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教育行业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今年两会,国务院总理在做政府工作的报告时明确指出:“扩大数字家庭、在线教育等信息消费。”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提出议案,呼吁通过“互联网+”手段加速教育资源的普惠化。这是在线教育首次出现在政府报告中,预示着互联网在未来教育改革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这些衍生出来的所谓教育技术直接影响着在线教育未来的发展趋荨L乇鹗谴笫据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助攻”在线教育走向新阶段。
大数据助力个性化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真正个性化规模化的学习经验,而教育技术几乎每一个新的趋势都在某种程度上与个性化有关。而个性化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有赖于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在精准互动、最优学习路径、智能测评等各方面发挥巨大的优势。
在2017年,我们将看一些类似于亚马逊和Netfix等有影响力的平台系统在在线教育平台中发挥作用。通过在线教育平台的推荐系统,你将通过寻找课程推荐工具,能够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信息,包括学习者的目标、过去的学习经验、时间表和倾向的学习风格等等。教育平台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会提供大量的学习内容,而是更注重为学习者定制适合他们的学习课程。
近几年大数据可视化被越来越的企业重视,他们通过这些看得见的数据去分析企业的发展状况。而对于在线教育而言,一些数字学习助理的出现,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享受整个学习工程。一些移动推动通知和一些被称为“轻推”的程序将会灵活地加入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这些移动通知会根据数据的检测更准确地捕捉到学习者失去学习动力的时刻,并在这个时刻及时地发送一些通知鼓励学习者,让他们继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说大数据在在线教育中使用,将能让教育平台更好地满足学习者更全面的需求。
VR继续保持巨大潜力
虚拟现实(VR)无论在哪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早期阶段的技术。但即便如此,它在教育领域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在2017年,我们可能开始看到VR用于促进学习者和在线教师之间的“现场”会议,或者让学习者在虚拟教室中参加讨论一些个性化的项目,比如在线学位。还将有机会利用VR技术在地理、天文学、海洋学和历史等科目中进行远程教学,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令人兴奋,更具有影响力和获得更高的成本效益。
但VR要在线教育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其自身技术的完善就必须加快进程。
形式多样化
近几年,一对一直播、一对多直播、录播直播相结合等多种在线教育形式的兴起也在不断的满足个人定制化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市场活力。而这些在线教育形式的背后,也是各种厂商为了分这块大蛋糕纷纷使用的招数。
从2013年起鸿合就开始在在线教育方面发力,目前除了可提供交互式电子白板、视频展示台、投影机等硬件设备外,还着力开发出录播、远程音视频交互软硬件平台、微课制作平台、虚拟演播室等不少在线教育必不可少的软硬件产品。此外还建立了鸿合“i”学云平台,将教学备课过程中需要的教学设计、教学素材、试题等资源自动推送给教师。
【关键词】数字出版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一、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
近日,第五届中国数字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在开幕式上了《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字出版在出版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成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近几年的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仅为213亿,到2010年,数字一跃达到1051.79亿元,为2006年总产值的5倍;2012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1935.49亿元,为2006年总产值的10倍。数字增长越来越多,而时间却越来越短。电子图书与手机出版势头正劲,悄然改变着国人的阅读与社交方式;网络游戏也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势,改变着国人的娱乐与休闲方式。然而,数字出版强劲发展的背后,问题也逐渐显露,数字人才的培养滞后于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数字人才的缺乏成为数字出版产业顺利发展的阻碍。
二、数字出版时代人才培养目标
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完善和推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而我国从2008年北京印刷学院首次设立数字出版专业以来,不少高校纷纷也加入到数字出版专业的建设中,甚至设立硕士、博士点,然而从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来说,都无法满足当前数字出版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1.数字出版时代对复合人才的要求
与传统的出版不同,传统出版对人才要求的是对出版整个流程的掌握,强调对出版知识的精与专。传统出版的产业链,主要围绕报纸、期刊、图书的选题策划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印刷出版发行等一整个出版流程,盈利模式较单一。而数字出版产业链,是多个产业链的融合,包括互联网出版、网络游戏、电子出版、手机出版等等,这就使得数字出版成为多项技术与知识的融合。因此,数字出版对人才的要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编辑出版专业知识。数字出版属于出版,是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数字出版必然要懂得出版专业知识。2)人文社科和法律知识。当前数字出版是在大编辑、大文化、大媒体的背景下,对人才的文化及社科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出版在我国又处在转型和发展的阶段,常常遭遇数字版权问题,懂得法律知识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进行数字出版交易。3)数字媒体创意与策划能力。当前信息以几何级数爆炸性增长,良莠信息夹杂在一起,数字出版人才要具备在海量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与传统出版单一的纸质终端不同,数字出版涉及多个终端,包括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等,这也就要求数字出版人才具备创意思维,能够根据不同的终端的特点,策划满足用户需求的数字出版内容。4)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要求数字出版人才掌握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能够用技术手段呈现和表现出版物内容。5)数字内容的经营与运作的能力。数字出版最终的目的是营销,了解整个市场,具备互联网推广与营销、跨媒体营销能力才能在数字出版产业占有一席之地。由上可知,数字出版时代要求懂得出版专业知识,有文化和法律背景,具有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又能够宣传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2.数字出版时代对职业人才的要求
当前,在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上,主要有两种形式:高校培养和在职培养。其中高校培养又分为高职培养、本科培养和硕博培养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培养方式。硕博培养侧重理论研究,从宏观上来把握数字出版,培养具有创意策划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经营运作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本科培养目前大多重在培养具有创意策划能力、人文社科和法律知识背景、数字媒体基本技术,了解数字媒体推广和营销的实干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培养不同于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培养,重在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高技能型人才。在美国和很多西方国家,出版教育并未深入到博士层次,而是把数字出版视作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给我国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结合本科培养与硕博培养的目标,数字出版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则是培养了解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具有数字媒体技术并能够利用技术表现数字媒体特点的能力,且有一定创意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张完整的教育网,为数字出版产业提供不同类别的人才。
