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问题;对策;建议
森林被誉为“人类文化的摇篮”,森林中孕育着无数的生命和宝贵的资源,是城市的肺脏、天然的空调。森林资源为生物提供生活空间的同时维护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曾在建国初期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长,甚至不惜以破坏环境、森林资源为代价,“为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雾霾、水污染、土壤沙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着人们。党的十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构想,把建设生态文明建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赋予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不仅是建设一项生态工程,更重要的是对促进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当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1 新时期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主要特点
1.1 防范森林火灾成为森林安全防护重点
以往的森林保护将乱砍滥伐、偷猎、病虫害防治作为工作重点,然而近年来工业生产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骤增,全球气候变暖,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越来越常见,由于森林的覆盖密度不同,在树木较少的地区,受阳光照射时间过长,导致地表温度升高,一些落叶会产生自燃,导致火灾发生,另外野外用火造成火灾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极不易进行管理,对森林保护造成严重威胁,并且一旦发生火灾,森林中的生物会大量死亡,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一旦遭受火灾森林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恢复原来的面貌。
1.2 我国已然成为森林资源稀缺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为追求粮食产量,毁林开荒造田的现象极为严重,对树木的大量砍伐,造成水土的流失和生态的破坏,虽然近年来大量的植树造林增加了树木的总量,但由于树木成长速度较慢,效果并不明显,当前树木总量偏少,对水土的保护、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欠佳。根据2008年我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20.36%,远远低于30.54%的国际平均水平,我国的森林总量虽然较大,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森林资源面积2.25亩,明显偏少,我国已然成为森林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
1.3 森林分布及结构失衡
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西南及东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森林储备量占总森林面积的75%,而作为全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华北、华中地区森林储蓄量不足总量的4%,森林分布严重不合理。在森林的结构上,以经济效益为主导,大多数树木是为长成后砍伐而种植的,缺少防护林和原始森林,另外现有的树木以中幼林为主,占森林总量的33.8%,成熟林仅占15.1%,森林结构不合理,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森林作为可再生的资源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后得到恢复,但是如果一味的破坏就会将可再生的森林变成不可再生的,因而为了确保环境、经济效益的稳定有必要对森林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必须对目前森林保护工作中的不足有深刻的认识。目前我国的森林保护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2.1 保护及管理手段、管理设备落后
目前我国的乡、镇内对森林火灾的监控仍然以传统的人工瞭望和实地巡查为主,手段落后,覆盖的范围有限,纵使发生火灾也因为距离较远或设备有限难以及时进行扑救。虽然在较大的市县内,应用当前发达的卫星监控技术有利于市县对森林火灾的全面监控,但是由于其巡查的时间间隔较长,巡查次数较少,仍不能确保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同时,县级的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虽承担着森林防火的主要工作,但其能够指挥灭火的设备有限,在灭火的方案上没有最终决定权,火灾发生后通过逐级的上报申请处理方案必然延误救援时间导致火势的蔓延。
2.2 森林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人员不足
机构不断地改革和撤并导致目前林业部门的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县级以上林业单位人员冗余,乡镇林业部门人手不足。在乡镇缺乏专业的从事林业管理的技术人员,在编的林业人员数量有限,难以承担起林业技术推广、种苗生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任务,对森林周围居民偷猎、乱砍滥伐更难以发现和查处。
2.3 森林保护的法律不健全、惩处力度不足、居民缺乏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在我国,乱砍滥伐、偷猎的事件常有发生,究其原因在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惩处的力度不够强。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主要是依据《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进行的,对违反法律的惩处方案较为模糊,不利于对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有力打击。同时,很多居民严重缺乏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为了一己私利偷砍树木、滥猎野生动物,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3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3.1 完善森林资源各项保护制度 加强保护力度
