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的数字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职业教育;资源平台;构建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3-0031-01
职业教育是我国各职业院校的办学基础,对学生的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保障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数字化资源平台是网络时代下的新兴产物,也是新时期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必然要求。
一、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构理念
(一)通过网络形式呈现内容
在现代化社会,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模式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教学资源也呈多元化发展,例如超文本形式、多媒体形式、虚拟仿真以及友好交互界面等,保障教学资源处于共享状态。在资源平台构建过程中,首先应注重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也就是通过网络形式来呈现。在网络环境下,相关资源能够全球共享,同时在特定条件下获取资源。网络形式可以让教学资源更具拓展性,可以实现在现有基础上的扩展与补充。换言之,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的构建需要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保障教学资源具有工具性,使之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与教师的教学工具,实现构建、探究知识的功能。
(二)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职业教育不同于正规高校,其更注重教学的实践性,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以致用的知识。因此,在资源平台构建方面,应凸显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就是同样注重实践性。具体而言,在资源投入上应避免理论知识比例过大,可相应投入专业就业要求、实践单位、实习内容等知识,将职业教育的特色表现出来。
(三)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客观性
构建资源平台时,资源的存储应丰富,保障教师与学生能够利用平台获取所需资源。同时应注意上传资源的客观性,避免虚假信息或是落后信息影响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判断。传统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源系统相对具有独立性,信息交互较少。对于资源平台而言,其日常办公管理、行政业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属于不同职能部门,信息交换较弱,故教学管理效力偏低。因此,资源平台的构建应注意信息交互,让丰富的教学资源之间相互联系,同时保障其客观性。
(四)以专业作为中心
面对数字化时代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平台构建必须清楚认识到其主要功能,保障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样是将资源输入平台中,现阶段的资源应注重课程与学科的前瞻性与前沿性,并且适当加入教师自己的总结与归纳。同时,还可以结合专业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将案例分析纳入资源构建范围,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能够进一步了解其运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对专业知识的敏感性,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培养有效的专业素质,为专业学习提供帮助。
二、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数字资源
数字化资源平台的构建必须依托丰富的资源,其包含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收集以及现有优秀资源的开发两方面。
1.网络资源采集
这方面资源的收集应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在信息处理以及网络传输下找出有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网络资源,教师通过互联网采集、挖掘、筛选出适合学生职业素质优化以及职业技能提升的资源。同时还应结合在校学生的特点及教学需求,将更多先进教学理念与模式引进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
2.优秀资源开发
资源平台的构建应由不同类型、层次的教育人才充分开发现有资源,尤其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职业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提升平台信息化水平。同时整合现有各类型资源,开发出适合现阶段教育的优秀资源。
(二)建设技术体系
教育平台应立足于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库检索技术以及SAN网络存储,以便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统一管理。技术方面需要注意的要点较多,重点在于以下几项:
1.数据协议
应考虑到教学资源特有的灵活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在操作协议上灵活处理,例如对资源元数据的采集上,可利用OAI-PMH协议来实现数字资源间的贯通。
2.资源标识
资源平台中的数据在数据表中应确保唯一性,同时注重数据检索速度以及搜索完整性,这需要与数据库之间有良好衔接。另外,平台控制层中的数字对象应可实现操作持久性,保障各区块之间紧密联系。
3.检索技术检索需要考虑到数据库的相应速度与能力,将检索到的数据整合并呈现为有效资源。平台构建可利用WebService实现对元数据的检索,保障课堂教学中可及时检索到目标资源。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8-0000-01
Digitalization Campus Building und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Jiang Hongtao
(Chongqing Railway School,Chongqing 400037,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era,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nd adv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has become in many schools,especiall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an important measure of information and fundamental goals.With the same time,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provide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basis,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actual observations,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problems,and fr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perspective of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words: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Digitalization;Construction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校园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中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中职院校发展的根本目标。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获取知识资源,课堂环境平等自由,这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为了适应教育的信息化,中职院校也应该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一、数字化校园概述