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分析
1.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一直以来,因为传统出版专业的特点,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区分并不大,都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操作技能一般也是通过课堂或者模拟的教学情境进行传授。而数字出版是一个实践技能非常强的专业,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培养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数字出版涉及的产业结构多,知识范围广,更新速度快,而数字出版职业教育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培养方式、教育内容及课程设置都处于摸索阶段,以往的教育理念已难以跟上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在数字出版时代,职业院校应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的教育壁垒,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再束缚于课堂教学,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不再闭门造车,多与外界接触,与企业合作,培养顺应时展的数字出版高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互联网+”主要是指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对各个传统行业的发挥暂进行创新升级,从而在各个行业中形成新的发展形态,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意义重大。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传统会计业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发展开始更加注重对云会计的管理和应用,高职院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发生了变化。为此,高职院校教育人员需要借助“互联网+”背景优势,将会计教学和“互联网+”思维进行融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的促进高职会计实践教育教学发展。
一、“互联网+”背景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1、能够拓展的会计商业报告语言
能够拓展的会计商业报告语言是在互联网、跨网络平外等支持下专门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有效应用的计算机语言。这种拓展之后的会计商业报告语言是将会计准则和计算机操作语言的结合性体现,在经过一系列的计算机语言分析和识别下能够对财务会计信息语言进行统一的识别和分类管理。可拓展会计商业报告能够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相关使用软件应用提供更深层次的处理,实现财会信息的一次录用、多次使用。在高职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中,应用可拓展商业报告语言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快速收集、分析各种类型的财会信息,并将自己总结出的财务发展信息及时传播,促进财务会计的高效发展。
2、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丰富了高职院校财会教育资源
云计算是在互联网的发展下通过增加相应的服务、财务信息使用和交换方式等拓展财务信息动态化传播的虚拟资源。在云计算的支持下能够实现财会信息的高效传播,提升财会信息作用于现代社会生产的效率。会计云计算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让会计软件处理技术、处理结构等发生深刻的变化,满足大量用户对财会数据信息的使用需求。大数据是指一种无法在可承受时间范围内应用常规信息软件捕捉的信息数据的一种集合。大数据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在大数据时展下,一些非结构性数据被引入到财会报告中,对财务会计人才的发展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了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方式的灵活化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打破了传统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各种类型的教学形式、教学资源等实现了财务会计教学方式的灵活化应用。比如在学习“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视频,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财务会计账簿的应用和登记管理,在简化教师教学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实际学习感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下,智能手机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也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为此,在高职院校财会会计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手机进行学习。
4、“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了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各种互联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学习生活中,实现了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MOOC的应用MOOC是一种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简称慕课。通过慕课能够实现对各种网络社交工具的整合性应用,并为学生的财务会计学习提供更多形式的数字化资源,丰富现有的财务会计教学资源。同时,在慕课实现的过程中能够打破各种时间、空间对学生学习的限制。2)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也被称作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在课前完成一定的知识学习,并通过在课堂和教师交流解答自己自学中存在的疑惑。翻转课堂的应用能够提升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提前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教师的灌输式教育,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3)微课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具体是指较短的时间内(一般5—8分钟左右,不超过10分钟)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对财务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知识点进行全面的记录分析。微课在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突出财会教学重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1、高职会计人次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之间不相适应
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发展的宗旨是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能工作,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操纵技能和会计工作素养。但是实际上,高职会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学校向社会输出的会计人才和学生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脱节。
