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高等院校的女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而有关研究证明,女大学生具有更鲜明的心理问题或疾患倾向。本文试图从近几年的有关高等院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文献中找出女大学生主要有哪些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做以梳理,希望能为以后有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大部分关于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对象都是高等院校的在校女大学生,没有具体的分类。但有一些研究是针对女大学生群体中单独一种类型所做的研究。比如张小远等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研究;刘斐对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徐建平等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古丽巴哈尔・卡等对新疆部分高校维吾尔族与汉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还有关于女大学生所在不同院校,不同专业进行分类研究的,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研究方法方面,从以往有关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约各占一半。缺乏质性研究。定性研究的文献模式多为描述性地说明我国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对策,强调一种逻辑上的分析与归纳,没有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具体的建议。在定量研究方面,数据收集方式主要为量表法和问卷法。其中SCL―90使用最多,其他量表如考试焦虑量表、自尊量表、躯体自信量表、16PF、UPI、MHT都有使用。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定量研究比重相对不够;研究使用的量表也多引用国外量表,缺乏自制量表;对有关如何干预的研究也较少。并且缺乏深入的质性研究。虽然各研究者采取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二、女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影响因素

汪红烨等在对某高等师范院校一年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得出结论:认为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症状上比男生表现得更为严重。郑金香等在对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归因的关系中研究中发现: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偏高,心理健康状况偏差。蔡菊香的研究发现在统计10项因子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得分明显高于其它几项,说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王敏敏等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指出从10大因子分布情况看,女大学生在10大因子的每类因子中,45%以上的学生都有阳性症状问题。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性、恐怖和偏执五项因子的平均分数高于正常常模,但总体上属于较好水平。

很多研究者把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归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比如,杨静通过分析河南省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结果认为,专业选择不满意,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处理不妥,尤其是现实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就业难等一系列情况,对女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女大学生因情感原因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婚前、未婚先孕等现象屡见不鲜,其结果轻则影响学习、出现心理焦虑,重则还会引起轻生自杀。卢晓红通过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女生的心态受父母亲文化程度影响都非常大,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更大。总之,女大学生心理问题非常普遍,形成原因也是来自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一定要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

三、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方面,大部分研究都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比如,周萍认为促进师专女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引导她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做情绪的主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还有的学者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体系。在如何克服女大学生成长中自身存在的不利因素方面,奚玲认为学校各部门应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胡军华等认为正确对待传统观念、普及生理卫生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支持是解决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整理与分析,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对它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很多学者提出的建议也对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当中仍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一)在研究方法方面,应加大定量研究的力度,增加质性研究方法。从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定量研究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比重相对不够;而质性研究几乎没有,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范围上,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特殊群体的研究。比如同居对女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人际交往能力对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等等。还要增加纵向研究,用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连续性的揭示女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上,应增加文化的视角以及女性的视角。女大学生地位的形成,传统的观念占主导因素,我们应从文化的视角去看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女大学生产生心理的问题原因,我们只有站在女性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才能比较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汪红烨,姜希.某高等师范院校一年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1月第23卷第1期

[2]郑金香,吴真,吉峰.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归因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13卷第3期

[3]杨静.河南省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8卷第3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第2篇

Abstract: Some of the psychological crisis prove that for impoverished students, the work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drawn more educators'' attention. The paper states the status of normal college impoverishe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how to carry 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impoverished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whether they bear a heavy "psychological poverty" when bearing economic poverty or not?

关键词: 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Key words: teachers professional;impoverishment;college student;mental health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05-01

0引言

师范院校大学生,肩负着未来教师这一职业角色所带来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他们所应具备的心理修养和素质尤为重要。贫困大学生作为师范院校学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教育者的重视。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开展,他们是否在承受经济贫困的同时也在承受沉重“心理贫困”?