首先要根据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森林资源的分布、质量及结构,编制年度森林采伐限额,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年度绿化造林计划,建立健全县级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每年进行考核。其次,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最后,加大森林保护的宣传力度,利用植树节、湿地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开展义务植树、名木认养、森林资源保护宣传等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逐步提高人们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3.2 建立科学完善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加强监管水平
目前,远程监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将远程监控系统应用于森林保护能够有效地做到森林防火、救援以及案件查处。在重点的森林保护区内,搭设瞭望台,并在瞭望台顶端设置高倍的自动变焦的摄像机,24小时360度转动的对周围森林进行扫描,将拍摄到的画面传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对画面的观察,能够及时发现火灾、猎杀动物等现象,同时事发后迅速锁定事发地点,立即向相应的机关报告,出动人员进行迅速及时的处理。
3.3 加强高素质的森林资源保护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调整林业管理部门人员设置,加强基层镇、乡林业工作人员技术力量,更好地开展林业技术推广、种苗生产、病虫害防治和森林资源巡查等任务,认真做好群众举报办理工作。二是改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和技术指导,了解并解决山区林农的实际问题。三是加强培训和学习,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建立一支业务熟练、服务热情、廉洁奉公的管理队伍,充分的发挥基层林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4 推进森林资源多渠道经营管理进程 提高经营水平
森林资源的保护离不开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森林资源的保护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政府行为,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将森林承包给个人进行经营管理的现象。对于经济建设使用的森林。
政府在对森林的开发、建设作出相应的规定和原则后,在一定的期限内由单位或个人进行林地经营和管理,有利于缓解林业管理人员和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提高全民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也为林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关系到当代及子孙后代的生产生活,因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我国的森林资源已经较为匮乏,因而有必要通过完善林业法律法规、培养高素质的林业人才、加强居民护林意识、不断开发应用保护森林的技术等多种措施,综合性的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提高人们的福祉。
参考文献:
[1]魏远峰,崔丽娟,张伟.远程视频数字监控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的应用[B].内蒙占林业调查设计,2010(12).
[2]左金旭.高邮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及建议[A].现代农业科技,2011(01).
【关键词】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是陆地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作为维持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主要因索,森林不仅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更为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大兴安岭开发建设40多年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森林资源也遭到严重的破坏。纵观世界各国,人与森林的关系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开发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拯救森林资源这三个阶段。因此,也无需大惊小怪。只要充分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实际抓好保护,森林资源就会逐渐得到恢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把林区人民的“命根子”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呢?下面就谈几点建议。
1.以营林为基础,在森林资源培育做到“四严”
把培育、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摆在战略首位,加大对森林改造和抚育力度,积极培育、保护、管理好森林资源,在营林生产上要求“四严”。
1.1严把苗木质量关
加强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使用和运输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林木种苗生产、流通、使用环节质量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四证一签”管理制度,杜绝手续不全的外地苗木、不合格苗木和不适宜林区生长的苗木造林绿化生产,确保营造林工程质量。
1.2严把栽植关
采取主要领导包片、技术人员跑线、监理人员蹲点的管理办法,各局营林技术员现场指导监督,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造林设计和技术规程作业,监理人员全程监督,对苗木的运输、假植、栽植、管护严格把关,确保造林质量和造林“两率”。
1.3严把抚育关
通过建立生产作业抵押保证金制度,签订生产作业合同,加强产中检查和技术指导,采取整改通知书、作业质量通报制度和生产进度月报制等多种措施,有力的促进抚育伐生产作业质量的提高,加快了生产作业质量和进度。
1.4严把病防关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实施无公害防治、森林植物检疫工作,以减少森林资源损失。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2.以森林保护为基础,在森林资源经营
