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司经济效益

公司经济效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司经济效益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公司发展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审计工作的重点已逐步由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效益性审计转变,以效益审计为重点,管理审计、风险导向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其他内容审计共同开展的审计模式已经形成。公司审计处积极响应审计局的号召,审计重心早已站在效益审计的基石之上。2008年审计处开展审计项目12项,其中实施效益和责任审计6项,开展效益审计的比例为50%;2009年审计处开展审计项目17项,其中实施效益和责任审计9项,开展效益审计的比例为53%;2010年审计处开展审计项目9项,其中实施效益和责任审计6项,开展效益审计的比例为66%;2011年审计处开展审计项目10项,其中实施效益和责任审计3项,开展效益审计的比例为30%;可见,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我们公司审计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那么,什么是经济效益审计?我们公司为什么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又具有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呢?下面就这些问题结合我们公司的现状做一些探讨:

一、经济效益审计概念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采用专门程序和方法,取得审计证据,对照选定标准,以评价、衡量和证实被审单位或项目经济活动所体现经济效益的优劣,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种独立经济监督活动。

就我们公司而言,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果或效率,审计通过对公司生产经营成果和资金使用效果的审查,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经营情况的好坏,并进一步发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

二、公司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企业发展以担当社会责任,追求盈利为目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命,盈利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我们公司作为一个正在做大做强的发展企业,经济活动的投入和成果都十分复杂和庞大,只有做好各项监督和控制工作,才能使公司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因此,加强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对管理效能和经营决策的评审,发现和完善公司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公司提高经济效益十分必要。

(一)公司的发展具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肥沃土地

我们公司为建筑施工企业,“点多、面广、战线长”是公司近几年的工程管理特点。施工企业生产流动性大、产品形式多样、施工技术复杂、施工组织管理要求高的特点,为公司开展形式多样的经济效益审计提供了条件。经过近年的改革发展,公司已经走上了一条长足的发展之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盈利能力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整体处于上升阶段,公司的发展为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提出了要求:

(1)公司实力增强、每年完成管理产值正在逐年增长,公司的成长需要监督保障

在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指导下,近几年来,公司每年完成的管理产值由2007年完成管理总产值21亿元到2011年完成管理总产值35亿元,五年间公司完成管理总产值翻了1.7倍,实现了巨大的飞跃。未来三年公司的管理产值计划完成100亿元,在建和已经落实的工程共99项,管理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放大。然而,如何管好来之不易的大市场?如何控制好零零星星的各种资源消耗?如何发挥各种投入的效率性?使公司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不刹车、不脱轨,这对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提出了强烈的要求。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判明公司在管理和资源利用上是否经济有效;查明不经济、效率低的原因;揭示公司管理结构的合理性和管理职能发挥的有效性;寻求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办法和措施,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建筑一道防护墙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手段,也是我们公司发展的要求。

(2)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使得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

近几年来,公司加大了社会资源的利用。2011年,公司外雇劳务支出7569.65万元,外租机械及设备支出10541万元,完成工程分包产值20亿元。2011年工程分包完成产值是公司当年完成总产值的57%,社会资源的利用已成强势。管理社会资源,变社会资源为已之力,可能是公司走管理之路的发展方向。因此,管好社会资源支出的这个口子,杜绝公司经营效益的“跑、冒、滴、漏”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3)社会资源利用的审计以风险审计和效率审计相结合更佳。

审计处这几年开展了许多题材广泛的社会资源利用的审计,包括:外雇劳务结算审计、外租机械台班结算审计、分包工程结算审计、外购物资审计等。但审计多以核算业务的真实性、准确性为重,审计的方法是通过对内控手续,结算依据的审核核实业务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成了管理风险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的任务。但是,社会资源的利用是否经济?效率是否合理?不开展标准对比和技术分析是无法做出准确回答的。比如,外雇计时工结算中是否存在消极怠工、窝工的费用?外租机械台班费结算中是否有出勤不出力,大车拉小货的费用?采用的施工工法和技术是否有不经济,浪费性大的费用?质量、安全标准的采用是否经济等?都是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审计中效率性审计和经济性审计的重点内容,需要审计查明、核实,并做出科学的判断。

(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存在潜在的盈利效应,是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审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合理性、可行性,以促进被审单位提高经济效率,降低经营管理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很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司每年在建项目几十个,选择一些风险控制流程长、管理层级多、控制人员流动大、交接手续要求高的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效益审计,一定能及时发现问题、规避风险,扩大收入的确认,降低不合理费用的支出,提高业务的经济性,达到真实、准确反映企业盈利水平的目的。