2、高职院校会计课程分类过于细化,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高职会计教学中分为多个发展方向,其中国际金融是培养社会一线人才的专业,但这个专业在会计课程设置上存在严重的重叠,最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3、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滞后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应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进行知识的记录。另外一种是教师在简单介绍课文内容,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任务进行学习。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4、对移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完全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领导对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充分,且学生会计创新创业活动、实训演练还没有拓展。由于会计专业课程理论性很强,对移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发展。
5、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没有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我国政府部门没有对高职会计职业技能和职业需求发展做出有益的引导,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发展。行业企业更是不愿意花费资金、人力和高职院校合作。
三、在“互联网+”背景下完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策略
1、根据企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确定“互联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在经济新常态发展下,社会经济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企业发展需要转型升级,原有的会计计算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表现在原来的企业会计人员只需要坐在办公室工作就可以,但是现在需要企业会计人员不仅能够做账,而且还需要做到对业务的跟踪。很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提升到会计人才需要应用云计算在网络上进行记账、审账等工作。为此,高职学校会计教学发展要适当和一些企业结合,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培养适合社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调整会计教学内容,丰富完善互联网金融下的会计课程
针对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内容陈旧,没有体现金融知识的时效性问题,有关教育人员需要对现有的高职会计教学教材内容进行调节。首先,课程设置要从社会发展对金融人才需要入手,对现有会计金融课程进行调整。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课程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对财会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的编排和设计。其次,要组织会计教师开设现代化的会计互联网金融课程。
3、创新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方法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培养更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金融会计专业教学特点采取有效的会计教学方法。比如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仿真性训练活动教学等。在讲授信用卡理财金融会计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虚拟性的信用卡为基本切入点,让学生分层不同的小组开展交流,并将讨论的结果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在“互联网+”背景的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会计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音乐学习的主体作用。
4、加强对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
将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充分应用到会计教学中,实现高职会计课程的信息化发展。教师的财务会计教学也要形成互联网思维,通过教学的创新开展多维度的财务会计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要,应用互联网资源满足学生财务会计学习的多样化需要。具体表现为教师在会计教学安排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技辅助教学软件,构造课堂内互动、课堂外交流的多层次财会教学模式。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高职会计课程的模拟化训练,实现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全面跟踪。高职院校需要借助“互联网+”建立高职院校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会计学习的日常管理。比如国内最先进的财会类学生实训实习平台,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将企业财务信息传送到网络上,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收集,进行企业真实账务的处理,积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实现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财会教学和企业合作的方式,通过校企合作能够进一步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财会人才。但是在大学生数量增多的情况下,企业无法完全接受庞大的学术队伍,也无法充分发挥出校企合作的作用。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等相继出现,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将企业用人需要、要求信息和学生就业信息实现共享,校企合作能够依托互联网实现。同时,在校企合作发展中,政府部门要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到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中,通过“互联网+”背景下技术的综合应用形成科学、规范、系统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流程。同时高职院校要根据企业提供的人才需求和培养报道科学指定自己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实训体系等。
6、建立综合性的财务会计教学评价机制
考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一些高职元宵的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简单,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办法,对当前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具体表现为教师要改变现阶段一味重视理论知识考试的考评模式,在知识理论考核的同时加强对实践操作内容的考核,从而科学的评价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比如在在金融务实课程教学考核中,教师可以安排30%比重的理论知识考核分数,安排70%比重的实践分数,在考核中着重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高职会计课程实践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开辟了金融业发展的新领域,市场发展前景和应用空间广阔。为此,需要有关教育人员在“互联网+”背景下制定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内容结构,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学,从而为社会发展建设提供更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金雪燕.中高职衔接下会计教育的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2]孙玲,赵建梅.“互联网+”时代下改进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1:64-65.
