

    这表现在:1.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以高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经营和增长速度为例:外资企业是以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导,保持着出口与进口同样较高的增长速度。比如,2006年在高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中,外资企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达到2478.6亿美元和1974.5亿美元,占出口和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88.1%和79.8%。相比之下,内资企业的进出口额规模很小,出口额仅为335.9亿美元,进口498.5亿美元,分别不足外资企业出口与进口的1/7和1/4;与2001年相比,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外商独资企业,5年来出口年均增速达到53.9%,进口为48.5%;在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进出口的增速缓慢,5年间出口年均增长21%,而进口增速不足10%。④

    2.外商独资进料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增强外商独资企业仅以我国作为生产加工基地,产品出口以进料加工生产为主,生产经营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国有企业的加工贸易是以来料加工装配为主体,生产经营的主动权无法控制在自己手中。近几年来,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上占比更大,且外商独资进料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增强。这说明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使得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严重阻碍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

    3.人员的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间。外资加工贸易企业集中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最好的东部沿海地区,这导致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是在外资企业间进行,人员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间,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我国由于缺乏高效的人才流动机制,不但跨国公司人才向本土企业流动存在障碍,还导致了本土企业人才的逆向流动。这既不利于外资的技术溢出,也削弱了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基础。

    二、推进我国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优化产业结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一)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

    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跨国公司开始将具有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向外转移。为此,我们国内企业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的发展水平。

    1.要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纵观全球产业与贸易发展格局,跨国公司总是通过产业转移,将一种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放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地区。而产业链条越长的产品,越可能成为加工贸易产品,传统上从源头到最终产品在一国内完成的所谓“一般贸易”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由于加工贸易是当前中国接受跨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和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手段,中国也是加工成本最低、效率较高的地区,因而促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新的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又一新趋势。

    2.要坚持引用外资与对外投资齐头并进的新型模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仅凭国外引进已远远不够,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应该齐头并进、共同发展。要通过对外投资直接参与国际资源开发,与那些资源丰富但缺少开发能力的国家合作,并且拥有对稀缺资源的股份,以保证我国重要资源供给的长期安全性。要鼓励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到海外人力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中心或者设计中心,利用和发展原有的技术优势,保持和寻求新的技术优势。要鼓励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到海外收购或兼并有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通过利用已有的核心技术、顾客资源和品牌优势,提高技术效率和技术竞争优势,从而缩短时间、降低风险,迅速获取经济效益。

    3.承接境外高端产业转进同时将我国饱和产业转出。目前,在外资企业加大对中国研发、制造和服务业的三大重点转移中有三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就是这些企业的市场的中国本土化、研发的中国本土化和制造的中国本土化。这些本土化动向表明,新形势下外资的转移是完全奔着中国市场的、面向中国的本土消费而来的,这无疑将对我们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挑战。为此,我国政府和企业要主动培育竞争优势以应对挑战,在注重境外高端产业输入的同时,搞好境内产业的对外输出,谋求双向努力、互动发展的格局。我国在境外投资行政审批、境外投资资格条件、申报程序、金融信贷等政策与措施上,要给予境外加工贸易企业更多的支持、鼓励和保护。要选择那些实力强、管理科学、产品信誉好的加工企业做为扶持重点,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向一些欠发达国家进行垂直型投资,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还要引导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向经济发达国家进行水平型的跨国投资,努力培育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带动国产设备、材料、技术出口,促使我国加工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关系

国内贸易问题范文第2篇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历程。其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1980年-201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6.7亿美元上升到11577.6亿美元,增长约693倍,年均增长23.1%,高出同期外贸总增速的10%—15%;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1980年仅为4.4%,1991年—2010年始终保持在40—54%之间,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以进料加工为主要的经营模式

我国加工贸易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但从1989年以后进料加工的比重开始超过了来料加工的比重并保持逐年增长,进料加工进出口占加工贸易比重由1980年的20%上升到2008年的约80%;2008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金额达8532.4亿美元,相当于来料加工的4.3倍。进料加工比重的提高,意味着加工贸易企业自主经营能力的提升,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附加值不断提高。