1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为了解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译本,以某师范院校4个年级911名师范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贫困生为调查对象,被调查的贫困生均选自学校贫困生信息库。同时抽取933名师范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非贫困大学生为参照。

1.1 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9项因子分均值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其均值均低于国内大学生常模,并达到极其显著差异,说明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良好。

从反映心理健康程度的9项因子中,强迫症倾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个因子为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检出率的前三位,表明一部分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1.2 师范专业贫困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相同水平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只有敌对因子分均值略低于非贫困大学生水平,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9项因子维度平均值无显著差异。说明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相同水平。

1.3 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男生优于女生师范院校大学生生源结构与其他院校不同,女生越来越多。根据这一现象我们把性别作为一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发现:9项因子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值女大学生均大于男大学生,其中焦虑因子达到显著差异,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达到极其显著差异。说明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男生优于女生。

2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策

教育是影响人的活动,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一个影响因素必然与其他因素一起作用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师范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双重性或师范性。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师范院校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对于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更加值得师范院校教育者们的关注。

2.1 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在大多数的研究中只有9.1%的研究者在探讨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心理特征同时,发现并描述了贫困生积极的心理特征,认为他们具备坚强、独立、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等优秀的心理品质。研究者在对比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时,强调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并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在研究中,研究者认同社会因素在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心理因素等等,它们都在影响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贫困是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决定性因素,在进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应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教育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2 弱化“标签作用”,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常特别强调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单独开设一些课程或心理活动。这实际上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打上了一个沉重的标签,即“贫困引起大学生心理的不健康,越贫困越不健康”。实际上研究表明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良好的,有些方面甚至优于非贫困大学生。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出的特殊性如加以放大,会产生消极的强化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弱化标签作用的影响,培养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全方面多维度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学会心理自助,促使其自我意识的统一和成熟,增强自信心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2.3 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差异性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在智力、知识、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同样存在与贫困大学生中。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贫困大学生,他们存在着能力差异、感知觉差异、性别差异、文化背景差异、个性差异、认知差异、教育背景的差异等个体差异,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可能不同,他们接受心理辅导和帮助的动机有所差别,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陶传谱.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3(5).

[2]唐咏.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3]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4(12).

[4]王金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5.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对象特征 大学生 心理干预 模型

中图分类号:B846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日趋紧凑,竞争日趋激烈,心理疾病发病率也进入高发期。这种形势下,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大学生,肩上承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社会竞争、人际关系中的适应困难、家庭经济的压力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增多。同时,大学生普遍心理健康知识匮乏、抗挫折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低下,大学生渐渐沦为“心理弱势群体”,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近年来高校频频出现的大学生杀人和自杀事件证明了这一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和学校的重视。据统计,大学生群体与国内其他同龄青年群体相比,在强迫、焦虑、偏执、抑郁、人际敏感、精神病等方面成高发趋势。相关的调查研究还显示,自杀已经占据15-30岁年轻人死亡原因的首位。2012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达25.6%(1581/6176),自杀未遂报告率达到了惊人的1.9%(120/6176)。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极其严峻。同时,焦虑、抑郁、躁狂、人际敏感等类型的心理疾病在大学生中也呈现出“集中爆发”、“频繁爆发”的趋势。

2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阶段在生理发育的过程中属于危险期、敏感期、断乳期,心理结构各部分的发展情况不平衡,自我意识常常模糊、矛盾。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因素是综合性的,包含了极其复杂的社会和个人因素,通过前期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实际调研,大概可以归为三个方面。

2.1个体的心理成熟与生理成熟的时间错位

大学生普遍都处于青春期,心理成熟度还远远未达到稳定状态,青春期的个体普遍呈现出情绪波动大、敏感、情感丰富、观念极端、自控力差、渴望与异往又容易陷于鲁莽或羞涩等特征。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儿童营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我国青少年的生理成熟期相较以往却大大提前了。心理成熟期与生理成熟期的错位导致大学生在处理异性关系、角色定位、价值取向、情绪调整等方面问题都产生了极大的困惑。

