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数字教育

健康数字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数字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数字教育

健康数字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子宫切除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173

资料与方法

2008年6~12月收治子宫切除手术患者92例,随机把9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既往健康,无其他疾病史,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

方法:对实验组的病人,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进行调查时最好与患者单独交谈,因为患者有些思想活动不想让他人知道,而对照组进行一般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的内容:入院教育:对新入院的患者由责任护士热情接诊,并热情带领患者熟悉病区环境,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以及病房规章制度,病区各种生活设施及注重事项。

认知疾病:由责任护士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主管医生的技术水平,说明手术的方法、方式,麻醉的方法、方式、及术后镇痛方法。

术前预备:系统的术前教育和具体的术前指导是一种重要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1]。耐心细致的讲解术前为什么要禁食、备皮、外阴及阴道的冲洗、清洁灌肠、导尿管的留置及术前用药等目的意义以及注重事项。通过耐心的讲解使患者在了解知识的同时,顺利配合术前预备工作,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术后指导:当患者手术结束后,责任护士以热情、耐心、细致、灵敏的操作技能安置好患者,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静脉液体输入是否顺利,用药后的反应,留置尿管是否通畅,尿色及尿量的观察。如患者清醒后可以亲切的告诉病人手术成功已返回病房,并根据每个人疼痛耐受力的不同,6小时可采取半坐卧位,并由责任护士帮助指导取半坐卧位,24小时鼓励协助患者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嘱患者做深呼吸,使痰液及分泌物顺利排出,以防肺部感染的发生。合理布置饮食,术后6小时可进流汁饮食,待排气后,逐渐给予富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营养易消化饮食,以保证机体需要,避免便秘。3天未解大便应给予缓泻剂,使机体尽快恢复,平稳度过手术期。

出院康复指导:患者手术治愈后,身体仍需要进一步恢复,做好出院指导工作也是患者所期盼的,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前1~2天给予进行宣教指导工作。嘱患者适当休息,适当活动,室内定时通风换气,生活规律,情绪稳定,并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合理膳食及调理,术后1个月复查,如有不适及时救治;保持会的清洁卫生,禁止盆浴,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应用激素疗法的应向病人详细介绍药物名称、用法、不良反应、严格按医嘱用药,达到用药目的。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比较,结果见表1。

讨论

子宫切除术多用于切除子宫肿瘤及某些子宫出血和附件病变等。加强健康教育受益于患者,服务于社会,能解除患者因心理因素造成的忧虑。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工作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解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患者树立信心,早日康复。

同时护士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采用综合手段,注意时效,使健康教育实现手段具体化、专业化、教育途径多样化,现代化,教育理论科学化。

健康数字教育范文第2篇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矫正术后,若患者缺乏眼睛保健知识或者在术后忽略注意事项,则可能影响疗效或者带来不良后果[1~3]。因此,对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则是必须足够重视和需要认真做好的。

做好医患沟通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矫正术后要注意继续做好医患沟通,力争做到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使患者了解和掌握近视眼准分子激光矫正术后的相关保健知识,教会他们术后自我护理和正确的点眼药水方法;要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尤其是对术后当日可能出现的轻微眼部不适、异物感、畏光、流泪等正常反应不要害怕,要消除他们的紧张恐惧情绪,并始终以平常、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要嘱咐他们重视术后治疗、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视力疲劳和加强营养补充以利术眼康复;术后一旦出现眼红、肿痛、畏光、流泪及分泌物多等异常情况则应立即电话咨询或来院复诊。

重视术后治疗

遵照医生的医嘱正确规范的术后治疗用药是防止近视眼准分子激光矫正术后感染和促进术眼康复的重要保证。近视眼准分子激光矫正术后用药主要是局部应用眼药水,并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选择口服抗生素和消炎镇痛药。眼药水术后第1天即开始应用,遵医嘱常规点抗生素眼药水、激素类眼药水及人工泪液,术眼4次/日,连续使用1周后递减,一般不超过1个月。点眼药水前要先洗净双手,注意动作轻柔,要将眼药水滴入下穹隆部,并避免眼睫毛和手接触瓶口而污染眼药水。使用激素类眼药水时,还要注意按时到医院复查以确定是否需要停用,以防止和避免激素性高眼压发生。要嘱咐患者既不可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随意停药,也不可因为担心术后感染影响康复而滥用药物。