(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能够控制公司决策、计划的实施,及时防范控制风险、减少执行损失,达到预期效果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经济效益审计是公司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公司决策、计划实施的主要力量,因而在强化公司内部控制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经济效益审计能有效分析风险因素,识别风险,帮助公司防范各类风险,实现经营目标。

(四)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局的统一发展方向

2012年,徐彬在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指出:“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效益审计,促进公司、企业落实深化改革、挖潜增效措施。…审计部门要围绕“深化改革”、“挖潜增效”和“安全、质量、品牌、诚信、服务”等,切实开展好管理和效益审计”。 “帮助企业系统总结好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做法,深入分析效益变化原因,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为公司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助推器作用”。

三、公司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

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是对经营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经济效益审计具有制约、防护、促进和参谋的作用。然而,我们公司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除了具有这些作用外,还应该具有以下四个具体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财务收支的真实核算

经济效益审计被孤立地看成一个审计种类,单独地去实施,不仅认识不准确,也是缺乏效率的。缺乏效率的审计工作在人力、物力既定的条件下必然难于大范围推行。经济效益审计必然涉及到查实账簿资料这一工作环节,只有对账簿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查实后,对节约、效率、效果所进行的分析认定才有意义。因此,通过经济性审计,可以揭示公司财务活动的恰当程度及其遵纪守法情况,保障财务收支的真实。

(二)有利于堵塞漏洞、节支增效

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对被审单位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的审查评价,促进单位提高经济效益,降低风险。从经济效益审计的职能来看,它是监督和鉴证,不具有管理的职责。但是,从经济效益审计的实际效果来看,审计评价也好,监督、鉴证也好,都起到了对经济活动控制的作用,为公司堵塞管理漏洞、节约支出、挽回既得利益发挥了作用。

(三)有利于经济责任考核,促进考核工作的深入开展

经营承包是公司采用最广泛的经营管理手段,每年公司都与所属二级单位及项目部签订了《经营承包责任状》,承包指标涉及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评定承包责任人的经营状况?借助审计成果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四)有利于公司提升管理水平,为公司做大做强提供了保障

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经营活动审计贯穿于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经营活动审计主要是将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故而能促进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公司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要因地制宜,不要盲目求全追大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考虑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知识构成和可借用的专业力量的情况,在公司审计处现有条件下,可以少开展综合经济效益审计或较大项目的审计,多选择某一部门、某个环节或某项业务开展专项经济效益审计。

(二)坚持“一审二帮三促进”

经济效益审计不应只是局限于最终评价,还应进一步帮助被审计单位找出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要有科学的技术方法和评价体系

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效益审计开展有难度,缺乏经济效益审计标准是一个重要方面。建立一套科学的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准确评价效益的关键。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反映管理水平、盈利能力、经营风险控制、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等的评价体系,通过效益评审,揭示公司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公司经济资源的合理使用,打开公司的盈利空间。

建立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科学性,评价指标体系应能科学的反映公司的经济效益状况;二是有效性,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发现影响公司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了解和确定公司经济效益增减变化的原则,分析公司管理的效益性;三是相关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各项具体指标与所评价的经济活动或业务内容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四是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之间应存在着密切联系,每项指标都应能影响整个指标体系的完整性而又受到其他指标的制约。近年来,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体制发生了较大变革,供应、销售、投资、资金、会计核算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与之相连,形成具有较强适用能力的评价工具。

总之,加强经济效益审计的深入开展是公司发展的需要。2011年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会议上,王作然在报告中讲到:针对重点业务或重要环节开展管理和效益专项审计,精耕细作、查深查透当好领导的“眼睛”。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深入研究、综合分析当好领导的“参谋”。针对典型企业开展整体管理和效益审计,以点带面当好促进精细化管理的“推手”。这是我们公司为什么要加强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审计专业管理知识与实务》中石化集团公司审计管理干部岗位资格培训教材编写组

[2]《经济效益审计》作者: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震.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2篇

一、赵矿公司2013年-2015年综合成本构成情况

为进一步全面加强成本管理,以节支降耗为重点,降本增效工作逐步细化和深化,并对重点成本项目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公司成本管理水平,对赵矿公司2013年-2015年各成本费用占综合成本比重较大的项目进行了对比,分析表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赵矿公司2011年综合成本总额55260万元、2012年综合成本总额57400万元, 2012年与2011年比较看,成本增长2140万元,增长幅度为3.87%;2013年综合成本总额50096万元,2014年综合成本总额47555万元, 2014年比较2013年成本总额降低2541万元,降低幅度为5.07%;2015年综合成本总额37179万元,2015年比较2014年成本总额降低10376万元,降低幅度21.82%,不难看出赵矿公司综合成本从2013年开始呈逐年降低趋势,降低幅度较大的年度是2015年,这对于生产区域越来越大、开采深度越来越深、生产过程越来越长、地址条件越来越复杂的“老矿”来说,这样的成本降低幅度是历史未有的。