上实现新突破。作为国有重点林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当前,林区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林地生产力,更好地发挥生态作用,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1)解决思想,破除“以木为主,靠林吃饭”的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分类经营,把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力度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深入实施生态战略。积极争取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支持,进一步核减木材产量,力争停止主伐生产。
(2)全面推行“以煤代木”工程和低碳项目,提升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水平,加大营林抚育工作力度,全面尽快恢复火烧迹地、矿体植被,力争做到“生产消耗、非经营性消耗”双降,实现“林分质量、林木蓄积”双升。
(3)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重点申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标准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生态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生产建设方针,成功实现由“砍树人” 向“造林人”、“护林人”的转变,由片面追求物质财富、追求GDP,转向追求以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为先导的绿色GDP。严格控制“三总量”,依法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防止森林生态遭到破坏。
3.以集约经营为理念,多举措保护培育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是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好、培育好森林资源是一切工作的核心。
3.1主动调控活立木消耗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政策支持,并根据后续产业发展的实际,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的前提下,每年主动调减一定数额的活立木消耗,努力减少森林资源的经营性消耗,使森林资源尽快得以休养生息。通过强化以木材检查站、家庭管护和专业人员机动巡逻为主的“三防线”建设,坚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企业滥伐、个人盗采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3.2切实减少非经营性消耗
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坚持把超前预防的方针贯穿森防工作始终,切实加大防火投入,全面加强火源管理,认真实施行政问责,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大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治减灾和应急反应等体系建设,实现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扎实推进“以煤代木”工程,因地制宜地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代木产品。
3.3加快后备资源培育步伐
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稳步实施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利用近快的时间全面完成火烧区的清理和恢复任务,积极推进矿业迹地综合治理。全面实施森林后备资源培育工程,积极培育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和杨桦树等乡土树种,重点引进珍贵稀有树种,加强营林生产工程化管理,突出抓好每年的人工更新造林。“天保”工程在这一林区实施以来,林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在大兴安岭林区内繁衍生息的野生动物数量近年开始大幅度增加。漫山遍野獐鹿跑、森林处处闻啼鸟的景象,在这一林区重新显现。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重点抓好村屯、乡镇及周边区域的造林绿化,全面提高绿化水平。
3.4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功能,逐步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加快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步伐,构建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更加完备的自然保护体系。
3.5要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队伍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一体两翼”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保证森林资源管理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必须建立健全以资源行政管理为主体,以资源综合监测和资源监督检查为两翼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努力保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机构的稳定,并不断充实人员力量,同时,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稽查队、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等基层林业执法队伍的建设,不断优化执法环境,确保其职能作用的发挥。
总之,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林业战略地位的调整,林业已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向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变。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使我国林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实现林业战略转变、巩固林业生态工程各项成果的重要保证。新的形势赋予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新的内涵和任务。
关键词:森林分类经营;分类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地处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坡,北纬46°01′30″~46°37′23″,东经127°54′40″~127°51′15″,林区地处哈尔滨市所辖木兰、通河两县内,局址设在巴彦县兴隆镇。