[3]刘丽娟.互联网+时代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2:260-261.
[4]张文利.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互联网+教学企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56-60.
[5]张敏.基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2:115-116+123.
[6]王茜.高职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探索[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04:71-72.
1动画专业高等教育现状
1.1动漫教育大国
20世纪50年代初,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开办的动画科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动画教育,1959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成立,其中设立了动画专科,之后的中国动画教育一直处于小范围的传帮带的教授,直到20世纪9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开办的动画专业成为我国唯一一家动画学历的教育机构。2000年以后动漫教育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大规模上动画专业的具体的时间是在2007年以后,截止2009年年底的数据显示,全国开设动漫专业的本专科院校1279所,设置动漫专业1877个。[1]以我校为例,我校是2002年开始招收动画专业学生的,在河南是第一批本科动画专业,2006年第一届动画专业学生毕业,几乎都有很好的工作,很多人甚至以本科毕业生的身份进入高校,从事教育工作,属于特殊的急需专业人才,还有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目前我校涉及动画专业的院系有三个,艺术设计学院市开设动画专业最早的部门,保持每年两个班共50人的规模,已有本科毕业生300余人。另外有国际教育学院开设的动漫设计制作专业,属于对外合作办学,与韩国启明大学合作,在国内是三年专科学制。例外在软件学院,招收有游戏设计专业,以动画游戏技术为主。
1.2专业分置单一
很多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都叫做动画专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本科层次的教育中,叫做动画专业,在专业教育中叫做动漫专业,其实课程设计相差无几,几乎都是动画专业的基础课加上不同专业方向的细分课程。以中原工学院2009年的动画专业培养目标为例,可以看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办学初期,比较符合“重基础、宽口径”的就业要求,什么课程都教了一些,但是都不精通,只是熟悉了动画制作的流程。比如二维动画设计共5周的时间,课程的要求是合作完成一部3分钟左右的动画短片,在这个过程中,工作是有细分的,比如一名同学负责分镜、一名同学负责原画、一名同学负责动画和后期。在结束课程的时候,会有动画短片诞生,有些质量还不错,但是在每个技术环节的要求距离动画公司的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下面的表格是2009级动画专业培养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包含了4年本科教育涵盖的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限选课,都属于必修课的范围。随着网络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动画”一词的所指比以前要拓宽很多,“动画”成为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包括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络动画、多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特技、游戏设计、漫画创作,甚至是动画营销与管理,基本上都可以作为这一学科的归类。可以说,动画这个概念可大可小,但是在现在,技术的细化,越来越多的要求动画专业教育进一步细化,培养更为专业的人才,这样的目标不是一定要放在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对于本科生自主创作的引导和就业的帮助,都有深刻的意义。[2]那么,在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中,对于专业及专业方向的细化也应该提上日程。甚至在学科分类中,2011年新的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动画专业是归类在电影学中,而非艺术设计学科。在专业的发展中,中国的动画已经不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动画,而是新技术、新理念综合在一起的新学科,要培养更具最新专业技能的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作为我国较早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已经着手进行这方面的改革。
1.3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异
