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思考

传统文化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思考

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机制;多角度保护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240-02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有着深远的意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性质、作用、意义之于民族、国家的未来命运,已经形成共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组织,对于具有民族民间特性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文化的称呼和理解不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11月15日通过的《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中称之为“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并进一步定义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认为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被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形式包含在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礼仪、习俗、工艺美术、建筑及其他艺术形式中。”[1]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类别看主要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大类。民族民间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现着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没有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弘扬,民族精神就没有了根基,因此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任重而道远的国家大事。

一、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现状

经济的发展是以同质性为路径,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却是以多元化为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民间文化受到巨大冲击,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无暇顾及或不愿顾及,甚至短视的利用传统文化来创造经济价值,对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威胁甚至破坏。中国对民族民间文化价值和传承规律缺乏了解,保护方式欠科学。立法观念和法律保护意识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需要,导致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陷入严峻的局面。民族民间文化遗失严重,民间艺人后继乏人,许多传统技能面临年久失传的危险;一些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被不合理、不科学利用开发。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缺少相关的法律,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的法规,但却缺少像韩国和日本等国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大法,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法律依据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人才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少数地方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2]。

二、立法保护是根本性基础

就民族民间文化的整体性保护而言,立法保护是根本性的保护。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持久战”。需要一代一代人来做,仅靠调动积极性和应急措施是不行的。必须有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和保障。与一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和行动较快的国家相比,中国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明显滞后。要制定国家层面的法律,以保护、保存、利用和传承为目标,对文化保护各个层面的工作和环节都要有法可依。

通过立法规范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机制,确保全面有序地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状态。通过立法明确普查的方式和要求、规定普查的资金使用和管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普查人员的职责、公民协助普查的义务等等。在普查的基础上,对认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依法亦以抢救和保护。对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优先抢救保护、依法对保护传承人及传承团体给予适当资助。法律还需要明确规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规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持方法、保持者的权利、荣誉和应尽的义务。对特定的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区,法律还应该明确保护区的管理方式、资金的筹集、使用、社区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生态造成破坏应承担的责任。通过立法提高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管理水平,将中国民族间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政府主导各方力量参与实现全民保护

在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较为严峻的今天,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国务院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对提高公众自觉参与保护的意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民族文化保护牵涉文化、民族、旅游、宗教、教育等多个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只有坚持政府主导,协调各类机构,使传承主体及社会公众共同积极参与保护,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合力,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才会不断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建立由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高效和统一的工作协调机制,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保护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制定保护标准和目标,系统解决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要保障重点的和濒危的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各级政府按照各自的职责,研究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挥各方面作用,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弘扬。政府部门还要建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公众的监督制度,使保护工作能够科学地、民族地、有序地进行。

四、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培育全民保护理念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不是某一些人的工作,而是全民统一认识共同努力完成的工作,全民保护理念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的必要土壤和大环境。而教育是人类进行文化认知、文化记忆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还是传承、最终都要由人来实现,都要通过各种教育途径来完成。因此培养一批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承团体的建立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依靠学校和各种教育培训形式来实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中学教育、社会教育和民间培训机构等在人力、智力以及创造力等优势,创建多渠道、多层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教育体系,普查、挖掘、整理、研究、传播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创兴功能。高等院校可以以一个学院为平台,结合课程体系特点开设相关课程,如开设民族歌舞、民族手工艺等课程。还可以将文化资本做成文化产业,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中应增加乡土文化内容,提高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升认知和评价能力,形成应有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文化传播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持有人的作用,调动民间文化艺人,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鼓励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通过日常生活和专门学习的方式,发扬光大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民间民族文化。

