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思维能力训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部分要求,将学生智力发展与学生能力培养置于数学教学首位,而思维作为智力构成核心,也是数学教学重点部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阶段学生发展水平正处于运算阶段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时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注重这一时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年龄特点,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教育学家赞可夫提出,各科教学应始终注重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由此可知,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并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关注能力较差,且抽象思维较薄弱,其思维正处于动作与形象思维阶段,并逐步实现向抽象与逻辑思维阶段的过渡,因此数学教师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与积极思考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依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实际创设多样形式的教学情境,通过游戏、故事等学生易于并乐于接受的方式导入课题,从而予以思维活动强大的推动力。
例如:在教授“10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针对数字特点设计有趣的故事,0―9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字,这十个数字出去郊游,其中9当队长,其命令众数字按大小排好,而0最小排在队伍最前面,于是9说:“你比我小太多了,没头没脸还不一边玩去。”0听后十分难过,适时提问学生:怎么帮助0呢?学生展开讨论得出0可与其他数字组成以大过9,接着演示故事:1与0组合后变成10就比9大了1。通过此类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并开展探究,从而有效激活思维。
(二)注重语言训练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存在学生理解的知识与明白的道理无法通过语言完整表达出来的问题,这是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弱、语言表达不清晰的表现。因此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数学语言训练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实现以严谨清晰的表达展现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口述数学解题过程等方法进行语言训练,要求叙述语言准确清晰,表达清楚明白,在解题中训练分析能力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2]。
例如:在教授“5加几”时,展示算式5+7=?后,引导学生先摆好小棒,并在摆的过程中说出计算过程,有的学生想到5和5可组成10,而7可分为5和2,因此5+5+2很快得到12。还有学生想出3与7可组成10,而5可分为2和3,因此2+3+7很快得到12。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发散思维得到不同解题方法,在叙述时应要求其叙述完整、表达清晰,并适当进行纠正与表扬,从而有效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启发问题思考
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多基于问题解决,通过质疑促使学生启动逻辑思维,并以串联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深入,从而有效训练其思维能力。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教学例题的设计,对于低年级学生,好的问题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针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将抽象数学知识与熟知的生活经验结合,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形象化。二是既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战性,也就是在保证学生能够解题的同时保留一定的思考空间,从而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教授简单的转换思维时,教师可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展现题干“一年级有男生17人,女生15人”,可提出如下问题:一年级共有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之后引导学生依据已知条件与问题进行列式计算,并解释解题思路。通过此类训练,既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可促进不同水平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智力开发。
(四)重视实践操作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多通过具体形象感知,并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注重实践操作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并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方式[3]。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可组织一系列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动手演示与测量,从而促进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既可巩固与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又可提高动手能力并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教授“数的组成”时,可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以同桌为单位的小组,提出如“8加几”等问题后,要求学生进行摆小棒,同桌间交流如何摆与摆的结果,之后可引导学生发言并进行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将学生想法进行板书并以此组织讨论,分析何种方法最简便,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语
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性与能动性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开放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生语言训练以提升其数学分析能力,并在问题解决中促进其解题能力的提高,实现动手实践中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综合发展的目的,从而有效为低年级学生的全面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婷.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4(8):52-53.