以一个本科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例:本科学生具备扎实的动画专业基本知识、创作经验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以胜任动画导演、动画设计、电脑动画创作,在专业影视制作单位、动画制作机构、影视媒体单位、动画培训与教学机构,从事影视编辑、影视片头创作、动画教学和动画研究等工作。高校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具备扎实的动画基本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基本知识指的是动画理论,专业技能指的是技术水平。但是在高校的动画教育中,教师的来源基本是刚毕业的硕士,社会工作经历很少,自己都没有在企业流程上经受过磨砺,在技术的问题和制片管理上,基本上是纸上谈兵。我们是在培养导演吗?但是企业需要的更多的是技术工人。在新的数字环境下,无论是数字媒体的硬件还是传播途径与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单体的受众,不可避免地被各种新的信息装置和工具所包围和改变。[3]高校的专业培养要考虑到服务受众的变化来修正,甚至是这个专业的门类过几年也许会归类到另一个新兴的大门类之中,服务的行业等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2动漫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方向
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动画专业成为挂了红牌的难以就业的专业之一,这对于一个全国高校争先上的新专业来讲,未免有些滑稽和残酷,但是事实上,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动漫产业正在走向理智的、合理的发展轨道。在北京开动画公司的多数企业都尴尬地开始以培训求生存,这个行业不可能永远靠政府的补贴和培训来生存,它必须有自己的造血能力,并且在短时间能走上正轨才有可能活下来。产业的状况如此,盲目扩大的教育就显得过剩了,尤其是专科教育,一个学校一年招生6个班150人左右,对于教材出版业也许是好事,对于企业来讲,这些并不专业的学生甚至连鸡肋都算不上,唯有大力宣传推广动画培训,收取高额的培训费用,以培训养片子,把高等教育培养的成果再次回炉,使他们在某个技术方面有所擅长,专门从事这个工作流程的制作。甚至在高校招聘人才时,要求也越来越细化,比如要求是三维动画专业方向、精通渲染等等,可见技术更新对于专业发展的影响。
2.1动漫基地的产品与现状
据统计,自从2004年广电总局成立首批9个国家动漫基地以来,截止2010年,分别由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授权建立的国家级动漫基地(含教学基地)为文化部6家,广电总局29家,新闻出版总署14家,科技部6家,另外,国家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还在浙江宁波授权建设了一个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同时,地方级动漫基地发展也十分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国共有28个以上地方级动漫基地。各地的动漫基地都有比较优厚的扶持政策,使得很多小公司得以生存。但是对于基地的管理和产品的推广,都还在摸索阶段。小的制作公司比较重视作品,但是管理和推广几乎没有人力的投入,使得有很多很优秀的作品得不到推广。目前看到的很多系列片比较商业化,几乎可以说是商业运作的产品,而不是作品。#p#分页标题#e#
2.2技术全面与技术专长
我国的动漫企业很多是由做国外代工动画发展起来的,其实没有做过动画企业的企业家可能会对这一专业更有信心,我国现在大手笔投资做动画的人士大多数来自于其他行业民营资本的持有者。做动画多年的人都知道,动画制作的周期很长,一个系列片最快也要一年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效益。新生的企业希望招到两个方面的人才,一方面是技术全面的导演,另一方面是具有技术专长的人才,当然,对于后者的需求比前者要多很多。
3高校在动漫产业链中的作用与问题
3.1人才的培养与输送
在加拿大和日本,动画专业很少作为本科学制的层次来开设,一般都是两年甚至一年的培训性质的课程。在我国的国情下,作为应用学科的动画专业有本科、硕士甚至中国传媒大学还有博士这个层次。所以,对于高校的要求就比较高,明确了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既要培养有理论支持的高素质人才,又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区域性人才培养不饱和的情况下,本省企业很难留出比较高素质的人才,以我们学院为例,较高质量的毕业生基本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就业,虽然那里就业压力很大,但是他们觉得可以有发展的机会。相比而言,我省的动漫企业对于人才选择的余地比较小。及早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可以使学生与企业在校期间建立起工作关系,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本省的企业工作模式,为本省企业留出优秀人才做出铺垫。
3.2区域性理论研究及决策建议
高校除了教学任务外,科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能够比较客观地分析和建议区域性动漫产业的一些问题,比如地方文化与动漫产业之间的关系和弘扬问题,大区域内动漫产业的优势问题等,高校有义务和责任来完成这些调研,并提供决策建议。如积极促进本地教育机构与国外动漫教育机构联合办学,支持学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并给予补助,推动动画艺术教育资源与相关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建议政府设立动漫人才专项培养经费,用于扶持和奖励优秀教育培训机构等等。
3.3问题所在
首先,高校缺乏实现行业标准的设备条件,人才培养的专业技术标准无法与行业生产技术要求对接。其次,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闭门造车”的人才培养方式造成校企之间无法对接。最后,培养人才的原创能力不强,使动漫产业缺乏发展动力。
(一)天津传媒市场总体规模分析
