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地施工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展建筑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提高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素质,预防和减少建筑安全事故,保持全市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平稳有序。
二、治理范围、重点和目标
治理范围:房屋建筑施工、市政工程施工以及房屋拆除施工等。治理重点:高处作业、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深基坑支护、高层悬挑脚手架、塔吊装拆、安技措施费用投入、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和到位、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等。
治理目标: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水平,预防和减少“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外线触电”等方面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市建设局成立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筑安全监督站。办公室主任由站长**同志兼任。
四、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坚持长效管理。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苏州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制度》要求,健全、完善、创新建筑安全监管制度,改进安全监管方式。认真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和《苏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
(二)加强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专项工程施工的管理和对高处坠落事故的控制。加强施工现场危险性较大专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及现场监督管理,明确工程建设各方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执行建设部《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规范》,有效控制高处坠落事故。施工现场要针对洞口、临边作业情况,制订专项防护方案;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严格执行验收、检查制度;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站对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进行重点检查,对屡查屡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三)认清安全生产形势,强化动态监管。每季度召开全市建筑安全生产会议,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对事故多发或安全管理薄弱企业的动态监管。
(四)加强对监理企业安全监理工作的监管。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规范安全监理工作,督促监理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监理单位必须严格审查施工企业及人员资质资格、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技术措施、四阶段重点监督、文明措施费用提取和支付使用、现场防护等情况,严格检查危险性较大工程作业情况,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安全隐患。
(五)严格按照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办法》,建立机构,配足人员,落实责任。继续开展对“三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加强“三类人员”考核上岗管理,未取得安全员岗位证和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的,不得安排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严格“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行为考核,对于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按规定接受年度安全教育培训、发生死亡事故等情况的,暂扣或建议发证机关吊销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六)加强施工现场设备及临时设施使用管理。根据《**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登记办法》的要求,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进行产权登记和使用登记备案,没有登记的,一律不得使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无资质和借资质装拆塔吊等违法、违规行为。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修工作,保证安全运转。对技术性能差、型号老旧、使用年限到期的起重机械设备,该淘汰的淘汰,该报废的报废。按照《**省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式活动房技术规程》的要求,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管理,严禁使用水泥预制板临时活动房屋。
(七)督促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按照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建设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规定》要求,加强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费用计取、支付、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水平,改善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八)继续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和文明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全面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开展监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安全监理业务素质。加强对从业人员,尤其是新上岗民工中一线作业人员的培训,严禁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上岗。做好修编后的《**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的宣传、培训和贯彻落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通过文明施工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树立典型,继续推进文明工地创建,提高施工企业创建文明工地的积极性,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五、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3月底以前为工作准备阶段。成立专项治理组织机构,制订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宣传、动员、部署。