(三)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早期的加工贸易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从服装、鞋帽、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起步,1991年之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70%—80%。2010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机电产品5906亿美元,增长26.6%,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79.8%。这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和升级。

(四)深加工结转产业链不断延长,增值率逐步提高

深加工结转是衡量加工贸易国内增值、产业带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据海关统计,2007年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进出口总额达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0.1%,平均结转2—3道左右。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显著提高,1989年、1998年和2008年分别提高到20.7%、52.4%和78.4%。进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由1993年的41.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1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五)外商投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

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布局以及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加工贸易投资主体已经由最初的东南沿海国内企业为主转变为外资企业为主。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9709亿美元,增长27%,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3.9%;同期,国有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992.8亿美元,增长18.4%,占8.6%;私营企业667.9亿美元,增长43%,占5.8%。

(六)加工贸易进出口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为日本、台湾、韩国和东盟,合计占62.7%。加工贸易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香港,合计占73.4%。基本形成从东亚进口上游料件,在内地完成生产环节,销往欧美的格局。

二、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工贸易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

我国加工贸易大部分还停留在“贴牌生产”,部分高科技、深加工产品的出口也存在加工过程短暂、增值不高的问题,核心技术、设计、关键零部件、品牌等被跨国公司控制。目前我国生产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虽然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很高,但企业并没有成为科技成果的最大吸纳者、创新人才和经费的主要投入者、知识产权的主要拥有者。因此,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自主营销渠道、和网烙、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是导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二)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配套率和增值率仍然偏低

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中间产品仍未实现国内替代,而是依靠进口,很多高科技产品仅从国内采购一些低价值的辅助材料和包装材料,国内配套率和采购率比重还比较低。这是因为随着中间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跨国公司倾向于将包含核心技术的制造环节留在母国,之后再从母国进口这些中间产品,由此东道国便很难实现相关产业的升级。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实施的“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还未彻底改变,大量进口相关原材料,影响了国内相关原材料产业的发展。而加工贸易中间产品的国内采购率却是体现国内加工贸易的配套产业关联度的关键环节。

(三)加工贸易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

由于加工贸易具有“两头在外”的特点,因此客观上东部沿海地区从事加工贸易具备了地理优势。虽然现在加工贸易已经遍及全国各地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但一直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山东等地。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2008年东部十个省市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占了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97.%。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能力不足、运输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经营环境较差,许多地区尚不具备承接加工贸易的条件。2008年中西部地区二十二个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仅占全国加工贸易额的3%。这充分说明东、西部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上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四)加工贸易加剧了我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

首先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而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的顺差,而一般贸易则为逆差。其次,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大多数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使得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极易遭受反倾销、反补贴的指控。最后,在我国的加工贸易中很大一部分为其它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再出口,许多出口产品是经香港转口或委托加工的外商出口,而按照国际原产地统计原则,这些大量的进口部件则被计入我国的出口额,扩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加剧了贸易摩擦。

(五)出口加工区出现的问题没有相应的解决政策

首先,研发中心进口所需的设备、原料没有保税政策,影响了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户,企业不愿加大研发中心投入。其次,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以及深加工结转的有关政策有待协调。目前,来料加工企业增加设备投资部分由客户提供,部分购买,由于进、来料加工仍然实行差别税收政策,导致加工企业从国内配料越多越吃亏,影响了外资企业国内采购。随着高新技术产品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结转环节也越来越多。由于海关、国税等部门对深加工结转的政策、规定不一致,各地在实际执行中也不统一,企业为了避免深加工结转的麻烦,就会选择先出口再进口,影响了国内的增值。再次,区外委托加工难以开展。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在产能有余的情况下,希望能够承接区外企业的委托加工业务,而海关没有相关操作规定。最后,中小企业在首次申办加工贸易手册时,海关要求缴纳相当于手册备案金额全额税款的风险担保金,增加了企业的资金负担。