所谓数字化校园指的是一个以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扩展性和技术性比较强的能够覆盖全学校的智能化的现代校园网络。数字化校园的河西是实现学校办公的自动化、实现网络化教学和建立现代的网络校园文化。
数字化校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具有教育技术和教育空间发生变化,朝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第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发生变化,朝着数字化和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式的交互。第四,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合作化和教师教学的个性化。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职院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校园网的日益完善、网络教学的实施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学校的软件建设有待加强。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都存在着“重硬轻软”的问题,过于注重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的建设。比如很多部门配置了档次非常高的计算机,但是因为很多使用者素质不高而导致其使用率极低。如此一来,教师的信息素质就成为影响校园数字化建设的一大因素。除此之外,虽然学校具有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但是缺少与之对应的软件与资源,或者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软硬件的投入,忽视了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提高资源的可用性,例如多数资源建设需要应用到数据库系统,通常在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建立起每个资源专用的数据库系统平台,而忽视了统一数据库系统建设所带来的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的便利。很多学校数字化的教育资源比较贫乏。
(二)学校的教育理念存在问题。虽然很多中职院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热情非常高涨,也非常注重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运用,但是其本身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发生变化。事实上,教育理念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前提,对其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学校只重视技术的应用显然是不够的。
(三)数字化教学系统还不够完善。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是教学,所以数字化校园应该能够对教学过程有积极的支持作用,比如对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课堂教学、实验、成绩的考核等等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学校往往只关注建设学其管理系统,在建设教学系统方面则较为薄弱。
(四)对信息资源的运用不到位。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网络时代的突出特点。所以,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应该重视对信息资源的运用。但是大部分中职院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系统的建设,而忽视了系统建设完成后的资源的推广,从而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有些资源的建设是为了替换现有的工作方式,由于没有充分推广,造成资源建设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教育信息化视野下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措施
建设数字化校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应该有一套具体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为解决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立足于教育信息化的背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改进学校的教育理念。数字化校园不仅包括软件和硬件设施,还应该包括树立正确的理念,即教育信息化理念。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就应该坚持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认识到数字化在校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把握住校园数字化建设中规律和特征,实现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的全面变革。
(二)加强校园的软件建设。学校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多关注软件设施的建设与应用,建立起信息库、知识库等信息资源系统;增强计算机使用人员自身的信息意识,提高其信息的敏锐度和分析信息以及吸收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从而使其能够驾驭新的技术。学校在加强软件建设之时,要积极发挥本校的资源优势,同时还要积极借鉴其他院校的发展经验,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共用。
(三)集中全校力量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前面已经提到建设数字化校园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所以应该几种全校的力量,重视教职工的参与和学生的支持。因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教育,所以师生数字化的运用水平会直接反映出学校数字化建设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的数字化建设还存在缺乏正确理念、软件建设不足等很多问题,学校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培养有益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而进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该文开篇以场景式的描述记录了来自加利福尼亚“葡萄酒郡”“North foothills中学”的学校数字化课堂的负责人Mr.G试图说服不安的家长,努力消除家长们对使用“平板电脑”来代替纸质课本的疑虑。
这也必是国内K12教育在今后的5-10年中将看到的场景:一个由“计算机实验课老师”升级到“教室数字化”前沿的激动而忙乱的年轻老师,一群处于数字化夹缝焦虑的中年家长和一个无法阻挡受到孩子们热捧的数字化未来。
可以想见,美国老大搞的规模空前的教育数字化计划也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对K12“数字化课堂”建设的热流。作为世界老二的中国也必然积极跟进。国力竞争的关键教育硬指标怎能落于人后?