第二阶段:4月至8月为自查自纠阶段。各施工单位按整治工作的要求,对照有关标准,全面开展工作,查找安全生产薄弱环节,自行纠正。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顶板;施工;加固方案
某建筑工程属于商务综合楼,建筑的楼层比较高,共23层,地下有3层,总建筑面积为124500m2,建筑的高度为100m,在建筑施工时,需要做好地下室的顶板施工,施工单位采取了吊顶作业的方法。该建筑的支撑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立面存在不规则、交叉错层的情况,该建筑属于大跨度、大悬挑的结构,矩管桁架的自重为25-90t,而且主要集中在地下室顶板的上面。受到场地因素的限制,在对桁架进行吊装时,不能在顶板结构进行吊装,还需要利用重载吊装车这一设备。建筑工程的工期比较紧,施工单位需要对顶板加固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
1 重载吊车行走区域荷载的取值要求
在本文的建筑工程中,工期比较短,所以施工单位加快了施工进度,地下钢结构在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没有得到龄期就开始吊装,在施工的工程中,需要避免出现顶板出现超载现象,这会增加建筑地下室施工大安全隐患。在地下室顶板吊顶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了重载吊车,下面笔者对吊车行走区域荷载取值的要求进行简单介绍。建筑工程的地下室为120m×115m,是一种类正方形的地下室,如图1所示。
图中阴影部分是桁架吊装过程中重载吊车行走的区域,下面笔者对这一区域路基箱荷载、表面铺砂荷载、履带吊车自重、桁架梁自重、行走区域荷载总计的具体数值进行一一计算:
路基箱荷载:30kN/(6×2×9.8)=2.5kN/m2;
表层铺砂的荷载:18kN/m2×0.5m=9kN/m2;
履带吊车自重(双机):1670kN×2=3340kN;
析架梁自重:900kN;
行走区域荷载总计:(1670×2+900)/(2×6×4)+2.5+9=100kN/m2。
在统计的过程中可以得知,吊车行走区域的施工荷载为10t/m2,这超过了地下室顶板的正常承载范围,所以必须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下面笔者对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进行简单的介绍。
2 地下室顶板施工加固方案
2.1 方案一
结合建筑工程工期紧、荷载大的特点,施工设计人员制定了传统的钢管满堂架的加固方案,这一工程的施工加固技术比较好掌握,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操作。施工的具体方案是:
2.1.1 对地下室顶板进行预处理,首先在吊装区域内回填500厚砂夹石。并在砂夹石上方沿吊车行走区域铺设路基板,路基板的规格应选择2m×6m×0.2m的类型。
2.1.2 参考地下室梁的布置图后,设计人员需要采用Φ48×3.5的钢管对吊装区进行支撑,在对立杆进行布置时,应保证布置的均匀性。立杆的间距不能超过800mm,立杆与地面的距离应保持在200mm左右,在对扫地杆进行设置时,应沿着纵横水平方向。满堂脚手架的搭设情况如图2所示。
该加固方案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技术易于掌握的优点,施工单位在测算的过程中,搭设满堂脚手架的费用比较高,而且花费的时间比较长。由于建筑工程的工期比较简单,在对地上钢结构进行安装时,地下室设备的安装由于需要进场作业,所以满堂脚手架会影响设备的安装,影响了施工的效率。
2.2 方案二
针对方案一的缺陷,同时一在考虑该支撑方案时地下室顶板梁板尚未浇筑施土,设计单位提出可利用顶板上部覆土厚度范围内做上翻梁(梁底己不可能再降),通过加大行走区域梁板承载力,靠结构自身承担行走区域施土荷载。具体方法如下:
2.2.1 提高顶板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至C50,这样根据5月份的混凝土养护龄期和强度关系,就能保证混凝土浇筑7天后,该部分混凝土的强度能够达到60%,即能满足C30混凝土的强度指标,以期加快规划馆整体施土进度。
2.2.2 为了不让施土荷载直接传到楼板上,同时一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将现有的顶板梁上翻至室外标高(根据规划馆总图的布置,履带吊车行走区域无大型植物,因此具有可行性),即将梁高提高至主梁(500×1800)及次梁(300×1500),同时结合吊车行走时一底部的钢龙骨垫层的做法,对楼板进行隔离,将钢龙骨直接铺设在地下室主次梁上,避免施土荷载直接传到楼板上。
3 两种方案的比较
3.1 工期
方案一,因采取满堂脚手架,在吊车行走区域下的整个3层地下室均需设置脚手架,同时一也必须待混凝土龄期完成后才能进行吊装,土效较常规模板支撑架降低2/3,地下室结构施土总工期延后12天。
方案二,因所有的施土荷载均由混凝土自身承受,施土方案所耗费的工期基本为正常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养护的时一间,且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并使用早强剂,可以使地下室顶板能更早的承受吊车荷载,满足钢析架的吊装时一间。工期上方案二优十方案一。
3.2 经济性
方案一,施土单位测算的满堂脚手架的造价,地下室加固面积合计为16593m2,满堂架支撑加固周转材料投入为143万元,常规模板支撑架投入为38万元,周转材料多投入105万元。方案一按最省的模板支撑架加固方式,合计投入为284万元。
方案二,将吊装区域地下室结构顶板做成反梁形式,构件尺寸增高600mm,增加土程量,通过设置结构反梁增加的总投入合计约为59万元。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虽然由十增加了梁高及荷载,导致顶板梁混凝土及钢筋的用量有较大增长,但较方案一的模板支撑架加固方式,降低措施投入225余万元。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地下室顶板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顶板的承载能力以及实际受到的荷载进行测算后,如果发现实际荷载超过了顶板的承载能力,则需要对顶板进行加固处理。如果地下室的施工质量不高,会影响整体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本文介绍了两种顶板加固方案,在对技术可行性以及施工成本进行对比后,发现方案二优于方案一,施工单位最终选择了方案二,并收到了良好的施工效果,有效提高了地下室顶板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减少了安全事故出现的隐患。
参考文献
[1]李俊贤,钱文举,李永成.某工程地下室顶板裂缝问题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2(12).