注意用眼卫生

术后由于角膜瓣完全愈合牢固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术后切忌揉眼,以免不经意的揉眼动作导致角膜瓣移位。术后当天不要去掉眼罩。术后1周内在晚上及午间休息时仍需用眼罩盖眼,外出时要戴护目镜或太阳镜,不要洗头、洗脸(可用毛巾擦脸),不要使用化妆品,以免水、灰尘和异物溅入眼内,要少看电视、少看书、少操作电脑,避免用眼过度而影响术眼调养。术后1~3个月内不要到灰尘较大的环境中活动,以防灰尘沙粒入眼;夏季尽量减少外出活动,以防汗水进入污染眼睛;尽量不要做剧烈的碰撞型运动如踢球、打篮球、游泳等,以免碰撞术眼,造成眼外伤或角膜瓣移位。

避免视力疲劳

术后要长期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眼睛和长时间阅读、看电视等,以免引起视力疲劳。对于在电脑前工作和伏案近距离工作者,一般用眼1小时左右需要休息片刻,可通过做眼保健操放松眼球或眺望远处促使眼睛疲劳恢复,并可防止过度用眼使近视再度出现。对于长期在电脑前工作者还要注意养成和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姿势,以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促使颈部肌肉松弛,以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程度。另外,经常眨眼可以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可起到避免泪液蒸发的效果。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则更有利于视力的保护和眼睛的调养。

保证营养供给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矫正术后要注意手术后眼睛的营养补充和供给,眼睛的营养供给主要是补充叶黄素、维生素和蛋白质等,它可起到有利角膜上皮的修复、减轻其水肿、提高视网膜和黄斑密度、改善视力和促进术眼康复的效果。患者饮食一般以清淡、富营养和富含维生素为原则,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牛奶、鱼、蛋类食物,以保证平时的营养供给;要禁烟酒和不食辛辣刺激性强与油腻的食物,以免引起或加重眼部不适;另外,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平时多饮水对于减轻眼睛的干燥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护理现状[J].天津护理,2009,17(2):114-116.

健康数字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

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展开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特殊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区,在校学生是这个社区最重要的群体。他们正值青春发育期,随着性生理机能的日趋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发,性本能和性冲动日趋强烈,恋爱、择偶已成为其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性信息的泛滥,性观念的开放,性教育的滞后,相当多的中专生对婚前持认同态度,他们对所有与性有关的现象和话题充满了好奇。校规、校纪固然可以禁止在校结婚和同居,但在高年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中男女间有过目的性、过程、边缘者已占有一定比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群体己成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同时也成为容易受到艾滋病病毒侵害的群体之一。因此,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身发育特征,积极开展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不久的将来将走上各种岗位,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成为未来的人才,对他们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同时也有助于保护他们自身不受艾滋病的侵害,当他们走进社会后,用自己所掌握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去影响周围的人群,起到良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身发育特征,不失时机的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展开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形式

2.1课堂教学

按教学计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其中AIDS健康教育为其中重点之一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参与式、启发式、举例法教学,既有讲解对学生起指导作用,又能在学生参与下进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个别咨询

对于一些在课堂上没能解决的问题或个别疑问,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提出,对学生进行个别解答或课堂解答,学生不便当面询问时,也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形式向老师咨询。

3.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及原则

3.1主要内容

①AIDS的基本概念;②AIDS的国内外流行趋势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③传播途径;④主要临床表现;⑤预防方法和措施;⑥禁毒知识;⑦无偿献血知识;⑧健康的恋爱、婚姻和道德观;⑨生育与避孕;⑩关爱、帮助、不歧视AIDS及HIV感染者;我国预防和控制AIDS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拒绝不良行为和不良诱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相关的生活技能。

3.2原则

应结合实际,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同时,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切忌肤浅和一般化。因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求知欲较强,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对讲课的内容比较挑剔。因此,讲课内容应侧重于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艾滋病的预防,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和政策问题;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与艾滋病相关的敏感问题,如同性恋现象、、等高危行为、性病与艾滋病的联系、性、安全、安全套的使用、无偿献血知识及禁毒知识等内容。对艾滋病的病原学,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及艾滋病的治疗等内容可做适当介绍,如能适当辅以录像片或图片效果也很好,做到信息量较大,具有冲击和震撼力,但内容紧凑,不拖踏冗长,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3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体会