五、旅游利用是保护的必要动力

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需要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合理的旅游开发利用可以扩大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空间,民族民间文化是活态的文化,不能仅局限于摄影录像,资料整理,建立名录体系等静态的方式。旅游利用是让民族民间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拓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节庆文化的开发,建筑文化的展示、饮食文化的弘扬、服饰文化的挖掘等等,可以让世人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让文化持有同胞更充分地看到自己拥有的文化既是资源也是资本,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自己的文化,自觉关注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其变迁和保护传承等相关重要内容。同时旅游利用所带给当地的经济价值也是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必要资金来源,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旅游利用使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的民族地区也拥有必要的物质财富,因而合理的旅游利用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不可缺少的动力。

对民族民间文化以什么样的方式保护,是大家普遍关心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但首先还是属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更加完备的抢救和保护的法律、政策,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民族民间文化。民间文化遗产的丰富性所体现出的民族性、独特性、多样性,决定了保护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是以保持其原生性为前提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其精粹是与该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对项目传承人的保护也应该是保护工作的重点。因此通过立法,确保保护的有法可依,依靠政府部门调动各方参与、借助教育途径的积极配合以及旅游开发的合理利用等齐头并进,形成多层面的、立体的保护系统。只有这样,民族民间文化才不会成为孤立的文化,自生自灭的文化,通过文化持有者和文化共享者的共同努力,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思考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开展富宁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工作谈一点意见或建议。

一、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由特定民族或者特定区域的群体世代相传,反映该民族或该区域群众历史渊源、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观念形态、民族及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的文化表现形式。《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概括为“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文学、诗歌、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传统的文化艺术、民族体育和民间游艺活动、文明健康或者具有研究价值的民俗活动,集中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民居、服饰、器皿、用具等,具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设施、标识和特定的自然场所,具有学术、史料、艺术价值的手稿、经卷、典籍、文献、谱牒、碑碣、楹联以及口传文化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及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艺,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制作技术和工艺美术珍品,其他需要保护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等九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是说内容丰富,民俗荟萃,风情独特,各具特色,底蕴深厚,浩瀚如烟。

二、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存在的问题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传承方式具有“口传心授,人在艺在,人亡艺失”的脆弱性。当前,受到现代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的冲击,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消失或失传。近年来,虽然加快了收集整理工作步伐,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收集整理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部门职能作用没有发挥好。当前,从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的部门看起来很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的部门没有几个,大多均楣铱坎棵牛没有独立的事务处置权,导致部门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2.人员队伍匮乏。一是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文化知识和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意愿;二是人员缺乏相应的生活阅历、工作经历和文字功底,缺乏对工作的研究;三是人才断层严重,新进人员得不到传帮带;四是缺乏各民族人才特别是苗族和彝族。

3.缺乏经费支撑。一是没有建立长效的财政补助机制;二是没有专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工作经费;三是对已经取得的成果经费补助标准不统一,补助差距较大。

4.工作开展不平衡。由于人才匮乏、缺乏经费等因素,对民族民间文化收集整理工作开展不平衡,甚至有的领域还没有涉及。

5.收集方式单一。当前,收集的方式主要调查,现场听取记录,过后整理出成果,录音、摄像、拍照等现代化办公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三、加快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的建议

面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存的脆弱性,首要的问题是抢救,抢救的前提就是收集整理。因此,加快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在管理规划上,要进一步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强化监督,督促部门按职能开展工作;要加强部门编制、人员的配备,在一定时期保持队伍的稳定特别是领导班子的稳定,确保有人做事、能做事、做出事;要制定好工作规划,明确短、中、长期工作任务,按规划开展工作。

2.在舆论宣传上,要通过标语、会议、网络、宣传牌等形式,宣传国家、省州有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规定,让社会各界深刻领会收集整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全社会对收集整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重视、关心、支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工作氛围。

3.在人员配备上,要从专业、阅历、热爱等角度来考虑人员配备,将热心民族文化研究、熟悉民族风俗、具有一定阅历和文字功底的人员调整到收集整理工作岗位上来。同时,要聘请热心于民族文化研究的退休干部参加收集整理工作。要制定政策措施,从待遇、激励机制、经费保障上来保持人员队伍的稳定,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人员要给与必要的奖励,以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