[2]臧岩.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形成原因与处理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4).
关键词:高层建筑 地基 施工方案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056-01
1 地基对高层建筑的影响
1.1 地基承载力不足带来的影响
当高层建筑对地基的压应力远远大于地基承载力时,建筑物是安全的,反过来,一旦地基承载力小于高层建筑对地基的压应力时,那么高层建筑就会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建筑物开裂,严重的情况下,地基土会发生剪切破坏从而造成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或受损,所以在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方案中,必须对地基承载力进行详细的考虑。
1.2 地基发生沉降现象带来的影响
地基土在高层建筑的压应力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被压缩,孔隙水被挤出,从而使得地基产生沉降现象,假如地基的沉降量达不到规范要求,就会导致高层建筑整体倾斜甚至是更为严重的后果。
1.3 土坡失稳现象对高层建筑的影响
土坡失稳现象指的是土体丧失稳定性后沿某一滑动面移动的现象,不再是平衡状态,导致土坡失稳现象发生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如土坡的结构、土质等原因以及外部因素如外部振动、降水等原因。
2 地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地基基础的轴线产生位移现象
一般情况下,地基基础的轴线产生位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程的内墙部位,这会导致上部墙体和地基基础之间偏心压力的产生,从而对建筑物整体受力产生影响,在地基施工过程中,一般应在槽边打中心柱,但是在实际放线过程中,有些放线员只在山墙处留有控制桩。一般时候是先砌外墙和山墙,砌到横墙基础的时侯,由于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从而使得吊线不能进行找中,轴线产生很大的偏差距离,从而导致地基基础的轴线发生位移的现象。
2.2 基础标高存在误差的现象
有很多时候,在高层建筑地基施工过程中,基础砌至室内地平面时,经常会出现标高不在一个水平面的现象,一旦基础标高存在的误差很大,则会大大影响上部结构墙体标高的控制。而基础下面的沙土、混凝土等标高存在较大误差时,则会大大影响高层基础砌筑过程中对标高的掌握。
2.3 防潮层失去效力
一旦基础防潮层出现开裂或者抹灰不结实的现象,就无法有效地阻止地下水沿着基础向上渗透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墙体的潮湿。墙体潮湿之后,就会发生墙体表面脱落,破坏居住环境的美感,还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强度。
3 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方法
3.1 对于不同的土质特点,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方法
在高层建筑地基施工过程中,主要对象是针对软弱地基和特殊土质的地基,其中,软弱地基最主要是由淤泥、冲填土或杂填土等土质成分组成的,而特殊土质地基的主要成分是由软土、膨胀土等具有一定区域性特征的土质成分构成的,对于这些不同具有不同土质特性的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施工技术必须同时能够达到各类土质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得地基施工有所保证。第一,对于高层建筑的地基施工技术应该具有剪切的特性,这样才能防止由于剪切作用而造成的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力的降低而造成的建筑物整体结构不稳定进而失稳,我们可以将地基土质的抗剪切强度提高从而提高地基施工水平。第二,高层建筑地基施工具有很强的压缩特性,当高层建筑物沉降和差异沉降相差很大时,这种高压缩特性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地基土质的压缩模量提高上去。第三,地基具有很强的透水性。土质的这一特性表现为高层建筑的地基渗漏,或者在开槽阶段产生的管涌等现象,为了杜绝这种不良的现象,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地基土质的透水性。第四,高层建筑的地基施工还要考虑地基土质的振动特性。若是发生地震或者是外来的振动载荷比较大的情况下,地基土质都有可能发生液化现象,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地基施工的抗液化能力,提高地基土质的抗振动特性。
3.2 高层建筑地基施工方案中的技术要点