事实上,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即使在美国也只是处于“着力推动”的开端。奥巴马政府的计划是,到2017年4千9百万美国学生人手一个计算机设备(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同时提供足够的宽带让所有学生同时接入因特网。
根据时代周刊文章中所展望的场景:厚重的书本会被平板屏幕代替。所有的练习都存在云端,而不是在文件夹里。杜威十进制数学会让位给谷歌…
美国教育部长阿伦·邓肯对此表示:“这将是一个很大、很大的事件。”
K12中小学教育的数字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成为一个大热点和人们认识到数字化教育的不可逆转是在最近一两年。这个趋势在全球较发达地区基本同步。为什么是现在?其中自有原因:
1.网络和计算机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下面轮到像教育这样的应用层面发力阶段。
2.经过差不多20-30年的数字化产品应用,一批掌握着教育决策权的人士也理解并开始倾向于这种彻底的教育数字化变革。
3.尤其重要的是,现在在校接受K12中小学教育的一代是沉浸在数字化环境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他们的思维和接受知识的方式已经改变。
如时代周刊文中所说“孩子们更喜欢从屏幕上获得知识而不是从纸上。他们在课堂结束时会发出惋惜声,数字化的课堂结束得太快。孩子们的注意力实际上在屏幕上集中的时间更长…”
当家长总在抱怨现在的孩子不爱读“书”、注意力不集中、爱打游戏、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时。我不知道大人们是否认真思考过一个“自虐”的问题:或许是我们自己落伍了!我们要被淘汰的,学习本身已经走上一条新道路。
鉴于校园网络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校园网站作为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平台,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然而,如何寻求传统校园网站的深入参与应用,Discuz! X1将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网站是由文章系统、博客、论坛、课件下载系统等免费或自由软件组建的,文章系统用于信息,博客、论坛是校本教研与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的自制课件通过专用下载系统收集整理。这些常用的应用能坚持用好,对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就有了一定的保障,虽然平时用起来有些麻烦,教师必须在多个系统上注册账号,要重复登录,因为后台数据库无法做到统一,但这种方式对于农村学校来说还是比较经济实惠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学校才有条件购买教育软件公司开发的数字化校园整体解决方案,然而在实用性上也未必比得上免费软件。总而言之,这种校园网运行模式更多的是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是学校各项活动在网络上的延伸,师生很大程度上是在被动地使用网络,用户的潜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与当前以用户为中心的Web2.0网络极不相称,如何建设Web2.0时代的校园网,值得我们深思。
今年,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有一项新的赛项,即校园网站应用绩效评比,在评比指标中,信息、信息交流、师生参与等五项互动指标占了总分的50%,可见用户参与的重要性。在原先由各个独立模块组成的校园网上,师生虽然也有大量的活动,但他们发表的讨论帖、日志、图片、评论、课件、视频等都是分散的,没有突出用户的个人应用价值,这样必然影响用户的应用体验。目前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学生在线聊天、装扮QQ空间、开心网上交友、开通微博、看视频、听音乐,玩得不亦乐乎,教师也是如此,所以校园网的更新已经迫在眉睫,要把学校网站建设成一个数字化教育社区,让每一位教师、学生、家长、关心教育的人士都能成为社区的“居民”,在社区的多样化活动中,提升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
康盛创想(Comsenz)推出了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专业建站平台Discuz! X1,这个平台使我们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Discuz! X1把论坛(BBS)、社交网络(SNS)、门户(Portal)、群组(Group)、开放平台(Open Platform)充分融合于一体,帮助网站实现一站式服务。可以说这是一个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绝佳平台。
一个用户中心。社区的文章管理模块、论坛模块、群组模块、个人空间模块只要注册一次,就全站通用。在首页“我的中心”可以快速地各种信息,“我的中心”是用户的中心,这里包括了与用户相关的大部分信息和设置,其中有微博、相册、日志、分享、帖子、群组、活动、投票、辩论、收藏、好友、任务、道具、勋章以及漫游应用等信息。这样就便于用户对个人资源进行管理,综合体现个人的价值。
联系更紧密。个人空间的“动态”加强了以“人”为中心的功能,不再仅仅以展示信息为主。具体体现出的动态更新即每个会员无论是发了日志、传了照片还是发起投票等行为,都体现为:“用户头像”+“动态”,让用户真实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无处不在。
文章推送。用户可以根据文章管理系统的栏目设置,把自己的日志和论坛帖推送到前台,分享给更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大家一起来参与学校网站文章系统内容的充实,避免了以往的校园网站只是简单地学校新闻的状况。
分享网络资源。个人空间的“分享”功能,能够把有价值的网址、视频、音乐、Flash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一起来做,就能收藏整个互联网。另外,也可以把本站优秀的日志、论坛帖、相册分享,推荐给有相同兴趣的用户。
强大的群组功能。用户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按照兴趣爱好、关系、话题、活动等组建自己的讨论区,这为教研组、备课组、专题研究、学生团体、兴趣小组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网络支持。
RSS订阅功能。每个论坛板块和群组都有RSS订阅服务,用户可以用RSS阅读软件订阅自己经常查看的栏目,不必再担心错过精彩的信息。
灵活的信息聚合功能。门户是整合站点优质信息并以一个统一的界面展示的信息平台,是一个网站的门面。通过门户展示的内容可以让用户了解网站的风格、定位、并进一步点击链接访问网站更多内容。Disucz! X1的信息聚合灵活而强大,管理员可以通过首页DIY功能聚合网站各类信息,包括会员、帖子、日志、图片等信息,并以多种样式展示,可以自己文章、管理文章频道,可以通过DIY功能将有相同主题的内容聚合在一个专题页面。