4.在经费保障上,要探索和建立财政划拨、部门自筹、社会捐赠为一体的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财政性补助机制,建立合理均衡的预算性补助,确保部门正常开展工作;二是要面向市场,确定收集整理项目,通过向企业、知名人士等筹集资金,开展工作;三是引进文化传媒公司,依靠市场运作,参与收集整理工作;四是要建立成果性经费补助机制,对已经取得的成果,经县内相关部门审验合格,解决一定经费给予出版,供给社会开发利用。

5.在工作方式上,要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机制,促进工作的开展;要突破一只笔、一本笔记本的传统方式,采取录音、录像、拍照等现代化办公手段,扩宽收集渠道;要全面开展收集工作,对条件具备又有能力整理的,要及时整理出版,一时整理不了的,要归档保存,待条件具备再整理出版;要将收集整理任务排给各民族学会,依靠各民族学会力量开展收集整理工作。

总之,收集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整理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指导下,牢牢把握时展的脉搏,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格局,扎扎实实推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工作,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中发扬光大,在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牛文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2004,06.

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3篇

摘要:语言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所以翻译时除了翻译表层次的信息外,更重要的是翻译深层次的文化含义。作者结合《聊斋志异》的英译,从文化翻译方面探讨了译文在处理文化翻译时的难点及翻译策略。

关键词:典籍;文化;翻译;《聊斋志异》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写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也!顾信也不达,虽译犹不译,则达尚焉……一名之立,旬月踟躇……”,严复充分了解中西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给翻译所带来的巨大困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典籍之作浩如烟海,包罗万象。叶君健说:“具有数千年历史和传统的汉文却是陷阱重重,稍一疏忽就会失误”。可见翻译典籍之作的难度之大。

《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颠峰之作,是蒲松龄穷其毕生精力,在广泛收集民间传说和野史逸闻的基础上写成的文言巨著,以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和表现手法新奇精湛著称,对后来的中国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聊斋志异》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被译成了20多种外国文字,包括英、法、意、德、西、俄、日、韩、越等。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三个译本:1906年著名汉学家、翻译家翟理斯出版的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译的Selected TalesFrom Liao Zhai,第三个译本是美国学者马尔翻译的SelectedTales From Make•Do Studio,该书由外文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本文将通过对不同译本的分析来探讨典籍翻译中文化词汇翻译的难点及策略。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所以进行语言翻译,除了翻译表层次的信息外,翻译深层次的文化含义更是重中之重,所以翻译的本质就是通过语种转换把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转移到另一种语言的言语当中。《聊斋志异》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可谓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从语言、社会、经济到科技诸多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词汇层出不穷。

奈达说:“翻译即翻译意义(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如果翻译出来的东西不能表达原文的意义,读者费解,就算不上好的翻译。《聊斋志异》中汉语文化意义非常丰富,稍有疏忽。就可能铸成错误。

如“(龙君)授以(生)水晶之砚,龙之毫,纸光似雪,墨气如兰。―《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翟理斯译作:

using an ink-slab of crystal,a brush of dragons beard,and papers as white as snow,and ink scented like the larkspur.加注: Good ink of the kind miscalled “indian”is usually very highly scented; and from a habit the chinese have of sucking their writing-brushes to a fine point,the phrase “to eat ink” has become a synonym of “to study”

杨译为:

having bowed his agreement,Ma was given a crystal ink syne,dragongs beard brush,paper as white as snow,and ink as fragrant as orchids.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世界闻名,而素有“文房四宝”之称的“笔、墨、纸、砚”更是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成为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是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中,龙王让马生做诗,授以水晶之砚、龙毫之笔、纸光亮如雪,墨气如兰,其待遇之高非同一般。兰花与“梅、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以其素净的形态和淡雅馨香受到文人学子的偏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高贵,典雅、忠诚”的文化意象。文中蒲松龄用“墨气如兰”来衬托墨的品质之高,那么在翻译中该如何处理?