2.2社会转型与市场竞争导致的心理焦虑

我国目前仍然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计划和市场并存,相互博弈,形成了所谓的“体制内外”的区别。体制内相对安稳的工作环境相比体制外残酷的市场竞争,更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青睐。近年来,由于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和国内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压力,国进民退的趋势得到了强化。这就使得大学生在面临未来就业抉择时,普遍渴望进入体制内的政府、国企、事业单位等。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这些单位的进入门槛很高,大部分大学生都只能望而声叹。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体制内外有别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产生了障碍,普遍不愿意从社会的呵护对象积极转变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者。这种深层次的焦虑使得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始终处于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背景之中,为其它心理问题的出现制造了温床。

2.3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造成的心理调节障碍

由于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目前本质上仍然是应试教育,大部分的教育资源都投入到了学生的考试能力提高当中。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投入不足。一些学校和家长甚至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各种数学、英语、语文方面的所谓“培优”,而不愿意花费精力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面对升学的恶性竞争,一些初中和高中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缩减为半学期一次,甚至直接取消心理健康教育课,用来进行语数外理化生的授课。在社会大环境普遍浮躁焦虑的形势下,大学前的心理教育无法承担起化解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学认知和调适能力的重担。在高中生进入大学之后,社会的压力开始通过就业、交友、情感等方面直接影响到广大学子。于是,长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产生的恶果开始显现,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普遍偏低,为了恋爱、交际、学业而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情况便开始见诸校园。

3大学生心理干预模型的构建

当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时,心理危机的干预成为重要的改变因素。各个高校都通过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等措施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和自杀事件的出现。心理危机干预能够帮助大学生缓解情绪压力,提高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并能使自己的心理状况恢复到危机前的心理健康水平。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但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模型的构建,大多还处于研讨试验阶段,制度化、模块化的实践操作亟待建立。

针对当前严峻的形势,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学生心理工作的多年经验和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创新思维,学院心理工作团队通过精心总结归纳,以模型的方式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处理方案――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特征模型。该模型由四大模块构成,每一模块又细分为三个维度,这些模块构成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主线。

这四大模块分别是:特征监测与评估模块、干预主客体关系构建模块、跟踪干预与关系长期维护模块和支持与系统更新模块。

3.1特征监测与评估模块

3.1.1课堂与寝室

建立心理普查排查制度,入课堂、入寝室、入食堂常态化,监测学生潜在的心理危机。针对长期逃课、校外住宿、寝室关系紧张(孤僻)或其它特殊情况,高度敏感并详细记录,及时介入,精确评估,尽早诊断。

3.1.2即时聊天工具与社交网站

深入学生的虚拟空间,广泛关注他们的个人主页、微博、QQ空间、好友圈、个人博客等网络平台,对于其在虚拟空间表达出的负面情绪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发现心理危机源。

3.1.3家长

积极回应家长的来电、来信,密切关注学生与家人交谈或相处中流露出的一些心理问题的征兆。辅导员发挥工作主动性,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共同找出心理危机的根源。

3.2干预主客体关系构建模块

3.2.1了解干预对象与其制造接触

很多心理干预对象都存在较强的自我防御意识,特别是在干预初期。此时,如干预方法不当,就很容易丧失建立信任的良机。所以此时干预的途径选择尤为重要。

3.2.2心理危机转介

诊断出学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后,按照预定的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将当事人稳妥地转介给心理健康工作专业机构,由专业人士对当事人的心理问题做进一步的评估、诊断、治疗。这一点在新《精神卫生法》出台后尤为重要。

3.2.3与干预对象有效沟通

在心理危机关系构建阶段,积极与其家长、朋友沟通,从不同侧面了解干预对象在家庭、朋友圈的情况,可以大大缩短干预者与干预对象之间信赖建立的过程,并做到有效沟通。

3.3跟踪干预与关系长期维护模块

3.3.1观察对象特征变量变化

在前两个模块中,干预者已经对干预对象的特征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与评估。在此后的治疗矫正阶段,干预者应根据对象的特征,制定长期的观察计划。干预者对情绪、习惯、兴趣、身体状况、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家庭关系这七个重大特征变量的变化,高度重视,记录在案。因为这些特征变量反映了个体应对的内容。