随着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大,教育资源的形式和种类都在增多,但这些教育资源普遍存在应用较少的现象,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开展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需求与应用情况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本次调查,通过了解中小学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态度、意见和建议,分析中小学教师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现状和需求,探究资源建设、应用和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便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购买中做出科学决策。
1 充分重视信息化建设
当前,从国家层面到各省级政府,都高度重视信息化教育教学,并将资源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以实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最终目的。《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应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终身学习能力。
目前,资源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影响着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优质资源难以分享,教育资源不均衡,学校之间师资力量差距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用户体验的优质资源传播与分享渠道,提供家家可接入、校校可分享、人人易获取,时时可学习的资源应用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师生信息化素养、构建学习型城区的关键所在。满足不同使用者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开发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发挥教育资源在创新性和个性化人才培养中的潜在优势,是开发和应用各种教育资源的重要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以中小学学校教师为调查对象,分别在教育资源的来源、整体现状以及需求等角度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调查研究基本情况
2.1 区域教育资源网应用情况
从浙江教育资源网应用情况来看,有51%来自小学、35%来自初中、10%来自高中、3%来自其他,小学教师参与活跃度最高;教师最常使用的资源类型是媒体素材占34%,其次是课件、案例(图1);媒体格式文本、视频、动画在教师经常使用的媒体格式情况中排前三位(图2)。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需求最多的主要是一些可能直接应用于教学中的资源。
2.2 调查问卷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全省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了解全省中小学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与应用情况。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方式,调查区域为杭州、绍兴和台州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所用教育资源的来源、教师对各种资源类型的需求、教师对资源表现形式的需求等。调查获得有效问卷846份,其中小学教师428名、初中教师236名、高中教师182名。因此,本次调查在选择上具比较广泛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调查研究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反映出了区域中小学教师对不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
3.1 教师所用资源的来源
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资源越来越丰富,中小学教师获取教育资源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调查数据显示,在教师获取教育资源中,从互联网搜索下载的占79.33%,配套教材占55.67%,自己制作占47.33%,从省市县资源网中获取资源较少,这主要是由于市县资源网中有效资源缺乏,资源更新速度较慢,单向型的资源过多,缺少真正即时交互等。从图3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中教师自己制作占59.57%,信息技术水平比小学相对较高。
3.2 教师对资源类型的需求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什么是有效的资源?如何满足教师教学和教研的需要?这是资源建设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只有了解教师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
调查显示,在教育资源类型需求方面,教师最为关注的是课件,占所有类型的86.42%,其次是媒体素材占72.19%和案例占53.97%,对文献资料和教与学工具的需求相对比较低。通过研究能够发现,教师需求大的类型与课程教学存在密切联系,对于其他资源类型需求也比较高,这说明教师需求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从图4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对需求程度上稍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资源建设时,可根据实际需求情况,有侧重地对资源进行建设。
3.3 教师对资源表现形式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就表现形式而言,目前中小学教师最需要的是视频资源,其次是图形/图像和动画,对音频和应用软件的需求相对比较低。由此推断,中小学教师需求最多的主要是一些成品性资源,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仅注重资源的工具性,却忽视了资源的扩展性。从图5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初中、高中教师比较关注文本类资源。