天津市的广告经营额由1991年的1.84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83.92亿元,增长了44.6倍,1992-2008年年均增速达到25.2%。从时间序列来看,天津广告行业的增长阶段区分并不明显,同比增速变动幅度相对较小,1995-2004年每年的同比增速均高于20%,处于快速增长状态;2005年以后增速有所下降,均在20%以下,其中2008年同比增速为13.85%。
与此同时,同期名义GDP增长了17.5倍,1992-2008年GDP年均增速为18.7%,整体来看广告经营额增速远远高于GDP增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5年的375.64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2000.34亿元,1996-2008年年均增速为13.7%(同期广告经营额、GDP年均增速分别为25.2%和18.7%),广告经营额增速同样远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从广告经营额占GDP的比重来看,1994-2003年持续增长,占比由0.56%上升到1.45%,之后相对稳定,2008年有所下降,达到1.32%,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在全国各城市中,广告经营额占GDP比重第二和第四的上海、广东分别为2.29%、0.70%)。
从广告经营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来看, 2007年之前一直呈增长态势, 2008年占比有所下降,为4.20%。
从天津的广告经营额在全国广告收入中占比来看,2008年达到4.42%,为我国第六大广告媒体市场。(2008年占比前5位分别为北京18.78%、上海16.50%、广东13.19%、江苏8.08%、浙江7.28%)。
(二)天津传媒业市场规模的实证分析
1.影响天津广告市场的关键因素分析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天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5年的375.64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2000.34亿元,1996-2008年年均增速为13.7%。据最新统计,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2009年天津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0.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1.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2.9%,再创新高。消费市场的三大亮点分别为家电、汽车和旅游。房地产消费方面,全市2009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90.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
(2)GDP、人均GDP、居民数量、本地的产业结构状况。
天津名义GDP从1991年的342.65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6354.38亿元,1992-2008年年均增速达到18.7%,人均GDP由1991年的3777元上升到2008年的55473元,1992-2008年年均增速达到17.1%。据天津统计局公布,经过初步核算,2009年天津实现生产总值7500亿元,同比增长16.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同比增速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1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18.2%和15.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2403元,折合9136美元,同比增长11.1%。
从年末常住人口来看,从1991年的908.39万人上升到2008年的1176万人,1992-2008年年均增速为1.53%。
从产业结构来看,1991-2002年天津市第三产业占比持续增长,由1991年的34.1%上升到2002年的46.4%,之后有所下降,2008占比变为38%。
(3)恩格尔系数。
从天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来看,由1995年的52%逐步下降到2008年的37.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008年下降至39.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1年的1844.98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9422.53亿元,增长了9.53倍,1992-2008年年均增速达到14.85%。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1991年的1585.71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3422.47亿元,增长了7.46倍,年均增速达到13.39%。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从1991年的2724元上升到2008年的39990亿元,增长了13.7倍,年均增速达到17.12%。
(4)人均受教育程度。
天津教育综合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人均受教育年限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为8.93年,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为9.42年,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据中国社科院最新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蓝皮书显示,2007年天津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在全国第7位,其中平均受教育程度位于第3位。