三、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加工贸易结构调整和升级

首先,要加快产业战略转型,使加工贸易逐步向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化和国际化;要下决心淘汰一批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化工、造纸、印染等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其次,要制定有关支持加工贸易升级的配套政策。要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引进外资等政策结合起来。鼓励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物流中心、销售中心、检测维修中心等,对为加工贸易配套的研发、设计、物流等内外资企业,可以从信贷、税收、工商等方面加以扶持,使加工贸易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更多地向国内延伸,同时营造出自己的生产网烙体系,逐步从OEM向ODM、OBM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研发、销售”两端在外的局面。再次,出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标准。对于符合标准的企业,从税收、通关、物流等各层面予以优惠和扶持。再次,设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基金,扶持加工贸易企业研发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最后,围绕自有品牌引导企业对外代工转向对内代工。可由政府牵头结合市场进行精细筛选,对符合条件的少数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打造自主品牌,引导国内多数企业由为国外企业代工转由为国内品牌企业代工,抱团走向国际市场。

(二)延伸价值链,发展和扶植配套产业,发挥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因此要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就必须促进我国的加工贸易沿着其价值链由简单向复杂、由单一生产向综合服务的方向转型。发展配套产业,实现产业溢出效应是最主要的渠道。要解决配套产业关联度低这一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第一,提高中间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大国内采购率。提高国内产品的质量是增加国内采购这一环节的关键,同时也是延长国内价值链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鼓励加工企业提高工人的素质、利用先进生产技术、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应逐步弱化来料加工的海关优惠政策,不断提高进料加工比重。可根据国内产业配套条件,实行境外来料非全额海关优惠办法,促进从国内采购料件。对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使用的国产料件,在出口退税方面可视同进口料件予以保税,以促进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根据国内产业配套率的高低来细化出口退税率的差别,实行鼓励提高国内产业配套率的退税政策。总之,要鼓励和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更新设备和加强自主研发,逐步从简单加工向深加工,从低端制造环节向核心元器件制造、研发、设计和物流等环节,延伸价值链,发展配套产业,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

(三)积极推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首先,要进一步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增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能力。加强中西部城市交通运输、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及城市环境建设力度;逐步增加中西部出口加工区的数量;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中西部综合性物流园区,降低物流成本。其次,继续实行地区差别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在出口退税、加工贸易产业目录调整、进口料件免税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四)提高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参与程度,推动加工贸易以外资企业为主向以本土企业为主转变首先,要在融资、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为外资企业配套,逐步增加国内零部件和原材料采购比重,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技术溢出效应。其次,加强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加工贸易信息服务系统,金融担保、研发设计、专业咨询、教育培训、国际展览等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接单创造条件。

(五)积极调整加工贸易政策,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和协调性

首先,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减少企业汇率风险;其次,加强税收政策支持,对加工贸易项目外商提供的不作价设备进口继续实行免税政策;再次,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力度,减少中小企业由于担心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主要接短单、小单,而不敢接大单、长单的状况,使企业稳定客户资源。最后,不断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办法,动态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

国内贸易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内贸易;经济增长;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118-03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出口疲软,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如何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大家不约而同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有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15586亿元上升到了2012年的210307亿元,增长了超过130倍,国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同时存在的,在该国或该地区经济增长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学术界对这两种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热度却相差很大,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国外有关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贸上,而研究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相对而言却不是很多。Helliwell和Verdier以加拿大为样本,运用人口加权平均测距法来研究贸易的省界效应,他们发现,规模较大的省份有较强的省内贸易偏好,而规模较小的省份这种偏好则相对较弱,也就是说,贸易的省界效应因省份的大小不同而不同。Frankel和Romer以德国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对于拥有更多国内贸易机会的大国来说,控制国际贸易将更有利于其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贸易如同国际贸易一样是通过增加资本积累和提高资本产出率来提高收入的。

在我国,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贸易发展较快,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与日俱增,但有关二者关系的研究却相对不足。高国力认为国内区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程度。熊贤良较早且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二者的关系。他指出:如果我国轻易放弃适合于自己的贸易与发展战略,将可能为自己的长期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铸成“历史性的错误”。周怀峰认为国内贸易对产品、产业以及国家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上述文献主要从理论方面对发展国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可行性、重要性及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在实证分析上,徐映梅、田静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验证了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向作用。而沈坤荣、李剑运用逐步回归、残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国内贸易比重和人均产出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云松研究了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来考察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国内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等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实证分析