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工作是实行分类经营的基础环节,也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可靠手段和基础工作。调查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它是伴随着我国建国初期国家大片林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学习原苏联的经验,以查清资源为加快林区木材生产的需要及为国家计划经济服务发展起来的。当前,森林调查规划体系,尤其是“二类调查如何适应分类经营的发展”,跳出传统林业向跨越式林业的转变,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二类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1 存在问题
1.1以测树因子为重点的小班调查方击不能完全适应分类经营的需要 长期以来,森林资源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直还是着眼于单一的立木材积为主,调查提供主要成果是林木的商品利用特性,如小班调查中优势树种(组)、树种组成、平均年龄、平均高、平均直径、郁闭度、每公顷株数、蓄积等,评价指标主要有经济组出材率、可及度等,而忽视森林生态功能调查评价。生态公益林没有建立其生态特性和功能的调查技术标准、技术方法等。公益林小班的经营重点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考虑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以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功能性和健全性为目的。如何建立防护林才能使森林的防护功能效益化,森林的现状和资源的持续性,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的完整性等都没有得到反映。因此,仅以单一的资源利用角度调查森林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分类经营的要求。
1.2目前的“二类调查”过于粗放,满足不了林业当前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技术支撑问题 长期以来,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工作主要是查清林业企业家底,受计划经济影响,逐渐形成了忽视分类经营后出现的许多新的课题。如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行,旅游业的大发展,各种森林公园的建立,企业多资源的开伐利用,形成了森林生态调查技术体系和评价体系的缺损和空白。目前,二类调查的切入点仅仅是乔木资源,对森林的其它自然特点的调查方法粗放,如森林的自然结构调查——乔木、灌木、草木、苔藓、枯枝落叶、腐殖质层和根系的分布、组成以及立体结构状态,这些内容对森林和生态防护功能效益发挥影响极大。在小班调查中,如果缺少对森林的自然结构调查,就无法对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效益做出客观科学评价。另外,土地沙化、退化、荒漠化等生态环境状况内容对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效益发挥及森林的经营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目前的二类调查现状是把大量的精力、财力、人力都用在了小班以立木为主的各项因子调查上,在质量检查时评分的标准也主要是依据每木调查和蓄积量的误差上。
2 几点建议
一、国有森林资源审计的必要性
从以往国营林场的经营来看,其中有的国营林场目前的经济较为紧张,为了缓解自身经济方面的压力,早采和超采是常采用的手段,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缺失,加上检查、监督机构的不作为,甚至是相互包庇等,从而使国有森林资源消耗缺乏有效的约束,森林资源的消耗无法客观的反映给资产管理者,时常出现上述的多采少报,少造多报的现象出现。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通常都是通过人为在野外实地调查得出的,调查的结果应该是客观公正的,能够真正的反映出事实资产,但是由于地方局部利益存在,客观公正的调查结果时常受到人为的篡改,如为了将一部分国有森林资产占为己有,将调查的森林资产可以少报,又或是为了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又将森林资源的数字任意的加大,当得到国家投资后又将数据进行篡改,亦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荣誉、某种目的而修改资源数据等,如果没有一个权威的、独立的森林资源审计机构,这种人为篡改森林资源数据的行为将难以遏制。
对于国有森林资源的管理,国家一直在强调森林培育的重要性,所以森林培育一直是森林资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国家为了鼓励培育森林行为,采用的是谁培育的森林面积越大则造林补助就越高,体现的是多劳多得原则,但是长期的仅考虑造成面积,造林面积越大,则当地的造林成绩就越大,得到的造林补助也就越高,在监管制度不完善的局面下,虚报面积的情况就时有出现。
从上述几点来看,我国的森林资产在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无法做到实时的、客观的监督,而建立起完善的森林资源审计制度就是完善控制森林资源合理消耗机制,从而来约束国营森林企业能够产生一种约束力,同时通过独立的、权威的监督机构对当前森林资产的相关进行调查,反映出森林资产真实的消耗情况,确保实现国家的利益,可见森林资源审计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所以有必要研究国有森林资源审计相关事宜。
二、国有森林资源审计的作用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森林资源短缺和国民经济建设这一矛盾越来越深,使得人们对于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的认识逐渐提高,森林资源的管理就是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来协调国有森林资产和森林经营单位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活动,它主要通过的是计划、组织以及控制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时森林经营单位的各项活动科学化。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森林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确保森林企业的经验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监督工作中的审计工作又是重中之重,审计工作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森林经营企业的经验情况,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当前森林资产的真实状况,判断出森林资产是否是增值还是减值,判断出当前森林企业经营是否合法,如果发现森林企业存在着违法或违规的行为,会督促企业及时进行整改,提出整改的建议,以补救曾经出现的错误,从而减少国有资产损失,确保国家的利益。此外森林资源审计工作具有间接控制森林资源管理的功能,能够直接的影响着森林企业的经营,主要是因为其监督/,!/的内容多样,包括了森林资源调查、资源档案的建立、伐区验收、采伐许可发放、造林成效调查等,对森林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都有极强的监督作用,对森林企业的经验其中极强的约束作用。