3.3.2响应对象特征变量变化

干预者在监测到对象特征的变化之后,要及时向干预对象做出适当的反馈。如变化剧烈,则应在第一时间汇报,并通报心理工作机构。干预者应通过定期谈话、询问亲友等方式,深入了解变化的原因,然后对其进行心理教育与疏导,改善其心理状况,强化其自我调节能力。

3.3.3巩固平等关系

通过长期的监测与互动,干预者应谋求建立长期的平等性互助友谊。根据系统论的观点,长期的单方面帮助难以建立稳定的关系。在长期的沟通过程中,干预者应尽可能创造机会,使单向干预转化为双向互动。这样会可以大大减轻干预者的精神压力,也可以有效帮助干预对象宣泄心理压力。

3.4支持与系统更新模块

3.4.1法律及制度

由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爆发的复杂性,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不但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更需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切实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特征模型构建、应用过程中,干预者要遵循法律准则。如新的《精神卫生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等。

3.4.2应急预案

一套科学、高效、不断完善的心理危机应急预案是模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急预案应该对模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制定出详尽的规定,并由专业人员定期对预案内容进行研讨、更新。预案要反应迅速、预防为主、教育优先,切实尊重心理科学和法治精神。同时,还要做好与上级领导部门、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医院的衔接。

3.4.3培训与提高

模型的专业化、系统化、模块化要求心理干预实施人员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出色的工作能力、深厚的专业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特别是在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化工作启动以来,心理健康工作将越来越专业,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将职业素质技能培训制度化,为心理干预人员安排充分的培训学习的机会是心理危机干预模型能够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同时,心理培训与心理讲座等也是系统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李静.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发展研究[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2(1).

[2] 张亚君.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9.

[3] 张本钰.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4] 宋迎秋,姜峰,林媛.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3).

[5] 蒋德勤,姚荣英.大学生自杀行为与生活方式相关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1).

[6] Egan.G.高明的心理助人者(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 李金攀,史晓红.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研究综述[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5).

[8] 荆月闵.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

[9] 曾庆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6(12).

[10] 张大均.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第4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种教育因素的多维参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教育活动,也不同于专门意义上的心理问题医治,它需要各种教育因素的多维参与。

1.多维参与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属性的必然要求。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既包括学校教育工作者,又包括社会上从事心理、精神卫生工作的专家、学者、医生等;它的对象不仅仅是“问题学生”,还包括其他一般学生;它的路径是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它的内容是对学生心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立体的,它需要多维的参与。

2.多维参与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性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又与大学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开展德育、智育等教育活动。而德育、智育等教育活动在内容上与心理教育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交叉与渗透,密不可分;同时,各种教育活动本身离不开心理活动的参与,健全和谐的心理是开展好这些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与基础。因此,在高校各种教育活动中多维参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多维参与是克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实困境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明显局限性与狭隘性。比如:在主体和对象上,把心理健康教育仅视为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仅是针对那些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在目标与模式上,把心理健康教育仅作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孤立地、简单地采取医学的或是教育学的模式;在内容与方法上,仅采取普及讲座及个别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法,针对特定具体的心理问题开展教育活动等。从多维的角度来思考和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克服这些不足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维参与的基本维度

多维参与就是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体的努力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有机融合起来,从多个维度思考和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协调共进维度。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原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依靠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安定有序的生存生活环境、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就业和贫困生救助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及专业化的心理咨询、精神卫生机构等。家长既要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及时指导子女在校的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还要经常鼓励子女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涯。高校努力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和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自身要努力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和主体自育能力。同时,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心理教师和家长的培训指导,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配合,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