【关键词】 小学数学;精彩课堂;思维能力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社会迫切地需要高素质人才。而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严重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利,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恰当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思考时间与空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精设疑问,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也是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为学生设计疑问,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欲望。从而更好地开发其智力,激活其思维意识。
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教师在给出学习有关3的倍数的知识内容时,为学生设置疑问:从1到100这些数字中,哪些数字是3的倍数?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问题的刺激下,被充分调动起来,都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开始思考、探究。有学生给出自己的想法:根据我们所学的2的倍数以及5的倍数的知识内容,我猜想,3的倍数,可能是个位数字是3、6、9的数。但立即有学生对其反驳:按照你所说的我可以给出反例13、19、23,这些数字根本就不是3的倍数。而且还有很多个位数字不是3、6、9的数字,是3的倍数,比如:12、15、21。学生很积极地探讨研究,在探讨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进步。还有学生在教师问题的推动下,先写出了一些3的倍数:3、6、9、12、15、18。之后,从这些数字中自己探索规律……
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思考的机会,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联系实际,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生活与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应用于实际生活,能够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可以适时地引入一些实际问题,促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将其解决,进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时,教师联系实际教学情况,为学生引入了一些实际问题:一天,爸爸买回三张桌子和四把椅子,一共花费668元,并且每把椅子32元,你知道其中每张桌子多少钱吗?教师在给出问题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简易方程的知识内容,去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这一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讲感到很熟悉,学生也对其充满兴趣。由此,学生都很积极地去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学生根据课上所学知识内容,设每张桌子X元,之后,根据题意,列出算式:3X+32×4=668,最后,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内容,解出方程结果,最后求得X=180,这样学生就可以很清楚地得知每张桌子180元。
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内容,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活跃了学生数学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巧设练习,灵活学生思维能力
练习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恰当的练习能够促使学生更上一层楼。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有效开发利用练习这一学习资源,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以打破学生固定思维模式,灵活学生思维能力,进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相关知识内容后,为学生设计了一些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师:请在下列括号内,填写你喜欢的数字,但最终要使得等式成立。3.5―( )=( );5.9+( )=( );( )-( )=1.6.这些练习都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学生动脑筋思考。这时,有学生给出答案:3.5-1=2.5,3.5-3=0.5。还有学生给出答案3.5-2=1.5,
3.5-0=3.5。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各有特色。这种练习题,充分活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可以有机会充分思考,大胆创新。
开放性练习的设计,有效地活跃了学生数学思维,开阔了学生思维空间,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成功地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数形结合,强化学生思维深度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数学内容是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由此,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地为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促使学生理解、吸收,从而强化学生思维深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教师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有一面墙需要被粉刷,一位工人每小时可以完成这面墙的三分之一,请问四分之一小时后,这位工人粉刷了这面墙的几分之一?很多学生在拿到这道题时,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作图,为其渗入数形结合思想。首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画出一个长方形,将其代表题中的那面墙,之后,学生将其平均分成三份,并取其中的一份作为工人每小时所完成的工作量,之后,继续思考,从中画出四分之一小时所完成的工作量。学生在做完图后,不仅对题意一目了然,还能够很清楚地发现其所求的结果,并轻松地列出相应的算式:1/3×1/4=1/12。
数形结合的运用,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形象化,更便于学生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地强化了学生思维深度,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效率。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己教学方法的运用,多给学生创造自主思考的机会,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
根据当代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内外双循环理论模型(DC模型)”认为,创造性思维结构应当由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几个要素组成。
一、逻辑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活动的能力,集中表现为应用内涵更博大、概括力更强的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高度抽象的能力。确切地说,学生实现认识结构的组织,是思维过程的最关键环节和最本质的东西。提高逻辑思维活动的能力,是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自我开发[1]。
(1)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活动的能力,则必从概念入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构成概念的基本条件,揭示概念中各个条件的内在联系,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建立概念的结构联系。