通过比较笔者发现,翟理斯把“墨气如兰”翻译成“ink scented as larkspur”。“larkspur(燕草)”原产于欧洲,是一种有毒的草本植物,误食后会导致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错乱,它和兰草无论在形状、颜色和种属上均不同,因此,翟理斯的翻译没能准确传达原文美好的文化意象,造成读者的误解。但他在脚注中补充的有关中国古墨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杨氏夫妇将其译做“ink as fragrant as orchids”忠实地传达了“墨气香如兰”内涵,充分实现了文化传播的目的,引导目的语读者准确的了解中国的书法艺术。

王佐良说过:“因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中华民族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间文化,形成了一些特有的民俗习惯,如二十四节气等在《聊斋志异》中反复出现。

会清明上墓归,见小狐二,为犬逼逐。

Then,while returning from the family graves on Tomb Sweeping Day,he happened to see two foxes closely pursued by hounds.

由是岁值寒食,夫妻登秦墓……

From then on,every year when the Cold Food Festival rolled around,husband and wife never failed to visit qins grave…

清明乃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大约在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民间习惯于此日祭拜祖宗,打扫陵墓。“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马尔采用异化法分别译做“Tomb Sweeping Day”和“Cold Food Festival”。这样译法不仅保留了原语的的文化形象和民族特色,而且丰富了译语词汇,使目的语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有助于外国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俗文化。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折射着强烈的艺术光芒,女娲补天、大禹治水、鲲鹏展翅、凤凰浴火等等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美好追求以及人们的心愿与意志,体现了特有的中华文化。而这种具有特定汉文化意义的词语在翻译中的理解与取舍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

如:“海中市,四海鲛人,集货珠宝……

马尔译做:“Merman from the four seas gather at the ocea hazaar to trade in pearls and jewels…

“鲛人”,鱼尾人身,谓人鱼之灵异者。中国古代奠基中记载的鲛人生活在水中,他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他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马尔采用归化译法,用西方人熟知的男性美人鱼“merman”来代替中国传说中的“鲛人”,通过文化意象的转换,让读者更直观的了解“鲛人”的形象,但同时也让读者误以为东西方的神话传说如出一辙,没能够起到文化传播的意义。

再如:“盈盈一水,青鸟难通。”

The messager is hard put to cross this great expanse water.

“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郭璞注:“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艺文类聚》卷九一引旧题汉班固《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两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后遂以“青鸟”为信使的代称。译者在译文中直接把“青鸟”归化翻译为“messager”,舍弃了“青鸟”这一文化意象,也失去了传达这一词汇丰富文化内涵的机会,因而此译法较显单薄。

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映。汉语中的称谓与英语中的称谓有很大的不同,英语多笼统,而汉语多具体;英语多概括,而汉语多分散。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在称谓系统的体现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如妪曰:“郎君外祖,莫姓吴否?”……妪惊曰:“是吾甥也!尊堂,我妹子……”生曰:“此来即为姨也……”(56)

The old woman asked,“was your maternal grandfather by any chance maned wu” … “then youare my nephew!”she said in wonderment,“your mother is my little sister.”the scholar said,“I came just to see you,aunt …”

汉民族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族制度,亲属称谓数量众多,语义明晰;讲辈分,长幼有序;重性别,男女分明;分血缘,内外有别。而西方社会血缘关系比较淡薄,亲属关系松散。比如“uncle”一词在英语中可以指父母亲的任何兄弟,不分父系母系,不分年龄,也不分血缘关系的远近,而译成汉语可以是“伯父”“叔父”“舅父”“姑丈”“姨丈”等,父母系别清晰,关系远近分明,这就给翻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惑。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根据原语所提供的语境,对称谓进行准确的推断,翻译成目的语中所对应的或相近的称谓语,如“外祖”译为“your maternal grandfather”,“姨”译成“aunt”以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中国典籍的翻译活动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工作,需要系统全面的进行分析探讨”(郭尚兴,2001)。蒋坚松教授说:中国的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集中的体现,对它的翻译应该兼顾文本和文化;在文本的翻译上,直译和与直译有关的既传达原文意义、又保留原文文化特色的方法应是主要方法;同时由于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时必须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补偿手段;正确理解原文是成功的关键(2005,35)。而这也正是典籍翻译工作者在翻译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参考文献:

[1] Denis C&Victor H.Mair.SelectedTales From Make•Do Studio[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

[2] Herbert,A.Giles 1936,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Sahnghai:Kelly & Walsh,Limited,1908.