三、构建完善的森林资源审计体系和制度
森林资源的审计不同于普通企业的经济监督,它必须具备独立的审计体系和审计制度,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进行严格监督。
(一)构建森林资源审计体系
一个完善的森林资源审计体系是明确体系中各人员的具体职责,森林资源审计机构的职责是严格按照审计流程客观公正的监督和审查被审计对象当前的经营情况以及调查出当前森林资源的现状,得出科学的结论反馈给森林资产所有者,同时对监督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督促被审计者落实,可见森林资源审计机构是森林资源审计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只有明确了审计机构的职责,才能够保证审计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所以需要在森林资产各级主管单位、森林经营单位内部设立其森林资源审计部门,并保证森林资源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区别于一般中央和地方部门。
在整个森林资源审计体系中,中央国有森林资源审计部门比上述提到的地方森林资源审计部门的职责更加重要,它在体系中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家总体利益,对全国的国有林都有审计的权力,并指导各地方森林审计部门的指导工作,地方森林审计部门主要对当地的国有森林进行审计和监督,将审计和监督的结果上报给上一级的森林审计部门,最终所有的审计数据将会上报到中央森林资源审计部门,中央森林资源审计部门对所有上报的审计数据进行核实,从中提出建议,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失。
(二)构建森林资源审计制度
无论是地方森林资源审计部门还是中央森林资源审计部门,所行使的审计权力都要遵循相关制度,让审计行为制度化。森林资源审计按时间划分有月审计和年度审计,按照功能划分有定期考核审计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审计,按照内容有单项审计和多项审计,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审计,我们都必须保证审计工作的合法化,规范审计工作的流程,如采用月度审计和年度审计方式,地方森林资源审计部门就应该定期的对被审计单位的月度资产和年度资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调查,采用单项和多项审计方式则需要对被审计对象经营活动中的某一项或者多项进行深入的审计,审计出该项目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整改等,采用定期考核审计和经营管理水平审计则需要定期的对被审计对象经营的森林资产水平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的结果来判断当前被审计对象的单位负责人在近期的政绩。
四、结束语
关键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发展对策;宁国市
中图分类号 S7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107-02
宁国市是安徽省21个重点山区县之一,全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林业在宁国市农村经济中占有主体地位,统计表明,农民收入的50%以上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林业,当前初步形成了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业精深加工为纽带,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产格局,已建成森林食品、园艺制品、人造板、竹制品等四大林产品系列,林业年产值超过65亿元,农民人均林业年收入超过6 000元。而由于宁国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变异较大,生态比较脆弱,旱涝灾害频繁,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市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林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抓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本文在了解宁国市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抓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以期确保宁国市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宁国市森林资源现状
1.1 森林资源概况 根据森林资源年报统计,宁国市土地总面积2.48 700×105hm2,林业用地面积1.90 428×104hm2,占76.57%,其中有林地1.844 978×105hm2,占林业用地的96.89%,疏林地300hm2,灌木林地4 197hm2,未成林造林地762.83hm2,苗圃地44.3hm2,无林木林地614.87hm2,森林覆盖率75.3%,林木绿化率75.87%,活立木蓄积7.046 228×106m3。宁国市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是:西部及西南部地区(西津河流域及港口湾水库库区)主要以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为主,还有少量人工针叶林,是宁国市生态林的主要分布区域;东部及东南部地区(水阳江支流东津河流域)主要是以经济林、竹林(含毛竹、早竹、笋干竹、元淡竹等)为主,兼有针阔混交林;中部地区(水阳江与东津河之间中津河流域)主要是以经济林、竹林、杉木针叶林为主,边远山区有阔叶林分布;北部地区(水阳江中上游流域)主要是以元竹、天然马尾松林和人工外松林为主,也有部分天然阔叶幼林分布。
1.2 森林植物种类 经调查,宁国市的森林植物有162科1 700多种。(1)树种资源:达61科195种之多,树种资源主要有以下4个类型:落叶阔叶,共有102种,常绿阔叶,共有34种,针叶,共有26种,竹类资源有33种,其中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有3种,分别为香榧、三尖杉、方竹。(2)食用植物资源:达204个,分属73科215种,划分为四大类型:蔬菜类58个品种,果品类41个品种,食品佐料类有59个品种,饮料保健类有46个品种。(3)中药材资源:全市药用植物材品种较为丰富,达1 030种。(4)珍稀植物资源:宁国市的珍稀植物种类较多,资源也较为丰富,其中有13种植物为国家、省级保护珍稀植物。尤其在宁国市板桥乡发现有大片的青檀、青钱柳、金钱松、毛红椿等珍稀植物群落分布,在华东乃至全国都为罕见。