(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归纳法,善于分析、总结和归纳。由归纳法推理所得的结论虽然未必是可靠的,但它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功能对于科学的发现是十分有用的。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类比法,善于在一系列的结果中找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或相似处之后,推测在其它方面也可能存在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例如,在《高中数学・选修2-3(人教A版)》第22页“例4用0到9这10个数字中,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教学中,笔者为让学生及时巩固教科书中的解法3(教科书中称“逆向思考方法”),随即将该题稍作改动,供学生练习“:从0到9这十个数字中,任取3个数字组成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则不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有多少个?”分析:用分步计数乘法原理或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来直接计算“不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比较麻烦,不妨从问题反面入手,考虑“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共有30×3×2×1+12×2×2×1=228个,又因为“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共有9×9×8=648个,所以“不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共有648-228=420个。
二、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有助于克服那种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2]。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1)采用“变式”的方法。变式教学应用于解题,就是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扩展思维的空间。
(2)提供错误的反例。为了帮助学生从事物变化的表象中去揭示变化的实质,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教师在从正面讲清概念后,可适当举出一些相反的错误实例,供学生进行辨析,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活动。
三、形象思维的培养
形象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为联想和猜想的能力。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主要从下面几点来进行培养:
(1)要想增强学生的联想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把知识经验以信息的方式井然有序地储存在大脑里。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努力设置情景触发学生的联想。在学生的学习中,思维活动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学生的联想力越强,思路就越广阔,思维效果就越好。
例题:把半径为1的二个球两两相切地放在桌而上,在上而丙放个相同的球,使其与前二个球相切,求上层球的最高点离桌而的高度。
分析:设上层小球球心为Q1,下层二个小球的球心分别Q2,Q3,Q4为则这些球心的连线叫构成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Q1Q2Q3Q4,这样只需求出正四面体的高,丙加上两个半径即叫得出答案。
四、直觉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过程我们应当主动创造条件,自觉地运用灵感激发规律,实施激疑顿悟的启发教育,坚持以创造为目标的定向学习,特别要注意对灵感的线形分析,以及联想和猜想能力的训练,以期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之目的[3]。
(1)应当加强整体思维意识,提高直觉判断能力。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阿提雅说过:“一旦你真正感到弄懂一样东西,而且你通过大量例子,以及与其他东西的联系取得了处理那个问题的足够多的经验,对此你就会产生一种正在发展的过程是怎么回事,以及什么结论应该是正确的直觉。”
(2)要注重中介思维能力训练,提高直觉想象能力。例如,通过类比,迅速建立数学模型,或培养联想能力,促进思维迅速迁移,都可以启发直觉。我们还应当注意猜想能力的科学训练,提高直觉推理能力。
(3)教学中应当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直觉观念。
(4)可以通过提高数学审美意识,促进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形成。美感和美的意识是数学直觉的本质,提高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事物间所有存在着的和谐关系及秩序的直觉意识。
实践表明:当学生们的智慧充分调动和发挥后,常常能提出一些比教师更有见地,更富于创新因素的见解。可以说,这就达到了教育的最高目的和理想的效果,对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能力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的甚至会使学生们终身难忘。我们要利用各种思维相互促进的关系,把学生的思维习惯逐渐由“再现”导向“创造”,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知识,引导他们总结规律,展示想象,大胆创新。
参考文献
[1]仇保燕.教学思维方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221-235.
关键词:能力培养 数字媒体艺术 主线课程 过程性评价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建立在计算机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新型专业,它涉及许多相关的专业内容,包括数字影视、特效、多媒体网页设计、电脑游戏与电脑动画、卡通漫画、数字插图、数字艺术设计等等。本文从培养学生的三项基本能力、课程设置、考核体系的改革和教学效果分析,以及在现有教学框架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等方面入手,对本专业的主线课程建设实践作了深入探讨。
一、根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三项基本能力
当前,数字媒体艺术行业急需人才的特点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及综合能力,重要的是具备创造性。本科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打好专业基础。然而,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学校以及学生本人都陷入了软件学习的误区,认为学习某个软件变得非常重要,而忽视了其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所以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行业最基本的能力应该成为本专业学习的核心。
相对于传统绘画和传统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有其特殊之处,一方面在虚拟环境中建造了一个与我们生活环境相当的三维虚拟环境,而在这个空间中制作动画需要制作者具备在空间中构造视觉艺术的能力,也就是三维抽象思维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制作者才能很好把握三维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元素。另一方面,在三维虚拟的环境中自由度比现实生活中大很多,可以不必考虑现实生活中构造视觉艺术的限制,这就给了制作者和设计者更大的创造空间,同样,对于设计者的三维构造能力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行业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多专业合作才能够完成的专业。因此,对于各个不同分工的人才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相当重要。
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有了想法、创意还只是第一步,只有当你学会了设计与制作能力,才能实现创意和设计的思想。因此,围绕上述三种能力为目标教育培养学生,不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方向。
二、当前课程体系框架下课程设置的改革探索
根据培养学生具备三大能力的目标,在当前课程设置的框架下(因为考虑到本科院校的评估标准,不便对课程体系进行较大程度的改革),着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课程改革,鉴于三大能力的培养最终还是以学生实践制作三维的作品为实现目标和考量标准,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以三维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中心建立主线课程。