二、针对自身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加强成本管理,采取超强措施降低成本,2015年取得新突破

赵矿公司以节支降耗为重点,降本增效工作逐步细化和深化,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为公司降本增效奠定了基础。在降成本工作推进的深度、速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加强,继续推行超常举措、硬性措施。

1.强化材料定额管理。严格控制材料费支出。以市场化精细管理软件为平台,实现内部提质降本增效。一是加强经营“三按”管理,强力推动基层区科预算、定额控制和费用承包。二是继续实施井下集中修、发、储循环管理,坚持周转材料和设备结构件不上井,坚持废旧支架“拼接改”和旧坑木复用,最大限度的压缩材料投入。三是抓好现场经营管理考核标准的落实,强化设备、配件的跟踪管理和动态平衡,杜绝丢失和浪费。2015年加强“拼、接、改”力度,发挥井下“十调”现场调修、调剂作用,改进井下1500辆矿车轮对的油封堵,节省成本近200万元。

2.加强用电管理,减少电费支出。大力推进“躲峰填谷”和节电工程的落实,优化井下排水方案,搞好水仓清挖工作、利用废弃巷道建设蓄水闸墙,提高蓄水能力,建立制度并严格考核,最大限度实现谷段排水,实施对水仓扩容改造工程,封堵散水,减少漏水量。安装喂水泵、高效节能泵,提高躲峰排水能力,用电峰谷比保持在1:1.58以上,2015年节约电力成本200多万元。

3.推进减人提效工作,降低人工成本。一是积极探索减人提效的新途径、新方法,大力推进劳动力“四个转移”,加强劳动组织和劳动纪律管理,特别是加强优越工种的治理整顿,充实到生产一线。二是加大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力度,努力提高生产效率,推进减人提效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三是通过各种承包制,调动各单位自我压缩用工,提高劳动效率。四是推动机关机构改革,推行岗位兼并带,将冗员充实到基层单位,实现既定减员增效目标。2015年减人提效工作发挥成效,节约人工成本8367万元。

4.严格控制费用性支出。一是严格财务预算管理,刚性执行财务预算政策,全方位压缩和减少各项费用开支,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费用,减少费用支出。二是依据生产工作面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租赁设备、设施数量,努力控制设备租赁费。三是组织对闲置设备和废旧物资的处理,明确界定留存、售卖、修旧利废等不同种类,对让售废旧物资实行“招投标”,确保效益最大化。2015年节约设备租赁费27万元、设备修理费359万元;实施通讯网络设备设施及资费使用管理的暂行办法,加强差旅费、招待费、通讯费、办公费、餐饮费管理,费用实现了3年连降。

5.努力降低运输成本。改变开拓矸石和洗后产品倒运方式,大幅度降低了产品倒运费109万元。

6.努力降低后勤管理成本。积极组织更衣室改造工程,4900多名员工实现刷卡洗澡,供水耗电量下降40%。实施水源热泵,每月节省费用30多万元。每年节省标煤5400吨,节省人员16人。半年可收回成本。

7.努力降低其他成本。2015年年初取消712暗井,减员27人,年节省费用223.1万元。自主安装了七水平老泵房的部分设备,节省外包费用200万元。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经济效应

一、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机制探讨

从企业角度讲,企业是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各项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皆可用价值链表示。企业各环节的价值活动既是发展竞争优势的基本单元,也是形成成本与创造顾客价值的关键以及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企业价值链并非简单孤立,而是存在于由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共同构成的价值链系统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1]价值链所表现的总体价值是由各种价值活动和利润所构成,比较竞争者的价值链,就能从其中的差异看出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由此,企业需要在拟合企业定位与策略的基础上,分配资产与成本至各价值活动,界定调适价值链,创造差异竞争以获得竞争优势。

从产业角度看,任何产业都是一系列价值活动的耦合,这些价值活动在提供附加价值的同时也产生成本,同时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企业价值活动项目的选择,反映出其策略性意图,进而引致产业价值链存在差异。由此可见,价值链分析不仅是一种将企业分割成多个策略性价值活动以便于了解成本动因和产品差异化的各项冲突的方法,而且可以将价值链理念运用于整个产业发展分析。