(1)当前,高层建筑的地基施工主要采用的是夯实法、换土法及注浆法等技术手段。首先需要做的是通过测量进行定位,这是施工方根据试夯确立夯点如何布置之后逐一进行测量的过程,但是在强夯开始之前必须使用推土机对其进行两次预压,从而保证场地的平整度。之后施工方要细化测量施工场地的高程,进而确认夯实点的布置与放线测量是否相一致,如果高层建筑地基的地下水位比较高浅,那么在地基表面应该一层比较粗的砂石垫层,厚度大概为0.5~1.5m,还可以采用有效措施使地下水位降低,进而防止在强夯过程中由于孔隙的产生而导致的地下水压升高,强夯时,应该沿着从边缘到中间的方向进行夯实,每夯实一遍后,采用推土机进行场地的平整处理,之后进行放线定位,才可以再次进行强夯,若是进行强夯的地段中含有大量的地下水,则应该先铺设砂石垫层然后进行夯实。在钻孔注浆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对现场进行实际考察,在硅化加固涂层上部留出不加固层的位置,不加固层厚度大约为0.9m,这样才能使得浆液上冒的现象不再发生。而在浆液进行浇筑的过程中浇筑压力应该在0.2~0.5MPa这个范围内,若是土层的渗透系数是不断变化的,那么在地基施工时应该是遵循从下至上的流程进行施工。此外,对于钻孔的施工日期应当加以说明,以防止漏浇的现象出现对地基施工产生影响。
3.3 防止基础防潮层失效的方法
基础防潮层的施工是一项独立而又隐蔽的复杂工程,施工时间位于高层建筑物整体基础施工完成之后,且在其施工过程中最好不要留有施工缝隙,主要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面上的泥土等杂质要彻底的清理,重新砌筑那些被挪动过位置的砖块,在上面浇上充分的水分,等待一段时间后,基面风干,这时候的基础防潮层才可进行施工。(2)基础防潮层的厚度不能低于25mm,且防潮层的厚度不能作为基础标高调整的标准。(3)砂浆要用木抹子进行抹平工作,等到有了干的迹象,马上进行抹压,不低于5遍,对于基础防潮层的施工不要留有施工缝隙。(4)抹完基础防潮层的砂浆后,就要进行浇水养护的过程,浇水前,要在基础防潮层表面铺设一层厚砂,再在上面砌上一层砖,要保证最少每日一次浇水养护,这样才能将潮湿养护环境保持好。
参考文献
[1] 刘安乐.建筑工程中复合地基施工技术的分析[J].四川建材,2009(3).
关键词: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FTTH;光纤到户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6-1341-04
1 概述
为了适应城市建设与信息通信的发展,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满足居民对通信业务的需求,保障居住者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25日颁布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12)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847-2012),此两册国家规范自2013年4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驻地网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进入新的建设阶段。规范后,我省积极响应,在省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领导协调小组和各地市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办公室的大力推行下,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已初步确立完健的管理体系和流程,建立了符合各地实情的建设方案,使得全省的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稳健发展。
本文将以安徽省合肥市驻地网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方案为蓝本,分析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并对各种模式做投资测算,并对各自建设模式做简要分析。
2 技术背景
驻地网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得以全面的施行的基础是PON组网技术的成熟以及FTTH建设的大量普及。近年来,电信运营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大力开展FTTH建设,使我国宽带接入向“高带宽”、“高速率”迈进,这促进和推动了参与组网的各项设备和技术的稳步前进,为驻地网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2.1 PON技术
PON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它由局侧的OLT(光线路终端)、用户侧的ONU(光网络单元)以及ODN(光分配网络)组成。
一般其下行采用TDM(时分复用模式)广播方式、上行采用TDMA(时分多址接入)或WDMA(波分多址接入)方式,可以灵活地组成树型、星型、总线型等拓扑结构(典型结构为树形结构)。所谓“无源”,是指ODN中不含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和电源,全部由光分路器等无源器件组成,因此无需机房、电源,大大降低了管理维护成本,也节省了大量光缆建设成本。