1.3 森林植被类型 宁国市的森林植被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天然植被:以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为主,现仅存于交通不便的边远深山区。如分布在宁国市板桥乡的大片青冈栎、甜槠、苦槠等群落,均生长在海拔700m以上的常绿阔叶林,其中甜槠纯林面积约700hm2,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北的具有代表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2)次生植被:可分为落叶阔叶林、灌丛和草丛3种,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坡地上。(3)次生、人工混合植被:主要分布于市域中北部和|部的丘陵区,为天然次生和人工马尾林,此外,还有石竹、毛竹、淡竹等竹类次生林。(4)人工植被:宁国市人工栽培的主要树种有:山核桃、板栗、毛竹、淡竹、雷竹、银杏、青檀、杉木、松树、檫木、茶树、杜仲及桑树等经济、用材和园林树种。
2 森林资源经营主要存在的问题
宁国市通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合现有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情况分析看,森林资源及森林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林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并逐步走向协调。但宁国市的林业建设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森林质量不高。乔木主要以用材林、防护林为主,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较低,可伐资源比重较小,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不到更好的发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林政管理不严,林农长期分散采伐,并且“拔大毛”现象严重造成的。二是经济林、竹林面积虽有大幅度增加,与其他林种的结构比例也趋向合理,但经济林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产值较少,效益仍处于中下等水平。这主要是经营管理不善,一味追求产量,缺乏集约经营、科学管理的手段和措施。三是在有林地中,无论是经济林,还是竹林、用材林、防护林,其新造林和中幼龄林的比重偏大,抚育管理任务重、难度大,如不及时跟上,不仅会造成森林质量的下降,甚至会出现返荒的现象,造成更多的低产低效林。
3 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资源管理,扩大资源总量 森林资源管理贯穿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全过程,在宁国市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调查表明,宁国市的森林资源总量在安徽省较为丰富,近年来有了较快增长,但还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较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森林资源与人口、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必须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始终坚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一是加强林权和林业用地管理。加快推进林权确认、登记、发证以及换证工作,切实维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其正当利益。同时严格规范征占林地的审核审批程序,严禁乱征乱占行为,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二是加强木材加工管理。合理布局木材加工经营企业,对其木材经营秩序进行规范,对未经林业部门批准许可的木材加工经营企业,要坚决依法取缔关闭。三是加强综合监测和管理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网络,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扩大监测范围,实现对森林资源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促进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3.2 科学经营森林,提高林分质量 调查显示,全市有蓄积林地平均不足50m3/hm2,毛竹平均立竹2 000株/hm2,盛产期山核桃年产量为1 200kg/hm2左右,且林地水土流失较重,林地生产力较低,综合产出不高。因此,要加大森林科学经营力度,依靠科技手段坚持科技兴林,加快推进森林经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2.1 强化封山育林、封山护林 对一般用材林中的天然次生林应安排封山育林,确定封育年限,落实封育措施,期满后保留既定留养树种,确定留养株数进行抚育改造,提高林地生物量。对国家级重点公益林,严格管护措施,禁止经营性采伐,控制间伐强度。
3.2.2 加快低产林改造 要结合林业项目的实施,每年下达经济林、竹林低改任务,强化抚育管理,提高林分质量。对山核桃、板栗林,应禁止使用灭生性化学除草剂,保留良性植被;提倡修梯田、筑小平台等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施用生物肥、有机肥和专用肥;实施集水灌溉,鼓励修建作业道路,改善果园基础设施。对山核桃林要推广砍草埋青、果蒲还林、有机肥上山,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林地涵养水份的能力。对毛竹林要因地制宜推广竹林深翻、科学施肥、引水灌溉、林地覆盖措施,提高毛竹林密度;积极加大笋材两用林改造,提高综合生产效益。
3.2.3 加强树木采伐管理 禁止采伐珍稀植物,同时对国家、省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加强分类管理,严禁采伐,一经发现加大惩罚措施;在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加强树木的保护管理,对胸径5cm以上的树木严禁采伐。
3.3 强化分类经营,实行分区施策 宁国市生态公益林面积相对较大,总面积达3.5 326×104hm2,生B公益林占土地总面积、林地面积分别为14.2%、18.6%。加强公益林的保护,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逐步扩大商品林林主的经营自。根据全市“两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总体布局,进一步调整森林资源空间布局,增强林业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实现宁国市“经济发展、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国发,邢韶华,姬文元,等.森林资源可持续状况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011,31(19):5524-5530.
[2]代道兴,白克军.四川省夹金山林业局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四川林勘设计,2014,2:81-82.
[3]石春娜,王立群.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变化及现状分析[J].林业科学,2009,45(11):90-97.
[4]罗会友.黄山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2014,40(4):34-38.