客观上,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上下游关联企业之间存在产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与产业的竞争力。有鉴于价值链涵盖企业内部价值创造的各项活动,而产业链从产业角度出发却包括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种中的不同生产环节,将其置于斯密-马克思-杨小凯的分工分析框架看,价值链与产业链联系非常紧密。客观上,随着市场竞争深化,为了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势必将那些辅助或非专业化环节进行切片外包,或将非专用性资产出售,企业只专注自己最擅长的价值环节。如果那些切片环节或处理的资产仍在原企业周围,从原料采购到最终销售服务等整个价值链环节都由不同企业来独立运作,最终将形成一条完整的由不同企业分工协作完成的产业链。由此可见,产品价值链在表面上被切片分割,实际上通过集群和更加细化的分工,诞生了更加灵活、精细、更有生命力的价值链。如果这条产业链集聚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且相对完整,就形成本地产业链,产业簇群成为该价值链的载体。当前世界各国的许多专业化产业簇群的成长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古典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切片分解过程,将原来古典企业内部不同环节的价值活动不断地外包,自己只专注核心价值活动环节,让那些专业化生产或服务公司去做其他环节,体现为分工的企业专业化和产业迂回化演进,尽管价值创造环节增加,但效率成倍提升。

如果这条产业链的切片价值活动环节跨越国界并伸展到全球,就会形成全球产业链以及在全球范围内考察产品从概念、设计、生产、销售直至消费全部价值不断增值过程的全球价值链。此时,跨国公司便成为全球价值链的实现载体。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与市场等方面的差异,将价值链的各活动环节设立在投入产出比率最高的国家和地区,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与市场整合。这是因为,在企业价值链中,各价值活动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如果企业把增值活动的每个生产点都集中布局在该增值活动的最佳地点,则可以降低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提高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2]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对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分工产生了巨大影响,跨国公司全力抢占产业中的高技术与高附加价值的价值活动环节,而将低技术与低附加价值活动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这样,跨国公司就专注于核心主业的发展,将没有竞争优势的价值活动环节切片外包,以求降低经营成本与风险并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由此,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得以迅速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当今跨国公司的经营全球化过程正是其通过全球价值链切片分工、分散其经济活动区位的过程。在这种价值链分工区位分散的情况下,跨国公司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架构重组与区位调适,推行全球一体化生产经营,这就可能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全球范围的价值链垂直地域分工格局,而这种分工格局又将强化跨国公司各种经济活动区位的全球价值链分散化。显然,跨国公司内部这种价值链垂直专业化分工格局势必对东道国带来影响。

与传统的国际分工比较,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具有不同的特征: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以最终产品表现出来的行业间与行业内的分工,其全部价值活动环节在一国范围内完成,而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分工,是在全球范围按照价值链上不同价值活动环节进行的国际分工,在这种分工体系下,单从原产地或出口商品中制成品的比例已经无法判断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与所获利益,一国关注的重点是其在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中承担的角色与功能的重要程度以及能否通过分工角色与功能的转换来实现在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升级。[3]

二、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后发东道国的经济效应

当前,飞速的技术进步、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国际规章制度的强制执行等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和迂回生产网络的强化延伸。对于后发东道国而言,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全球迂回生产网络一方面有助于利用全球市场来赚取更多外汇、多元化出口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因此而掌握新技术并提高生产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将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和产业环境置于更大的竞争压力之下。

(一)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后发东道国的积极推动效应

1.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跨国公司通过海外投资,将后发东道国的部分企业纳入其垂直专业化产业链中,对于东道国企业而言,是一个吸收经验、积累学习效应的良好机遇。通过看中学与干中学效应,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助于提高后发东道国国内的人力资本、改善国内企业的知识诀窍与管理技能,从而为后发东道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人力资本基础。随着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不断向更具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延伸,后发东道国企业会因该产业的知识与技术含量的增加而促使原有产品将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转变,产生要素逆转效应,促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2.对外贸易创造效应

当前,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价值链分工所产生的垂直专业化生产贸易已经占据国际贸易的较大比例,而传统的国家间的产品贸易则呈不断萎缩之势,这表明国际贸易的层次已由终端产品转移到中间投入品,贸易的本质已从为了贸易而贸易转变为为了生产而贸易。全球贸易供求链从地缘时代“区域性分割的分工式结构”朝着网络时代“全球化枢纽的互动式结构”的演化说明,在全球迂回生产网络中,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国际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跨国公司将其供销渠道、产品研发、市场和信贷关系等经济联系带进后发东道国,创造了该国外资企业及其国内配套企业产品进出口的贸易创造效应。这种对外贸易创造效应在为后发东道国赚取外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与地理流向、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促进了后发东道国的制度变迁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3.国民经济增长效应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下,跨国公司因价值链分工在东道国进行的投资可以视为东道国生产要素存量的增加,与国内生产要素不存在太大的差异,在短期内能够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在引入知识与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的新增长理论体系中,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也会在东道国通过人力资本、公共基础设施、创新激励和技术扩散等机制在短期与长期皆能促进后发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此时,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所带来的增长效应可以被认为是资本存量、技术诀窍和相关技术的有机组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大量的重要制度都可以写成经济增长函数的变量,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从更有效的制度绩效的需求和供给对东道国的制度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东道国的制度变迁效应,如果这种制度变迁卓有成效,则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增长。