PON技术,主要有APON/BPON(ATM PON/宽带PON)、EPON(以太网PON)和GPON(千兆比特PON)。APON/BPON技术在支持多业务多速率、确保业务质量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系统相对复杂,可提供带宽有限,网络升级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
EPON/GEPON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就是网络结构简单、易维护、成本低、速率高,且由于采用的是IP/Ethernet的协议,与应用广泛的以太网局域网互连时无需再进行协议转换。
GPON(Gigabit-Capable PON)千兆无源光网络,是基于ITU-T G.984.x标准的宽带无源光综合接入标准,具有高带宽,高效率,大覆盖范围,用户接口丰富等众多优点,被大多数运营商视为实现接入网业务宽带化、综合化的理想技术。
EPON系统简单,技术、产品相对成熟,成本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用户可采用EPON技术的FTTH方式组网;对于用户密集区、或需要提供电信级服务的用户,为提高分光比及光功率,可采用GPON技术的FTTH方式组网。
2.2 FTTH简介
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是指将光网络单元(ONU)安装在住户家或企业用户处的接入模式,FTTH的显著特点是提供更大的带宽,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
FTTH光纤连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光纤直接连接每个家庭或大楼;另一种是采用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用分光器把光信号进行分支,一根光纤为多个用户提供光纤到户服务。而在多种基于PON的技术中,EPON由于其产品成熟度和价格方面的优势已成为最常用的FTTH技术,已成为目前阶段最适合市场需求的光纤接入技术。
3 驻地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界面
合肥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建设模式中,对小区建设单位、电信业务运营商各自的职责以及建设范畴做了详细的划分。对于新建小区,小区建设单位、运营商应把握既定的工程界面,各司其职,保障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顺利地开展。
3.1开发商土建工程负责的范畴
用于安装通信设施的驻地网机房、弱电间,墙体预留嵌壁式箱体的空间、户内的家庭信息箱、户内布线,以及进楼管、入户管、暗管、桥架等布线通道都属土建弱电专业负责的范畴。
3.2开发商通信设施工程负责的范畴
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驻地网机房往用户端的各种通信设施。包括机房内的MODF架、走线架、地下通信管道、引入光缆、用户皮线光缆、楼层配线箱及熔接配线设施,以及用于安装固定光缆及跳纤的附属装置等属于开发商负责的通信设施范畴。
3.3参与共建共享运营商的自建范畴
各运营商在驻地网机房中的分光器,红线外自驻地网机房上联至各自公网的通信管道、光缆、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均由各通信运营商自行负责。另外,用户端的家庭网关设备,也由各运营商在开通业务时提供并开通。下表为详细分类建设表:
表1 驻地网通信设施分工明细表
4 开发商自建范畴建设模式分析
合肥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建设模式中,根据既定的建设范畴,红线以内的通信管道或桥架应在小区工程主体完工后与小区各类管线同步建设,并在适合位置预留一至两处运营商接入点。同时,根据小区大小在合适位置设立一至多处通信机房,小区的用户光缆通过管道或桥架汇集至机房的MODF并成端,引入光缆芯数按住户数的1.1~1.2倍配置。下面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来分析在不同场景中小区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
4.1 场景一:别墅区通信网络组网模式及投资案例
该别墅区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共有98栋单元楼,240户住户。通信运营商在小区机房统一设置1:64的分光器,根据小区建筑分布,每12~16户设置一个室外型直熔型分纤箱。由小区机房至室外分纤箱统一布放24芯的GYTA-B1.3型光缆,由室外分纤箱至住户弱电信息箱布放单芯蝶形光缆。组网如图1所示:
图1 别墅区网络拓扑图
该案例具有如下特点:
1)分光器设置:集中设置在小区的MODF中,采用一级分光;
2)用户分布:小区用户分散,每单元用户数≤6户;
3)引入光缆:统一配置24芯GYTA-B1.3光缆;
4)分纤箱:采用室外型24芯直熔箱,将引入光缆和入户光缆熔接。
方案投资预算:
小区通信网络建设项目总预算为862686元,户均造价3595元。
4.2多层建筑通信网络组网模式及投资案例
该小区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共有12栋楼31个单元,共348户住户和约48户商铺,组网如图2所示。该小区具有以下特点:
1)配线箱设置:小区无机房,采用室外共建共享型配线箱;
2)分光器设置:集中设置在小区的配线箱中,采用一级分光;