(5)当地总部经济规模的大小。
据北京社科院的2009年全国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报告显示,目前天津的综合能力位于第七位,同上年相比,位次不变,得分有所提高,具体参见下表:
来源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2009)”,下同。
天津市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不断加大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力度,特别是对在天津发展的总部经济、金融、物流业等方面的投资方和经济实体给予相关的财税优惠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津建立“总部基地”。
目前天津总部存量资源优势较为明显,拥有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等总部企业数量较多,包括丰田汽车技术中心、摩托罗拉等知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天钢集团、渤海化工等26家国内500强企业总部。
(6)该地区国有经济比重的大小。
2008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达到11305.2亿元,同比增长22%,是国资委成立前的2.7倍,位居全国第三位;所有者权益达到4085.8亿元,同比增长22.3%,是国资委成立前的2.8倍,位居全国第三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58.1亿元,同比增长26.2%,是国资委成立前的2.8倍,位居全国第四位;实现利润141.5亿元,同比增长2.2%,是国资委成立前的3.2倍,是全国实现利润超百亿且实现同比增长的三个地区之一;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2.8%,其中,原直接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06.8%,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在2008年天津市GDP中,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923亿元,在全市中占比高达46%。
2.天津传媒业市场规模预测
基于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均衡,且能够获取广告收入数据,我们在今后其他地区的传媒市场规模分析中以其作为标杆城市①。同样利用之前的简易方法,得出天津应该达到的广告市场规模如下:
据最新统计,2009年天津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0.83亿元,同比增长22.9%,结合其他影响因子的变动特征,可以预计天津未来几年的广告收入规模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
二、 天津传媒业分行业分析
这里主要考虑报纸媒体、期刊媒体、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
(一)天津报业市场情况
1.天津报业情况
从报纸出版情况来看,2008年天津地区报纸共43种,与上年持平,其中综合报27种,专业报16种。2008年总印数为94536万册,同比增长2.41%。
依据《中国新闻年鉴2008》,按照平均期印数进行排名,天津地区共有3份报纸进入前50名,发行量靠前的主要是日报,其中都市类报纸占主体。具体如下表:
2.天津报业广告情况
天津报业市场的竞争仍主要在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和今晚报传媒集团之间展开。
主要市场竞争者有《每日新报》《今晚报》《城市快报》《天津日报》《假日100天》《大众生活报》与《天津广播电视报》等。由于种类稀少,使之缺乏主动参与竞争的思想和动力,加之在某种程度上“刻意”回避竞争,使天津报业自身的发展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四川、陕西等地。但如果当大资本进入天津,现有平衡格局或将被打破,竞争的非常现象或会逼迫“两集团”生存方式发生改变,也使未来天津报业的市场格局充满变数。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9年上半年天津共有两份报纸广告收入进入前50名,其中《每日新报》实现广告经营额50657.96万元,排名第9;《今晚报》实现广告经营额39078.01万元,排名第18。不过从同比数据来看,二者在2009年上半年均出现了同比下降,分别下降17.30%和9.88%。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这里主要通过对广告收入排名前两位的《每日新报》和《今晚报》进行广告行业结构分析,由于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体广告行业结构状况。
《每日新报》广告行业结构分析:
依据2009年6月的数据,对《每日新报》广告行业结构进行考察,广告投放前五名的行业分别是医疗服务机构、房地产、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和教育,五大行业投放量占总额高达72.37%,同比增长较快的行业包括医疗器械、媒体/出版、医疗服务机构和保健食品等。
《今晚报》广告行业结构分析:
依据2009年6月的数据,对《今晚报》广告行业结构进行考察,广告投放前五名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机动车,五大行业投放量占总额达57.94%,同比增长较快的行业包括招商招标、商业零售业、服装服饰和媒体/出版等。
(二) 天津期刊市场情况