(二)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后发东道国的负面阻碍效应

1.人才流动挤出效应

跨国公司通过全球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扩散和移植,充分利用各国的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来提高其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看中东道国的技术管理人才以及成本相对低廉的熟练劳动力,运用相对较高的工资的示范效应,产生东道国大量的人力资本与熟练劳动力流向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开设的下属机构的集聚效果,在对东道国企业造成运营成本增加的同时,引致东道国企业严重的人才挤出效应。对于东道国而言,尽管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有利于东道国享有技术扩散效益,但却可能导致大量的科技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由本国的企业、科研机构向跨国公司的下属机构流失。

2.技术核心效应

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尽管跨国公司带来了相对领先的生产设备、产品研发与制造技术以及效率较高的管理经验而有利于后发东道国企业积累“经验效应”进而推进产品更新与技术进步,但跨国公司往往对东道国采取有选择有节制的技术战略,严格控制着关键的核心技术,因此东道国企业很难成功模仿或者通过模仿也受益不大,而东道国的下属工厂与下属机构只能够生产的低级的中间产品和零配件,无法触及更为复杂、更为先进的制造技术与工艺流程。同时,由于大量的科技人才向跨国公司的当地研发机构流失,可能不仅无法带给东道国先进的扩散技术,反而可能带走先前积累的大量基础研究成果,被跨国公司所利用而产生技术的逆溢出效应,[4]从而产生在技术上的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之间的核心-效应。

3.要素价格收敛效应

跨国公司在推进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进程中,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资源与要素的整合配置。东道国比较丰裕而跨国公司母国与他国相对短缺的经济资源与生产要素会因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市场需求的增加而呈上扬趋势,东道国比较短缺而跨国公司母国与他国却相对丰裕的经济资源与生产要素会因跨国公司进口在东道国市场供给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东道国市场上,先前相对丰裕、价格较为低廉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以及熟练劳动力的价格将上升;先前相对稀缺、价格较为高昂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以及资本等的价格,通过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从具有比较优势的他国进口增加供给而下降,由此产生较为强劲的要素价格收敛效应,进而进一步打压后发东道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市场空间。

4.价值分配低端效应

跨国公司依据整条全球价值链最佳、非局部最佳的角度进行分工,从战略定位、产品及服务的设计与升级、制造方式、市场营销、增值服务、品牌、上下游企业集群、资源外包、产业依赖等几乎所有匹配因素都在其考虑之中,通过公司内部化战略来克服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以降低交易成本。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跨国公司力图创造内部市场,通过内部“转移价格”战略,使产品在其组织体系内实行内部化转移,既实现对东道国税收支出的最小化又强制占有与之合作的东道国企业的利益,从而导致后发东道国的价值分配低端效应。

三、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后发东道国的启示

目前,经济全球化突破了国家和地域的司隔,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加深,从而呈现出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可以说,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仍然是后发东道国的现实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后发东道国的政府与企业应如何建立有效应对方略。

(一)后发东道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首先,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职能。在引导企业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同时,政府需要成为积极制度安排的供给者、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创造者与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者,而非直接参与者或干预者。政府需要通过产业政策等调控手段来进行总体布局,研究产业前景与产业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关注地方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链条空间分层问题,促成产业聚落合作,结合本土企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为国内外企业牵线搭桥,坚持有序招商引资,把握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其次,创造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政府需要遵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深入清理、完善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创造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对国内企业加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对不符合公平与公正的侵权行为实施坚决打击。

第三,完善人才培养与利用体系。在加大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以及海外留学人才引进等以增加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供给为企业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人才支撑的同时,创新和完善用人机制,帮助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四,深化技术创新机制改革,支持企业科技进步与产品研发。一方面要全面优化科技力量布局与科技资源配置,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与成果转化机制,加速建设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把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有机结合,扭转技术逆向溢出效应,抢占产品研发高端进而掌控价值链高端;另一方面,需要培育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发挥竞争优势为其成为未来的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的领头羊,采取各种手段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发挥灵活的市场适应能力并增强其成长性与竞争力。

第五,加快公正、独立的社会中介组织建设。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商会与行业协会等现代中介组织已经成为经济主体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沟通协调、信息服务、公正监督、行业自律等职能,既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提高各价值活动主体的协同效率,又可以应对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价值分配的低端效应。

(二)后发东道国企业的应对措施

首先,必须掌握价值链的变化趋势,优化策略以抢占先机。这要求东道国企业站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角度去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评估企业价值链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吻合度,提高自己与跨国公司的谈判能力和合作能力,要达到知己知彼,避免出现忽略自己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状况。