3)用户分布:单元楼为多层,每单元用户数≤12户;
4)引入光缆:统一配置24或48芯GYTA-B1.3光缆;
5)分纤箱:采用室内型48芯或24芯成端箱,引入光缆和入户光缆在分纤箱内跳接。
图2 多层型住宅网络拓扑图
方案投资预算:
小区通信网络建设项目总预算为418670元,户均造价1203元。
4.3小高层/高层建筑通信网络组网模式及投资案例
该小区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共有14栋高层,共1652住户,组网如图3所示:
图3 小高层/高层型住宅网络拓扑图
该案例具有如下特点:
1)分光器设置:集中设置在小区的MODF中,采用一级分光;
2)用户分布:小区用户密集,每单元用户数≥100户;
3)引入光缆:配置48/144芯GYTA-B1.3光缆;
4)分纤箱:采用室内型48芯分纤箱,引入光缆和入户光缆在分纤箱内跳接,覆盖户数不多于40户;
5)对于较大小区,光缆宜在单元内做一个接头,收敛进机房光缆条数。
方案投资预算:
小区通信网络建设项目总预算为1147877元,户均造价695元。
4.4公寓/公租房/廉租房建筑通信网络组网模式及投资案例
该公租房小区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有4栋高层住宅,6个单元共2600户,小区组网如图4:
图4 公寓/公租房/廉租房型住宅网络拓扑图
该案例具有如下特点:
1)分光器设置:集中设置在小区的MODF中,采用一级分光;
2)用户分布:小区用户密集,每单元用户数≥200户;
3)引入光缆:配置48/144芯GYTA-B1.3光缆;
4)分纤箱:采用室内型48芯分纤箱,引入光缆和入户光缆在分纤箱内跳接,覆盖户数不多于40户;
5)接续:光缆宜在单元内做接续,收敛进机房光缆条数。
方案投资预算:
小区通信网络建设项目总预算为1797296元,户均造价691元。
5 总结
对于运营商而言,集中分光的组网方案对PON口的资源占用率低,有效的节省了资源,并且,上述的各种组网模式,为日后运营商及小区住户宽带的开通及维护提供了便利。
对于开发商而言,对于每户的投资有所增加,但每平米造价在10元左右,占整个小区投资的比例很小。
对于用户而言,可自主选择电信业务,保障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1.前言
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是建筑电气安装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及周围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可以说,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安全及功能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电气安装中,需对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引起重视,并积极总结施工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的技术水平。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电气安装经验,总结了电气防雷接地的正确流程,以及施工过程技术措施,提出几点注意事项,旨在与同行进行技术探讨。
2.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存在的施工问题
在进行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避雷带发生变形或损坏,未预留引下线的外接线,导致引下点之间的距离过大;2)连接引下线、避雷带及均压环的长度不足,焊接不到位;3)接地装置的掩埋深度不足,对大地中的引出线未作防腐处理,导致引出线被腐蚀;4)屋而金属物品未与防雷系统形成有效的连接;5)防雷装置中螺栓的连接片处理不合格;6)插座地线安装不合格[1]。
3.防雷接地的正确施工流程
3.1准备工作
3.1.1外部条件
一般来说,防雷装置的接地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接地体,另一种是把地板钢筋和深基础为接地体。如果采用前一种接地方式,就务必要在施工前做好场地清理工作,这样做是为了给接地工作提供足够的环境空间;如果用后一种接地方式,要注意到连接处是否科学合理。在外部条件这一方面,
小仅仅要注意接地体的安装,其他相关线路的分配和安装当中
也应注意起来,为施工时期的人工操作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工
作环境。
3.1.2熟悉各环节的安装规定
对于防雷接地工作,我国推出过很多相关的规定,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了解各环节的安装规定将风险降到最低。例如,在安装铅包钢的接地线时,接地线和铅包钢接地极和设
备与铅包钢接地都一定要使用专门的连接头,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其他材料来替代。除此之外,如果接地工作在防爆区进行,就要在合适的位置安装一个放松装置,并且安装接地线之前,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勘察现场然后再接地端抹上导电膏,这样做是为了最大程度上保障并完善工作完成之后的实际测量和数据记录。