31模型介绍

国内贸易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原因,所以有必要分析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此,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32数据说明

本文分析中,采用GDP(Y)代表经济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来代表国内贸易,对于投资用固定资产投资(X2)来衡量,而进出口是用进出口额来衡量的(进口总额为X3,出口总额为X4),对这些数据取自然对数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所有分析用的数据都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分析时间段为1991—2011年。

33相关性分析

首先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Eviews计量软件分析见表1:

从相关性系数看,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大,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系数高达09931,固定资产投资与进、出口总额的相关系数都在098以上,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相关系数比较接近,同样也很高。这说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口和出口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各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向相关性,同时,也表明各变量之间很有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34多元回归分析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比较多,因此我们需要分析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与国内贸易这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我们在做多元回归之前,都需要看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也就是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

我们可以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来检验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

四个解释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都大于30,表明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些自变量的相关性很高,且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在自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时,估计量的误差往往会变得很大,造成估计不精确,甚至无意义。为此需要寻找一个能够克服多重共线性的分析方法,处理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逐步回归法、岭回归法和主成分回归法。因为本文分析的所有变量都是具有经济意义的,所以采用主成分回归法。

因此可得主成分表达式: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各变量对经济增长都起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增加1亿元时,GDP(Y)平均增加0499亿元。同理,当固定资产投资(X2)、进口总额(X3)、出口总额(X4)增加1亿元时,GDP平均增加05亿元。国内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前些年相对比较弱势的国内消费日渐壮大起来,这也表示促进国内消费是重要且正确的举动。

4结论与建议

本文主要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来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因此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投资、进口和出口。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知经济增长与国内贸易的相关性非常高,同时也说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现实情况也与之相符合,在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全国消费品市场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固定资产投资次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位居第三。因此,在关注国外市场的同时,对国内消费应该给予更多的引导,提高国内贸易的水平,改变过去依赖出口、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的做法。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我们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加快经济增长,在继续开展国外市场的同时,应该主要着力于国内贸易水平的提高,为此给出以下建议。

41积极发展农村消费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国家对农村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农民收入相应稳步增长,农村消费状况逐渐改善,消费水平也逐步提升。可是与城市消费市场相比,农村消费市场的总体水平依然偏低,城乡之间的差距仍旧明显。我国农村约有8亿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近2/3,却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由此可以看出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09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实施汽摩下乡、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农村消费市场潜能得到开发,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效果比较明显。广大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将会成为推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42促进零售业态发展

鼓励和引导连锁经营企业采取多种投资方式,促进连锁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重视各种超市、折扣店、购物中心、便利店、百货店、专卖店及专业店等为代表的各类零售业态的发展。同时,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流通主体向我国投资、到我国发展。

43重视国内贸易,科学发展对外贸易

从世界其他国家内外贸发展历程来看,内贸发展一般是先于外贸,内贸是外贸的基础,外贸是内贸的补充和扩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使得我们需要依靠和发展外贸,但作为大国拥有大国优势,贸易应当立足国内,优先发展内贸,因此,发展贸易要讲求科学合理。

44完善信用体系,创新国内贸易方式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完善的信用体系是贸易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完善国家信用体系有利于促进国内贸易发展,在完善信用体系的同时,要积极借鉴国际贸易经验,创新国内贸易方式,从而平衡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对内贸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云松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8(2).

[2]胡延平,范洪颖对外贸易、国内贸易与广东省经济增长关系解析[J].国际经济探索,2008(9).

[3]徐映梅,田静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统计教育,2005(11).

[4]陈颖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科技广场,2007(8).

[5]卢名辉,周明生中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研究:1952—2007[J].社会科学报刊,2009(2).

[6]卢名辉,周明生中国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2008(5).

[7]王凯,庞震国内投资、出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1).

[8]高玮天津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0(1).