其次,必须善用知识链的整合优势,通过协同竞争结盟,创造加乘附加价值。这要求企业联合价值链下游各相关主体,注重协同竞争,发挥协同竞争优势,增强竞争能力。

第三,必须重视合作伙伴的选择并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梁能,跨国经营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ETC;发展现状;经济效益

[DOI]10.13939/ki.zgsc.2015.11.114

1 高速公路ETC系统简介

ETC是在高速公路减少收费路口处车辆拥堵现象,加快车辆在收费口处通行速度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其主要采用车载电子标签装置对车辆信息和代付款协议等重要信息进行记录,当车辆插入IC卡后,在车辆通过电子收费口处时,利用收费口处的无线通信和车载设备之间通信联系,根据相关的收费系统在车辆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直接扣取相应的高速公路通行费用,实现高速公路车辆收费的电子化。不停车收费系统主要有电子托收、联网分账、全路段封闭等优点,可以提高车辆在收费路口的通行速度,全过程电子化管理,所以在实行不停车收费时,能够为车主节省时间,同时也能够节约一定的人力、物力。而且在收费路口处不需要设置服务器,监管人员只要在电脑上进行数据核实。对高速公路收费而言,使用ETC收费系统能够降低工作成本,但如果电脑出现问题和系统漏洞,也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 ETC在国外的应用

2.1 ETC在国外的应用

ETC主要是在20世纪欧美国家开始发展,现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个国家――美国和日本。2010年在韩国的釜山ITS世界大会上,展现了世界ITS的发展方向。现在日本的全国范围内都使用ETC系统进行收费,其收费点超过2000个,用户数量已经达到4000万辆,预计在2015年,日本的ETC产业贸易额将达到数千亿日元。而在美国则是使用E-Zpass系统来实行不停车收费,其中有23条专用的ETC车道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网络所收费用占整个月平均交易量的45%左右。

2.2 ETC在国内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区域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车流量激增,在使用传统的收费方式时,高速公路收费通严重堵塞,在某些特殊时期更是天天堵。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在高速公路的服务管理上也越来越先进,但在大部分已通车的高速公路收费处,仍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收费方式。根据相关统计报告,单广州一个地区因停车收费而导致损失的车时达到数百万小时,在这期间导致的汽油浪费量更是以亿数计。

2007年,原交通部组织开展了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并于2010年顺利完成。在示范工程的引领下,ETC技术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实践证明,实施ETC是解决公路收费站拥堵、提高公路通行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节约土地和管理成本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公路网络化管理、发挥路网整体效益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力推进“四个交通”发展的重要载体。

3 我国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的发展现状

3.1 ETC缺乏统一

上海的新世纪运输公司已经为公司的100多辆运输车装上了电子标签,因为这些车每天的往返基本都在苏沪之间,在安装了电子标签之后出入也变得相对方便一些,司机买了沪通卡之后再过收费站就不需要缴纳现金,在正常情况下看来可以减少在过收费站使用的时间。但实际情况是;运输车在过收费站时,车辆的速度并没有得到提升,因为收费站并没有将ETC车道单独开辟出来,也就是虽然理论上可以进行不停车收费,但在实际收费过程中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另外,目前ETC系统只是应用在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中,目前在中国实用ETC的地区并不是很多,也就是说在实际中,根本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快速通行。

3.2 ETC的使用率不高

ETC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提高公路服务水平的使用和节能减排的作用,但是ETC系统的推行之路并不顺利,大部分人并没有主动安装电子标签的意识,所以ETC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

3.3 收费广场设计不合理

我国的ETC收费系统的收费广场设计并没有贴近实际情况,设计规模普遍偏大,虽然主线道路的车流量是很大的,但是收费广场主要还是以人工收费的方式来满足同行的需要,但在收费站采取增加同行车道数量的方式,来改善交通拥堵的现象,也使得ETC系统的需求并不是非常强烈。我国的传统收费场所设计一般来说是它的电动栏杆安装在收费亭后两米左右,离收费窗口距离两米,而且有效通信区域长度四到五米的地方,这一措施是为了保证抓拍线圈和电动栏杆之间只能有一辆车,虽然这种控制逻辑较简单,但是能达到ETC车辆直接通行,非ETC车辆人工收费之后通行的基本保证,不过这样就造成了后面的车(ETC车辆)会由于不在通信范围之内无法通行的情况,从而阻碍了ETC系统在中国的发展。