2.“学校―学院(系)―班级(心理自助社团)―宿舍―学生”五级保障维度。学校成立大学生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决策、规划、指挥、监控等;学院(系)积极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按照学校部署扎实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结合本院(系)学生和学生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相关特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自助、互助、助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托学生班级或者成立校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广泛开展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加强宿舍管理,把宿舍建成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实践锻炼基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进宿舍工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3.“健康普查―知识普及―团体辅导―个体咨询―问题治疗―危机干预―转介”全工作流程维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定期开展健康普查,掌握学生整体健康状况,对初步筛选出的超标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并进行约谈;着眼于全体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团体辅导活动;通过面询、热线、网络、书信等方式,及时开展各种心理问题的个体咨询,帮助解决部分学生的心理困惑;对于个别确实存在较为突出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治疗和必要的危机干预;对于重症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向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进行转介,实施专门的康复治疗。

4.“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全过程教育维度。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与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开展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必须能够根据学生在不同年级的发展任务、心理特点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活动。比如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健康意识的提高与各种适应能力的培养;二年级的重点放在大学生涯的拓展,经济、学习等压力的舒解,情感问题的疏导等;三年级的重点放在学生人生发展的抉择、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四年级的重点放在学生职业选择、社会适应等方面。而且,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各阶段之间的教育辅导还必须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和持续性。

5.“心理教育教师―学生工作干部―专业课教师―党政干部―其他从业人员―全体教职工”全员育人维度。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有责任立足本职岗位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而努力工作。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中强调: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因此,心理教育教师、学生工作干部直接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党政干部、其他从业人员努力在管理、服务工作中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做到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够在教书、管理、服务等工作过程中,切实承担起育人职责,真正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育人格局。

6.“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党政管理部门―后勤服务保障部门”共育维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工作规划、专门教育的推进、个别学生的咨询治疗等方面负有直接责任;学生工作部门要通过日常教育管理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务部门要从教学安排、教学管理等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各级党政管理部门要通过党团共建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后勤服务保障部门要立足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生活保障服务,发挥好服务育人功能。只要各部门积极参与、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努力形成部门共育的良好局面,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

7.“心理健康知识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专题讲座”全课程育人维度。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一般形式,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教社政[2005]1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相关课程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按照学科发展的要求科学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健康心理与潜能开发》等必修、选修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学习心理、专业思想等方面的引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促进每一类型的课堂教学都能够自觉发挥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作用,形成全课程育人的态势。

8.“心理辅导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全氛围育人维度。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提高教育主体性、激发学生成长积极性的有效形式。高校不但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比如个案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拓展训练等,来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而且还要通过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心理知识科普宣传、举办心理健康节、假期社会实践、社区义务劳动等,来塑造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健全的心智。

从以上八个维度思考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既体现了宏观环境与微观个体的协调性,又体现了各个教育环节与各项教育活动的全面性、全程性,突出了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针对性,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张继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3]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胡凯.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5]卢爱新.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7(3).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第5篇

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1.1 心理健康与否的判断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的。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可概括为:智力正常,自我评价得当,情绪调控能力强,社会适应良好,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学习动机明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正值一个发展时期,是从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也是各种矛盾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冲突的时期,还要面临复杂的角色转换问题,因而,大学时期正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笔者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学业、人际关系处理、恋爱问题、性健康、性格和情绪调节以及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较广,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1.3 学业问题 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和学习动机功利化;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人和谐相处;恋爱问题则主要体现为情感的迷茫、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如何应对失恋;性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应,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恶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性格和情绪调节问题具体表现在抑郁和情绪失衡。

1.4 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1)网络群体。网络这把双刃剑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了困扰。(2)贫困大学生。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在贫困生中较为普遍。