[3]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Trans.) Selected Tales of Liao Zhai.Beijing:Chinese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1981.

[4] 郭尚兴,论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几个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2001(3),93。

[5] 蒋坚松,《荀子》的第一个研究性英文全译本,《典籍英译研究》第一辑,2005。

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4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无论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还是从知识体系到信仰体系的转化,抑或是从价值体系到践行体系的转化,都可以从中找到极具启发意义的思考路径。鉴于此,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维度,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融合,以求进一步转变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从而开创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新局面。

一、教学理念维度:汲取传统文化中思想道德教育思维方式的智慧,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的进一步转变

以人为中心,坚持主体性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特质,也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灵魂与精髓。按照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思维方式,人处于各种关系的核心,它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从这一思维方式出发,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特别强调尊重主体人格价值,重视主体自觉,注重主体树立自信,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教育特征。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客观上要求教育者树立主体性教学理念,但单向强制灌输,忽视大学生主体作用的机械化教学现象依然存在,大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没有或没有完全确立主体性教学理念。因此,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就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那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怎样才能确立主体性教学理念?传统文化中思想道德教育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可以继承与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价值,注重教育的感化性。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特别强调尊重人的人格价值,认为人不是“物”的存在,而是“人”的存在,儒家甚至把人的人格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就启示了我们,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导之以情,把情与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情中有理,理中有情,情理交融。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说服人、教育人,促使大学生对科学理论的真信、真用。

二是要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十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性作用,认为道德养成是由主体内在自觉的结果。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确立主体性教学理念,教育者就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围绕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来设计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不能仅仅扮演“中介人”的角色,以死板、生硬方式传递教育内容,而应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为主线,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并选择最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此来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活化,效果才会提高。

二、教学内容维度: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资源,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对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最深厚的文化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现二者的对接,既可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学平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使大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化育功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融合与对接,前提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那些符合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体现中国人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相适用的思想精华,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

其一,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方面的教育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浓郁的家国情怀,既倡导以孝为先,由孝而敬的家庭伦理,又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这种家国情怀,有助于大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应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特别是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应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无论是“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家国情怀,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担当,以及历史长河中涌现的爱国志士、古往今来流传的爱国典故等,都是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其二,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方面的教育内容。仁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人“民胞物与”的博襟。孔子不仅主张“仁者爱人”,而且主张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更是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种仁爱思想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相互包容;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合群济众; 在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上,倡导协和万帮。将这些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有助于启发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社会情怀,形成文雅、温和、关爱、和谐的品质,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文化资源。

其三,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方面的教育内容。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资源,将诸如公正、诚信、友善、谦敬、礼让、奉公尚忠、以义制利、以理制欲等传统文化道德修养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并转化成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此外,还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独特的道德修养方法。比如,立志、内省、自省、修己、责己、慎独、改过、力行等。它对启发大学生主动提高修养的内在要求,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知荣辱、守诚信,完善人格修养,提升内在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也应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关键是要找到两者相融合的“契合点”。比如,传统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传统“和”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统仁义礼智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传统爱国精神与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传统修身养性与大学生德性养成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契合点。需要强调的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始终坚持指导,同时要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转化,实现二者的有机对接。

三、教学方法维度:借鉴传统文化中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一整套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对这些方法进行梳理,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断推陈出新,有助于拓展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体系。