从期刊出版情况来看,2008年天津期刊出版共245种,与上年持平,在全国中占比2.57%,其中自然科学技术类142种,占比达到57.96%,其次是哲学、社会科学类44种,占比为17.96%;文化、教育类36种,占比为14.69%。2008年总印数为3643万册,同比下降2.04%。
天津期刊业环境不断优化,市场化程度明显增强,期刊的文化品位、信息含量和整体质量逐年上升,涌现出了《小说月报》《南开管理评论》《道德与文明》《新知客》《童话王国》《天津教育》等一批名牌期刊,不过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据《中国新闻年鉴2008》,按照平均期印数进行排名,2007年全国平均期印数在50万以上的期刊共有30家,天津尚没有一家期刊能跻身其中。
(三)天津广电媒体情况
1.天津有线电视用户情况
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持续稳定增长,有线电视入户率位于前列
从有线电视入户率来看,天津市一直比较靠前,且发展较为迅速,由2005年的61.47%(排名第三位,次于北京和上海)上升到2008年的66.71%(排名第四,被浙江超过),增加了5.24个百分点。同上海、北京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上海、北京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为104.76%和81%。
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从2005年的194.05万户上升到2008年的221.76万户,2006-2008年年均增长4.55%,2008年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在第25位。
2.广播电视收入情况
2008年,天津广播电视总收入23.812亿元,占全国总收入的1.50%,除总局直属外,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第20位。
从广电收入增长情况来看,2006-2008年天津市属总收入年均增速为17.84%,低于全国同期年均增速(19.37%)。
从天津广播电视收入结构来看,2008年天津广告收入6.33亿元,占总收入的26.59%,其中电视广告收入为3.27亿元,广播广告收入为2.92亿元;网络收入5.55亿元,占总收入的23.32%,其中有线广播电视收视费收入实现1.36亿元,付费数字电视收入3.69亿元。
(四) 天津网络媒体情况
据CNNIC第25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截至2009年底,天津网民数达到564万人,同比增长16.3%,普及率为48.0%,次于北京、上海和广东,位列第四位,远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北京、上海、广东普及率分别为65.1%、2.0%和50.9%,全国为28.9%)。
天津互联网基础资源情况: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大陆地区IPV4地址数天津占比为1.5%,排名第19;域名数142337个,占比为0.9%,排名;网站数量32337个,占网站总数的1.1%。
1.天津门户网站:北方网
北方网是由天津市委宣传部牵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报》、《今晚报》、《天津日报》共同投入资金、信源组建的第四媒体。于2000年12月18日开通,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十大主流新闻网站之一。目前日均页面访问量1800万,天津电视台天视网、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声纳网都由北方网策划、设计并代为维护,北方网已成为天津市网上宣传的强势媒体群。
2.天津网
天津网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天津市重点新闻网站之一。以新闻报道为主线,开设了天津新闻、教育、时政、体育、时尚、娱乐、财经、健康、房产、评论、新闻茶馆、记者在线、民生提醒、特别报道等数十个频道,40多个一级栏目,100多个二级子栏目。目前,天津网每天新闻和各类信息1000条以上。
2008年,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将“由传统的报业集团转型为基于数字化战略的传媒集团”作为数字化战略的指导。同时,日报集团指派天津网作为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数字化战略的具体制定及实施者、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数字化媒体版权的收益人和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多媒体业务的统一运营平台。
2009年,天津网推出海河社区。海河社区以报网互动为基础,专注于本地民生资讯和生活话题,记者网民双向互动,达到发表评论、话题讨论、生活沟通、心情交流、开心娱乐、活动召集、购物换物、自我展示等目的。
2009年,天津网推出全票网,并将其定位于新一代专业型消费服务网站,目的是为天津网民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娱乐消费平台。全票网同时销售天津及北京地区的演出票、比赛票、交通票、酒店住宿、旅游产品等各类票务。
目前天津网及海河社区、全票网三大平台的运营由天津津报传媒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津报传媒)负责,其成立于2006年7月,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隶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是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在天津开发区注册的全资子公司。
注释
①由于目前很多城市的外部环境无法和北京、上海相比,故不能作为标杆城市,其他城市如广州、深圳等主要是数据获取上存在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