[9]张晓峒Eviews操作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国内贸易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外贸增长方式 转变 途径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1.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现状。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额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已经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继续稳居全球第三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

我国长期采用的是“重在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使得我国出口连续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但是,我国的出口是低效率的,产品的价值增值与规模的增长是不相称的,出口的数量优势远远大于出口的质量优势。但是巨大的贸易顺差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正在逐渐的显露出来。(1)人民币升值压力。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经济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渐高涨,最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中国巨大的贸顺差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而由此企业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出口的利润空间萎缩,国际收支不平衡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宏观调控的棘手问题。(2)贸易摩擦增多。我国的低价产品冲击外国市场,贸易顺差的急剧扩大,引起贸易伙伴国的不满,进一步激化贸易争端。2005年以来,已有12个国家对中国发起了33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大案件增多,涉及金额上升约20%。很多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加紧在制度层面对我国实施贸易限制,对我国产品频频设限。

2.对外贸易增长分析。(1)对外贸易增长的效率。在世界经济论坛(WEF)最新的2006年~2007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名列第五十四位,相比去年下跌6位。中国的2004年至2001全球竞争力排名分别为49,46,39和33,些数据分析与我国的贸易状况是相吻合的。国家竞争力是贸易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中国国家竞争力的连续下降,说明了中国外贸增长效率的不断降低。(2)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性。外贸易增长的协调性的重要指标是外贸依存度。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是大幅度增长的,截止至去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到了63.86%。比照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外贸依存度从1993年至2003年都基本维持在20.4%~25.7%,上下波动幅度不过5个百分点。过高的外贸依存度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使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增大。(3)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可持续性。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性则与中国经济本身的可持续性相关。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是成逐年上升趋势的,在2004年接受义务教育人口已经达到了一半以上。但是随着劳动力水平的提高,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劳动力廉价优势已经在逐渐失去。

二、外贸增长方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贸增长方式都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始终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贸易额的增长大部分是纯数量的增长,而出口量的增加并不等同于出口的增加。纯数量的出口增加,使得我国在初级产业中不断的重复低效率、高成本且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并且在这些产业中投入大量的重要资源,造成资源产出的低效率。粗放型的模式促进了我国对高技术及其产品的进口依赖,这非但不能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碍我国的科技发展。即使在部分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上,也主要从事中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研发部分基本不在我国。

与国际贸易相对比,我国国内贸易倒是能够比较稳定健康。我国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国内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上,我国通过立法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开发高新技术,使用替代型能源等方法。

我国外贸易依存度相当高,并不具备国内贸易的相对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还没有国内贸易发展成熟,其贸易增长方式已经显露出它的不适应性,需要借鉴国内贸易改革的经验,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

三、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对策及途经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关键中的关键是政府如何进行引导,采取何种贸易政策,做好宏观调控。这是转变得基础,是进行转变的整体框架。在宏观政策确定的基础上,我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外贸质量。

1.改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国目前出口产品大多是规模大价格低,是中低档产品的出口,只赚取其中的加工费用。出口商品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使外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因为低价格,而是因为质量需求,一定程度上减少外贸风险,减少外贸的依附性。

2.提高外贸增长的效率、质量,以及可持续性。完善对外贸易制度建设;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自主技术创新,实现外贸增长的可持续性。

3.借鉴我国国内贸易增长的方式。国内贸易的增长是可以借鉴的,各省之间的贸易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对外贸易相类比,各省市的企业可以与各跨国公司类比。学习借鉴国内经济增长的模式,避免资源浪费,减少贸易摩擦,以提高增长效率及质量。

四、结束语

虽然我国已经是一个贸易大国,但是距离贸易强国还是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中国在未来的对外贸易方式转变得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而我国则应在充分利用自己要素禀赋的基础上,运用比较优势,实施有计划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由粗放式贸易向集约式贸易转变,同时提高外贸的数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康君:经济增长的统计指标体系.中国统计,2005(9)

国内贸易问题范文第5篇

自从新古典经济学框架成为当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以来,作为微观经济理论延伸的贸易理论一直在新古典传统下演进和发展。尽管新贸易理论(NewTradeTheory)代表了一股长期以来对标准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不满的暗流,但总的来说,它也只是在新古典传统内部修修补补,难以剔除新古典框架的一些致命缺陷。