4 提升区域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策略建议
4.1 推进资源分平台建设
教育资源已成为教师们开展教学活动的普遍需求。然而,经过十年的实践检验表明,无论是企业开发的资源库、还是各地区自行建设的本地化资源,其使用率都比较低,大多数教师在需要资源支撑时会直接去搜索引擎搜索。只有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才能为教师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以满足其日益多样化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需求。
因此,要加快推进资源分平台建设,推广市县区应用试点工作,促进地区开发本地特色资源;启动校级资源分平台建设,促进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从而真正实现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使分布在不同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为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广大师生在教育资源的使用、管理、更新等需求上提供有效的平台。
4.2 搭建网络学习空间
要维持教育资源建设的生命力,实现资源的不断更新和维护,单纯依靠区域教育资源平台自身的建设是不可能的,仅依靠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来建设也是不够的,如何能把更多的教师从资源的使用者变成资源的共建者,才是使数字化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构筑开放的学习交流环境,为每位教师学生提供一个集学习、工作、交流于一体的网络学习空间,集成相关的各种功能模块,通过提供应用和信息内容聚集以及个性化表现、搜索服务、Web应用访问、个性化定制等功能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学习空间创建了优质资源开发、储备、分享的新路径,开辟了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新领域,形成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同伴互助、校际合作、区域合作的学习交流环境。
建好空间是根本,用好空间是关键,通过促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空间建设服务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目标。借助空间加强资源开发与整理。鼓励与引导教师将原创或收集的教育教学资源分类整理、及时上传,努力将个人空间打造成一个开放、动态的资源库,存储教学素材和优质资源,推动区域教育资源的不断更新和优化。借助空间加强网上教研,以学科、学段为基本要素组建各种学习群组,利用空间建设的互通性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以教学案例为重点强化教育思想交流与教学方式方法研讨,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研新模式。借助空间加强师生互动。师生之间通过空间进行及时交流互动和互评,建立网络环境下新型的师生关系,推动了传统的封闭、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式教学方式的转变。
4.3 构建网络视频教研平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更新,如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从发展趋势来看,教学视频、微视频将会逐渐发挥更大的作用,结合问卷调查中教师对视频资源的需求,笔者认为,只有将资源建设融入教师日常教研业务中,以教研业务开展促资源建设,同时生成新资源帮助进一步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与效果。
在现实中,教研活动基本上只能面对面地进行。现场观摩、当场讨论无疑可以为参与者提供最真实的情境感、最好的交互与研讨,因而学习效果较好。但是,传统教研活动也有不利之处:最宝贵的知识难以保存下来,也就难以供不在现场者学习与体会。相比较之下,网络视频教研不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地开展教研活动,同时教研过程中所产生的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试卷和教学反思等资源也更利于保存和共享。
近年来,随着Web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浙江省教育计算机网的开通,构建区域网络视频教研平台,利用Web视频转换、视频分享、视频标引、视频在线查看等技术,能真实而客观地记录课堂教学的情景与过程,突破时空的限制,让执教者体会教学过程的得失,发现隐藏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层问题;听课者可以纵横向多维度地进行比较评课,对视频内容的任意时间点进行文字评价,准确捕捉上课者在课堂教学中优缺点;学习者查看点评时,可通过点击视频标引的时间点标签,直接跳转到相应的视频时间点,对照真实情境进行学习,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研活动中知识管理的能力与效率。
5 结论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提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中小学教师对数字化资源需求与应用情况,对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提出了相应建议。
6 后续研究
要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多层次了解学校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想法和建议;深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需求,探究有效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结合相关学习理论,探究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厚福,祝智庭,吴永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6):66-69.
[2]李馨,胡小勇,缪容.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09(2):55-58.
[3]胡小勇,詹斌,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6):56-61.
[4]胡铁生,焦建利,汪晓东,等.发达区域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9(1):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