3.1.3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此一定要按照相关的安全规定,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当然,施工人员自身也要加强保护,建筑单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将保护措施发挥到最大化。具体的防护工作包括多个方面,譬如说施工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务必要戴好安全帽,如果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要事先检查安全绳是否安全可靠,并随身配备好有效的灭火装备,一旦在作业时发生火灾,就可以做出及时的应对。对于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垃圾,一定要做出及时的处理,尤其是人为造成的高空垃圾,因为垃圾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意外事故的风险。
3.2施工过程的技术措施
通过大量工程实践可知,在普通的防雷接地施工安装过程中,通常将基础圈梁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采用地梁内钢筋或筏板内的钢筋连接电器预埋件基础内钢筋。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接地方法。建筑工程电气安装的防雷接地可以采用共同接地的施工方法,实际测量过程中,要根据相关要求来进行,接地要控制在1Ω内;如实际测量达不到标准要求,则要采取补充措施,即增加人工接地极。圆钢与底钢板搭接施工要保证搭接钢筋的长度,至少是地板钢筋直径6倍以上。焊接施工要保证焊接充分,不仅要保证机械强度,还要保持焊缝饱满,防止出现焊接质量问题,比如夹渣、裂纹、气孔或虚焊等问题。如果采用烤漆、喷漆、电弧喷锌等工艺,则要注意对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焊接完成后再用红色或蓝色油气做好引下线的标记。
(2)防雷引下线施工。防雷引下线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不得凭借经验做出主观臆断。通常设计图纸中会将防雷引下点的位置明确标注出来,施工时按照图纸标注的位置来进行即可,不得私自更改引下点的位置,否则会影响到防雷效果:注意将地下结构柱的钢筋绑扎好。在进行接地极与入户处的连接时,要做好强弱电箱的跨接工作,设备或导电部位不得外露。连接金属线槽、电缆桥架与接地装置时,可以采用扁钢以保证可靠连接:卫生间部分要采取可靠的局部电位连接。
(3)避雷支架的安装。安装避雷支架需要采有侧位打眼的方法来实现,具体如下:1)按照设计图纸将打眼位置明确下来;2)在位于成品外皮墙10cm的位置用电锤直线打眼;3)避雷支架设置于所打直线两边,并在插入孔中后第一时间进行灌浆加固,并进行捣实;4)将避雷支架用螺丝固定后,将安装过程中产生的粉末彻底清理干净,再喷洒适量清水。
(4)安装避雷网。避雷支架安装完成后则要安装避雷网,步骤如下:1)先在己固定好的避雷支架上敷设镀锌圆钢;2)连接避雷带与屋面突出的金属物体,通常采用搭接连接及焊接连接的方法,可以保证全部屋面金属突出物均与避雷带可靠连接;3)搭接与连接长度至少在6cm以上;4)要将焊接产生的碎渣及粉尘清理干净,并根据要求刷好防锈漆或银粉,防止结构氧化。
3.3防雷接地施工过程的注意事项
(1)在接地施工中,首先要对电线,即N线与PE线进行区分。如果专业知识不足或者不够细心,很容易会对这两条线进行混淆连接,这两条线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PE线主要是通过工作电流,如果接地电阻过人,PE线就会产生降压,使得建筑物当中连接的电气设备产生较高的电压,目前在我国很多的高层建筑当中,工人往往凭借经验接线,往往就会将PE线与N线混接,为建筑的安全使用买下安全隐患。
(2)在安装电气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有灯具,那么对于高度低于2.4m的灯具应当对暴露的导线进行接地处理,高于2.4m的灯具如果说明中是配PE线,则会造成该部分的线没有进行接地处理,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会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在安装前应当仔细阅读图纸,严格按照设计来操作。
(3)应当对高层建筑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建筑越来越智能化,但是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各个专业队伍之间的工作衔接,往往因为施工队伍之间的配合或者重视程度不同,造成工程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因此应当在验收工作当中对防雷接地进行进一步的加强。
4.结束语
建筑电气安装的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是保证用电安全的基本保障。技术人员应积极总结施工过程存在的不足,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建筑电气安装的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