80年代以来,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非线性规划(即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高深经济思想形式化,发展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转向技术与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新兴古典经济学在分析工具上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新,而在思想渊源上则比新古典经济学更古。其中,斯密用分工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论述被杨小凯等人以个人专业化水平的决策以及均衡分工水平的演进为基础发展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又称内生贸易理论。本文旨在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进行比较,并作出一些简单的评价。

二、与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及其发展

可以说,杨小凯是第一个脱离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用分工和专业化来解释贸易现象及其本质的经济学家。他的理论能够解释一些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同时澄清了传统贸易理论带给我们的一些错误观念。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不同点就在于其所依托的经济学框架存在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体现在如下几点:

1.理论的思想渊源不同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思想精华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2)劳动分工能使生产率提高并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

应该说,新古典经济学成功地描述了古典经济学的第一个思想,却与第二个思想相冲突。新古典经济学在将市场竞争的作用形式化时,最初采用了无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这种最简单的数学工具,它使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思想变成了与市场竞争不相容的东西。因为按照斯密的分工理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基于专业化能够提高生产率的原理,而这一原理与递增规模报酬有关。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采用无规模报酬的假设,从而先天不足,以致于企业的组织结构、规模大小、市场竞争地位及其相应的市场结构都对贸易的模式、成因、结构、得益等没有影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新古典的生产函数只表明一种投入产出的纯技术关系,不允许递增报酬的存在,并且忽视了社会经济组织的演进与生产率的互动关系。

事实上,古典经济学家的研究重点是专业化、劳动分工和交换的关系。在斯密和马克思看来,劳动分工是经济生活的核心现象,社会经济组织结构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马克思更将其归结为生产关系的研究。杨格(AllynYoung,1928)的经典论文指出:“在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最富有启发、富有成果的一般法则就是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注:YoungA.(1928),IncreasingReturnaandEconomicProgress,TheEconomicJournal,38:P527—42。)然而,由于后来德布鲁把新古典经济学变成公理化体系,用斯密的分工思想来解释国际贸易的理论逐渐地为人们所抛弃。70年代以来,依托于新古典框架的新贸易理论逐步产生和发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不足,但始终难逃“旧瓶装新酒”之嫌。杨小凯用现代数学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的思想精华充分发挥并加以形式化,创立了以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思想为基础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堪称是贸易理论领域的一次革命。

2.前提假设、分析方法不同

就前提假设和分析方法来看,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三个致命缺陷:第一是采用消费者——生产者的两分法。消费者不生产,必须从厂商处购买所有消费品,因此国内贸易必然存在,消费者不能选择自给自足,也不能选择专业化的水平和方向;而厂商的存在是给定的,所以导致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这种两分法使得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经济组织如何从自给自足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也无法解释国际贸易如何从国内贸易中产生等现象。第二,新古典经济学用规模经济概念替代专业化经济概念,而规模经济概念只能表明投入产出间的纯技术关系,却不能反映专业化水平、经济组织结构的演进对生产率的影响。第三,新古典经济学采用马歇尔开创的边际分析方法。边际分析主要用于处理内点解问题,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决策往往是角点解问题。(注:角点解意味着某些决策变量的最优值是零。一般讲,买汽车的人不会自己生产汽车,即其购买量为正数,而其生产量为零;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产品的生产量为正数,而其购买量则为零。相反,内点解则意味着决策变量的最优值不是零。)

新兴古典经济学克服了上述缺陷。首先,在该体系中每个决策者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这意味着每个决策者可以选择专业化方向和水平。厂商的出现也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从模型中内生而来。其次,用专业化经济来替代规模经济那种纯技术概念,并且引入交易费用的概念,从而产生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即专业化一方面提高生产率,使决策者拥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多样化消费的偏好,专业化必然意味着要从其他专业的决策者手中购买更多的商品,这就需要支付更大的交易费用。最后,新兴古典经济学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Inframarginalanalysis),即对每一角点进行边际分析,然后在角点之间用总效益费用分析,这是处理最优决策的角点解所必须的。