4 我国高速公路ETC的经济效益

智慧交通是一个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办法。其中国内ETC的实行为人们带来了诸多好处和效益。对于道路的使用者来说,实行ETC能够快速通行,降低油耗,节约时间。对于道路的运营方来说,实行ETC能够节约人力成本,节约土地建设,增加通行能力,让付费方式更加便捷和轻松,提高了企业的形象,降低了现金的支付,能够有更准确的运营数据服务。

随着ETC的实施和发展,人们的出行更加节能环保,开车的人节省了油费和时间,交通出行成为绿色交通出行。

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进行收费用以还贷和维持道路的养护管理费用的支出,是国家认可的合法行为,也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对车辆通行费用的征收和收费制度的完善,对于高速公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高速公路企业管理的理念。对于一般公路而言,其主要是反映社会公益,而对于高速公路来说具有比一般高速公路更高的效益,也就是级差效益,也就是说高速公路除了具有一般公路的基本用处之外,还有其独特的技术经济性,这也就决定了高速公路可以按照市场化来实行企业化管理,所以对车辆通行费的征收也有着其公平合理性。

对于ETC不停车收费系统在经济效益上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也就是公路的使用者、公路的经营者和非公路使用者效益。对于收费公路经营者来说,只有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降低收费成本,才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而非公路使用者,则可以从社会效益方面考虑ETC的实行。比如汽车减少尾气排放带来的社会效益等。

当司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耗油量与慢速行驶的耗油量是不同的,车辆通行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ETC)所产生的油耗必然大大少于慢速行驶传统人工车道等待缴费所带来的燃油耗损情况。公路使用者在车辆运营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的环保节能建设。

另外,实施ETC还能够在客运中减少客车等待缴费的时间,车主能在运输上得到时间效益,乘客也能减少在车上浪费的宝贵时间,相对地,乘客也能得到不浪费时间情况下的时间利益,燃油消耗中节约的成本,货运途中节约的时间效益,客运途中司机和乘客共同节约的时间效益,构成了ETC为我们所带的经济效益。不论是车主还是乘客,在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里面,都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不乏可增加我国GDP收入的经济活动。

因此,我国高速公路ETC的实行,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这种经济效益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年增长的。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增长能够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增长,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5 结 论

本文就我国高速公路ETC的发展现状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先说明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再从三个方面阐述我国高速公路ETC系统的经济效益,高速公路ETC系统的使用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通过国内外ETC应用的调查研究而提出的ETC市场优化模型,给出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对我国ETC的应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行ETC不停车收费、建设多重式收费车道、全国联网的未雨绸缪、分账式电子通行证、自动发卡等技术都是高速公路的未来发展趋势,将给道路运输及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翠萍.浅析我国高速公路ETC发展现状与经济效益[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

[2]张为民,王梦佳,刘力力等.北京市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综合效益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12,29(7).

公司经济效益范文第5篇

小米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以“为发烧而生”的理念进入手机市场,首创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有一套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作为中国的国产手机,在2015年的《福布斯》网站上已经占了18%的市场份额,把苹果和三星等国外竞争者远远抛在后面,小米公司是如何在短短4年之内达到惊人的业绩?归根到底是它的市场营销策略。

二、4P理论具体分析

(一)产品(Product)

小米手机定位于发烧友手机,产品研发采用用户参与模式,手机硬件均由一流供应商(三星、夏普等)提供,生产组装是由极具实力的代工厂(英华达、富士康)代工。手机采用由Android原生系统深度开发的MIUI系统,适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原创特色的全套UI体系,小米手机外形是直板全触屏,CPU采用高通1.5GHz双核的处理器,屏幕为分辨480x854的夏普4寸液晶屏,而且系统研发小组根据测试用户的反馈意见,每周五持续改进更新系统。

(二)价格(Price)

小米一直坚持低价。1999元的零售价,在如今智能机市场中极具竞争力,对于想要购买高配智能手机的中低端的消费者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而且后期新的产品出来以后,老产品价格又降到1499元更是不可思议。相比于苹果和三星等品牌的高价高端智能机,使得小米更加亲民。并且小米有优秀的生产运作系统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来支持这样的定价。

(三)渠道(Place)

小米的官方网站是小米手机销售的主阵地,微博是第二渠道,官网上第一时间新产品新信息,也有发烧友交流区和厂家与发烧友的互动活动,微博上同步消息以及与公众互动积累口碑。借着全线的网络销售,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也突出个性,营销效果更好。另外小米在全国配有420余家售后服务点,方便用户出现问题时的解决与及时沟通;和凡客的如风达物流公司合作,使得手机配送更加安全、及时。

(四)促销(promotion)

从以来小米在促销方面就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特点,使其短时间内在市场上获得较大影响力,具体表现为高调炒作与饥渴营销。会高调开展、自己制造炒作话题这为小米手机赚足眼球和注意力;采取网络限量订购方式,这样的饥渴营销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也使得小米手机显得更为神秘;线上和联通电信的合约机实际上也是小米的第二次销售。