根据三维课程主线的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将三大能力的培养按照开设课程的时间分阶段设置课程。
第一阶段:在本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把专业基础课视觉构成原理、动画原理作为三维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动画基本规律的掌握为中心培养的第一阶段,并在这两门课中同时加入课内演讲等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阶段: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必修课三维设计与制作、数字合成与特效,让学生在掌握三维设计制作能力的同时以一个学期为周期,自行组队完成三维动画短片的策划与制作。在这个周期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三维软件和其他相关软件工具,还要负责策划并完成他们独立制作三维动画短片的任务。
确定视觉构成原理、动画原理、三维设计与制作、数字合成与特效、影视艺术为三维设计与制作主线课程。其中,视觉构成原理、动画原理为专业基础课程,三维设计与制作、数字合成与特效为专业必修课,影视艺术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帮助学生从影视创作角度训练学生包括掌握写作剧本、剪辑动画等方面的能力。
三、现有教学框架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
由于受到学校整体授课方式安排的限制,只能在现有教学框架下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改革尝试。在主线课程确定的基础上,围绕三项基本能力对主线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力争达到主线课程之间内容衔接、相互配合、循序渐进,按阶段加强对学生的三项基本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教学内容修订
根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三维设计与制作能力的需求,对相关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修订。其内容大致如下:
1.视觉构成原理课程。在传统艺术设计专业构成原理课程基础上,加入动态元素构成等;在新技术条件的要求下,对动态元素进行重构的基础训练;加强训练学生的三维抽象思维以及动态元素的把握能力,为今后的三维制作、动态视频制作打下良好基础。
2.动画原理课程。在传统动画专业课程基础上,根据本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绘画基础的特点,在动画基本原理理论讲授的同时,让学生提早进入三维动画制作的训练,尽早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三维技术条件下进行动画原理的实现以及训练。
3.三维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本主线课程的核心,全面从三维制作的各项流程对学生进行讲授及训练。课程内采用行业比较通用的软件进行具体实现,但并不对学生使用的软件作硬性规定。
4.数字合成与特效课程。对之前开设课程中制作的各项作品进行整合,并以三维特效为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作品进行后期处理,从而达到最好的表现效果。
5.影视艺术课程。此门专业选修课能够从影视创作的角度训练学生掌握专业制作的能力,尤其是写作剧本、剪辑动画等方面的能力。本课程着重进行三维动画短片的基础创作,以鉴赏和作品制作分析为主要教学内容。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尝试
根据课程内容,改变相关的教学组织形式,把课堂变为师生讨论为主的场所,而不仅仅是教师单方向地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地方。进一步实践情景认知教学理论,在培养三个主要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动画原理课程。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兴趣加入演讲环节,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以及自己制作的动画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兴趣。
2.三维设计与制作课程。在课程中开展设计制作实践,以团队方式制作三维动画短片,并采取课堂讨论以及分别辅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组织三维动画短片项目的策划和制作。充分锻炼学生的项目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三维制作能力。
3.鼓励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及大学生科技能力训练计划。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进一步提高的平台。同时鼓励在课堂讨论时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指导接受能力较弱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考核体系的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三维设计主线专业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从多个方面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如以三大主要能力训练的过程性评价。因为三维设计制作主线课程主要是以动手能力来体现掌握的程度,如果还采用以往的结果评价方式,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上,忽略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认识问题的态度等一系列潜在的问题,很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
对于构成原理这样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把学生带入视觉造型艺术的构成思维中,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维构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三维抽象思维的方式,让他们接受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原理。
以动画原理这门基础课程为例,引起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最为重要。故在学习动画、动态元素构成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演讲以及分享。在这个阶段,过程性评价主要是给学生在方向上的指导。而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在过程中指导学生,教师以课堂讲评的方式让更多学生互相观摩各自的作品,每人作品的优缺点都成了大家加深对专业课程知识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借鉴。
三维和数字合成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主要围绕学生自主策划的三维动画短片展开,三维动画短片从策划、写剧本、画分镜到实际制作再到后期合成渲染部分,有很多流程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完成。按照每个流程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考核检查,不断推进学生的制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重要的流程阶段,让学生上台进行演讲分享不仅促进了学生团队之间的学习沟通,同样对他们的制作是一个促进,形成良性的竞争。而且在分享的过程中,一些技术的应用也对学生是一种启发。
在学期结束时采取答辩式考核,让团队小组成员上台,介绍并展示作品,教师随后进行提问和总结,这种方式与各大比赛的决赛形式接轨,大大促进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执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五、结语
当前,由于本科评估等硬指标的限制,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基础课开设仍然相对较晚,很多低年级学生还处在跃跃欲试却迟迟未能接触专业课的状态,主线课程的建立对学生迫切需要的能力锻炼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提高他们能力的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能够以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创新和创造性,这样才能体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先进优势。
参考文献
[1] 饶简元.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定位的探讨[J].艺术评论,2010,4.