2 剖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心理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大学也不再是宁静的港湾,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使得一些大学生原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久而久之,引起了心理的迷乱和失衡。(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出生于国家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国家经济发展之日,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使其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他们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3)大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进而使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4)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性格、意志力和对事物的认知及情感各方面都有别于高中生和成年人,情感方面比较热烈,认知方面明显不足,具体为对社会制度、人际交往和爱情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不完善,不成熟。同时,他们的柔韧性不够好,自制力也相对较差,做事喜欢随心所欲,缺乏长远目标,计划性不强。加之现代社会竞争和市场经济加强,各种形形的信息带来人们心理的复杂化,很多大学生经常感到压抑,但由于自身认识不足、心理方面知识的缺乏或顾及个人隐私等多方面因素,他们的郁闷没有得到及时释放,经过长时间的积聚和沉淀,便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3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决策

3.1 学校方面的应对措施

3.1.1 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普查 高中教育以学业为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易被忽视,带着高中遗留下的隐性心理问题,加之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大学新生有可能在遇到一点小挫折后就将原先存在的问题加强化,以相应的症状表现出来。研究表明,开展新生入学的心理健康普查是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1.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良好的环境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沃土,而校风建设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所以学校应加强团结友爱、奋发图强等优良学风的建设,让同学们在其影响下学会怎样与人和谐相处,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同时学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开展的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情绪特征。

3.1.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由于中学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大学生普遍缺乏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鉴于此现状,校方很有必要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对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加强认知心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系统学习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3.1.4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体系 学校心理咨询体系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找到应对措施解决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近年来,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而且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有心理健康档案,比较全面地记录学生心理健康情况。选择适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对其大学四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归类,评价并记录在案,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3.2 家庭社会方面的应对措施

3.2.1 家庭教育模式的转变 当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娇惯等原因造成了他们娇生惯养、依赖性强、适应性差、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缺陷。一旦进入大学独立面对生活的考验时,问题便会接踵而至,如同学关系紧张、不适应寝室集体生活、报复心理强、不关心他人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家庭,解决方法自然也得从家庭着手,现代社会的家长们应该意识到过去那种全权代劳的呵护方式往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放手让他们自己处理一些生活中的事情,积累生活经验才是健全的家庭教育方式。

3.2.2 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自杀,近几年,高校学生因为各种心理问题自杀的事件并不少见。巢传宣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在自杀意念的产生中可发挥缓冲作用,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好的学生相对而言产生自杀意念的机会较少。因此,在预防大学生自杀工作中,应考虑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3.3 学生自身方面的应对措施

3.3.1 学会自我保健,加强心理调节 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首先从认识上入手,学生要对自身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自己在大学里的位置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其次,应该学会自我调适消极情绪。正确的调节方法可以是通过写日记、听音乐、聊天散步购物等,以便及时释放负面情绪。此外,郝霞研究表明经常运用幽默缓解压力的大学生的抑郁和交往焦虑水平都较低,且自我效能和自信都较高,鉴于此大学生可以积极培养采用幽默方式来缓解压力的能力,以促进自身心理健康。

3.3.2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互相依赖。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其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同样,由于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4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新思路

4.1 完善研究的操作方法,努力推进研究本土化 我们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研究经验的同时,大力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并结合中国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研发适合中国学生的心理评估量表及问卷,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生心理研究的本土化发展。

4.2 拓宽研究的视野范围,努力推进研究具体化 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学校这个大环境的影响还要将研究视野扩大到家庭及社会环境等领域,密切关注其成长过程中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细化和具体化。

4.3 扩大研究的文化维度,努力推进研究国际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留学生群体逐渐融入各大院校。对外国大学生来说,国外长期的学习与生活是一个重要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校方在着手研究中国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同时也不得不重视起这些群体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对外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扩大研究的文化维度,从而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路文焕,徐炳亭.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49-450.

2 李殿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7.

3 李淑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式.中国校医,2008,6:761.

4 王定福,陈福生.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04,5:185-188.

5 王鲁慧,张扬.认知心理教育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1:1203-1204.

6 杨彩云,潘素芳,刘建宏.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兰台世界,2005,7:59.

7 巢传宣,刘建平,付茶英.江西某大学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1:87.

8 郝霞.幽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