第一,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孔子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传授方式,施以不同教育。这就启示我们,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班级和个人的思想状况与实际接受能力,以及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不能搞“一刀切”。传统文化还主张教育学生要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孔子认为,学生问题提到什么地方,就回答问题到什么地方,并且按照学生当时的理解程度和积极程度而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告诉我们,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育者要善于根据学生对教学的反应,采取启发引导,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直接启发或间接暗示使学生接受教育。

第二,学思并重,反省内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贻”,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反省内求是传统文化强调的一种自我教育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学与思相结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当提倡。反省内求强调发挥主体的自我修养的能动作用,强调经常反省自己,表现了“严于律己”的品格。借鉴这一方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

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5篇

一.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原则与现状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挑战。很多高职院校受到学生培养模式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制约,将培养重心完全放在了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积累上。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简单粗略地等同与德育教育和课外活动,甚至开选修课的都很少。其实,传统文化教育首要的开展原则应该是扎根校园、立足课堂,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渗透、普及到学生的生活中,与专业理论文化课、技能实训等教育形式有同等重量,真正成为学生在校学习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是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代总在发展进步,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群体,针对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我们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内核,同时也要看到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优秀思想精神的差距。以便和大学生的思想接轨,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最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还要坚持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善于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思想积淀,还要以体验教育为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平时生活实践中真切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达到知行统一。[1]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一直在不断加强,对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人文素养,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比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以上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并进一步完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状况也并不乐观,很多理工科高职院校仅将传统文化类课程随意地开设成选修课。开课教育情况既不稳定系统,也不正规深入,导致很多高职生只重视技术技能训练,忽视了文化素养的提升,降低了自身的教育定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职业生涯的发展[2]。

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分析

高校在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时除了解决培养目标、教育思想层面的重视度这一问题,还存在一个的问题即寻求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由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将课程的建设和教育理念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保持高度一致,转换角色、调整定位,积极开发课程将其作为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让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为大学生群体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服务,促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得以在未来发展中、创新,绽放出新的光彩。

目前,工学结合是国内培养高职学生的主要模式之一,这种以工作过程为系统的课程建构方式已在众多高职院校中达成强烈共识并取得显著成效。该模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定位时认为学生应通过学习、培训、实践养成从事职业活动必备的相关能力及基本品质。[3]但传统文化教育的改革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如何让文明、文化、职业道德有效地与专业内容紧密结合,共同为岗位能力服务,依然是值得我们共同关注与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高职院校教学实际工作情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经验建议:

1.推进高职课程及教学改革,积极建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进行教学改革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切莫把传统文化教育简化成德育教育。高职教育改革要努力改变科学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和人文教育的分离,强化不同性质、学科、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所以,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应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专业教育资源、思想教育资源、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加强传统文化的全方位渗透,融入到各个专业学生的学习培养中去。[4]比如就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学生初次就职基本上是酒店行业服务部门的岗位。除了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外,学生还需要有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艺术修养等来保障其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那么,我们针对该专业学生就开设了普通话技能与训练、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课程强化其人文素养,从而促使高职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谈到课程体系建设,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面对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不仅仅开设选修课,还可以开设成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又可以分成公共课和专业课。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可以开设文化通识类必修课程如文学欣赏、中国文化概论、民俗文化、汉字文化等课程。同时还可开设如论语选读、实用口才、应用文写作等选修课程。总之,课程开设的内容要精选全面、形式要多样灵活,调动各专业、各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才能保证高职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2.改变课程的讲授模式,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高职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彻底打破类似中学的教学模式,大学生们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对传统文化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或理解的能力,对其尽量淡化知识性的讲解。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强化人文精神的传授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服务,增加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逐步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培养民族自信心。可以多增设赏析、专题讨论等形式,这样既避免教师一言堂的枯燥,又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和更丰富的情感收获。而且教师还应寻找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学习之间的融合点,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使其所收获的知识、提升的素养能在其他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有所触及,各类学习成果才能联系成知识网,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