以问题支架的方式承载学生思维发展的任务,符合以生为本的自主学习理念,也尊重人的认知发展规律。问题支架助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基于问题学习的有效策略,也应是思维发展的必然路径,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一、分析与概括:引起思维关注与深入的支架
小学生读课文,喜欢浏览,容易受情节的吸引,忽视对语言的品味和内在情感的关注。而事实上文本中的许多词句并非可有可无的,编者几经修改编辑,旨在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读中发展思维,提升语感,深入理解课文。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作为引起思维关注与深入的支架,引导学生去关注、品味和分析,再将所得概括成结论,形成一个从分析到概括的思维过程。学生则在这样的经历中提升思维能力和语言素养。
课例1:苏教版语文第7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中的环境描写,可以衬托人物的精神品质。文章里有这么一个细节:“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有教师有意将课件上“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加注红色,提问:“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我读出了庙很破败,条件很不好。”有的说:“我读出了李时珍有吃苦精神,对生活环境要求不高。”
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略加思考便能理解,但倘若没有仔细关注和体会,李时珍不畏艰辛遍尝百草的奉献精神就难以水到渠成地得出。教师通过设置这么一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再从列举的现象里归纳出共性的特点,从特殊到一般,这其实是一种归纳能力的训练。阅读课上经常预设这样的问题支架进行训练,形成一个思维的阶梯,学生便能实现归纳能力的发展。倘若仅仅浮光掠影地读一下这一段,教师没有设置问题支架加以辅助或是引导,也不作什么提示,四年级的学生往往不会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更难以体会人物不畏艰难一心为民寻访药草的内在精神。 类似于这样通过问题支架进行归纳练习的素材很多,几乎每篇文章里都能挖掘出来。若教师用心关注,积极开发利用,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演绎与推理:促进思维清晰与缜密的支架
选入课本的课文适合小学生阅读,但学生并非阅读了就得到发展了。文本的挖掘和利用,主导权在教师。因此,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教材的例子来教会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掌握方法技巧,渐而喜欢上语文,这才是语文教师应该追求和努力做到的。如何实现?将文本重构,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有效的问题作为支架,开展基于问题的主题学习活动,来展开教学,这样的语文课才不至于枯燥,却又能在求索中获得思维的发展。
课例2:苏教版语文第11册21课《鞋匠的儿子》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大笑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有位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提出“参议员为何而笑?”“林肯的三个‘永远’分别表达什么意思?”“在正义面前,林肯和参议员谁更应该被嘲笑?”三个连续的问题,形成一个问题串,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架起促进思维缜密的支架,把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课文片段引向深入思考,进而使学生了解林肯的襟怀坦荡和智慧应对。
学生是天生的求索者,好奇心重,好胜心强,喜欢老师设置问题迷宫,并乐于在其中寻求答案。倘若教师善于发问,设置的问题难易适中,他们是愿意在研读文本中不断思考的。高明的教师将文本作为教学的素材,而将育人包括发展思维作为教学的目标,以此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支架,实现课堂的重新建构。这样的课堂将语言学习、思维发展、情感熏陶、价值引领等目标隐藏其中,学生在问题导引的主题活动中不知不觉进行着真正而深入的学习。
三、评价与质疑:引导思维思辨与追问的支架
教学中,我们常常组织学生对同学的回答进行评价,这判断“对”与“不对”的背后,其实是对答案的比较权衡与质疑。经常保有质疑的意识和习惯,则能保持冷静理性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形成思辨性思维。教师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素材,不管是学生的回答,还是自己精心设计出的问题,都要抓住契机,巧妙追问,为我所用,激发和引导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
课例3:苏教版语文第9册15课《艾滋病小斗士》一文有这样一个片段:“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有位教师教学时,抓住了数字精心设计:文中“近200名”“四分之一”“第二个”这些数字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这一问题使得学生思维聚焦于数字上,仔细思考后会认为用上数字更准确描述事实。这样的思维练习显然归属于归纳思维训练。教师紧接着进行第二问“近200名”“四分之一”这样的表达是否准确?为什么?这个问题带有明显的逆向思维的特征。教师针对小学生常规思维中的数字越精确越好的习惯而提出这个问题。冲动的学生当即认为不准确,冷静的孩子则没有莽撞发言,教师顺势留足时间让学生认真思考和讨论后。学生逐步发现这两个数字看起来表述不是最准确,但是最能客观反映当时的现实情况。倘若一味追求精确,而又不可能有准确的数字呈现,胡乱得出的数字反而违背了事实,那样反而不准确。
因为问题而出现立体的空间,引导着学生深入钻研和求索。教师的设问出乎常识和习惯,引起学生的关注,在经过逆向的思考中,摆脱思维的惯性,逐渐找到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形成独立的思考和结论。而如果没有教师合适的问题支架来引导,学生也就失去思考追索的学习机会。课堂中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质疑的,更善于利用学生之间相互生成的素材组织辩论,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延展与创造:拓展思维广度与深度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