3.对贸易基础的认识不同

当代贸易理论公认的一个事实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是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的一个发展。当然,如果静态地看,情况确实如此。但是,如果允许比较优势在模型中内生,并且随着分工的发展而不断演进,那么斯密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绝对优势概念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概念更为宽泛和重要。许多经济学家曾指出,个人之间生产各种物品的生产率的先天性差异远不如个人之间由于分工和专业化而产生的生产率差异来得重要。正如斯密所说:“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象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注: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上卷,第15页。)。如果我们接受先天的生产率差异(即外生比较优势)作为分工的条件,那么就会导致贸易产品、方向和格局的静态化,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为分工的结果出现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则预示着一国贸易动态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基于分工造成生产率差异的内生比较优势能够随着分工的逐步发展而不断演进,而且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进展的动力并且杨格定理告诉我们,分工存在自我繁殖的机制,因此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就成为一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持续不断的源泉。而外生比较优势不能内生地演进,对于分工、生产率进步和加速知识积累没有什么影响,因而一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就只能归功于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外生技术进步。这是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很多现象的根本原因。

根据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如果事前相同的个人选择不同的专业化水平生产不同的产品,只要专业化报酬递增,就可能存在比较优势。这就是说,按照斯密的定义,比较优势可能存在于所有个人事前相同的场合。而根据李嘉图的定义,在这种场合比较利益不可能存在。换句话说,这种比较优势的存在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专业化程度的决策。我们将这种由于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生产率差别称做内生比较优势,而将以外生给定的个人之间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概念称为外生比较优势。

新贸易理论也对此作出了相似的研究。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1989)把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称为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而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概念称为先天自然的比较优势。

4.对贸易利益的主张不同

按照新古典贸易理论,如果国与国之间存在外生比较优势,则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必定会产生,而且实行自由贸易能够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新贸易理论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的贸易模型预言,国际贸易总是优于自给自足,因为世界市场上一个经济联合体的规模总比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要大得多。因此,没有政府干预时不可能出现自给自足。那么,国际贸易的存在一定会带来贸易利益吗?它一定优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状态下的福利水平吗?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通过引入交易效率的概念,能够解释国际贸易之所以从国内贸易中产生是因为一国的交易效率的改进。交易效率与交易费用负相关,各种交易费用(内生或外生)越高则交易效率越低。如果交易效率极低,则自给自足是均衡,因而无需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改进,则国内贸易将因一国之内的分工水平提高而产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改进的幅度不是很大,则在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时,贸易可能在各个地方性市场内进行。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改进,全国性市场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如果交易效率继续提高的话,则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会要求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其相适应,此时局限于一国市场之内的贸易和产品交换无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经济,因此国际贸易便会从国内贸易中产生。总之,国际贸易给一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先决条件是该国的交易效率应当足够高,以便适应分工水平的提高,而分工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规模的市场与之相适应,由此国际贸易才成为必要。

三、评价与借鉴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贸易理论的研究作了突出的贡献,其影响是巨大的。它使我们重新思考传统贸易理论中一些已有定论的命题,同时也提供给我们许多新的视角和观点。我们认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可能正代表未来贸易理论发展的主流方向。以下简要地对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作几点评价。

1.重新阐释了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等贸易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将贸易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

如果以事前和事后的生产率差别来区分不同的比较优势,那么不同贸易模型中的比较优势就可以划分为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其中,李嘉图模型的比较优势称为外生的技术比较优势,H—O模型的比较优势称为外生的资源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称为内生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称为内生的专业化经济比较优势。

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赖以产生的分工基础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技术和资源不同的外生比较利益的劳动分工,一种是基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的内生比较利益的劳动分工。也就是说,从贸易产生的原因看,传统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利益,而新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则是递增规模报酬。当然,实际经济是两者的混合体,既有比较利益,又有递增规模报酬。如果能够将传统贸易理论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进行有机的整合,则存在着将现有贸易理论纳入到统一框架之下的可能性。很显然,传统贸易理论不可能包含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因为按照新古典理论,普遍的递增规模报酬会使一般均衡不存在或不是帕累托最优。相反,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却能够包含传统贸易理论。杨小凯(1997)将外生比较利益因素引入基于递增规模报酬的新兴古典贸易模型,从而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纳入到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现有的贸易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