三、小米的市场竞争环境分析如图1(波特五力模型)

第一,潜在进入者:小米是在2011年进入市场的,小米手机是通过低价、高性能占据市场的,所以这种成功具有可复制性,而在2015年分别有360、乐视、蓝魔和格力四家企业进入手机市场,对于这些企业的品牌向手机市场的延伸,必然会利用原有的品牌优势抢占市场,而这些知名品牌的忠实顾客可能有部分是小米公司的手机购买者,所以可能会导致小米市场份额的下降。

第二,替代品:平板电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人们对手机的渴望,平板电脑的便携、大屏幕以及可以安装通讯卡等特点都可以减少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另外市场出现了高科技智能手表也具有手机的部分主要功能,例如收短信、WiFi独立上网、发微博、聊QQ等现代通讯功能,还可以监测身体健康状况,不仅抢占了小米手机的市场,甚至是抢占了手机的市场。

第三,行业竞争者:苹果、三星、OPPO、华为这些手机品牌一直居手机排行榜的前几名,他们具有大量的不同年龄阶段的顾客,而且手机质量、价格、服务也深受好评,而且最近几年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和竞争力日益增大,都企图通过降低价格、提高服务、研究新功能等途径来 维持顾客,保持市场份额。

第四,供应商:一流的供应商保证了关键元器件卓越的性能,但同时对于小米科技而言,作为一家规模偏小的手机厂商而言,显然是不具备议价能力。小米科技无法与三星、苹果、诺基亚、LG等国外一线手机厂商竞争,这些厂家除了是手机制造商,同时也是芯片、元器件的制造商。作为手机行业的同业竞争者,小米科技显然是价格接受者。

第五,购买者:小米手机在个人客户层面依然不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小米手机从成立之初到发展至今,其引以为傲的基础就是其宣称的性价比。换言之,小米手机吸引用户的利器依然是价格,区别其他国产手机而言,小米手机具备更加良好的配置,更加卓越的性能。如果抬高价格,那么就失去在同质产品中优势,也自然不会拥有目前众多的支持。

四、小米公司的STP分析

(一)市场细分(Segmentation)

第一,地理变量细分:小米手机因为价格低廉,适合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3线或者4线城市,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

第二,人口变量细分:一是小米手机定位于手机发烧友,在年龄层 适合于年轻人购买和认同。二是在性别方面,男女都适用。三是小米手机以其不足2000元的价格,对于收入不是过低的人群,都可以接受,尤其是年轻人,一般来说学生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上班族会选择小米手机。

第三,心理变量细分:小米手机作为国产手机,对于国内消费者具有亲和力,而且其抑制型销售,也吊足了消费者的兴趣,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目标市场(Targeting)

小米手机采用密集式市场差异性营销策略,在不同时间用同一系列产品征服了追求时尚、对科技高度敏感的群体。

从小米手机的现有外观和功能看,小米公司一直将时尚一族的年轻人作为主要的目标顾客。年轻人对通讯产品功能、外形有着非常高的诉求,小米手机的UI界面简洁大方,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另外小米手?C中的多款小工具也是针对不同人群使用习惯而开发的。商务人士看重手机的功能,比如文档处理、邮件收发等功能。因此商务人士是小米手机的次要受众。

(三)市场定位(Positioning)

小米手机把自己定位于“为发烧而生”的智能通讯产品。在智能通讯市场上,代表了对智能手机的狂热追求。拥有小米,就是拥有了狂热。而小米具备的不断创新的特性,更是能一直吸引对小米有品牌忠诚的消费群体.小米手机的市场定位战略有形象差异化战略、服务差异化战略和产品差异化战略。

五、小米手机的市场营销策略

第一,低价格策略:当前,国外手机充斥着中国市场,三星、苹果的价格过高,所以小米手机以低价格进入市场,打破智能手机价格高的格局,以不到2000的低价格销售,使得收入低的群众可以购买,满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

第二,O2O模式营销略:小米手机采用线上线下联合销售模式,小米公司认识到销售成本的增加大部分来自销售渠道,要想大幅度降低成本,就要减少渠道成本,所以小米公司选择网上直接销售,既可以保证消费者以低价购买到产品,又可以降低公司的整体销售成本。

第三,促销推广策略:采取饥饿营销策略,2011年8月高调宣布取得了媒体和手机用户的高度关注,9月份正式在网上开放预订,仅仅2天预订超过30万台,随即宣布预订并且关闭购买通道,12月份开始面向普通消费者直接销售,每人限购两台,第二轮上线的10万台,在短短的2个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赚足的消费者眼球。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