①在AIDS教育中以课堂教学形式,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的反应都很积极,使受教育的学生增强了自己选择健康行为的能力,对学生整体的健康素质有所提高。实践证明,课堂教育能使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AIDS相关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知识水平,转变学生态度是有效的,但对改变学生行为方面是不够的。

②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求,有计划,有准备,并重视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从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来看,以健康教育课课堂教学形式,运用参与式教法,效果良好。

4.对今后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思考

4.1提供条件支持

学校应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如购买一些预防艾滋病的书籍、教材和宣传品供学生阅读;选派教师参加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学校要支持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探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2要强调关怀教育

大多数学生仍对艾滋病患者存在歧视和排斥心理。健康教育后,学生对他们的态度与健康教育前相比,没有显示更多的宽容。对艾滋病患者提供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总体预防,而严厉的社会歧视会产生负效应,对人类战胜艾滋病是不利的。因为歧视会增加HIV暴露机会,害怕受到歧视和羞辱的人可能采取过激行为或隐匿病情,造成对社会更大的危害。大家应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可能面临艾滋病感染问题,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4.3要注意教育

目前,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中谈恋爱成风,甚至发生,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代学生思想已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性观念。存在开放思想,就会有不端的极大可能,也就会给这一群体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这就提示预防AIDS教育必须与性心理、性道德及安全教育相结合,并对恋爱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建议在校期间不谈恋爱为益,使学生树立正确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性观念态度,并且采取正确的。

4.4建立健全的健康教育机制

《全国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方案》中对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中明确规定:对健康教育的任课教师进行预防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培训,到2005年达到100%;对入学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处方,到2005年发放率达100%;到2008年各类大、中学校完全开课率达到100%;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要备有一定数量的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读物,到2008年达到100%。上述指标的实现,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抓落实的过程中,使健康教育工作不走过场,不漏掉一位受教育者。 [科]

【参考文献】

[1]何景琳,许文青.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在中国[J].中国健康教育,2001,17(1):15.

[2]全国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方案(2004—2008).国艾办发[2004]4号.

健康数字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发放资料;候诊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90-02

医院门诊是候诊流动人群主要聚散地,同时是疾病预防宣传教育的前沿阵地。利用医院门诊候诊场所的地缘优势对候诊流动人群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增强全民普及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009年3月―2011年5月,项目人员在本医院各门诊对部份候诊人群发放宣传资料,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感染性疾病门诊,妇产科,外科,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各诊室门诊并自愿配合项目人员调查930例候诊人群发放宣传资料,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男582例,女348例,年龄18―64岁,平均34岁,文化程度 ;大专以上384例,高中及中专270例,初中以下276例,职业:职员 366例,民工354例,农民138例,其他72例。

1.2方法 在医院门诊各候诊室放影宣传艾滋病防治政策和防治措施,板报展出与张贴宣传画和标语,营造艾滋病预防知识传播环境。对每位来医院就诊候诊人群免费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与宣传小册子和安全套各1份。教育内容包括艾滋病概念,预防措施,艾滋病危害以及正使用安全套及推广等。

1.3问卷调查与资料处理 调查表采用自制“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健康教育问卷调查”于健康教育活动实施前后分别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方式采用无记名进行。完成问卷后当场收回。每次的调查方法均统一,调查资料及数据分析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教育前发放问卷1082例,回收有效问卷930例,回收率为87.3%,教育后发放问卷930例,回收率有效问卷880例,回收率93.5%。

2.2 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情况见表1。

2.3健康教育前后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艾滋病预防措施知晓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是评估艾滋病性病行为改变的关键[1]。医院门诊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窗囗,是任何公共场所不能所具备的地缘优势。在对社会人群进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过程中,医护人员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人力资源,最具有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权威人员。项目选择门诊各候诊室作为教育平台对候诊人群在候诊暇间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具有方便,快捷,有效的宣传途径。

3.2健康教育后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明显提高,调查结果表1显示。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有些了解,正率为86.8―97.2%,但表1中的第8―13项知晓程度不容乐观,很多知识非常模糊,正率为56.4―79.3%,尤其是共用办公用品或用具以及多性伴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正率为56.4-56.5%。低于朱清云[2]、 李雪琴[3]等67.9%调查报道。说明部分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艾滋病传播的实质尚未清楚,提示在当今少数民族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山区医院对少数民族人群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中,应从人们的保护动机出发,通俗易懂有具体性,针对性帮助和提高少数民族人群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通过宣传教育后,目标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大幅提高,13项艾滋病相关知识中,12项知晓率达到了91.7%以上,证明在桂西山区医院对少数民族候诊人群以分发宣传材料为主要方式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模式能够在短期内提高该人群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可作为山区医院对门诊候诊少数民族人群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3.3健康教育后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艾滋病预防措施明显提高。