2.纠正了新贸易理论的错误结论,为其完善和发展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新贸易理论假定存在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的两难冲突,也就是说,规模经济的充分利用要求与更大规模的市场相适应。如果一国的人口或经济规模很大,则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规模经济的好处,因此人口的增加会带来生产率的上升。这与日本、香港的经验是一致的,但是却与印度和改革前的中国的经验相悖,因为对于后者而言,人口增长率高对经济增长并无积极作用。按照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交易效率,人口增长率对于一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中性的。在印度和改革前的中国,由于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各种纷繁复杂的行业进入壁垒、国内市场诸侯割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等因素,导致交易效率低下,均衡的分工水平很低,因此出现高人口增长率与低生产率并存的现象。而在香港等地,由于高效率的政府、健全的法制等因素保证了高交易效率,所以高人口增长率与高经济增长率并存。

其次,新贸易理论的最大弱点在于根本不存在一个为经济学界广泛认可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所以必须按照不同的市场结构、不同的产品差异性来构造相应的贸易模型,导致新贸易理论的各种模型纷繁复杂,难于统一,无法形成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替代。

然而,正如我们下面将要指出的,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以专业化为基础的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性市场是相容的。因此,如果新贸易理论能够正确地解释其递增规模报酬的微观基础,不再基于规模经济而是基于分工和专业化来建立相应的新贸易理论模型,那么就完全可以避开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处理问题,从而为其蓬勃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3.采用每个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框架,能够说明国际贸易如何从国内贸易中产生,从而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原理统一起来。

按照现有的贸易理论,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则当国与国之间存在外生比较优势或内生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时,国际贸易一定会产生。但是,它却无法解释同样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为什么古时候只有国内贸易就足够了,而现在却需要国际贸易,而且国际贸易量越来越大。这是由于现有的贸易理论假定纯消费者——纯生产者的绝对分离,所以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原理不同。国内贸易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消费者不贸易便不能生存,所以即使没有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国内贸易也会存在;而没有这两个条件,国际贸易便不会产生。

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存在着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由于这个冲突,当交易效率低下时,分工的好处被交易费用造成的福利损失所抵消,人们选择低分工水平即自给自足,不需要国内和国际贸易。当交易效率的提高使得分工的好处大于交易费用所造成的福利损失时,贸易开始在很多地方性市场中出现,但国内统一市场是不需要的。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国内统一市场出现。如果交易效率再进一步提高,则国内市场规模限制了分工的发展,所以国际贸易成为必要。可见,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第一个能解释国际贸易如何从国内贸易发展而来,并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原理统一起来的理论。

4.解决了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市场的相容性问题,存在竞争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

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多样化消费偏好意味着,一种产品的消费者数目必定很大;规模报酬递增则使得在均衡状态时,该种产品的生产者数目必定很小。一种产品的消费者从而生产者寡,即消费者与生产者地位上的不对称,使得厂商有能力根据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操纵价格,而消费者却无法影响价格。当规模经济普遍存在时,由此所产生的递增规模报酬与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即竞争性市场)难以相容。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贸易理论的发展不必再纠缠于递增规模报酬是否与竞争性市场相容的问题。首先,生产的专业化需要每个人付出他自己的劳动时间,而这种时间显然不能在人与人之间转移和代替,所以对专业化经济而言,劳动时间的规模总是有限的,因此专业化经济所产生的递增规模报酬存在一个界限,即专业化经济产生的是有限度、有范围的递增规模报酬。其次,采用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框架,则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种职业,这就决定了他买什么和卖什么,即每个人的需求是由其供给决定的,这被杨格称为倒数需求律。在新兴古典贸易模型中,杨格的倒数需求律一直保持着,即消费需求和生产供给总是同时决定的。由于倒数需求律的作用,分工中专业化生产者对其产品价格的操纵能力会相互抵消,因此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以专业化为基础的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的市场是相容的。这与当代西方的经济实践是一致的。在美国,利用规模经济并不会导致市场失败,因此不需要政府的干预。私人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总是争着合并成最优规模的大企业,这不但不会限制竞争、形成垄断,相反却加剧了竞争,因此,存在自由进入的自然垄断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描述的那样可怕,而真正可怕的却是由于政府干预造成的限制贸易自由和行业进入自由的行政强制性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