从表2调查结果发现,98%候诊人群希望能获取艾滋病防治措施的愿望和需求,反映他们希望解决医疗服务需求中居首位,尤其接受相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观愿望更大。这与近几年国家对艾滋病宣传和教育密不可分。这些恰当地推动了今后在山区医院开展艾滋病宣传工作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尤其在皮肤性病门诊和感染性疾病门诊是性病/艾滋病患者较为集中的场所,病人主动性,需求性,迫切性和悔改性都高于一般人群患者,因此对医护人员信任度和依从性较好。但是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于安全套正确使用可避免艾滋病传播和推广使用安全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阻力。从表2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前正确回答率52.8%,健康教育调查后正确回答率仍为65.5%。显示该人群对于正确使用安全套有着较差的接受性,多数人把安全套的作用只停留在避孕上,这可能是害羞与面子或无所谓态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传统意识观念和行为改变需要一定的长期过程,本次调查已经提示我们在今后在山区医院对门诊候诊的桂西少数民族人群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中,应把工作重点广泛放在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和推广上。

针对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对艾滋病防治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专项防治措施,利用医院门诊各候诊室良好资地缘优势,挖掘医护人员良好资源优势,开展对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营造防治艾滋病一定的社会支持与知识传播教育环境,提高人们对艾滋病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自觉抵制艾滋病,全方位的扩大预防和普及防治艾滋病知识,使人人成为防治艾滋病执行者和宣传者。最终达到遏制艾滋病在本地区流行和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新莲,864例喑行为性病调查分析 [J]. 右江医学,2009,37(1);10-13.

[2] 朱清云,白雪,黄志平,等.对深圳市健康体检人群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3)∶195-196.

[3] 李雪琴,杨莺卿,林碧莲,发放资料对门诊患者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护理学报,2007,14(1)∶83-84

作者简介:

健康数字教育范文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4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22-01

海扶超声聚焦刀又称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简称HIFU,是一种无创治疗实体肿瘤的大型医疗设备。近年来越来越多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1-3]。由于是新技术,在我国尚未普遍开展,护理模式也处在摸索、探讨之中。临床路径是现代的、多专业合作的、能保证质量的、有效地临床健康(医疗护理)服务计划[4]。所谓临床路径是指有医生护士与其他人员对一特定的诊断和手术,做最适当的有顺序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品质[5]。其中健康教育对疾病的发展、转归、预后的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尤其是对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良好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妇科自2010年将临床路径应用于HIFU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行HIFU治疗的122例患者,年龄28岁-52岁,肿瘤最大者121.1mm,最小者14mm,均经B超、磁共振与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2组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情程度及麻醉方法等临床资料经处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时按照单双号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机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制定好的临床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由病房护士长、主管护士及海扶治疗室医师、护士共同制订。所有参与者均经过培训,严格按照此表进行护理,以时间为横轴,以健康宣教内容为纵轴,提供按时有效的照顾,内容包括:各种需要掌握的规章制度、各项检查及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俯卧位的练习、膀胱充盈训练、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发放及回收调查表。自行设计卧位耐受性记录表,包括完全能﹙Ⅰ级﹚、勉强能﹙Ⅱ级﹚、不能需暂停治疗﹙Ⅲ级﹚。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灌肠次数、卧位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出院时调查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遵医嘱行为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数据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组患者灌肠次数、卧位的耐受性、不良反应比较,见表1。出院时发放调查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情况、遵医行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随着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不断增加。现在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视,已成为医院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6]。通过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在治疗过程中,使患者真正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身心整体护理。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传统的健康教育没有严格的标准,随意性较大,病人得不到系统全面的教育,不能达到期望的健康教育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先进的护理工作模式,使护理人员护理的目标和护理行为一目了然,不再是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规范化、标准统一的护理。对年资低,业务水平低的护士能起到临床指导作用。本文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经反复修改制定了HIFU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灌肠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孙丽敏,孙瑞.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50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5(4):115-116.

[2] 王善梅.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14-915.

[3] 李玲.子宫肌瘤海扶刀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9):570-571.

[4] 庄翠芳,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J].上海护理,2008,8(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